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洗色牢度测试仪常用实验标准解析
耐皂洗色牢度检测方法企标

耐皂洗色牢度检测方法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有色化学纤维产品色牢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FZ/T01024-93 试样变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法FZ/T01023-93 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法3 原理纤维试样与两块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置于皂液或肥皂和无水碳钠混合液中,在规定时间和温度条件下进行机械搅动,再经清洗和干燥。
以原样作为参照样,用灰色样卡或仪器评定试样变色和贴衬织物沾色。
4 设备4.1 合适的机械洗涤装置,由装有一根旋转轴杆的水浴锅构成.旋转轴呈放射形支承着多只容量为(550±50)ml不锈钢容器,直径为(75±5)mm,高为(125±10)mm,从轴中心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45±10)mm.轴和容器的转速为(40±2)r/min.水浴温度由恒温器控制,使试验深液保持在规定温度±2℃内.能获得与4.1规定设备同样结果的其他机械装置也可用于本试验.要意识到沾污的可能性(见7.2的注).4.2天平,精确至±0.01g.4.3 机械搅拌器,最小转速16.667s-1(1000 r/min),确保容器内物质充分散开,防止沉淀. 4.4 耐腐蚀的不锈钢珠,直径约为6 mm.4.5 加热皂液的装置,如加热板.5 试剂和材料5.1肥皂,以干重计,所含水分不超过5%,并符合下列要求:游离碱(以Na2CO3计) ≤0.3%游离碱(以NaOH计) ≤0.1%总脂肪物≥850g/kg制备肥皂混合脂肪酸冻点≤30℃碘值≤50肥皂不应含荧光增白剂5.2 无水碳酸钠(Na2CO3).5.3 皂液,条件为A和B试验,每升水(5.4)中含5g肥皂(5.1),条件为C、D和E的试验,每升水(5.4)中含5g肥皂(5.1)和2g碳酸钠(5.2).建议用搅拌器将肥皂充分地分散溶解在温度为(25±5)℃的三级水中,搅拌时间(10±1)min.5.4三能级水,符合GB/T 6682.5.5 贴衬织物,第一块与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由表1规定的纤维制成。
水洗色牢度试验机实验方法

水洗色牢度试验机实验方法
水洗色牢度试验机又名水洗色牢度试验仪可用于织物的水洗、干洗色牢度;在纺织行业使用非常的广泛,而且对于纺织品的水洗和干洗色牢度是必须检测的一个项目,这里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关于水洗色牢度试验机的实验方法和检测标准。
一、水洗牢度测试方法和标准
方法标准:UNI EN 20105794 自C01到C05
二、实验室手洗牢度测试
要求使用不含氯洗衣粉。
洗衣粉的加入量为4克/升。
取溶有洗衣粉的水溶液150克,将10X4cm大小的样布放入溶液中,将溶液设置在要求的温度,摇洗30分钟。
样布必须与一片白布一同洗涤,以检测是否有洗下的颜色。
水洗的温度取决于被测样布的性质,分别为20 癈, 30癈, 40 癈, 60癈. 易损或化纤样布适用
较低的洗涤温度,白色或其它有色样布可用较高的洗涤温度。
方法标准:UNI EN ISO 105 C06/99,AATCC 61/69
实验室机洗牢度测试。
测试用的洗衣粉中要求不含氯。
样布的大小为50X50cm。
将样布与一片白色面料一起洗涤,以测试颜色脱落情况。
机洗条件取决于所册样不的性质:
白色全棉布:60癈,60 分钟。
有色全棉布:40癈,40分钟。
化纤面料:40癈,30分钟,轻洗。
毛料及其它轻质面料:20癈,30分钟,无搅洗。
洗衣机可为家用或商用洗衣机。
洗衣粉为无氯洗衣粉。
有色样布的水洗条件为40癈,40-60分钟。
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皂液配制分析探究

