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残留控制
溶剂残留限量标准的应对措施

溶剂残留限量标准的应对措施引言随着现代化工生产和生活用品的普及,溶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残留的溶剂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建立并完善溶剂残留限量标准已成为各国控制有害物质残留的必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溶剂残留的现状、溶剂残留限量标准及其制定以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溶剂残留的现状溶剂残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物料经过处理后,有些溶剂不能与生产物料完全分离,而残留在最终产品中的某一种化学物质的量。
这些残留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及环境产生危害。
近年来,溶剂残留已成为工商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在制药、化妆品、食品、餐饮等领域,大量溶剂残留已严重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制定相应的溶剂残留限量标准显得尤为必要。
溶剂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目前,溶剂残留限量标准由各国政府制定或指定国家相关机构制定,标准的制定依据和执行内容也不尽相同。
以中国为例,我国通过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合格供应商认证采购体系等措施来控制产品的溶剂含量。
同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还发布了多个涉及溶剂残留限量标准的标准规定,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化妆品卫生标准》等。
应对溶剂残留的措施在面对溶剂残留问题时,各行业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以降低残留溶剂的含量,如以下几方面:1. 优化生产工艺合理规划生产工艺,通过调节参数和配置设备等方式,降低溶剂残留量;2. 使用低溶剂或无溶剂工艺利用低致癌、低挥发性、低毒性的溶剂,并优化工艺流程,可有效降低溶剂残留量;3. 加强安全措施强化安全管理,防范化学品泄漏、溢出等事故,尽量减少各种溶剂的流失;4. 合规使用溶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溶剂,遵循安全文明生产原则,提高使用效率,减少溶剂的消耗以及可能产生的溶剂残留量;5. 建立追踪和监督制度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监测和追踪机制,对可能存在溶剂残留物质的产品进行抽检,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结束语由于溶剂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化学品,控制其残留量对于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都至关重要。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及控制措施

3农 药 残 留影 响 进 出 口 贸 易 世 界 各 国 , 别 是 . 特 发 达 国 家 对 农 药 残 留 问 题 高 度 重 视 .对 各 种 农 副 产 品 中 农 药 残 留 都 规 定 了 越 来 越 严 格 的 限 量 标 准 。许 多 国 家 以 农 药 残 留 限 量 为 技 术 壁 垒 , 制 农 限 副 产 品 进 口 . 护 本 国 农 业 生 产 。 比如 ,0 0 , 保 20 年 欧 共 体 将 氰 戊 菊 酯 在 茶 叶 中 的 残 留 限 量 从 1 毫 克/ 0 千 克 降 低 到 0 1 克 / 克 , 我 国 茶 叶 出 口面 临 严 .毫 千 使
果 、 菜 和环境 的污染 , 果不加 节制地 滥用农药 , 蔬 如
必 然 导 致 对 农 产 品 的 污 染 和对 环境 的 破 坏 。 二 、 药 残 留 限量 农
、
农 药 残 留及 其原 因
农 药 残 留是 指 残 存 在 环 境 及 生 物体 内 的 微 量 农 药 , 使 用 农 药 后 残 存 于 生 物 体 、 副产 品 和 环 境 中 即 农
三 、 药 残 留 的 原 因 有 很 多 ,其 中农 药
本 身 的性 质 、环 境 因 素 以及 农 药 的 使 用 方 法 是影 响 农 药 残 留 的主 要 因素 。 1 药性 质 与 农 药 残 留 现 已 被 禁 用 的 农 药 : . 农 有
六 六 六 、滴 滴 涕 等 有 机 氯 农 药 和 它 们 的 代 谢 产 物 化学 性 质 稳定 , 农 作 物 及 环 境 中消 解 缓 慢 , 在 同时 容 易 在 人 和 动物 的脂 肪 中积 累 。 因 而 虽 然 有 机 氯 农 药 及 其 代 谢 物 毒 性 并 不 高 ,但 它 们 的残 留 问题 仍 然 存在。 有机磷 、 氨基 甲酸 酯 类 农 药 化 学 性 质 不 稳 定 , 在 施 用 后 , 易 受 外 界 条 件影 响 而分 解 。 有 机 磷 和 氨 容 但 基 甲 酸 酯 类 农 药 中存 在 着 部 分 高 毒 和 剧 毒 品 种 , 如 甲 胺 磷 、 硫 磷 、 灭 威 、 百 威 、 胺 硫 磷 等 , 果 对 涕 克 水 如 被 施用 于 生 长期 较短 、 续 采 收 的 蔬 菜 , 很 难 避 免 连 则 因 残 留 量 超 标 而 导致 人 畜 中毒 。 另 外 , 部 分 农 药 虽 然 本 身 毒 性 较 低 , 其 生 产 一 但 杂 质 或 代 谢 物 毒 性 较 高 ,如 二硫 代 氨 基 甲酸 酯 类杀 菌剂 生 产 过 程 中产 生 的杂 质 及 其代 谢 物 属 致 癌 物 , 三
