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施

合集下载

工学结合的有效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的有效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育 队伍 ,是 “ 教பைடு நூலகம்、学 、做 ”一 体化 教学 模 式 的基
就 怎样 教 ” 。他 强调 的知行统 一 的思想 ,与当前 高
职 高专 强 调 以服 务 为宗 旨, 以就 业 为导 向, 以培
本保 障 。对 于 新上 岗的教 师除 了完 成教 育 厅要 求 的有 关 高 校 教 师 岗前 培 训 外 ,还 要 对 教 师 进 行
养 高技 能人 才 为 目标 的职业 教育 办 学方 针是 非 常
吻合 的 。
“ 教 学做 一体 化 ”的教 学模 式就 是 在教 与 学
的过程 中,师 生双方 共 同参 与 ,完成 学 习的任 务 。 教学 方式 是 理论 和 实践 交替 进行 ,直观和 抽 象 交 错 出现 ,理 中有 实 ,实 中有 理 ,突 出学 生动 手 能 力和 专业 技 能 的培养 ,充分 调动 和激 发 学生 学 习 兴趣 的一种 教学 方法 。学生 真正 变 成 了学 习 的主
处。
体 化 的研 究 。
1 “ 教 学做一 体化 ”的 内涵 职 业教 育培 养 服 务于 社会 的高技 能 型人 才 , 教 学 的重 点必 须理 论 知识够 用 为度 ,突 出能 力 的
培养 。我 国伟 大 的人 民教 育 家陶 行知 先 生 ,也为 我们 研 究 实践 教学 ,提 供 了重要 思路 。他 在 教学 活动 上 非常重视 “ 做” ,在 教学 方法上 ,主张 “ 教、 学 、做合 一 ” 。即 “ 事情 怎样做 就 怎样学 ,怎样学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 式是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职 业教育的 内在要 求学生既要有够用的理
论 支撑 ,又需要学生有较 强的工作 实践 能力。 因此 工和 学是统一的 ,工的 目的不是单纯做 工,而是通过做工 来学 习,学到技 能和知识是关键 。本 丈通过对 “  ̄g - 4 g ”的教学模 式的试行 ,希望能对工学结合 的有效模式

高校实施“工学结合”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校实施“工学结合”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校实施“工学结合”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1. 引言近年来,高校教育不断改革创新,推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该模式旨在将工程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然而,随着“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逐渐普及,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

本文将探讨高校实施“工学结合”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2. 问题分析2.1. 课程设置与安排不合理在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存在问题。

有的课程设置过多,导致学生不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实践操作;有的课程安排过紧,让学生感到压力过大,影响学习效果。

2.2. 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不匹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要求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高校在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理论知识的结合上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问题时,理论教学无法给予支持和帮助,造成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3.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匮乏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需要具备一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但是在现实中,有些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都比较匮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这就会导致教学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3. 对策建议3.1. 加强课程设置与安排的科学性高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加强课程设置与安排的科学性,建立科学的教学计划,使得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并保证学习成果。

3.2. 提高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的匹配度高校在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上要注重教学质量,建立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联系,实现教育教学一体化。

3.3. 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力度高校在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时,应该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提升师资队伍,丰富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设备的运转和更新维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4. 结论高校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优秀人才。

但是,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加以改善。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声乐教学一体化实践构想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声乐教学一体化实践构想
乐市场输送急需音乐人才的基地 。
( ) 强 音 乐 职 业教 育 办 学 定 位 , 二 加 加
快 声 乐教 师职 业 思维 转 型

