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史知识竞赛试题
清华大学912复试题目及答案

清华大学912复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清华大学的校训?A. 自强不息B. 厚德载物C. 博学笃志D. 明辨是非答案:D2. 清华大学的校徽颜色是什么?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B3. 清华大学的创办时间是?A. 1911年B. 1921年C. 1931年D. 1941年答案:A4. 清华大学位于中国的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成都答案:A5. 清华大学的校歌名称是什么?A. 清华之歌B. 清华校歌C. 清华颂D. 清华赞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________”。
答案:厚德载物2. 清华大学的校徽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答案:校徽图案、校训3. 清华大学的校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其地址是________。
答案:清华大学路4. 清华大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
答案:梁启超5. 清华大学的校歌由________作词,________作曲。
答案:汪国真、赵元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始于1911年,最初名为清华学堂,后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学校在20世纪初期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逐渐成为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2. 描述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
答案: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深厚而多元,强调学术自由和创新精神。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众多杰出的学者和领导者。
此外,清华大学还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地的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学术的发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清华大学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
答案: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其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是显著的。
2024年学院“党史、校史”知识竞赛试题

2024年学院“党史、校史”知识竞赛试题1、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召开。
A.上海、天津B.上海、嘉兴(正确答案)C.北京、上海2、()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正确答案)C.二七大罢工3、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正确答案)C.中共三大4、“中国共产党”这一称谓的最早提出者是()。
A.蔡和森(正确答案)B.毛泽东C.陈独秀5、()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A、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正确答案)B.黄埔军校的建立C.北伐战争的开始6、中共三大确立的国共合作方式是()。
A.党外合作B.党内合作(正确答案)C.平等合作7、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国民党的性质演变为()。
A.代表工农利益的政党B.资产阶级政党C.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正确答案)8、五卅运动是()运动。
A.中共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正确答案)B.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9、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正确答案)B.广州起义C.秋收起义10、()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A.井冈山会师B.工农武装割据C.三湾改编(正确答案)1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提出的。
A.八七会议上(正确答案)B.井冈山斗争中C.反“围剿”斗争中12、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
A.莫斯科郊外的五一村(正确答案)B.上海C.列宁格勒近郊13、古田会议通过的()决议案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A.《关于军事战略问题》B.《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正确答案)C.《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14、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3年历史类竞赛题目答案解析

1.18世纪末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著名大纲性文献,并且以后成为法国宪法序言的是( )。
A.《自由大宪章》B.《权利法案》C.《人权宣言》D.《独立宣言》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一句古代格言出自( )。
A.《资治通鉴》B.《论语》C.《荀子》D.《史记》3. 人们常说的“知天命”的年龄是指( )。
A.40岁B.50岁C.60岁D.80岁4.春秋时代,以★★★的出现为标志,表白社会生产力获得显著的发展。
文化空前发展,诞生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成就。
A:春秋五霸B:反战性质的弭兵运动C:铁器、牛耕5.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地位没有受到严重冲击过,在五四之后,虽然很多人很多次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似乎效果也不怎么抱负。
关于孔子的生平,最可信的当然是《史记·孔子世家》,关于孔子的思想,最能直接体现的恐怕也便是《论语》。
我们讨论传统文化,从孔子和《论语》开始是比较恰当的,虽然我个人认为《周易》是比较早并且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们的思想传统。
A:在《论语》编辑成册以前B:在五四之前C:在文革期间6、据《史记》记载: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起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A:环游列国B:从事教育C:在地方参政7、孔子“三十而立”,开始收徒讲学,如颜路、曾点、子路、子贡、颜渊等。
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
私学的创设,打破了“★★★”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普及。
A:学在官府B:因材施教C:苏湖教法8、东汉班固(32--92),字孟坚,他学习《史记》的体制,著成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
★★★共100篇,叙述了自汉高祖6年至王莽地皇4年230年的断代历史。
从文学价值上讲,它不及《史记》,但其中也不乏许多成功的传记作品,如《霍光传》、《苏武传》等。
清华大学校史

