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人民版)

合集下载

人民版-选修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_课件

人民版-选修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_课件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 球艺的问题。在他们热情的参与下,保龄球运动已经 颇为成熟了。教皇和红衣主教团几乎都是意大利人, 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着 艺术、音乐和戏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主教的俱乐部》 油画 19世纪
这幅画描绘了在野 外聚会中纵情声色的修 女和修士们,他们正试 图咬下悬在空中的糕点。 中世纪教会中所谓圣者 的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 生活中的堕落、益发使 他们成为了人们嘲弄的 对象。
D
D
3,《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在于 A.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 B.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C.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D.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
B
A
4,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路德身上的是 A.正在兜售“赎罪券” B.在演讲中呼吁“信仰即可得救” C.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D.正与一修女举行结婚仪式
思考:14、15世纪欧洲有 哪些发展?天主教会对这 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些发展有何影响?
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 政治:民族观念的崛起。 文化:文艺复兴
影响:14~15世纪,西欧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其轻商思想和当 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相背离,阻碍 了社会进一步发展。因此天主教已经成为欧洲 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它是欧洲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中世纪天主教势力强大,居统治地位
【阅读课文,归纳】 中世纪天主教势力强大,居统治地位
表现
政治上:权力至高无上,教权高于王权。封建统 治的中心。 经济上: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各国1 / 3的土地, 收取什一税。 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 社会生活: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从生到死都受天 主教会的影响。
(火刑柱 插图画 中世纪)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教学设计(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教学设计(5页)
5.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以历史为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中历史选修一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这一章节,学情分析如下:
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基础知识。此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影响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宗教改革这一主题上,学生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对宗教改革的具体过程、主要人物及其观点、影响等方面可能存在认知模糊。
2.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纪录片、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3.整合教材内容,梳理宗教改革的发展脉络,以时间轴、地图等形式呈现,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4.创设情境,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宗教改革家的立场,探讨其观点和贡献。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宗教改革家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索真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具备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尊重不同宗教信仰,树立宗教宽容意识。
3.通过学习宗教改革,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变革的必然性,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培养学生具备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树立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价值观念。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详细讲解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观点,如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约翰·加尔文的“先定论”等,并分析其贡献。
2.通过多媒体展示宗教改革的过程,包括宗教改革的爆发、扩散和影响等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3.讲解宗教改革对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如宗教战争、国家主权的发展、宗教宽容等。

人民版历史选修1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共45张PPT)

人民版历史选修1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共45张PPT)

卡尔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日内瓦的“教皇” ——瑞士的宗教改革 1、内容 因信称义 先定论 建民主教会 更加廉俭
卡尔文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 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财富是蒙上帝恩 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
——加尔文
2、对卡尔文教派的认识
更好地适应新兴资阶需要,在资义较发达 地区和国家广泛传播,影响大 新教的教皇、新教的罗马,带专制色彩
3、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 ——教随国定、承认路德教的合法地位
二、日内瓦的“教皇”
——瑞士的宗教改革
1509年出生于法国。受过良好教 育,在大学攻读法律。当其8岁时, 马丁·路德把 “95条论纲”张贴 在教堂大门,发动了宗教改革运 动。加尔文从小就成为天主教徒, 但在青年时期改信新教。经过一 个时期的旅游生活后,定居瑞士, 努力钻研神学。1530年27岁时发 表《基督教原理》。该书概括新 教的基本信仰,使他一鸣惊人。
1、打击封建教权,为资阶勾画政治蓝图
2、促进民族意识和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3、拓展人文主义,解放思想 4、有利于资义发展 5、对教育、生活方式、语言等带来新变化
书面作业: 总结欧洲各国(德国、日内瓦、英
国、尼德兰)宗教改革的特点。
尽管如此,十字军东征客观上打开了东方 贸易的大门,使欧洲的商业、银行和货币经济发生 革命,并促进城市的发展,造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 萌芽的条件。使西欧直接接触到当时更为先进的拜 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使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多, 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西方文艺复兴的出现,阿拉伯数 字、代数、航海罗盘、火药等,都是在十字军东征 时期内传到西欧的。
三、西欧天主教的专制腐朽 1、权倾欧洲的教皇国 神权至上的学说 教皇选举制,可任免各地主教 与世俗君主争权 十字军东征

