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优化

合集下载

优化软件性能的五个实用技巧

优化软件性能的五个实用技巧

优化软件性能的五个实用技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软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软件性能问题也是一个常见的困扰,它可能导致应用程序运行缓慢,卡顿甚至崩溃。

为了提升软件性能,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实用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优化软件性能的五个实用技巧,帮助您解决性能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一、使用高效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对于性能的影响非常大。

优秀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可以大大减少程序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从而提高软件的执行效率。

因此,在开发软件时,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具体场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来解决问题。

二、减少资源消耗资源消耗是导致软件性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优化软件性能,我们需要减少资源的占用。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如下技巧来降低资源消耗:1. 合理使用内存: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避免内存泄漏问题。

2. 控制CPU使用率:避免过多的CPU占用,可以通过线程的合理管理和优化代码逻辑来实现。

3. 减少磁盘IO:尽量减少对磁盘的读写操作,可以使用缓存技术、批量读写等方式来提高磁盘IO的效率。

三、优化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许多软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软件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优化数据库设计的技巧:1. 合理使用索引:对数据库中常用的查询字段加上索引,可以大大提高查询效率。

2. 表结构优化:避免使用过多的冗余字段和表,合理拆分表结构,减少数据冗余。

3. 合理使用缓存:在适当的时候使用缓存可以减少对数据库的频繁访问,提高性能。

四、并发处理和异步编程并发处理和异步编程是提高软件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将耗时的操作放在后台线程中进行处理,可以减少对主线程的占用时间,提高软件的响应速度和并发能力。

同时,合理使用锁、信号量等并发控制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并发冲突,提高软件的并发性。

五、性能测试与监控性能测试和监控是优化软件性能的不可或缺的步骤。

通过对软件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可以找出性能瓶颈,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

软件性能优化

软件性能优化

软件性能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软件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软件的复杂性和用户对快速响应的需求,软件性能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软件性能优化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优化技术。

一、什么是软件性能优化软件性能优化是指对软件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提升其响应速度、可扩展性和资源利用率的过程。

通过优化软件性能,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升用户体验。

这在一些对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尤为重要,比如金融交易系统、游戏开发等。

二、为什么进行软件性能优化1. 提升用户体验:快速的响应速度能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增加用户粘性,从而增加用户对软件的使用频率和积极评价。

2. 提高效率和生产力:高性能的软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减少用户等待时间,从而提升整体业务流程的效率。

3. 节约成本:通过软件性能优化,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避免不必要的硬件升级成本。

4. 改善用户体验:软件性能优化可以减少软件运行时的卡顿和崩溃现象,提升用户的满意度,继而增加用户对软件的信任感。

三、软件性能优化的常用技术1. 代码优化:通过对代码的分析和调整,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内存消耗,提高代码执行的效率。

例如,可以避免频繁的内存分配和释放,优化循环结构,以及减少重复的代码等。

2. 数据库优化:对数据库的查询语句、索引以及数据结构进行优化,提高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例如,可以合理设计数据库表结构,使用合适的索引,并进行定期的数据库维护工作。

3. 并发优化:通过合理的并发控制和多线程技术来提高软件的并发处理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线程池来管理线程的并发执行,减少线程的创建和销毁开销。

4. 网络优化:在网络传输方面进行优化,包括减少网络请求次数、压缩数据传输量以及合理使用缓存等。

这些优化技术能够减少网络延迟,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5. 硬件优化:通过改善硬件设备和环境来提升软件性能。

例如,可以增加内存、升级处理器,或者对硬盘进行优化,减少硬盘的访问时间。

软件性能优化技巧

软件性能优化技巧

软件性能优化技巧软件性能是指在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中,软件系统所表现出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优化软件性能可以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系统资源消耗,提高系统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软件性能优化技巧,帮助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提升软件的性能表现。

