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篇中考作文浅谈材料作文的文体选择和写法

合集下载

作文如何选择材料中考作文选材技巧

作文如何选择材料中考作文选材技巧

作文如何选择材料中考作文选材技巧方法一:选取真实、熟悉的材料材料的真实一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生活真实”,也即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严格地符合实际生活的情况,比如你经历过的,见过的。

二是指本质意义上反映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

这是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允许对于作为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也即艺术加工或艺术虚构。

方法二:选取典型有代表性的材料来写所谓典型材料就是某一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

你一个人的思想,不代表全班人的思想,某些同学表现差,不代表整个班级差。

比如要写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你不能看到他三二天认真完成了作业就说他刻苦学习了,代表性就是大家都公认,一直如此,才算是。

它既是具体的、公认的,又是富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的,同时又能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普遍意义的。

方法三:化大为小,以小见大选取材料。

范围宽广是中考作文的显著优点,有利于打开文思,激活想象,张扬个性。

但中考选题要善于化大为小,以小见大,才有利于写出深度,写出个性,也更符合少年学生的写作实际和认知水平。

化大为小,可以从拟题开始。

即让标题定得窄小一些。

如以“幸福”为话题写作,文题“幸福”或“谈幸福”显然不及“幸福一家子”、“知足者常有幸福”、“幸福就在身边”、“付出带来的幸福”、“幸福的滋味”等一些文题更容易下笔,更容易写深、写细。

方法四:选择新颖生动材料人云亦云的材料都不是好材料,如写老师,总是局限于“深夜批改作业”、“病中惦念学生”等等。

人们读了,一方面觉得这位老师和那位老师一个样;另一方面,又觉得没有把广大教师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一部再好看的电视剧让你看过3遍之后都会让你越来越不想看了,审美疲劳啊,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留意身边活生生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新问题,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闪光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从而确立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材料来。

[初中语文作文范文选材技巧]作文范文技巧选材与构思

[初中语文作文范文选材技巧]作文范文技巧选材与构思

[初中语文作文范文选材技巧]作文范文技巧选材与构思1、选材要着眼于新选材新而立意深,着眼于新鲜材料,对深化中心效果明显。

以“20年后的我”为题,全班60名同学,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汽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

这显然落入了选材俗的窠臼。

有一位同学则以一位水利专家为人们寻找淡水四处奔波,从而唤起人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危机意识。

这样写就深刻多了。

选材要新,材料选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这里的“选得好”,除了指有意义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指新颖。

可是,有的同学选材,老是步人后尘,把别人写了又写的陈旧材料拿来写。

比如给别人让座,帮人家推车,把拾到的钱包还给失主,扶盲人过马路,为同学补课等等。

试想这种材料怎么会给人以新的感受2、选材要兼顾细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十一假期里,我画了一幅关于秋天的图画。

看,远处的天边,一群大雁正往南飞,它们有的排成整齐的“一”字,有的排成“人”字,飞翔的大雁把湛蓝高远的天空装扮得更加美丽。

秋天让树叶变黄了,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秋天把枫叶染红了,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我爱这多彩的秋天!近处,我画了几棵大松树,树上有几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它们有的在懒洋洋地晒太阳,有的在大树中间跳来跳去,还有的在树上摘松果吃。

秋天让小动物们变得格外忙碌,地上的小蚂蚁正在抓紧时间运粮食,为度过漫长的冬天做准备。

小伙伴们在金色的田野上放风筝。

他们牵着线飞快地奔跑着,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田野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孩子们快乐的笑声。

秋天真是太美了,我喜欢这幅秋天的图画。

静夜诗,驱不散,风声细碎云影乱;童真无价,一天清辉,霞影照进水晶童真,一个很孩子气的话题,却又是一个在这灯红酒绿的世界,过往匆匆的话题。

童真像邻家的男孩遗落的风筝,它承载着太多梦想起航,见证苍天!记忆童真,留念我那可爱的青春。

浅谈给材料作文的写作

浅谈给材料作文的写作

浅谈给材料作文的写作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中考和高考中,给材料作文更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方式。

给材料作文是以一定的文字、图表、资料等为基础,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进行写作,这种作文形式能够考查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和表达能力,是一种相对较为全面的人才培养方式。

在写给材料作文时,学生需要对文章的结构、内容、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考虑,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给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

