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英语写作的课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特点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赖恩(Tony Buzan)提出的一种图形化的思维工具。

它的核心概念是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展现思维的关系和发展,以便更好地理清思路和组织知识。

思维导图通常以一个中心主题为起点,通过放射状的分支来展开相关的思维内容,再通过连接线将各个分支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框架。

思维导图的特点包括:图形化、层次化、分支化、联想化、整体性等。

它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清思路,还能激发人们的联想和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 帮助学生整合知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

而这些知识之间通常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和联系。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将各种英语知识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

可以用思维导图将英语词汇按照词性、词义、用法等分类整合起来,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词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思维导图具有层次化、分支化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信息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并以一种整体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记忆和理解教材内容,还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设计思维导图让学生总结某个语法知识点的结构和用法,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思维内容的工具,它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创造力。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思维的发散性展现出来,从而激发出他们对知识内容的更多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将写作素材、观点、论据等进行分类和整合,从而激发他们对写作的灵感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首先概述了思维导图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包括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及与英语写作教学的融合。

结论部分总结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展望了思维导图的发展前景,以及思维导图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研究认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兴趣,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该研究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教学、研究、作用、水平、应用、兴趣、融合、发展前景、提升、学生、能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初中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的学习环境。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和写作一直是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在提高写作水平和激发写作兴趣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本研究旨在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写作兴趣以及与英语写作教学的融合等方面的作用,旨在为英语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有效和有趣的学习方式。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索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1.2 研究意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化和高效的学习工具。

研究将深入挖掘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机制,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还将探讨如何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主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巧用思维导图,妙解英语写作

巧用思维导图,妙解英语写作

巧用思维导图,妙解英语写作一、问题的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常常对英语写作望而生畏,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思维凌乱,缺乏语言组织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

简言之,就是1.写什么?即英语写作内容及素材的问题。

2.怎样写?即英语写作构思及结构的问题。

3.如何表达?即英语词汇、句型及语法的问题。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写作的困难,使他们不再为写作而苦恼呢?笔者结合《新目标》英语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为学生搭建英语写作平台。

二、研究背景(一)思维导图概述: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tony buzan 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

它的使用,要求先写下基本概念,然后再从中辐射出与其相关的想法和思维动向。

思维导图不仅能让人清楚快速地注意到所要强调的重点,而且更会让我们用一种联想的方式来更加清晰、更加有效地进行思考。

(二)学情分析:我校学生英语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英语写作更是困难重重。

本学期初,笔者采取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对任教的两个班级,共6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风格调查,其中一项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在所收的59份有效问卷中,69.5%的学生认为“图片或表格能让我更清晰地记得要学习的知识”,20.3%的学生说不清楚。

访谈中,有的学生认为图片的形式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比单纯的文字表达更有趣,印象更深。

有的学生则对图表情有独钟,认为图表能够使知识逻辑清晰,一目了然。

可见,思维导图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特点,可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轻松学英语。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应用实例本文通过对《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写作教学的课堂设计,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练习。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表述人的特征”(talking about personal traits)和“对人物进行比较”(how to compare people)这两个功能项目,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如何用形容词、形容词的比较级来描述人的个性特征;学习比较身边的事物。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和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思维导图引入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主题、概念和关键词通过图形和文字直观地展示出来的工具,通过它可以清晰地呈现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和逻辑结构。

本文将从思维导图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思维导图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概念或者主题之间的关系,通过它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展开思维。

在写作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写作内容,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和构建逻辑结构写作是一个需要有条理和逻辑的过程,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构建清晰的逻辑结构。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充分考虑写作内容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呈现。

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将各种材料和信息进行整合和归纳,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展开写作。

3. 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1. 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写作内容和思路。

在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先确定写作主题或者内容,然后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将各种概念、关键词和信息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和归纳,最后再进行呈现。

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和讨论,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所需的知识。

2. 倡导学生多元化思考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多元化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树立自己的思维框架和扩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在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思考写作内容,让他们尝试将各种概念和信息进行整合和联想,从而拓展写作思路和提高写作水平。

浅谈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利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利用

师说新语132019年第22期浅谈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利用◎.阿拉坦塔娜/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蒙古族中学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形象且直观的思考和表达方式,能够让人们很快的去认知和运用。

