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 2_4_1 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1 和朋友在一起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1 和朋友在一起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1 和朋友在一起教案----518613f4-6ea8-11ec-aa9b-7cb59b590d7d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人民教育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第1卷4.1与朋友的教学计划《和朋友在一起》教案主题名称:与朋友在一起课程类型:新班级:一年级1802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白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要善交益友,懂得友谊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小组讨论与交流,能够积极寻找朋友,把坚持原则,交好朋友,而不是坏朋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朋友建立真积极的友谊。

教学重点:友谊的力量。

教学难点:学生真正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堂安排:40分钟教学过程及具体内容【新课导入】【讲授新课】:老师:同学们,人们在生活中会有很多友谊,而友谊无疑是其中之一。

古往今来,关于友谊的故事不计其数,其中高山流水相见的故事流传至今。

《列子.汤问》中就记载了这个故事:“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幻灯片展示翻译)后来,钟子期不幸因病逝世,伯牙悲痛欲绝地摔破了琴,发誓此生1/5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不再弹钢琴,人们留下了一个好故事“博雅摔钢琴感谢知己”。

那到这里,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拥有如此珍贵的友谊呢?又是否需要这一份友谊呢?同时这份友谊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力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和朋友在一起》这节课中去寻找答案吧。

一、我的朋友圈(黑板书写)教师:接下来,为了同学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友谊,请大家来完成教材39页“我的朋友”图。

填写完毕之后可以和自己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提示:可以从交友的范围、与朋友活动的内容方面来考虑。

)(活动持续约三分钟)教师提问:好,大家都填写完毕了吧。

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备课精优课件+教案

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备课精优课件+教案
4.1 和朋友一起(核心素养目标)
课题
4.1 和朋友一起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框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 ,属于人生观教育的内容。教材立足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背景下,将中国梦有效融人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体系。依托典型案例创设合理情境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正面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本框内容可以帮助七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节奏,明确学习目标和人生发展目标,为之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责任意识:在与朋友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处理这些问题需
要宽容、理解、尊重,需要责任与担当。
重点
友谊的力量
难点
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友谊故事:歌德与席勒的旷世友谊
2、说一说
这样的友谊你羡慕吗?你也渴望友谊吗?
和朋友在一起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探究与分享
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什么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3、知识总结: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变化?
4、我的朋友
你还记得那些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吗?
其中,也许也有一些矛盾和不愉快,这影响了你们的友谊吗?为什么?
学习
目标
道德修养:培养热爱生活、注重友谊的美好情感;在集体生活中体会友谊的美好,乐意为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和朋友在一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友情的重要性,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友谊的真谛,学会珍惜朋友,与人和谐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更加关注人际关系,特别是友谊。

他们对友谊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但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友谊,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朋友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重要性,如何与人相处。

2.难点:理解友谊的真谛,学会珍惜朋友,与人和谐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人物和事件,让学生深入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相处,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友谊的重要性。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意义。

3.准备生活情境,用于情景模拟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友谊的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图片和学生的分享,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朋友在一起》。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人物的行为和情感变化,思考友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与朋友相处的点滴,讨论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对友谊重要性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第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一、教材分析《和朋友在一起》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的第一框内容,本课通过设计“我的朋友”图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梳理自己的交往现状与朋友关系,让学生觉察自己的交往特点及交友对象的变化,这是学生建立友谊的前提;通过完成“朋友影响力”图和分享友谊故事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与力量,并把友谊的力量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层面,体会朋友在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学情分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学生逐步离开父母的怀抱,更多的寻求同龄人的认同,从同龄人的眼睛里寻找自己。

因此,与同龄人发生深刻联系、建立真挚友情成为学生迫切的内心需求。

对朋友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一些模糊的体验,把学生的感悟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帮学生进一步感受友谊的力量,明确友谊在成长中的价值,从而珍惜友谊,善待友谊。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

2.能力目标通过回忆过往的交友经历,使学生觉察、反思自己的人际状况;通过完善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让学生觉察自己对友谊的期待,培养学生的觉察、反思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设计探究分享友谊故事、完成“我的朋友”坐标图等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并接纳自己和他人对友谊的渴望;能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美好。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自己朋友关系的意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

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师生对话,设问导入。

在问与答间,让学生觉察到自己现在交往对象选择上的倾向性。

教师导语:开始上课之前,老师想做个班级现场调查,请同学们真实地回答老师的这几个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快乐的事,你最愿意与谁分享?心理的小秘密,你最愿意向谁倾诉?遇到了困难,你最愿意向谁求助?你最愿意与谁一起外出游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必要的简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和朋友在一起》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如何在集体中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逐渐独立,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他们对人际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成熟。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为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原则和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与人相处的原则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实践法: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素材,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小组活动的内容和方案,确保学生能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与人相处的,他们采取了哪些原则和方法。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在与人相处中的体会。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活动结束后,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总结一下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集体中生活,如何为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学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学案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3.我们为什么需要朋友?(朋友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①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②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五、课堂小结思考、归纳、总结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学案(1)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课堂导学】一、填空题1.对友谊的______,让我们相互______。

2.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______;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______。