给材料作文要注重对材料的分析。

在写作时,首先要对所给的材料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了解题目的要求,然后结合材料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材料的信息,找出材料中的共性和特殊性。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写作,确定文章要展现的观点和思路。

给材料作文要合理归纳和总结。

在写作时,要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抓住材料的重点,对材料进行有条理的梳理,找出材料中的联系和内在逻辑。

这有助于我们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加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还要注意运用一些归纳总结的词语,比如“从中可以看出”,“综上所述”等,从而使文章看起来更加有章法,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给材料作文要注重论证和实例的运用。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论证手段和举例分析,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解释,使文章更加充实和具有说服力。

同时要注意例子的选择和运用,要求例子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能够有效地支持自己的观点。

而且,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一些连接词、过渡词来组织论证材料,使文章的转折和衔接更加自然、流畅。

给材料作文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和表达的技巧。

在写作时,要注意运用一些优美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力求语言精炼、准确,这样可以使文章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提高文章的得分能力。

还要注意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而且,我们还要注意一些标点符号和句式的运用,使文章有一定的节奏感和呼应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给材料作文是一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而要想在这种作文中表现出色,我们需要在材料的分析、归纳总结、论证实例和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技巧的运用。

如何做好话题作文的写作及文体选择

如何做好话题作文的写作及文体选择

如何做好话题作文的写作及文体选择范文一:如何做好话题作文作为一名学生,有时候需要写关于某个话题的作文。

我们应该如何写好这类作文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文体,接着给出正确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在文体选择方面,我们有多种选择。

一种是议论文。

议论文常用于对某一问题进行表述和讨论,由此给出自己的观点。

另一种则是说明文。

说明文更侧重于说明某一现象或规律。

在给出观点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观点的正确性和与话题的关联性。

我们要基于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观点。

同时,在作文中要贯穿着这一观点,加以说明和论证。

最后,我们需要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我们的意思。

清晰明了的语言能够让读者更快速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同时也能给读者留下好的印象。

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修辞手法,让文章有更强的说服力。

总而言之,写好话题作文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文体,给出正确的观点,加以论证,最后用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关键词分析:文体选择:议论文,说明文给出观点:正确性,关联性使用词语:清晰明了,修辞手法,说服力范文二:关于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话题作文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作文类型。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提高作文的质量,譬如多读多写,保持思维活跃等。

但是,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写出一篇话题作文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写作技巧:首先,我们需要认真阅读题目,明确文章的重点。

这个重点可以是题目本身,也可以是我们自己在思考时发现的问题点。

一旦明确了重点,我们就要从中挑选一点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论述。

接着,我们需要注意文章的文体选择。

最常见的文体是议论文,但对于某些话题,说明文或叙述文也是可行的选择。

我们需要根据题目所涉及的问题,来选取适合的文体。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文章的语言表达。

语言的流畅与生动能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像修辞手法,适当添加比喻等等,都可以让文章的语言更加优美且生动,给读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总而言之,写好话题作文需要认真阅读题意,利用适当的语言与文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作文材料-如何做好话题作文的写作及文体选择(二) 精品

作文材料-如何做好话题作文的写作及文体选择(二) 精品

如何做好话题作文的写作及文体选择(二)三、打开思路是关键的开放性决定了一个话题下可以有多种思路和多种表达,如果同学们能从这多种思路中找到一个自己最熟悉或最有创意的思路来写,肯定能完成一篇佳作,所以思路开阔对于写作非常重要。

但不少同学因为习惯了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对这种开放性的命题形式反而不适应,拿到话题后脑中茫然一片、无从下笔,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打开思路的方法。

.打开思路从话题开始脑中空白时好好看看话题和话题前的提示语,从话题的内涵和提示语中就能受到启发,这一点在前面讲审题时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打开思路的方式()可以回忆:闭上眼睛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生活实际中寻找与话题相关的素材。

()可以推理:考虑与话题相关的各种观念和各种说法,加进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形成一种观点,然后在此观点的统摄之下寻找合适的事例,这种方法适合找到议论文的思路。

()可以想像和虚构:打开头脑的宝藏,展开想像的翅膀,可以虚构一个童话,可以编一个故事,也可以对头脑中已有的故事原型进行重新演绎,还可以变换一下视角,从物或动植物的视角看待评价一件事情。

