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基础解剖

合集下载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
心脏的一级“起搏器” 位于SVC和右房的交界处
Bachman束
将窦房结的冲动传导到左房
心房内传导束 纤维屏障
将电冲动传导到心房各处
阻止电冲动传导到心室
51
传导系统
房室结
位于三尖瓣环上部,冠状窦 口前 心房的冲动必须通过房室结 才能传导到希氏束 传导延迟 心脏第二级的起搏点
52
房室延迟在心脏收缩时的作用
16
半月瓣
肺动脉瓣连接右心室和肺动脉 主动脉瓣连接左心室和主动脉
Pulmonic Valve Aortic Valve
17
腱索和乳头肌
腱索 条索状的结缔组织 连接乳头肌和瓣膜 乳头肌 起于心室内膜 另一头连接腱索 作用 心室舒张时打开瓣膜 使心房血液能够流入心室
18
心脏瓣膜
收缩期
19
心脏瓣膜
27
体循环
左心 左心室将动脉血泵 入大血管直至各个 组织脏器 右心 右心房收集大静脉 回流的静脉血
28
冠状动脉
供应心肌细胞营养的动脉 从主动脉根部起源 二根:
左主干
左前降支 左回旋支
右冠状动脉
29
冠状静脉和冠状静脉窦
冠状静脉
左冠状静脉 右冠状静脉
汇集到冠状静脉窦(CS) ——右心房
30
各心腔的解剖结构
54
心脏传导系统
左右束支
沿着间隔下行 将冲动从希氏束传导到左 右心室
Purkinje纤维
心室内的特殊传导细胞 第三级起搏点
55
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组成
窦房结 Bachman束和房间束 房室结 His 希氏束 左右束支 Purkinje纤维
56
答 疑
如果心室在心房收缩时同 时被激动而收缩,血流将 从心室返流回心房 传导激动在房室结延迟120 至150ms,使心房收缩完 成后心室收缩才启动,能 够使心室收集尽可能多的 血液

解剖图谱_心脏

解剖图谱_心脏

六、心包
心包(pericardium)是包裹心和出入心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 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性心包,内层为浆膜性心包。 纤维性心包(fibrous pericardium)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上方 与大血管外膜相续,下方附着于膈的中心腱。可防止心过度扩张,以保持 血容量的相对恒定,还可起屏障保护作用,有效防止邻近部位的感染波及 心。 浆膜性心包(serous pericardium)薄而光滑,分脏、壁两层。脏层 即心外膜。壁层衬于纤维心包内面,与纤维心包紧密相贴。脏、壁两层在 大血管根部相互移行,形成潜在的腔隙称心包腔(pericardial cavity), 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可减少心跳动时的摩擦。 心包腔在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后壁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的间 隙称心包横窦;在左心房后壁、左右肺静脉、下腔静脉与心包后壁之间的 间隙称心包斜窦。两窦均为心包腔的一部分。 由于纤维性心包伸缩性小,当心包腔内大量积液时,不易向外扩张, 以致压迫心,影响心的正常功能活动。
2.外形
心的外形似倒置的圆锥,略大于本人拳头,可分一尖、一底、两面、 三缘和三沟. 心尖:朝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与左胸前壁贴近,在左侧第 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处,可摸到心尖的搏动。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与 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 两面:心的下面又称膈面,较平坦,隔心包与膈相邻,由左、右心 室构成。前面又称胸肋面,与胸骨及肋软骨相邻,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 心室构成,小部分由左心室构成。 三缘:右缘垂直,主要由右心房构成。左缘圆钝向左下倾斜,主要 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缘近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三)左心室
左心室(left ventricle)构成心尖及心的左缘,有一个 入口和一个出口。入口即左房室口,口周围的纤维环上附有两 片瓣膜,称二尖瓣(mitral valve),分别为前尖和后尖,以 前尖为界可将左心室分为后方的流入道和前方流出道两部分。 瓣膜尖朝向左心室腔,瓣的游离缘借数条腱索与心室壁上的乳 头肌相连。纤维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上是一个整 体,称二尖瓣复合体。出口为主动脉口,通向主动脉。主动脉 口周围的纤维环上也附有三个袋口向上的半月形瓣膜,称主动 脉瓣(aortic valve),每个瓣膜与主动脉壁之间形成的窦腔 称主动脉窦,在左、右主动脉窦的动脉壁上分别有左、右冠状 动脉的开口。

