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正投影和三视图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正投影及三视图画法

机械制图正投影及三视图画法

机械制图正投影及三视图画法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机械制图,可以将设计思路阐述清楚,使得设计师得以使设计成为更加可靠、经济、美观的产品。

其中,正投影及三视图是机械制图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

正投影正投影是指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按照与视点相同的垂直方向上投影到平面上。

在机械制图中,正投影是最为常用的制图方法之一。

正投影的绘图方法相对简单,需要先确定三个坐标轴,在投影平面上绘制出对应坐标值,再以对应投影点搭建成三维模型。

正投影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即三视图。

三视图三视图是机械制图中最为基础的绘制方法之一,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三视图的基本原则是将三个主视图按照一定比例排列在平面上,使得三个视图交错呈现,从而能够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主视图是物体在投影方向上的正视图,也是最基本的视图。

通常将最能表示物体形状及尺寸的主视图画在最前面。

俯视图是物体在垂直于主视图方向上的投影视图。

而左侧图则是物体在主视图和俯视图的空间方向上的投影视图。

为了使三视图绘制更加准确,需要在投影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三视图位置,首要考虑主视图位置关系。

2.利用已知尺寸推断未知尺寸,注意减少量算误差。

3.保持三个视图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致。

三视图画法三视图绘制的常用画法有两种,分别是手绘画法和工具辅助画法。

手绘画法手绘画法主要是通过人工绘制,利用直尺和绘图笔进行三视图绘制。

其优点是无需电脑等辅助设备,具备灵活性高的特点。

但其缺点即是容易产生量测误差或绘图质量不高的问题。

在进行手绘画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先在草稿纸上画出物体轮廓。

2.在草稿纸上画出轴线和主视图及其相应的辅助构图线。

3.将主视图、俯视图、左侧图按照一定比例绘制在纸上。

其中,主视图位于中央、俯视图位于主视图上方、左侧图位于主视图左侧。

4.将三个视图的形状和尺寸精细地绘制出来,并标注尺寸。

工具辅助画法工具辅助画法是指利用计算机等辅助绘图工具,通过CAD等软件进行自动化绘图,现如今机械设计工作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制图-投影与投影法-三视图

制图-投影与投影法-三视图
编辑本段现代中医史(4f肿瘤fbb癌症 yuw3胃 癌d65io肠癌.f2tr肺癌 65ff) 替了事实认识,决定最终结果劳而无功 ”,因 此,中 、西医 学应并 存共荣 而不必 强求统 一。 (df4肺炎88gdg青霉素d25f肝炎df6) 尽管目前中、西医学还不可能融合成为 一种统 一的医 学模式 ,但可 以独立 发展, 并存共 荣,整 合互补 。(45传染病q566丙 肝964jo乙肝28jgs x甲 肝gh)缘于现 代信息 论、(df肺25s 血液
在常温下加工,并且不引起工件的化 学或物 相变化 ﹐称冷 加工。 一般在 高于或 低于常 温状态 的加工 ﹐会引 起工件 的化学 或物相 变化﹐
称热加工。冷加工按加工方式的差别 可分为 切削加 工和压 力加工 。热加 工常见 有热处 理﹐煅 造﹐铸 造和焊 接。 另外装配时常常要用到冷热处理。例 如:轴 承在装 配时往 往将内 圈放入 液氮里 冷却使 其尺寸 收缩, 将外圈 适当加 热使其 尺寸放 大,然
V W
H
三视图的形成
V主视图 H俯视图
从前面正对着物体观察,画出 主视图,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和 高及前后两个面的实形。
从上向下正对着物体观察,画出俯 视图,布置在主视图的正下方,俯 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和宽及上下两 个面的实形。
从左向右正对着物体观察,画出左 视图,布置在主视图的正右方,左 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宽和高及左右两 个面的实形。
Edit by caijun
投影和投影法
利用投影法可以表达物体的形状:
机械制图中,投影线互相平行,且投影面与投影线垂直的 投影叫正投影,用正投影所得的物体投影叫作视图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A
C B
a
b
H
H