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皂液配制分析探究本文对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色牢度是指染色制品在使用或在染色的后加工过程中,染料(或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即不褪色、不变色的能力) ,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检测方法标准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1]在皂液配制上表述存在模糊点。
不同的检测人员因对标准理解不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差异,进而影响到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测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为此笔者对皂液配制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皂液的配制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中规定了肥皂的指标为:肥皂,含水率不超过5%,并需符合下列要求(以干质量计):游离碱(以Na2CO3计)≤0.3%,游离碱(以NaOH计)≤0.1%,总脂肪物≥850g/kg,制备肥皂混合脂肪酸冻点≤30℃,碘值≤50,肥皂应不含荧光增白剂。
笔者结合国标中给出的试验条件(见国标表2),及自身工作经验将各测试方法条件及其适用产品总结出了不同产品的试验条件,见表1。
1.1 溶解温度和时间标准中特别提到:建议用搅拌器将肥皂充分地分散溶解在温度为(25±5)℃的三级水中,搅拌时间(10±1)min。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以及与同行的探讨发现,本条件下基本无法实现肥皂的溶解,皂液配制也就无法完成。
因此本文进行了如下试验:保持25℃的温度因素不变,分别以10min、30min、1h、2h、4h作为搅拌时间搅拌溶解,静置30min观察液体状态,重复试验3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25℃下,搅拌10min,肥皂片基本无变化,破碎量少,液体放置30分钟,有沉淀;30min 试验,部分皂片破碎,放置有沉淀;1h试验,皂片破碎近一半,放置有沉淀;2h试验,液体浑浊,皂片颗粒状悬浮,放置有沉淀;4h试验,液体浑浊,皂片粉末均匀,放置有沉淀。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纺织品染料在洗涤过程中是否褪色的测试方法。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方法:
1. 样品准备:将待测试的纺织品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试样(通常为10 cm x 10 cm),并清洗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染料残留。
2. 染色:将试样置于所需温度的染色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条件。
注意,不同的纺织品和染料可能需要不同的染色条件,可以参考相关标准或制造商的建议。
3. 洗涤:将染色后的试样放入含有皂液的洗涤机中,并进行多次洗涤。
通常使用标准化的洗涤剂和洗涤机程序进行测试。
每次洗涤后,将试样取出并用清水冲洗。
4. 评估:将洗涤后的试样干燥,并与原始未洗涤的试样进行比较。
用肉眼或仪器评估试样的褪色程度、色差和颜色变化。
可以使用颜色测量仪来定量评估褪色。
5. 结果:根据颜色变化程度,将样品评级为耐色牢度等级。
通常有1-5级,其中1级表示无褪色,5级表示严重褪色。
这是一种基本的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方法,但具体的测试方法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实际测试之前,建议参考相关标准(如ISO 105-C06和AATCC 61等)并遵循制造商的指导。
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方法的探讨

1 引言耐皂洗色牢度是指纺织品颜色耐皂液洗涤的能力,是衡量纺织品使用价值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关于测试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的方法标准有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1]、JIS L 0844:2011《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和ISO 105-C10:200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C10部分:耐皂液或肥皂和苏打液洗涤色牢度》[2]等。
我国现行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方法的标准主要是GB/T 3921,虽然经历过多次修订,但在采用标准GB/T 3921—2008检测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的试验里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皂液配制中肥皂的溶解问题、染料泳移导致干燥后贴衬织物沾色不匀的问题、残留白斑影响评定试样变色的问题等。
以上问题会影响到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的检测效率、检测结果。
因此,本文先分析了基于标准GB/T 3921检测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的试验方法,再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笔者的建议。
2 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的试验方法依据标准GB/T 3921—2008规定了测定常规家庭用纺织品耐皂液洗涤色牢度的方法。
基于该标准检测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的试验方法,通常包括配制皂液、制备试样、称样加液、进机试验、出机洗样、挂样烘干、评级报告等内容。
2.1 配制皂液试验所用的肥皂要符合标准GB/T 3921的要求:以干重计,肥皂的含水率≤5%,且游离碱(以Na2CO3计)≤0.3%,游离碱(以NaOH计)≤0.1%,总脂肪物≥850g/kg,制备肥皂的混合脂肪酸冻点≤30℃,碘值≤50,肥皂不含荧光增白剂。
所用的三级水要符合GB/T 6682。
根据表1的试验条件,配制皂液:条件为A和B的试验,在每升三级水中加入5g肥皂制备成皂液;条件为C、D和E的试验,在每升三级水中加入5g肥皂和2g无水碳酸钠以制备成皂液。
标准GB/T 3921还建议用搅拌器将肥皂充分地分散溶解在温度为(25±5)℃的三级水中,搅拌时间(10±1)min。
耐洗色牢度试验机的检测标准与检测方法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Standard International Group(HK) Limited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耐洗色牢度试验机的检测标准与检测方法一、检测原理。
耐洗色牢度试验是将纺织品试样与一或两块规定的贴村织物贴合,放于皂液中,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经机械搅拌,再经冲洗、干燥。
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耐洗色牢度共有五个试验方法,主要区别在于试验温度和时间不同,其他皆基本相同。
二、检测标准。
ISO 105-C01-C05-1989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l 一试验5》、EN20105C01-C05-199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涤色牢度:试验1一试验 5》,DIN EN20105C01-C05-199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l 一试验5》、AATCC172-2002耐家庭洗涤无氧漂白色牢度》、 GB/T 3921.1-5-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l 一试验5》。
三、检测方法1、试样:尺寸为 40 mm x 100 mm ,贴衬织物尺寸与试样相同,可以是两块规定的单纤维贴衬织物或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与试样沿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2、仪器:多个直径75 mm 、高 125mm 的密封容器,密封容器能沿半径为45 mm 。
、转速为 40 r/min 进行转动,并能保持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机械搅拌。
3、试验条件:五种试验方法的温度、时间和加料分别是:方法一;40℃,30 min;方法二:50℃,30 min;方法三:60℃,30 min;方法四:95℃,30 min ,加10粒不锈钢珠;方法五:95℃,240 min ,加10位不锈钢珠。
4、洗涤试液:试液由 5 g/L 皂片和 2 g/L 无水碳酸钠,或4 g/L 标准合成洗涤剂和 1g/L 无水碳酸钠组成,皂片和标准合成洗涤剂中不应含有荧光增白剂。
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标准

