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包线检验

漆包线检验
漆包线检验

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

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1/17 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 制定日期2012-06-02

1、目的:正确检测漆包线的品质水平,确保品质合格。

2、范围:

2.1本公司所生产的全部漆包线均适用。

2.2漆包线种类:聚酯类、改性聚酯类、聚酯亚胺类、聚酰胺酰亚胺类、聚酰胺酰亚胺复合聚酯或

聚酯亚胺类

3、检验说明:

3.1检验项目:适用于所有种类漆包线。

表1 检验项目

1 外观7 耐热冲击

2 尺寸8 耐软化性

3 针孔9 附着性

4 伸长率10 柔韧性

5 击穿电压11 回弹角

6 导体电阻12

3.2检验时机与频率

每次首件检验、制程抽检、入库品抽检、库存品抽检,制程抽检2次/班

3.3抽样方案

按GB2828.1—2008的规定进行抽样。从一个单独包装单位上按规定截取一定长度的漆包线为一

个样品。检查水平(IL)和接收质量(AQL)遵循表2规定。

表2 检查水准和接收质量

项目检查水平(IL)接收质量限(AQL)

外观Ⅱ0.65

尺寸S-2 1.5

性能S-2 1.5

3.4试验环境

3.4.1所有试验应在温度为11℃~35℃,相对湿度为30%~70%环境下进行。测量前试样应在上

述条件下预处理足够时间,使试样达到稳定状态。

3.4.2被测试样从包装上取下时,不应承受张力或不必要的弯曲。每次试验前,应保证所取的样

品量是足够的。

3.4.3 如果某一试验项目没有规定使用的导体标称直径,则该试验适用于该产品标准包括的全

部导体标称直径。

4、耐温等级

4.1 QZ-X/130 聚酯漆包线,耐热等级为B级130℃

4.2 QZ(G)-X/155 改性聚酯漆包线,耐热等级为F级155℃

4.3 QZY- X/180 聚酯亚胺漆包线,耐热等级为H级180℃

4.4 Q(ZY/XY) - X/220 聚酰胺酰亚胺复合聚酯或聚酯亚胺, 耐热等级为R级220℃

5、参考文件

5.1 GB/T4074-2008

5.2 GB/T6109-2008系列规定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

第一次修订REV

第二次修订REV

漆包线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

1、使用器材:目视、手感、6-8倍放大镜

2、判定依据:GB/T4074和实物的表现水平

3、品质要求:

3.1线材不可有发黄、发黑或是发青异常。

3.2线材无起泡,无刮伤等现象。

3.3 线材表面不得有黑点、黑线或间断性黑点黑线之异常。

3.4线材不允许有漆粒、颗粒、凹坑现象。

3.5线材不可有排线不整齐,排线太满而外溢乱线的状况。

3.6线材不能有阴阳面,要光滑,光泽均匀,颜色正常,同批次颜色色差不能太大。

3.7线材不可有未涂漆及“老胶”粘附现象。

3.8线材表面润滑良好,但不能有明显的润滑油析出现象。

3.9线材不得有漆膜碳化烤焦发黑的现象。

3.10线材不允许有脱漆或是拉伸龟裂脱漆现象。

3.11收线轴不能有刮手倒钩,不得有破损和线轴“夹线”现象。

3.12线材不允许有相互粘着或是压头不能放线的现象。

3.13线材不允许有接头现象,不允许有单线段重少于15Kg(Φ0.9mm以下)或单线段重少于20Kg(Φ 0.9mm以上)的两段线,客户有要求时按客户要求执行。

3.13线材外观上不能有明显的灰尘或是污物及受潮等现象。

3.14收线轴上标示的种类、规格等必须与实物相符合。

4、结果判定

有不符合要求的就判定不良。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

第一次修订REV

第二次修订REV

第三次修订REV

漆包线针孔检验作业指导书

1、使用器材:针孔试验机、小水盆、锡炉、清水杯、酒精灯、剪刀、提钩、胶轴

2、实验原料:食盐、酒精、酚酞、清水。

3、测试条件:

3.1测试环境温度:一般条件使用温度:23±12°C

3.2测试环境湿度:一般条件使用湿度50±20%

3.3测试电流电压: DC12V一分钟

3.4溶液配方配比:浓度为3%的酚酞酒精溶液加入到浓度为0.2%的食盐水中,比例适中。

4、测试原理:根据电解铜的原理,2CU+2H2O 通电 2CUO(红色 )+2H2↑,汽孔处呈红点状,即为针孔。

5、样品制备:导体直径在0.4mm-1.6的,取样6m长(约16-20圈)

6、测试方法:将试样一段焊锡后(用酒精灯将漆膜烧掉)置于通负极电源的清水杯中,其余部分置于

通正极电源的溶液水盆中,并将线头置于水盆外,气孔处呈红点状即为针孔。

7、品质要求:各类别漆包线针孔数允收标准为小于等于2个。

8、拉伸针孔测试:取长1M的漆包线,用伸长率试验机拉伸3%后,做盐水酚酞针孔测试,针孔要求需符

合第7点要求。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

第一次修订REV

第二次修订REV

第三次修订REV

漆包线针孔测试溶液的配方比例

1、使用器材:电子称、机械天平、50ml量杯2个、1000ml量杯1个。

2、使用材料:食盐、酚酞、纯水、酒精(纯度95%以上)

3、参考资料:「CNS8938,C3151」中国国家标准/漆包铜圆线及漆包铝线检验法。

4、CNS原文引用:“取导体直径0.06mm以下的试样约1.5m长及导体直径0.07mm以上的试样约6m长,

以不弯曲和不拉伸的状态浸渍在已加入适量3%酚酞酒精溶液并滴入0.2%食盐水所成的水溶液中,以该溶液为正极,试样导体为负极,通入12V直流电压1min,检查所发生的针孔数”。

5、原文相关解释:

5.13%酚酞酒精溶液,即酚酞:酒精=3:97

5.20.2%食盐水,即食盐:纯水=2:998

5.3酚酞酒精溶液与食盐水的配方比例适量

6、配方比例

6.1先用天平各称量酚酞12g、食盐6g,分别标识好装入量杯里

6.2将12g酚酞轻轻倒入1000ml量杯中,再加入酒精388g到量杯中,混合摇匀

6.3将6g食盐倒入水盆中,加入清水2994g

6.4再用量杯量取配好的酚酞酒精溶液15ml混入食盐溶液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6.5保存时需将其密封,使用前需要搅拌均匀。

7、有效期 12小时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

第一次修订REV

第二次修订REV

第三次修订REV

漆包线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

1、使用器材:微米千分尺、脱漆剂

2、品质要求:

2.1漆包线的外径必须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不能偏大或偏小

2.2导体线径必须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不能偏大或偏小

2.3漆膜厚度不能有偏大或偏小的现象

2.4千分尺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

2.5所测量的导体线材必须不能有弯曲点,且测量方式严格按国标规定操作。

3、尺寸检查

3.1 漆包铜圆线尺寸包括:外形尺寸(外径)D

导体直径 d

导体偏差△d

导体的不圆度f

漆膜的厚度 t

3.1.1 外径是指:导体涂上一层绝缘漆膜后所测得的直径。

3.1.2 导体直径:是指去除绝缘层后铜线的直径

3.1.3 导体偏差:是指导体直径的实测值与标称值之间的差。

3.1.4 不圆度(f)值:是指导体每个截面上测量的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的差值。

3.2测量方法;

3.2.1测量工具;微米干分尺,精确度0.001mm

漆包铜圆线,d<0.100mm 测力0.1-1.0N

d≥0.100mm 测力I-8N

3.2.2 外径

3.2.2.1 (圆线)当导体标称直径d≤0.200mm时,在相距各1m的3个位置,各测量一次外径,记录

3个测量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外径。

3.2.2.2 当导体标称直径d>0.200mm时,相距1m的两个位置上,每个位置沿导体圆周均分测量3

次外径,记录6个测量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外径。(介于相邻标称直径间的中间规格,取较

大标称直径相应的外径值)

3.2.3 导体尺寸

3.2.3.1 (圆线)当导体标称直径d≤0.200mm时,在相距各1m的3个位置用不损伤导体的任何方法

除去绝缘层各测量1次导体直径:取其平均值作为导体直径。

3.2.3.2 当导体标称直径d>0.200mm时,用不损伤导体的任何方法除去绝缘层,沿导体圆周均分的

三个位置分别测量,取其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导体直径。

3.3 计算

3.3.1 偏差=d实测-d标称

3.3.2 f值=导体每个截面上测量的任何直径读数的最大差值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

第一次修订REV

第二次修订REV

第三次修订REV

3.3.3 t=D-d 实测

举例1.现有一盘QZ-2/130 0.710mm的漆包线,测量数值如下

外径D:0.780、0.778、 0.781;0.776、 0.779 、0.779;

导体直径d:0.706、 0.709 、0.712;

求其外径,导体直径,偏差,f值,漆膜厚度,并进行判断是否合格。

解:D=(0.780+0.778+0.781+0.776+0.779+0.779)/6=0.779

d=0.706+0.709+0.712=0.709mm

偏差=d实测-d标称=0.709-0.710=-0.001mm

f=0.712-0.706=0.006

t=D-d实测=0.779-0.709=0.070mm

经测量,该规格漆包线尺寸符合标准要求(介于相邻标称直径间的中间规格,取较大标称直径相应的最小绝缘厚度值)