心脏基础解剖及血液循环ppt课件

心脏基础解剖及血液循环ppt课件
2、头、颈、上肢部分供应的血含氧及营养丰富, 使其发育快;而盆、腹部及下肢供应的血相对 含氧低及营养少,故其发育较慢。
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胎儿出生以后: 1、脐带被剪断,胎盘血供应中断。 2、肺开始呼吸。
造成胎儿血循环发生一系列变化: 1、脐动脉大部分分化成为膀胱外侧韧带。 2、脐静脉退化形成肝圆韧带。 3、肝的静脉导管闭锁成为静脉韧带。 4、动脉导管退化闭锁成为动脉韧带。 5、卵圆孔关乳头肌 发自心内膜,连接于腱索
作用 心室收缩迫使房室瓣关闭 乳头肌收缩引起腱索紧张 预防血液从动脉逆向回流至 心室
二尖瓣
三尖瓣
心脏瓣膜(半月瓣)
Pulmonic Valve
肺动脉瓣:连接RV与PA 主动脉瓣:连接LV与AO
Aortic Valve
(一)右心房
心房体部 静脉窦部
右心耳 界沟、界嵴 冠状窦口 卵圆窝 右房室口 Todaro腱 Koch三角
Triangle of Koch
Koch三角
在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和Todaro腱 之间的三角区,称 Koch三角。
Todaro腱为下腔静脉口前方心内膜下可触摸到的一个腱性结 构,它向前经房室隔附着于中心纤维体(右纤维三角),向 后与下腔静脉瓣相延续。
Koch三角的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其尖对着膜性室间隔 的房室部。
此三角为心内直视手术中的重要标志,用以指示房室结的位 置所在,以防术中损伤。
(二)右心室
窦部 漏斗部 小梁部
室上嵴 肌束 圆锥乳头肌 膜部室间隔 三尖瓣复合体 肺动脉口
(三)左心房
左心耳 左心房窦 左房室口
(四)左心室
流入道(窦部) 小梁化部 流出道(主动脉 前庭)

心脏的基本解剖

心脏的基本解剖

04 心脏的解剖—心壁的构造
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组成,心肌层是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
心内膜
心肌层
心外膜
覆盖于心腔的内面,衬以内皮 细胞,心内膜参与构成瓣膜
心房肌:肌束呈网格状,较薄, 由浅、深两层组成 心室肌:较厚,尤以左心室为甚, 一般分为浅、中、深3层
属于浆膜,包裹在心肌表面。 其表面被覆一层间皮(扁平 上皮细胞)
心房接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在房室口 与动脉口处均有瓣膜,可顺流而开启,逆流而 关闭,保证血液定向流动
01 动脉
动脉(artery) :是运送血液离心的管道。 体循环的动脉:主动脉及其分支 肺循环的动脉:肺动脉及其分支 动脉特点:管壁较厚,弹性大,在行程中不 断分支,愈分愈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
01 脉
04 心脏的解剖—传导系统
心传导系由特殊的心肌细胞构成
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 纤维
04 心脏的解剖—血管
冠状动脉是环绕在心脏表面为心肌 供氧的动脉。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 动脉,左、右两支均在心外膜的深面
右冠
前左降支
左冠
冠状 动脉
回右旋支 冠
04 心脏的解剖—血管
心包是包裹心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 部的圆锥形纤维浆膜囊,分内、外两层, 外层为纤维心包,内层为浆膜心包
冠状沟 是近心底处的一条环状沟,是 心室和心房的表面分界
后室间沟 在心室的膈面,是右心 室的心表面的分界
03 心脏的外形
心是一个中空的肌性纤维性器官,形似 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体,周围裹以心包, 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表面尚有 4条沟
04 心脏的解剖—四个室
左心房

