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历史期中期末复习15至16世纪西欧社会演变

颁布《法国民法典》
正义(反侵略)
非正义(争霸、侵略)
评价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国 别
时 间
领 导
背景
斯图亚特王朝 专制统治阻碍 资本主义的发 展
过 程
开始 初胜 复辟 胜利 独立
成果
特点
意义
英 国
资产 1640 阶级 1688 1689 新贵族
《权利法案》
早、 妥协、 宗教色彩
稳定 发展
美 国 法 国
割据一方,手 握实权。
随着城市复兴, 形成分裂割 市民阶层产生, 据、一盘散 并开始争取城 沙局面 市自治。 增长:可以参 加等级代表会 议,掌握赋税 批准权 增长:市民阶 层上层演变为 资产阶级。 有效改变了 西欧的混战 割据,促进 了经济 推行重商主 义,打击贵 族,促进统 一和经济
等级君主 制时期
二、独立战争的进程
1、开始标志:1775年4月,波士顿的“列克星敦枪声” 2、宣布组建领导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武装独立;大 陆军;华盛顿政权核心) 3、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杰弗逊等《独立宣言》: 利用“天赋人权”理论,反对英殖民统治 评价:第一个人权宣言 4、转折性战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结束:1783年,约克镇战役,康华里向华盛顿投降 6、正式独立:1783年,美、英《巴黎和约》 (美领土范围:密西西比河以东)
三、独立战争的性质、作用(评价) 1、性质:两个性质 (1)反英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2)建立资本主义 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 2、作用: (1)实现美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建国、发展) (2)成为拉美独立运动的榜样(世界意义)
四、建立制度——联邦制度的确立
1、邦联制度 2、联邦制度的建立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性转折意义的突破是与纵向发展进程中明形态的重大飞跃——工业明的兴起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这个意义上的社会转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现代化”。
1500年前后,西欧地区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联动的历史运动会聚、互动,最终为工业明的诞生准备了知识基础、制度环境和政治、经济、化条件,这些历史运动包括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地理大发现、民族国家的崛起、艺复兴及宗教改革等。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15—16世纪商品经济、手工工场发展及资本原始积累的基本情况,理解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互动发展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作用。
了解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及君主专制形成的基本情况,理解百年战争对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理解君主专制在15—16世纪对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了解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情况,辨证地理解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的历史作用。
了解艺复兴及宗教改革的基本情况,理解艺复兴、宗教改革的主要精神对摧毁封建制度及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作用。
整体地理解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诸多历史运动及制度创新对工业明诞生的重要影响。
2、通过阅读课本中的“献选读”等材料,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掌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英法两国君主专制差异等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对历史中的人物、国家、事件等进行比较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整理第一单元的知识,分析15—16世纪西欧社会演变的原因,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政治、经济、化、对外等方面分析历史问题、把握不同历史阶段总体发展趋势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走出中世纪,资本

一、单元导言解读1、演变时间:15、16世纪(中世纪晚期,封建制度走向解体)2、演变空间:西欧(包括哪些国家?英法西葡、意、德等,和今天西欧不同)3、演变方向:从文明形态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变(或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从社会形态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从历史发展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4、演变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5、演变表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发生变化具体表现:(1)、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手工工场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标志)生产力发展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资本原始积累——手工工场途径:暴力手段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组织形式圈地运动、殖民扩张、三角贸易后期为机器生产的工厂制(2)、政治领域: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是经济变化的结果),(作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基础。
(3)、思想文化领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影响)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反封建和反天主教会是共同本质特征。
(启迪思想,提供新教伦理),为工业革命来临做思想准备。
(4)、对外关系: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活动,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是中世纪和近代分水岭。
提供市场、资金、原料、劳动力等条件。
二、单元知识延展(一)、为何西欧能走出中世纪?1、西欧古代奴隶制文明:公元前8世纪到476年,古希腊、古罗马文明2、中世纪西欧展脉络476(5世纪):西欧进入中世纪;476西罗马灭亡,496年基督教在为国家机器一部分6世纪下半叶:封建制度产生(隶农制和氏族制因素催生)8世纪上半叶(750年)采邑改革,封建等级制形成9世纪,庄园制度形成11世纪:封建制度确立12世纪,城市兴起,商品经济活跃13世纪下半叶,等级君主制形成(英法)14世纪庄园制度衰败15——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注:中世纪文明的三个源头:罗马遗留下来的古典文化、日耳曼带来的蛮族文化和开始独立发展的基督教文化,三者相互整合相互适应,共同促成了中世纪的欧洲文明。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观点例举 • (1)信仰得救:认为只要有 虔诚的信仰,灵 )信仰得救:认为只要有_______, 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 (2)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 ) 圣经 》的权利, 《____》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 教会的说教。 教会的说教。 • (3)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坚持 国家权力 高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坚持_______高 于教会。 于教会。
国家 1500~1599年 ~ 年 葡萄牙 荷兰 英格兰 欧洲合计 705 65 — 770
数量( 数量(艘) 1600~1700年 ~ 年 371 1770 811 3161 1701~1800年 ~ 年 196 2950 1865 6661
4.上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 4.上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 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16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 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 . 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 被称为“ 的马车夫” 的马车夫”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 到 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 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 . 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 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 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 . 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 霸主之势 答案】 【答案】D
