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到十六世纪的欧洲概要
从路易十三到路易十六

从路易十三到路易十六一、历史概要路易十三 Louis XIII (1601年9月27日—1643年5月14日)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610年—1643年在位)。
是亨利四世的长子,生于枫丹白露。
幼年由其母玛丽·德·美第奇摄政。
1615年与同是孩子的西班牙公主奥地利的安妮结婚。
路易十三亲自执政后与主要依赖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帮助,开始了法国的专制统治。
1643年5月14日因骑马落水引起的肺炎而去世。
路易十三的家庭成员:妻子,安妮(奥地利的);子女,路易十四;菲利普(奥尔良公爵)Louis XIII Anne of Austria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出生于法国圣-日尔曼-翁-莱伊,1715年9月1日逝世于凡尔赛)是法国国王,他的执政期是从1643年至1715年。
他也被称为太阳王(Roi Soleil)。
Louis XIV Maria Teresa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到1661年为止他的母亲安娜王后代他执政。
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一世是1640年出生的。
直到红衣主教朱尔·马萨林1661年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他的执政期是欧洲君主专政制的典型和榜样。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德·普莱西·李希留和马萨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巴洛克式的专制王国。
他发动战争、在凡尔赛宫举行豪华的庆祝、资助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来为他自己增光。
在他的大臣如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的帮助下他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增强了法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力量。
对他执政不利的事件有他与教皇之间的不和,他对胡格诺派教徒的迫害以及西班牙继承权战争。
他执政期的后期法国国库空虚濒临破产。
他一共执政72年,是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路易十四在当时被看做一个奇迹,因为他的父母结婚23年没有子女。
欧洲历史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378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十三世纪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1381年英国瓦特。
泰勒起义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十五世纪桑海兴起十五世纪晚期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1517年马丁。
欧洲发展史

欧洲发展史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手工工场时代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开始于工场手工业经济,其特征是手工劳动,商业资本控制着手工业生产,重商主义盛行。
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瓦解冲击着自然经济和封建制度。
在国际格局中,经济中心先由农业经济发达的亚洲转到商业经济发达的地中海地区,再后转到工业经济发达的大西洋地区;经济领先的国家先是意大利,后是荷兰,再后是英国。
16世纪前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历史产生重大转折,历史从各方面体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鲜明特点。
⑴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阶段(14~16世纪)14~15世纪世纪在意大利和西北欧产生了以雇佣劳动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这一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引起了欧洲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领域的深刻变革,其表现有三:第一,在社会经济方面,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国际市场开始逐渐形成,世界开始打破封闭状态,走向统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开始形成趋势。
同时,西欧国家开始了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它一方面给当地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残暴的资本原始积累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在思想文化方面,随着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14~17世纪掀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旗帜的文艺复兴运动。
这场运动从意大利迅速波及到西欧,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在此基础上,西欧又是掀起了反对天主教专制的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解除了精神枷锁。
第三,在社会制度方面,在革命条件比较成熟的尼德兰,爆发了世界上第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影响深远。
