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M系列样本
关于细菌论文关于超级细菌的论文细菌论文

~ 25 mm 长接种。孵 育后 , 在抑 菌环 与试 验菌 株划 线交 叉处 出现增强生长为碳青霉烯酶阳性。 将初筛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 进一步用 NDM - 1 目 的引物 做 PCR 检测 , 通过测序分析确定 ND M - 1 的细菌。 4 防治对策 首先需要理性看待超级细 菌 , 既不能盲 目乐观 , 也 不能过 度恐慌。 NDM - 1 超级细菌本身不可怕 , 重要的是敲响 了控制 多重耐药菌的警钟 , 采取积极的预 防手段 , 延缓 抗药性 细菌产 生 , 防治更多的超级细菌出现。 监测耐药菌 : 世界卫 生 组织 将细 菌耐 药列 为危 害公 共安 全的人为因素之 一 , 并要 求各 成员 国积 极应 对。针 对目 前的 NDM - 1, 应加强对多 重耐药 菌和 泛耐 药菌 的筛 查和 监测 , 特 别对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者进行 致病微 生物检 测和细 菌耐药 监测 , 关注其危险因素 , 发现对碳 青霉烯 类的耐 药菌株 应进一 步鉴定是否为 NDM - 1 , 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隔离 , 防止 进一步 传播。 增强防御力 : 预防的措施最主要 的是注 意个人 卫生 , 尤其 是正确洗手的习惯 , 加强身体锻 炼 , 合 理膳食 , 注意 休息 , 提高 机体的抵抗力。 管理感染者 : ! 超级细菌 ∀感染通 常是在医院 内传播 , 普及 超级细菌防控知识 , 强 化医 源性 感染 和交 叉感 染的 预防 和控 制 , 采取措施减少多 重耐 药细 菌交 叉感 染的 机率。 一旦 发现 NDM - 1 超级细菌定 植或感 染者 , 必须严 格隔 离和监 视病 者 , 防止细菌传播。同时 , 医护人员应严 格遵守 消毒隔 离措施 , 接 触可疑感染者必须 及时 洗手 及手酒 精消 毒 , 所 用医 疗器 材的 消毒也不可忽视 , 达到防止 NDM - 1 超级细菌蔓延的 目的 [ 6] 。 合理应用抗生素 : 需要加强对抗 生素使 用的管 理 , 从医院 到个人 , 严格抗生素使用指征和原 则 , 对 超广谱 及与耐 药性产 生关系密切的抗生素使用加以 限制 , 分级管 理 , 使用正 确的给 药途径及足够的剂量并 规范 的疗程 , 延 缓 ! 后抗 生素 时代 ∀ 的 到来。 针对性治疗 : 目前 , 产 生 NDM - 1 基因 的主 要细 菌包 括 :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阴 沟肠杆 菌、 枸 橼酸杆 菌、 变形杆 菌属、 产酸克雷伯菌、 摩氏摩 根菌和普 罗威登 斯菌属。 最常见 的感染部位是泌尿 道和 外伤 伤口 , 其 次是 呼吸 道、 血 液、 中心 静脉插管等 [ 2, 3, 7] 。已有的药物敏感性显示 N D M - 1 多 重耐药 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头孢菌素类、 碳 青霉烯类、 氨 基糖苷 类都耐 药 , 仅对黏菌 素和替加环素的敏感率达到 89% ~ 100% 和 56% ~ 67% ; 个别菌 株对 氨曲 南、 庆大 霉素、 环 丙沙 星 敏感。 治疗 应根据感染部位及感染菌的 药物敏感 性综合 考虑。多 黏菌素 和替加环素对目前绝大部分 ! 超级细菌 ∀ 敏感。黏菌素 可以单 独或联合用药抗多重耐药菌 , 有较 好的疗效 和安全 性 , 肾毒性 ( 一般为可逆性 蛋白尿、 管型 尿及血 尿 ) 发 生率小 于 20% 。通 常静脉给药 , 也可以 吸入 或鞘 内给 药治 疗脑 膜炎。 但联 合用 药及其他途径给药的合适剂 量有待于进 一步观 察确定 [ 8] 。值 得注意的是 , 对黏菌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已有报道 [ 9, 10] 。替 加环素是一种新型 的甘 氨酰 四环素 类抗 生 素 , 别名 丁甘 米诺 环素 , 具有超广谱的抗菌活性 , 能 够克服 或限制 细菌的 外排泵 和核糖体保护两种耐药机制产 生的作 用 , 不 易产生 耐药性 , 美 国 FDA 已批准上市 , 但国内 目前尚处 于临床 研究和 申报 生产 阶段。新开发的一 种新 的氨 基糖 苷类 抗生 素 A CHN - 490 在
NDB1C中文样本-120710

07
NDM1L-50GQ系列剩余电流动作带过欠压保护功能动作脱扣器
适用范围
加装于NDB1C-63小型断路器右侧,对对地漏电、人体直接或间接触电,线路过电压、欠电压等故障进行保护。
型号及其含义
ND M 1 L 50
设计代号
漏电保护
壳架等级 A
过压保护(可选择)
7
欠压保护(可选择)
8
极数
9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mA
公司已在全国二十二大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杭 州、武汉、重庆、天津、西安、济南、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沙、昆 明、郑州、成都、南昌、石家庄、长春、贵阳)设立了区域销售服务中 心,旨在多角度、全方位的为客户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
NDB1C系列 小型断路器
概述
NDB1C系列产品为良信首推的“工业级民用”产品,其 产 品 性 能 、 技 术 参 数 、 环 保 指 数 、 外 观 设 计 、 售后服务将承未来所需,将工业标 准与民用家宅或设备完美对接,尽享工业水准!
1
N
1PN
U< U>>
2N
1
3
N
U< U>>
2P
24
37 37
壳架等级 额定电流A
63
产品型号 NDM1GQ-63/1PN
63
NDM1GQ-63/2
1357
4P
2 45 8
64
50
NDM1GQ-50/4
与断路器的选配原则
过欠压动作脱扣器的断路器若检验介电性能时,需断开脱扣器部分。 过欠压动作脱扣器只与本公司小型断路器匹配,不做单独供货。 可单独提供过压或欠压功能脱扣器,过压脱扣器为NDM1G-63或NDM1G-50,欠压脱扣器为NDM1Q-63或 NDM1Q-50 1PN\2P过欠压或过压、欠压脱扣器最大工作电流63A。4P过欠压或过压、欠压脱扣器最大工作电流50A。
COPD

四、抗生素应用策略
五、真菌预防
– 住院时间>2周的患者? – 入住ICU或烧伤病房 – 脑血管病后遗症\昏迷患者 – 外科伤口感染或烧伤患者 – I型糖尿病患者 – 长期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患者 – 接触MRSA感染或定植者的患 者
CA-MRSA 日间看护中心的工作人 员或被看护者 运动员及其密切接触者 军人或退伍军人 囚犯 无家可归者 男性同性恋患者 静脉注射毒品者 美洲原住民