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1.样品收集和处理:样品的收集和处理是研究残留溶剂的基础。
应确保样品收集的全过程符合标准操作规程,避免外界因素的污染。
同时,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溶剂,以最大程度地提取待测溶剂。
2.仪器设备:研究药物残留溶剂需要使用高效、准确的仪器设备。
在选择仪器设备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样品性质,选择适合的仪器设备。
同时,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验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测量准确度。
3.质量控制:在进行药物残留溶剂研究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环境的控制、试剂和溶剂的选择和质量检验、标准品的准备和校准等。
在样品检测过程中,应设置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用以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4.分析方法的选择: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应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法操作。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在选择分析方法时,应考虑样品性质、分析目标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对于药物残留溶剂的研究结果,需要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去除异常值和误差,并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同时,需要进行科学的结果解读,将研究结果与相应的标准进行对比。
6.结果验证和评价:研究结果的验证和评价是判断研究结果是否可靠的重要步骤。
应进行重复试验和平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同时,应将研究结果与相关法规标准相对照,进行合理的评价。
在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中,需要遵循以上技术指导原则,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只有在科学的研究基础上,才能准确评价药物残留溶剂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障人们的健康。
食品中的化学危害及控制(一)

食品中的化学危害及控制(一)引言概述:食品中的化学危害是指由食品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导致的健康问题。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控制食品中的化学危害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食品中的化学危害及其控制:食品添加剂、残留农药、重金属污染、石油化工产品污染以及食品贮存与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危害。
一、食品添加剂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危害3. 食品添加剂的控制措施4. 国际食品添加剂法规的应用5.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建议二、残留农药1. 残留农药的来源和危害2. 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3. 残留农药的控制技术4. 农药使用规范和食品安全标准5. 食品中残留农药的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三、重金属污染1. 食品中的常见重金属污染物和来源2.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重金属的检测和评估方法4. 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措施5.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管控机制四、石油化工产品污染1. 石油化工产品污染的类型和特点2. 石油化工产品污染对食品的影响3. 石油化工产品的检测和评估方法4. 石油化工产品污染的控制措施5. 石油化工产品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策略五、食品贮存与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危害1. 食品贮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和危害2. 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危害3. 食品贮存控制措施4. 烹饪过程中的安全建议5. 食品贮存与烹饪过程中的关键检测和管理方法总结:食品中的化学危害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通过了解和控制食品添加剂、残留农药、重金属污染、石油化工产品污染以及食品贮存与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危害,可以有效降低食品中的化学风险,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
因此,相关部门和食品产业应采取合适的措施,规范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梨无公害生产的农药残留控制技术