1. 代码优化代码是软件的核心部分,对代码进行优化可以大大提升软件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代码优化技巧:1.1 减少函数调用函数调用的开销是比较高的,频繁的函数调用会增加系统开销。

因此,可以考虑将一些频繁调用的函数内联到调用处,减少函数调用的次数。

1.2 循环优化在循环中进行一些计算密集型的操作时,可以考虑使用位运算替代乘法、除法等操作,以减少计算开销。

另外,可以使用循环展开技术减少循环次数,优化性能。

1.3 内存管理合理使用内存,避免频繁的内存分配和释放。

可以使用对象池、缓存等技术减少内存分配的次数,提高效率。

2. 数据结构优化优化数据结构可以提升软件的性能,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数据结构优化技巧:2.1 使用合适的数据结构根据具体场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例如,对于频繁进行查找操作的场景,可以选择哈希表或二叉搜索树等。

2.2 数据结构压缩对于数据结构中的冗余信息,可以进行压缩以减少内存占用。

例如,可以使用位图压缩布尔类型的数据。

2.3 缓存利用在一些频繁访问的数据结构中,可以使用缓存来加速访问速度。

例如,可以缓存一些常用的计算结果,避免重复计算。

3. 并发控制并发控制是指在多线程或分布式环境下,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和管理的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并发控制技巧:3.1 锁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锁可以避免数据竞争和死锁等问题。

对于频繁访问的共享资源,可以考虑将其作为粒度更小的锁的对象,提高并发性能。

3.2 无锁数据结构无锁数据结构可以提高并发性能,避免锁带来的开销。

例如,可以使用无锁队列、无锁哈希表等数据结构。

3.3 并发安全算法在某些场景下,可以使用并发安全算法来替代传统的同步机制。

优化软件性能和稳定性的方法

优化软件性能和稳定性的方法

优化软件性能和稳定性的方法1.代码优化:-使用高效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减少计算量和内存占用。

-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存储,避免浪费资源。

-避免频繁的文件或数据库操作,可使用缓存来减少对数据的读写次数。

-避免重复计算,将计算结果缓存起来。

-避免死循环和递归调用,防止系统崩溃或死机。

-避免内存泄漏,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

2.并发优化:-使用多线程或多进程处理并发任务,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使用线程池或进程池来管理线程和进程的创建和销毁。

-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资源竞争和死锁。

-使用适当的同步机制,避免线程安全问题。

-使用异步编程,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3.数据库优化:-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减少冗余和重复数据。

-使用索引来优化查询速度。

-避免频繁的大量的数据库操作,可以使用批量操作或者缓存来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次数。

-定期清理数据库中过期或无用的数据,减小数据库的存储和查询压力。

4.网络优化:-减少网络请求的次数和数据量,优化网络传输效率。

-使用压缩和加密算法,减小数据的传输体积和提高安全性。

-使用缓存和CDN来加快数据的访问速度。

5.内存管理:-合理分配内存,避免内存不足或过多的问题。

-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避免内存泄漏。

-使用内存池或者缓存来减少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次数。

6.日志和错误处理:-合理设置日志级别和参数,减少日志输出的数量。

-使用合适的日志框架,提高日志记录的效率和稳定性。

-对异常和错误进行及时捕获和处理,避免系统崩溃。

7.监控和性能测试:-使用监控工具来监测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定期进行性能测试,找出系统的瓶颈和性能问题。

-根据性能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软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优化软件性能和稳定性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代码、并发、数据库、网络、内存、日志和错误处理等。

通过合理的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软件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用户体验和系统的可靠性。

5个必备的软件性能优化步骤

5个必备的软件性能优化步骤

软件性能优化是软件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提高软件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使用户体验更佳。

下面将介绍5个必备的软件性能优化步骤。

1. 代码审查与优化:首先,对软件的代码进行审查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仔细审查代码,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一些常见的问题包括代码冗余、频繁的循环、不必要的变量或函数调用等。