• 代表菌株:鲍曼不动杆菌等 • 耐药机制:
– 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 – 分类:
• 非金属碳青霉烯酶(A):可被克拉维酸抑制 • 金属酶(B):对单环类敏感
• 对策: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可能有效
细菌耐药机制
• β内酰胺酶介导的耐药
– – – – – 青霉素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头孢菌素酶(AmpC) 非金属碳青霉烯酶 金属酶
• 防治:①合理选用抗生素,②减少侵袭操 作,③及时拔管,脓肿引流。④选药:多 粘菌素,并与碳青酶烯、氨基糖苷类、喹 诺酮类联用。⑤手卫生、无菌操作。⑥兰阳性球菌
• 微球菌科
– 葡萄球菌属
• • • • • 金葡菌(MRSA) 表葡菌(MRSE) 凝固酶阴性(CoN S) / 阳性葡萄球菌 溶血葡萄球菌 柠檬色葡萄球菌……
• 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占所监测细菌 1.2%~13%,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 伯,现有阴沟杆菌、变形杆菌、费劳地枸 橼酸菌、产酸克雷细菌等,在美、加、日、 韩、澳、香港有报道。
• ICU长期用抗生素、插管、机械通气,疾病 重,易感产NDM-1菌,当碳青霉烯无效时, 应及时采集样本检测。
MRS的治疗
• 糖肽类抗生素
– 万古霉素 – 去甲万古霉素 – 替考拉宁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中质粒介导的KPC-2和NDM-1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构分析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中质粒介导的KPC-2和NDM-1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构分析林迪;方颍;张嵘;陈功祥【摘要】目的对携带blaNDM-1和blaKPC-2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构进行分析.方法收集4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F-05、CF-17、CF-35、CF-43),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细菌同源性;特异性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和ESBLs耐药基因、接合试验、耐药基因周围序列分析对菌株的耐药机制进行分子水平研究.结果 4株细菌仅CF-05对阿米卡星敏感,所有菌株对其他检测药物全部耐药;PFGE 结果显示4株细菌不同源;特异性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显示2株(CF-35、CF-43)同时携带blaNDM-1和blaKPC-2、另2株(CF-05、CF-17)仅携带blaNDM-1,CF-35同时携带blaCTX-M-15;其中3株细菌(CF-05、CF-17、CF-43)接合成功,CF-05、CF-17接合子(CF-05-1和CF-17-1)携带blaNDM-1,CF-43获得2种接合子(CF-43-1携带blaKPC-2、CF-43-2同时携带blaNDM-1和blaKP-2);分析blaNDM-1和blaKPC-2周围序列发现,4株细菌周围序列分别与国内报道携带blaNDM-1和blaKPC-2的肺炎克雷伯菌质粒pNDM-HN380和PK048周围序列高度相似.结论在4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中检测到NDM-1型碳青霉烯酶,其中2株同时携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blaNDM-1周围序列和blaKPC-2周围序列与国内已知肺炎克雷伯菌相关耐药基因周围序列高度相似.【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6(034)006【总页数】5页(P423-427)【关键词】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碳青霉烯酶;NDM-1;KPC-2【作者】林迪;方颍;张嵘;陈功祥【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03;解放军第117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13;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杭州31001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新型碳青霉烯酶的流行和传播,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肠杆菌科细菌不断涌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和院内感染控制带来极大挑战。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

01
引言
背景与目的
背景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 逐渐增强,其中产NDM-1泛耐药肠 杆菌科细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 巨大挑战。
目的
制定本诊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 关于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指导建议, 以优化患者管理和控制病菌传播。
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概述
加强手卫生
医护人员和患者应经常洗手或使用手部消毒剂, 以减少手部携带细菌的数量。
合理使用抗生素
减少抗生素滥用有助于降低产NDM-1泛耐药肠 杆菌科细菌的传播和流行。
ABCD
严格消毒医疗器械和环境表面
医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的消毒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加强监测和诊断
