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7_1 日本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答案.doc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答案.doc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答案七年级地理导学案融导、学、练、测、评于一体,是一个从教与学两方面同时兼顾的文本。

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一)亚洲的地理位置问题探究:1. ⑴南北跨纬度约90⑵东西跨经度约166⑶ 纬度长⑷东半球和北半球2.⑴北临:( 北冰 ) 洋西:与( 欧 )洲相邻濒临的大洋东临:(太平 ) 洋相邻的大洲西南:与( 非 )洲为邻南临:( 印度 ) 洋东北:与( 北美 )洲相望⑵ 略⑶ 略东南:与大洋洲为邻目标检测1. 4400 纬2. 西亚中亚东亚3A4C6B7.⑴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⑵太平洋印度洋北冰⑶乌拉尔山土耳其欧⑷白令北美⑸大洋⑹苏伊士非8.俄罗斯:跨亚、欧两洲土耳其: 跨亚、欧两洲巴拿马:跨南、北美洲埃及:跨亚、非两洲 ...(二)亚洲的气候问题探究1. ⑴ ①复杂多样② 季风亚热带③温带大陆性⑵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所以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⑶ 分布地区:亚洲大陆内部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气候特点: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防护措施:带必备用品如:太阳镜防晒用品遮阳伞较厚衣服等⒉ 略目标检测1.热带草原温带海洋性2.温带热带3.海洋温带大陆性4B5C7.(1) ①热带沙漠气候_ ②地中海气候③__寒带气候__;④热带季风气候⑤温带季风气候_; ⑥_热带雨林气候_ ⑦亚热带季风气候_;(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面积最大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最多的是热带雨林气候。

(3)AD(三)东南亚问题探究一、东南亚共有11个国家与我国陆上相连的有:越南、老挝、缅甸他们的首都分别是:河内、万象、内比都2.从我国澜沧江顺流而下,能到达: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二、1.郑和下西洋时,曾经通过马六甲海峡到达非洲东海岸2.⑴马六甲海峡是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⑵日本进口的石油等原料以及出口的物资多经过这里。

七年级地理下册7_2东南亚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11

七年级地理下册7_2东南亚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11

《东南亚》导学案(第1课时)教师寄语:认真做事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把事做好。

【学习目标】一、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二、对照把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明白得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阻碍。

学习重点: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学习难点:对照把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明白得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阻碍。

教学进程:【自主完成】(一)位置、范围认真阅读讲义,自主完成以下内容:一、在上图中填注:赤道、北回归线、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二、东南亚位于亚洲,包括和两大部份。

3、东南亚处在洲与洲、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便利海上通道。

(二)地形、河流一、对照“东南亚地形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大河,在图顶用红笔描出,判定它们的流向和注入海洋。

2、归纳总结:中南半岛的地形是北南,地形呈山河、散布的特点。

3、马来群岛是地形,多,山岭、平原。

有“火山国”之称的国家是。

(三)气候与农业1、东南亚要紧位于在30°N至10°S之间,因此大部份地域属于带。

由于降水的不同,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别离形成了和两种气候类型。

二、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样在季播种、季收成。

在马来群岛上,终年温雨,农作物能够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成。

3、别离用箭头“↙”和“↗”在上图中画出中南半岛盛行的两种风向。

【师生互动】1、运用以前学过的板块理论知识,分析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缘故。

2、比较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及特征河流特征【构建知识网络】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洲与洲、与之间的“十字路口”咽喉要道地形特点:、。

东南亚中南半岛气候与农业: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农作物在季播种,季收成河流特点:流程,上游,下游多。

初中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最新整理(优秀6篇)-最新

初中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最新整理(优秀6篇)-最新

初中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最新整理(优秀6篇)有了对教科书、学生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准备作基础,就可以较好地制订和编写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每一堂课的教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初中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最新整理》,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七年级地理教案篇一【重点】1、重要的地理位置2、主要的矿产资源【难点】经济特点【教具】南非教学课件(导入)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经济结构的单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之近年来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所以我们一提到世界上贫困国家最多的大陆,同学们都会想到非洲,但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中有一个非常特殊,它的经济在非洲大陆上是最好的,也是目前非洲大陆上唯一富裕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南非。

