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种类、危害及防尘措施

合集下载

粉尘有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粉尘有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粉尘有害因素和防范措施1. 粉尘的危害首先,咱们得聊聊这个粉尘。

说到粉尘,很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很远,似乎只在那些工地或者工厂里出现。

但其实,粉尘就在我们身边,像个不请自来的“小鬼”,随时可能闯进我们的生活。

想象一下,在那个刚打扫过的房间里,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空气中飘浮着微微的尘埃,仿佛在跳舞。

然而,千万别被这美丽的画面迷了眼,粉尘可不是好东西,它可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少威胁。

你可能会问,粉尘到底有啥危害呢?嘿,这里可有一大堆。

首先,它会引发呼吸道问题。

咳嗽、哮喘、甚至肺炎,这些都可能跟粉尘有关系。

如果你是一名工人,每天都在粉尘弥漫的环境中工作,得小心了,粉尘就像个“隐形杀手”,长时间接触可不是闹着玩的。

此外,粉尘中的有害物质可能还会被我们吸入体内,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慢性疾病,真是让人心烦啊。

1.1 粉尘的来源那粉尘到底从哪儿来呢?这个问题可有趣了。

首先,建筑工地是粉尘的重灾区。

施工时,水泥、沙子等材料在搅拌和搬运过程中,就像是“开了个派对”,粉尘四处飞舞。

其次,工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运转、原料加工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这些粉尘有些看不见,像个小偷,悄无声息地就潜入我们的生活。

家庭环境中,清扫、烹饪、甚至宠物的毛发都会造成粉尘的产生。

说到宠物,我的狗子每次摇尾巴的时候,简直就是在撒粉尘,哈哈!不过,不管是来自何处,粉尘的危害可是一致的。

1.2 粉尘的种类接下来,我们聊聊粉尘的种类。

粉尘可不是单一的,它有很多类型。

比如,建筑粉尘、木屑粉尘、金属粉尘等等。

每种粉尘都有它独特的成分和危害,像是不同种类的“毒药”。

建筑粉尘主要来自水泥和沙子,吸入后可能会导致肺部问题;而木屑粉尘,则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严重的还会影响免疫系统。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2. 防范措施别怕,虽然粉尘危害大,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

首先,个人防护是关键。

佩戴口罩,尤其是在粉尘浓度较高的地方,比如工地、车间,别舍不得那几块钱,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而且,现在的口罩款式五花八门,戴上去也不显得土气,真的是“时尚又安全”。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一、粉尘的危害粉尘是指固体颗粒在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由于其细小的颗粒大小,容易被人体吸入并进入呼吸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以下是粉尘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吸入粉尘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还可能导致尘肺病,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2. 皮肤病:某些粉尘含有刺激性物质,如化学品、金属粉尘等,长期接触会引起皮肤病,如湿疹、过敏性皮炎等。

3. 眼部刺激:粉尘进入眼睛后,会引起眼部刺激,如眼红、眼痒、眼干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角膜炎。

4. 中毒作用:某些粉尘中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长期接触会引起中毒作用,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伤害。

二、粉尘的预防措施为了保护工作者的健康,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粉尘预防措施:1. 通风换气:在粉尘产生的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粉尘浓度。

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者机械通风方式,如安装排风扇、通风管道等设施。

2. 防护设备:工作者在接触粉尘环境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如口罩、防护眼镜、防尘帽等。

这些设备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防止其进入人体。

3. 清洁卫生: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粉尘危害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扫地面、清除积尘,减少粉尘的堆积。

同时,也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脸,避免粉尘残留在皮肤上。

4. 使用防护设施: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应使用防护设施来隔离粉尘。

例如,在建造工地上,可以搭建防尘网来阻挡粉尘的扩散;在化工厂中,可以设置密闭的操作室,减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 健康监测:对于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作者,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与粉尘相关的健康问题。

监测包括体检、肺功能检测、皮肤检查等,以确保工作者的健康状况。

总之,粉尘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于那些长期接触粉尘环境的人员来说,保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范本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范本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范本粉尘是由于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农业操作、制造业等活动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粉尘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还有着潜在的火灾和爆炸危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粉尘的危害以及预防范本。