《机械制图(第3版)》教学讲义 项目一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3、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

《机械制图(第3版)》教学讲义 项目一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3、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

课题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授课时间授课时数 2 课型讲授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本堂学习使学生掌握三投影体系名称以及其代号。

2、结合三投影体系使学生明白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关系。

3、在明白三视图形成的基础之上理解并基本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教学重点本堂重点是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以三视图的形成引导分析,使学生掌握。

教学难点本节难点是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的掌握,通过分析图形是该难点得到突破。

学情分析向学生明确三视图是表达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理解,借助简单模型通过引导分析以及演示使学生掌握三视图相关知识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讲解,讲授,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修改意见(一)课前准备:讲要求,准备课堂用具,清点学生人数(3′)(二)复习引入:1.常见的投影法有哪两种?(5′) 2.平行投影法如何分类?各有什么特点?(三)教学内容用一个投影图能不能表达零件的结构?(学生看图思考作答)(5′)教师引入三视图形成:如果不能我们怎么才能把物体的形状表达清楚?一、三投影面体系(8′)正对观察者的投影面称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代号用“V ”表示;右边侧立的投影面称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代号用“W ”表示;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代号用“H ”表示。

结合书中图形,以及教室内的两堵墙壁和地板使学生掌握三投影面。

1、学生唱歌,准备上课用具2.学生复习并回答问题:常见投影法有:中心头法和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法又分斜投影(投影大小总是随物体的位置不同而改变不能反映物体真是形状与大小)和正投影(能够表达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3、学生根据老师提问快速看书,找到答案,并回答4、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如书中图纸以及实例。

1、课前准备,提高学生精神2、加强学生对上节课所学重点知识的巩固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好习惯4、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三投影面的定义以及代号。

二、三视图的形成(20′)(将我们的视线看成是投射线,且互相平行地垂直于各投影面进行观察,而获得正投影。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三)三视图的展开
三视图
第三节 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及其规律
二、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位置关系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 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第三节 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及其规律
第三节 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及其规律
(二)尺寸的度量关系
思考一个问题: 物体的大小是由长、宽和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所决定的,三 视图中的每一个视图能反映几个方向尺寸?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第三节 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及其规律
(二)尺寸的度量关系


宽 高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第三节 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及其规律
(三)物体的方位关系



右后

上 后




右左Βιβλιοθήκη 右前下前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第三节 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及其规律
三、三视图的画法
1 .识读 可视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不可视轮廓线用虚线绘制。
同一平面内的形体分割线不是轮廓线。 2.步骤
a、结构分析(分析物体的基本形体组成及其形状、大小、 位置关系) b、确定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 c、根据模型尺寸,选择合适的绘图比例。 d、用H铅笔画底图,用H铅笔画对称轴线,最后用B 铅笔加深轮廓线。 e、擦去辅助线。
根据立体图,画三视图
谢 谢!
谢谢!
练习
填空
1.国家标准规定,机件的三视图按_____投影法绘制的。 2.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三个投影面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 用字母__、__、__表示,三投影面的交线称为____,三交线的 交点称为___。

机械制图-三视图

机械制图-三视图

把三个视图展开
H 顶视图
前视图 V
右视图 W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图和物 体方位 的关系
视图与 视图的 关系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图和物体大小的关系
长 宽
V 主视图
左视图