(讲授研讨新课)(课件展示)南非的地理位置(提问)1.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什么位置?该国的国名同它的位置有没有联系?2、该国面临哪些海洋?(简要总结)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三面临海,大西洋和印度洋(提问)1.南非处于非洲的最南端,这种地理位置在航海上有何意义?尤其是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之前,南非扮演什么样的一个角色?2、为什么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仍然后大量的船只通过南非的南部海区?(引导学生讨论)(课件展示)大西洋、印度洋间的重要通道(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好望角)(讲解)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前,南非的南部海区是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间的最近通道,经过好望角的航线是沟通东西方的要道,即使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因其巨大的通航能力,仍然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

经过的船只多于10万吨级,西欧1/4的食品、美国1/5的食品均需靠经过此线而获得。

同时大型和超大型油轮由于苏伊士运河的深度不足,仍需绕道好望角。

这为南非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优越的条件。

(课件展示)好望角(简要讲解)(课件展示)开普敦(提问)由于大量船只经过南非的好望角地区,在此需要进行补给和修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这里形成了南非最大的港口,这个港口的名称?它位于南非的哪个方向?(引导学生读图)世界著名港口,位于南非西南端的开普敦?(承转)单是靠航海业不能使南非的经济全面发展,那么南非还具有哪些其他方面的优势呢?(课件展示)南非矿产在世界地位统计表(提问)1.南非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矿产都由哪些?2、储量居于世界首位的矿产是哪些?(讲解)南非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导学案)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不管是出差办事,还是出去旅游,人们都愿意带上一幅地图,它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你知道怎样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2.学习目标:(1)会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确定一个点或某地的地理位置.(2)会运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3)能根据实际问题和背景建立恰当的坐标系来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3.学习重、难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范围:课本P73至P74“归纳”为止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边看课本,边动手画图.(4)自学参考提纲:①a.课本P73探究题中,以学校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以正北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规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1m长,若出校门向东走1500m,再向北走2000m是小刚家,则小刚家的位置记作(1500,2000).b.出校门向西走2000m,再向北走3500m,最后向东走500m是小强家,则小强家的位置应记作(-1500,3500).c.出校门向南走1000m,再向东走3000m,最后向南走750m是小敏家,则小敏家的位置应记作(3000,-1750).d.在课本P74图7.2-2中标出小强、小敏家的位置.②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式不变,但规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100m长,则小刚、小强、小敏家的位置的坐标分别为(15,20),(-15,35),(30,-17.5).③以学校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有何优点?④试归纳: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具体步骤.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进度和在认知方法、过程、结果方面存在的问题.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展示和交流.4.强化:(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①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②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单位长度并在坐标轴上标出来;③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相应地点的名称.(2)练习:课本P75“练习”第1题.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74“归纳”以下至P75“练习”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按题目条件,结合方位图进行分析.(4)自学参考提纲:①在课本P74“思考”中,已知救生船B在遇险船A的北偏东60°的方向上,那么反过来,遇险船A在救生船B的南偏西60°的方向上,又已知两船相距35n mile,所以若以遇险船A为参照点,则救生船B的位置就可用北偏东60°,35n mile来表示;若以救生船B为参照点,则遇险船A的位置就可用南偏西60°,35n mile来表示.②在航海中要表示物体的位置,除了用经纬度表示以外,还可以用方位角和距离来表示.③练习:课本P75“练习”第2题.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关注学生会不会画方位图,并根据图形回答物体或点的方位.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展示和交流.4.强化: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的方法.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各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收效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入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在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生活中的作用,感悟到数形结合的方法,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同时还丰富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让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学习.(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60分)1.(10分)边长为300米的正方形广场四个顶点有四家商场,如果商场A 的坐标是(150,150),商场C的坐标是C(-150,-150),那么商场B、D的坐标分别是(150,-150)或(-150,150).2.(15分)如图,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地点的坐标.解:如图,以学校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垂直于x轴于点A的直线为y轴,表格中1小格代表1个单位长度.A(0,0),B(5,0),C(8,0),D(2,3), E(-2,4),F(-7,0),G(-1,-2),H(3,-3).3.(15分)如图,在一次活动中,位于A处的1班准备前往相距5km的B处与2班会合,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2班相对于1班的位置?反过来,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1班相对于2班的位置?解:若以1班为参照点,则2班的位置为南偏西40°,5km;若以2班为参照点,则1班的位置为北偏东40°,5km.4.(20分)体操表演时,甲、乙、丙的位置如图所示,甲说:“我的位置用(-1,1)表示.”那么乙、丙的位置该怎样表示呢?解:由题意可得,可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乙(-3,-1),丙(1,2).二、综合运用(20分)5.从A点出发,向南走100米,再向西走300米到M;从B出发,向南走200米,再向西走200米也到M,那么A在B的什么方向?B在M的什么方向?解:由题意可得:A在B的南偏东45°,1002米处,B在M北偏东45°,2002米处.三、拓展延伸(20分)6.如图,在三角形AOB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4),(6,2),求三角形AOB的面积.解: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C,过点B作y轴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D,交CA的延长线于点E,∴E(6,4).∴S△AOB =S长方形ODEC -S△OBD-S△OAC-S△ABE=4×6-12×6×2-12×2×4-12×2×4=10.。

