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石家庄规划展观后感
参观石家庄工业文化展览馆有感

参观石家庄工业文化展览馆有感
参观石家庄工业文化展览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让我对石家庄的工业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览馆的布局和设计非常出色,让我能够清晰地了解石家庄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企业。
在展览馆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这些展品记录了石家庄工业的辉煌历程。
从最早的工业化起步,到现代工业的发展,石家庄工业文化展览馆都做了详细的展示。
我特别关注了石家庄的纺织、制药、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这些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石家庄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石家庄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
石家庄的工业发展历程中,不仅注重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更注重企业的质量和品牌。
这一点在展览馆中的许多展品中都有所体现,比如一些老字号的品牌标志和产品展示,让我对石家庄的工业品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展览馆还通过各种互动形式,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石家庄的工业文化。
比如,一些展品旁边设有按钮,按下按钮就可以听到老工人的讲述,这些真实的口述历史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总的来说,参观石家庄工业文化展览馆让我对石家庄的工业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对石家庄的工业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石家庄的工业文化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次参观经历将会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的观后感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的观后感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场城市规划展览,对展览的内容和布置给予了高度关注。
经过一番观察和思考,我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对展览中所呈现的各种规划理念和实践案例感受良多。
展览的第一部分是以城市规划的历史为线索,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城市规划的发展轨迹。
通过看展板和实物模型,我了解到城市规划是如何从简单的规划布局逐渐演变为综合考虑交通、人居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复杂系统。
这使我意识到,城市规划不仅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更是为人们创造更好生活环境的契机。
在展览的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一些城市规划的经典案例。
比如,某个城市的市中心改造规划让我印象深刻。
原本拥堵严重、楼宇密集的市中心得以重塑,道路宽敞畅通,绿化带和休闲场所的增加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这一案例向我展示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使我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此外,在展览的一角,我遇到了一组城市规划师的模拟工作室。
他们使用先进的三维模拟技术,将城市的现状和未来规划可视化呈现。
这种技术让我仿佛置身于城市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规划方案对城市面貌的影响。
这种模拟工作室为人们参与城市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也激发了我对城市规划这一领域的兴趣。
参观完城市规划展览后,我深刻认识到城市规划对城市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交通拥堵问题,优化资源利用,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等。
而对城市规划的关注和参与也不应该局限于城市规划师,每一个市民都应该参与其中,共同为城市的发展出谋划策。
作为市民,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和决策的过程,通过舆论监督等方式,推动规划的公正、民主和科学。
同时,我们也应该增强对城市规划的知识储备,了解不同规划理念的优劣,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是一次启发思考的过程,它让我意识到了城市规划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了解到了一些令人振奋的城市规划案例。
希望未来的城市发展能够越来越注重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为居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心得体会模板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心得体会模板标题: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心得体会引言:城市规划展览馆是一个专门展示城市规划,展现城市发展历程和未来愿景的场所。
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爱好者,我充满期待地参观了某城市规划展览馆。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心得体会,并展示我对城市规划的新理解。
一、展览馆的布局和氛围这个展览馆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整体布局合理,展览内容丰富多样,让人耳目一新。
