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教案

合集下载

瓷器展览幼儿园教案

瓷器展览幼儿园教案

瓷器展览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瓷器的来源、种类、制作工艺以及文化背景2.提高幼儿对于瓷器美的感知及欣赏能力3.开发幼儿对于瓷器的创意想象和创造能力4.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5.增强幼儿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具•瓷器样本、图片或短视频•现场展览的瓷器作品•容器、彩笔、泥土、手工纸等创意工具教学流程第一步:前置知识碎片•知识点:瓷器的来源、种类、制作工艺以及文化背景。

•教学方法:通过创意多媒体教具或通过幼儿短视频讲解的方式,向幼儿呈现前置知识碎片。

第二步:瓷器观察•知识点:对于不同种类的瓷器进行观察和形象比较•教学方法:在教室布置现场展览的瓷器作品。

教师引导幼儿小组观察、比较和描述不同类型的瓷器:如盘、碗、杯、壶等,强调瓷器的制作工艺及艺术风格。

第三步:幼儿自主创作•知识点:团队协作和创意想象•教学方法:组织幼儿在小组内合作,选取自己喜欢的瓷器样式或艺术元素,共同设计创意瓷器。

幼儿可以用手工纸、彩笔和泥土等材料来模拟自己所设计的创意瓷器外形和纹饰。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

第四步:口头表达和展示•知识点:瓷器的美感和欣赏能力•教学方法:组织幼儿口头表达及小组展示自己所设计的创意瓷器,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灵感。

同时鼓励其他组员提出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和团队交流能力。

教学总结通过这样一次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瓷器展览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瓷器的文化背景、种类和制作工艺,还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交流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活动,幼儿也能享受到自己作品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更加热爱学习,更好地走向自己的成长之路。

景德镇的瓷器教案

景德镇的瓷器教案

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教学目的本章旨在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1.2 教学内容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流程景德镇瓷器的种类和特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制作流程展示法:展示景德镇瓷器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其艺术特点讨论法:分组讨论景德镇瓷器的种类和特点,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第二章: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2.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2 教学内容景德镇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景德镇瓷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景德镇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展示法:展示景德镇瓷器的历史图片和相关文物,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发展变化讨论法:分组讨论景德镇瓷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第三章: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流程3.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流程,培养学生对工艺美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景德镇瓷器的原料和工具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流程:选料、制坯、修坯、上釉、烧制等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技巧和艺术特色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景德镇瓷器的原料、工具以及制作流程展示法:展示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具和制作过程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制作技艺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瓷器制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第四章:景德镇瓷器的种类和特点4.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景德镇瓷器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景德镇瓷器的种类:青瓷、白瓷、彩瓷、青花瓷、釉里红瓷等景德镇瓷器的外观特点:造型、纹饰、釉色等景德镇瓷器的艺术特点:线条、色彩、构图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景德镇瓷器的种类、外观特点和艺术特点展示法:展示景德镇瓷器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其艺术魅力讨论法:分组讨论景德镇瓷器的种类和特点,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第五章:景德镇瓷器的文化价值5.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景德镇的瓷器教案

景德镇的瓷器教案

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第一章:景德镇瓷器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景德镇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和魅力。

第二章: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技术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技术和技巧。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通过视频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技术和技巧。

第三章:景德镇瓷器的种类和风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种类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风格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景德镇瓷器的种类和特点。

景德镇瓷器的风格和影响。

景德镇瓷器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种类和特点。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风格和影响。

第四章:景德镇瓷器的价值和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保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4.2 教学内容:景德镇瓷器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景德镇瓷器的保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景德镇瓷器的收藏和鉴赏。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通过案例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保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五章:景德镇瓷器的欣赏和创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景德镇瓷器创作。

5.2 教学内容:景德镇瓷器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景德镇瓷器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古玩瓷器讲课教案

古玩瓷器讲课教案

古玩瓷器讲课教案一、教学内容。

1. 瓷器的定义和分类。

2. 古代瓷器的制作工艺。

3. 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器特点。

4. 瓷器的收藏和鉴赏技巧。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瓷器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分类等;2. 了解古代瓷器的制作工艺,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器特点;3. 掌握瓷器的收藏和鉴赏技巧;4. 培养学生对古玩瓷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瓷器的定义和分类;2. 古代瓷器的制作工艺;3. 瓷器的收藏和鉴赏技巧。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 以图片、实物等为辅助,生动形象地介绍瓷器的定义、分类、制作工艺等;3. 通过举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进行瓷器的鉴赏和收藏。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不同类型的瓷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古玩瓷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瓷器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

首先介绍瓷器的定义,即用高岭土、瓷石等为原料,经过特定工艺制作而成的器物。

然后介绍瓷器的分类,包括青瓷、白瓷、粉彩瓷等。

3. 古代瓷器的制作工艺(20分钟)。

介绍古代瓷器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制作工艺的流程等,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让学生了解古代瓷器的制作过程。

4. 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器特点(20分钟)。

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器特点,包括唐代、宋代、明代等,重点介绍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瓷器,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瓷器的风格和特点。

5. 瓷器的收藏和鉴赏技巧(30分钟)。

介绍瓷器的收藏和鉴赏技巧,包括如何辨别真伪、如何欣赏瓷器的美感等,通过举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进行瓷器的鉴赏和收藏。