一、粉尘的危害1. 呼吸系统问题:当人们吸入粉尘颗粒时,这些颗粒会进入呼吸道,刺激和损伤呼吸道组织,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 肺部疾病:长期吸入大量粉尘会导致尘肺等肺部疾病。

尘肺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煤尘等微细颗粒的空气引起的。

尘肺会引起肺功能下降、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3. 火灾和爆炸危险:某些粉尘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积聚并遇到点火源,就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能带来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4. 皮肤病:粉尘中的化学物质和颗粒物可以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过敏、湿疹等疾病。

5. 眼睛刺激:粉尘进入眼睛后会刺激眼睛,引起眼睛红肿、疼痛、流泪等不适症状。

二、预防粉尘的范本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防止粉尘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粉尘的范本:1. 工作区域的清洁与维护(1)保持工作场所清洁整洁,定期清理粉尘积聚的地方,避免粉尘积聚达到爆炸危险。

(2)使用吸尘器、除尘器等设备对粉尘进行及时有效清理。

确保清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

(3)对粉尘可能积聚在排风系统、管道、设备和机器上的地方进行清理和维护。

2. 控制粉尘扩散的措施(1)在产生粉尘的工艺、设备和机器上安装有效的抑尘装置,减少粉尘产生和扩散。

(2)使用密闭容器储存和搬运粉尘,减少粉尘外溢。

(3)采取局部排风和通风系统,控制粉尘扩散到周围区域。

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

3. 个人防护措施(1)工人应佩戴合适的防护面罩、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粉尘。

(2)工人应佩戴工作服、手套、安全鞋等,保护皮肤不受粉尘的刺激。

(3)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时清洗身体和更换工作服。

粉尘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一、粉尘的危害粉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对人体,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环境,自然风景,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粉尘的物化性质,粉尘量及尘源周围的情况。

(1)对人体的危害:如果作业场所中有大量粉尘,在此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呼吸时会吸入大量粉尘,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肺组织发生纤维性病变,发生尘肺。

(2)对生产的危害:空气的粉尘可使高级,精密仪器精确度下降;使油漆,胶片,微型仪器,电容器等的产品质量下降;使机器,设备的磨损增快,工作寿命减少;使人的操作视线受影响,造成工作效率降低。

(3)对大气的危害:大量粉尘悬浮于空气中可使其它有害物质附着于其上,人呼吸时吸入可引起各种相应疾病;有关文物,古迹会被腐蚀,污染;降低大气的可见度,促使烟雾的形成,使太阳辐射和传递受到不同影响。

二、预防措施(1)个人防护依据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和伤害途径,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防护。

粉尘(或毒物)对人体伤害途径有三种:一是吸入,通过呼吸道进人体内:二是通过人体表面皮汗腺、皮脂腺、毛囊进入体内;三是食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

那么针对伤害途径,个人防护对策:一是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

依据不同性质的粉尘,配载不同类型的防尘口罩、呼吸器、(对某些有毒粉尘还应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

正确穿戴工作服(有的还需要穿连裤、连帽的工作服)、头盔(人体头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较集中的部位)眼镜等:三是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

(2)加强个人卫生一是要注意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中的卫生,如使用防毒口罩,在使用前应了解其性能、用法和如何判断失效等知识,经常更换滤料,以免误用或使用无效口罩。

保持清洁卫生,做到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二是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在车间抽烟、进食和饮水及存放食品、水杯,更不能在生产炉热饭、烤食品,以免毒物污染食品进入消化道。

要勤洗手,凡是脱离操作后,做其他事前要洗手,如抽烟、吃饭、喝水、去卫生间等。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一、引言粉尘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农业种植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它们悬浮在空气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二、粉尘的危害1. 呼吸系统影响: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肺部纤维化等疾病。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下,还可能导致职业性尘肺病。

2. 眼睛刺激:粉尘颗粒会刺激眼睛,引起眼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

3. 皮肤问题:接触某些粉尘颗粒可能引起皮肤瘙痒、湿疹、过敏等皮肤问题。

4. 爆炸和火灾风险:某些可燃性粉尘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三、粉尘的预防措施1. 工程控制:a. 封闭操作区域:在粉尘产生的工作区域设置封闭的操作舱或罩,减少粉尘扩散。

b. 排风系统:安装有效的排风系统,将产生的粉尘迅速排出室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c. 吸尘设备:使用吸尘设备清理粉尘,避免扬尘产生。

d. 湿式作业:对于易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湿式作业方法,将粉尘湿化降低扬尘风险。

