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的来源、分类及其危害
粉尘有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粉尘有害因素和防范措施1. 粉尘的危害首先,咱们得聊聊这个粉尘。
说到粉尘,很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很远,似乎只在那些工地或者工厂里出现。
但其实,粉尘就在我们身边,像个不请自来的“小鬼”,随时可能闯进我们的生活。
想象一下,在那个刚打扫过的房间里,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空气中飘浮着微微的尘埃,仿佛在跳舞。
然而,千万别被这美丽的画面迷了眼,粉尘可不是好东西,它可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少威胁。
你可能会问,粉尘到底有啥危害呢?嘿,这里可有一大堆。
首先,它会引发呼吸道问题。
咳嗽、哮喘、甚至肺炎,这些都可能跟粉尘有关系。
如果你是一名工人,每天都在粉尘弥漫的环境中工作,得小心了,粉尘就像个“隐形杀手”,长时间接触可不是闹着玩的。
此外,粉尘中的有害物质可能还会被我们吸入体内,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慢性疾病,真是让人心烦啊。
1.1 粉尘的来源那粉尘到底从哪儿来呢?这个问题可有趣了。
首先,建筑工地是粉尘的重灾区。
施工时,水泥、沙子等材料在搅拌和搬运过程中,就像是“开了个派对”,粉尘四处飞舞。
其次,工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运转、原料加工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这些粉尘有些看不见,像个小偷,悄无声息地就潜入我们的生活。
家庭环境中,清扫、烹饪、甚至宠物的毛发都会造成粉尘的产生。
说到宠物,我的狗子每次摇尾巴的时候,简直就是在撒粉尘,哈哈!不过,不管是来自何处,粉尘的危害可是一致的。
1.2 粉尘的种类接下来,我们聊聊粉尘的种类。
粉尘可不是单一的,它有很多类型。
比如,建筑粉尘、木屑粉尘、金属粉尘等等。
每种粉尘都有它独特的成分和危害,像是不同种类的“毒药”。
建筑粉尘主要来自水泥和沙子,吸入后可能会导致肺部问题;而木屑粉尘,则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严重的还会影响免疫系统。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2. 防范措施别怕,虽然粉尘危害大,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
首先,个人防护是关键。
佩戴口罩,尤其是在粉尘浓度较高的地方,比如工地、车间,别舍不得那几块钱,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而且,现在的口罩款式五花八门,戴上去也不显得土气,真的是“时尚又安全”。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卫生(三篇)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卫生粉尘是指直径很小的固体颗粒,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天然生成,或在生产或生活中由于人为原因而生成。
`生产性粉尘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它不仅是严重危害职工健康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肺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而且还可污染周围环境,危害居民的健康。
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生产性粉尘来源甚广,几乎所有矿山和厂矿在生产过程中均可产生粉尘。
如采矿和隧道的打钻、爆破、搬运等,矿石的破碎、磨粉、包装等;机械工业的铸造、翻砂、清砂等;以及玻璃、耐火材料等工业,均可接触大量粉尘、煤尘;而从事皮志、棉毛、烟茶等加工行业和塑料制品行业的人,可接触相应的有机性粉尘。
主要来源有以下四个方面:1.固体物质的破碎或机械加工:如矿石的钻孔、爆破和粉碎,金属的切割和研磨以及粮谷的脱粒和磨粉等均可产生粉尘。
2.可燃性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如煤炭燃烧时可产生烟尘。
3.某些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冷凝或氧化:如熔炼黄铜(含锌)时可产生氧化锌的烟尘。
4.粉末状物质的混合、过筛、包装、运输等:如调制型砂、包装水泥等均可产生粉尘。
二、生产性粉尘的分类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粉尘的性质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的混合粉尘三类:1.无机粉尘:①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粉尘。
②金属性粉尘:如锡、铝、铁、铅、锰、锌等金属及其化合物。
③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①动物性粉尘:如兽毛、羽毛、丝、毛发、骨质、角质等。
②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木材、甘蔗、烟草、茶等。
③人工有机粉尘:合成纤维、有机燃料、农药、炸药、合成树脂等。
3.混合性粉尘:上述两类粉尘混合存在时,称为混合性粉尘,是生产作业中最常见的粉尘存在形式。
如棉、麻、烟草初加工时,常产生棉、麻、烟草与砂土的混合性粉尘。