6. 总结(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瓷器的重要性和美好之处,激发学生对古玩瓷器的热爱和兴趣。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古玩瓷器的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对古玩瓷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提高学生对景德镇瓷器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景德镇的地理位置及瓷器产业的兴起。

2.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及历史发展阶段。

3.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4. 景德镇瓷器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5. 景德镇瓷器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地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景德镇瓷器的相关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景德镇瓷器的代表作品。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景德镇瓷器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4.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陶瓷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景德镇瓷器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陶瓷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 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景德镇的地理位置及瓷器产业的兴起,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及历史发展阶段,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基本情况。

3. 案例分析:分析景德镇瓷器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景德镇瓷器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陶瓷作品,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景德镇瓷器的重要性和价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集有关景德镇瓷器的资料,加深对景德镇瓷器的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景德镇瓷器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景德镇瓷器发展历程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陶瓷制作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陶瓷制作工坊,加深对景德镇瓷器的直观认识。

2. 邀请陶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艺术价值。

《景德镇的瓷器》教学教案设计

《景德镇的瓷器》教学教案设计

《景德镇的瓷器》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景德镇瓷器的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掌握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和分类。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景德镇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和分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景德镇瓷器的图片和视频。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分析景德镇瓷器的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能准确回答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生能正确识别和描述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和分类。

3. 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展示自己的学习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流程。

2. 让学生掌握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技术和工艺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原料和工具。

2.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流程。

3.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技术和工艺特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流程和视频。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技术。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能准确回答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原料和工具。

2. 学生能描述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流程和工艺特点。

3. 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景德镇瓷器的艺术特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2. 让学生掌握景德镇瓷器的装饰手法和艺术表现。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景德镇瓷器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2. 景德镇瓷器的装饰手法和艺术表现。

3. 景德镇瓷器的代表性艺术家和作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景德镇瓷器的艺术作品和视频。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艺术特色。

中国瓷器初中教案

中国瓷器初中教案

中国瓷器初中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瓷器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瓷器的历史发展。

2. 瓷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3. 瓷器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难点:1. 瓷器制作工艺的细节和技巧。

2. 瓷器艺术特点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图片。

2. 瓷器实物或模型。

3. 相关阅读材料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瓷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

2. 引导学生关注瓷器的外观、颜色和纹饰。

二、瓷器的历史发展(10分钟)1. 简要介绍中国瓷器的历史发展,从商代原始瓷到唐代青瓷、宋代五大名窑等。

2. 强调瓷器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三、瓷器的制作工艺(10分钟)1. 讲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料、制坯、修坯、上釉、烧制等环节。

2. 展示瓷器制作的过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制作的艰辛和技巧。

四、瓷器的艺术特点(10分钟)1. 分析瓷器的造型、纹饰、色彩等艺术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瓷器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培养审美能力。

五、瓷器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10分钟)1. 讲解瓷器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如象征身份、礼仪等。

2. 强调瓷器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贡献,如丝绸之路等。

六、文物保护意识和民族自豪感(5分钟)1. 讲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爱护文物。

2. 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中国瓷器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瓷器的细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我也强调瓷器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深入讲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我也会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瓷器博物馆或进行瓷器制作体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瓷器制作的乐趣和艰辛。

小学美术《瓷器》教案

小学美术《瓷器》教案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彩绘瓷器的基本技巧,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这让我意识到,让学生动手实践是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瓷器的基本概念。瓷器是一种以高岭土、瓷石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成型、干燥、上釉、高温烧制而成的陶瓷制品。瓷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一款精美的青花瓷器,分析它的造型、装饰和色彩,了解瓷器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展现艺术魅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瓷器的基本知识,了解瓷器制作工艺,学会运用彩绘、雕刻等技法创作瓷器作品,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赏、分析瓷器作品,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个性和创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尊重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提高民族自豪感。
小学美术《瓷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陶瓷艺术》中的《瓷器》一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瓷器的历史及制作工艺,认识瓷器的特点;2.观赏和分析瓷器作品,感受瓷器艺术的魅力;3.学习运用彩绘、雕刻等技法创作瓷器作品;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瓷器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瓷器
滕州三中林军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

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导入:
提问:
什么是陶器?陶器有些什么特征?
展示陶器、瓷器实例
提问:这些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学生讨论、辨别,寻找答案。

教师提示、总结。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质地不同;
(4)有釉不同;
2. 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完成由原始瓷器发展为瓷器的飞跃,能烧制标准的青釉瓷器,并能烧制出黑釉瓷。

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瓷器取代漆器、铜器等,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的生活器具。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

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有“汝、官、哥、均、定”五大名窑,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

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珐琅彩和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重点介绍青瓷的产生与发展)
①瓷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商代。

②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③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

(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

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

其中以越窑青瓷最为著名,有“如冰似玉”之誉。

(重点介绍《凤首壶》)
④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

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1)“汝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2)“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3)“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4)“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5)“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以生产白瓷为主,釉色白中闪黄,有“象牙白”之称,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与剔花多种。

⑤元、明、两代,中国瓷器工艺游乐重大突破。

一是始于元代青花瓷器,至明代达到高峰。

其次是元代景德镇窑发明的釉里红瓷器。

(1)釉下彩:
重点介绍青花、釉里红的制作工艺特点。

(2)釉上彩:
有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

五彩瓷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五彩”含多种色彩之意。

纹饰复杂,但层次清楚,红艳夺目,十分绚丽。

四. 随堂检测
学生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五.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