比如考试这个话题,就可以从一只宠物狗的视角来看小主人的中考,小主人每天都要学到很晚,妈妈还不许她给我洗澡、陪我玩耍,她很痛苦。

.从四个范畴出发打开思路掌握了打开思路的方式,如果同学们还是找不到思路怎么办,这里再结合话题成长给大家介绍几个范畴,从这几个范畴考虑,相信同学们会很快找到思路。

()时间:过去、未来、现在、一段时间、某一时刻。

过去的成长和现在的成长,比如父母过去的成长条件与我现在的成长条件相对比;某个时间段的成长,比如我是如何在父母的关怀下从蹒跚学步长成一个又蹦又跳的小女孩儿的;某一时刻的成长,比如我今年十四岁了,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空间:领域、场所。

不同场所中的成长,比如自己在家庭中的成长,或者同学们在学校中的成长;不同领域中的成长,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美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或者对大自然的感悟越来越丰富。

浅谈给材料作文的写作

浅谈给材料作文的写作

浅谈给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作文是指在写作过程中会给出一些材料,而我们需要以这些材料作为基础来展开我们的写作。

这类写作题目在中学生写作训练中十分常见,也是考试中的一种常见题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浅谈给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第一,认真理解题目要求我们需要认真理解题目要求,明确自己需要从材料中分析、归纳、论证或者表达什么内容。

在阅读材料时,我们要仔细研读每一段,注意理解材料中的信息,以便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引用、运用。

第二,确定自己的立场根据材料的内容,我们可以确定自己的立场或者观点。

有时候,材料中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观点或者观点的对立,我们需要理性思考,并选择一个合适的立场来展开我们的论述。

合理组织材料和个人观点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有序地组织材料和个人观点。

这需要我们先确定一个中心论点,然后根据这个论点来选择和组织材料和观点。

可以采用逻辑结构、时序结构、对比结构等不同的结构来呈现材料和论点。

第四,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在材料作文中,我们需要使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因果关系论证等。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提升文章的说服力。

第五,注重语言表达和文采技巧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语言表达和文采技巧。

语言要清晰准确,用词要恰当得体,句法结构要丰富多样,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我们还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如比喻、排比、设问等,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第六,注意平衡分寸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平衡分寸。

既要结合材料,又要发表个人观点;既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来写,又要注意语言的流畅和连贯。

我们要注意避免片面性和极端性,保持客观公正,同时也要展示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给材料作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题型,我们在写作时需要认真理解题目要求,确定自己的立场,合理组织材料和观点,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注重语言表达和文采技巧,注意平衡分寸。

浅谈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浅谈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 练 习】
据 说美 国的 罗斯福 总统 家里有一 次失 窃 ,丢 了很 多 东西 ,一位朋友 闻讯后 ,忙 写信安 慰他 。罗斯福在 回信 中写道 : “ 亲 爱的朋友 ,谢 谢你 来信安慰我 ,我现在 很 好 ,感谢上 帝 :因为第一 ,贼偷去 的是 我 的东西 ,而没有伤 害我的 生命 ;第二 ,贼 只 偷 去 我 部 分 东 西 ,而 不 是 全 部 ; 第 三 , 最值 得 庆 幸 的是 ,做 贼的 是他 , 而不 是 我 。 ” 对 任 何 一 个 人 来 说 , 失 窃 绝 对 是 不 幸 的事 ,而 罗斯福却 找 出了感恩的 三务理
口教学 漫议 口
溺 谬扣 何 署好 料 作
黑龙江省大庆市 六十九中学 邢 雪
“ 材料作 文 ”题 是提 供 “ 材 料”—— 文字 或图片等 材料 的一种命 题形 式。它既 有命 题作文 的限制性 ,又有 自拟题 目作文
的 自由性 ;既能考查 学生按 要求作 文的能 力 ,又给学 生提供 了充分 展示写 作能力 的 广 阔 空 间 。 由于 “ 材料 ”所 具 有 的 灵 活
3 . 不得 抄 袭 。
性 、丰富性 、与 时俱进性 ,以及 极高 的规 避 “ 猜题 ”性的 优势 ,这 类文题 备受命题 者 的青睐 。综 观近年 来全 国各地 中考作文 题 ,每 年都 少不 了 “ 材料 作 文 ” 。写 好 “ 材料 作文 ”是 备 考 不 可缺 少 的 重 要 一 环 ,必须予 以足够重视 。 “ 材 料作文 ”通常有 以下 三种 :
变成好事 。
现在 的材料 作文题大 都具有 很大的 开 放性 和 自由度 ,一般 要求 “ 自 选 角度 , 自 拟题 目,自 选文体”, 所 以在吃透 “ 材料 ” 的基础 上 ,打 开思路 ,联 系生 活实际 ,从 中选择 最能发挥 自己 优势的内 容与形式 来 写 ,便能写出成功的作文。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文体的一点看法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文体的一点看法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文体的一点看法
考生广泛的选择空间。