W









俯视图

450

H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图和物体方位的关系 左视图
V 主视图

上W
主俯分左右 主左看上下 俯左辨前后
投影方向
(1)
(2)
(3)
(4)
已知一立体的轴测图,按箭头所指方向的视图是
(1)
(2)
(3)
(4)
正确的俯视图是
(1)
(2)
(3)
(4)
正确的俯视图是
(1)
(2)
(3)
(4)
正确的俯视图是:
(1)
(2)
(3)
(4)
正确的主视图是
(1)
(2)
(3)
(4)
三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
视图的形成 用正投影法, 将物体投影到 某一投影面上, 称为视图。
一个视图 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两个视图
V
H
两投影面体系V/H: 两个投影面相互垂 直,物体在两投影 面体系中可得到物 体的两个投影。
投影面的展开: V面不动 H面向下转动90度
两个视图
两个视图 也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
画物体的三视图
练习题
补画物体的第三视图
圆柱的三视图
补画物体的第三视图

第二章 正投影和三视图

第二章 正投影和三视图

• 三视图的形成如下图2-12:
•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摆放形体时,应使形体的多数 表面(或主要平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即形 体正放)。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如图2-13所示。
• 形体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位置一经选定,在投影 过程中不能移动或变更。
• 2.3.3三视图对应投影规律 • 俯视图(H面)在主视图(V面)的正下方,如图214所示 • 左视图(W面)在主视图(V面)的正右方,这种 位置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变动。
1.中心投影法
1.中心投影法
• 中心投影法得到的投影一般不反映形 体的真实大小。 • 投影特性:度量性较差,作图复杂。
2.平行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 正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 面。 • 斜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且倾斜于投影 面。
正投影的应用(多面正投影)
斜投影的应用(斜轴测图)
• 2.轴测投影图 • 第五章详细讲解。
2.3.2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
• 一般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形体是不正确的, 如图2-10所示。通常需将形体向几个方向投影,才 能完整清晰的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
• 设立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 这三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角,如图2-11(a)所 示。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第一视角投影法,如图2-11 (b)所示三个投影面依次为H面、V面、W面,形 成三视图。
• 1.三视图间的对应关系。如图2-15所示。
V面、H面(主、俯视图)——长对正。 V面、W面(主、左视图)——高平齐。 H面、W面(俯、左视图)——宽相等。
• 2.形体与视图的方位关系。三视图的方位关系如 图2-16所示。
• V面(主视图)----反应上下、左右的方位关系。 • H面(俯视图)----反应左右、前后的方位关系。 • W面(左视图)----反应上下、前后的体自然放平,一般使主要表面与投影面平行 或垂直,进而确定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 (1)整体和局部都要符合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 (2)可见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不可见的轮 廓线用虚线绘制,当虚线与实线重合时画实线; • (3)特别注意俯、左视图宽相等和前、后方位 关系。

机械制图学案 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3-3点的投影

机械制图学案  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3-3点的投影

§3-3点的投影【学习目标】1.识记: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标记2.领会:点的三面投影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坐标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3.应用:点的三面投影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坐标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重点难点】点的三面投影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坐标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课前准备】三角尺一付、圆规、HB、B的铅笔两只,两组备一把小刀等作图工具。

【预习导学】1.点的投影特性2.点的投影标记3.点的三面投影4.点的投影规律【学习内容】一、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特性:。

二、点的投影标记空间点用标记,正面投影用标记,侧面投影用标记,水平面投影用标记。

三、点的三面投影从图中可以看出,Aa、A a′、A a″分别为点A到H、V、W面的距离,即:A a = a′a x = a″a y (即a″a YW),反映空间点A到H面的距离;A a′=a a x = a″a z ,反映空间点A到V面的距离;A a″ = a′a z = a a y (即a YH),反映空间点A到W面的距离;上述即是点的投影与点的空间位置的关系,根据这个关系,若已知点的空间位置,就可以画出点的投影。

反之,若已知点的投影,就可以完全确定点在空间的位置。

四、点的投影规律由图中可以看出:a a YH = a′a z 即a′a⊥OXa′a x = a″a YW即a′a″⊥OZa a x = a″a z这说明点的三个投影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

而且这个关系不因空间点的位置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把它概括为普遍性的投影规律:(1)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OX轴,即a′a⊥OX;(2)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OZ轴,即a′a″⊥OZ;(3)点的水平投影a和到O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a″到OZ轴的距离,即a a x = a″a z 。