地理人教版2012新版七年级下《日本》导学设计第一课时 ppt课件

地理人教版2012新版七年级下《日本》导学设计第一课时 ppt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导学案设计基础梳理·自主预习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位置(1) 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东部,西北部。

(2)纬度位置:日本大部分属于带,纬度。

2.领土组成由、、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岛屿组成。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岛,纬度最高的是岛。

首都是。

3.自然环境(1)地形特点以为主(占3/4),平原面积狭小( 平原最大)。

(2)日本多火山、地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山是日本的最高山峰。

(3)海岸线曲折,多: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4)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5)资源森林和资源丰富,贫乏。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读图·析图1.读图7 -1-1“日本的地形”,完成下列各题。

图7 -1-1日本的地形(1)在图上找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日本海、太平洋、朝鲜海峡、濑户内海、关东平原、富士山、东京等。

(2)日本东临洋,西频海,地处带(热量带)和、度(纬度).(3)日本主要由由、、、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岛屿组成。

(4)据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5)据图分析日本的河流特点。

2.读图7-1-2 “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完成下列问题。

图7-1-2 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1)在图上找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2)据图分析日本位于板块和板块之间。

(3)试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探究·思考读图7-1-3“传统民居”和图7-1-4“反震演习”,完成列问题。

图7-1-3传统民居图7-1-4反震演习(1)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2)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参考答案】读图·析图1. (1)略. (2)亚洲的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3)略;(4)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课题 1.1.1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型讲授课主备审核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3.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重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学习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预习案1.天体:宇宙中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我们把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例如星云、_______、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由大到小分为可观测宇宙、银河系、________、地月系。

3. 太阳系八大行星:①________、金星、地球、②________、木星、土星、天王星、③_________在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4.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和________的距离适中,自身________和______适中,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和液态水等条件。

5. 宇宙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卫星等物质组成。

太阳系是________的一小部分,而银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

6. 太空探索的主要方面:太空观测、___________、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___________等方面。

7.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__________和对未知世界的__________行课案1.什么是宇宙?2.什么是天体?3.太阳系的组成?4.太空探索的主要方面?5.人类探索的成就?6.人类探索的意义?7.月球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8.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哪些困难?9.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10.说说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不同,谈谈你对地球是我们目前唯一家园的理解。

七年级地理下册自主学习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自主学习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自主学习导学案写在前面的话: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地理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主要的大洲、地区和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人口、工农业生产、城市等地理环境特征。

并学会认识大洲、地区、国家等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的方法。

由于防控“新冠”疫情的蔓延,保护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新学期开学不得已推迟一段时间,为了不影响我们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和质量,满足同学们居家自主学习的需要。