及时发现感染病例,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并对感 染源进行追踪和隔离。
产NDM-1泛耐药肠杆 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 南
目 录
• 引言 •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传播与流行 •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诊断 •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治疗 •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预防 •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未来研
究方向
定义
01
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是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
菌引起的感染。
传播方式
02
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物品、水和食物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
者或医务人员传播。
临床表现
03
感染症状多样,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等,严重时
可导致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02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 科细菌的传播与流行
实验室诊断
血液培养
产 NDM-1 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

∗ 5.氟喹诺酮类:肠杆菌科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突出 肠杆菌科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突出,需要根据药 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药物。 ∗ ∗ 6.磷霉素:体外研究表明对部分耐药菌有效 体外研究表明对部分耐药菌有效,但缺乏临床研究数 据。
(三)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 1.轻、中度感染:敏感药物单用即可 敏感药物单用即可,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磷霉素等,也可联合用药,如氨基糖苷类联合环丙沙星 如氨基糖苷类联合环丙沙星、环丙沙 星联合磷霉素等。无效患者可以选用替加环素 无效患者可以选用替加环素、多粘菌素。
超级细菌是一切耐药菌的统称
∗ 超级细菌其实并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 超级细菌其实并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 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随着 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 时间的推移,超级细菌的名单越来越长 超级细菌的名单越来越长,包括产超广谱酶大肠埃 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泛耐药肺 炎杆菌、泛耐药绿脓杆菌等。
(一)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 1.依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2.临床微生物室应扩大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范围 临床微生物室应扩大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范围,包括范围更广的 非β-内酰胺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 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替加环素、米诺 环素、磷霉素、多粘菌素等),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及时拨出导 ∗ 3.去除感染危险因素,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 管、脓肿引流等。 ∗ 4.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 ∗ 5.根据临床特征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根据临床特征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 (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规定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规定,将碳青霉烯类按照特殊 使用类抗菌药物进行管理。
NDM-1超级细菌

生物工程学报Chin J Biotech 2010, November 25; 26(11): 1461−1472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ISSN 1000-3061 cjb@©2010 CJB, All rights reserved.人类与病原菌的军备竞赛:NDM-1耐药基因与超级细菌孙明伟1,2,郑焙文1,3,高福1,4,朱宝利11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 230027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4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01摘要: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诸如鼠疫和肺结核病等瘟疫的大流行,都曾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的威胁。