三、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粉尘的理化特性不同,对人体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亦不同,所以其理化特性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
粉尘测定知识点总结初中

粉尘测定知识点总结初中一、粉尘的定义和危害粉尘是指固体颗粒在空气中悬浮的状态,通常由于颗粒过小而无法直接感知,但它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危害。
首先,粉尘对呼吸道和肺部有直接的刺激作用,长期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其次,粉尘也可影响眼睛、皮肤和其他器官,甚至会引起慢性病变和肿瘤的发生。
因此,对粉尘进行测定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粉尘的来源和成分粉尘的来源非常广泛,例如工业废气、建筑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等都可能产生粉尘。
而粉尘的成分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矿物粉尘、金属粉尘、有机颗粒等。
这些粉尘的成分和形态对于粉尘测定的方法和标准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粉尘测定的方法与技术1.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方法:目前的环境监测站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都配备了相关的粉尘监测仪器,常见的有激光散射粉尘仪、悬浮颗粒物分析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实时监测粉尘的浓度,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定量评估。
2. 职业卫生监测方法:针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和颗粒大小以及有毒有害成分的检测,通常使用颗粒物直接采样仪、颗粒物沉降采样器等设备进行监测。
3. 实验室分析方法:采集采样后的粉尘样品,可以使用风扬仪、激光粒度仪等设备进行分析,得出颗粒物大小分布、成分和物理性质等参数。
四、粉尘测定的标准和要求粉尘的浓度和成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标准和法规对粉尘进行严格的监管。
比如美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欧盟的《欧盟空气质量指令》等都有相关的规定。
这些标准和要求对于工业企业和环保部门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粉尘测定的意义和应用1. 保障环境空气质量:通过对粉尘浓度和颗粒大小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中的粉尘污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环境空气质量。
2. 保护职工健康:对工作场所粉尘进行定量监测和评估,可以有效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健康安全。
3. 促进安全生产:在建筑工地、矿山等作业场所,粉尘监测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风险,采取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推荐)粉尘及其危害概述

粉尘及其危害概述1. 什么是粉尘?答:粉尘是指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
人类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中可产生大量的粉尘,自然界的分化腐蚀随着气体的流动也会产生粉尘。
2. 什么是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有哪几种?答: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性疾患。
按照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概括为两大类:(1)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铍、锡、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亚麻、甘蔗、木、茶等粉尘;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粉尘。
在生产环境中,以单纯一种粉尘存在的较少见,大部分情况下为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一般称之为混合性粉尘。
3.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答:工业生产中用外力和机械对固体物质进行加工是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如矿石、石料的开采、钻孔、粉碎、研磨、打光、切削,粉碎的固体物质的筛分、搅拌、运输等,都可产生大量粉尘。
其次是固体粉末物质的包装、搬运、混合、搅拌,如水泥制造和运输;金属冶炼和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遇冷后凝集形成固体微粒状的烟雾,如电焊、铸造及金属加工产生的金属烟雾粉尘。