4、公司内控标准

表4 漆包线内控标准

导体直径mm 最大外

径mm

最小漆

膜mm

最小伸

率%

最大回

弹角°

导体直

径mm

最大外

径mm

最小漆

膜mm

最小伸

率%

最大回

弹角°

0.400 0.456 0.046 25 40 0.900 0.985 0.069 30 39 0.410 0.470 0.048 26 41 0.930 1.020 0.072 31 37 0.440 0.500 0.048 26 39 0.950 1.040 0.072 31 36 0.470 0.533 0.052 26 38 0.960 1.050 0.072 31 36 0.490 0.553 0.052 26 38 1.000 1.090 0.072 31 36 0.500 0.563 0.052 26 37 1.040 1.132 0.075 31 35 0.510 0.577 0.054 27 37 1.060 1.152 0.075 31 34 0.530 0.597 0.054 27 37 1.080 1.172 0.075 31 34 0.550 0.617 0.054 27 36 1.120 1.212 0.075 31 33 0.560 0.627 0.054 27 35 1.160 1.254 0.077 32 31 0.570 0.640 0.058 28 41 1.180 1.274 0.077 32 31 0.590 0.660 0.058 28 41 1.200 1.294 0.077 32 30 0.600 0.670 0.058 28 41 1.250 1.344 0.077 32 30 0.630 0.700 0.058 28 40 1.300 1.397 0.079 33 29 0.670 0.745 0.061 29 38 1.320 1.417 0.079 33 29 0.690 0.765 0.061 29 37 1.350 1.447 0.079 33 27 0.710 0.785 0.061 29 37 1.400 1.497 0.079 33 27 0.720 0.800 0.064 29 37 1.450 1.551 0.082 33 26 0.740 0.820 0.064 29 36 1.500 1.601 0.082 33 26 0.750 0.830 0.064 29 36 1.560 1.661 0.082 33 24 0.770 0.850 0.064 29 35 1.600 1.701 0.082 33 24 0.800 0.880 0.064 29 34 1.700 1.804 0.084 33 4.6 0.830 0.915 0.069 30 39 1.760 1.864 0.084 33 4.6 0.850 0.935 0.069 30 39 1.800 1.904 0.084 33 4.6 0.860 0.945 0.069 30 39 1.900 2.006 0.086 34 4.6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

第二次修订REV

表4 漆包线内控标准(续)

导体直径mm 最大外

径mm

最小漆

膜mm

最小伸

率%

最大回

弹角°

导体直

径mm

最大外

径mm

最小漆

膜mm

最小伸

率%

最大回

弹角°

2.000 2.106 0.086 34 4.6

2.120 2.229 0.089 34 4.6

2.240 2.349 0.089 34 4.6

2.260 2.372 0.091 34 4.6

2.360 2.472 0.091 34 4.6

2.440 2.552 0.091 34 4.6

2.500 2.612 0.091 34 4.6

注:对于导体标称直径的中间尺寸,应取下一个较大导体标称直径对应的最小漆膜厚度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

第二次修订REV

第三次修订REV

第四次修订REV

漆包线伸长率检验作业指导书

1、使用器材:伸长率试验机、斜口钳

2、样品制备:取长约400mm的试样,线材不能有弯曲打结的现象

3、测试条件:

3.1测试环境温度:一般条件使用温度:23±12℃

3.2测试环境湿度:一般条件使用湿度50±20%

3.3计算方法:伸长率试验机自动计算

4、测试方法:

4.1将试样手工适度校直,再夹入拉伸率试验机

4.2将拉伸率试验机的拉伸范围调整至足够大,避免范围窄小导致试验中途停止

4.3严格按拉伸率试验机操作步骤操作

4.4将对应结果予以记录

4.5测试漆包线伸长率时,要注意观察漆膜是否有开裂状况,同时要查看其伸长率

5.伸长率:

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表5的规定值

表5 伸长率

导体标称直径/mm 最小伸长率/% 导体标称直径/mm 最小伸长率/%

0.315 0.355

0.400

0.450

0.500

0.560

0.630

0.710

0.800

0.900 23

23

24

25

25

26

27

28

28

29

1.000

1.120

1.250

1.400

1.600

1.800

2.000

2.240

2.500

2.800

30

30

31

32

32

32

33

33

33

34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

第二次修订REV

第三次修订REV

漆包线室温击穿电压检验作业指导书

1、使用器材:击穿电压测试仪、斜口钳、绞和机

2、测试条件: 2.1测试环境温度:一般条件使用温度:23±12℃ 2.2测试环境湿度:一般条件使用湿度50±20%

2.3电压调升速率:以平均100V/S 的调整速率调升电压。 2.4测试电压频率:仪器已自动设定为50HZ 交流正弦波电压 3、样品制备:

3.1将长度500mm 的漆包圆铜线中间对折后扭成125mm 长的试样 3.2扭绞时采用绞合机扭绞,并参照表6规定操作

3.3取下试样,将扭绞试样的端环在两处剪开并朝两边掰开至足够的距离,但应避免过分弯曲或损

坏绝缘 表6 扭绞标准

3.4共制作样品5个

绞合样(图一)

高压舱试验状态(图二) 4、测试方法:

4.1将试样“U ”型端两脚分别插入氯化钠饱和溶液杯内(图二),关好舱门,启动升压手柄等待升

4.2注意观看升压数值,待听到或看到击穿的声光报警后,证明已经击穿,并记录其击穿电压。 4.3待击穿电压示值下降至0后开始下一个试样的试验 4.4重复做完5个试样试验 4.5注意试验过程的安全 5、结果判定

5.1目前内控标准定为所有规格漆包线的击穿电压不小于5KV

5.2 5个试样中允许有一个低于标准要求值,但必须在此状况下予以复查后作出最后判定。

标称直径d mm 砝码N 125mm 中扭绞圈数

0.10<d ≤0.25 0.85 33 0.25<d ≤0.35 1.70 23 0.35<d ≤0.50 3.40 16 0.50<d ≤0.75 7.00 12 0.75<d ≤1.05 13.50 8 1.05<d ≤1.50 27.00 6 1.50<d ≤2.15

54.00

4

2.15<d ≤2.50 108.00 3

修订记录 日期 修订内容 版本/版序 核准

审核 制订

第一次修订

REV

第二次修订 REV 第三次修订 REV

漆包线导体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1、使用器材:QJ-14电桥、酒精灯、计算器、0.1℃温度计

2、测试条件:

2.1测试环境温度:一般条件使用温度:23±12℃

2.2测试环境湿度:一般条件使用湿度50±20%

3、测试方法:

3.1取长度为1m的试样,用酒精灯烧掉试样两端的漆膜,裸露约15cm,线材直线度必须较好 3.2选好对应的测试档位

3.3分别用接线柱压紧线头,按QJ-14电桥说明书按下测试键,调试电阻灵敏度旋钮至“0”

3.4按下电桥接通按钮不放,同时调节面盘直至灵敏度指针指向“0”

3.5读面盘读数,并依电桥说明书所指方法计算电阻值

3.6读出温度计的温度示值,并记录

4、电阻值计算

4.1根据导出公式R

20=R

实际

/『1+0.00396(T

-20)』进行计算

5、结果处理

表7 电阻值

导体直径(mm)电阻Ω/m导体直径(mm)电阻Ω/m导体直径(mm)电阻Ω/m

0.180 0.7007 0.520 0.08309 0.830 0.03249

0.190 0.6278 0.530 0.07995 0.840 0.03179

0.200 0.5657 0.550 0.07418 0.850 0.03104

0.210 0.5123 0.560 0.07153 0.860 0.03031

0.250 0.3628 0.570 0.06901 0.900 0.02765

0.270 0.3103 0.590 0.06437 0.930 0.02594

0.290 0.2684 0.600 0.06222 0.950 0.02484

0.310 0.2344 0.620 0.05823 0.960 0.02432

0.330 0.2066 0.630 0.05638 1.000 0.02240

0.350 0.1834 0.640 0.05479 1.040 0.02073

0.380 0.1561 0.650 0.05310 1.060 0.01995

0.400 0.1407 0.670 0.04994 1.080 0.01921

0.410 0.1338 0.690 0.04706 1.120 0.01785

0.420 0.1274 0.700 0.04571 1.160 0.01669

0.440 0.1160 0.710 0.04442 1.180 0.01612

0.450 0.1109 0.720 0.04330 1.200 0.01558

0.470 0.1015 0.740 0.04097 1.220 0.01507

0.490 0.09333 0.750 0.03987 1.250 0.01435

0.500 0.08959 0.770 0.03781 1.300 0.01327

0.510 0.08642 0.800 0.03500 1.320 0.01287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

漆包线导体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表7 电阻值(续表)