进入展览馆的大门,就能看到一个城市示意图,在这幅示意图上,展示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各个时期的规划成果以及未来的愿景。
这个示意图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城市的变迁,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可塑性。
沿着示意图走,展厅内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主题,如“城市绿化规划”、“交通规划”、“建筑和社区规划”等。
不同主题的展览区设置了多媒体展示、模型展示和互动体验等,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
二、城市规划的历史发展在参观展厅的时候,我了解到城市规划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过程。
通过观看历史展板和展示的城市规划图纸,我对不同时期的城市规划理念有了全面的了解。
从简单的城市布局到综合规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被引入,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人民的需求和环境的保护。
这让我意识到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社会管理和治理的手段,是改善人民生活和营造美好环境的重要途径。
三、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原则参观展厅的过程让我深入了解了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很多关于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划案例。
城市规划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可操作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等等。
这些原则是规划师们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同时,城市规划也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特色,保护和传承城市的文化遗产。
参观石家庄城市馆观后感

参观石家庄城市馆观后感朋友们!前几天我去参观了石家庄城市馆,那可真是一次超有趣的体验呢!一走进城市馆,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超级大的时光宝盒,这个宝盒里装满了石家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先说说关于过去的部分吧。
那里有好多老照片和实物展示,我看到了石家庄以前的模样,就是那种很质朴的小县城的感觉。
窄窄的街道、矮矮的房子,跟现在的高楼大厦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是从那些古老的物件里,能感受到这座城市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努力,就像一个小娃娃慢慢长大变成了一个健壮的大人一样。
我在想啊,以前在这儿生活的人们,一定也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把石家庄建设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再看看现在的石家庄,那展示的可真是让我这个本地人都有点小骄傲呢!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建筑模型,还有对城市交通、科技发展的介绍。
特别是关于交通的部分,我发现石家庄现在的交通网可真是四通八达啊,地铁、高架桥、公交线路密密麻麻的,就像城市的血管一样,把各个地方都连接起来了。
而且看到那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展示,才知道原来我们石家庄在科技方面也这么厉害呢!什么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些高大上的东西都在咱们这儿扎根发展,感觉就像一个低调的学霸,平时不怎么吭声,其实肚子里全是知识和本事。
最让我兴奋的还是关于未来的展示。
那简直就是科幻大片里的场景搬到现实里来了。
城市规划里的那些高楼大厦都超级酷炫,还有大片大片的绿色空间,感觉未来的石家庄就是一个超级大的花园城市。
智能交通系统能让人们出行更方便快捷,甚至还看到了飞行汽车的概念图,我当时就在想,要是真的有一天能开着飞行汽车在石家庄的上空穿梭,那可太酷了。
而且对环保的规划也特别吸引人,未来的石家庄空气肯定清新得像刚洗过的大苹果一样,蓝天白云就像画儿似的。
在参观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互动体验区。
我在一个模拟城市建设的游戏区玩了半天,就像自己是个城市的大设计师一样,这儿盖个大楼,那儿建个公园,可有意思了。
不过玩了一会儿我就发现,这城市建设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交通、环境、居民需求等等,真佩服那些真正的城市规划师们。
石家庄规划馆

石家庄规划馆石家庄规划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座以展示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城市规划设计成就和城市设计理念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陈列着大量丰富多样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内容,向公众展示了石家庄市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
下面,我将对这座规划馆进行详细介绍。
石家庄规划馆建筑座落在市中心的北国商城广场附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拥有大小不一的展厅约20个。
馆内的展陈内容别具特色,主要以大量的图片、文献和模型等展示方式呈现,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觉体验。
入馆后,首先进入的是大厅,大厅正中央挂有一幅巨型壁画,展现了石家庄市的城市规划蓝图。
壁画旁边还设有一块沙盘模型,以3D立体投影的方式将石家庄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展现在观众眼前。
在规划馆的主体展厅,展示了石家庄市的发展历程。