飘落的粉尘在空气流动或由机械振动再次漂浮于空气中,则可形成二次扬尘。
4. 粉尘是如何进入人体导致疾病的?答:粉尘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大部分又可通过呼吸被排出体外,只有少量粉尘能滞留在下呼吸道和肺泡内。
由于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不同,可使机体产生不同的病理改变。
长期吸入某些生产性粉尘,可引起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尘肺。
5. 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粉尘在肺内的蓄积量决定了粉尘对人体危害的性质和程度。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

精选ppt
9
❖ (三)粉尘粒子在呼吸道的沉降部位分类
职业卫生工作者使用粉尘采样器采集工作场所中 的粉尘,评价粉尘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潜能。
❖ 1、总粉尘 我国国标定义为“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简
称总尘”。技术上是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 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但实际上,用滤膜采样器 采集的“粉尘”并不是实际的总粉尘,而是可吸入 粉尘。
滑肌收缩使气道截面积缩小,并可启动咳嗽和喷嚏反应,排 除粉尘。
❖ 2. 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 在正常情况,阻留在呼吸道内的粉尘黏附在气道表面的黏
液层上,气道壁上的纤毛则有规律地向咽喉方向摆动,摆动 过程中将黏液层中的粉尘逐渐移动出,此种清除可在24h内 完成。
❖ 3.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进入到气体交换区域的粉尘多数黏附在呼吸性细支气管、
粉尘的理化性质
❖ 粉尘的理化特性不同,造成人体危害的性质和程度不同, 发生致病作用的潜伏期等也不相同。
❖ 影响粉尘损害机体的特性有以下几种。
❖ 1、粉尘的化学成分
由于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产生炎症、纤维化、中 毒、过敏和肿瘤等作用。
❖ 2、粉尘分散度
分散度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分散度越高,在生产环境空气 中悬浮的时间越久,被人吸入的机会就越大,越易参与理化 反应,对人体危害也越大。粉尘分散度还与粉尘在呼吸道中 的阻留有关。
❖ 6、粉尘的爆炸性 能引起粉尘爆炸的都是可燃性粉尘,一般分为三大类:
(1)金属粉尘,如铅粉、镁粉等;(2)可燃矿物粉尘,如 煤粉;(3)有机物粉尘,如烟草和谷物粉尘等。 ❖ 粉尘爆炸有3个条件:(1)是工作环境空气中粉尘达到足 够的浓度;(2)有明火;(3)是充足的氧气。
精选ppt
粉尘的来源

粉尘的来源一、粉尘及粉尘来源能够较长时间呈浮游状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粉尘叫生产性粉尘。
按胶体化学的观点,粉尘是一种气溶胶,其分散介质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微粒。
生产过程粉尘的主要来源:(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或粉碎,如金属研磨、切削、钻孔、爆破、破碎、磨粉、农林产品加工等。
(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所形成的尘粒,如金属熔炼,焊接、浇铸等。
(3)有机物质不完全燃烧所形成的微粒,如木材、油、煤类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尘等。
(4)铸件的翻砂、清砂粉状物质的混合,过筛、包装、搬运等操作过程中,以及沉积的粉尘由于振动或气流运动,使沉积的粉尘重又浮游于空气中(产生二次扬尘)也是粉尘的来源。
二、粉尘的分类粉尘的分类,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粉尘的性质分类,另一种是按粉尘颗粒的大小分类。
1、按粉尘的性质分类(1)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粉尘(如砂、煤):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铅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
(2)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如木材、烟草、面粉)动物性粉尘(如兽皮、角质、毛发);人工有机粉尘(如炸药、有机染料、塑料、化纤);(3)混合性粉尘,上述多种粉尘的混合物(如金属研磨时,金属和磨料粉尘混合物等)。
在职业健康工作中,常依据粉尘性质,初步判断其对人体危害机理及程度。
2、按粉尘颗粒的大小分类(1)灰尘:粉尘粒子的直径大于10微米,在静止的空气中,以加速沉降,不扩散。
(2)尘雾:粉尘粒子的直径介于10~0.1微米,在静止的空气中,以等速降落,不易扩散。
(3)烟尘:粉尘粒子直径为0.1~0.001微米,因其大小接近于空气分子,受空气分子的冲撞呈布朗运动(不规则运动),几乎完全不沉降或非常缓慢而曲折地降落。
由于粉尘颗粒的大小不同,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长短也不同,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接尘时间。
粉尘在空气中呈现的状态不同所采取的治理方法也不同。