•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 7月29日,北平沦陷; 9月12日,日军侵入清华,成为日军兵 营和伤兵医院,新南院(新林院)宿 舍竟变成日军随军妓院。 • 北平沦陷后,清华南迁,与北大、南 开合组临时大学(长沙),1938年2月西 迁昆明,同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 大学”在昆明正式成立。
4、复员时期(1946.5-1948.12)
1、史前期: 清华学堂和清华 学校 (1911-1925 十四 年)
1919年,清华早期四大建筑落成
2、改为大学时期(1925-1937 十二年) • 1925年5月清华学校大学部成立,同时增 设了“国学研究院”,聘请了“四大 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 赵元任)。
3、西南联大时期(1938-1946年)
பைடு நூலகம்
5、解放后时期(1949-至今) 1949-1966(文革前十七年) 1950年6月,毛泽东应张奚若教 授邀请题写“清华大学”校名。
1977-至今,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今天,清华大学正在逐步建成为当代 中国一所著名的设有理、工、文、法、 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 学。以“综合性、高素质、研究型、 开放式”的姿态跨入新世纪。
• 1945年8月抗日胜利,1946年5月,西 南联大结束,三校分批北上,按原校 复员。8月-10月,清华师生全部回到 清华园。 • 经调整,学校设立文、理、法、工、 农5个学院26个系,学生达2300人。中 共地下组织十分活跃,开展反对国民 党腐败统治的斗争,被称为“小解放 区”。 • 1948年12月15日清华园获得解放。
清华大学第十届人文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清华大学第十届人文知识竞赛“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初赛卷说明:1、开始时间共9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2、请大家直接做在问卷上,本次考试没有答卷。
一、选择题(共32题,每题3分)1、请选择以下哪一部不是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
()A.《名利场》B.《简·爱》C.《巴黎圣母院》D.《傲慢与偏见》2、以下哪位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作家。
()A.卜迦丘B.彼得拉克C.但丁D.塞万提斯3、历史有时是十分有趣的,许多伟人竟会在同年同月同日生。
试判断下列哪一组名人可能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
()A.林肯达尔文B.拿破仑克伦威尔C.彼得大帝查理曼D.卢梭顾炎武4、试判断系列哪部作品不是史诗。
()A。
《罗兰之歌》B.《奥德赛》C.《埃涅伊德》D《俄狄浦斯王》5、子曰: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以下哪种翻译是正确的?( )A. Fishing taught is more than fish got.B.I like fishing skills rather than fish.C. To teach is better than to give.D. For fishing, rather than for fish.6、“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
”——这是古乐府琴曲《胡笳十八拍》中的一段,请问这部作品相传是由哪位女性编创而成?()A.王昭君 B.蔡文姬 C.杨玉环 D.貂蝉7、元曲是元代()和()的合称。
( a)A杂剧、散曲 B南曲、北调C小令、套曲 D戏曲、曲艺8、马致远《汉宫秋》:"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黄昏……"反映了汉字修辞格的( b )A.对偶B.顶真C.回文D.拆字台湾作家白先勇先生在他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前生今世》写道:“《牡丹亭》的主题在于一个“情”字,我们的剧本也就贴近汤显祖“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
团史、校史知识竞答题

(5)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
(3)2、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团员( )人以上的,都应当建立团的基层组织。
(1959)3、共青团的团旗、团徽是()年5 月4日由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公布的。
(3)4、申请入团的青年应有()人做介绍。
(1925)5、在()年1月上海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为了明确昭示青年团与党有共同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6、()年7月12日,中国共青团在莫斯科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
(1920)7、团的临时中央局成立于()年11月。
(2000)8、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被誉为“江城明珠”,更有“中南六省第一校”之称。
(1955)9、()年,查谦教授受命担任华中工学院第一任院长。
(1978)10、()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这一年招收研究生181人,以后逐年增加,并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1984)11、经国家批准,华中工学院于()年4月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并于1996年2月首批被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
从此,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 (1988)11、()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华中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时任院长的黄树槐从此成为了黄树槐校长。
“华中大”公管学院陈海春教授说:“如果说朱九思搭起了学校大厦的框架,黄树槐则将房子盖了起来,使房子更像个房子。
”(1993)12、杨叔子院士是华工人文教育的倡导者,从()年开始至今超过1800期的人文讲座,是国内人文讲座第一坛,杜维明、卞学璜、朱学勤、吴思、余秋雨、葛剑雄、秦晖、贺卫方、易中天、邓晓芒、刘小枫、许纪霖、张五常、余光中...几乎国内所有的知名学者都曾莅临人文讲座,使之成为学校最独特的风景。
校史知识竞赛-选择题部分

校史知识竞赛-选择题1.北京市委书记,北京2008年奥运会奥组委主席刘淇是()届校友。
A.63B.64C.65D.662.()年全国院系调整,由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工学院、华北大学五所院校的采矿、冶金系科组建成立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A.1962B.1960C.1952D.19503.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由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西北工学院、华北大学五所院校的采矿、冶金系科组建成立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A.山西大学B.东北大学C.陕西大学D.西北工业大学4.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由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工学院、华北大学五所院校的采矿、冶金系科组建成立()。
A.北京钢铁工业学院B.北京钢铁学院C.北京钢铁大学D.北京科技大学5.我校于()年时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
A.1955B.1960C.1965D.19706.我校于1960年时正式更名为()。
A.北京钢铁工业学院B.北京钢铁学院C.北京钢铁大学D.北京科技大学7.我校于()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A.1974B.1978C.1984D.19888.我校于1988年正式更名为()。
A.北京钢铁工业学院B.北京钢铁学院C.北京钢铁大学D.北京科技大学9.我校现任校长为()。
A.徐金梧B.罗维东C.徐匡迪D.黄孟复10.我校现任书记为()。
A.徐金梧B.罗维东C.徐匡迪D.黄孟复11. 学校在建校之初没有自己的校园,按照教育部的安排,在()的生物楼暂时办学一年。
A.北京大学B.北京林业大学C.清华大学D.北京农业大学12.()年,我校首届全体毕业生满怀对母校的深情和感激,向学校赠送汉白玉《钢铁摇篮》横匾,现悬挂于我校主楼二楼。
A.1944B.1950C.1954D.196013.1954年,我校首届全体毕业生满怀对母校的深情和感激,向学校赠送汉白玉《钢铁摇篮》横匾,现悬挂于我校()二楼。
A.主楼B.逸夫楼C.教学楼D.办公楼14.文革期间,广大干部、教师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做了大量的工作,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
校史知识竞赛题库 附答案