高职 音 乐 专 业声 乐 教 学 现 状 分 析
研究改 革则 更为罕见 。因此 , 探索一条适 应 高职教育发展 的、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声 乐课程建设 新思路 , 将对 高职院校音乐专 业 的发展建设起到 巨大的推动作用 。 把声
高职教育突出以“ 职业性 ” 为特色 , 以
培养高职生的音乐实际应用能力为宗 旨,
音乐实训平 台, 作为音乐专业与培训市场
音乐市场需求脱节 。 声乐教学模式是本科 艺术 院校 的模 式压缩 , 高职 院校 目前仍 没 有 编写 出一套适 合高职 音乐学 生学 习的 系统声乐教材 。更 为重要的是 , 高职音乐
乐 作 为 工 学 结 合 、 教 结 合 、 企 合 作 的 工 校
首先 ,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 大多缺 乏较好 的演 唱功底 和综 合音乐素养 , 乏 缺
良好 的 学 习 习 惯 、 为 习 惯 , 乏 对 音 乐 行 缺 职 业 教 育 的 认 识 和 了解 。其 次 , 国 高 职 我 院校 声 乐 教 学 人 才 培 养 目标 不 够 明确 , 与
的推广传播媒 介 , 已成 为人们 目益增 长的 精神文化生 活需要 的重要 部分 , 在促进 经 济 和社 会和谐 发展等方 面发 挥着重要 的 作用 。音乐 既可以满足社会需求 , 又可以 因生产者 的 目的而作 为一种产 业进行 专 项投资 。社会之 所以要投资音乐 , 就是 要 实现某种效 用 ,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音 乐 可以作 为一种 产业 ,作为一 种音乐 产 品 ,作为一种特殊 的商品模式 进入市场 ,

PLC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PLC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浅议PLC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摘要:本文通过对plc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分析探讨,并以具体项目为例,阐述了在技工院校plc教学中如何运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plc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方法一、plc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做法第一,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电气类专业规划教材为基础,在plc 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重视实际编程能力的培养,结合工厂生产实际,根据学校plc一体化设备的具体情况,从电力拖动技术学习实训入手,在理解掌握电力拖动技术的控制思想、控制方法后,进一步学习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与实训,循序渐进,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第二,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浅入深,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开始尽量利用最基础、最简单的单元电路进行训练,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从感性知识学习自发过渡到理性知识的学习。

第三,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中,以项目课题带动理论的主动学习,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潜力得到发挥。

例如教师在引入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课题学习时,首先引导学生找寻电动机启动正转反转的工作原理,对照控制图,通过接线,让设备实际运行起来,进一步理解电动机的正转与反转。

理解控制和被控制之间的关系后,在继电控制图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动手编程,画出梯形图,进行接线、调试等。

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将继电控制和plc控制做了一个很好比较。

第四,技工院校plc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甚至下厂实践,以适应教学需要。

二、plc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案例项目单元为按钮式人行道交通灯的制作(共10学时)。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plc的基本编程方法,plc定时器原理,三色led 管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会使用编程软件,初步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元器件在线路板上能正确布局、接线,plc与线路板正确接线。

2.教学流程提出问题:请你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编写一个按钮式人行道交通灯程序,并在电路板上调试模拟运行。

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

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

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摘要:工学结合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了改变中职学校毕业生现状,本文以网页设计项目课程为例,分析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并从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实施步骤、项目任务设计和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实践方案。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网页设计一、中职学校毕业生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多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规格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职毕业生面临着很多问题:没有实际生产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学习主动性不高,团队成员之间协作能力差,进入工作状态慢,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等。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特点在严峻的就业现状之下,中职学校亟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应和企业联合育人,将学校学习和岗位工作这两个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工作学习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模式,重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教学模式。

三、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网页设计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侧重于学习静态网页的设计与制作。

本文以它为例从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实施步骤、项目任务设计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对“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1.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是指根据岗位的需要,将所有知识打包成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

根据网页设计的课程教学目标,可把与“福建旅游网站”项目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内容(包括fireworks、flash和dreamweaver)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模块。

同时,舍弃与项目无关的知识,留下项目中常用的部分作为课程内容。

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设计时,可舍弃复杂的actionscript内容。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及其实施PPT文档共75页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及其实施PPT文档共75页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 及其实施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烟பைடு நூலகம்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