本文主要分析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并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探讨思维导图在单词记忆、阅读教学、语法教学和复习课上等教学环节中的操作方法,来探讨出一条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之路。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教学;运用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分析首先,应用思维导图可使学生更容易学习知识。

就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而言,学生在学习英语短文时往往存在以下两种现象:其一,在英语短文学习过程中只对生词及短语句型比较重视,对于整篇文章结构及内涵往往忽略,未能够从全局出发掌握文章内容;其二,可对全文进行背诵及默写,然而由于对文章整体性过于重视,往往无法对文章大意进行概括。

根据实际情况看,这两种类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很难将文章关键词掌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可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思维导图不但能够表现出语言知识点,而且能够表现出文章整体结构及框架。

其次,思维导图适用于初中英语教学。

对于初中英语课文篇章而言,其与小学短文中简单句不同,小学英语短文学生读一遍便能够理解大致意思,同时,其与高中英语中大篇幅文章有所不同,高中英语文章往往需要应用集中阅读策略才能够了解其大意。

初中英语课文大多比较简短,并且比较精辟,通常情况下一篇文章中包括几个意群,因而需要利用简洁高效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将几个意群联系起来,而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达到这种目的。

最后,思维导图符合初中学生思维。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年龄大多处于12岁-15岁,这些学生思维模式正在由形象思维逐渐发展成为抽象思维。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些文章内容比较抽象,含义也比较深奥,对于这些内容,学生往往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理解,并且迁移应用,而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通过关键词与图片串联方式使学生很快将文章理解,对学生英语学习十分有利。

思维导图架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架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架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2-02-20T12:03:03.410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2月作者:梁欢欢[导读] 初中生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进入了英语整体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是所有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的重点。

思维导图自传入我国以来,被率先应用于教育行业,在初中阶段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本文对此做出了简单探究。

梁欢欢青川县竹园初级中学校 628115摘要:初中生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进入了英语整体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是所有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的重点。

思维导图自传入我国以来,被率先应用于教育行业,在初中阶段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本文对此做出了简单探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设计教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2)02-286-01单元整体教学突出的是教学整体,重点是突出教材中本单元的教学目的,以及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整体单元教学理论要求英语教师对英语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学科素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掌握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也能够融合多种教学方法。

现阶段,思维导图在教学活动中影响越来越大,初中生在智力上的快速发展,也正好符合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在初中英语实际教学活动中,将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和思维导图理念相结合,在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模式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1.思维导图模式在初中英语单元词汇中的应用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也不例外,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只有掌握了英语词汇,才能在英语学习成绩和英语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一个示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构建,长此以往,学生能形成运用思维导图的良好习惯,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单词联想与记忆能力做出重要作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思维导图凭借其简单高效、直观可视的优势而逐步成为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活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以图文并重的方式来展现不同英语主题知识之间隶属关系的层级图,有效加快了学生构建和完善英语知识框架的速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强化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意识,为提高学生英语知识水平以及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维导图;新课程标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引言英语属于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写作是英语学习模块中的重难点内容,英语相比较语文学习而言有所不同,虽然英语属于语言学科,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以及风俗习惯与中国有较大的区别,所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以有效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思考和交流,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理清思路,从而有效掌握写作技巧。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思维导图理论知识,以及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具体作用和实施对策。

1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1.1教师教学方式落后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基本上一节课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很少考虑学生是否完全听明白了,一味地灌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是不愿意参与到英语写作中。

教师通常将写作教学独立于词汇、阅读教学之外,将写作教学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忽视了写作的综合性,很多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只是循规蹈矩,给出学生一个写作题目,进行关键词的解说,给出学生整体的思路,然后讲解案例模版,最后让学生进行仿写,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在当下快速地写出文章,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学生独立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落后,严重影响到了写作教学的开展,教师必须要创新写作教学形式,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词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提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稳步提升。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英语教学领域也不例外。

它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有以下
应用:
1. 教育学生如何组织写作
思维导图能够直观地表现思维与条理的关系,并便于组织结构,使学生更快速地理清
思路和理解文章结构。

例:在阅读一篇短文后,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写下读后感,将主
旨理清、将段落抽象加以总结、提供构思。