(可以用45°辅助线或以原点为圆心作弧线来反映这一投影关系)根据上述投影规律,若已知点的任何两个投影,就可求出它的第三个投影。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件项目二 正投影法及三视图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件项目二 正投影法及三视图

案例分析
平面ABCDE由五条直线围成,作平面投影,可先求出端点A、B、 C、D、E的投影,然后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面的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案例1 绘制平面的三面投影图 案例绘制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案例1 绘制平面的三面投影图 知识拓展
空间平面根据位置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案例1 绘制物体的正投影图
案例出示
在机械设计、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图来准确地表达机器和零
件的形状和大小,图为一物体立体图。立体图就像照片一样富有 立体感,给人以直观的印象,但是它在表达物体时,某些结构的 形状发生了变形(矩形被表达为平行四边形),可见立体图很难 准确地表达机件真实形状。如何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物体前表面 的形状和大小呢?
对称中心线用细点画线绘制
测量物体的正面的尺寸, 按1:1作图
检查,并按标准描深图线 注意: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案例2 绘制物体的三视图
案例出示
一个视图只能表达物体一个面的形状,但不能完整 地表达物体的全部形状,如物体顶面和侧面则无法反映。 因此,要想表达一个物体的完整形状,就必须从物体的 几个方向进行投射,绘制出几个视图。通常我们在物体 的后面、下面和右面放置三个投影面,从物体的前面、 上面和左面进行投射,分别绘出三个视图。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案例2 求作点的第三投影 案例出示
如图2-7所示,已知点a点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项目二 正投影及三视图
课题三 绘制和识读直线的投影
分析下图可知,直线AB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这种与 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线。直线AB的三 面投影皆为斜线,且三面投影的长度小于直线的实际长 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上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的位置关系, 如图2–6(a)所示。而每一个视图只反映四个方向的方 位关系,如图2–6(b)所示。其中,主视图反映了物体 的左右、上下之间的方位关系,即反映了物体上的长度 和高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前后、左右之间的位置关 系,即反映物体上的宽度和长度;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 前后、上下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上的宽度和 高度。如图2–7所示。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这个“三等”关系就是物体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它们对于物体整 体是如此,同时对于物体上的直线和点也都是适用的。
2.2. 6 画三视图举例 下面举例(图2–8)来说明运用三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
和投影关系画出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1) 分析物体。分析物体上的面、线与三个投影面的 位置关系,再根据正投影特性判断其投影情况,然后综合 出各个视图。
现在,又开发了一种可更换式主轴 系统, 具有一 机两用 的功效 ,用户 根据不 同的加 工对象 选择使 用,即 电主轴 和镗杆 可相互 更换使 用。这 种结构 兼顾了 两种结 构的不 足,还 大大降 低了成 本。是 当今卧 式镗铣 床的一 大创举 。电主 轴的优 点在于 高速切 削和快 速进给 ,大大 提高了 机床的 精度和 效率。
(5) 检查、修改底图。 (6) 加深图线,完成三视图。如图2–8所示。
图2–8 三视图绘图步骤
图2–8 三视图绘图步骤来自三视图时,作图所需尺寸可在模型(或轴测图) 上去量,每个尺寸测量一次就够了。相邻视图之间相应 的投影尺寸关系可用丁字尺来保持高相等,用三角板与 丁字尺配合起来保持长相等,用分规或作45°斜线来保 持宽相等。
卧式镗铣床运行速度越来越高,快速 移动速 度达
到25~30m/min,镗杆 最高转 速6000r/min。 而卧式 加工中 心的速 度更高 ,快速 移动高 达50m/min, 加速度5m/s2, 位置精 度0.008~0.01m m, 重复定 位精度 0.004~ 0.005mm。