在校所学的东西,对学生 就业有用,对学生的职业生 涯发展有用。
改变学生“被学习” 状态,让学生主动学习。
Page 6
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 做中学,学中做
Page 7
什么是一体化教学?
人社部文件: 一体化课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
程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 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 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 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 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大家好
1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
内容提要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概念
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流程
Page 3
几个重要概念
Page 4
为什么要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两难:学生学习难,教师授 课难; 四怨:学生抱怨、教师抱怨、 家长抱怨、企业抱怨 一合拍:学校培养与企业要 求合拍
Page 5
Page 33
1.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现实教学条 件的制约,在进行设计前,要首先分析:
相关人员的基本条件:即包括学生的现有专业水平和 学习能力,也包括教师行动导向教学的经验和专业能 力,特别是专业实践能力;
物质条件:如教学资源、专业教室和教学设备媒体等; 相关专业的地方和行业特征。
综合职业能力: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地解 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 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 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 人行事的热情和能力。
Page 11
专业能力

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措施我觉得这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啊,就像是给咱这教学啊开了个新方子。

咱得从自个儿的实际教学体验说起。

我在这教学的地儿啊,看着那些学生,一个个眼睛里有光,也有迷糊的时候。

我就想啊,这工学一体化,就得让学生们摸得着、看得见那些实际的东西。

我呢,就跟其他老师合计,咱这脸啊,都皱巴着,愁这事儿咋弄。

咱先说这教学内容,不能光在书本上划拉那些干巴巴的理论。

我就想到有一回,带学生去工厂看那些个机器,那机器啊,轰隆隆的,就像个大怪兽,学生们眼睛都瞪大了,那好奇的样儿,就像看见了啥新奇的宝贝。

这就是工学一体化该有的,把书本里的东西和实际的机器、实际的工作联系起来。

咱就把这些实际的场景编到教学内容里,让那些知识活起来。

再一个呢,教学方法得改改。

以前啊,我在讲台上巴拉巴拉讲,下面学生听着听着就走神儿了。

我就想啊,这不行。

我就找了几个在工厂里干活儿厉害的师傅,让他们到课堂上来。

这些师傅啊,那手糙糙的,脸黑黑的,一看就是实干家。

他们给学生讲怎么操作机器,那可生动了,边讲还边比划。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儿,还不停地问问题。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就乐呵,这才是教学该有的样子嘛。