2. 个体防护:a. 呼吸防护:根据粉尘浓度选择适当的防护口罩,如N95口罩等,确保过滤效果良好。

b. 眼部防护: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避免粉尘颗粒进入眼睛。

c. 皮肤防护:穿戴适合的防护服和手套,避免粉尘直接接触皮肤。

3. 健康监测:a. 定期体检:对于长期接触粉尘的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b. 职业暴露监测:通过空气采样和粉尘监测,了解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评估危害程度。

4. 培训和教育:a. 员工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粉尘危害的培训,提高其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b. 安全宣传:加强企业对粉尘危害的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四、结论粉尘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通过工程控制、个体防护、健康监测和培训教育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粉尘危害。

企业和从业人员应共同努力,确保工作场所的粉尘控制和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培训课件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培训课件

四:粉尘的危害(三)
肺粉尘沉着症
有些粉尘,特别是金属性粉尘,如钡、铁和锡 等粉尘,长期吸入后可沉积在肺组织中,主要 产生一般的异物反应,也可继发轻微的纤维化 病变,对人体的危害比硅沉着病,硅酸盐肺轻, 在脱离粉尘作业后,有些病人的病变可有逐渐减 轻的趋势。
五: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导致人体功能性与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症状,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的焊接过程及干粉灌装过程中如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三: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根据生产方式分为
01
产生粉尘的行业
02
四:粉尘的危害(一)
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沉降作用 粉尘从肺内排出 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病)、肺粉 尘沉着病、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其它疾患。
四:粉尘的危害(二)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 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 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我国法定十二种尘肺有: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干咳。 根据X射线胸片影象学改变的程度,将尘肺分为:一期尘肺(Ⅰ)、二期尘肺(Ⅱ)、三期尘肺(Ⅲ)。
七:员工在职业病防治方面责任
按照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生产作业; 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接受公司职业卫生健康、安全教育训练; 及时发现并提出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生产设备实施隐患、改进意见及建议; 当身体出现疑似职业病诊状,及时报告部门主管。
八:什么是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等。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作用,通过采取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措施,能起到保护机体的局或全部免受外来侵害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主要的防护措施。防护用品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而且穿戴要舒适方便,经济耐用。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一、引言粉尘是指固体颗粒在空气中悬浮的弱小颗粒物,它可以来自于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如建造工地、矿山、木材加工厂等。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粉尘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二、粉尘的危害1. 呼吸系统问题: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道炎症,引起咳嗽、气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还可能导致尘肺病等严重疾病。

2. 皮肤病:某些粉尘颗粒物接触皮肤后,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炎症等问题。

3. 眼睛问题:粉尘进入眼睛后,会引起眼睛疼痛、红肿、结膜炎等眼部疾病。

4. 消化系统问题:吸入粉尘后,粉尘颗粒物可能通过食物等途径进入消化系统,引起胃肠道问题,如胃炎、胃溃疡等。

三、粉尘的预防措施1. 工程控制措施a. 封闭设备:对于产生大量粉尘的设备,应采取封闭措施,减少粉尘的扩散。

b. 通风系统:安装有效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粉尘积聚。

c. 湿式作业:通过加水等方式,使粉尘湿润,减少粉尘的飞散。

d. 粉尘采集器:安装粉尘采集器,将粉尘集中采集,防止粉尘扩散。

2. 个体防护措施a. 戴口罩:选择合适的防尘口罩,确保有效过滤粉尘颗粒物,防止吸入粉尘。

b. 穿防护服:穿戴适合的防尘服,保护皮肤免受粉尘颗粒物的接触。

c. 戴护目镜:佩戴护目镜,防止粉尘进入眼睛,保护眼睛的健康。

d. 定期洗手:工作结束后,及时洗手,避免粉尘残留在手部。

3. 健康监测与教育a.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粉尘暴露引起的健康问题。

b. 健康教育: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培养正确的防护意识。

四、结论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通过工程控制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预防粉尘危害。