通过优化代码,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内存消耗,提高软件的性能。

另外,合理使用数据结构和算法也是优化代码的关键。

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可以降低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例如,使用哈希表而不是线性查找可以大大加快数据查找的速度。

2. 内存管理与资源优化:内存管理是软件性能优化的重要一环。

合理管理内存资源可以减少内存泄漏和内存碎片,提高软件的执行效率。

首先,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是保证软件性能的关键。

存储在堆上的对象,在其不再使用时需要手动释放内存以防止内存泄漏。

此外,合理使用缓存和临时变量可以减少频繁的内存分配与释放,提高内存利用率。

还有,对I/O操作的优化也是提高软件性能的重要一环。

例如,通过批量读写和异步I/O等技术,可以减少I/O操作的次数和延迟,提高软件的响应速度。

3. 并发与并行处理:并发和并行处理是现代软件开发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合理利用多线程、多进程和异步编程等技术,可以提高软件的并发性和并行度,进而提高软件的执行效率。

在设计并发系统时,需要考虑线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使用适当的同步机制和锁可以保证并发操作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任务拆分和负载均衡等策略来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性能,提高软件的并行处理能力。

4. 数据库优化:数据库是许多软件的关键组成部分。

通过优化数据库的设计和查询语句,可以提高软件的性能。

首先,对数据库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是重要的。

使用适当的索引、分区和缓存等技术可以提高查询效率和减少数据的读写次数。

此外,数据库参数的优化和定期的数据清理也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软件优化明细

软件优化明细

软件优化明细1. 代码优化- 代码重构:对现有代码进行优化和重构,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代码重构:对现有代码进行优化和重构,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 优化算法: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对算法进行优化,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优化算法: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对算法进行优化,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 删除冗余代码:删除无用的代码或重复的功能实现,减少代码冗余,提高运行效率。

删除冗余代码:删除无用的代码或重复的功能实现,减少代码冗余,提高运行效率。

2. 数据库优化- 索引优化:对数据库中频繁访问的字段添加索引,加快查询速度。

索引优化:对数据库中频繁访问的字段添加索引,加快查询速度。

- 表结构优化:优化数据库表结构,减少冗余字段,提高数据存储和查询效率。

表结构优化:优化数据库表结构,减少冗余字段,提高数据存储和查询效率。

- 查询优化:优化数据库查询语句,减少查询时间,提高数据库性能。

查询优化:优化数据库查询语句,减少查询时间,提高数据库性能。

3. 图形界面优化- 界面布局优化:优化软件的界面布局,使用户操作更加直观和方便。

界面布局优化:优化软件的界面布局,使用户操作更加直观和方便。

- 响应速度优化:优化界面的响应速度,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响应速度优化:优化界面的响应速度,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 美化界面设计:进行界面美化,提高软件的整体美观性和用户满意度。

美化界面设计:进行界面美化,提高软件的整体美观性和用户满意度。

4. 性能优化- 内存管理优化:优化软件的内存管理,减少内存占用,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

内存管理优化:优化软件的内存管理,减少内存占用,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

- 性能测试和优化:进行性能测试,找出软件的性能瓶颈,并进行相应的优化措施。

性能测试和优化:进行性能测试,找出软件的性能瓶颈,并进行相应的优化措施。

- 多线程优化:利用多线程技术,提高软件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软件性能优化提升软件的运行效率

软件性能优化提升软件的运行效率

软件性能优化提升软件的运行效率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软件复杂度的增加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很多软件开始面临性能瓶颈,导致运行效率低下。

因此,软件性能优化变得十分重要,能够提升软件的运行效率,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软件性能优化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

一、优化原则在进行软件性能优化之前,需要明确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找到瓶颈。

在开始优化之前,需要通过性能测试和监控工具找出软件的性能瓶颈所在,只有找准问题才能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方法。