落地式铣镗床铣刀
由于落地式铣镗床以加工大型零件 为主, 铣削工 艺范围 广,尤 其是大 功率、 强力切 削是落 地铣镗 床的一 大加工 优势, 这也是 落地铣 镗床的 传统工 艺概念 。而当 代落地 铣镗床 的技术 发展, 正在改 变传统 的工艺 概念与 加工方 法,高 速加工 的工艺 概念正 在替代 传统的 重切削 概念, 以高速 、高精 、高效 带来加 工工艺 方法的 改变, 从而也 促进了 落地式 铣镗床 结构性 改变和 技术水 平的提 高。
图2–1 中心投影法
图2–2 平行投影法
2. 投影法的种类 1) 中心投影法 投影线交汇于一点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如图 2–1所示。投影线的汇交点称为投影中心。 2) 平行投影法 投影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在平行 投影法中,又以投射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正 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正投影和三视图
2.1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 三 视 图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1.1投影法及其分类 1. 投影法的定义 将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平面投射,并在该
平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根据投影法所得 到的图形称为投影图(投影);投影法中得到投影的 平面称为投影面,如图2–1、图2–2所示。
如图2–5(a)所示,将物体正放在三投影面体系 中,用正投影法向三个投影面投影,就得到了物体的 三面投影。
图2–5物体的三视图
2.2.3. 三面投影体系的展开 为了画图和看图的方便,假想地将三个投影面展开、
摊平在同一平面(纸面)上,并且规定:正面V不动; 水平面H绕OX轴向下旋转90°;侧面W绕OZ轴向右旋 转90°,如图2–5(b)所示。
为了使读者进一步掌握物体三视图的画法,图2–9 (a)、(b)再举两例,希读者仔细体会。
图2–9 模型的三视图举例
图2–9 模型的三视图举例
精品课件文档,欢迎下载,下 载后可以复制编辑。
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浏览。
高速电主轴在卧式镗铣床上的应用 越来越 多,除 了主轴 速度和 精度大 幅提高 外,还 简化了 主轴箱 内部结 构,缩 短了制 造周期 ,尤其 是能进 行高速 切削, 电主轴 转速最 高可大10000r/min以 上。不 足之处 在于功 率受到 限制, 其制造 成本较 高,尤 其是不 能进行 深孔加 工。而 镗杆伸 缩式结 构其速 度有限 ,精度 虽不如 电主轴 结构, 但可进 行深孔 加工, 且功率 大,可 进行满 负荷加 工,效 率高, 是电主 轴无法 比拟的 。因此 ,两种 结构并 存,工 艺性能 各异, 却给用 户提供 了更多 的选择 。
图2–6 方位关系
图2–7 尺寸关系
2.2.5.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在三视图中(图2–7),主、俯视图同时反
映了物体上的长度;主、左视图同时反映了物体上的高度;俯、左视 图同时反映了物体上的宽度。同时,三视图又是按上述的规定方法展 开的,所以,三个视图之间一定保持有这样的投影关系:
图2–3 正投影特性
如图2–4(a)、(b)、(c)所示的三个不同物 体向同一投影面正投影后,所得的投影却相同,由此说 明,一面正投影是不能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的。 为了唯一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需采用多面正投影。
图2–4 物体的单面正投影
2.2三视图 2.2.1三投影面体系
通常选用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面,建立一个 三投影面体系,如图2–5(a)所示。 2.2.2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的配置关系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 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如图2–5(c)所示。
画图时,投影面的边框线和投影轴均不必画出,同 时按上述方法展开,即按投影关系配置视图时,也不需 要标明视图名称,最后得到的三视图如图2–5(d)所示。
图2–5 物体的三视图
2.2.4. 视图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2) 确定图幅和比例。根据物体上最大的长度、宽度 和高度及物体的复杂程度确定绘图的图幅和比例。
(3) 选择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以最能反映物体形状 特征和位置特征且使三个视图投影虚线少的方向作为 正投影方向。
(4) 布图、画底图。画作图基准线、定位线;画三 视图底图。从主视图画起,三个视图配合着画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