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标准
纺织品的耐皂洗色牢度标准通常由相关国家和国际标准机构制定。
在中国,常用的标准是GB/T《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该标准规定了五种洗涤方式,试验温度在40~95℃。
另外,还有GB/T《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该标准有16种洗涤方式,其中A1S和B2S 适用于纺织品的手洗和机洗色牢度试验。
这些标准通常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将纺织品试样与一块或两块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置于皂液或肥皂和无水碳酸钠混合液中进行机械搅动,再经清洗和干燥。
通过比较试样与贴衬织物的变色和脱色程度,评定耐皂洗色牢度的等级。
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产品和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在使用或生产纺织品时,仔细阅读相关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并遵循其中的规定。
耐皂洗色牢度检测样品的取样操作分析

耐皂洗色牢度检测样品的取样操作分析作者:黄顿花金龙王德赛来源:《中国纤检》2017年第06期摘要:本文参照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通过对不同类型样品的取样方式进行详细分析,让不同检验员在面对同一种类型的样品时,首先在取样手法上达到一致,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耐皂洗色牢度;试样;深色部位;挖取1 引言耐洗色牢度是色牢度测试中常规的测试项目,是纺织品色牢度的重要考核指标,也是衡量纺织品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
耐洗色牢度测试就是模拟纺织品在不同的洗涤剂和洗涤环境中,其颜色的牢固程度。
实验室耐洗色牢度测试方法有很多种,原理都是模仿家用或者商业洗涤的状态,在规定时间、温度条件下,经搅拌、清洗和干燥后,用灰色样卡或者仪器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不同的测试方法在温度、洗涤溶液、干燥程序方面可能有一定差异性。
规模较大的检测机构,色牢度检验采取分岗位的流程式工作方式,通常分为取样岗、试验岗、评级岗。
所以即使是同一种测试方法,不同的检验员在取样手法上受习惯、主观判断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试验结果有一定差异。
为统一检验员的取样手法、对不同种类的样品的取样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很有必要。
耐洗色牢度的取样首先要考虑到贴衬织物的问题。
以GB/T 3921—2008为例子,此标准中规定贴衬织物的选择可以是多纤维贴衬织物或者是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
其中多纤维贴衬织物包括:(1)含羊毛和醋纤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用于40℃和50℃的试验,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于60℃的试验,需要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2)不含羊毛和醋纤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用于某些60℃的试验和所有95℃的试验)。
单纤维贴衬织物包括:棉、羊毛、粘胶纤维、聚酰胺(锦纶)、聚酯(涤纶)、聚丙烯腈(腈纶)、苎麻、丝、醋纤。
通常大多数检测机构会选择多纤维贴衬,而且多纤维贴衬的考核要求要高于单纤维贴衬。
下面就以多纤维贴衬织物测试为例子,对耐洗色牢度测试中不同类型样品的取样方式进行详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皂洗色牢度测试仪常用实验标准解析
皂洗色牢度测试仪又名耐水洗色牢度试验机,用于测试纺织品的耐水洗色牢度属性,又名皂洗色牢度称加速洗涤色牢度,是相对家庭洗涤来讲的。
从皂洗色牢度与实际家庭洗涤的相关性来看,皂洗色牢度所体现出来的纺织品变色效果根据标准的不同相当于家庭洗涤的1-5遍效果。
常见的皂洗色牢度标准如下:
AATCC 61-2009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快速法
ISO 105 C10:2006
BS EN ISO 105 C10:2007
DIN EN ISO 105 C10:2007
NF EN 20105 C01 to C05:1993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耐洗涤色牢度
ISO 105 C06:1994
BS EN ISO 105 C06:1997
DIN EN ISO 105 C06:2008
NF EN ISO 105 C06:1997
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ISO 105 C09:2001
BS EN ISO 105 C09:2002
DIN EN ISO 105 C09:2007
NF EN ISO 105 C09:2003
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用有低温漂白剂的无标准洗涤剂测试氧化漂白反应 CAN/CGSB-4.2 No.19.1-M2004
纺织品耐洗涤色牢度测试方法-加
速测试
AS 2001.4.15-2006
纺织品测试方法-色牢度试验:耐洗涤色牢度
GB/T 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 12490-200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