导体直径(mm)电阻Ω/m导体直径(mm)电阻Ω/m导体直径(mm)电阻Ω/m

1.350 0.01230

2.260 0.004395

1.400 0.01143

2.360 0.004026

1.450 0.01068

2.440 0.003764

1.500 0.009968

2.500 0.003584

1.560 0.009209

2.600 0.003319

1.600 0.008749

2.630 0.003242

1.620 0.008554

2.650 0.003193

1.650 0.008242

1.680 0.007947

1.700 0.007759

1.740 0.007403

1.760 0.007234

1.800 0.006913

1.880 0.006345

1.900 0.006211

2.000 0.005600

2.100 0.005084

2.120 0.004987

2.160 0.004803

2.240 0.004462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

漆包线耐热冲击检验作业指导书

1、使用器材:恒温烘箱(不能鼓风)、卷绕机、温度计、6-8倍放大镜、伸长率试验机、斜口钳

2、测试条件:

2.1聚酯漆类最低155℃,改性聚酯类最低175℃,聚酯亚胺类最低200℃,聚酰胺酰亚胺复合聚酯

或聚酯亚胺最低220℃

2.2测试时间:恒温烘烤60min

3、测试方法: 0.37mm以上的按卷绕法试验,导体直径小于0.08mm的不要求作此试验

3.1伸长法:取长约40cm的试样,以300mm/min的伸长速率拉伸到标准要求的值后,放置于对应

规定要求温度的恒温烘箱中烘烤60min后取出,待试样在室温下冷却至常温,用6-8倍放大镜检查漆膜是否有龟裂。同样的试样做3个。

3.2卷绕法:取长约60cm的试样,以规定的直径圆棒,用卷绕机紧密卷绕20匝,放置于对应规定

要求温度的恒温烘箱中烘烤60min后取出,待试样在室温下冷却至常温,用6-8倍放大镜检查漆膜是否有龟裂。同样的试样做3个。

3.3伸长率和卷绕棒直径的匹配要求见表8

表8 热冲击线径卷绕棒

导体标称直径/ mm 圆棒直径/ mm 导体标称直径/ mm 圆棒直径/ mm

0.160 0.180 0.200 0.224 0.250 0.280 0.315 0.355 0.400 0.450 0.500 0.250

0.280

0.315

0.355

0.400

0.630

0.710

0.800

0.900

1.000

1.120

0.560

0.630

0.710

0.800

0.900

1.000

1.120

1.250

1.400

1.600

1.250

1.400

1.600

1.800

2.000

2.240

3.550

4.000

4.500

5.000

4、测试过程:

4.1在进行样品制备前就将烘箱温度设定至标准要求的温度,并将烘箱升温

4.2样品制备完成后要做好对应的标记,待温度恒定后置于烘箱内烘烤,并记录时间点,设置好闹钟

4.3注意测试过程的安全,避免烫伤、电伤

5、验收标准与结果处理

烘烤完成后,对应的漆膜不允许有龟裂现象。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

第一次修订REV

第二次修订REV

第三次修订REV

漆包线耐软化性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测定漆包线在热状态下,漆膜的耐软化性能

2、使用器材:软化击穿试验仪、尖嘴钳

3、测试条件:

3.1试验电压:AC 100V± 10V

3.2短路电流:20 ± 10mA

4、测试方法及过程:

4.1将软化击穿试验仪试验温度调整到要求值,并开始升温

4.2取被测样品约100cm,共三个,并适度手工予以校直

4.3待温度升到要求值后,将试样的一端从左夹线装置下穿过试验模具的十字槽,另一端从右夹线装置下

穿过试验模具的十字槽。试样压在左、右、前、后四个夹线装置下,并旋紧四个夹线装置的破漆螺母,此时“接通指示”灯亮,并发出警报声,如不亮,则应将压在夹线装置下的试样部位破漆,然后从左右夹线装置中间将试样剪断,接通指示”灯熄灭。

4.4根据试样的标称直径和相应的标准规定(见表9),将“预热时间”继电器设定为规定的预热时

间,将“试验时间”继电器设定为规定的施加负荷和试验电压的时间。

4.5根据试样的标称直径和相应标准规定的负荷重量(见表10),在砝码架上放置随机配置的相应

重量砝码。

4.6按下“起动”按钮,此时时间控制电路工作,对试样进行预热,预热时间到后,紧接按下“测

试”按钮,仪器自动缓慢将负荷施加在试样上。同时在两试样间施加 100±10V 的交流电压,施加负荷和电压的时间为已设定的时间。

4.7试样被击穿或试验时间达到设定时间,仪器自动将负荷抬起同时切断电压。如果试样被击穿,

则“击穿指示”灯亮,并发出报警声响,“试验时间”继电器显示试样被击穿的时间,仪器抬起负荷到位后报警声响自动停止。按“复位”按钮,使“击穿指示”灯熄灭。

4.8取下试样,做下一个试验,重复 4.4-4.9条的操作。

4.9试验完毕,关掉加热开关,电源开关。

表9 软化击穿加热时间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

第一次修订REV

第二次修订REV

有限责任公司

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14/17 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 制定日期2012-06-02 4.10试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表10 软化击穿负荷表

5、结果判定

5.1对应漆包线的标准要求表11 软化击穿标准

项目

种类加热温度试验时间标准要求

QZ-X/130 240℃2min 2min内不应击穿

QZ-X/155 270℃2min2min内不应击穿

QZY- X/180 300℃2min2min内不应击穿

Q(ZY/XY) - X/220 320℃2min2min内不应击穿

5.2击穿就判定不合格

5.3具体可参见GB/T6109-2008系列规定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

第一次修订REV

漆包线附着性检验作业指导书

1、使用器材:急拉断试验仪、6-8倍放大镜、针孔试验机

2、测试条件:

2.1测试环境温度:一般条件使用温度:23±12℃

2.2测试环境湿度:一般条件使用湿度50±20%

3、试验方法:附着性试验是针对导体直径在1.6mm以下规格的,在同卷线轴上截取长约35cm的试样,

在急拉断试验仪上拉伸断裂后,用6-8倍放大镜观察断口处漆膜是否开裂或失去附着性。

4、结果判定

有龟裂或失去附着性现象则判定不合格

5、具体可参见GB/T6109-2008系列规定

6、急拉断试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6.1开启仪器的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机内气泵自动启动,当气压达到0.8MPa时,压力指示灯亮,气

泵自动停止。

6.2检查活动夹头是否处于起始位置,如不在起始位置,可按下“复位”按钮,使活动夹头返回。

6.3校直试样,试样经校直后,其伸长率应小于 1%,且无损伤。

6.4装夹试样,将校直的试样装夹在活动夹头和固定夹头之下,并使夹具间的试样长度为 250mm,并

保持试样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压下两夹头的手柄杆,夹紧试样。但夹紧力应适当,使试样既不打滑,又不至夹伤试样导致强度下降在此处断裂(在夹持点断裂的试验无效)。

6.5观察气压表,当气压达到 0.8MPa时,按“急拉”按钮,试样以>2m/s 的速度被拉断。

6.6按“复位”按钮,使活动夹头复位。

6.7按产品标准要求,用6-8倍放大镜检查试样断口处的漆膜是否开裂或失去附着性。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

第一次修订REV

第二次修订REV

第三次修订REV

漆包线柔韧性检验作业指导书

1、使用器材:伸长率试验机、6-8倍放大镜、卷绕试验机

2、测试条件:

2.1测试环境温度:一般条件使用温度:23±12℃

2.2测试环境湿度:一般条件使用湿度50±20%

3、试验方法:

3.1导体直径小于1.6mm的采用卷绕试验法,导体直径大于1.6mm的采用拉伸试验法

3.2卷绕试验法:从同一线轴上截取适当长度的试样,将试样卷绕于规定直径的卷绕棒上(见表12),

卷绕时,卷绕匝要紧密,共卷绕20匝,以6-8倍放大镜检查,漆膜不能有龟裂、导体裸露现象。

3.3拉伸试验法:从同一线轴上截取适当长度的试样,在拉伸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拉至32%或直

至断裂,后用6倍放大镜观察试样,漆膜不能有龟裂、导体裸露现象

表12 圆棒卷绕

导体标称直径/mm 圆棒卷绕前的伸长率

/% 圆棒直径/mm

以上及以下

- 0.050 0.063 0.080 0.112 0.140 0.050

0.063

0.080

0.112

0.140

1.600

20 a

15 a

10

5

0.150

0.150

0.150

0.150

0.150

d b

a或者拉伸至铜的断裂点,取较小值。b d= 漆包线的导体标称直径。

4、结果判定

4.1有开裂或导体裸露现象即判定不合格。

4.2具体可参见GB/T6109-2008系列规定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

第二次修订REV

第三次修订REV

漆包线回弹角检验作业指导书

1、使用器材:回弹试验仪、斜口钳

2、测试条件:

2.1测试环境温度:一般条件使用温度:23±12℃

2.2测试环境湿度:一般条件使用湿度50±20%

3、测试方法:

3.1导体标称直径为0.080mm<d<1.600mm

当用规定负荷在规定圆棒上试验时,漆包线的最大回弹角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值,必要时参照内控标准。

3.2 导体标称直径d>1.600mm

漆包线的最大回弹角应不超过5°

表13 回弹性

导体标称直径

/mm 圆棒直径/mm负荷/N

最大回弹角/(°)