人民版-选修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人民版-选修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13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6、改革的实质; 改革的实质;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老师都说好!
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 统治的政治运动 政治运动。 统治的政治运动。
14
老师都说好! 1.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马丁·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 )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老师都说好!
(1)材料一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 (1)材料一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 么事件? 么事件? 答: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 赎罪券。 赎罪券。
4
材料二: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 材料二: 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 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 ……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路德《
2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改革的原因; 改革的原因;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老师都说好!
1)根本原因: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 3)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特使到德 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特使到德 4)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
D
2.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2014年高中历史 5.2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

2014年高中历史 5.2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

(3)宗教改革思想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 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
础。卡尔文派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清教成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2007年是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490周年,当年马 丁· 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
《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或措施中为新兴资产阶 级的政治斗争提供借鉴的是( A.剥夺天主教会的财产 B.卡尔文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 C.卡尔文主张勤勉敬业和积极进取 D.因信称义 解析: 卡尔文主张建立民主的、共和的教会组织形式 符合了新兴资产阶级中大胆、果敢分子的要求,他们以此 为旗帜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B )
5.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 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 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的重大影响
C.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解析:材料的主张是在人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选 民或弃民,选民获得的财富是上帝的恩赐,这体现的是 “先定论”。
答案:A
6.英国宗教改革后不久又出现了要求清除国教中天 主教残余的清教徒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 A.教皇的腐败引起教徒的不满 B.封建主积极争夺教会的领导权
C.新兴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D.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
解析:议会通过“至尊法案”是英国宗教改革开始的 标志,从此,英国教会推翻了罗马教廷,英王成为英国最 高的宗教首领。由于英国宗教改革保留了大量天主教会的 残余,受卡尔文教影响的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清除国教 中的天主教残余。