三、粉尘的浓度,分散度、溶解度、形状和硬度对职业危害的影响1、粉尘浓度:粉尘浓度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单位体积空气中的粉尘重量(毫克/立方米)表示;另一种是用单位体积空气中的粒子数(粒子数/立方厘米)表示。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课件

空
残余物的结块及研磨粉碎的细碎物质,自
气 中
然界刮风及沙尘暴也可以产生降尘。
停 留 的 状
飘尘
粒径小于10 μm的微小颗粒,如平常 说的烟、烟气和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
由于飘尘的粒径大小和在空中停留时
况
间长的关系,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机会很
大,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降尘受重力作用可以很快降落到地面,而飘尘则可在空气中保持很久。
3
• 基本概念
• 粉尘: • 指直径很小的固体颗粒,可以 • 是自然环境中天然产生,也可以是 • 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 生成。 • 生产性粉尘: • 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
体颗粒。许多生产性粉尘在形成之后,表面往往还能吸附 其他的气态或液态有害物质,成为其他有害物质的载体。
17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2. 粉尘分散度 • 分散度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 • 分散度越高,在生产环境空气中悬浮的
时间越久,单位体积总表面积越大,被人 吸入的机会就越大,对人体危害也越大。
18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3. 粉尘溶解度 • 粉尘溶解度的大小影响其对人体造成的
危害。溶解度高的粉尘常在上呼吸道溶解 吸收。 • 溶解度低的粉尘在上呼吸道不能溶解, 往往能进入肺泡部位,在体内持续作用。
附空气中离子而带电。尘粒的荷电量除取 决于其粒径大小,密度外,还与作业环境 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 漂浮在空气中90%-95%的粒子带正电 或负电。
21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6.粉尘的爆炸性 • 能引起粉尘爆炸的都是可燃性粉尘。可
燃性粉尘一般分为三大类: • (1)金属粉尘,如铅粉、镁粉等; • (2)可燃矿物粉尘,如煤粉; • (3)有机物粉尘,如亚麻粉尘、木粉、纸
产生粉尘的主要生产过程有哪些

加强粉尘控制技术的研发和 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 能力。
推广先进的粉尘控制技术和 装备,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 造和升级。
加强粉尘控制知识的宣传和 培训,提高公众对粉尘污染 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混合搅拌机内,不同物料相互混 合、搅拌,物料间的摩擦、碰撞
会产生粉尘。
包装作业
包装过程中,物料从包装机内落 入包装袋时,由于高度差和物料 自身的重力作用,会产生粉尘飞
扬。
04 粉尘控制措施与建议
工程技术措施
采用密闭设备或局部排风系统
01
对于产生粉尘的设备或工艺,应优先考虑采用密闭设备或局部
排风系统,以减少粉尘外逸。
了厂区环境。该案例表明,选用合适的除尘技术和设备对粉尘治理至关
重要。
02
案例二
某水泥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采用高效除尘设备,实现了粉尘达标排放
。该案例启示我们,生产工艺的优化和除尘设备的升级是粉尘治理的有
效途径。
03
案例三
某陶瓷厂采用湿法除尘技术,有效解决了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问
题。该案例说明,针对不同行业和生产过程,需要采用相应的粉尘治理
湿式作业
02
对于无法密闭的产尘点,可采用湿式作业,如喷雾洒水等,以
降低粉尘浓度。
通风除尘
03
在车间内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及时将车间内的含尘空气排出
,同时补充新鲜空气。
操作规程与培训
制定操作规程
针对产生粉尘的生产过程,制定详细的 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VS
加强员工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粉尘危害和防护知识的培 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的来源、分类及其危害
一、粉尘来源
在工业生产的许多过程中都产生生产性粉尘。
按照形成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来源。
①固体物质的机械破碎,如钙镁磷肥熟料的粉碎,水泥的粉碎等。
②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或爆破,如矿石开采,隧道掘进的爆破,煤粉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煤烟尘等。
③物质的研磨、钻孔、碾碎、切削、锯断等过程的粉尘。
④金属熔化,如生产蓄电池时熔化铅的工序产生的铅烟尘。
⑤成品本身呈粉状,如炭黑、滑石粉、有机染料、粉状树脂等。