1级2级和1B级3级和2B级

0.315

0.355 0.400 19 4.0

50

48

45

55

53

50

62

59

55

0.450

0.500 0.560 25 8.0

44

43

41

48

47

44

53

51

48

0.630

0.710 0.80037.5 12.0

46

44

41

50

47

43

53

50

46

0.900

1.00

1.120 1.250 1.400 1.600 50 15.0

45

42

39

35

32

28

48

45

41

37

34

30

51

47

43

39

36

32

注:对于导体标称直径的中间尺寸,应取下一个较大导体标称直径对应的回弹角数值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

漆包线检验标准QA

-漆包线检验标准(QA)

————————————————————————————————作者:————————————————————————————————日期:

东莞立亚达电子有限公司 Dong Guan Readore ElectronicsCo,Ltd ISO 9000三阶文件文件编号QA -J- 01 A 版本 A 页码第1页共17页 标题IQC检验标准细则—02漆包线生效日期2007.12.17 1.漆包线材料检验规划: 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检验方式使用设备治工 具 缺点分类 备注 CR MA MI 外观1.线轴破损(不能绕线) 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 2.线轴破损,可以绕线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线径1.0(含)以上 3.线轴毛边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 4.多余线头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 5.漆膜黑斑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 6.漆膜刮伤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 7.漆膜龟裂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 8.漆膜颜色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 9.排线絮乱,影响绕线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 尺寸1.完成外径抽样样本数实际量测千分尺√ 2.6.6 2.导体直径抽样样本数实际量测千分尺√ 2.6.6 3.皮膜厚度抽样样本数实际量测千分尺√ 2.6.6 特性1.破坏电压样本数仪表测试耐压机√ 2.2.2 2.直焊性试验样本数实际试验 锡炉温度计 马表 √ 2.3 3.卷绕试验样本数实际试验钢棒放大镜√ 2.4 4.针孔试验样本数实际试验 直流电源 酚酞酒精 食盐水容器 √ 2.5 5.直流电阻样本数实际量测 微欧姆计/LCR /LCZ √ 2.6 包装检查1.外包装破损,有致物料 受损之处 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 2.标志正确、清楚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 其它供应商出货检验报表每批1份目视检查/ √材质证明三个月附1次目视检查/ √环境物质测试报告1年1次目视检查/ √保证函每批1份目视检查/ √

漆包线进料检验标准

1、目的:对进料漆包线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保证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漆包线的检验和试验。 3、作业说明: 3.1检验方式:按C=0,AQL=0.65抽样方案。 3.2检验项目: 3.2.1外观 3.2.1.1 从线盘上去除线头1m处取250mm试验,用10倍放大镜观察漆包线表面(外观)应光洁,色泽均匀,无粒子,无氧化,发毛,阴阳面,黑斑点,脱漆等影响性能的缺陷;线盘排线应整齐,平整紧密地绕在线盘上,不压线等; 3.2.2尺寸 3.2.2.1 漆包圆线尺寸包括: 3.2.2.1.1 外径D:是指导体涂上一层绝缘漆膜后所测得的直径。 3.2.2.1.2 导体直径d:是指去除绝缘层后金属线 3.2.2.1.3 导体偏差△d:是指导体直径的实测值与标称值之间的差。 3.2.2.1.4 不圆度f 值:是指导体每个截面上测量的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的最大差值。 3.2.2.2 测量方法: 3.2.2.2.1测量工具:微米干分尺,精确度0.001mm,测力:1-8N; 3.2.2.2.2 外径 漆包线最大外径应符合表1要求; 3.2.3漆包线的性能 3.2.3.1 机械性能:包括伸长率,回弹角,柔软度和附着性,刮漆,抗拉强度等项目;用缠绕法缠绕后,漆包线不起皱,漆膜不脱落。 3.2.3.2 耐热性能:包括热冲击和软化击穿试验 3.2.3.3 耐化学性能:包括耐溶剂性能,直焊性。 3.2.3.4 电性能:包括击穿电压,漆膜连续性,直流电阻试验。 3.2.3. 4.1 击穿电压是指漆包线漆膜所承受的电压负荷的能力,用扭绞法测量,在扭绞式样的两个导体之间施加电压,电压从零开始,以大约100V/S的速度均匀上升,直到击穿为此,绞扭数应符合表2规定,击穿电压应符合表3规定。 编制:审核:批准:

漆包线检验标准

漆包线检验标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漆包线检验标准 1.外观检验: 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漆瘤和白色润滑剂,表面绝缘漆膜无脱落、氧化、划痕、损伤,无打结现象 2.尺寸检验: 漆包线直径: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检验方法:千分尺 导体直径: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检验方法:千分尺 漆包线漆膜厚度: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检验方法:千分尺 导体误差值: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 3.电性能: 电阻 取要检验的漆包线1m, 将两端的漆膜刮去,测量漆包线的电阻,电阻测量值要与IEC60317的要求电阻范围内;标准温度20度,换算公式:20度的电阻/+标准温度=实际测量电阻/+测量温度。 可焊性 ①剪取需要检验的铜线材料; ②根据材料可焊性条件范围设定锡炉温度; ③使用温度测量器对锡炉温度测量确认锡炉温度在材料承认书的可焊性条件范围内; ④焊锡条件依材料承认书,铜线上锡效果:当铜线浸锡后目检表面着锡面积95%以上,不遗留残渣。 ⑤.非直焊性线径剥皮处理后依(第①-④点)作业。 针孔及漏电流测试 配置溶液及接线 A. 配置盐水溶液:食盐30 克,清水10 公斤,浓度为3‰; B. 配置酚酞溶液:酒精100 克,酚酞3 克; C. 配置溶液:每10 公斤盐水溶液加入20 毫升酚酞溶液; D. 按图1 检查盐浴装置正负极接线是否正确。导电体接正极直接接入盐浴池,被测定转子接负极; E. 将电源正负极正确连接后,通直流电12V1000mA,每次做盐浴前要检查溶液的导电性能,将“+”和“-”极直接浸入盐浴池中,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导通电流是否达到标准值:500mA,当电流达到500mA及以上才可测试。 漏电流及针孔数测试标准 电流法测试标准 针孔数测试标准 如针孔数量少于五个且不在同一个部位30米之内,则可以接受,其它情形均不能接受。 击穿电压 取漆包线对折一次,将对折部位剪断并刮去四根线漆皮,然后再对折两次,并将对折后的漆包线扭成麻花状态,扭绞33圈,(两端各有两个线头)分别用高压仪测试同一端的两根线头的耐高压能力。(高压标准:参照附件IEC60317 Ⅱ级标准)。

漆包线进料检验标准

漆包线进料检验标 准 1、目的:对进料漆包线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保证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 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漆包线的检验和试验。 3、作业说明: 检验方式:按C=0,AQL=抽样方案。 检验项目: 3.2.1外观 3.2.1.1 从线盘上去除线头1m 处取250mm 试验,用10倍放大镜观察漆包线 表面(外观)应光洁,色泽均匀,无粒子,无氧化,发毛,阴阳面,黑斑点, 脱漆等影响性能的缺陷;线盘排线应整齐,平整紧密地绕在线盘上,不压线 等; 3.2.2尺寸 漆包圆线尺寸包括: 外径D :是指导体涂上一层绝缘漆膜后所测得的直径。 导体直径d :是指去除绝缘层后金属线 导体偏差△d :是指导体直径的实测值与标称值之间的差。 不圆度f 值:是指导体每个截面上测量的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的最大差值。 测量方法: .:微米干分尺,精确度0.001mm ,测力:1-8N ; 外径 漆包线最大外径应符合表1要求; 3.2.3漆包线的性能 机械性能:包括伸长率,回弹角,柔软度和附着性,刮漆,抗拉强度等项 目;用缠绕法缠绕后,漆包线不起皱,漆膜不脱落。 耐热性能:包括热冲击和软化击穿试验 共2页第1页

3.2.3.3 耐化学性能:包括耐溶剂性能,直焊性。 电性能:包括击穿电压,漆膜连续性,直流电阻试验。 击穿电压是指漆包线漆膜所承受的电压负荷的能力,用扭绞法测量,在扭绞式样的两个导体之间施加电压,电压从零开始,以大约100V/S的速度均匀上升,直到击穿为此,绞扭数应符合表2规定,击穿电压应符合表3规定。 编制:审核: 批 准: 漆包线进料检验标准 表 3 3.2.3. 漆膜连续性试验也叫针孔漆包线弯曲盐水针孔试验法 3.2.3.试验设备及材料:直流稳压电源DC12V(或DC24V),装盐水容器;剪刀;指示用的试剂(酚酞C20H14O4);酒精;食盐;清水。 3.2.3.取样:根据GB 4074-99《绕组线试验方法》规定,漆包线从良好包装 的漆包线线轴上取下时,每次试验前应去掉足够的线,以保证试样不夹带已 损坏的漆包线,按照GB 第条的规定:标称直径0.063mm以上规格的漆包线,取长约6m的成卷试样。标称直径0.063mm及以下规定的漆包线,取长约1.5m 的试样。 3.2.3.盐水的配制方法:在量杯内倒入适量的酒精,按3%的比例加入酚酞并 充分搅拌使之溶解作为指示剂,然后适量滴入浓度为%的盐水中。为保证试 验的准确性和直观清晰,每天应配制新鲜酚酞盐水。每次开始试验时,用试 样端头点入盐水里,看盐水的显色效果,如果显色效果不好的要重新配制酚 酞盐水;试样端头不能长期浸在盐水里,以免染红盐水,影响下次试验。 3.2.3.试验方法步骤:在成轴漆包线(表面无碰伤损坏)上抽取自然成卷试 共2页第2页