欧洲的宗教改革ppt3 人教课标版

欧洲的宗教改革ppt3 人教课标版

(3)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加 尔文教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 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 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 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的思想武器。
4、14-16世纪,西欧开始从中世 纪向近代过渡(即从封建社会向 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天主教会 对西欧的控制受到进一步挑战。 (P67)
▪ 政治方面,一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 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下面有红衣主教、大 主教、主教、神父等。另一方面教权凌驾于王权 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 在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 治地位。
▪ 在社会生活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 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 不开教会。
这幅画描绘了在荒宴中 纵情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 他们正试图咬下悬在空中的 糕点。中世纪教会中所谓圣 者的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生 活中的堕落、益发使他们成 为了人们嘲弄的对象。
教皇出巡
红衣主教 大主教 华丽的祭坛
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 要高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神圣罗 马帝国”年财政收人的20倍左右。这种搜刮, 既不利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也极大地 恶化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
(1)揭露天主教会腐败 (2)否定教阶制度 (3)要求简化宗教仪式
火刑柱 插图画 中世纪 火刑是中世纪典型
的刑罚,把人绑在柱子 上烧死,有点像中国古
代的炮烙之刑。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 行’,就反复用刑拷问。 一切有利于被控告人的证 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 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 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 不在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改革的开端
马丁·路德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5-2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5-2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卡尔文提出“先 定论”思想。 (3)卡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 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 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卡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 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部分地区,特 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 动的原因 1.从其原因看,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出现 和发展的产物。 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 主——天主教会。 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4.从其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 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有利于资本主 义的发展。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与卡尔文宗教改 革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 信仰得救的原则。 (2)都认为《圣经》是基督教徒信仰的 惟一根据和权威,人人都可以通过《圣 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交流,不需要教 会的中介。 (3)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点
(1)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通过在 个人的虔诚信仰中与上帝直接沟通而恢复了人的 尊严和自主性。而卡尔文的神学思想则通过上帝 的先定,重新把人的一切又奉献给了上帝。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 1.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 场思想解放运动,新教为早期资本主 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尼德兰革命 和此后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是以新 教为思想武器发动的。 2.宗教改革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 蓝图。卡尔文教在日内瓦的政治实践 提供了未来资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3.宗教改革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 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 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4.宗教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 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 的发展。
图文探究
史料: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关于宗教政 策的国情咨询会上曾引用了这样一句话: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五《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共40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五《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共40张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名师点拨: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①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 式进行。②保留了大量天主教残余。③清教属于新教派,实际 上是卡尔文教派,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四、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 1.背景
(1) 新航路 开辟后,尼德兰地区成为联系北欧和大西洋航路
的枢纽,工商业发展较快,较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卡尔文教 在这里赢得许多信徒。 (2) 身为虔诚天主教徒的西班牙国王极端仇视新教,在尼德 兰四处建立 宗教裁判所 ,残酷迫害所谓异端分子。 2.性质:是一场具有 资产阶级 革命和 民族独立 性质的宗教 ,
课时二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课程标准
1. 知道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2.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内容解读
1. 欧洲宗教改革首发于德意志的原因及表现。
2. 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表现及影响。
一、“奶牛”的愤怒 1.背景 (1)德国政治上的 四分五裂 为教会的盘剥提供了极大方便 。 (2) 天主教会利用各种手段阻挠德国的 统一 ,引起德国各 阶层对教会的普遍不满。 (3)1517 年 , 受教皇委派的特使在德国以各种卑劣手段兜 售 赎罪券 。
仍从属于 罗马教廷 。 2.概况 (1)英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①表现: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 国王 为 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议会还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 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从此,英国教会与
罗马教廷断绝关系,英国 民族 教会产生。
②特点:最高首领是国王而不是
(2)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 (3) 网罗各种狂热的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千方 百计破坏宗教改革,提升教皇声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团体 就是 耶稣会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对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A.为德国宗教改革拉开了序幕 B.其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 极的意义 C.其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 识形态依据 D.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 第二位伟大人物”
巩固:加尔文的先定论的实质是:
A.发展了“因信称义”学说 B.秉承了基督教教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创立新宗教的手段
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 解放运动;
也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对封 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作用:
1)思想上:
否定了天主教的权威,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2)政治上:
①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对尼德兰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重大影响 ②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 ③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激发了欧 洲各国民族意识,催生了…促进了…