还有啊,这教学环境也得跟着变。

不能老是在那方方正正的教室里,得有点工厂的味儿。

我就跟学校申请,把一间教室改成了小工坊似的。

放了些简单的工具啊、模型啊啥的。

学生们一进去,就感觉不一样了,就像走进了一个小工厂的角落。

有个学生啊,进去就这儿摸摸那儿看看,那兴奋劲儿就甭提了。

不过啊,这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跟其他老师也有吵吵的时候。

有的老师就觉得这样太麻烦,还不如按老样子来。

我就急了,我说:“您这可不行啊,咱得为学生着想,不能图自个儿省事。

”我这脸涨得通红,就像个熟透的苹果。

他们听我这么一说,也开始琢磨,后来也觉得我说得有点道理。

咱这工学一体化,就是要让学生从学校走出去就能上手干活儿,而且还得干得好。

我就想着,等这些学生都毕业了,到了工厂里,那一个个都是能干的主儿,那我这心里啊,就跟吃了蜜似的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掌握 □一般 □不能掌握 □能 □满意 □一般能 □一般 □不能 □不满意
5 社会能力
自我反思 给自己评估一下
□优
□良
□合格
□不合格
0%
6 7 8 方法能力 9 小 组 、 10 教 师 11 评 专业能力 价 12 13
你有哪些想法希望老师知道的 在小组讨论中能积极发言
30%
任务没能完成好是因为我没能完全掌握定时器程序 . 的编写方法。
令时计时。
(2)T200~T245:时钟脉冲为10ms的定时器,共46点, 当设定值K=1时,定时10ms。设定值K的范围:1~32767,定时
范围为:0.01~327.67s。
知识讲解
通用定时器的梯形图及动作时序如图所示
当驱动输入X0接通时,T0定时器对100ms时钟脉冲进行累 积计数,当该值与设定值K10相等时,定时器T0的输出触点接通
(1)T246~T249:时钟脉冲为1ms的定时器,共4点。当设定值K=1时, 定时1ms。设定值K的范围:1~32767,定时范围为:0.001~32.767s。 (2)T250~T255:时钟脉冲为100ms的定时器,共6点。当设定值K=1时 ,定时100ms。设定值K的范围:1~32767,定时范围为:0.1~3276.7s。
T0 T0 K40
T0 4S
0
4S
4S
定时脉冲电路1
定时脉冲电路2
知识讲解 03
积算定时器
积算定时器具有计数累积的功能。在定时过程中如果断电或定时器线圈 OFF,积算定时器将保持当前的计数值(当前值),通电或定时器线圈ON后 继续累积。只有将积算定时器复位,当前值才变为0。积算定时器累积脉冲有
1ms和100ms定时器两种。
通,Y1得电,输出动作。
当复位输入X1接通时,定时器T250被复位 ,输出接点也复位,Y1失电。
知识讲解
注意: (1)FX系列PLC定时器的最大定时误差为2~3倍的扫描周期加 上输入滤波时间,如果定时精度要求较高时,应选用分辨率较高的定
时器如1ms或10ms定时器,如果需要定时精度特别高时,可以使用定
(1)根据情境描述,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闪烁 花样。
(2)正确绘制I/O分配表和I/O连接图。 (3)根据I/O连接图完成系统接线。 (4)编写PLC控制程序。
(5)下载PLC控制程序并调试。
省国防技师学院
任务解读
5分钟
什么结构?
做什么?
解读
是什么? 怎么做?
知识讲解
50分钟
这是什么元件?有什么作用? PLC程序如何实现定时功能?
( T0 K10 ) ( T1 K10 ) ( T2 K10 )
T1
T2
T0
T1
[ END ]
知识讲解
(4)定时器频闪程序
X0
X1 ( M0 )
M0 M0 T0
M0 T0
T2
( T0 K5)
( T1 K5) T0 ( Y0 ) ( Y1 ) [ END ]
知识讲解
(5)定时脉冲程序
M0 T0 K40 M0
,Y1动作,即输出触点是在驱动线圈后的10×0.1s=1s时动作。
当驱动输入X0断开或发生断电时,定时器复位,输出触点也复位 。
知识讲解 02
通用定时器典型应用
(1)延时接通
X0 M0 M0 T0
X1
( M0 )
( T0 K30 )
( Y0 )
知识讲解
(2)延时断开
X0
Y0
T0 ( Y0 )
Y0
时中断功能。 (2)通用定时器用断开定时器线圈的方法复位,积算定时器线圈
一定用复位指令才能复位。
(3)T246~T249为执行中断的积算定时器。
知识讲解
定时器的设定值,可以用常数K直接指定,也可用数据寄存器D间 接指定。但间接指定值必须事先写入数据寄存器。 A、常数指定K
知识讲解
B、间接指定D
计划与决策
电磁阀
B点
A点
SQ1
SQ2
教案制作
1.小组成员思考研究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2.制定教学实施流程框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编写一份一体化
教案。
3.制作一体化教学实施说课PPT,并为成果展示环节做好准备。
自我反思
小组评价 遵守课堂纪律
创新意识 得分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 小组评分
14 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莫文统 你能较好地完成本次任务,但要注重细节……
26 良
+
教师评分
58
=总分
84
日期: XX
技能拓展