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17~18世纪)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所具有的巨大转变的特点,向着更深广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已经发展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其表现有四: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这是指17~18世纪处于手工工场阶段的欧美的英、美、法等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最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欧洲文化史

这么说吧,在1800年之前,欧洲一直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农村世界,一个城市世界从十三世纪开始到十六世纪,欧洲虽然经历了很多变革,但对当时的农村乡下来说,改变是微乎其微的。
农民的节奏是一直跟着一年四季来走的11.12世纪欧洲城市兴起,城市居民开始形成另一个世界。
城市里有银行,有商业,有学校,是政治经济中心,这是和农村穷乡僻壤很不同的地方,但这两个世界却也有相互作用;经济方面,两个世界的互相依赖性逐渐增强;文化上也有相似点当时欧洲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比较集中,意大利的中北部,如米兰威尼斯热那亚托斯卡纳罗马佛罗伦萨等城市都是当时欧洲较大的城市,还莱茵河地区尼德兰地区等,在这些地区,城乡关系逐渐变紧密。
许多从城市开始的技术革新和新思想能够快的,便捷的传播到农村,十六世纪后边的更明显。
可是,欧洲大部分地区一直到十九世纪才收到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影响欧洲的农业生产活动大概从公元前一万年开始,从那时一直到十八世纪,欧洲至少70%~80%的人口是农民。
农民又分两类,自耕农和佃农。
事实上,无论哪种,,通常情况下,整个家庭都从事着农业生产,任何人如果没有土地,就得去大庄园做雇工,什么情况下,农民都和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即便人离开了农村法律上还是农民,甚至,在中欧东欧等地农民是领主的奴仆。
连人身自由都没有这样就更不可能离开农村了,农民靠土地来活得口粮,基督徒,每天都要按圣经里的祷文向神祷告,旧约里面,还提到“你必汗流满面,方得糊口当时的欧洲遍地都是庄园和土地产业,虽然当时的经济贸易在逐渐发展,但整个社会仍然是农业性质的。
当时的欧洲遍地都是庄园和土地产业当时的村落中心是地主的城堡或一般的住宅,别以为地主很威风,事实上,有些地主混的和农民差不多,简陋的只用树枝条涂泥做墙,好一点的用石块垒墙住的真不舒服,村里另一个建筑物必不可少那就是教堂,地主庄园代表着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的统治者,教堂呢就是灵性和文化通知的代表。
至于食物,则取决于天气和土地的肥瘠条件西欧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比较均匀。
第二讲 16世纪的欧洲

第二讲16世纪的欧洲:现代欧洲的奠基时代一、基本特征:现代欧洲的奠基时代1、“漫长的十六世纪”2、现代欧洲的奠基时代二、世界的发现:“地理大发现”1、地理大发现前的欧洲面貌2、地理大发现的动因(1)经济上的动因(2)政治上的需要(3)宗教扩张精神(4)人文主义精神3、地理大发现的条件(1)悠久的航海传统(2)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改进(3)铸炮技术和战术的进步(4)商业上技术的进步(5)专制政府的支持(6)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优势4、地理大发现的过程5、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三、人的发现: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的特点2、“文艺复兴”的含义3、“文艺复兴”术语的演变4、“文艺复兴”研究小史5、意大利文艺复兴利的背景6、“文艺复兴”的过程7、“文艺复兴”的影响四、宗教改革:北欧新教改革1、宗教改革与新教伦理2、德国宗教改革(1)改革的背景(2)马丁·路德和他的宗教改革(3)农民战争和路德新教派建立3、瑞士的宗教改革4、英国的宗教改革五、宗教改革:天主教改革六、政治改革:新君主国家的兴起1、现代君主专制的特殊性2、葡萄牙民族国家的建立3、法国专制制度的形成4、英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5、西班牙的君主专制制度七、传统帝国:俄罗斯和土耳其八、民族革命:尼德兰革命九、经济社会: 资本主义和等级社会1、资本主义经济(1)商业革命和重商主义政策(2)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业帝国时代(3)资本主义手工业(4)土地和农业的变革(5)金融事业的开端2、等级和特权社会(1)社会等级(2)教士等级(3)武士等级(4)贵族阶层(5)行会(6)特权社会(7)政治代表机构(8)神人之间的国王十、国际关系:西班牙时代1、列国体制2、宗教纷争3、商业战争4、独立战争5、争霸战争6、“西班牙世纪”7、结语第二讲十六世纪的欧洲:现代欧洲的奠基时代一、基本特征:现代欧洲的奠基时代1、“漫长的十六世纪”首先,两种意义上的16世纪即编年意义和史学意义上的16世纪。
14-16世纪的欧洲

2、早期的殖民扩张 葡萄牙殖民扩张:主要方向:非洲和亚洲 西班牙殖民扩张 主要方向:美洲.除巴西以外的整个美洲,还有亚洲的菲律宾. 西班牙在殖民地实行种族奴役政策.贩买黑奴,黑奴制在美洲发展起来. 五、14~15世纪的中国与欧洲的比较 政治:欧洲主要是政治国家;中国是封建国家。 经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得到发展;中国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始 终处于萌芽状态。 对外政策:欧洲国家进行对外扩张,进行早期的殖民掠夺;中国封建政府逐渐 闭关自守。 思想文化:欧洲人文主义文化逐渐盛行,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占着统治地位。 科学技术: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产生了革命 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 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集大成的科 技著作相继问世,但未能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4、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中的代表 彼特拉克 薄伽丘