同时,健康监测和教育也是预防粉尘危害的重要手段。

惟独全面采取预防措施,才干保障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粉尘的危害及防治

粉尘的危害及防治

粉尘的危害及防治粉尘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通常来自于工业生产、建筑工程、农业作业等活动中的物质颗粒。

尽管粉尘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接触,但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下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系统危害:大部分粉尘颗粒的直径小于10微米,容易被人体吸入肺部。

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粉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尘肺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肺损伤。

2. 心血管系统危害:吸入粉尘也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细颗粒物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同时还可能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3. 皮肤病危害:某些粉尘颗粒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如硫酸盐、石棉等。

这些颗粒物接触皮肤时会引起皮肤炎症、过敏、湿疹等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引发皮肤癌。

4. 食品安全危害:粉尘污染也会对食品产生危害。

例如,在食品加工行业中,过多的粉尘会附着在食物表面,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卫生。

某些粉尘颗粒还可能携带细菌和病毒,威胁人体健康。

为了预防粉尘危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工作场所改造:对于高粉尘产生的工作场所,应进行适当的改造,如安装局部抽风设备、封闭式操作间等,减少粉尘产生和扩散。

2. 个人防护措施:工人在高粉尘环境中工作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护口罩、护目镜、防尘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粉尘吸入。

3. 加强通风换气:及时开启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同时,定期清洁通风设备,防止粉尘积聚。

4. 粉尘治理: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清除地面、设备和工作台等粉尘积聚物。

粉尘应收集到合适的容器中,防止扩散和污染环境。

5. 教育培训:在相关岗位的工人应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了解粉尘的危害性和防护方法,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6. 监测和评估:建立粉尘监测体系,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种类、危害及防尘措施
1、粉尘的种类
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锰、铅、锌等;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动物性粉尘,如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草、甘蔗、谷物、木、茶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农药、有机染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

(3)混合性粉尘是上述各类粉尘,以二种以上物质混合形成的粉尘,在生产中这种粉尘最多见。

由于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故按粉尘能否进入人体肺泡进行分类,粉尘分为以下两种:
1)呼吸性粉尘:粉尘能随呼吸进入人体肺泡,粒子直径一般小于10μm。

其中粒子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最易浸入肺泡,对人的危害最大。

2)非呼吸性粉尘:粉尘粒子被呼吸道阻留,不能随呼吸进入人体肺泡,粒子直径一般大于10μm。

2、粉(煤)尘的危害性
(1)矿井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主要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
①矽尘,含铅、磷、硫等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矿尘;
①瓦斯(以CH4为主)、CO2等窒息性气体;
①CO、SO2、N X O Y化合物、H2S等有毒气体。

(2)粉尘(煤尘、岩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煤尘的爆炸危险性,煤尘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燃烧或爆炸,从而造成严重灾害;
B、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引起尘肺病、煤肺病、矽肺病、皮肤病及肺结核等,粉尘中的游离SiO2是导致尘肺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C、当煤尘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降低工作场所的可见度,引起伤亡事故,降低劳动效率,甚至引起人员出现胸闷、气短、咳血、无力等症状,轻者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危及生命,可能由于人员的误操作,还会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D、煤矿向大气中排放的粉尘对井田周围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5.1.2 井下防尘措施
根据《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
1、采用湿式打眼,凿岩机等凿岩机械均应具有湿式凿岩功能。

2、采用水封爆破和水泡泥。

爆破后冲洗巷道岩邦,并采用爆破波自动喷雾装置,进行自动喷雾。

3、在装岩机、装煤机安装喷雾器洒水。

装岩(煤)前后必须向岩(煤)堆洒水。

4、采用湿式锚杆机打锚杆眼。

5、在回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刮板转载机搭接处,刮板转载机与各胶带输送机的机尾搭接处、胶带输送机的机头与胶带输送机机尾搭接处、各溜煤眼的上、下口,均设置声控自动洒水组合装置,生产时自动洒水除尘。

6.井下防尘洒水管路应敷设到所有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并且在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内,除设有胶带输送机巷道及各斜井井筒每隔不大于50m安装一个规格为DN25的给水栓冲洗巷道岩邦外,其余巷道每隔不大于100m 安装一个规格为DN25的给水栓冲洗巷道岩邦。