抗生素的应用使人类掌握了抵抗细菌感染的锐利“武器”,但同时病原菌也通过突变和水平基因转移等方式产生了诸多耐药基因,从而获得了应对抗生素杀伤的坚固“盾牌”;于是人类又不断地开发新式抗生素“武器”来破解病原菌的耐药“盾牌”——一场“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近来研究发现,携带编码NDM-1基因的耐药质粒不仅可以在细菌间转移,而且能使所在宿主菌成为可以耐受几乎全部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但是,凭借着日益进步的科技和医学,以及科学的用药策略,我们一定可以再次战胜超级细菌。
关键词: NDM-1,超级细菌,军备竞赛,耐药基因Arms racing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pathogens: NDM-1 and superbugsMingwei Sun1,2, Beiwen Zheng1,3, George F. Gao1,4, and Baoli Zhu11 CAS Key Laboratory of Pathogenic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7, China3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3 Beijing Institutes of Life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Abstract:Throughout human history, pandemic bacterial diseases such as the plague and tuberculosis have posed an enormous threat to human beings. The discovery of antibiotics has provided us with powerful arsenal for the defense against bacterial infections. However, bacteria are acquiring more and more resistance genes to shield off antibiotics through mutation and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Therefore, novel antibiotics must be produced and the arms race between bacterial pathogens and antibiotic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nse. Recently,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plasmids carrying a new metallo-β-lactamase gene, bla NDM-1, and many other antibiotics resistance genes can easily spread through bacterial populations and confer recipient stains resistance to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antibiotics. It is a threat to the human health and a great challenge for our medical science, which we are facing. We need to find new ways to fight and win this arms racing.Keywords:NDM-1, superbugs, arms racing, resistance geneReceived:September 14, 2010; Accepted: September 27, 2010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770060),Foundation for Innovative Research Groups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81021003).Corresponding author: Baoli Zhu. Tel: +86-10-64807362; E-mail: zhubaol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0770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No. 81021003)资助。
微生物药敏结果解读及与临床的沟通详解

关于细菌耐药我们应该知道什么?
天然耐药的抗菌药物(肯定无效) 可以选择的抗菌药物(可能有效) 细菌药敏试验可以提供哪些信息? 如何解读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当前第8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四\17点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
对抗假单胞青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抗假 单胞氨基糖苷(吉他霉素、妥布霉素),抗假单胞 三代头孢(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环 丙沙星、氨曲南等均耐药
静脉采血后注入血培养瓶。 (2)于已用抗生素不能停用时,可于48小时内分别于下次用抗生素之
前,采取3份血液标本(要求双管双侧)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 检,应放置室温保存,但不能超过8-9小时。
(3)必要时可取骨髓1-2ML,无菌注入血培养瓶中送检。
注意: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一般病人在发病初期1-2天或发 热高峰时采集血液保本。
n 感染菌对同一种药物的MIC越小,效果越好 n 不同种抗菌药物之间MIC无可比性
n 目前很多仪器报告的是检测折点,而不是真正
的MIC
当前第16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四\17点
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
5、培养阳性的细菌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治 疗吗?