漆包线扁铜线抽样检验标准

1 目的 规范变压器生产所使用的漆包扁铜线检验以及判定标准。 2 范围 适用于漆包扁铜线入库前以及在库检验。 3 职责 品管部进料检验员(IQC)负责漆包扁铜线进厂以及在库检验。 4 名词定义 致命缺陷(CRITICAL):任何对产品或对使用者造成造成安全隐患的缺陷。 重缺陷(MAJOR):产品的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要求或显著降低其实用性质的缺陷。 轻缺陷(MINOR):不影响产品的使用的缺陷。 5.数据记录:实际检验数量至少记录3PCS (按抽样数量调节,必需记录大中小三种数据) 。 6检验及判定 判定原则 采用GB2828—2003正常II级单次抽样标准。 抽样方法:同一型号、规格以轴数为批量,抽样以为基准数抽样。 允收水准:致命缺陷(CR)0收1退,重缺陷(MA)0收1退,轻缺陷(MI)。 同一规格且同一厂家来料,以每一张进料单为入料批,相同料号相同厂家的来料,一个入料批可做一个检验批, 多个入料批可合做一个检验批。 8 漆包扁铜线线径及漆膜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 漆膜厚度检验。 8.1.1取300mm漆包扁铜线用千分尺在宽度及厚度两个位置上,每个位沿试样宽度及厚度的三处进行测量(漆包扁线宽度用A表示,厚度用B表示)。 8.2 扁铜线线径(标称线径,表示方式为AxB)。 8.2.1将测量试样用脱漆水去漆至少100mm,用千分尺沿着去漆宽度及厚度均匀分布的三处测量,(漆包扁铜线标准线径宽度用a表示,厚度用b表示) 漆膜厚度用t表示,计算方法为:t=A-a OR t=B-b ) 不同规格漆包扁线的标称线径,漆膜厚度参见表1。 表1

注:介于相邻标称线径间的中间规格,取较大标称线径相应偏差及相应的最小绝缘厚度值. 注意事项: 8.3.1 为保证测试的准确性,请保持千分尺两个测量面的干净,测量时,当千分尺测量面快接近被测体时应轻旋螺柄,当完全接触后,再以旋第三次为标准读数。 9漆包扁铜线耐压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适用于所有的漆包铜扁线) 从选定抽样轴上取5个试样,采用多股叠放,用胶带缠紧,长度250mm; 将缠好的线段在一端去掉漆层,每相邻两根打耐压,分别接入耐压仪两极,将耐压仪设置漏电流为3mA,在室温下5个试样中至少有4个试样的击穿电压应(1级漆膜不小于2000V,2级漆膜不小于4000V)。 10漆包扁铜线直流电阻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 取试样1米将两头的漆膜去干净,用直流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其测得的电阻值R20应不大于以下式(1)计算值。 R20=ρ20 / S min(1) 式中: S min为导体最小截面积( 平方毫米),按a×b最小尺寸和r的最大值计算。 S min= a min××r2max ρ20-------20℃时导体的电阻率,Ω.mm2/m 电阻率ρ20≤Ω.mm2/m

《电子产品检验规程》

《电子产品检验规程》 业 务 流 程

目录 第一章进料检验规程………………………………………1-17 1、电容 2、电阻 3、电位器 4、集成电路 5、VMOS 6、三极管 7、二极管 8、稳压二极管 9、TL431 10、散热板 11、外壳 12、包装厢、包装盒 13、说明书 14、尼龙扎带 15、电源线扣 16、塑胶多股软铜线 17、电流表 18、矽钢片 19、带插头电源线 20、锰铜丝 21、平垫片、弹垫片、梅花垫片 22、玻璃管保险丝 23、温度保险丝 24、插簧 25、插片 26、六角铜柱 27、PC端子座 28、漆包线 29、螺栓 30、螺帽 31、开关 32、变压器骨架的检验 33、特殊原物料的检验 第二章工序检验规程..........................................18-25 第三章制品入库检验 (26) 第四章出厂抽检规程……………………………………26-29 1、对包装的检验 2、外观检验 3、功能检测 4、耐压检验 5、接地电阻 6、型试试验

第一章原物料检验 一电容的检验 (一):外观 1、检验设备:放大镜(50倍)。 2、检验方法及要求:电容外表无破损,引脚无锈蚀,标志内容清晰全面, 包括有温度组别,额定工作电压,标称电容量,电容量偏差范围等。 3、判定:电容外表有破损,引脚有锈蚀,标志内容不全者为不合格。 4、缺陷等级:轻微缺陷。 (二)电容量 1、检验设备:数显电容容量表。 2、检验方法及要求:按电容容量表的操作方法进行,电容量允许偏差不得 超过标称偏差范围,我们目前所用的电容的温度组别多为±20%。 3、判定:测量结果超出允许偏差范围者为不合格。 4、缺陷等级:严重缺陷。 (三)耐压值 1、检验设备:耐压测试仪。 2、检验方法及要求:V=标志电压,t=1min。 3、判定:电容引出端耐压测试1min,要求无击穿,无飞弧。 4、缺陷等级:致命缺陷。 (四)可焊性 1、检验设备:焊锡槽,放大镜(50倍)。 2、检验方法及要求:将电容器的引脚以纵轴方向浸渍到235±5℃的焊槽中, 保持2±0.5sec取出。 3、判定:电容器的引脚经过浸渍过后,表面必须覆盖有一层光滑明亮的焊 锡,引脚表面只允许有少量分散的针孔或未上锡的缺陷,且这些缺陷不 得集中在同一区域。 4、缺陷等级:严重缺陷。 二电阻的检验 (一)外观 1、检验设备:放大镜(50倍)。 2、检验方法及要求:色环色彩鲜艳,清晰易辨认,用酒精棉球擦拭无损伤。 3、判定:色环色彩暗淡模糊,不易瓣认,用酒精棉球擦拭后有损伤者为不 合格。 4、缺陷等级:一般缺陷。 (二)表面油漆检验 1、检验设备:电铬铁(50W),放大镜(50倍)。 2、检验方法及要求:用电铬铁烫电阻,表面油漆在放大镜下观察无起泡、 起皮及有裂痕现象。 3、判定:烫后如有起泡、起皮、有裂痕现象,则判别定为不合格。 4、缺陷等级:严重缺陷。

漆包线检验标准

漆包线检验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漆包线检验标准 1.外观检验: 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漆瘤和白色润滑剂,表面绝缘漆膜无脱落、氧化、划痕、损伤,无打结现象 2.尺寸检验: 漆包线直径: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检验方法:千分尺 导体直径: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检验方法:千分尺 漆包线漆膜厚度: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检验方法:千分尺 导体误差值: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 3.电性能: 电阻 取要检验的漆包线1m, 将两端的漆膜刮去,测量漆包线的电阻,电阻测量值要与IEC60317的要求电阻范围内;标准温度20度,换算公式:20度的电阻/+标准温度=实际测量电阻/+测量温度。 可焊性 ①剪取需要检验的铜线材料; ②根据材料可焊性条件范围设定锡炉温度; ③使用温度测量器对锡炉温度测量确认锡炉温度在材料承认书的可焊性条件范围内; ④焊锡条件依材料承认书,铜线上锡效果:当铜线浸锡后目检表面着锡面积95%以上,不遗留残渣。 ⑤.非直焊性线径剥皮处理后依(第①-④点)作业。 针孔及漏电流测试

配置溶液及接线 A. 配置盐水溶液:食盐30 克,清水10 公斤,浓度为3‰; B. 配置酚酞溶液:酒精100 克,酚酞3 克; C. 配置溶液:每10 公斤盐水溶液加入20 毫升酚酞溶液; D. 按图1 检查盐浴装置正负极接线是否正确。导电体接正极直接接入盐浴池,被测定转子接负极; E. 将电源正负极正确连接后,通直流电12V1000mA,每次做盐浴前要检查溶液的导电性能,将“+”和“-”极直接浸入盐浴池中,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导通电流是否达到标准值:500mA,当电流达到500mA及以上才可测试。 漏电流及针孔数测试标准 电流法测试标准 针孔数测试标准 如针孔数量少于五个且不在同一个部位30米之内,则可以接受,其它情形均不能接受。 击穿电压 取漆包线对折一次,将对折部位剪断并刮去四根线漆皮,然后再对折两次,并将对折后的漆包线扭成麻花状态,扭绞33圈,(两端各有两个线头)分别用高压仪测试同一端的两根线头的耐高压能力。(高压标准:参照附件IEC60317 Ⅱ级标准)。