7.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保护用品。

除上述防尘措施外,根据《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煤工作面
①在落煤时产尘点的下风侧10~1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支护时产尘点的下风侧10~1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放顶煤时产尘点的下风侧10~1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回风巷距工作面10~1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大于或等于75%。

①掘进工作面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高瓦斯、突出矿井的掘进司机工作地点和机组后回风侧总粉尘降尘效率均应大于或等于85%,呼吸性降尘效率均应大于或等于70%;其他矿井的掘进司机工作地点和机组后回风侧总粉尘降尘效率均应大于或等于90%,呼吸性降尘效率均应大于或等于75%;钻眼工作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均应大于或等于85%,呼吸性降尘效率均应大于或等于80%;放炮15分钟后工作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均应大于或等于95%,呼吸性降尘效率均应大于或等于80%。

①锚喷作业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作业人员工作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均应大于或等于85%。

①在井下各转载点及运输环节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总粉尘降尘效率均应大
于或等于85%。

①煤矿井下所使用的防、降尘装置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①个体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体防尘措施。

2、煤仓及溜煤眼
井下所有煤仓及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有涌水的煤仓和溜煤眼可以放空,但放空后煤口闸板必须关闭,不设置引水管。

3、对生产煤(岩)尘的地点应采取防尘措施
①在井下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①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73号《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第四十六条井工煤矿的所有煤层必须进行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

对于可注水煤层必须进行煤层注水。

①井下采煤工作面应有由国家认定的机构提供的煤层可注性鉴定报告,并应对可注水煤层采取注水防尘措施。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
①在井下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构成综合防尘系统。

①在井下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至少两道风流净化水幕,并宜采用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①在井下各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

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除尘器除尘。

①在煤、岩层中钻孔,应采取湿式钻孔。

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层或软煤层中瓦斯抽放钻孔难以采取湿式治理时,可采取干式钻孔,但必须采取捕尘、降尘措施,必要时必须采用除尘器除尘。

①为提高防尘效果,可在水中添加降尘剂。

降尘剂必须保证无毒、不腐蚀、不污泥环境,并且不影响煤质。

4、工作面防尘
采煤机割煤防尘
①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0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0MPa。

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0MPa。

喷雾系统应与采煤机联动,工作面的高压胶管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高压胶管的耐压强度应大于喷雾泵站额定压力的1.5倍。

②泵站应设置两台喷雾泵,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5、采区巷道防尘
工作面运输巷的转载点、溜煤眼上口及破碎机处必须安装喷雾装置或除尘器,并指定专人负责管路。

6、综掘作业防尘
掘进机内喷雾压力不得低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4MPa。

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加装外喷雾装置,喷雾压力不得低于8MPa。

7、炮掘作业防尘
①钻眼应采取湿式作业,供水压力以 3.0MPa左右为宜,但不应低于风压
0.1MPa~0.2MPa,耗水量为2L/min 、3L/min为宜,以钻孔流出的污水呈乳状岩浆为准。

②放炮前应对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周边进行冲洗。

③放炮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10m~15m地点安装气压喷雾器或高压喷雾器降尘系统实行放炮喷雾。

雾幕宜覆盖全断面并在放炮后连续喷雾5min以上。

当采用高压喷雾降尘时,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0MPa。

④放炮后,装煤(矸)前必须对距离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周边和装煤(矸)堆洒水。

在装煤(矸)过程中,边装边洒水,采用铲斗装煤(矸)机时,装煤(矸)机应安装指定或人工控制水阀的喷雾系统,实行装煤(矸)喷雾。

8、其他防尘措施
①在距离工作面50m内应设置一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②在距离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至少冲洗一次;20m以外的巷道每日至少应冲洗一次,并清除堆积浮煤。

9、风流净化水幕防尘
①在距离工作面50m内应设置一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①在运输巷道内应设置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①在距锚喷作业地点下风流方向100m内应设置两道以上风流净化水幕。

①在装煤点下风侧20m内,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10、转载点防尘
①各转载点应实施喷雾降尘,或采用除尘器除尘。

①在装煤点下风侧20m内,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11、运输防尘
运输巷内应设置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