代表作品
神曲
备注
欧洲绘画之父 人文主义之父
十日谈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大卫 美术三杰 美术三杰 美术三杰 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军事 著作家、诗人
鼎盛 鼎盛 鼎盛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马基雅维利
5、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英国:莎士比亚 德意志:伊拉斯谟《愚人颂》 6、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原因: ①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中世纪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成为物质基础. 表现: (1)自然科学:天文学 ①(波)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标志. ②(德)开普勒继承和发展哥白尼的学说. ③(意大利)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被视为近代实 验科学的奠基者。 数学、物理学、生理学、医学等都有很大的发展. 法国:拉伯雷《巨人传》 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第二讲 -启蒙时代欧洲概况

第二讲启蒙时代欧洲概况一、社会经济18世纪初的欧洲社会,基本上是一种法兰西式的贵族社会:贵族阶级把持了大部分国家的政府部门(包括军队、法院和外交机构)的高级职位。
根据天主教法规,中世纪以来欧洲人到处都被划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僧侣,第二等级是贵族或军功贵族,第三等级便是所有其他社会成员,包括资产阶级和劳苦大众。
贵族狭义上指的是军功贵族,他们靠跟国王打仗起家。
广义上的贵族,指的是则是所有特权阶层,其中除了军功贵族之外,还包括了僧侣阶层(主要是高级僧侣,教区神甫地位卑微,实际上和第三等级类似),以及出身上层资产阶级的政府高级文官(在法国叫穿袍贵族)。
政权虽由僧侣和某些上层资产阶级人士分享,但主导权仍在军功贵族手里。
军功即荣誉,故贵族重荣誉。
立功者受奖,由于土地在传统农业社会是财富的最高形式,故军功一般以封地奖赏。
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要获得土地就得有军功,而要有军功,就必须有仗打,故贵族喜欢并渴望打仗。
贵族统治的农业社会因而必然多战。
贵族的另一特点是享有很多特权。
这在欧陆最突出。
特权最重要的是免缴大部分捐税的特权。
英国贵族基本上没有这个特权,所以资化起来容易。
中世纪以来,贵族通过勾结罗马教廷来强化自己的权力:教会中的高级职位悉由贵族分子担任,而教会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西班牙是唯一的例外:那里小民亦可跻身教会上层)。
教士也有免税特权,同时还能收取巨额捐税,首先是什一税。
教会贵族还是教育的垄断者(教会社会整合功能的典型表现),尤其是高等教育。
教会基本上是保守势力,对人民大众现实的苦难毫不关心。
贵族在政治上的实际影响,各国差异很大。
有如下一些类型:1、有高位无实权型。
法国、西班牙、丹麦、德意志诸邦、两西西里等均如此。
贵族被养在宫廷里,有各种名义上的高级官职,也可出任驻外大使,但政治上并没有什么发言权。
2、国家忠实公仆型。
普鲁士(作为一王国成立于1701年)情况最典型,大量贫穷的小贵族(容克)被招募到政府、军队任职,为国家服务,为国效力被宣传为贵族的天职、荣誉、美德,酿成一种独特的普鲁士精神。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一地点
形成集中 手工工场
出 现
新的生产和
租地农场
西 欧 经 济 和 社 会 的 发 展
经营方式
新的社会 力量
集中的手工工场 雇佣关系
资 本
主
富裕农民
义
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乡村行政 萌
事务
芽 并
成
市民阶层
长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政治权利
扩大
(百色中考)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
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在土地上耕 种,依据劳 动量从租地 农场主处获 得劳动报酬
租地农场采用的是新的生产方式。
(契约 关系) (雇佣 关系)
封建主出租自营地——订契约——收租金
富裕农民承租自营地——订契约——交租金
农奴变为农民:被租地农场主雇佣,成为 农业工人。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 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
庄园领主的生活日益奢侈 王室横征暴敛 战争消耗日益增加
庄园领主对货币的需求逐渐 超过对劳役的需求。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 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 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 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 身束缚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 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后期________
4、文艺复兴的影响
思想方面: 基督教神学 冲破了 桎梏,唤醒了人的 自我意识,解 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后来________ 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为___________ 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资本主义制度 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 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 、注重实践, 催生了近代 自然科学。
思考:你是怎样理解上述条件与文艺复兴的关系的?
