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200例次及分析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200例次及分析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200例次及分析摘要:目的监测患者地高辛(digoxin)血药浓度,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地高辛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年龄对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增大,地高辛血药浓度呈增高的趋势。

结论:及时有效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确保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对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地高辛(digoxin)为强心苷类药物,是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控制快速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心室率等的常用药物,由于其治疗安全范围小,个体差异大,故临床需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调整给药方案,为医生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1]。

本文选择我院应用地高辛200例病例就其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7年1~10月共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200例,门急诊患者39例(29. 5% ),住院患者161例(80.5% ),男95例,女105例,年龄为10天至92岁,平均年龄(71. 4±15. 3)岁。

所患疾病主要为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慢性支气管炎、心肌梗死等。

成人均以常用维持量服用地高辛,即0.125mg或0.25 mg, qd或qod,10岁以下儿童按体重计算。

1.2仪器与试剂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TDxFLx仪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地高辛试剂盒、质控盒、标准盒(均由美国雅培公司生产);80-2离心机(上海手术器械厂生产); XW-80A旋涡混合器(XH-B江苏康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地高辛片(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0.25mg/片)。

1.3检测方法以0.8~2.9ng/ml为地高辛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目前常用的维持剂量多为0.125~0.5mg/d,口服患者每日口服地高辛片剂0.125mg或0.25mg,达稳态后,于清晨给药前取血测定谷浓度。

50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50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范 围为 0 . 8— 2 . 0 n g / m L 。 1 . 3 统计 学处 理 数据分析采用 S P S S 1 1 . 0统 计 软件 。 计 量 数 据 用 4 -s 表示 ,
监测及影响 因素分析 可为临床上预防 中毒 、 调整给药方案 、 维持 血药浓度提 供有效依据 ] 。 本研究 中通 过分 析我院 5 0例患者地
地高辛 为强心苷类药物 , 可选 择 性 作 用 于 心 脏 , 使 心 肌 收 缩 力增 强 , 临 床 上 主 要 用 于治 疗 心 力 衰 竭 、 心功能不 全 、 心 动 过 速 等心脏 疾病 , 疗效 肯定 …。 因 其 药 动 学 及 生 物 利 用 度 个 体 差 异 大、 治疗指数低 、 影 响 因素 多 、 治 疗窗范 围窄 , 且 作用机制 复杂 、 药效较强 , 治 疗 剂 量 与 中毒 剂 量 接 近而 难 以 区 分 , 剂 量 偏 高 的 临 床表现与用量不足相似 , 合 并 用 药 时可 影 响 地 高 辛 血 药 浓 度 , 即 使 浓 度 在 正 常 范 围 内 也 可 导 致 中毒 [ 2 1 。 因此 , 地 高 辛 的血 药 浓 度
药及 年龄 大 的 患者 应 严 密监 测 。
关键词 : 地 高辛 ; 血 药浓 度 ; 监测 ; 影响 因素 中 图分 类 号 : R 9 6 9 . 3 ; R 9 7 2 .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4 9 3 1 ( 2 0 1 3 ) 0 7— 0 0 1 4 —0 2
可 同 时 患 有 两 种 及 以上 疾 病 。 其 中男 2 7例 , 女 2 3例 ; 年龄 1 8~ 9 0岁 , 平均( 6 0 . 7 4 - 1 1 . 5 ) 岁, 其 中年龄在 6 0岁 以下 的 1 2例 ( 占 2 4 . 0 0 %) , 6 0 7 0岁 1 8 例( 3 6 . 0 0 %) , 7 1 ~ 8 O岁 1 4例 ( 2 8 . 0 0 %) , 8 1 ~ 9 0岁 6例 ( 1 2 . 0 0 %) 。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地高辛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药物。

由于它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窄治疗指数,监测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在临床上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分析进行讨论。

一、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对于血药浓度监测至关重要。

地高辛在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根据文献报道,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 吸收:地高辛通过口服给药可迅速吸收,峰值浓度出现在2-4小时。

- 分布:地高辛以及其代谢产物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分布。

- 代谢:地高辛在肝脏中通过羟化和葡萄糖醛酸化等代谢方式进行代谢。

- 排泄:地高辛及其代谢产物由肾脏排泄,肾功能受损会使地高辛的排泄减慢,需要调整给药剂量。

二、地高辛血药浓度的监测方法为了准确地评估地高辛的治疗效果和避免潜在的药物中毒,血药浓度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包括: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这是一种常见的定量检测方法,可以获得地高辛在血浆中的浓度。