(完整版)心脏外科解剖图示

(完整版)心脏外科解剖图示
钝缘
锐缘
apex
二、右心房 右心房外观
SVC
房间沟
界沟
静脉窦
右心耳
右心房内面观
3个入口:SVC、IVC、CS 1个出口:TV 房间隔:PFO
右心房内面观
界嵴:分隔静脉窦及右心耳两部分,向上环绕SVC,在IVC前面通过, 潜行至CS口的右下方,此处向外膨出形成小憩室,叫eustachian下窦 在IVC入口处发出IVC瓣(eustachian 瓣)
三个瓣叶不为相同大小
主动脉瓣
LCS
LCS
RCS
NCS
每个瓣叶游离缘长度等于主动脉直径; 三个瓣游离缘长度总会等于窦管连接水平的主动脉周长 二瓣化畸形两个游离缘长度最多是主动脉直径的两倍, 小于主动脉周长。
主动脉瓣环
LCS
RCS
NCS
主动脉瓣叶基底部的附着缘,为纤维组织索带 为三个狐形连接形成
主动脉瓣下结构
右室流出部-室上嵴
室上嵴:在右室顶部把把三尖瓣& 肺动脉瓣隔开的宽大的肌性结构 由心脏壁的内部弯曲所组成 功能:把三尖瓣&肺动脉瓣隔开,
分隔两个心室的流出道 组成:心室漏斗褶&漏斗间隔
右心室内结构-隔缘肉柱(SMT)
66
44
5
3
3
5
11
2
2
1,SMT的体部 2,调节束 3,SMT的后支 4,SMT的前支 5,圆锥乳头肌 6,室上嵴
肺动脉瓣及瓣环
1 2 43
1,动力学的动脉-心室血流结合处;2,动脉作为心室一部分;
3,心室作为动脉一部分;
4,解剖学的心室-动脉连接处
五、左心室
1 3
特点
1,房室瓣和动脉瓣叶间有纤维连接 2,心尖小梁化部有纤细小梁 3,间隔面光滑,而右室面粗燥,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

心脏大小
本人拳头大小
心胸比例45-50%
心的毗邻
头臂干 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心包膈动脉 升主动脉
右心耳 冠状沟 右心室

锁骨下动脉 迷走神经 主动脉弓 肺动脉干 左心耳 心包 左肺
左心室
心尖
心底
出入心脏大血管
两面
心的胸肋面(前面) 膈面(下面)
三缘
左缘(纯缘) 心的下缘(锐缘) 右缘
4条沟
腱索 乳头肌 隔缘肉柱
动脉圆锥 肺动脉环 流 出 道 :肺动脉口 (漏斗部 ) 肺动脉瓣 半月瓣小结
室上嵴
左心房
left atrium
前部 : 左心耳
后部: 左心房窦
四个肺静脉入口 左房室口
左心室
left ventricle
分两部(以二尖瓣前瓣为界分)
流入道:窦部
二尖瓣复合体
二尖瓣环
二尖瓣叶
腱索、乳头肌
(二)心的静脉
1.冠状窦及其属支 (1)冠状窦 (2)冠状窦的主要属支 ① 心大静脉 ② 心中静脉 ③ 心小静脉
2.心前静脉
心大静脉 心中静脉 心小静脉
→冠状窦→右心房
冠状窦 心中静脉
心小静脉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3
结构—心包pericardium
纤维心包 浆膜心包
脏层 壁层 心包腔
纤维心包 浆膜壁层 浆膜脏层
心包腔
结构—心腔
心有四个腔
左心

左心 室
左右不通
上下通
右心 房 YOU
2019/6/13
右心房
right atrium
分两部 (以界嵴、界沟分)