漆包线扁铜线抽样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变压器生产所使用的漆包扁铜线检验以及判定标准。 2范围 适用于漆包扁铜线入库前以及在库检验。 3职责 品管部进料检验员(IQC )负责漆包扁铜线进厂以及在库检验。 4名词定义 4.1致命缺陷(CRITICAL):任何对产品或对使用者造成造成安全隐患的缺陷。 4.2重缺陷(MAJOR):产品的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要求或显著降低其实用性质的缺陷。 4.3轻缺陷(MINOR):不影响产品的使用的缺陷。 5 ?数据记录:实际检验数量至少记录3PCS (按抽样数量调节,必需记录大中小三种数据)。 6检验及判定 6.1判定原则采用GB2828 —2003正常II级单次抽样标准。 6.2抽样方法:同一型号、规格以轴数为批量,抽样以AQL4.0为基准数抽样。 6.3允收水准:致命缺陷(CR)0收1退,重缺陷(MA )0收1退,轻缺陷(MI )4.0o 6.4同一规格且同一厂家来料,以每一张进料单为入料批,相同料号相同厂家的来料,一个入料批可做一个检验批, 多个入料批可合做一个检验批。 7 注:*此项目每季度按厂商、规格或新开发供应商第一次供货,进行一次直流电阻检测。 8漆包扁铜线线径及漆膜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 8.1漆膜厚度检验。 & 1 ? 1取300mm漆包扁铜线用千分尺在宽度及厚度两个位置上,每个位沿试样宽度及厚度的三处进行测量(漆包扁线宽度用A表示,厚度用B表示)o & 2扁铜线线径(标称线径,表示方式为AxB)o & 2 ? 1将测量试样用脱漆水去漆至少100mm,用千分尺沿着去漆宽度及厚度均匀分布的三处测量,(漆包扁铜线标准线径 宽度用a表示,厚度用b表示) 漆膜厚度用t表示,计算方法为:t=A-a OR t=B-b )不同规格漆包扁线的标称线径,漆膜厚度参见表1。

漆包线检验标准

漆包线检验标准 漆包线检验标准 QZY-2 1.外观检验: 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漆瘤和白色润滑剂, 2.尺寸检验: 2.1 漆包线直径:标准参照GB/T6109 ,检验方法:千分尺 2.2 导体直径: 标准参照GB/T6109,检验方法:千分尺 2.3 漆包线直径:标准参照GB/T6109,检验方法:千分尺 2.4 导体误差值:标准参照GB/T6109 3.机械特性: 3.1 伸长率:标准参照GB/T6109,检验方法:拉长仪器, 计算方法:(拉伸后的长度-拉伸前的长度)/拉伸前的长度的比; 3.2 急拉断:标准按照每秒2米的速度急拉,检验漆膜无开裂, 3.3 圆棒卷绕:将不同规格的漆包线与相对应的铜棒绕上十圈,检验漆膜无开裂,铜棒的直径参照GB/T6109要求; 3.4 热冲击: 将卷绕漆包线放在烘箱中(悬挂在烘箱中间位置)烘0.5小时,烘箱温度与漆包线对应的规格要求, 参照GB/T6109,烘完以后检验漆膜无开裂。 4.电性能: 4.1 电阻:取要检验的漆包线1m, 将两端的漆膜刮去,测量漆包线的电阻,电阻测量值要与GB/T6109的要求电阻范 围内;标准温度20度,换算公式:20度的电阻/234.5+标准温度=实际测量电阻/234.5+测量温度; 4.2 盐浴测试:见盐浴测试标准

4.3 击穿电压:取漆包线0.5m对折一次,将对折部位剪断并刮去四根线漆皮,然后再对折两次,并将对折后的 漆包线扭成麻花状态,(两端各有两个线头)分别用高压仪测试同一端的两根线头的高压,(高 压标准:参照附件国家2级标准)。 线径(mm ) 麻花圈数 <0.25 33圈 0.25-0.45 16圈 ,0.45 12圈 编制: 批准: 漆包线盐浴检验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漆包线检验之用。 2. 操作过程: 配置溶液及接线: A. 配置盐水溶液:食盐30克,清水10公斤,浓度为3‰; B. 配置酚酞溶液:酒精100克,酚酞3克; C. 配置溶液:每10公斤盐水溶液加入20毫升酚酞溶液。 24V 被测漆包线 导电体

漆包线、包装类、五金端子、锡材、化工材料IQC进料检验方法

漆包線、包裝類、五金端子、錫材、化工材料IQC進料檢驗方法 目錄﹕ 一﹔漆包線 二﹕包裝類 三﹕端子﹑料片 四﹔錫材類 五﹔溶劑類 一﹕漆包線 1﹑外觀檢驗﹕ 顯微鏡進行外觀檢驗﹐要求無漆包層脫落﹑毛刺等不良現象。2﹑尺寸檢驗﹕ 測量工具﹕微米千分尺 2.1﹑漆包線直徑D 在相距1000mm的兩個位置上﹐每個位置沿試樣圓周均勻分布的三處進行測量。 2.2﹑漆包線導體直徑d 在相距1000mm的兩個位置上﹐用任何不損壞導線的方法去掉絕緣﹐在每個位置上﹐沿試樣圓周均勻分布的三處進行測量。 3﹑絕緣高壓檢驗 取漆包線各10cm﹐分別絞線(30個結)﹐進行絕緣高壓測試。測試儀器為絕緣高壓機。 4﹑針孔試驗 取漆包線5M﹐將漆包線的一端邊接在GPR-7510HD電源供給器正極(將電源供給器調至于12V)﹐其餘中間部分置入酚汰溶液中﹐另一端邊置于酚汰溶液之外﹐(此溶液之配方比例﹕濃度爲3%的酚汰酒

精溶液﹐再加入到濃度爲0.2%的食鹽水中)﹐負極放於酚汰溶液內﹐觀察1分鐘后﹐有無小孔(氣泡)等不良現象。 5﹑導體電阻測試 取漆包線1M進行電阻測試﹐測試儀器為WK3260B。 6﹑耐溶劑測試(適用于導體標稱直徑0.250mm以上的漆包線) (具體規范參考GB/T 4074.4-1999) 6.1﹑標准溶劑配比(體積比)﹕ -----60%石油溶劑﹐其芳香組份最大含量為18%﹔ -----30%二甲基苯﹔ -----10%丁醇 所使用的鉛筆硬度應符合有關產品標准的規定。每次試驗前﹐鉛筆尖應用細銼磨尖﹐并按圖1所示磨成對稱于其軸心的60度角。 圖1 1—試樣﹔2—鉛筆﹔3—試驗平台 6.2﹑試驗程序 一根約150mm長的漆包線校直試樣應在強迫通風的(130 ±3)℃烘箱中預處理10min.然后將有效長度試樣浸入盛有標准溶劑的玻璃容器中30min﹐溶劑溫度為(60 ±3) ℃。然后從溶劑中取出試樣。應在取出試樣后30s內測量其表面的硬度。

漆包线进厂检验规范

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漆包线进货检验; 2、 目的:防止不合格漆包线进厂; 3、 职责:外协检验员负责; 4、 检验设备:QDS-15KV 漆包线耐压试验仪、QJ-44直流电阻电桥、针孔测试仪、 扭绞 仪、外径千分尺; 5、 检验方法:抽检; &检验规范: 6.1 6.2 6.3 6.4 6.5 抽样标准:每批漆包线进厂时每种规格线径各抽一轮进行检验,如一种规格 的漆包 线有不同批号、时间生产的应分别抽检; 线径测量: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漆包线最大外径和漆膜厚度,其测量结果应附 合表1 《漆包线进厂验收标准参数表》的要求; 电阻值测试:取1米漆包线并在线两头刮净绝缘漆膜,将漆包线安装在漆包 线电阻测量专用设备上,用 QJ-44直流电阻电桥测量其电阻值,其测量结 果应附合表1 《漆包线进厂验收标准参数表》的要求; 耐电压试验:按照《QDS-15KW 漆包线电压试验仪操作规程》的操作要求对漆 包线进行耐电压试验,其测量结果应附合表1《漆包线进厂验收标准参数表》 的要求; 剥离试验(适用于导体标称直径1.000mn 以上):取长度约600mm 勺试样一根, 将试 样固定于扭绞仪的两端,夹具之间的试样长度为 500mm 在固定夹具上 挂上砝码,使试样受到张力。用刮刀将试样对称的两个侧面上的漆膜刮去露 出导 体,施加在刮刀的压力应能使试样漆膜刮除, 得到一个清洁、光滑的表 面,而又不宜刮去过多的导体,距离两端夹具 10mn 处的漆膜不应刮去。转 动仪器,按每分钟60?100转的速度扭转试样,直到规定的转数。转数按下 式求得: R=K/d 式中R —试样扭绞数,取整数; d —试样标称直径,mm ; K —常数,B 级取130mm F 级取150mm 试样经受根据导体标称直径d 计算的转数R 扭转后,漆层应不失去附着性, 若漆层脱离金属导线,则判定试样不合格。

05-套管检验标准

东莞立亚达电子有限公司 DongGuanReadoreElectronicsCo,Ltd ISO9000三阶文件 文件编号QA-J-01A 版本A 页码第1页共4页 标题IQC检验标准细则—05套管生效日期