其次是优化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

随着软件版本的迭代和功能扩展,性能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浮现,因此,优化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性能监测和优化策略调整。

最后是平衡性能和用户体验。

虽然追求极致的性能对于一些场景是必要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用户体验和资源利用的平衡,避免牺牲其他方面来追求性能的飞跃。

二、优化方法1. 代码优化代码是软件性能的基石,因此在优化中需要从代码层面入手。

首先,尽量避免重复计算和不必要的循环。

可以通过合理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减少复杂度和计算量。

其次,注意内存的分配和释放。

及时释放无用的内存空间,避免内存泄漏,提高系统的内存利用率。

再次,减少函数的调用次数。

函数调用会引入额外的开销,因此需要合理设计函数的调用方式,避免频繁的调用。

最后,使用多线程和并发编程。

通过合理的线程设计和任务调度,可以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硬件资源,提高软件的并发能力和响应速度。

2. 数据库优化对于需要与数据库交互的软件,数据库的性能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合理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和索引。

对于频繁访问和查询的字段,可以适时创建索引,提高查询效率。

其次,避免全表扫描和不必要的数据读写。

可以通过限制返回字段数和数据量,减少数据库的负载。

再次,合理利用数据库缓存。

合理配置数据库缓存参数,减少磁盘访问,提高数据的读取速度。

学习软件优化技巧

学习软件优化技巧

学习软件优化技巧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软件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软件功能的增强和数据量的增加,软件性能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显著。

为了提高软件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学习软件优化技巧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软件优化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项目当中。

一、代码优化1. 算法优化: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算法是实现功能的关键步骤。

采用高效的算法可以大幅提高软件的性能。

例如,替换复杂度较高的算法为复杂度更低的算法,可以减少资源的占用。

2. 数据结构优化:合理选择和使用数据结构也是优化软件的关键。

例如,使用哈希表而不是线性表可以提高搜索和访问速度;使用树状结构可以减少数据的遍历时间。

3. 减少循环嵌套次数:减少循环嵌套可以减少代码的执行时间。

在代码编写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将循环结构简化,避免不必要的嵌套。

二、资源管理1. 内存管理:内存是软件运行的重要资源。

合理分配和释放内存可以提高软件的性能。

程序中存在内存泄漏时,会导致内存资源浪费和程序运行变慢。

因此,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资源非常重要。

2. 文件管理:在读写文件时,可以采用缓冲区技术来提高效率。

同时,及时关闭不使用的文件句柄可以释放操作系统的资源。

三、界面优化1. 布局优化:在设计软件界面时,应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

过于复杂和拥挤的界面会给用户带来困扰,降低使用体验。

因此,合理安排界面元素的位置和大小,以及采用适当的颜色和字体,可以提高软件的可用性。

2. 用户反馈:及时给用户反馈操作结果也是界面优化的重要一环。

通过弹窗、状态栏或提示信息,用户可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操作是否成功,减少用户的不确定性。

四、并发处理1. 多线程:合理利用多线程可以增加软件的并发处理能力,提高程序的响应速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多线程也会引入线程安全的问题,需要加入适当的线程同步机制。

