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八本单元的主题是“文化遗产”,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口语交际的题目为“博物馆里的小讲解员”,要求学生通过扮演小讲解员的身份,向游客介绍博物馆里的某一展品或某一主题。
在这个口语交际中,学生需要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习作的题目为“介绍一件文物”,要求学生选择一件文物,通过搜集资料、整理信息、分析评价等方式,向读者介绍这件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在这个习作中,学生需要注重文章的结构和条理性,同时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语文园地八的内容包括“积累与运用”、“日积月累”和“阅读感悟”。
其中,“积累与运用”部分包括字词练习、句子改写、语言运用等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日积月累”部分包括古诗、成语、格言等传统文化知识,旨在让学生积累文化底蕴;“阅读感悟”部分包括一篇记叙文和一首古诗,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并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要清晰、流畅、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包括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尊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3、注重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对作者的情感和意图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4、注重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主搜集资料、整理信息、分析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不仅涉及到语文基础知识,还涵盖了传统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八精品课件

12
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动着它们的身躯,一副得意洋洋的 样子;成千上万的孑孓在水中有节奏地一扭一曲,不久 的将来它们会变成蚊子,成为人人喊打的坏蛋。
13
《动物素描》之《狼》
狼是那些食肉欲望最强烈的动物之一。虽然它从大自然 接受了满足这种嗜好的各种手段,虽然大自然给了它武器— —狡诈、敏捷和力量,给了它发现、攻击并战胜猎物,捉住 并吃掉其他动物所必须的一切手段,但是狼仍常常难免
6
怒而赶走悟空。悟空苦苦哀求,无用。悟空只好回到花果山。 悟空走后,唐僧师徒果中奸计,白骨精将他和沙僧掳去,猪八 戒混战中逃出,急奔花果山。猪八戒随后用激将法,请出悟空。 悟空变化老妖,巧入洞府,一番激战打死白骨精,师徒四人愉 快上路,继续西天取经。
7
好书推荐
林冲
林冲遭到高俅陷害,被发配沧州看管一 个草料场。一天,大雪纷飞,他到附近小 酒店打酒,回来看到他住的那间草屋已被 大雪压塌,于是就到不远的一座山神庙中 躲雪喝酒。正喝之间,见
8
草料场起了大火,林冲正要出去救火,忽听门前有三个说话, 一听才知道是高俅的心腹买通监狱牢头,放火烧了草场,想把 林冲烧死。林冲怒火中烧,冲出庙门,一口气杀了这三个仇人。 这样,林冲走投无路,只好投奔梁山泊。
9
你们还能给我推荐哪些课外书可以读吗?
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对有动物的 书很感兴趣,就又读了布封的《动物素描》 和比安基的《森林报》。
语文园地
1
本课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2.掌握阅读课外书的方法。 3.培养学生读书、爱书的好习惯。
2
我喜欢读课外书,可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好 书?你们能给我推荐吗?
我读过的课外书,主要是与课文有关的, 如四年级学的《冰项链》选自《青铜葵 花》,我就把整本小说找来看了。学了 《美丽的鹿角》,我又去读了《伊索寓 言》。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八》学霸课堂笔记及练习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此次交流平台的内容是学会如何找到好书来读。
教材中通过交流,告诉了我们两种找到好书的有效途径,即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
除了这两种方法外,其实我们还有许多找到好书的途径,如请老师推荐、请同学推荐、找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读、到书店少儿图书专区选书等等。
【交流范例】同学甲:当我升入新的年级时,我的语文老师都会给我推荐“年级阅读书目”,这些书符合我的认知能力,让我读起来津津有味,受益匪浅。
同学乙:每年的寒暑假,部分电视台会播放《西游记》这部电视剧,而我也反复看过几遍。
当我知道它是由小说《西游记》改编制作时,我决定去读这部小说。
同学丙:我们家有固定的亲子阅读时光。
为了满足我课外阅读的需要,爸爸妈妈会精心挑选一些好书,买回来放在书架上,供我阅读。
1.如何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段运用☯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点拨】本题中的三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将书比作“长生果”“营养品”“朋友”和“故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籍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
说一说时,也可以从书籍对人类的影响、作用等方面,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
示例:书是把人类带往光明前方的航船。
书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医治愚笨的良药。
2.读一读例句,想一想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五上语文园地八教案

(2)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2.分组讨论,品味句子,交流展示。
3.引导学生谈感悟,仿写句子。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本单元所阅读的篇目,想一想:书还可以比喻成什么?小组交流,各小组仿照说句子。
如:书,是波澜壮阔的大海,她以博大的胸怀包容我们。
书,是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
五、日积月累
(一)学生自由读“日积月累”的两首古诗,初步感知诗文,想想诗句的意思。提出疑问。
(二)简介作者,补充难理解词的意思。
朱熹,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三)和同桌读两首古诗,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
(四)在组内交流谈谈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两首诗和读书学习有什么关系?感知两首诗表达说理的方法和语言特点。
二、阅读交流平台,总结与梳理
1.请同学们默读交流平台,想一想: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哪些方法找书读?学生分享自己的找书经历。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2.我交流,我积累。
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寻找课外书去阅读,说出来分享给大家。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照样子,说比喻句。
1.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发现特点。(出示句子)
五上语文园地八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整理如下: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了解寻找好书的途径,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积累与书有关的名言警句,仿说与书有关的比喻句;学习把零散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3.了解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及他的楷书特点。
4.初步理解并朗读、背诵古诗《观书有感》。
1.课下继续阅读图书《一缕书香》“经典诵读”板块中关于读书的诗,借助注释和译文感知诗词大意。谈谈每首诗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优质PPT课件

排序思路
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阅读;接着以吃饭为喻解释什么 是阅读。然后提出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写作,然后用通 俗的语言解释。最后总结阅读和写作的不同特征。结构: 总—分。
嘴说,或者用笔写。
( 2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
神上的营养。
( 5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