5分钟
想一想
有一个送料小车,按下启动按钮后,从 A 点到 B 点(SQ2 ), 停留5秒装料,在停留的同时,料仓的电磁阀打开下料5秒,5秒后 ,小车从B点返回A点(SQ1)停止工作。
广东三向职业培训学院课改组
2016暑期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师资研修班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施
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 莫文统
一体化教学实施案例
课程:PLC技术及应用 学习任务:花样发光字控制程序的设计
教学流程
车间早会
10分钟
车间 早会
出勤检查
穿戴检查
安全教育 醒脑活动
手机托管
教学回顾
10分钟
I/O分配表的画法
50分钟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技术资料,结 合任务控制要求,制定任务计划(绘制 I/O 分配表、I/O连接图、PLC控制程序)。
小组内成员讨论并决策出最佳方案。
任务实施
根据决策出的最佳方案,小组长分配小组 成员工作任务。小组人员工作分配方式参 考:物料员一名、编程调试员一名、接线 员一名、小组组长负责统筹与监督。
SQ1 I/O连接图的画法
SQ2
下达工作任务 01
情境描述
10分钟 02
任务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形形色色、炫丽多 彩的发光字。发光字广泛应用于广告招牌、宣 传装饰、城市光亮工程等。相比普通的印刷字 ,发光字具有以下特点:白天颜色鲜艳,晚上 发光均匀,可辩视距远,真正达到白天美化, 晚上亮化的效果。 我校的招牌发光字“省国防技师学院”可辨 视距远、颜色鲜艳、指引性强;但其目光吸引 的作用有限。请通过编写PLC控制程序,使发光 字“省国防技师学院”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闪烁花样。
□优(5/10) □良(4/8) □中(2/4) □差(1/2)
能积极配合小组成员完成工 □优(5/12) □良(4/10) □中(2/6) □差(1/4) 作任务
小组评价
70%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表现 □优(5/12) □良(4/10) □中(2/6) □差(1/4) 安全意识、规范意识与环保 □优(5/12) □良(4/10) □中(2/6) □差(1/4) 意识 □优(5/12) □良(4/10) □中(2/6) □差(1/4) □优(5/12) □良(4/10) □中(2/6) □差(1/4) 综合评级:
( T0 K30 )
知识讲解
(3)定时器串级使用
X0
X1
( M0 )
M0
M0
( T0 K18000 T0 ) ( T1 K18000 ) T1 ( Y0 )
半个小时
半个小时
1个小时
知识讲解
三个指示灯依次亮1S
X0
X1 ( M0 )
M0 T0
T0 T1
( Y1 )
M0
M0 T2
( Y2 ) ( Y3 )
知识讲解 01
通用定时器 FX2N系列PLC的定时器分为通用定时器和积算定时器。 通用定时器T0~T245 通用定时器不具备断电保持功能,即当输入电路断开或停电
时定时器复位。通用定时器累积脉冲有100ms和10ms两种。
知识讲解
(1) T0~T199 : 时钟脉冲为100ms通用定时器,共200 点,当设定值K=1时,定时100ms。设定值K的范围:1~32767 ,定时范围为:0.1~3276.7s。其中T192~T199为子程序和中断 服务程序专用定时器,这种定时器在执行线圈指令或执行END指
知识讲解
积算定时器的梯形图及动作时序如图所示:
当驱动输入X0接通时,T250定时器开始累积
100ms的时钟脉冲的个数,当该值与设定值100
相等时,定时器T250的输出接点接通。在计数中 间,驱动输入X0断开或停电时,累计的当前值可 保持。输入X0再接通或复电时,计数继续进行。 当累积时间达到(0.1s×100)=10s时,输出接点接
知识讲解 定时器
定时器用符号T表示,PLC中的定时器相当于继电器控制系 统中的时间继电器,它具有定时功能。定时器的设定值可以由用 户程序存储器内的常数K设定,也可用数据寄存器D设定。PLC内
定时器是根据时钟脉冲累积计时的,用于定时的时钟脉冲有1ms
、10ms、100ms三档(或称三种不同的分辨率)。当所计时间达 到设定值时,其输出触点动作,即定时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常闭 触点断开。
50分钟
小组成员按工作规范协同进行任务实施
岗位6S处理
总结与评价 01
学生总结
介绍本组完成情况 在完成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及解决师点评
小组点评 肯定创新、经验推广 讲解参考答案
总结与评价 03
任务评价
1 能遵守课堂纪律 □能 □一般能 □不能 2 技能知识掌握的如何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自 我 反 思 3 4 能否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 你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