–消极影响
• 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的 道路
–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它们长期的贫困 与落后。
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15、16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变化的主要表现;知道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理解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解生产力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联系;理解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解读“探索与争鸣”中提供的材料,学习从采集表层信息,到分析归纳发现深层信息从而形成观点的思维方法。
让学生通过分析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进程,学习辩证、历史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
形成对历史现象理智分析、辩证看待、注重看其主流作用的价值倾向。
二、栏目参考答案练习与测评15——16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答: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获得长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具有重大改进;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生产和流通迅速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怎样理解这是一段“血和火”的历史?并请列举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答:西欧主要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始于15世纪末,一般都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的,充满了残酷的剥削,所以马克思称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西欧主要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在国内是: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借助国家立法迫使失地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在国外是: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方式。
探索与争鸣通过阅读以上材料,你能汲取到哪些历史信息?建议:引导学生从获取表层信息入手,对材料进行最初分析,然后,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加以判断,得出深层信息,即该材料所体现的历史内涵:表层信息包括:1、规模大,“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旁有一巨室,女工共百人。
附近又一室”;2、分工明确,包括检毛工、修剪工、浆洗工、染工、扞制匠;3、剥削严重,“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贫儿一百五”。
世界近代史考纲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第四分册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知识结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雇佣劳动力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 B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共性:确定的疆土;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二、君主专制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2、形成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1、原因:①社会根源:寻金热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15-16世纪西欧

社会:封闭、等级森严、分裂割据、混乱
?
君主专制:西欧封建社会最后的政体、
中央集权的最高形式
表现:王权是宗教和世俗事务上的最高权威。 形成时间:英法等国于15世纪下半叶逐步形成 。 形成背景:
经济需要:资本主义发展,但社会分裂割据,缺乏稳定秩序、统一市 场,需要王权的保护 政治基础:等级君主制下王权得以加强,民族国家形成,民族意识强烈 要求更统一、更强大
社会基础:新兴资产阶级支持、市民支持、封建贵族支持、部分农民和 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君主专制的作用与影响
初期:打击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结束了分裂割据状
态,有利于瓦解封建 社会;促进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
设了条件;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贸易, 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
不同视角中的新航路开辟
从文明视角看: 1、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贸易范围扩大了,贸易品种增加了; 2、推动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及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带动了大西 洋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早期殖民扩张,这为西欧积累了 大量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
3、推动世界各地区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正是在贸易与殖民中,推 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密切了东西方的 交流,客观上给落后的国家带去了先进的西方文明,形成了中国 早期西学东渐潮流;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现代化的曙光 整体世界的开端
• 请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等方面简要叙述6-16世 纪西欧社会的发展演变。
6-16世纪的西欧历史发展
经济:庄园经济 政治:封建等级制 文化:神学主宰 对外:内部贸易 商品经济发展 等级君主制 大学兴起 海外贸易 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民族国家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君主专制 宗教改革 早期殖 民扩张对外:内部贸易大学源自起海外贸易文艺复兴
历史第四分册单元导言整理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起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单元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王权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欧美大陆新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向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先后爆发了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它们以排山倒海之势给旧统治以致命打击,在欧美主要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三单元工业社会的来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欧、北美及其他地区,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铁路和汽船代替了马车和木帆船,煤炭和钢铁等新能源、新材料被广泛应用。
与生产力迅猛发展相适应,工厂制、社会立法等新制度和新法规应运而生。
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等的深刻嬗变。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
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9世界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