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 3 )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连句成段的做题方法 第一步:仔细阅读每句话,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些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第三步:想想全段的内容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即找出排列顺
能变成三头六臂 2.见义勇为,敢于担当, 有一次,他救了被龙王
欺负的老百姓
示例: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 ,因为作者 罗贯中把三国时期的战争和鼎盛写锝栩栩如生。而三国 中,我又最喜欢诸葛亮,他善计谋,留心世事;精通兵 法,常自比管仲,乐毅。在他身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智绝,一是忠贞。诸葛亮,蜀国丞相,军师。复姓 诸葛,名亮,字孔明,琅岈阳都人。身长八尺,面如冠 玉,头戴纶巾,身批鹤氅。他十五岁随叔父诸葛玄到豫 州,后投靠荆州刘表,安家于襄阳。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照样子说一说。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 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书是一艘艘等待出发的小船,停在书架上。 书是一张张请柬,邀请我去美丽的游乐园。 书是一对翅膀,帮助人们横渡理想的海洋 。 书是一点火花,能点燃心中的火炬。
语文园地八
口语交际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哪吒
孙悟空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阅读和日积月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在习作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在阅读中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日积月累中积累诗词、名言警句等,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口语交际、写作和阅读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使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进行交际,能够流畅地进行口语表达;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做到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阅读、写作等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学会在交际中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习作: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3.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日积月累:积累诗词、名言警句等,丰富语文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示范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八》相关内容。
2.课件:教学PPT及相关教学素材。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4.课前准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说课稿 附反思 共两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说课稿(一)小学语文五年上册人教部编版一、说教材本次语文园地共有三个板块。
“交流平台”是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就选书这个话题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学会挑选课外书。
“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说比喻句,理清句子顺序,将句子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书写提示”引导学生欣赏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
“日积月累”指导学生积累与读书有关的两首古诗。
二、说学情语文园地是单元语文学习内容的整合与拓展,学生经过一单元的学习,运用自己的经验积累,能顺利完成语文园地中相关练习。
三、说教学建议1.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引导者、组织者,创设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交流、探讨。
2.指导学生结合对书的理解,发挥想象,完成习题。
3.通过鉴赏,感受欧体楷书的平正端庄,险劲生动。
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后的收获,向大家推荐课外书。
2.能按一定的顺序把一段话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3.欣赏书法作品,了解楷书的相关知识。
4.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过程与方法】1.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书。
2.通过欣赏,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书法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创作需要灵感。
五、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后的收获,向大家推荐课外书。
难点能按一定的顺序把一段话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对本单元课文进行系统的小结。
学生:整理自己读过的课外书目。
六、说教学过程(一)、词句段运用1.读句子,说一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1)齐读句子,说说三个句子的共同点。
这三个句子都是比喻句,分别把书比作“长生果”“营养品”“一位朋友”。
(2)读诗,感悟书的神奇。
(出示几首写书的现代诗)2.把句子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1)读句子,弄清句意。
(2)根据句意在句子的前面填上序号。
(3)指名说序号,全班交流。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综合性语文教材。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通过不同的文章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天地、口语交际和习作等五个部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进行理解和分析。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较为深奥的词语和句式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在口语交际和写作方面还需加强,尤其是如何将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口语交际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深奥的词语和句式;如何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生词和句式,准备好口语交际和写作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或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让学生自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能梳理、总结找书读的方法。
2.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3.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4.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阳询的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5.朗读、背诵《观书有感》。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2.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3.朗读、背诵《观书有感》。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梳理、总结找书读的方法。
2.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3.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教师导入:同学们,语文园地里面包含着丰富的知识。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丰富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
2.引导讨论:你喜欢读哪些课外书?平时除了阅读老师、家长推荐的书,你自己还会主动找什么书来读?(生自由发言)
3.引导思考:你是如何找到自己想读的书的?可以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找书读的方法
吗?
