【强烈推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本卷共有六大‎题,总分100分‎,分为基础知识‎、计算题、解决问题三部‎分,试题注重基础‎性知识,涉及了分数除‎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等知识‎点。

该卷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学生完成情‎况来看,难易程度适中‎。

试题的设计灵‎活性大,注重了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相‎互统一,也注重了学生‎的计算,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考查,计算题中的第‎3小题列式计‎算题型较为老‎套,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建议删除。

二、考情分析本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及格率为81‎.5 ℅,优秀率为52‎.2℅。

三、考生答卷情况‎分析从试卷得分情‎况来看,填空题易错题‎较多,如第5、6、7、8题;判断第3、5题;选择第3、4题,灵活性强,出错率较高;计算中的解方‎程;解决问题第4‎、6题失分率也‎比较高。

这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等掌握的不牢‎固,运算能力还没‎有过关,解决问题能力‎欠佳,主要反映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实践与应用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不‎清,审题不透彻,导致错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计算粗心,审题马虎,出现漏题现象‎。

四、对今后教学的‎思考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

让学生牢固掌‎握有关概念,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2、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结果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条件‎,由已知条件怎‎样推导出问题‎。

解决应用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画线段示‎意图。

学生能很熟练‎的运用。

3、针对问题进行‎强化。

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六(1)班数学第四单元《比》试卷分析

六(1)班数学第四单元《比》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分析:这张试卷的题型丰富,囊括了本单元的所有内容:1、比的意义;2、比的基本性质;3、求比值和化简比;4、比的运用。

这份试卷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要知识的考查保证较高的比例。

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六种题型,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2.学生答题情况:1、填空题,8小题14个空。

错题主要集中在第6、8题。

第6题学生没能掌握面积比是棱长比的平方倍,体积比是棱长比的立方倍。

错误较多。

第8题也有不少人错,对于比值表达的意义填写较为混乱。

2、判断题,共5题。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正确率较高。

3、选择题,共5题。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但第2小题有不少错误,学生没注意乙比甲多30,应该是份数先相减,再来求一份。

4、计算,共5大题。

分为口算、简便运算、化简比、求比值和解方程。

题目不难,正确率较高,但部分学生却把化简比和求比值弄颠倒了,失分较多。

计算中蒋维勇、金浩然错误较多,太过粗心。

5、列式计算,共二题,第一题学生解答较好,但第二题学生列方程计算,没有把减去它的四分之一理解为未知数的四分之一,只减去四分之一了,错误较多,是本次测试丢分最多的一道题。

6、解决问题,共5题。

学生答题还好,题目本身并不难,错误集中在第4题和第5题,第4题部分学生不知道应该先用长方形的周长除以2,得到长与宽的和,第5题,学生也是没有先用冷场总和除以4得到一个长、宽、高的和,再按比分配。

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1、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尤其是蒋维勇、金浩然、阮梦怡、蒋恩祈等人。

2、课堂效果有待提高。

所有题目,在复习时已经讲过,但是类似的题目学生还不能正确答题,证明课堂效果不佳,当然也说明学生的强化训练不够。

3、求比值和化简比等运算类题目还要加强练习。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新人教版第四单元《比》测试题(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新人教版第四单元《比》测试题(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新人教版第四单元《比》测试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下面各比中,和:比值相等的是()A. 5:2B. 1.5:0.6C. :D. :22.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长495cm,宽330cm,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A. 2:3B. 3:2C. 495:3303.若将4:5的前项加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A. 加4B. 乘4C. 加5D. 乘5 4.小明看一本书,已经看的与没看的比是3:7,那么已看的占全书的()A. B. C. D.5.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比是1:2:4,这个三角形是()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6.某工厂甲车间人数是乙车间人数的5倍,甲车间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倍,乙车间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全长工人中男工人数和女工人数的比是()。

A. 3:4B. 7:9C. 4:37.六年级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4,这个班可能有()人。

A. 30B. 40C. 49D. 528.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有A、B、C、D、E、F六个点,每相邻两个点的距离都相等,则BC:AF=()。

A. 1:5B. 1:4C. 2:4D. 4:29.的比值是()A. B. C. D.10.把750kg:1吨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下面答案错误的是()A. 3:4B.C. 0.7511.2:5的后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A. 3B. 2C. 412.六(1)班有48人,男女生人数比不可能是()。