2. 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LC-MS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地高辛的定量分析。

3. 放射免疫法(RIA):RIA是一种采用放射性示踪物的检测方法,可以测定地高辛的浓度。

这些方法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且经过验证可靠、准确。

三、地高辛血药浓度的临床意义与分析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对于调整用药剂量、评估治疗效果以及防止地高辛中毒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临床应用及分析方法:1. 用药调整:当地高辛的血药浓度低于治疗范围时,可能表明患者需要调整剂量,以达到治疗效果;当地高辛的血药浓度超过治疗范围时,可能会导致中毒反应,需要减少剂量或暂停用药。

2. 妊娠期监测:地高辛在妊娠期的药代动力学会有所改变,需要定期监测血药浓度,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3. 肾功能损害患者:肾功能损害会影响地高辛的排泄,需要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药剂量,避免药物积累。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临床意义的分析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临床意义的分析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临床意义的分析米瑞民【摘要】目的探讨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临床意义。

方法连续应用地高辛5~7个半衰期达稳态后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并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地高辛稳态血药浓度0.50~0.90ng/mL,临床有效率达84.6%,中毒率0.0%;随着血药浓度增加临床有效率无增加,中毒率显著增加,当血药浓度>2.00ng/mL有效下降至42.6%,而中毒率上升至53.2%。

结论临床应用地高辛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合理调整药物用量,使患者在有效的血药浓度下达到最佳临床治疗效果,从而降低了地高辛中毒率。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000)023【总页数】1页(P117-117)【关键词】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临床意义【作者】米瑞民【作者单位】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安阳45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地高辛(digoxin)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应用方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地高辛临床应用中药动学和药效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安全范围窄,治疗量和中毒量较为接近,在常规剂量下仍能够导致药物中毒,为了能够充分掌握地高辛血药浓度及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关系,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236例,其中男性130例,女性106例;年龄41~89岁,平均年龄62.9岁;原发疾病:肺源性心脏病56例,风湿性心脏病44例,冠心病42例,高血压心脏病58例,扩张型心肌病36例。

1.2 检测方法所有入选心力衰竭患者均口服地高辛0.125~0.25mg/d,连续应用地高辛5~7个半衰期达稳态,于最后一次服药后8h采集肘静脉血2mL,12h内完成检测;严重遵照血药浓度快速分析仪(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1]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标准曲线范围为0~5.0ng/mL。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周燕【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3(000)007【摘要】目的:分析该院627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SDC),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在监测的627例使用地高辛的病例中,血药浓度<0.5μg/L 的有125例(19.9%),有2例(5.4%)出现中毒症状;在有效浓度范围内0.5~2.0μg/L的有445例(70.9%),出现中毒症状有5例(13.5%);血药浓度>2.0μg/L的患者有57例(9.0%),出现中毒症状有30例(81.0%)。

性别对地高辛血浓度无显著影响。

随着年龄增大,地高辛血浓度呈增高的趋势。

中毒的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反应(74.3%)为主,中毒原因有合并用药、不同疾病等。

结论:SDC个体差异较大,影响因素较多。

不同病因、病理生理因素以及合用药物均能影响血清地高辛浓度。

设计个体给药方案是确保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药师在地高辛的合理用药中应发挥更多的作用。

【总页数】2页(P130-130,131)【作者】周燕【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家港 21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1【相关文献】1.206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J], 史惠卿;胡婷婷;雍小兰2.地高辛血药浓度临床监测结果分析 [J], 卢玉山;欧阳栋;张竞;黄忠英;孔令和3.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J], 周丽娟;叶知放4.637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J], 吕天益; 李婷婷5.2015年至2020年我院1026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J], 倪斌;方春云;李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目的:为地高辛(Digoxin)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血药浓度,对结果作综合分析。

结果:共监测121例,其中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的为82例(占67.8%),小于0.5 μg/ L的为21例(占17.3%),大于2.0 μg/ L的为18例(占14.9%),中毒表现为13例(占10.7%)。

结论:口服地高辛有必要加强血药浓度监测,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和用药特点进行分析,达到保证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发生的目的。

标签: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用药分析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经大规模临床试验及与其它正性肌力药的对照,再次肯定了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物的疗效。