1、南开大学诞生于?年A.1909年B.1919年C.1911年D.1920年2、哪位总理曾在此就读?周恩来总理3、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在哪两个大学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A.清华大学、复旦大学B.北京大学、南京大学C.北京大学、清华大学D.复旦大学、同济大学4、西南联大在哪个城市组建?A.昆明B.南京C成都D.长沙5、南开大学的现任校长是?龚克6、南开大学的校训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C.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D.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7、南开大学的创办人是?创办人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1876-1951)和严范孙(1860-1929)。
8、周恩来为文科第几期学生?A.第四期B.第一期C.第六期D.第十期9、在哪一年教育部宣布南开大学改为国立?A.1946年4月9日B.1947年C.1937年D.1949年10、“什么学校最出色?当推南开为巨擘”这句话是谁说的?陶行知11、在南开大学的校门上镌刻着四个大字“南开大学”,金光闪闪、苍劲有力、飘逸挥洒。
这是谁题写的校名?毛泽东12南开大学校标的核心图像是什么?A.六边形B.莲花形C.八角形D.盾形13南开的学制和教学,开始时照办了哪国的办学模式?A.西班牙B.英国C.法国D.美国14南开建校之初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私立学校公立15南开大学什么时间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学之一?A.1992年B.2002年C.1995年12月D.2005年16.大学被日军轰炸距今有多少年?A.77年B.66年C.88年D.55年17.校歌创制于什么时候?A.新中国成立前夕B.改革开放前夕C.五四运动前夕D.抗日战争前期18.南开的光荣传统?爱国、敬业、创新、乐群19.曾任南开校长的杨石先先生,是一位什么专家?A.物理学家B.生物学家C.化学家D.气象学家20.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大猷在南开园结识了妻子阮冠世,请问当时阮冠世在学习哪个专业?A.化学B.物理C.文科D.商科21.1993年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的是哪位学者?叶嘉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校史知识竞赛试题
院系:__ 工作证号:___ 姓名:_______
答题说明:
1.这次活动是校工会组织开展的新教工系列活动之一,请各单位青年委员认真组织今年入校的所有新教工参加此次活动;
2.本次竞赛开卷进行(可以参考“清华大学90问”或上网查询);
3.请青年委员于11月12日前将本单位完成的试卷电子版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校工会(***************.cn);
4.请各单位青年委员11月23日(周三)到校工会统一领取竞赛纪念品。
1. 清华大学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__年。
___年设立大学部,____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2. 清华大学校庆的校友返校日是哪一天?_______
3. “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__的诗:“惠风荡繁囿,白云曾存阿,寒裳顺兰沚,”。
4. 二校门的“清华园”和研究生院的“清华学堂”题字是清末要臣所写,选清华园为校址就是经他批准的。
5. 清华大学第一个党支部建于__年月,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是。
6. 闻亭北侧小河旁,伫立着一截断碑,它纪念的是在1926年“___惨案”中英勇牺牲的烈士。
7. 在1935年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爆发的“__”运动前夕,爱国学生喊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名言。
这句名言见当年清华救国会出版的刊物《__》第一期《告全国民众书》一文。
8. _年__月__日,人民解放军进驻海淀,清华园解放。
9. 我校早期四大建筑为、、、。
10. “西花厅”是与工字厅后厅以“三步廊”相接的一个小客厅,梁启超将其起名为“”;将其起名为“藤影荷声之馆”。
11. 、、同在哈佛求学且都学问超群,因而被称为“哈佛三杰”。
12. 1925年清华设立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闻名遐迩,他们是、、、。
13. 清华国学院的治学主张是、、;、、。
14. 在一教北端后山之麓,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是为纪念___先生而立,碑文为所撰,碑式为所拟。
15. 清华大学校园里有三个亭是纪念三位著名教授的,分别是、、。
16. “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是先生的名言。
17. 我校历史上掌校时间最长的校长是,长达__年,在教育界这位校长有一句人人皆知的名言是:“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
”
18. 1954年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提出要建设好“四支代表队”:政治辅导员是,业务尖子是,运动员是_,文艺社团是,都要求努力做到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19. 我校的校花是__、_;校色是_色、_色。
20. 清华大学的校名是__于1950年题写的。
21. 1914年,__在清华作题为“君子”的演讲,以《__》中的“__”、“__”勉励学生,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的校训。
22. 梁思成曾与我校另一校友_被称为“南杨北梁”(两大建筑学家)。
23. 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辗转南迁。
1938年迁至昆明,与___、__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