预设:同学间相互推荐阅读,去图书馆、书店“淘书”等。
4.引导发现:“交流平台”里有四位小朋友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了这四个小朋友说的话,你收获了什么呢?
预设:第一个小朋友问大家平时是怎样找书读的,喜欢读什么书。
其他小朋友分别谈了自己找书读的方法:沿着课文找书读;读同一类的书;读各种各样的书。
第一个小朋友从中受到启发: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
(板书:由一篇文章到整本书,由一本书到同一类书)
5.引导思考:同学们,你们在课外阅读时受到了什么启发吗?马上临近寒假了,你能说一说你的寒假读书计划吗?(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本次“交流平台”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自己平时找书读的经验和方法,对其他同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知道如何找书读,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仿写比喻句。
(1)朗读体会: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三句话,圈画出句子中和“书”对应的词语。
课件出示: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2)思考: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板书: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3)生总结,汇报。
(4)教师小结:这三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一句话把书比喻成长生果;第二句话把书比喻成营养品;第三句话把书比喻成朋友、故地。
这三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又形象,体现出了书的重要性,引导我们要去读书,爱读书。
(5)引导交流:我们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预设一:书就像一个聚宝盆。
预设二:书籍是登山靴,帮助我们一步步登上人生的顶峰。
2.句子排序。
(1)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课件出示: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2)点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几句话,思考哪些句子在讲同一个意思,哪些句子是在总述,提示主要意思。
先小组讨论,后全班展示。
预设:第一句和第三句都是在讲“吸收”,第一句是总述,第三句是具体说明;第四句中“阅读和写作”这句话,提示要先排列有关阅读的句子,再排列有关写作的句子。
排列的顺序是:1 4 2 5 3
(3)朗读体会:请同学们把排好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体会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4)请同学们将句子按顺序抄写下来,抄写时注意行款整齐,要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朗读句子,体会句子是如何借助形象的比喻表达对书的看法的,感受句子的生动描写,最后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引导学生梳理第二题中每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理清句子间的关系,排出先后顺序并抄写下来,体会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板书设计】
找课外书由一篇文章到整本书
语文园地由一本书到一类书
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句子排序——意思连贯,抄写整齐,有速度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特点和结构特点,欣赏欧阳询的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
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2.朗读、背诵《观书有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图。
课件出示:
2.引导交流: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了关于欧阳询和《九成宫醴泉铭》的哪些相关信息呢?(学生自由发言)
3.阅读材料: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相关信息,找到并圈画出描写欧阳询楷书的用笔和结构等特点的词语。
对照《九成宫醴泉铭》(局部)图,说说自己的感悟。
预设: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
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
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
《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4.课件播放书写视频资料。
5.引导思考:你知道练好书法要注意什么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阅读材料,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通过欣赏欧阳询的楷书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板块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古诗《观书有感》: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
和不懂的词语,先猜一猜,再借助工具书验证或小组交流学习。
课件出示古诗。
(板书:观书有感)
课件出示: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引导思考:古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内容写的却是“半亩方塘”“天光云影”“春水生”等景物?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点拨:把古诗描述的景象和“观书”的感想结合起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体会其中比喻的生动与形象。
3.课件出示注释:
课件出示:
鉴:镜子。
徘徊:来回走,这里指天光云影来回移动。
渠: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中的水。
那得:怎么会。
那,同“哪”,怎么的意思。
如许:如此,这样。
蒙冲:古代战船。
一毛轻: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的时候。
中流:河流的中心。
4.古诗大意:
(1)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天空的光辉和云影一起映入水塘,随波晃动。
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源头在为它输送活水。
(2)昨天晚上,春江水涨,漂浮起来的大战船就像一根羽毛那样轻。
往日舟大水浅,很多人白白花费了很大力气也推不动它,而现在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了。
5.朗读体会。
教师点拨: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描绘自己“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描写揭示深刻的哲理。
《观书有感》(其一)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汲取新的知识,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塘中那样,才能使内心澄明。
(板书: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观书有感》(其二)告诉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板书:博览群书、注重积累)
6.引导交流:同学们,结合这两首诗的学习,你们能说说自己的读书体会吗?(生自由发言)
7.朗读、背诵《观书有感》。
8.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把握诗歌的意思,再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把握内容,这样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思。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思考自己的读书体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书设计】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一: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
其二:博览群书、注重积累
【教学反思】
1.在“交流平台”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以交流内容为基础,引导同学们概括并拓展,让他们在自学的基础上达到对知识的梳理,再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开展交流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在“词句段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把握句子的内容,梳理句子表达的意思,再借鉴模仿、感悟体会,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从而进一步了解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在“书写提示”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课文中的图片,欣赏欧阳询楷书
的特点,再自由交流自己的感悟,最后通过抓住关键词语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日积月累”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自由朗读感悟,再在恰当的时机进行点拨,让学生体会诗句中比喻的生动与形象,从而进一步感知古诗的深刻哲理。
最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经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