人文主义) 2、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________
中世纪神学
VS
人文主义
肯定人,否定神的存在,注重人性 ,要求把 人、人性从宗 教 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文主义者大力宣扬人的自由意志 和 个性自由 发展。 追求精神生活和来世的享乐。 — —
追求现实生活和尘世的享乐。
④商业 经营方式 发生变化( 、 证券交易所 纷纷出现
股份 公司
价格革命 引起“ ________”
(1)货币贬值 (2)社会分化
①封建主 ______衰落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 ______________获得暴利
• 神性 → ← • 神学束缚 → ← • 来世/禁欲 → ← • 蒙昧主义 → ←
人性 人权自由 现世/幸福 理性/经验
3、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时间 国别领域 14 世 纪 15 世 纪
16 世纪 艺术 “前三杰” 意大利
人 物
薄伽丘 但丁 彼特拉克 _________ 达· 芬奇
代表作
_________ 《十日谈》
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 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后期____述不同的 文字描述归纳、分析文艺复兴在思想 方面的积极影响。
(四)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
1、原因
西欧商品经济 的发展 和 资本主义义萌芽 的产生 社会原因: 欧洲人的“寻金热” 及其 《马可. 波罗行记》 _________的影响 思想原因: 人文主义提倡 进取冒险的精神 经济根源: __________热情 宗教原因: 西欧人传播天主教 商业危机: ___________占领传统商路 奥斯曼土耳其 (直接原因 )
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 九世纪早期,统一的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 962年,(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1215年,英王约翰在“大宪章”上盖章 1265年,英国议会首次开会 1265-1321年,但丁在世 1302年,法国召开三级会议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好望角
美洲 印度 环球航行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王室
4、影响: (1) 对欧洲: 商业革命 引起“ ________”:
①贸易范围扩大
②贸易数量和品种增加
商业中心 的转移 ③________
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 由______ ______沿岸
巩固基础
(一) 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封建主 ①经济上:教会是欧洲最大的_______ 王权之上,教会有 ②政治上:教权凌驾于____ 自己的等级制度 ③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 位,垄断了教育 ____、文化艺术等 ④社会生活上: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
思考:人们往往在“中世纪”前面加上“黑暗的” 三个字来形容欧洲中世纪的社会面貌。你认为这 种描述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神曲》 _________
文学
人文主义之父 《歌集》( ___________)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艺术 文学 米开朗琪罗 “后三杰” __________ 意大利 拉斐尔 _________
文学 英国 莎士比亚
《大卫》《摩西》 《西斯廷圣母》 《西斯廷圣母》 《大卫》《摩西》 《哈姆雷特》 等悲剧和喜剧作品
(二)政治经济领域的新变化
1、英国议会制度开始萌芽(十三世纪后半期) 税收权 分上下两院 ________;____ 资本主义萌芽 2、商品经济发展, ____________产生
(三)文艺复兴运动
1、文艺复兴的背景
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 _____出现
资产阶级 形成并发展 阶级条件: ____________ 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思想条件: ________ __________文化的大量遗存 文化条件: 古希腊、罗马
4、文艺复兴的影响
思想方面: 铲除了 基督教神学 桎梏,唤醒了人的 自我意识,清 除了人们的旧思想,为后来启蒙思想 ________的出现打下了基 础,为资本主义制度 ___________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 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 、注重实践, 标志着近代 自然科学。
二、十三到十六世纪的欧洲
历史进程
(约前2000年至前1200年) 希腊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希腊荷马时代: (约前12世纪至前9世纪) 希腊城邦时代: 约公元前 8 世纪至公元前 4 世纪 公元前 6 世纪初,梭伦改革 公元前 509 年( 6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 5 世纪,伯利克里改革;希腊 智者学派 产生;罗马《十二铜表法》 颁布;苏格拉底学 说创立; 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 说的时代 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建立 公元 三世纪,万民法形成;日耳曼人进入罗马 帝国 395 公元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481年,日耳曼法兰克人建立法兰克王国 6世纪,《民法大全》编成
国家支持: ____________ 葡萄牙西班牙统治者积极支持探险
2、条件:
(1)客观条件:
①航海 技术的进步 ② 造船 技术的提高 ③ 地理 知识的进步 (2)主观条件: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3、开辟的过程
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 支持者 葡萄牙 王室 西班牙 王室 葡萄牙 王室 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