欧洲各国的 宗教改革
本节结构:
一、“奶牛”的愤怒——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二、日内瓦的“教皇”——卡尔文宗教改革;
三、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享利八世宗 教改革; 四、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 五、天主教会的改革 ——天主教会应对的措施。 六、改革冲击波——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卡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提供了 理论辩护,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又是劳动 人民的精神鸦片;
2)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卡尔 文思想被奉为指导思想;
3)卡尔文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因而,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得到广泛传 播。
延伸:比较卡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为
天主教会主张 上帝
神职人员
教徒
路德教主张 上帝
教徒
因信称义
“人人皆为祭司”
任何人都能够通过认真阅读圣 经而获得启示,从而成为自己的 教士,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对 上帝负责,而不需要通过任何的 中介人获得上帝的指点
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否 定权威和追求地位平等 的政治要求.
何为“善功”?
天主教:
马丁·路德:
()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D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2.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D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3,《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在于
A.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
2)天主教会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严 厉抨击教会内部的腐败,纷纷倡议实 行改革。
天主教会的改革; 2、内容;
1)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 教规。
2)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
3)是网罗各种狂热的信徒,组建 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 3、效果:暂时摆脱了危机。
六、改革冲击波——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1、性质:
思考: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
1)改革方式: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2)新教内容: 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
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4、影响;
1)英国民族教会产生
2)但改革很不彻底
3)出现了清教运动,后来清教徒成 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
四、尼德兰宗教改革;Fra bibliotek1、原因;
1)经济上:
较早地产生了资本主义 萌芽;
天主教宣称,人若要 得救,必须要以教会
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 核心思想:每个人可
为中介,履行复杂的 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
圣礼,做“善
得到拯救,个人信仰
功”“赎罪”。为了 建立在自己对《圣经》
聚敛钱财,教会发明 了出售“赎罪卷”的 方法。
的独立理解上。即 “因信称义”。
由此《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教皇和教会的权 威受到严重打击。
英国王权与天主教会的决裂 ——独具特色的英国宗教改革
三、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1、历史背景;
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2、时间: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 法案”,进行宗教改革。
3、内容:
1)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 处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
2)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 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
欧洲宗教改革核心知识
1)时间:16世纪 2)地点:发源于德意志,发展到整个西欧。 3)领域:宗教和政治。 4)形式: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 5)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运 动。 6)主体:资产阶级及接受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 基督教徒,封建领主,农民群众等。
2、作用:
3)经济上:
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 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拓展: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1)对象: 都反对欧洲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要
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
2)作用:
体现了新兴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各国的领导者、改革内容、改革程度等各 有不同。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5、改革的影响; 1)确立了与罗马教廷不同的基督教派; 2)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3)推动了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4)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6、改革的实质;
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 统治的政治运动。
1.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宗教改革的原因 2、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影响 5、改革的实质
1、改革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阻碍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各阶层要求建立统一国家
2)现实因素:德 成国 为每 “年 教向 皇教 的廷 奶交牛纳”大量苛捐杂税, 3)直接原因(导火线):
2、主要内容;坚持《圣经》的权威,冲破了
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1)信奉“因信称义”。 2)主累张作为“辩资先护产定,阶论有级”利发,家于宣致资扬富本选,主民进义和行的弃资发民本展;原始积 3)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
引起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具有资产阶 级民主的色彩
卡尔文宗教改革;
3、主要影响;
1517年教皇派特使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4)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影响 5)主观原因 马丁·路德立志改革
2、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1)思想核心“因信称义”; (2)“信徒皆为祭司” (3)建立廉俭教会; (4)生活中一切正当手艺和职业都是善功; (5)建立民族教会;
2)政治上:
16世纪初,尼德兰受西班牙统治;
尼德兰宗教改革;
2、尼性德质兰;宗教改革是把宗教改革与资 一场产具阶有级资革产命阶联级系革在命一和起民的族。独
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
3、过程; 4、结果;
五、天主教会的改革;
1、背景;
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罗马天 主教会在西欧的社会政治地位受到严 重威胁。
何说卡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③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不同:①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②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 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 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
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 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善功”是信仰上 生活中的一切
帝,鄙视尘世生活, 遵守宗教戒律,履
正当手艺和职
行宗教义务。
业都是“善
功”。
影响:满足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4、改革的结果;
1)马丁·路德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教会 的烈焰;
2)德国社会接受了马丁·路德的宗教主 张;
3)1555年,德皇被迫签订了《奥格斯堡 和约》,承认路德教的合法地位。
1520年,教皇宣布路德学 说为异端。12月20日,路德焚 毁了教皇敕令。
1521年,教皇开除路德教 籍,德皇命令限期捉拿路德。 但这根本阻挡不住宗教改革运 动的迅猛发展。经过长期的斗 争,德国社会接受了马丁 ·路 路德烧毁教皇令 德的宗教主张。1555年,德国 皇帝被迫签署《奥格斯堡和约》,承认信仰路德 宗的诸侯与信仰天主教的诸侯享有同等权利。
B.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C.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B
D.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
4,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路德身上的是 A.正在兜售“赎罪券”
A B.在演讲中呼吁“信仰即可得救”
C.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D.正与一修女举行结婚仪式
二 改革的深入 卡尔文宗教改革; 1、历史背景;
卡尔文宗教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