学生们可以在圆圈中写下主旨,然后以箭头表
示细节。

在大胆组织写作时,思维导图可以用更多的图形、颜色和文本来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2. 增加头脑风暴的效率
当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写作的主题时,思维导图作为头脑风暴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
快速地展开思路,产生更多创意。

在白板上,教师可以采用彩色标记,时限是5分钟,让
学生们使用颜色和想像力来组织主题的构想。

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也有助
于更好地理解主题。

3. 集中全班学生的思路
思维导图也可以用于团队合作的写作,例如小组讨论编写一篇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
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各自的思路绘制出来。

然后,学生们可以基于思维导图,逐渐梳理、挑选和完善自己的思路,并在短时间内编写出优秀的英语小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英语写作的课堂教学设计--人教版九上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Section B 3a-3b梅州市学艺中学李迪一、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围绕本单元的话题“过去和现在的转变”而展开,要求学生写一篇“How I've changed!”的记叙文来描述自己的变化,话题贴近生活,富有生命力。

初中阶段对于写作的要求,实际上是有指导的写作(Guidedwriting),它通过提供情景(文字、图片和表格等),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描述事物或事件,并表达一定的思想,以此检验学生对所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本单元Section A和Section B中有关“过去和现在的转变”的素材内容很丰富,可充分利用这些教材资源,以此启发学生思维,结合自身情况,学以致用,并通过合适的方法,写出一篇介绍自己过去和现在转变的书面表达。

二、学情分析: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本单元的前面阶段已学习了used to句型,并积累了一定的相关素材知识。

在心理及技能特点方面,学生对自己或他人与过去对比现在的变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但如果要合理规范地书面表达出来,大部分学生会觉得比较吃力,这就需要在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对他们进行指导。

三、教学目标:1. 语言知识目标:(1) 复习used to的用法,能掌握以下句型:I/He/She used to…;I/He/She didn't use to…(2) 复习掌握本单元前面学过的重要短语,并能学以致用:get tons of attention; hang out with friends; worry about;be absent from classes; fail one's examinations; in person;become more outgoing; be proud of/take pride in(3) 合理规范地写出一篇有关自己变化的书面表达2.能力目标:(1) 学会使用used to句型描述自己或他人过去的形象、个性和爱好习惯等(2) 学会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思路、辅助写作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和过去对比,发现自己现在的变化,让学生明白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道理,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教学策略:这节课是写作课,需要学生对所给话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包括相关的短语和句型,同时要能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以便让自己思路清晰,利于写作,这就需要用到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形象直观,可以将抽象的记忆和思维可视化,能够充分激发大脑思维,不但使记忆的内容更加深刻、快速、有效,而且能够提升思考技巧,增强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写作运用能力。

本节写作课的教学策略:输入、指导、合作、评价输入策略:写作是语言输出,应建立在语言材料输入的基础上,所以,积累相关话题的知识材料输入,以及正确的英语词法、句法、语段和语篇结构等知识的输入,是相当重要的。

本单元前面学过有关Candy Wang和LiWen的变化,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资料和短语、句型知识,可以充分有效利用。

指导策略:指导学生在审题时要围绕写作的主题和要点,写出每一段的主题句,再根据主题句进行选材,构思出能支撑主题句的有关内容,然后把各段落按时空或逻辑顺序连成一体,形成一篇语义基本连贯和有一定层次的初稿。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对话题(How I've changed)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根据导图的要点写出每段主题句,进一步再构建整段和整篇文字。

合作策略:英语写作是一个创作性的学习过程,它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思维的逻辑性和文章的条理性要求比较高,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通过小组合作、大组交流、全班分享的方式完成写作任务,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他们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又能为教师提供更多观察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机会。

评价策略: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认知、实践活动,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进步,在写作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组内初评、优化初稿,以及组间互评、取长补短的方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同时,也能让教师的评价更加有的放矢,增强其评价的有效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used to句型,并能正确运用此句型来进行表达②能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并借助思维导图,来写出一篇书面表达,话题是与过去相比所发生的一些变化2.教学难点主要是写作中,指导学生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编排,时态、短语和句型的正确运用,书写规范整洁,以及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激发思维、理清思路,达到辅助写作的目的。

六.教学模式:新课改倡导课堂模式多样化,不仅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这节写作课,“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围绕相关话题,指导学生绘制出生动有趣、真实有效、将采取“任务型教学”的思维导图,激发思维,产生联想,通过一系列任务化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