但是所写的文章一定耍符合考生口已选定的文体要求,如果考生选定的是议论文,就要写得像议论文,选定的是散文,就要写得像散文,不要写成“两不像”的文章。

如果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方式都有,平均使用笔墨.即使全文能扣题,得分也只能在切人分以下。

平常作文时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要注意文体的升格训练。

当然,对于驾驭文体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说.可以努力把一般的记叙文升格为散文、小小说等,把一般的议论文升格为思想评论、杂文、学术论文等.甚至可以把它们变革为特殊文体、另类文体。

考场作文文体升格、还有另一层要求.那就是选择最适合题目的文体。

有些题目,虽未规定文体,但仔细分析,往往有最佳文体。

如《时间啊.时间》,宜写成散文化的议沦文、可取得形象化的说理效果:再如《机遇》一题.如果以“抓住机遇”立意,写成议论文,就有人云亦云之嫌,如果写成一篇小小说,效果就会好得多。

如果写议论文.要尽量做到:事实论证和理论论证相结合.能够正反结合、逐层深入;用发展的、联系的、一分为二的眼光,对事物的外因与内因、现象与本质、全面与片面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

如果写记叙文,要力求做到:抓住时间、地点、人物等记叙的六要素;贯穿一两条线索,如某种思想感情、某句警策之语、某个事物、
某个人物、某种行动,使文章结构完整;选择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加精彩;运用肖像、语言、行动(细节)和心理等描写方法,使人物栩栩如生;运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如设置悬念、欲擒故纵、点面结合,使文章波澜起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两篇中考作文浅谈材料作文的文体选择和写法关于材料作文,不少人的看法是写成议论文最恰当,理由就是材料作文要遵循“引、意、联、结”的四字诀或其他类似的说法。

如果这样,则把材料作文简单化和模式化了。

即材料作文应当写成议论文。

这显然违背了“文体不限”的要求。

材料作文中运用“引、意、联、结”的方法,写议论文,不失为一种入格并明了的好方法。

但我们对“引、意、联、结”还应有更深入的理解。

“引”即在对所给材料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在作文中概括引用材料,引出自己要写的内容或提出自己的观点,还可以理解为自己所写的作文要受材料的“引导”不能脱离材料去写。

“意”,如果写议论文,当然应指确立的论点,如果写其他文体,则是文章的中心了。

“联”,可以是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是自己并未经历却了解的社会生活。

还要注意“联”,可以理解成联想和想象。

这个“结”是一般文章都应遵循的要求,只不过写法不同罢了。

所以,材料作文,不应该脱离“引、意、联、结”,但要明确它只是写材料作文的方法,而不是写材料作文的文体要求。

要正确理解材料,明确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和写法,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更能检验出学生作文的水平、生活的积累,思维的敏锐等能力。

下面以2008年中考满分作文为例,为材料作文的文体选择和写法提供一些参考。

2008年中考满分材料作文举例:要点:相同的材料,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写法。

㈠2008年武汉市中考材料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浑身充满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

材料二: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一步走进大学的殿堂。

材材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简单的一句话让他顿时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阅读上面的材料想想,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你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 字以上的作文。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①记叙类满分作文举例:一句话,便是春天有那么一句话,它能帮你祛除炎炎夏日的烦躁,能伴你跨越漫漫秋日的寂寞,能让你在隆隆冬日里感到温暖。

题记来学校的第二个周末,按妈妈的嘱咐拨通了她的电话。

“喂?”妈妈的声音从话筒传来,没什么变化,我没有其他人的激动。

在询问我学习和生活后,妈妈突如问了一句:“想我们了吗?”一时,我竟不知道怎么回答:说没吧又怕妈妈伤心,说不知道吧似乎也不好。

片刻之后,我轻轻地说:“嗯,想啊!我想你们。

”听得出,妈妈声音在颤抖。

十五年来,自己似乎从未对父母说“我想你!”“宝贝,我和你爸爸也很想你呢。

”话筒那边传来妈妈激动的声音。

那一晚,我睡得很香,我知道爸爸妈妈在想我。

上个月,收到了初中朋友的来信,她说想我,想念两个人挤在一张床上聊天到半夜的日子,想念那些一起在马路上或哭或闹的季节,想念那些陪伴彼此共同走过的岁月……一刹那,我的思绪也回到从前。