A. 3:2B. 1:1C. 13:11二、填空题13.把10克盐放入90克水中,盐和水的质量比是________,水和盐水的质量比是________,喝掉一半后,水和盐水的质量比是________.14.把4m:20cm化为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

0.2:的比值是________。

15.舞蹈队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5,那么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________,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________倍.男生人数占舞蹈队总人数的________.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________%.16.一个比的前项是45,比值是4,它的后项是________.17.8:5=16:________ 3.5:7=________:8 = ________1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5:3,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质量分析六(1)班伍莲英一、基本情况总分均分合格合格优秀人396788.244率%97.8%人33优秀率%73.3%低分低分最高人率%分99最低分50二、质量监测分析与反思总体来看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发展一般,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和发展要求。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不到位,不扎实。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及解决问题的部分题目完成的较差。

比如:最后一题,学生错误特别多,还有解决问题第4、5题完成得差。

原因有以下几点:(1)、有的同学由于做题方法选择不够好,本身可以简便理解,但在理解和分析过程中理解的比较复杂,从而很容易丢分。

(2)、不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或者题目意思理解了但还是不能清晰地理顺解题思路。

(3)、学生学的知识太死板,理解困难,不能灵活运用。

3、计算能力较差。

部分学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就出错,个别学生方法掌握不到位,计算粗心。

4、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要表现在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卷面上出现不少的计算错误,例如,列式正确但计算错误。

四、反思及改进措施:1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的计算能力,教学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以及作业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2.学生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不够;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对某些知识理解的准确性还有待于加强。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抄错数据、漏题等)造成失分。

总之,卷面基本上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体现出了优、良、中、差四个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说明试卷出得比较客观、合理。

通过试卷分析,我们也看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弄清了今后改进与提高的方向。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测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测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鸡和鸭子的数量比是3∶8,那么鸡占总数的( ),鸭子是鸡的( )。

2.水果店有苹果、香蕉、西瓜各30千克,45千克,75千克,三种水果的比是( )。

3.一辆小轿车往返AB之间,过去的时间是4小时,返回需要6小时,往返时间比( ),速度比( )。

4.长方形的周长是48cm,长和宽的比是3∶2,长和宽分别是( )cm和( )cm。

5.体育室有篮球、足球、排球共144个,已知篮球和足球、排球的比是2∶3∶4,排球有( )个。

二、判断题6.一个比的比值是2.4,前项和后项都扩大2倍,比值是4.8。

( )7.小田和小丹进行答案比赛,在3分钟的时间内,分别计算24道和28道题,她俩的效率比是6∶7。

(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之比为3∶2∶1,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三、选择题9.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满盐水,已知甲瓶中盐、水的比是2∶3,乙瓶中盐、水的比是3∶5,现在把甲、乙两瓶水混合在一起,则混合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A.519B.521C.524D.318010.把12∶18的前项减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减去()。

A.3B.6C.9D.12 11.0.25∶0.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A.1∶3;13B.3∶1;13C.1∶3;3D.3∶3;3四、化简比和求比值12.化简比。

150∶3600.4∶0.250.3吨∶400千克14小时∶25分钟五、解答题13.甲、乙两港相距1200千米,客船和货船同时从两港出发相向而行,12小时后两船相遇。

货船和客船的速度比是14∶15,货船和客船每小时各航行多少千米?14.小天计划读一本300页的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15,第二天读的和第一天的比是9∶10,问第三天从第几页开始读?参考答案:1.31183【分析】鸡和鸭子的数量比是3∶8,所以鸡有3份,鸭有8份,鸡鸭一共有3+8=11(份),那么鸡占总数的311;用鸭的份数除以鸡的份数,求出鸭子是鸡的几分之几。

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篇一」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的试卷分析一、对试卷的评价:本次质量监测试题依据大纲和教材,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主客观性试题设置合理,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难易适度。

题型新颖丰富,依次呈现的是填空题、我会选、数学小法官、计算题、解方程、计算图形周长和面积以及实际应用和附加题。

内容灵活综合,各部分分数比例适中。

二、成绩分析:三、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总体评价:双基掌握比较扎实,运用已学知识灵活解决变化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部分同学审题不够清楚,计算粗心。

1.填空题学生完成情况不错。

2.选择题的第5小题“某人小时步行千米,求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时?”一部分学生没有得分是由于对题意的理解不够清楚。