心脏基础解剖

心脏基础解剖
心肌病
心肌病是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心脏疾 病,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和衰竭。
顶视图
心脏的顶部与主动脉和肺动脉 相连,分别承载氧合血和非氧 合血。
心脏的内部解剖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房和心室
心脏内部分为四个腔室:左右两个心房 和左右两个心室,彼此通过瓣膜相隔。
心瓣膜
心脏内有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起到分隔心 腔和保持血液流向的作用。
细胞和血管
心脏由心肌细胞组成,有丰富的血管网络供应营养和氧气,同时将废物排出。
心脏基础解剖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胸腔中央。它有着复杂而精确的结构, 由外部和内部两部分组成。
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心脏位于胸腔中,稍微偏向左侧。成年人的心脏大约有一个拳头大小,重约300克。
心脏的外部解剖特征
正面视图
心脏的前面被肋骨和胸骨所保 护,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形。
背面视图
心脏的背面与背部的肌肉和脊 柱相邻,有两个尖峰,称为心 尖。
心脏的血液供应和回流
1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分布在心脏表面,为心脏提供营养和氧气。
2
冠状静脉
冠状静脉回收经过代谢的血液,将其输送到肺循环,再经肺提供氧气。
3
主要循环
心脏通过主动脉将氧合血输送到全身,然后通过静脉回流至右心房。
心脏的神经调控
1 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肾上腺素提高 心率和收缩力。
调节功能
心脏通过神经调控和荷尔蒙的 作用,根据身体的需求来调节 心率和心肌收缩力。
心脏的病理变化及相关疾病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 的常见病症。

心脏解剖第1部分

心脏解剖第1部分

右冠状动脉口 上腔静脉 主动脉 左肺动脉 左冠状动脉 旋支 二尖瓣前叶 室间隔 腱索 纤维延续 转折点 右肺静脉
4个入口
左、右肺静 脉口
1个出口
右房室口
肉柱
后乳头肌
肺静脉口有 心肌纤维袖 细胞) (有P细胞) 细胞

左房内面观
左缘 左心室
图 心脏前面观
上腔静脉 主动脉弓 左上肺静脉 左心房 左下肺静脉 冠状窦 左心室 心中静脉 右心室 右下肺静脉 右心房 下腔静脉 右房后窝
图 心脏后面观
上腔静脉 右肺动脉 右上肺静脉 右下肺静脉
动脉导管索
*
冠状窦
界沟 腔静脉窦 下腔静脉
图 心脏右面观
左房 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
房室结动脉 心中静脉 左室

界嵴内面观
界嵴 梳状肌
下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瓣 下腔静脉瓣 根部肌纤维 冠状窦口
界嵴下延伸 右房后窝 右房瓣上肌环
隔侧瓣