室友放月假归来,迎面说了一句“我想死你们啦!”我分明感受来自她的温暖。

整个秋季,心中带着想念,我们共同走过。

月假回家,一下车便和同学们去初中老师那里。

很久没见面了,岁月的风尘亦或是粉笔灰又为她添了些沧桑。

谈话间,我说了句“在学校真的蛮想你。

”本是很随意的一句话,但我却看见老师的眼眶红了。

她笑着说:“都说上辈子闯了祸,这辈子教语文。

可只有真正爱上这职业的人才深深懂得,付出之后收获的更多的是真情。

教了那么多届,每次听见学生说‘我想你’就会倍觉感动与温暖,仿佛冬日里最和煦的一抹阳光直射心里。

其实,哪个老师不曾想念那一张张由幼稚到成熟的脸庞呢?”现在,我逐渐走向成熟,才开始明白家长和老师心中的那份挂念。

整个冬日,我的心中总有一抹阳光直射——那是老师的挂念。

“我想你!”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温暖了所有的人。

它似冬日的一缕阳光,似夏日里的一阵凉风,似沙漠中的一弘清泉……对亲人说:“我想你!”心里便冉冉升起一股亲情。

对朋友说:“我想你!”青春的路上他们不再孤单。

对老师说:“我想你!”忙碌的心会得到真正满足。

……“我想你!”有了它在心灵中传响,夏不再炎热,秋不再寂寞,冬不再寒冷,生命只剩下了温暖,四季都是春天了!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说一句“我想你!”满分理由:这是一篇颇为难得的考场满分作文。

文章的过人之处体现在以下三点:一、于平常中见新意:人的生命中精神需求远比物质需求更重要,但在工作越来越忙碌、生活越来越物质化的今天,我们似乎越来越忽略精神的需要,越来越吝啬情感的表达与流露。

一句“我想你!”简单普通的三个字也很少说出口了。

小作者独具慧眼,感受敏锐,从父母的感受中意识到着句话的可贵,写出了不同年龄听到这句话相似反映,引人思考,凸现主题。

二、于简单的话语中品无穷的韵味:文章材料丰富,笔触细腻,用“春天”来比喻这句话给人的温暖,形象生动,也使全文有了诗般的优美意境。

在很多学生都蜂拥至名家名言,古诗词处时,作者一句朴实而温馨的话语让人感觉到简单的力量。

三、于平凡小事中寄托真情,于朴实的语言中张扬文采:文章中写的都是平凡的小事,却体现出朴实真挚的情感。

而这种情感又由整体不显华丽却文采飞扬的语言展现出来。

开篇的题记,“有那么一句话”巧妙的引用材料,然后用一个排比句赞美“那么一句话”的力量,而排比句却又由拟人、比喻、叠词构成,显得诗意盎然。

既点题又引出要写的内容(引与意)。

中间的四个事例,详略有致(联)。

结尾在叙事的基础上,用多个排比句议论抒情,最后一个祈使句,既归纳总结,又升华主题(结)。

②议论文满分作文举例:一句话的力量一句话,长的,由几个短语构成;短的,只有几个字。

我从未想过一句话能有多大的力量。

可是,渐渐的,我发现一句话的力量并不是微乎其微的,它的力量可以很大很大,甚至,超越生死……离5.12特大地震的发生也有些时日了。

尽管不是亲眼所见,只看电视里的那些画面就常常叫人泪流满面,特别是这样一名教师一直深深地铭记于我的心间:一个叫苟晓超的教师为了抢救自己的学生,多次往返于教学楼上下,突然,他被垮塌的重物击中,倒在血泊之中,就在这生死一瞬间的时候,他用尽全力,虚弱地说出:“我—快—不行了,快—快—救学生!”一句话,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说。

可是,在那种环境下,又有多少人,能那样坦然说出呢?在生与死的抉择中,苟晓超毫不犹豫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将那带来无尽黑暗、无尽痛苦的死亡留给自己。