2. 异步编程:使用异步编程模式可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软件的执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MS320C6000的代码优化技术
计算机体系结构 赵 峰 2005.12.06
主要内容
前言 C语言级优化
写C代码 (write C code) 编译C代码 (compile C code) 分析代码性能 (profile C code) 优化C代码 (optimize C code)
写线性汇编
前 言
实验1. 测试中值滤波的性能
1. 尝试clock()函数;
int pre = clock(); ……..function int post =clock();
2. 尝试clock菜单; 3. Profiler 4. 改变编译器选项:
-o3/pm2/mt/no ms/-k
5.再用profiler进行测试
Spru198g.pdf
“TMS320C6000Programmer’s Guide ”
VLIW机器的峰值性能很难达到; VLIW机器的软件优化工作非常重要
嵌入式编程中的软件优化
算法级优化
算法本身的不同实现方法或实现技巧
平台级优化
跟目标处理器架构和特性相关的编程技巧
汇编语言格式
“Spru189f.pdf ” p72 : TMS320C62x/C64x/C67x Opcode Map
软件流水线的循环按递减计数形式计数
消除冗余循环
循环次数一定要远大于最小循环次数, 才会发挥软件流水的 优势; 当编译器无法确定循环次数时,就产生 一个流水版本和一个不流水的版本。
循环展开
循环不能流水的诸条件
循环中不能包含函数调用 循环中不可以有条件中止、使循环退出的指令 循环必须是递减计数,且在0时中止(编译器控制) 循环体中不可以修改循环计数 循环内代码尺寸太大,需要的寄存器>32(64) 要求一个寄存器的生命太长(live-too-long) 循环内有复杂的条件代码,条件寄存器>5(6)
Intrinsics(内联函数)
Intrinsics(内联函数)直接与C6000汇编 指令映射的在线(inline)函数
例:饱和加法的两种实现方法
数据打包处理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软件流水
软件流水:调度循环内的指令,使循环的多次 迭代能够并行执行的技术。
流水前奏
流水排空 (退幕)
C语言中改善软件流水
具有条件SUB指令的汇编代码
软件流水前的模迭代间隔编排表
迭代间隔:相邻两次迭代开始指令之间的周期数 各个功能单元每8个周期仅使用1次
确定最小迭代间隔
循环中使用最多的资源和数据相关决定 着最小迭代间隔。 如:1次迭代中4条指令使用.S1单元,则 最小迭代间隔至少是4。 本例中: 8条指令使用不同的功能单元; 也没有2条指令使用同一交叉通路; 最小迭代间隔是1
写线性汇编
编写C语言程序
C6000中的数据类型:
PC上为32 位
编程要点
int与long长度不同 对于定点乘法,应尽量使用short 循环控制变量尽量使用int/unsigned int 编译器只优化内层循环 内层循环中尽量不使用 if-else语句
主要内容
前言 C语言级优化
写C代码 (write C code) 编译C代码 (compile C code) 分析代码性能 (profile C code) 优化C代码 (optimize C code)
充分利用总线
转换C代码为线性汇编
LDW:取字指令 小端(little endian)模式下的代码
使用LDW的定点点积相关图
线性汇编资源安排
使用LDW的定点点积的汇编代码
共需1+8×50+1=402个时钟周期
软件流水
软件流水:调度循环指令,使循环的多 次迭代能够并行执行的技术。 软件流水技术使用的基本方法: 模迭代间隔编排表 上例中的循环迭代需要8个指令周期: LDW 5 MPY 2 ADD 1
一. C语言编程及优化
优化的过程就是与编译器交互信息的过程 主要优化手段:
构造合理的处理流程 ( DMA ) Cache优化 编译器选项 内联函数 数据打包处理
软件流水
循环展开
主要内容
前言 C语言级优化
写C代码 (write C code) 编译C代码 (compile C code) 分析代码性能 (profile C code) 优化C代码 (optimize C code)
并行取指包
汇编代码的格式
线性汇编代码的格式
汇编与线性汇编的差异
线性汇编不用考虑并行性 不用分配功能单元 不用分配寄存器
编译器构成
指令延迟间隙
流水线
PG: Program address generate PS: Program address send PW: Program access ready wait PR: Program fetch packet receive DP: Instruction dispatch DC: Instruction decode