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我们把本学期新课的一些内容编写成《导学案》的形式,以帮助大家开展自主学习。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配合,认真完成,以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加油。

正式开学后,我们将对同学们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关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学会看地图,或者说,要养成看地图学地理的良好习惯。

看地图主要看什么呢?首先是看所学区域(大洲、地区、国家)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在东、西两个半球中位于哪个半球,在南、北两个半球中位于哪个半球),纬度位置(陆地最北、最南穿过的纬线是哪一条,从南向北跨哪几个温度带,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温度带),海陆位置(东、西、南、北分别濒临哪个大洋或与哪个大洲、国家相邻);其次,就是看地形图。

认识这个区域(大洲、地区、国家)范围内有哪些地形类型,其中面积相对较大的主要地形是哪些,平均海拔和地面起伏情况如何,地势哪里高、哪里低,有哪些特殊地形区等;第三就是看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候特征图。

认识这个区域有几种气候类型,其中分布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有哪些特殊的气候现象等。

此外,还要学会用地理术语描述或归纳地理特征,如亚洲的气候特征是“气候类型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显著”等,并对气候特征根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做出解释。

然后,还要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对比,认识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特征。

便于区别和理解。

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读“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图”,说出亚洲分别位于东、西,南、北哪个半球?图1 东、西半球图2.在亚洲地图上画出亚、欧两洲的的分界线,填写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热带、北温带、北寒带,说出亚洲跨哪几个温度带,绝大部分面积位于哪个温度带?3.读“亚欧地形图”,说出亚洲东、南、北分别临哪个大洋,西部、西南部、东北部分别与哪个相邻或相望。

七年级初一地理导学案

七年级初一地理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⑵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记住地球最大的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

⑶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极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

通过学习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一、自主学习:(一)导入部分:利用2009年7月24日的日全食引出月亮、太阳都是圆的,那么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二)导学部分:1、地球的形状是个。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万千米。

2、地球仪是地球的,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和来表示陆地、海洋、河湖、国家河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3、地轴是地球的。

纬线是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纬线,经线是连接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经线,北极是。

南极是。

二、合作、探究、展示:1、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你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实例么?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阅读P2图1.1)3、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4、观察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5、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或书P6图1.10、图1.11)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成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3)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呢?小结:完成下列表格三、当堂检测: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2.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
竞业园学校学导设计方案
姓名课题课型时间王玉娥日本问题生成课
学导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地图,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的组成和主要的城市;知道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A类问题)
2.能力目标: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自然环境的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初步学会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B类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C类问题)
学导重点及方法重难点分析
1、重点:由于日本作为东亚较突出的国家,各自然要素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故将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设为重点。

2、难点:由于日本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会引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这点知识以前涉及的较少,并且这点对于以后对自然灾害的了解是有利的,所以将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为难点。

因为学生对区域地理接触很少,学生容易忽视从经济和人文等方面来分析一个区域的环境特征,仅仅关注起自然地理特征,这方面的分析探究较生涩,且日本的经济发展原因较多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的能力,所以将经济发展作为难点。

问题预设1.你能说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吗?
2.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预防?你还了解哪些防震减灾的知识?
3.日本的经济有何特点?其发展经济的条件有哪些?
4.学习了日本的经济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应向日本借鉴什么?我们济阳县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日本的文化有什么特点?
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
情境创设1分

导入:课前屏幕显示富士山图(带樱花),配上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歌曲。

屏幕出示世界地图,指向日本,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
日本是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居,和我国一样位于亚洲东部即东亚地区,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日本的一些地理知识。

屏幕出示课题日本。

学生欣赏优美的图片,在温馨的心境中进入今天的学习。

目标咀嚼2分

1.结合预习时设计的本单元学习目标(已经达成的画对号,未达成的画问号),进一步明确自己这节课的要达到的三维学习目标。

2.同伴互相讲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互相补充、监督使目标更明确。

3.教师根据预设及期末考试情况提问3—5个学生。

最后教师强调重点。

自学指导8分

过渡: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结合问题导读评价单走进文本(14页到21页),认真研读,争取在你读的过程中逐渐明白文本内容,把问题解决好。