美国通过工业革命和南北战争,向着世界强国的道路迈进;德意志民族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在中欧迅速崛起;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后不断扩张,又经历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也跻身资本主义国家之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预习】
二、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变化
1、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__________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________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
2、政治上,近代__________国家形成,_________制度建立(取代了_________)。
推行的_______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对外:西欧国家开辟_________和早期__________。
背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______________发展,对黄金的渴望。
加之《__________》在欧洲的流传,使得西欧社会出现了到东方的“______热”。
但是,__________控制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商路(______之路),迫使欧洲人另辟新的到东方的新航路,这也成为了15世纪新航路开辟的_____原因。
新航路开辟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支持,___________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人文主义的倡导。
概况: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
四位航海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四位中,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________,到达印度的是_______。
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________。
最早开始的是________。
越过大西洋的是______、_________。
影响:
对世界:1)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贸易范围扩大,______________开始形成,世界各地联系密切。
对欧洲:1)新航路开辟与_______是联系在一起的,加速了______________,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新航路开辟,使得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___________。
对亚非拉:一方面带来了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______________,客观上推动了进步。
4、14——16世纪,随着___________经济的萌芽,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两场反对天主教会的运动。
第一场运动是__________,它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
发源地在
__________国家,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因为_____________兴起。
此次运动打着“___________”旗号,以________为武器,来抨击天主教会的神学思想。
在文学艺术和思想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涌现出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艺术家和学者。
第二场运动是__________。
最先爆发在______国家。
先驱者是_________。
他强调“_____得救”,将矛头直指__________。
天主教会分裂。
【课后作业】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15世纪下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英法两国由等级君主制演变为
A.封建等级制 B.君主专制 C.等级君主制 D.君主立宪制
2、14——16世纪的西欧,“人”被重新发现,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3、15——18世纪君主专制初期,西欧各国普遍推行的经济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主义 C.君主专制 D.圈地政策
4、“重商主义”、“君主专制”、“人文主义”这些概念反映了西欧哪一时期的特征?
A 、6——8世纪 B、 11——12世纪 C、 15——16世纪 D、 17——18世纪
5、西欧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是
A.葡萄牙和匈牙利 B.西班牙和法国 C.英国和法国 D.葡萄牙和西班牙
6.马克思认为帮助欧洲“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的中国古代发明是
A.火药 B.印刷术材 C.造纸术 D.罗盘针
7、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情?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 D.“哥仑布给我们带来贫困”
8.学者认为, 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9、16世纪,“有知识的欧洲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最终证明这一命题的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0、新航路开辟前,传统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帝国的崛起 B.百年战争影响 C.十字军东征 D.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11、15世纪欧洲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是
①“寻金热”和《马可波罗行纪》的刺激②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③资本主义萌发,对黄金的需求增加④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⑤西班牙、葡萄牙君主支持⑥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和传播宗教的热情
A.①③⑤B.①②④⑤ 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
12、关于新航路的开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迪亚士率先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B.麦哲伦完成坏球航行 C.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D.葡萄牙支持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
13、15——16世纪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事件有
①新航路开辟②早期殖民扩张③君主专制建立④文艺复兴⑤宗教改革⑥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③⑤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
14、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禁欲主义思想 D.浪漫主义思想
15、下列有关文艺复兴的资料中,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但丁《神曲》
B.电影《达·芬奇密码》
C.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
D.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装饰品复件
16、表面上它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实际上它是的新生。
它是指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7、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该思想
A.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 B.否定了上帝
C.否定了《圣经》的作用 D.否定了基督
18、“海上丝绸之路”和新航路开辟都具有的长远意义是
A.都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B.都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都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都推动了殖民扩张的加速
19、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D.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20、由于立场的差异,对哥伦布到达美洲一事,下列哪一方面最有可能引起争议?
A 前提条件
B 航海过程
C 具体路线
D 后果影响
21、历史的时空
假如你乘上“时空穿梭机”来到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现场,就可以体现以下历史的魅
22、背熟预习中的那张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