梨无公害生产的农药残留控制技术随着我国加入WT0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食用营养、卫生、安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生产优质、安全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已是大势所趋。
梨是建宁县主要水果品种,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鲜果达6.2万吨,梨果畅销省内外。
但随着栽培时间延长,梨主要病虫害发生重,病虫发生多变,造成梨农盲目大量使用农药,导致梨果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对人的健康和今后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构成威胁;降低梨果农药残留,发展梨无公害生产已是当务之急。
为此,2003年我们研究组装了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果实套袋、科学使用高效生物制剂和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为主要内容的梨无公害生产农药残留控制技术,经示范应用取得了理想效果。
2003年黄花梨产品分别获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1、农业防治1.1冬季清园: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摘除遗留果;刮除粗皮、翘皮、病皮;清除落叶、枯枝、杂草;药剂堵塞虫洞,深翻树盘;清园后梨芽萌动前1个月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1~2次;以恶化病虫越冬环境,降低虫源基数。
1.2合理修剪:修剪原则是“调节生长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促进树势中庸健壮”。
采用延迟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延迟开心树形,降低树高、开张角度的修剪方法,调节树势至中庸状态,并及时疏除外围密生枝、背上直立徒长枝和摘除病虫叶,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
对枝组做到选优去劣去强留弱,使修剪过后枝组疏密适当。
1.3加强肥水管理1.3.1施肥量与施肥方法:结果树按100kg果施N∶0.6kg、P∶0.43KG、K∶0.62Kg测计,N∶P∶K搭配比例为1∶0.7∶1,有机肥占施肥量的50%。
施肥方法以沟施为主即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挖放射状沟或在树冠外围挖还状沟,沟深15~20cm;雨季浅施,旱季深施。
1.3.2合理追肥花前肥:开花前20~30天施入,以速效氮肥为主,搭配磷钾肥,施肥量占全年的10~15%。
壮果肥: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入,以速效钾为主,搭配适量的速效氮肥、磷肥,施肥量占全年的20~30%。
最常用的化学残留限度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最常用的化学残留限度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基于最低日治疗剂量的千分之一标准计算公式如下:R=STDDnext SF SBS MTDD ⨯⨯⨯ R :单位面积残留MTDD :最低日治疗剂量SBS :下一产品最小批量SF :安全因子TDDnext :下一产品最大日服用量S :共用接触面积该计算方法通常适用于制剂产品。
对于原料药,如果明确其将来的制剂形式,也可以采用该方法计算化学残留限度。
该公式中有个计算陷阱,须格外注意。
分子中的MTDD 指的是上一批产品的最低日治疗剂量,为每天服用的有效成分(API )的量。
分母中TDD 指的是下一批产品的每天的服用量,该服用量包括有效成分和辅料。
(记忆小技巧:分子应尽量小,分母应尽量大,以得到更严格的限度标准。
)2基于浓度的10ppm 标准R :单位面积残留限度SBS :下批产品最小批量SF :安全因子S :共用接触面积该计算方法应用面非常广,适用于大多数药品的清洁残留限度计算。
3基于毒理的限度标准MACO:最大允许残留量,从上一产品带入下一产品的最大可接受量PDE :每日允许暴露量SBSnext:下一产品最小批量TDDnext:下一产品的最大日服用量NOAEL:无可见有害影响水平Weight adjustment:体重调节F1~F5:安全因子(安全因子F1到F5具体如何选择,也可以参考ICH Q3C的相关内容)基于毒理的残留限度计算方法可以参考欧盟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在共用设施生产不同药品使用风险辨识建立健康暴露限度指南》,并结合APIC(原料药委员会)发布的《原料药工厂清洁验证指南》的部分内容可以得到上述公式。
该计算方法中每日允许暴露量(PDE)的计算公式中NOAEL的查找和确定将是面临的一个困难。
目前制药企业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摸索每一个原料药的NOAEL值,而对于NOAEL的检索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检索策略、检索记录和结果均应该记录,并应由相关的主题专家(SME)进行审核,因此对NOAEL的准确性判断将非常关键。
残留溶剂的控制

顶空分析的优越性
Benefits of headspace analysis
原理: principle 将含有挥发性组分的样 品置于密闭系统中,在 一定温度下使样品中的 挥发性组分在气-液或气固两相甚至气-液-固三相 中的分配达到平衡,然 后取凝聚相上端的气体 送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 析。
优点
为什么建立极性相反的两个色谱系统?