n 不是的 n 培养阳性感染,可能为污染(血培养),可能为定
避免漏检。
(3)标本采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集标本的容器必须经灭菌处理,不可用消毒剂。
当前第28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四\17点
2、标本运送
(1)标本采集后应尽快运送到细菌室。
(2)标本采集后在室温下超过2小时未送到细菌室的,可
视为不合格标本。
3、标本验收 (1)实验室只接受和处理合格标本。
当前第3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四\17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DM1-63系列小型断路器
适用范围
B型:无感或微感电路 C型:照明配电电路 D型:工业配电系统 过载及短路保护
产品型号
1 1P
2
B、C、D 18
B、C
1 3 2P
2 4
B、C、D 36
B、C
1 3 5 3P
2 4 6
B、C、D 54
B、C
1 3 5 7
B、C、D
4P
72
2 4 6 8
B、C
1
NDM1-63 1/1
30
2N
13
27
30
2P
37
30
24
13 5
36
30
3P
51
30
2 46
3N 1 3 5
45
30
64
30
1 35N
1357
45
30
4P
2 45 8
64
30
32
NDM1L- 32/1N
50
NDM1L- 50/1N
32
NDM1L- 32/2
50
NDM1L- 50/2
32
NDM1L- 32/3
50
NDM1L- 50/3
产品型号
NDM1-125 50/1 NDM1-125 63/1 NDM1-125 80/1 NDM1-125 100/1 NDM1-125 125/1
NDM1-125 50/2 NDM1-125 63/2 NDM1-125 80/2 NDM1-125 100/2 NDM1-125 125/2
50
NDM1-63 50/1
63
NDM1-63 63/1
1
NDM1-63 1/2
3
NDM1-63 3/2
6
NDM1-63 6/2
10
NDM1-63 10/2
16
NDM1-63 16/2
20
NDM1-63 20/2
NDM1-63、125小型断路器的直流使用注意事项
按直流控制电路的功率选择断路器的额定电流 直流额定电压决定需用几极断路器串联工作
60V 一极 125V 二极串联 250V 四极串联
接线示意图
此种使用方法不必分正负极,可以上下进线 在以上使用条件下,线路预期短路电流不应超过 其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
3P
73
30,100
100
NDM1L-100/3
3N
90
30,100
100
NDM1L-100/3N
4P
90
30,100
100
NDM1L-100/4
剩余动作电流可根据顾客需求特制,如:6mA,10mA,100mA等规格。 带剩余电流动作脱扣器的断路器若检验介电性能时,需断开脱扣器部分。 本公司漏电脱扣器只与本公司小型断路器匹配,不做单独供货。 与断路器的选配原则
32
NDM1L- 32/3N
50
NDM1L- 50/3N
32
NDM1L- 32/4
50
NDM1L- 50/4
NDM1L-100 系列剩余电流动作脱扣器
极数
宽 度mm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mA 壳架等级额定电流 A
产品型号
1N
54
30,100
100
NDM1L-100/1N
2P
54
30,100
100
NDM1L-100/2
1P
2
1 3
2P
2 4
1 3 5
3P
2 4 6
1 3 5 7
4P
2 4 6 8
27 54 81 108
50 63 80 100 125
50 63 80 100 125
50 63 80 100 125
50 63 80 100 125
外形尺寸
68 38
T
NDM1L-32、50 65
49
NDM1L-100
95
85
45
≤25
80
5
NDM1L系列剩余电流动作脱扣器
NDM1L-32(50)系列剩余电流动作脱扣器
极数
宽 度mm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mA 壳架等级额定电流 A
产品型号
1
27
30
1N
37
适用工作环境及安装条件
环境温度:-5℃  ̄+40℃ 空气相对湿度:≤95% 海拔:≤2000m 污染等级2的环境 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地方
主要性能指标