就因为这十个字,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让我看到了这位年轻教师在抉择时坚定的眼神;更让我看到了一句话的力量!一句话的力量是强大的。

想想自己,竟然一直没有发现,其实我每天都被包围在无数个“一句话”中,这种力量也在不停地围绕着我:在家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妈妈总会跑来安慰我:“别难过,下次努力!”在学校,遇到难题时,同学的一句:“别担心,我来教你!”在邻里之间,当我苦于不会处理某些事物时,有经验的老者会微笑告诉我:“别烦恼,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可以这样做……”原来一句话的力量一直在我身边,只是我不曾发现而已。

一句话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就好象是困难中给你的鼓励;黑暗中的一丝光明;迷失了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一句话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可以超越物质,甚至可以超越生死,使人性在一句话的力量下不断得到提升!简评:这是一篇对材料理解和运用都成功的考场作文。

整篇作文体现了材料作文写成议论文要体现的“引、意、联、结”的写法。

文章的开头引用材料并谈感受,由此提出论点:一句话的力量并不是微乎其微的,它的力量可以很大很大,甚至,超越生死。

接着联系社会生活和自身经历进行论证,证明“一句话”的巨大力量。

结尾归纳,进一步强调论点。

全篇行文自然,语言朴实而有说服力。

中考材料作文的新特点和应对方法材料作文作为上世纪中叶的一种极为火爆的作文考试形式,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后,似乎有渐渐淡出考场作文的趋势,但是,近年来,随着话题作文的某些弊端的出现,材料作文这朵中考试卷上的小花又渐渐有了含苞欲放的迹象,甚至还有再成为考试热点的可能。

就拿笔者搜集到的2006年全国近50个省、市的中考作文文题来说,我们发现先后有河北(含课改区)、山东菏泽市、山东枣庄市、山东潍坊市课改区、重庆市课改区、安徽课改区、江苏苏州市、江苏镇江市、湖北黄冈市、湖北天门市、湖北仙桃市、贵州六盘水市等省、市都考了材料作文。

虽然相对于话题作文来说还不是很多,但与前几年相比,无论是地区的分布还是数量上均有了一定幅度上的提高。

那么,作为材料作文有哪些新的特点,我想对材料作文的特点作如下概括。

一、材料作文读写并存,一题多查。

这种作文形式既要考生去认真读材料,同时又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把握进行写作。

我觉得这种作文形式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考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以及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所以我想材料作文形式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

二、材料作文具有内容的多向性、体裁的灵活性、思维的诱发性、写法的多样性。

正由于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也就直接避免了话题作文出现的某种猜题押题的作文弊端。

既然材料作文有这样的特点,那么我们如何去应对材料作文的写作呢?首先,要认真读懂材料,把握住材料的主旨。

不论材料的形式如何,它总有一个主旨,正确理解这个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之一。

不妨以2005年河北省的中考作文为例,当上台做题的同学将最后一道题的答案写错时,台下多数同学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是这么多同学都没看见前面四道题都答对了吗?显然不是。

看来,“多数同学”的着眼点都在“错”题上。

老师的话发人深省。

你怎样去理解老师的话成了理解所给材料的关键,也是写好这篇材料作文的前提。

其次,要适当使用材料,既不能避开原材料,另辟蹊径,信马由缰,又不能死死抠住原材料不放,永远放不开手脚。

倘若我们写成议论性文体,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使用材料:1.从材料中引发观点。

2.概括材料并把材料作为论据。

3.把材料作为拟题的依据。

4.可把材料作为文章的结论。

倘若我们写成记叙性文体,则更应当先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选定好写作的角度,把握好材料的倾向,然后由此引发联想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再选用自己最拿手的文体去完成这篇文章。

像河北省的中考满分作文《小柳树·小枣树》就是一篇能够很好地把握住材料主旨的记叙文(童话)。

再次,要准确地理解材料,防止出现错误认识,甚至一些偏激的认识。

也就是说,我们在完成材料作文时,尤其是在写成议论文时,一定要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道德、精神、情操、美德等多个方面作必要的思考,做到观点正确、论证有力、有理有据,努力克服偏激、片面的观点,从而表明自己对事物、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以理服人。

第四,要按要求写作。

材料作文一般都是由材料和要求两个部分所组成。

审题时不仅要吃透材料,还必须看清具体要求,严格按照试题的“指令”进行写作,切忌不看要求就匆匆下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