1.4 1.2 1.0 0.8 0.6 0.4 0.2 0.0 0.0
1X 2.0 4.0 6.0
1.2 1.0 0.8 0.6 0.4 0.2 0.0 0.0
logTr
logTr
1X 1.0 2.0 3.0 4.0
在非极性的SPB-1柱上,分子连接性指数1X 与GC保留值有 较好的相关性;在极性的HP-FFAP柱上,分子连接性指数 与GC保留值没有相关性。提示非极性固定液与溶质的相互 作用主要取决于非极性结构色散力的大小;在极性固定液上, 除了色散力之外,还有偶极和诱导作用 。
GC method with compacted column could be used for process control in manufactures
其它色谱方法,如HPLC法测定吡啶、离子色谱法测定N-甲基吡咯烷酮 等,可作为气相色谱法的重要补充;
Some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such as HPLC for determining Pyridine, ion chromatography for N-Methylpyrrolidone,could be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of GC
Identical Limit with ICH
检测方法推荐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农药残留监测与控制措施

农药残留监测与控制措施
简介
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作物、食品及环境中,使用农药后残留下来
的化学物质。
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性。
因此,进行农药残留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农药残留监测
为有效监测农药残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采样: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定期对土壤、水源、农作物和
农产品进行采样。
2. 分析:将采样的样本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以确定农药
残留的类型和浓度。
3. 检测方法:使用可靠的农药检测方法,如质谱法、高效液相
色谱法等。
农药残留控制措施
为减少农药残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使用农药:在农作物生长期间,遵循农药的正确使用方
法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2. 农药登记和监管:加强对农药生产和销售的监管,确保农药
的合法性和质量。
3. 替代措施:推广替代农药的使用,如生物农药和环境友好型
农药。
4. 定期检测:对农作物和农产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农药残
留量符合标准。
5. 公众教育:加强农药残留监测和控制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食
品安全的认识。
结论
农药残留的监测与控制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科学的监测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农药残留对人类和环
境的危害,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我们应积极推动农药残留监
测与控制工作的开展,达到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控制程序1 目的文件编号:IMQP 1411 版本:D1 生效期:2009/01/07 第2 页共4 页(含封面) 根据国家《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为对本公司的化学品、化学试剂、高压钢瓶在购买、贮存、使用及使用后产生的废液废物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质量,消除和减少对员工的伤害及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内使用的各种化学品、化学试剂、高压钢瓶等的购买、贮存、使用及排放的管理工作。
3 引用文件ISO14001-2004 OHSAS18001-2007 4 定义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5 5.1 5.2
6 职责资材部负责生产用大宗化学品及有毒品的购买、贮存及相关包装物的回收等管理工作各部门负责出库后的化学品的贮存、使用及相关的包装物回收等管理工作。
工作程序4.4.6 运行控制;4.4.6 作业控制6.1 申购:购买采购信息执行《采购控制程序》6.1.1 供方选择:应该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6.1.2 包装及其他:包装应符合要求,具备必要的防护,确保运输、贮存、使用时无泄漏、意外破损等。
标识及标签应醒目,且内容符合要求,粘贴牢固,不得脱落。
如果发现脱落或损坏,物管科或使用部门必须检查确认后补贴标签。
6.1.3 易燃易爆化学品必须选择有资质的运输商运输。
6.1.4 装卸易燃易爆化学品装卸区域50 米内为禁止动火作业区。
装卸人员不准携带火种,要配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标题: 化学品控制程序文件编号:IMQP 1411 版本:D1 生效期:2009/01/0
7 第 3 页共 4 页(含封面) 备必要的防护措施,不准穿戴有铁钉的鞋和能产生静电的服装(化纤类)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拖拉和倾倒。
易燃易爆化学品如柴油、液化气装卸时,应该采取防静电措施,发动机要熄火,严禁夜间作业。