1.学生自读课文,并且查找资料和地图册,重要知识点要用红笔从书上勾画出来,努力识记,然后研究每个问题的方法及思路。

2.有疑惑的同学可以问同位或老师,教师巡视各组,关注以下学生:
个辅名单:6班:刘庆森张乐朱吉涛陈微李慧萍郭晨
7班:曹田宇艾贻山柏玉莉黄天宇赵孟琦王伟
8班:孙岩赵华梁高琦高海宁祁新路继勇
9班:金兴漫刘艺李鹏杨安然张琪周瑞
10班:冯明宇田玉叶刘欣宇刘志伟怀初远杨峰
重点问题:
1.你能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组成吗?
(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
位置;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讨论指导8分

通过刚才的自学,相信同学们已经走进了文本,也有了自己的认识,我相信大家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很多的疑问,并进一步生成了自己的问题。

下面,同学们小组讨论,各展才能,展现自己的思考结晶,并帮助其他组员解决疑问。

同学们要用红笔做好记录,问题解决不了的,组内书写较好的同学写到黑板指定位置。

地理学科长负责组织工作,做到有序交流。

注意倾听和记录。

1.快速交流引领问题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各组及时把本组生成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走进小组,指导学生记录小组的问题。

个辅名单:6班:刘庆森张乐朱吉涛陈微李慧萍郭晨
7班:曹田宇艾贻山柏玉莉黄天宇赵孟琦王伟
8班:孙岩赵华梁高琦高海宁祁新路继勇
9班:金兴漫刘艺李鹏杨安然张琪周瑞
10班:冯明宇田玉叶刘欣宇刘志伟怀初远杨峰
3.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4.6分钟之后注意提醒学生看黑板,同时交流黑板上各组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圈占本组可解决
问题,学科长作好展讲准备。

老师提前筛选好有价值的问题。

展讲指导8分

通过刚才的交流讨论,我相信大家有收获了很多,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
1.鼓励学生及时展示交流
2.教师参与活动。

预设:
1.你能说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吗?
2.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预防?你还了解哪些防震减灾的知识?
3.日本的经济有何特点?其发展经济的条件有哪些?
4.学习了日本的经济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应向日本借鉴什么?我们济阳县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日本的文化有什么特点?
精讲点拨
审题
答案
方法
拓展3分

指导全班合作,及时提供预设问题,打开学生思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仍重答案、思路、延伸
1.针对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让各组选派代表展讲,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分析
2.学生在学习本节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会写不会说的情况,在此可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并试着写出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地理术语的能力。

使课堂能成为学生展示的有效平台,及时实现“学生搭台学生唱”!
展讲指导
1.你能说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吗?
(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地貌特征、多火山地震、气候)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日本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而且是一座活火山。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业和对外经济联系比较有利。

多火山地震。

河流短小湍急,流量较大。

气候:日本属于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预防?你还了解哪些防震减灾的知识?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采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开展全民防震教育;使用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配备防震应急箱)3.日本的经济有何特点?其发展经济的条件有哪些?
(经济特点:加工贸易型经济,即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如煤和铁矿石,然后依靠本国先进的科技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的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有利条件:一、丰富的人力资源
二、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三、充分利用岛国多优良港湾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上运输,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4.学习了日本的经济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应向日本借鉴什么?我们济阳县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日本的文化有什么特点?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问题锁定归纳延伸5分

经过展讲,大家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还有一些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将未解决的问题整理在《问题导读——评价单》的“小组问题”处。

1.教师指导整理,做点拨。

2.请两位同学做课题小结。

打点收获2分

给同学们2分钟的思考时间思考一下你本节课的收获,最后以《亚洲雄风》歌曲结束本课
1、这节课你的发现有哪些?
2、你还有什么疑问?
3、你对老师还有什么建议?
导后反思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