额定电压:AC230/400V (1PN、2P)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见表 AC400V (3P、3PN、4P)
接线能力
NDM1L-32: 10mm2及以下导线 NDM1L-50: 25mm2及以下导线 NDM1L-100: 50mm2及以下导线
宽度(mm) 9
注:与NDM1断路器拼装后 合闸时11,14接通 分闸时11,12接通
SD报警触头
用途
加装于NDM1小型断路器左侧 指示断路器脱扣状态
技术参数 额定工作参数
AC 230V 6A AC 400V 3A DC 24V 6A DC 48V 2A DC 125V 1A DC 250V 0.4A
NDM1-125 50/3 NDM1-125 63/3 NDM1-125 80/3 NDM1-125 100/3 NDM1-125 125/3
NDM1-125 50/4 NDM1-125 63/4 NDM1-125 80/4 NDM1-125 100/4 NDM1-125 125/4
加装于NDM1小型断路器左侧 指示断路器通断状态
技术参数
额定工作参数 电压 电流 电压 电流
AC 230V 6A AC 400V 3A DC 24V 6A DC 48V 2A DC 125V 1A DC 250V 0.4A
接线能力
25mm2 及以下导线
外形尺寸
4P 3P
72 54
2P 1P
36
18
max70
40
20
5. 5
45
1
NDM1-63系列小型断路器
极 数 脱 扣 特 性 宽 度 m m 额 定 电 流 A
断路器型号
额定电流
直流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kA 60V 125V 250V
NDM1-63 1A ̄63A 10 ( 1P ) 20 ( 2P ) 50 ( 4P )
NDM1-125 50A ̄125A 20 ( 1P ) 20 ( 2P ) 15 ( 4P )
25
NDM1-63 25/2
32
NDM1-63 32/2
40
NDM1-63 40/2
50
NDM1-63 50/2
63
NDM1-63 63/2
1
NDM1-63 1/3
3
NDM1-63 3/3
6
NDM1-63 6/3
10
NDM1-63 10/3
16
NDM1-63 16/3
20
NDM1-63 20/3
25
NDM1-63 25/3
32
NDM1-63 32/3
40
NDM1-63 40/3
50
NDM1-63 50/3
63
NDM1-63 63/3
型号及其含义
ND M 1 L /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mA 当带有不可分断的中性 线时,用“N”表示 极数 壳架等级A 漏电保护 设计序号 小型断路器
“ ”牌低压电器
符合标准
NDM1L-32、50:GB 16917.1、IEC 61009-1; NDM1L-100:GB14048.2、IEC60947-2, 并获得CCC、CE、TUV认证证书
NDM1系列断路器
NDM1系列剩余电流动作脱扣器
极数配合 壳架等级配合
1P 2P 3P 4P NDM1-63 NDM1-125
1N 2P 3P,3N 4P NDM1L-32,NDM1L-50 NDM1L-100
6
11
12
14
91 92 94
NDM1系列小型断路器附件
OF辅助触头
用途
例1
+ - 60V
NDM1-63 NDM1-125 1P 负载
例2
+ - 125V
例3
+ - 250V
NDM1-63 NDM1-125 2P 负载
负载
NDM1-63 NDM1-125 4P
4
NDM1L系列剩余电流动作脱扣器
45
32
适用范围
加装于NDM1小型断路器右侧,对对地漏电、人体 直接或间接触电等故障进行保护
经过严格评审,2005年公司被上海市政府评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和“浦东新区企业技术开 发机构”。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生产的低压电器元件各系列产品全通过了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安全质量认证(CCC)、CE认证(Conformity of Europe)和TUV认证;公司积极 贯彻欧洲RoHS指令,产品在国内低压电器行业首家通过SGS-CSTC机构检测。公司主导产品连续3年获 上海电器行业名优产品。
产品特点
具有过载及短路保护装置—保护功能齐全 采用“框式”接线结构—接线安全可靠 可配多种附件:剩余电流动作脱扣器、 辅助触头、报警触头、 汇流排-功能扩展简便 模块化、模数化—任意组合,系列配套 TH35mm标准安装轨安装—安装简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