地高辛作为中效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物,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心房纤颤、房扑等,其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为0.5~2.0 μg/ L,因其安全范围窄和药动学、药效学个体差异大等原因,洋地黄中毒仍是临床上遇到的最普遍的不良反应之一,因此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Blood drug level , BDL)并作综合分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121例口服地高辛的CHF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对于每一例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值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都认真询问病史、查阅病历,与经治医生讨论,从病理状态、药物相互作用、用药特点和采样时间等各个层面做综合分析,对其测定结果作解释,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地高辛的使用达到个体化。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121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58例,年龄40~91岁,平均65岁,>70岁为73例,>60岁为106例。

冠心病45例,肺心病16例,风心病42例,心力衰竭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其他2例。

所有患者口服地高辛0.125~0.750 mg/d,根据病情需要均同服其他药物。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233例结果分析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233例结果分析
范围 : L为 0 4 g m O 2 ~0 6 g mL , 为 1 3 g . 7n/ I . 5 .9n / )M ( . 1n /
mI( . 8 1 6 g mI) H 为 2 6 g mI( . 3 3 2 g 0 9 ~ . 4n / , . 5 n / 2 o ~ . 6n /
的缺 损 处 衬 垫 人 工 羟 基 磷 灰 石 材 料 。与 眼 眶 相 关 的 面 中部 力 柱 结 构 的重 建 是 修 复 眼 眶 骨 折 的 前 提 条 件 , 前 有 复 视 术 症 状 的骨 折 , 完 整恢 复 眶 内壁 、 外 壁 和 眶 下 壁 。 内 眦 结 应 眶 构 和韧 带 的修 复 是 眼 眶 骨 折 治 疗 的 重 点 内容 之 一 , 可 能 在 的情 况 下 应 尽 量 复 位 内眦 韧 带 附 着 , 不 能 , 需 作 内 眦 韧 如 则
诊 断 , 通 过 额 状 面 和 冠 状 面 C 明 确 骨 折 部 位 和 骨 缺 损 需 T
情 况 。 眼眶 骨 折 的 整 复 , 点 是 恢 复 眶 架 结 构 和 眶 三 维 容 重 积 , 简 单 的 和 局 限 性 骨 折 通 常 采 用 眶 周 切 口 暴 露 。术 中 对 对 嵌 入 筛 窦 和 上 颌 窦 的眶 脂 垫 , 细 剥 离 , 内 侧 壁 和 下 壁 仔 在
定 性 , 允 许 有 一 定 的 生 理 动 度 , 激 骨 折 部 位 成 骨 细胞 的 又 刺
( 稿 日 期 :O 2 O — 6 收 2 1一30 )
作 者 简介 : 新 华 , , 9 5年 3月 生 , 主 任 医 师 , 中 市 柳 男 15 副 晋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3 6 0 0 0 0
颧 额缝 区, 结膜 、 睑 睑缘 下 或 眶 下 切 口暴 露 眶 下 缘 和 眶 底 。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地高辛是一种常用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治疗的药物,其治疗效果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

因此,血药浓度的监测和分析是确保地高辛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1. 地高辛的药理特点地高辛是一种强效的心脏糖苷类药物,可以通过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来增强心脏功能。

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使钠离子在细胞内堆积,钙离子外流难以维持,从而促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进而增加心肌细胞的收缩力。

2. 血药浓度监测的重要性地高辛是一种狭窄治疗范围和副作用区间很窄的药物。

在治疗中,血药浓度过低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而浓度过高则会引发严重的副作用,如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

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对于调整剂量、保证治疗效果和避免副作用至关重要。

3. 血药浓度监测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方法有放射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其中,放射免疫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抗地高辛抗体与地高辛结合生成免疫复合物,再利用同位素标记来检测免疫复合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灵敏度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则是相对较新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优势,但需要更复杂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支持。

4. 血药浓度分析的结果与临床意义通过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指标:4.1 最小有效浓度(MEC)最小有效浓度是指血液中地高辛的浓度达到了治疗效果所需的最低限度。