1.套管检验规范 检验项目 检验 数量 检验方式 检验治 工具 缺点分类 备注 CR MAJ MIN 特 性 1.硬度检验 / / / 供应商提供测试报告 2.耐温测试 5PCS/批 实际操作 烤箱 尺 寸 1.套管长度、厚度 抽样样本数 实际量测 游标卡尺 直尺 2.套管的外径、内径 抽样样本数 实际量测 游标卡尺 相应的漆包线 外 观 及 其 它 1.颜色不符<错误> 抽样样本数 目视检查 2.颜色偏差 抽样样本数 目视检查 3.套管破裂、开口 抽样样本数 目视检查 4.外箱破损,有致物料受损之 虑 抽样样本数 目视检查 5.外箱标志正确、 完整、清楚 抽样样本数 目视检查 6.供应商出货检验报表 每批1份 目视检查 / √ 7.材质证明 三个月附1次 目视检查 / √ 8.环境物质测试报告 1年1次 目视检查 / √ 9.保证函 每批1份 目视检查 / √ 东莞立亚达电子有限公司 DongGuanReadoreElectronicsCo,Ltd ISO9000三阶文件 文件编号 QA-J-01A 版本 A 页码 第2页共4页

2.检验标准说明: 铁氟龙绝缘套管的规格说明: 规格内径(ID)mm 外径(OD)mm AWG Min Normal Max S型T型L型 30 28 26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东莞立亚达电子有限公司DongGuanReadoreElectronicsCo,Ltd 文件编号QA-J-01A 版本A

漆包线检验标准(1)1

漆包线检验标准QZY-2 1.外观检验: 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漆瘤和白色润滑剂,表面绝缘漆膜无脱落、氧化、划痕、损伤,无打结现象 2.尺寸检验: 2.1漆包线直径: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检验方法:千分尺2.2导体直径: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检验方法:千分尺2.3漆包线直径: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检验方法:千分尺2.4 导体误差值: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 4.电性能: 4.1电阻:取要检验的漆包线1m,将两端的漆膜刮去,测量漆包线的电阻,电阻测量值要与IEC60317的要求电阻范 围内;标准温度20度,换算公式:20度的电阻/234.5+标准温度=实际测量电阻/234.5+测量温度。4.2可焊性:①剪取需要检验的铜线材料;②根据材料可焊性条件范围设定锡炉温度;③使用温度测量器对锡炉温 度测量确认锡炉温度在材料承认书的可焊性条件范围内;④焊锡条件依材料承认书,铜线上锡效果:当铜线浸锡后目检表面着锡面积95%以上,不遗留残渣。⑤.非直焊性线径剥皮处理后依(第①-④点)作业。4.3针孔测试:见针孔测试标准 4.4击穿电压:取漆包线0.5m对折一次,将对折部位剪断并刮去四根线漆皮,然后再对折两次,并将对折后的 漆包线扭成麻花状态,(两端各有两个线头)分别用高压仪测试同一端的两根线头的高压,(高压标准:参照附件IEC60317 Ⅱ级标准)。 5、记录 检验人员依据检验标准的要求执行操作检验,将检验数据记录在检验报表中。 编制:罗朝国审核:批准: 线径(mm ) 麻花圈数<0.2533圈0.25-0.4516圈>0.45 12圈

漆包线针孔检验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漆包线检验之用。 2.操作过程: 配置溶液及接线: A.配置盐水溶液:食盐30克,清水10公斤,浓度为3‰; B.配置酚酞溶液:酒精100克,酚酞3克; C.配置溶液:每10公斤盐水溶液加入20毫升酚酞溶液。 D.按图1检查盐浴装置正负极接线是否正确。导电体接正极直接接入盐浴池,被测定转子接负极。 E.将电源正负极正确连接后,通直流电12V1000mA,每次做盐浴前要检查溶液的导电性能,将“+” 和“-”极直接浸入盐浴池中,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导通电流是否达到标准值:500mA。当电流达到500mA及以上才可测试。 3.漏电流及针孔数测试标准 3.1电流法测试标准: 线径(mm) 漆包线 漏电电流(mA)浸泡时间通电时间 <0.43min3min<10 0.4-0.71min1min<10 >0.7不必浸泡1min<20 3.2可接受标准:针孔数测试标准 3.2.1如针孔数量少于五个且不在同一个部位30米之内,则可以接受; 3.2.2其它情形均不能接受。

漆包线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号: 漆包线检验规范 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 批准:

1、目的 证实采购的各规格漆包线满足技术质量要求。 2、使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各规格漆包线的技术质量要求和检验规则,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XX公司 XX型号漆包线的检验。 3、引用标准 JIS C 3216-2011、仕样书No.SP-C-10239改03、GB/T 4074 4、使用器材 4.1 外径千分尺0~25mm 4.2 15倍放大镜 4.3 微电阻测试仪 4.4 直流电源(24V) 4.5 电流表(1.5A) 4.6 伸长测试机 4.7 酒精灯、火柴 4.8 针孔试验器材:酚酞、食盐、酒精、清水 5、技术要求 测试环境:除非另有规定,所有试验应在温度为15~35℃,湿度45%~75%环境下进行。 5.1 外观检验: 5.1.1 有厂家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或出厂质检报告)。 5.1.2产品标识的种类、规格、颜色必须有实物相符。

5.1.3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漆瘤和白色润滑剂。 5.1.4 同一批次颜色应一致,无色差。 5.1.5 漆包线无折痕、刮伤、撞伤等明显缺陷。 5.1.6 常温下,用指甲摩擦无漆皮脱落。 5.1.7 常温下不允许有粘着现象。 5.2 尺寸检验(如表1): 取长度为0.2m漆包线,先用无尘布擦拭干净漆包线,然后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最大成品外径,即含漆皮的外径。测试3次,取平均值。 然后用酒精灯烧掉漆包线漆膜(采用多次短时烧,防止烧断),并用无尘布将烧焦的漆皮擦干净。测试3次,取平均值。 表1

5.3 电阻检验(如表1): 取长度为1m的漆包线,用酒精灯烧掉试料两端之漆膜(采用多次短时烧,防止烧断),长度3~5mm,并用无尘布将烧焦的漆皮擦干净。然后用微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 注:测试电阻时,应采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微电阻测试仪。如仪器无此功能,需根据温差进行转换。 20℃时导体电阻换算公式: R20——代表20℃时导体电阻值(Ω∕km); R t——代表t℃时导体电阻值(Ω∕km); a t——代表铜线导体温度换算系数,见表2:

漆包线检验标准

东莞立亚达电子有限公司 Dong Guan Readore Electronics Co,Ltd ISO 9000 三阶文件文件编号QA -J- 01 A 版本 A 页码第1页共17页 标题IQC检验标准细则—02漆包线生效日期漆包线材料检验规划: 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检验方式使用设备治工 具 缺点分类 备注 CR MA MI 外观1.线轴破损(不能绕线)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2.线轴破损,可以绕线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线径(含)以上 3.线轴毛边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4.多余线头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5.漆膜黑斑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6.漆膜刮伤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7.漆膜龟裂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8.漆膜颜色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9.排线絮乱,影响绕线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尺寸1.完成外径抽样样本数实际量测千分尺√导体直径抽样样本数实际量测千分尺√皮膜厚度抽样样本数实际量测千分尺√ 特性1.破坏电压样本数仪表测试耐压机√ 直焊性试验样本数实际试验 锡炉温度计 马表 √ 3.卷绕试验样本数实际试验钢棒放大镜√ 4.针孔试验样本数实际试验 直流电源 酚酞酒精 食盐水容器 √5.直流电阻样本数实际量测 微欧姆计/LCR /LCZ √ 包装检查1.外包装破损,有致物料 受损之处 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2.标志正确、清楚抽样样本数目视检查/√ 其它供应商出货检验报表每批1份目视检查/√材质证明三个月附1次目视检查/√环境物质测试报告1年1次目视检查/√保证函每批1份目视检查/√

标 题 IQC 检验标准细则—02漆包线 生效日期 检验标准说明: 对漆包线进行检验时,其抽样标准定订如下: 漆包线是供货商以连续生产之方式及一次性配料生产同一批之材料; 依此物料之特性,故订出抽验标准及判定依据如下(所谓的抽样轴数,是指抽取试验 样品之载体,而非指试验品数); 抽样表: 漆包线耐压试验: 漆包线均要做耐压试验;三层绝缘线依照第一种进行耐压试验。 圆形漆包线试验条件及规格(漏电流: 时间1S):(转下页) 注: a. 直径在及以下的用圆棒法试验;直径在以上,及以下的用扭绞法试验;直 径在以上的用铝箔法试验; b. 介于相邻直径间的中间规格导线,取较大直径相应的破坏电压值; c. 圆棒法: 取试样12cm,单层、紧密、均匀地卷绕30圈于直径为的钢棒上, 电压施于漆膜与钢棒之间; d. 扭绞法: 取试样12cm(线头镀锡),弯折并缠绕扭合成一股(线径与扭合次 数如下表),电压施于漆膜与导体之间: e. 金属箔法: 参照之a 、b,电压施于金属箔电极与导体之间(其中0种,1 种,2种为国家标准,3种以JIS 为依据订定)。 受检批重量(Kg) 抽样轴数 次要缺点允收/拒收 0~45 1 0/1 >45~175 2 0/1 >175~350 3 0/1 >350~550 4 0/1 >550~1450 5 1/2 >1450~3000 6 1/2 >3000~4000 8 1/2 >4000~7000 10 2/3 >7000~10000 12 2/3 10000以上 13 2/3 注: 上表中O/1表示次要缺点之允收/拒收。 线径(mm) 扭合次数 30 24 20 16 12 9 6 注: 介于相邻直径间的中央规格导线,取较大规格直径相应的扭合次数。