界嵴内面观(透光照)
界嵴浅层纤维 界嵴深层纤维 心外膜

界嵴矢状切面
心内膜
窦房结深层过渡纤维
窦房结
窦房结动脉

界嵴经窦房结纵断面
肺动脉干 肺动脉瓣 室上嵴 锥状乳头肌 三尖瓣前瓣 隔侧瓣 室上嵴隔带 三尖瓣后瓣 隔缘肉柱 前乳头肌
•左缘(钝缘) •右缘 左缘(钝缘) 右缘 左缘 •下缘(锐缘) 下缘(锐缘) 下缘 •冠状沟 冠状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前房间沟 •后房间沟 前房间沟 后房间沟
主动脉弓 上腔静脉 升主动脉 肺动脉干 右缘 右心耳 冠状沟 右心室 前室间沟 下缘 心尖 左心耳 动脉导管索
心脏解剖
一、心位置形态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基础解剖
• 心脏解剖位置 • 心的构造 • 心传导系 • 心包 • 心的血管 • 心的神经 • 心的体表投影
心脏解剖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的纵隔 内。其所在位置相当于 第2-6肋软骨或第5-8胸椎 之间的范围。整个心脏 2/3偏在身体正中线的 左侧。
• 2/3 在中线左侧 • 方向:右后上-左前下
Koch三角的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其尖对着膜性室间 隔 的房室部。
此三角为心内直视手术中的重要标志,用以指示房室结的 位 置所在,以防术中损伤。此外,在行心导管检查时,在此三角区
(二)右心室
固有心腔 动脉圆锥
室上嵴 隔缘肉柱 三尖瓣复合体 节制索 肺动脉口
间隔部起搏示意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左心房
左心耳 左心房窦 左房室口
• 心肌层Myocardium – 中层Middle layer – 工作心肌Working muscle of heart
• 心内膜Endocardium – 最内层Innermost layer – Lines myocardium
• 心包Pericardium – 心包腔Pericardial Sac – 内含少量浆膜液Small amount of liquid
❖心房:左、右心房 ❖心室:左、右心室
• 心脏传导系统 • 心脏的血供系统
位置术语
• 前 Anterior • 后 Posterior • 上 Superior • 下 Inferior
• 中间 Median • 侧 Oblique • 头侧的 Cranial • 足侧的 Caudal
心房:薄壁,低压心腔
• 概述: – 心房为薄壁,低压心腔 – 左右心房以房间隔分隔 – 导管从右心房到左心房,需行房 间隔穿刺术,经卵圆窝通路进入 左心房
• 右心房: – 在右心室收缩期充盈 – 接受来自于SVC,IVC,CS的血液 – 静脉血
• 左心房 – 在左心室收缩期充盈 – 接受来自肺静脉的血液 – 动脉血
(一)右心房
– 分离心房和心室 – 为心脏瓣膜提供框架
左、右纤维三角
心的瓣膜
心间隔
房间隔 室间隔
肌部 膜部 房室隔
心脏瓣膜 (房室瓣)
• 只允许血液从心房单向 流向心室
• 三尖瓣连接 RA 和 RV • 二尖瓣连接 LA和 LV • 心室压力低于心房压力
时,房室瓣开放
腱索与乳头肌
• 腱索 – 腱索连接房室瓣和乳头肌
固有心房 腔静脉窦
右心耳 界沟、界嵴 冠状窦口 卵圆窝 右房室口 Todaro腱 Koch三角
希氏束
Triangle of Koch
Koch三角
在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 Todaro腱 之间的三角区,称 Koch三角。
Todaro腱为下腔静脉口前方心内膜下可触摸到的一个腱性 结构 ,它向前经房室隔附着于中心纤维体(右纤维三角),向后与下 腔静脉瓣相延续。
肺静脉(PV)
右上PV 左上PV 左下PV 右下PV
左心房
左心房
心耳 卵圆窝
二尖瓣环
(四)左心室
窦部 主动脉前庭 左室条索 二尖瓣复合体 主动脉瓣(窦) 主动脉口
左右心室横截面
Viewed from above
心纤维性支架
右纤维三角 Todaro腱
左纤维三角 圆锥韧带 瓣膜间隔
纤维骨架
• 纤维骨架
左回旋支 (LCx)
供应血液至: • 左心房 • 左心室 • 侧壁 • 后壁 • 下壁 (左室优势型)
壁冠状动脉(心肌桥)
冠状动脉的壁内分支
冠状静脉
心的神经
心的体表投影
心的听诊区 心的体表投影在左胸前壁
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故在此处可看到或 摸到心尖搏动。
• 乳头肌 – 发自心内膜,连接于腱索
• 作用 – 心室收缩迫使房室瓣关闭 – 乳头肌收缩引起腱索紧张 – 预防血液从动脉逆向回流至心室
二尖瓣
三尖瓣
主动脉瓣
心脏瓣膜 (半月瓣)
• 肺动脉瓣:连接RV与PA • 主动脉瓣:连接LV 与 AO
Pulmonic Valve Aortic Valve
外形
心脏如 一倒置的,前 后略扁的圆锥体像一个 桃子。心尖钝圆,朝向 左前下方,与胸前壁邻 近。
心尖搏动左侧第五肋 间隙锁骨中线内侧 1~2cm。
一尖一底:心尖、心底 三缘:左缘、右缘、下缘 两面:前(胸肋)面
下(膈)面
肺动脉和肺静脉
心腔
心腔的钟面关系 (水平切面)
心脏的组成
• 心脏的腔室
心包
纤维心包 浆膜心包
心包腔 心包横窦 心包斜窦
心的血管
左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左回旋支
右冠状动脉 右缘支 后室间支 房室结支
右冠状动脉 (RCA)
供应血液至: • 右心房 • 右心室 • 左室的后壁和
下壁 (如为右 室优势型)
左前降支 (LAD)
供应血液至左室的: • 前壁 • 侧壁 • 心尖部 • 室间隔
舒张期瓣膜
心脏瓣膜在心动周期中的作用
心传导系
概述 特殊心肌细胞 自律性、传导性
定义: 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产生和传导冲动, 节律性控制心脏活动。
心脏传导系统血液供应
心壁
心肌层
心肌的起止、走行
心壁结构
• 心外膜 – 最外层Outermost layer – 薄层,浆膜Thin, serous membra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