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观众能够了解到石家庄从一个小县城发展为省会城市的过程,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对策。
同时,展厅还陈列了许多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相关的模型,包括市政建设、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等。
这些模型生动地展示了石家庄市建设的风貌和变化,让观众感受到城市的脉动和活力。
此外,规划馆还设置了一些专题展厅,如人居环境展厅、交通规划展厅、旅游规划展厅等,通过不同主题的展览,深入展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化、生态环保、交通出行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成就。
这些展览不仅教育了观众,也传达了石家庄市在这些领域的独特经验和创新思路。
石家庄规划馆还注重互动性,馆内设置了一些互动展品,让观众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例如,在人居环境展厅中,有一个用投影技术呈现的游戏墙,观众可以亲自参与其中,模拟布置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领略城市规划的魅力。
此外,规划馆还定期举办一些有关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讲座和展览,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公众参与交流和学习。
这为石家庄市培养了一大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专业人才,推动了石家庄城市建设的进步和发展。
参观城乡规划展览馆心得体会

参观城乡规划展览馆心得体会前阵子,我去参观了城乡规划展览馆,这一趟下来,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
刚走进那展览馆的大门,就被里面的气势给镇住了。
那宽敞明亮的大厅,高大的展示模型,还有各种高科技的展示设备,让人仿佛一下子就进入了一个未来的世界。
我最先来到的是城市总体规划展区。
巨大的城市模型摆在眼前,道路、建筑、公园、河流,一切都栩栩如生。
我凑近了仔细瞧,甚至能看到模型中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和花坛里的小花。
规划图上,新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划分得清清楚楚。
我就忍不住想啊,等到这些规划都实现了,那咱们的城市得变得多漂亮、多方便啊!接着,我走进了历史文化展区。
这里展示了城市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程。
看着那些老照片和旧物件,我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那时候的街道没这么宽,房子也没这么高,人们的生活简单却充满了烟火气。
有一张照片是几十年前的集市,人们穿着朴素,摊位上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好久,想象着当时热闹的场景,耳边似乎都响起了吆喝声和讨价还价的声音。
然后我到了生态规划展区。
这里展示了城市未来的生态布局,大片的绿地、清澈的河流、还有各种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我看到一个展示未来公园的模型,里面有湖泊、有树林,还有专门为鸟儿搭建的窝。
我不禁感叹,以后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那得多舒服啊,早上起来能听到鸟儿唱歌,晚上能伴着蛙声入眠。
在交通规划展区,我看到了未来城市的交通蓝图。
地铁线路密密麻麻,公交专用道四通八达,还有各种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
我想到现在每天上下班路上的拥堵,心里盼望着这些规划能早点实现,让大家出行都能顺顺利利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关于未来社区的展示。
那里的房子造型奇特又美观,每栋楼之间都有空中花园相连,居民们可以在花园里散步、聊天。
社区里还有智能垃圾处理系统,垃圾自动分类回收,既环保又方便。
我想象着自己住在这样的社区里,和邻居们友好相处,孩子们在花园里嬉笑玩耍,那该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参观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和我一样好奇的人,有带着孩子的家长,给孩子讲解着城市的未来;有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憧憬着以后的家;还有一些老人,看着那些展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城市规划展览馆是一个展示城市规划理念和实践成果的场所。
在我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后,我对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览馆的布局合理,展示内容丰富多样,使我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在进入城市规划展览馆之前,我被大气磅礴的建筑外观所吸引。
这座展览馆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风格,整体呈现出简约而不失庄重的氛围。
展览馆周围的绿化也很到位,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进入展览馆后,我发现展厅的布局紧凑有序,各个展示区域之间更是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展示体系。
在城市规划展览馆中,我看到了许多世界各地城市的规划案例和实践经验。
这些案例包括了大城市和小城镇的规划,涵盖了不同地理、文化和环境条件下的城市发展方案。
通过这些展示,我对于城市规划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了解到,城市规划不仅仅是简单的道路建设和建筑布局,更是考虑到人口流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性工程。
展览馆中的一个特别吸引我的展示是关于可持续城市规划的内容。