产品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 CG/PZJ01-2018 1 目的 利用量具、仪器或专用检具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检测、比较,得到误差值或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对机械加工产品的几何量误差进行检测。 3 依据 GB/T 3177-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GB/T 10610-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T 1958-2004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 11336-2004直线度误差检测 GB/T 11337-2004平面度误差检测 GB/T 4380-2004圆度误差的评定两点、三点法 JB/T 7557-1994同轴度误差检测 4 职责 (1)检验人员负责选择方法并进行检测。 (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特殊情况下产品的方法选择。 5 作业方法 5.1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检验人员依据《产品检验委托单》、技术文件和产品标准的要求确定检验项目,并选择适宜的检具和辅助工具,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按照选择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使用的检具与辅助工具英语被测工件放置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并达到相同状态。遇到特殊情况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确认。 5.2尺寸误差检测(直径、长度、厚度等检测) 5.2.1 轴径及其误差的常见检测方法 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测量的位置及点数应按标准、规范及图纸的要求进行。 5.2.2 孔径及其误差的常见检测方法

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进行检测,测量的位置及点数应按标准、规范及图纸的要求进行。。 5.2.3 长度、厚度误差的检测 (1)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进行测量。 (2)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等进行测量。 (3)壁厚尺寸使用超声波测厚仪、壁厚千分尺来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 (4)其它尺寸用偏心检查器检测偏心距值,用半径规检测圆弧角半径值,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用孔距卡尺测量孔距尺寸。 测量的位置及点数应按标准、规范及图纸的要求进行。 5.3 表面粗糙度误差检测方法 5.3.1 目视检查法 操作者根据加工纹理和加工表面特征,通过视觉经验,结合手感(用指甲轻划或手摸)或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对被测表面的粗糙度进行评定的方法。目视检查的特征参见下表: 5.3.2 比较法 操作者将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与被测工件表面靠在一起,用目测或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直接进行比较,或用手感(摸,指甲滑动的感觉)来判断表面粗糙度。还可以用油滴在被测表面和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上,用油的流动速度(此时要求样块与工件倾斜角度与温度相同)来判断表面粗糙度。流动速度快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小。 5.3.3 针描法 利用金刚石触针在被测表面滑行而测出表面粗糙度值的一种方法,使用的是粗糙度仪,可直接显示Ra值,测量范围Ra0.025~6.3um。 5.4 角度误差检测方法 5.4.1 角度测量的内容 包括矩形零件的直角、锥体的锥角、零部件的定位角、零件结构的分度角以及转角

漆包铜扁线进厂检验国标

漆包铜扁线进厂检验国标 漆包线检验标准 QZY-2 1.外观检验: 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漆瘤和白色润滑剂, 2.尺寸检验: 2.1 漆包线直径:标准参照GB/T6109 ,检验方法:千分尺 2.2 导体直径: 标准参照GB/T6109,检验方法:千分尺 2.3 漆包线直径:标准参照GB/T6109,检验方法:千分尺 2.4 导体误差值:标准参照GB/T6109 3.机械特性: 3.1 伸长率:标准参照GB/T6109,检验方法:拉长仪器, 计算方法:(拉伸后的长度-拉伸前的长度)/拉伸前的长度的比; 3.2 急拉断:标准按照每秒2米的速度急拉,检验漆膜无开裂, 3.3 圆棒卷绕:将不同规格的漆包线与相对应的铜棒绕上十圈,检验漆膜无开裂,铜棒的直径参照GB/T6109要求; 3.4 热冲击: 将卷绕漆包线放在烘箱中(悬挂在烘箱中间位置)烘0.5小时,烘箱温度与漆包线对应的规格要求, 参照GB/T6109,烘完以后检验漆膜无开裂。 4.电性能: 4.1 电阻:取要检验的漆包线1m, 将两端的漆膜刮去,测量漆包线的电阻,电阻测量值要与GB/T6109的要求电阻范 围内;标准温度20度,换算公式:20度的电阻/234.5+标准温度=实际测量电阻/234.5+测量温度;

4.2 盐浴测试:见盐浴测试标准 4.3 击穿电压:取漆包线0.5m对折一次,将对折部位剪断并刮去四 根线漆皮,然后再对折两次,并将对折后的 漆包线扭成麻花状态,(两端各有两个线头)分别用高压仪测试同一 端的两根线头的高压,(高 压标准:参照附件国家2级标准)。 编制: 批准: 漆包线盐浴检验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漆包线检验之用。 2. 操作过程: 配置溶液及接线: A. 配置盐水溶液:食盐30克,清水10公斤,浓度为3‰; B. 配置酚酞溶液:酒精100克,酚酞3克; C. 配置溶液:每10公斤盐水溶液加入20毫升酚酞溶液。

漆包线检验标准完整版

漆包线检验标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漆包线检验标准 1.外观检验: 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漆瘤和白色润滑剂,表面绝缘漆膜无脱落、氧化、划痕、损伤,无打结现象 2.尺寸检验: 漆包线直径: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检验方法:千分尺 导体直径: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检验方法:千分尺 漆包线漆膜厚度: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检验方法:千分尺 导体误差值:标准参照IEC60317对照表 3.电性能: 电阻 取要检验的漆包线1m, 将两端的漆膜刮去,测量漆包线的电阻,电阻测量值要与IEC60317的要求电阻范围内;标准温度20度,换算公式:20度的电阻/+标准温度=实际测量电阻/+测量温度。 可焊性 ①剪取需要检验的铜线材料; ②根据材料可焊性条件范围设定锡炉温度; ③使用温度测量器对锡炉温度测量确认锡炉温度在材料承认书的可焊性条件范围内; ④焊锡条件依材料承认书,铜线上锡效果:当铜线浸锡后目检表面着锡面积95%以上,不遗留残渣。 ⑤.非直焊性线径剥皮处理后依(第①-④点)作业。 针孔及漏电流测试 配置溶液及接线 A. 配置盐水溶液:食盐30 克,清水10 公斤,浓度为3‰; B. 配置酚酞溶液:酒精100 克,酚酞3 克; C. 配置溶液:每10 公斤盐水溶液加入20 毫升酚酞溶液; D. 按图1 检查盐浴装置正负极接线是否正确。导电体接正极直接接入盐浴池,被测定转子接负极; E. 将电源正负极正确连接后,通直流电12V1000mA,每次做盐浴前要检查溶液的导电性能,将“+”和“-”极直接浸入盐浴池中,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导通电流是否达到标准值:500mA,当电流达到500mA及以上才可测试。 漏电流及针孔数测试标准 电流法测试标准 针孔数测试标准 如针孔数量少于五个且不在同一个部位30米之内,则可以接受,其它情形均不能接受。 击穿电压 取漆包线对折一次,将对折部位剪断并刮去四根线漆皮,然后再对折两次,并将对折后的漆包线扭成麻花状态,扭绞33圈,(两端各有两个线头)分别用高压仪测试同一端的两根线头的耐高压能力。(高压标准:参照附件IEC60317 Ⅱ级标准)。

漆包线检验标准

漆包线检验标准QZY-2 1.外观检验: 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漆瘤和白色润滑剂, 2.尺寸检验: 2.1 漆包线直径: 标准参照GB/T6109,检验方法: 千分尺 2.2 导体直径:标准参照GB/T6109,检验方法: 千分尺 2.3 漆包线直径: 标准参照GB/T6109,检验方法: 千分尺 2.4 导体误差值: 标准参照GB/T6109 3.机械特性: 3.1伸长率:标准参照GB/T6109,检验方法:拉长仪器, 计算方法:(拉伸后的长度-拉伸前的长度)/拉伸前的长度的比; 3.2急拉断:标准按照每秒2米的速度急拉,检验漆膜无开裂, 3.3圆棒卷绕:将不同规格的漆包线与相对应的铜棒绕上十圈,检验漆膜无开裂,铜棒的直径参照GB/T6109要求; 3.4热冲击:将卷绕漆包线放在烘箱中(悬挂在烘箱中间位置)烘0.5小时,烘箱温度与漆包线对应的规格要求, 参照GB/T6109,烘完以后检验漆膜无开裂。 4.电性能: 4.1电阻:取要检验的漆包线1m,将两端的漆膜刮去,测量漆包线的电阻,电阻测量值要与GB/T6109的要求电阻范 围内;标准温度20度,换算公式:20度的电阻/234.5+标准温度=实际测量电阻/234.5+测量温度; 4.2盐浴测试:见盐浴测试标准 4.3击穿电压:取漆包线0.5m对折一次,将对折部位剪断并刮去四根线漆皮,然后再对折两次,并将对折后的 漆包线扭成麻花状态,(两端各有两个线头)分别用高压仪测试同一端的两根线头的高压,(高 压标准:参照附件国家2级标准)。 线径(mm)麻花圈数 <0.25 33圈 0.25-0.45 16圈 > 0.45 12圈 编制: 批准: 漆包线盐浴检验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