3.朋友丰富了我们的______,友谊让我们列深刻地体会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课堂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友情表述正确的有 ( )①友情是我们特别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②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③友谊的力量让我们得到成长④结交到对自己成长有益的挚友是我们一生中的幸运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2.小美说:“我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能独立自主,不用结交新朋友。

”下列对这种说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这种说法正确。

因为孤独的人照样能生活B.这种说法错误。

因为初中学生做不到独立自主C.这种说法正确。

因为能力强的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D.这种说法错误。

因为友谊能使人分享更多的快乐和幸福3.小雯的父母离婚后,她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内心受到极大打击,学习成绩下降。

同学们了解后主动接近她,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她。

同学们的友情使小雯从郁闷消沉的阴影中走出来,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设计

第四课友情与成长同行第 1 课时和朋友在一同【教课目的】知识目标:认识交友的利处,认识友情的力量。

能力目标:认识到交友的利处,学会办理交友中碰到的各样问题。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尊敬别人、珍爱友情的感情,在交友过程中不停提高自己的道德质量。

【教课重难点】要点:友情的力量。

难点:学会办理交友中碰到的各样问题。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形导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人都曾赐予我们关爱之情。

不单有父亲母亲、老师的关爱,更有同学、朋友的关爱。

哪位同学能讲一下朋友关爱自己的案例?学生依据自己的实质状况,讲朋友关爱自己的案例。

教师:是呀,朋友和友情是人生永久的话题。

步入初中,我们会思念小学的朋友,也会迎来新的友情。

今日,我们一同商讨相关朋友的话题——和朋友在一同。

二.合作研究:(一)我的朋友圈1.教师:人为何需要友情呢?由于我们需要和朋友一同分享、聊天、嬉戏下边让我们共同商讨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阅读教材P38 运用你的经验,回答:上述这些人都可能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

在下边的情境中,你的选择会是谁?请把你的选择涂在上边对应在的符号里 (能够多项选择 )。

教师能够指引学生疏组议论。

各个小组针对这四个问题分别选出同学们最愿意分享、倾吐、求援、出门游乐的人。

教师:长大后,我们盼望有人相伴一同翱翔。

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愈来愈重要的部分。

3.教师: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近似的体验呢?与一位或许几位好朋友之间的相互认识愈来愈深入,友情愈来愈亲近。

4.阅读教材P39 研究与分享,回答:(1)在成长的光阴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P39 图的相应地点。

(2)你的朋友在年纪、性别、性格、地区、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一样时间段有什么特色?(3)跟着年纪的增加,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答案提示:前两问据实回答、填写即可。

(3)跟着年纪的增加,或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或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从前变小了,可是交往更为深入,朋友关系更为亲近。

七级政治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新人教(道德与法治)

七级政治上册4.1和朋友在一起教案新人教(道德与法治)

4.1 和朋友在一起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身边友谊带给自己的影响,深入思考对待友谊的好做法,感恩身边的朋友,感受友谊的力量。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友谊带给我们的影响,提升认识新友谊,处理好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材料,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朋友对我们的影响力,知道如何处理好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理解我们需要结交真诚友善的朋友。

2新设计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的朋友圈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思考,学生举手与教师提问相结合,典故与史实相结合,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让重难点知识轻松出现,迎刃而解。

3学情分析(1)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

(2)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学生特点:对于友谊有期待,有困惑。

在进入初中的关键时期,需要树立起正确的友谊观。

4重点难点重点:感受朋友的影响力难点:更好地觉察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结交真诚友善的朋友。

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游戏——猜猜他是谁?他不比亲情的血浓于水,但它同样神圣不可侵犯。

他洁白得如同一张白纸,澄澈得如同一汪清泉,绚烂得如同一簇繁花。

他不出于任何目的,不是做出样子给别人看的,更不掺杂任何功利因素,而是自主地无怨无悔的奉献,单纯地发自内心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猜猜他是谁呢?生:他是友谊,陪伴于我们身边的友谊。

师:是啊,这就是形容友谊的一段小短文。

我们可以发现,友谊是多么的坚定,多么的美丽,多么的无处不在,多么的发自内心深处。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人生中的好朋友们,聊一聊有他们的友谊岁月。

活动2【讲授】第一篇巍峨高山你相伴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展示幻灯:绘制我的友谊图师:今天我们将一起完成一幅友谊图的绘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我们心中对于友谊的真挚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感受到并接纳自己和他人对友谊的渴望。

(2)能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美好。

2.能力目标
(1)能觉察、反思自己的人际状况,觉察自己对友谊的期待,培养自我觉察、反思的能力。

(2)提高感受友谊力量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

(2)理解友谊的影响与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友谊的影响与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和朋友在一起》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和“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本课由“我的朋友圈”和“友谊的力量”两目内容组成。

第一目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友谊的渴望,认识到同龄伙伴、朋友在生命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自己的朋友关系进行梳理,觉察自己的交友状况,体味友谊带给自己的复杂感受。

第二目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成长过程中的友谊故事,重温友谊的温暖和美好,感悟朋友对自己的影响,体验友谊的力量。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当你在茫茫人海中结识某个人,并与他建立起真挚的友谊时,你会感到无比高兴和兴奋。

从此,你的生活中将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