低于最小有效浓度,地高辛的疗效将不明显。

4.2 最大耐受浓度(MTC)最大耐受浓度是指血液中地高辛的浓度达到了患者能够耐受的最高限度。

超过最大耐受浓度,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如心律失常等。

4.3 治疗范围(Therapeutic Range)治疗范围是最小有效浓度与最大耐受浓度之间的区间,也是目标血药浓度的范围。

维持在治疗范围内的血药浓度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5. 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地高辛血药浓度受多个因素影响,主要包括:5.1 生理因素个体的生理特征如肝功能、肾功能、免疫功能等都会对地高辛的代谢和排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血药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bora
共37例;SDC在0.5~2.0 ng/mL共127例;SDC
>2.0 ng/mL共30例。详见表1。
Tories),涡旋混匀器(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 表1 194例SDC结果统计分析
制造有限公司),DG试剂盒、沉淀剂、标准曲线液 和质控液(美国雅培),移液枪(200 uL),枪头(200
酰毛花苷系天然存在于毛花洋地黄中的强心苷,为
一种速效强心甙,在体内转化为地高辛,会增加口 服地高辛片在体内吸收后的SDC浓度,两者合并应 用药理作用相加。 3.3年龄、性别对SDC的影响
as
30 cases(15.46%)were above 2.0 ng/mL and the average value was(2.84-1-
our
0.89)ng/mL.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igoxin in
explained closely with

hospital is basically reasonable.The monitoring results must be
文章编号:1672.918合理,临




hJ
2 9
¨
Data analysis of serum digoxin concentration WANG
Xue-bin,XU Hui—xin,HUANG Jin,WANG Zhuo
Changhai
(Department of Pharmacy,Shanghai
Hospital Shanghai 200433,China) hospital to provide
Abstract:Objective
of
To analyze the collective date of senlm digoxin concentration from
our

rational approach for clinical
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类药物,临床上常用来治
参考价值。本研究选择我院2008--2009年194例
实施SDC监测的病例结果,结合相关病历,对地
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控制快速心房颤动。由于地高
辛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安全范围窄,且个体差异 大,血药浓度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使用容易 发生蓄积并出现中毒反应等。临床上对地高辛血药
SDC升高,主要原因在于:①骨骼肌减少,而地高
辛吸收后50%与骨骼肌结合,因而老年人地高辛的





Vd低于年轻人;②地高辛很少代谢,主要通过肾
脏排泄,老年人肾功能下降,因而使地高辛半衰期 延长,导致体内蓄积易发生中毒,③老年人组织中 的Na+.K+.ATP酶减少,使机体对地高辛的敏感性
¨ Z ¨
0.0625~0.3250 mg。
2.2
占15.46%,
其中有2例因SDC极高监测结果显示HI。我院患 者地高辛使用总体较为合理。临床研究表明,SDC 为1.0~1.5 ng/mL时临床可获得较为显著的疗效,
SDC监测结果 在194例SDC监测结果中,SDC<0.5 ng/mL
表2 1941歹iJ患者年龄、性别统计分析(胛,%)
1.2仪器与试剂
作者简介:王学彬,临床药师.主要从事治疗药物监测实践与研究。
通讯作者:千卓,药理学博士,硕士牛导师.副主任药师,临床药 师,主要从事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学实践与研究。
万方数据
一。麓豢减矽囊
荧光免疫偏振分析仪(TDx.FLX,美国雅培公
司),高速离心机(Ankle公司)、高速离心机(Abbott
地高辛后的第2 d上午八点取样监测SDC;其他5 例均于首次用药第2 d即监测SDC,未用药或用药 未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均可造成SDC结果显示LOW。 2例为HI的患者,心衰合并肾衰,血肌酐均在400 “moFL以上,地高辛用量一日0.125 mg,一周后检 测SDC,结果显示HI。这2例患者肾功能衰竭导 致地高辛清除率降低,从而导致地高辛体内蓄积,
65.46%;SDC>2.0 ng/mL共30例,
ng/mL(0.55~0.95 ng/mL),M为1.50 ng/mL
¨
(1.30~1.70 ng/mL),H为3.50 ng/mL(3.15~3.85 ng/mL):灵敏度为0.2 ng/mL:血药浓度以O.5~2.0 ng/n:lL为有效治疗范围u1。 2结果 2.1地高辛监测病例的科室和疾病 进行地高辛监测的194例病例分布于14个 科室,其中心内科所占的比例最高,达107例 (55.15%);其次是呼吸科,32例(16.49%);其 他科室所占的比例均在6%以下。涉及的疾病包 括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绞痛、房 颤,以及慢阻肺、肺部感染、肺源性心脏病和肾衰 合并心衰患者等。接受DG治疗的成人的日剂量为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multiple factors to practice individualed medication.
Key words:digoxin;serum concentration monitoring;rational administration;interaction;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
出,地高辛剂量三个年龄组组间无差异,但SDC随 年龄呈上升趋势。然而,年龄<65岁组和65~80 岁组患者的SDC无显著性差异p=0.203);年龄 65~80岁组和>80组之间的SDC无显著性差异(尸 =0.421)。孙增先等bo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 患者肾功能逐渐下降,地高辛的血浆清除率(CL) 和表观分布容积(Vd)逐渐减少,且。肾功能下降与 CL和Vd减少呈平行关系,老年组个体差异变异更 大,从而影响SDC。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功能可导致
万方数据
王学彬,等.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病例分析.
201 1年第32卷第2期
研究论文
而毒副反应发生危险相对较小,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内地高辛药理作用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呈现小剂 量小作用、大剂量大作用的关系嵋。。 在地高辛使用过程中发现,个别患者SDC在 正常范围内往往也会出现地高辛中毒现象,SDC高 于或低于正常范围也有疗效较好的案例,但遗憾的 是本研究并没有统计出这些特殊患者的具体例数。 说明SDC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原因有 以下多种: 3.1用药不规范或采血时间不合理对SDC的影响 地高辛口服后经5~7 d才达到稳态血药浓 度,用药不规范或者未按要求采取血样,往往会出
uL)。
1.3方法 患者于下次服药前抽取静脉血2~3 mL放置 于普通干管中。采用荧光免疫偏振法(FPIA),按