6.1.5 采购时应要求供方提供相应的化学品的MSDS (化学品性质和应急处理办法的安全资料)。
由物管科和使用部门建立相应药品的MSDS 表,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时评审、增删。
MSDS 表要发到作业场所,各使用部门要予以贯彻学习。
见MSDS 格式。
6.1.6 进入禁火区的车辆要配装放火帽。
盐酸、柴油用槽车填加时要专人监视并防止大量泄漏,装卸场所要配备消防器材。
6.2 贮存6.2.1 化学品入库执行《仓库管理规定》,仓库应符合有关规定,安装防雷保护设施。
防止泄漏及防护不全造成危害。
储存化学品的仓库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并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6.2.2 钢瓶要求远离热源,避免日晒,防撞防摔。
化学品应分类分项隔离存放,酸性、碱性化学品应分离存放,贮存环境要求通风干燥,不得阳光直射,照明设备采用防爆型。
6.2.3 易燃、易爆品的储存与管理a)易燃、易爆品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储柜,并设专人管理。
b)易燃、易爆品库必须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并根据易燃易爆品的不同性质,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
c)应严格执行分类存放,堆垛之间通道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 米),垛与墙、柱、顶灯间距不小于0.3 米,库内不得超量储存。
d)遇潮、遇火、遇阳光易燃或易爆的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易积水地点存放。
e)易燃、易爆品仓库,必须保持阴凉通风。
f)化学性质易产生反应或与防护、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化工危险品,应分库或分室存放,严禁混放。
G)必要时,可采用限量存放的方法,降低潜在的风险隐患。
6.3 领用及使用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标题: 化学品控制程序 6.3.1 高压钢瓶使用须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安全附件要完好。
文件编号:IMQP 1411 版本:D1 生效期:2009/01/07 第 4 页共 4 页(含封面) 6.3.2 易燃、易爆化学品除作为燃料使用外,使用、配比时应远离火源,防止碰撞,以免发生火灾。
6.3.3 生产部门领用的化学品(如工业碱、酸、各种气瓶、柴油等)应专人管理,不得随意堆放,在车间贮存时应严格库房管理;使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和产品说明进行,穿戴好防护用品。
6.3.4 各部门临时使用的化学品须向物管科进行申请,说明用途及用法,经物管科批准后,方可领用,领用人应严格负责化学品的使用管理。
6.3.5 化学品应本着有效利用,厉行节约的原则,可回收利用的尽量进行回收处理。
各使用部门和物管科建立化学品清单,物管科严格控制和考核各部门的用量。
6.4 检测及处置 6.4.1 高压钢瓶由供应商在重新灌
装时进行残液处理和安全鉴定,采购科和物管科予以监控。
到公司的钢瓶必须配齐安全防护帽。
6.4.2 工业用各化学品空容器由使用部门暂存,采购科和物管科联系供应商收回。
6.4.3 其余包装物应与普通垃圾分开存放,按《三废排放处置管理程序》进行处置。
6.5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参照《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之危险化学品应急准备和响应执行。
7 相关/支持性文件7.1 国家《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7.2 国家《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7.3 国家《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7.4 国家《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危险品规定》7.5 《仓库管理规定》(IMQW1303) 8 记录8.1 《化学品清单》表号:IMQP1411/K01A 9 附件无化学品名称防护装备" 必须配备/穿戴好" 换气有害性紧急措施接触眼睛时接触皮肤时吞食吸入医生注意事项口罩围裙健康性警戒手套火灾性警戒防护眼镜反应性稳定用大量的水或盐水清洗. (最少15~20分钟) 立即采取医药措施. 立即脱掉污染的鞋子和衣服. 用弱的洗涤剂和大量的水清洗. (最少15 ~20分钟) 必要时采取医药措施. 及时联系急救中心或医生. 让他把吞入的物质吐出来或不许喝饮料. 呕吐时把头部放低一些, 不要让器官堵住. 昏迷时把头侧放.. 立即转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吞食时进行洗胃或考虑加入活性碳悬浮物(Activated Charcoal Slurry). 组成成份环境影响? ? 成份含量(%) 经过特殊处理后排放对水生生物有极度毒害消防要求? ? 运输储运防护要求燃点:? ? 闪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远离火种。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
必须按规定配备(××型)灭火装置? ? 泄漏应急处理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化学品清单表号IMQP1411/K01A 序号化学品名称二甲苯工业乙醇自喷漆105 万能胶806 万能胶502 润滑脂离磨剂稀料螺纹胶防锈油乙醇主要成分危险性有毒易燃易燃易燃腐蚀性有毒有毒无无易燃无无使用量(单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