通过介绍不同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我了解到城市规划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未来的城市发展必须要考虑到环境的可持续性和人民的福祉。
此外,城市规划展览馆还展示了一些数字化和交互式的展示手段。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个城市的规划现场,可以亲身感受到城市规划师们为我们创造的宜居环境。
这种展示方式不仅提高了观展的趣味性,还让我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和决策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城市规划展览馆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和具体的认识城市规划的机会。
通过观看各种展示,我深刻认识到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相信,在城市规划师们的努力下,我们的城市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可持续。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在我所游览的城市规划展览馆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
展览馆内陈列着各种城市规划的模型和展板,以及详尽的解说文字,让我对城市规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在展览馆中得到的一些观点和感悟。
首先,城市规划展览馆通过精美的模型展示了不同城市的规划布局,包括街道、建筑物、公园等。
这些模型展示了不同城市规划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我看到了一些城市拥有宽敞的街道和开放的公共空间,而另一些城市则拥有拥挤的街区和缺乏绿地的问题。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为居民创造舒适宜居的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在展览馆中,我看到了一些成功的城市规划案例。
这些案例展示了城市规划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效益。
比如,有些城市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成功地将传统的工业区转型为现代化的商业和居住区。
这些城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因素,并且需要长期的规划和持续的发展。
只有这样,城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展览馆中还介绍了城市规划的方法和工具。
我了解到,城市规划师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和空间分析等现代技术来辅助规划工作。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更好地分析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规划方案。
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让我对城市规划的科技含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城市规划展览馆还展示了一些城市更新和改造的项目。
这些项目通过对旧的城市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这让我意识到,城市规划并不仅仅是建设一个城市,更是对城市的不断更新和改进。
只有通过改造和更新,城市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
最后,在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展的过程中,我也对城市规划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了解到,城市规划师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很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和沟通能力。
他们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因素,制定出能够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规划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石家庄规划展观后感2009年7月22日下午3点,公司组织去石家庄规划展览馆参观。
看着今年以来石家庄市里面的变化,到处都在拆除旧的建筑物,同时裕华路槐安路等都在修路修桥,我心里面知道石家庄将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带着一丝期待和疑问,我走进了规划馆。
随着解说员的讲解,我对石家庄的城市发展规划及目前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石家庄市多年来一直是以火车站为中心,向周围延续扩展。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造成交通拥挤、管理不便;城市外延式扩张既大量占用了耕地,也阻碍了旧城挖潜改造的进程。
城市布局由“摊大饼”式的集中布局向分散组团式结构转变。
规划以主城区为中心,在半径2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建设发展相对独立、职能各异的城市组团,疏解部分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和交通。
各组团分别为:西部鹿泉城区发展为石家庄建材工业区;南部栾城县城发展为医药工业区;窦妪发展成为以化工、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区;北部正定县城发展为科技、文教、旅游为主的正定历史文化旅游区;东部以炼油厂为基础建设石家庄丘头石油化学工业区。
形成中间主城区、外围五个卫星城“众星捧月”的组团城市形态。
在组团之间以及组团与主城区之间,严格控制一定范围的农田、林地等绿色隔离空间,阻隔各组团与主城区连成一片,保护城市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
各组团与主城区之间通过公路和城市环路等快捷的交通设施进行沟通,共同组成一个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的城市群体。