在工业过程中接触粉尘的工作很多,如矿山的开采、爆破、运输;冶金工业中的矿石粉碎、筛分、配料;机械铸造工业中原料破碎、清砂;钢铁磨件的砂轮研磨;石墨、珍珠岩、蛭石、云母、萤石、活性炭、二氧化钛等粉碎加工;水泥包装;橡胶加工中的炭黑、滑石粉使用等过程中,若防尘措施不完善,均有大量生产性粉尘外逸。
二、粉尘分类
根据粉尘的性质及来源,粉尘可分为三类。
(1)无机粉尘主要包括:①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和煤等粉尘。
②金属性粉尘,如铜、铍、铅和锌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物尘。
③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金刚砂和玻璃纤维粉尘。
(2)有机粉尘主要包括,①植物性粉尘,如棉、麻、甘燕、花粉和烟草等粉尘,②动物性粉尘,如动物皮毛、角质、羽绒等粉尘。
③人工有机粉尘,如合成纤维、有机燃料,炸药,表面恬性剂和有机农药等粉生。
(3)混合性粉尘。
上述各类粉尘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粉尘的混合物称为混合性粉尘,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是混合性粉尘。
还原性的有机和无机粉尘,如硫黄、煤、棉、麻、面粉等,在生产车间等相对密闭场所的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可发生粉尘爆炸,煤矿的煤粉爆炸、棉麻加工厂的棉麻粉尘爆炸等都是非常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
粉尘的粒径不同,则其理化性质也不同,能够进入人体呼吸系统(鼻咽区、气管和支气管区、肺泡区)的部位也不同,因此对人体危害程度也不一样,按粒径大小可将粉尘颗粒物分为以下五类。
①降尘(dustfall)是指在空气直然环境条件下,能靠自身重力很快直然沉降的颗粒物,降尘粒径大于30µm。
降尘颗粒的理化性质接近于固体物质,表面直由能低,很少聚积或凝聚,由于其难以进入呼吸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较小。
②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是指一定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能较长时间悬浮的粉尘颗粒物的总质量,其单位是mg/m3,粉尘颗粒能否悬浮于空气中,不仅与其颗粒直径有关,也与其密度有关,密度较小的物质产生的粉尘较易悬浮,可悬浮的颗粒粒径范围也较宽,反之较窄,所以TSP中的颗粒物粒径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粒径上限。
①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s,IP)经口腔和鼻孔被吸人,
并能达到鼻咽区的悬浮颗粒物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显然,IP的粒径范围与劳动场所的风速、风向及劳动者的呼吸急促程度有关,人们对定义IP的粒径小于10μm产生疑问是有道理的。
④胸部颗粒物(thoracic particulates,TP)在可吸入颗粒物中,能穿过咽喉的颗粒物被称为胸部颗粒物,其粒径小于30μm,在粒径小于30μm的范围内,质量累积达该范围颗粒物总质量的50%时的粒径(D50)通常在10μm左看,故称为PM10(particulate matter PM),所以TP和PM10含义相同,它表示D50=10μm且粒径小于30μm的可吸入颗粒物。
在TP中,教径较大(>10μm)的颗粒物质量相对较大,被人体吸入后具有较大的惯性,在鼻腔陡弯处和咽喉部位与呼吸道内壁碰撞,致使大部分颗粒沉积在上呼吸道,少量进入气管和支气管前段;粒径在5~10μm范围内的颗粒物,由于重力作用,大部分在气管和支气管区发生沉降:5μm左右的可吸物进入肺泡,沉积率达到50%左右。
⑤呼吸性颗粒物(respriable particulates,RP)可吸入颗粒物能进入肺泡的称为呼吸性颗粒物,对健康人群来说,这类颗粒物的粒径<12μm,D50=4μm;对于儿童、年老体弱和有心肺疾病等的高危人群来说,RP的粒径<7μm,D50=2.5μm,PM2.5的概念就据此而来。
粒径较大的颗粒物主要是通过扩散作用——布朗运动沉积在肺泡中。
可见,大气中颗物粒径不同,颗粒物在人体呼吸系统中沉积部位不同,沉积率也不同、沉积率越高,对人体健康危害越大,空气悬浮颗粒污染物中小的颗粒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大的颗粒污染
物更明显。
因此,研究MP10和MP2.5对保障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粉尘的危害
生产性粉尘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同。
由粉尘引起的疾病和危害主要以下几种。
①肺尘埃沉着病。
肺尘埃沉着病是长期吸人高浓度粉尘所引起的最常见的职业病。
引起尘肺的粉尘种类不同,尘肺的名称也不同:含二氧化硅粉尘——硅沉着病;炭黑粉尘一炭黑沉着病;滑石粉粉尘——滑石沉着病;铸造型砂粉尘——铸工尘沉着病;电焊焊药粉至——电焊工尘沉着病;煤粉——煤沉着病等。
②中毒。
粉尘中含有铅、镉、砷、锰等毒性元素,在呼吸道溶解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中毒。
③上呼吸道慢性炎症。
毛尘、棉尘、麻尘等轻质粉尘,在被吸人呼吸道时,易附着于鼻腔、气管、支气管的黏膜上,长期局部刺激作用和继发感染引起慢性炎症。
④眼疾病。
金属粉尘、烟草粉尘等,可引起角膜损伤。
⑤皮肤疾患。
细小粉尘堵塞汗腺、皮脂腺而引起皮肤干燥,继发感染,发生粉刺、毛囊炎、脓皮病等,沥青粉尘可引起光感皮炎。
、
⑥致癌作用。
放射性粉尘的射线易引发肺癌,石棉尘可引起胸膜间皮瘤,铬酸盐、雄黄矿尘等也引发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