◆在SDC监测过秤中,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会超出检测浓度范围0~5 n驴nL,此时检测结果会显示LOW或Hl,其中LOW代表SDC<0.2
ng/mL;HI代表SDC>5ng/mL。
照SDC监测操作的基本流程进行测定。DG标准曲 线质量浓度范围0~5.0 ng/mL,质控范围:L为
our
medication.Methods Analyze
the data of serum digoxin concentration collected in 1 94
cases
hospital from 2008 to 2009.Serum digoxin concentration was datected by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 Among 194 cases。127 cases(65.46%)were within the eriective therapeutic concentration(0.5~2.0
1.15
说明临床并未根据患者本身的特点减少地高辛用
量。 3.2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西地兰)对SDC的影响 有10例使用了西地兰,其中6例单用西地兰, 4例地高辛片剂合并使用西地兰针剂。其中,浓度 超过2.0 rig/mE的患者有6例,且有1例浓度高达3.66 rig/mE,出现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症状,去乙
(FP执).Results
ng/mL)and the average value was(1.04-t-0.39)rig/mE,while 37 CaseS(1 9.07%)were below 0.5 ng/mL and the average
value was(O.25±0.1 8)ng/mL,as well
王学彬,等.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病例分析.
201 1年第32卷第2期
研究论文
・论文・
【临床药学】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病例分析
王学彬,徐慧欣,黄瑾,王卓・
(上海长海医院药剂科,上海200433)
摘要:目的
综合分析我院实施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资料,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相关患者的
病历,对2008~2009年实施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19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地高辛血药浓度使用荧光偏振免疫 法监测。结果在监测的194例病例结果中,共127例地高辛血药浓度在0.5~2.0 ng/mL的有效浓度范围内,占65.46%, 血药浓度平均值为(1.04±0.39)ng/mL;37例血药浓度<O.5 ng/mL,占19.07%,血药浓度平均值为(O.25±O.18)ng/mU; 有30例血药浓度>2.0 ng/mL,占15.46%,血药浓度平均值为(2.84+0.89)n∥mt,。结论 床血药浓度监测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实施个体化给药,保障用药安全。 关键词: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合理用药;相互作用:荧光免疫偏振法 中图分类号:R97T.1 文献标志码:A
O.75

5 ¨
Z 9
2.3年龄、性别 在进行SDC监测的194例血样中,男性多于女 性,其中男性116例(59.79%),女性78例(40.2l%)。 年龄17~96岁,平均年龄(72.8±13.9)岁,其 中65岁以下46例(23.72%),65~80岁的96例 (49.48%),80岁以上52例(26.80%),说明男性使 用地高辛的频度高于女性,65岁以上的患者使用地 高辛的频度高。如表2所示。 3讨论 由表l看出我院SDC的数据分布。在194例 SDC监测结果中,SDC<0.5 ng/mL共37例,占 19.07%,其中有8例因SDC太低监测结果显示 LOW;SDC在0.5~2.0 ng/mL的共127例,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