主要内容
前言 C语言级优化
写C代码 (write C code) 编译C代码 (compile C code) 分析代码性能 (profile C code) 优化C代码 (optimize C code)
写线性汇编
通过线性汇编优化汇编代码
例:定点点积C代码
写汇编代码
C代码转换为线性汇编 定点点积的线性汇编指令列表
主要内容
前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语言级优化
写C代码 (write C code) 编译C代码 (compile C code) 分析代码性能 (profile C code) 优化C代码 (optimize C code)
写线性汇编
软件开发及优化流程
包含3个阶段: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优化C代码
第三阶段 写线性汇编代码
软件流水后的模迭代间隔表
完整的定点点积线性汇编代码
软件流水后的汇编代码
共需7+1×50+1=58个时钟周期
定点点积各优化版本的性能比较
C6000中的控制相关的处理
利用条件指令优化IF-THEN-ELSE
C代码转换为线性汇编
画相关图
确定最小延迟间隙
SHL/B/MVK 指令必须由.S单元处理; LD/SD必须由.D单元处理
最小迭代间隔:2
安排资源后的线性汇编
最终的汇编代码
两个 周期 运行 9条 代码
利用循环展开进一步优化
重复线性汇编优化过程
C代码转为线性汇编 画相关图 确定最小迭代间隔 线性汇编资源安排
最后的汇编代码
3个 周期 执行 16条 指令
线性汇编资源安排
线性汇编资源安排
画相关图
相关图展示了指令和算法中数据的流程, 从相关图中可以看出指令的相关性(循环 体内与循环体间数据相关) 画相关图的基本步骤: 1.为基于指令访问的变量定义节点; 2.画出节点间数据流向的数据通路; 3.添加指令和延迟间隙; 4.添加功能单元。
定点点积的相关图
C程序员不参与软件流水的实现,只是向 编译器提供信息,使之较好的编排软件 流水。 C程序员需要注意4个问题 循环次数 冗余循环 循环展开 推测执行
循环次数
最小安全循环迭代次数:至少得到一次 循环核所需要的迭代次数 利用程序指令(#Pragma Directive)通知编 译器循环次数 MUST_ITERATE or PROB_ITERATE
主要内容
前言 C语言级优化
写C代码 (write C code) 编译C代码 (compile C code) 分析代码性能 (profile C code) 优化C代码 (optimize C code)
写线性汇编
优化C代码
Intrinsics(内联函数) 数据打包处理 对短字长的数据使用宽长度的存储器 访问:使用word访问两个short型数据 软件流水
主要内容
前言 C语言级优化
写C代码 (write C code) 编译C代码 (compile C code) 分析代码性能 (profile C code) 优化C代码 (optimize C code)
写线性汇编
分析代码性能的方法
Clock()函数; CCS的clock菜单 CCS的Profile功能;
矢量和的存储器相关性分析
存储器混叠
存储器混叠现象 当两个指针能够指向同一个存储空间, 就会产生存储器混叠 在存储操作结束之前,不可以启动从In1 的读操作
取消存储器混叠的3种方法
使用restrict取消存储器混叠
联合使用-o3与-pm,编译器将所有源文 件编入同一个中间文件,可以从整个程 序的角度进行分析,用以确定相关 使用-mt选项,明确告诉编译器程序中不 存在混叠,没有存储器相关
无并行的汇编代码
每次迭代16个时钟周期 共需16×100+2=1602个时钟周期
重画相关图
合理 分配 功能 单元
定点指令与功能单元的映射
.S: MVK/SHL/B .D: LD/ST .M: MPY
并行汇编代码
考虑并行并调度指令 共需:8 × 100 +1=801个时钟周期
数据打包处理
使用字访问短型数据,重写C代码
写线性汇编
降低性能的编译器选项
提高性能的编译器选项
-mh指令推测执行
-mi软件流水不被中断打断
-mh指令推测执行
-mh外部库与程序无相关性
-pm
减小代码尺寸的编译器选项
控制代码的编译器选项
控制信息反馈的编译器选项
存储器相关性分析
确定相关性,才可以调度指令并行执行; 编译器对于访问存储器的指令的相关性 很难确定,需要程序员介入: 1.使用关键字(keywords):restrict 2.联合使用-pm和-o3 编译选项 3.使用-mt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