此题是求“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时?”而以前做过的题大都是求“步行一小时能走多少千米?”所以有的同学没有理解好题目意思,就选择了B。

3.数学小法官的第5小题,题目并不难:“一种商品打‘六折’出售,也就是把这种商品优惠了40%。

”但从学生错的答案上看也是对题目的意思理解不够清楚,其实这道题中“六折”的单位“1”和40%的单位“1”是一样的,所以只要用“1- 60%=40%”就可以了。

有的学生把题目想的复杂了,因此失分。

4.计算题和方程题:基本上都是基础题,因此正确率较高。

但也存在失分,计算时粗心造成。

5、计算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总体情况还不错。

基本上都能阴影部分乡音的周长和面积,列出正确的算式。

不过也有一少部分对图形的组成分析不明白。

如:1求阴影部分的周长。

阴影部分的周长是由一个圆的周长和两条直径组成,应列成:“3.14 10+10 2”,而有的学生却算上了左右两边的两条直径,列成了:“3.14 10+10 4”了。

6.实际应用:绝大部分学生完成的很好,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清晰地理顺解题思路,选择恰当的做题方法。

少数学生计算不够准确,或不能很清楚的理解题意丢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析

四百分数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会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3.结合现实情境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4.养成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百分数和分数虽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意义上还是有区别的。

由于百分数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把百分数独立编为一个单元,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单元内容包括“百分数的认识”“合格率”“营养含量”和“这月我当家”四个课节。

“百分数的认识”是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三节是百分数的简单应用,在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和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科书十分关注百分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努力结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教科书分层次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百分数的认识”一节中通过“该选派哪名队员去罚点球”问题的解决,提出“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在“合格率”“营养含量”等现实情境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需要将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情况。

对于“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内容,教科书没有抽象地从数的互化入手,而是设计了两个问题情境(“合格率”和“营养含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需要将分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以及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小数,然后启发学生自主探索互化的方法。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试卷分析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试卷分析

北师大版2019-2019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试卷分析北师大版2019-2019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试卷分析一、总体情况本次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为广大教师的以后数学教学及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导向作用。

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主要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试题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突出灵活性,能力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试题分析(1)试卷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作答、实际问题这几种题型。

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这份试卷体现灵活性、适用性特点,试题出得比较好。

(2)本册教学重点内容圆的认识、百分数的应用、比的认识和应用在试卷中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3)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面,注意了坡度的平缓,试题的易中难题分布恰当。

三、具体情况分析1、填空题试卷中第一大题是填空题。

主要考查学生数学知识理解及应用能力,本大题学生丢分多,特别是第1小题、第5小题、第7小题、第9小题失分较为严重。

错误原因是绝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掌握不牢,还有是没有真正理解题意,加之计算能力差而导致失分。

2、判断题考查学生对容易混淆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情况。

本大题中第1小题“两根各1米长的绳子,分别剪去11和米,剩下的部份一样长。

”;第7小题“一个长方44形长和宽各增加2分米,它的面积就增加4平方米”这两道题丢分严重。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够,答题的灵活性不高,答题时只顾读题而读题,不懂得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数学问题,对分数的意义认识模糊不清,学生知识逻辑推理能力弱,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抽象化,讲解不够具体,只注意传授知识,不管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卷共有六大题,总分100分,分为基础知识、计算题、解决问题三部分,试题注重基础性知识,涉及了分数除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等知识点。

该卷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学生完成情况来看,难易程度适中。

试题的设计灵活性大,注重了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相互统一,也注重了学生的计算,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考查,计算题中的第3小题列式计算题型较为老套,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建议删除。

二、考情分析
本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及格率为81.5 ℅,优秀率为52.2℅。

三、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从试卷得分情况来看,填空题易错题较多,如第5、6、7、8题;判断第3、5题;选择第3、4题,灵活性强,出错率较高;计算中的解方程;解决问题第4、6题失分率也比较高。

这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概念(如分数除法的意义、单位“1”)等掌握的不牢固,运算能力还没有过关,解决问题能力欠佳,主要反映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实践与应用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不会找单位“ 1”,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不清,审题不透彻,导致错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计算粗心,审题马虎,出现漏题现象。

四、对今后教学的思考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

让学生牢固掌握有关概念,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2、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结果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条件,由已知条件怎样推导出问题。

解决应用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画线段示意图。

学生能很熟练的运用。

3、针对单位“1”的问题进行强化。

学会找单位“1”。

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