七、教学过程:1. Warm-up活动:向学生展示教师自己一张十年前的照片,先让学生猜猜是谁,然后让学生讲讲教师十年前和现在的不同,用到“used to”句型,目的是为了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准备。

2. Revision:展示张惠妹、张一山和孙俪过去和现在的照片进行对比,让学生用He/She used to…,but nowhe/she…的句型进行描述,其间需要学生想出一些和外貌、身材、发型有关的短语,目的是激活学生头脑中和写作话题(How I've changed!)相关的东西,酝酿写作思路,供拟稿阶段(draftingstage)选择有价值和意义的材料时参考。

3. Pre-reading:让学生回忆一下,本单元前面学过的两个人物Candy Wang和Li Wen,他们和过去对比,有什么变化,询问学生: What did Candy/Li Wen use to be like 引导学生思考。

4. While-reading:通过复习阅读有关Candy Wang和Li Wen的两篇文章,绘制出他们过去和现在对比变化的思维导图,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学会使用思维导图。

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 used to be shyin the a common girldidn't use to bepastpopularget tons ofattentionhang out; impossible; a starfamous pop nowguardsworry about; appears toothersHe Studies Harder Than He Used to not able to make friends less interested in the iin andlonely studies past unhappyfailed his examinationswork hard inschoolinowandhappy make some good friends outgoing become active manyinactivities5. Post-reading:引导学生讨论:What did Candy/Li Wen use to be like What's she/he like now 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一句句地表达出来,因为有思维导图的帮助,学生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而且有话可说。

通过这一阶段的讨论,学生对如何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思路、连词成句、连句成文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写作做好充分准备。

6. Pre-writing:通过前面两幅思维导图的学习,学生现在需要绘制与写作话题(How I've changed)有关的思维导图。

这时教师展示一张学生们三年前刚升上初中时的照片,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现在和三年前的不同,指导学生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外貌(appearance)、个性(personality)和爱好(hobbies),绘制思维导图时,以这三个主题关键词为出发点,尽可能多地联想出与之相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型,将它们在导图上标记出来。

由于思维导图图文并重,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思维,把主题关键词和相关内容建立记忆链接,在归纳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为写作铺垫。

long appearance hair; ………theinpersonali……hobbiesHow I've appearance……nowpersonali……hobbie……s7. While-writing:指导学生确定文章题材(记叙文)、人称(第一人称)、时态(主要是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穿插少许现在完成时),根据绘制出的思维导图和所列出的单词、词组、短语等扩展成句,先是每一段的主题句,然后再逐个段落具体补充。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模式,两人小组合作讨论,对列举的素材、写作要点和内容达成共识,完成初稿。

在小组合作写初稿时,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写作关键点和文章的篇章结构,并要留意行文是否流畅、是否言之有物。

教师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表达法或多种句式表达同一意思,运用过渡词语使文章顺畅自然、结构紧凑。

这个阶段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共同完成任务,降低了任务的难度,还增加了任务的趣味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8. Post-writing:这一过程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四人小组组内初评、互相交流、优化初稿;二是全班分享、组间互评、取长补短。

教师根据本次写作内容列出简单明了的评价细则,小组成员间互相传阅各自所写的文章,依据细则进行探讨和评估,优化初稿内容和结构。

教师制定评价细则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1)从词法角度:主要检查单词拼写是否有误、词组短语运)从句法角度:主要检查句子结构是否完整、动词2(用是否妥当、词性是否混淆、词与词的搭配是否恰当等;时态或语态是否正确、主谓是否一致等;(3)从语篇角度:主要检查文体格式是否准确、要点是否齐全、语句间连接成分的使用是否恰当、上下文是否连贯和符合逻辑等。

组内修改之后,每组推荐一篇习作进行组间互评,教师通过实时拍摄、现场投影的方式呈现各小组作品,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标准给出分数(按中考作文分值给分,满分15分;及格作文至少为9分,优秀作文至少为12分),并说明理由,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此文的最大优点和缺点是什么(2)此文有什么亮点是你写自己的文章时没有想到的(3)你从这篇文章学到了什么这种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评价能使学生得到及时反馈,而来自他人的反馈更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有效、更及时地解决自身的写作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