在交通建设方面,将火车站南移至南二环附近,新火车站4层高,在火车进入城市后有5km的地下隧道,在隧道的上面规划为40-80m 宽的绿色景观带。
同时室内的个主要道路大修扩宽,形成槐安路、裕华路、和平路为主的高速路。
京珠高速复线挪至东三环以外。
到时候将改变市内交通拥挤堵塞的现状。
看着规划馆的各种图表,听着解说员的讲解,我对石家庄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相信三年以后,石家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将变得更美,更强大,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将会更加美好。
李晓宾省会将跨进轨道交通时代按照《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间报告)》,省会将建设6条轨道线,并组成方格型线网。
其中,骨干线3条,辅助线3条,各条线路两两相交。
远景中心城轨道交通线路全长166.5公里(石环以内线路长148.8公里)。
1号线:中心城内东西向骨干线,在主城区内沿中山路敷设。
穿过京珠高速公路后,在新城区转向南,线路沿昆仑大街向南至南石环。
线路总长26.7公里。
2号线:都市区南北向骨干线,北起正定新区,经过正定老城后,线路沿旅游路跨过滹沱河,连接滨河新区。
沿着胜利大街进入主城区,过北二环后,线路改为沿建设大街继续向南延伸,经建胜路,转至新客站,在新客站东广场贴近站房处通过,与东西向的3号线形成"T型"换乘站。
然后,沿胜利南街、107国道至南石环。
远景延伸至窦妪、栾城。
2号线全长33.7公里。
3号线:都市区东西向骨干线。
西接鹿泉,东连藁城。
在中心城段,西起西石环,沿联盟路向东,至中华大街转向南,沿着中华大街南行至新客站西广场,转向东,下穿新客站站房后,沿塔北路向东,经金沙江道、海南路,预留向藁城的延伸空间。
3号线中心城段长38公里。
4号线:东北——西南向"L型"辅助线,与5号线在中心区外围形成环线。
北起北石环,沿规划路向南至建华大街,沿建华大街向南至建华西路,转向西,沿建华西路,穿过铁路后,转至汇丰路,向西延伸至西石环外的车场。
路线全长22.6公里。
5号线:"L型"辅助填充线,与4号线相扣成环。
4号线东北端起于北二环与京珠高速公路的交会处,向西沿汇丰路、市庄路,至友谊大街,转向南,沿友谊大街向南,在民心河北岸,沿滨河街转至红旗大街,沿红旗大街一直延伸至西南石环。
线路全长20.5公里。
6号线:内部填充线。
西起西石环,沿槐安路东行,在西里街路口转至槐中路继续向东,过京珠高速公路,接新市区的闽江道,至昆仑大街转向北,在与1号线交会处设平行换乘站,向北至滹沱河南岸新区。
远景预留向正定新区和机场的延伸空间。
中心城区(西石环至滹沱河南岸新区)长25.1公里。
石家庄市多年来一直是以火车站为中心,向周围延续扩展。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造成交通拥挤、管理不便;城市外延式扩张既大量占用了耕地,也阻碍了旧城挖潜改造的进程;同时中心城市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主城区周围卫星城的发展速度。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使主城区真正走上集约式发展道路,经过慎重考虑和多次咨询论证,城市布局由“摊大饼”式的集中布局向分散组团式结构转变。
规划以主城区为中心,在半径2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建设发展相对独立、职能各异的城市组团,疏解部分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和交通。
各组团分别为:西部鹿泉城区发展为石家庄建材工业区;南部栾城县城发展为医药工业区;窦妪发展成为以化工、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区;北部正定县城发展为科技、文教、旅游为主的正定历史文化旅游区;东部以炼油厂为基础建设石家庄丘头石油化学工业区。
形成中间主城区(包括高新区东区)、外围五个卫星城“众星捧月”的组团城市形态。
在组团之间以及组团与主城区之间,严格控制一定范围的农田、林地等绿色隔离空间,阻隔各组团与主城区连成一片,保护城市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
各组团与主城区之间通过107、307、308公路和城市环路等快捷的交通设施进行沟通,共同组成一个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的城市群体。
规划扩大现市内四区范围,取消郊区,将现郊区分别并入市内各区。
各组团连同其所辖区域以及主城区共同构成石家庄市区,市区范围由原来的307平方公里调整到1885平方公里。
……石家庄市城市发展规划研究报告目录第一部分石家庄城市发展现状一、石家庄市总体概况二、石家庄省会城市规划修编情况三、市人大通过0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四、石家庄总体规划五、石家庄市未来发展方向六、"1+4"组团发展战略新图景七、石家庄市经济统计数据八、"三年大变样"--省城10大新景第二部分石家庄市主城圈规划一、城乡结合部规划二、主城区规划三、市旧城改造和远景规划设想第三部分石家庄建设华北重要商埠规划一.目标、战略与任务二.城区布局优化三.商业业态创新四.现代物流发展第四部分石家庄市城市发展专项规划5月23日,太阳火毒,大中午没休息,我和我的同乡——两个近70岁的老人乘公交车近两个小时,到石家庄城市规划馆看《石家庄城市规划展》,观展的人不少,有老人、有中年人,也有青少年,有男有女,都还很认真,很多人关心自己村和周围市容的规划。
我们也不例外,从一楼看到二楼、三楼,感兴趣的看细点,不感兴趣的浏览一下。
正当我们在三楼看得起劲的时候,服务员用话筒喊了:“时间到了,现在清场,请大家走啦!”没看得还很多,怎么办?我即刻向那个服务员提意见:“你们规定的参观时间太短了,我们几十里地乘近两个小时的车来参观,还没看完就赶我们走,从两点半到4点半,只两个小时,太短了。
下午4点半就下班啦,在农村还要正经干几个钟头呢!给你们领导反映反映。
”服务员满口答应。
意见提了,看得也仓促,但收获还是有的。
这个规划很鼓舞人心,将来实现了,我们的石家庄肯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记得2007年7月,看了《燕赵晚报》关于“三年大变样”的介绍和省会“三年大变样”的展览,我就写到“我做为省会的一位市民感到非常受鼓舞,为省会居民很快融入到现代化的大都市内,享受到现代化的都市生活而振奋!”为此也献了一计,写了两份建议,一份是“关于在省会辟建田园文化园区的建议”,另一份是“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再建议”。
我于2007年10月25日将建议亲自送给了市城建局和市园林局局长办公室,也寄给了省委张云川书记。
这次参观我特别注意这方面的设计和规划,似乎有反应但不明确。
在“城市脊梁“栏中,提到“古代、近代和现代城市文脉展示轴带”、“田园与城市有机互融的生态景观轴带”和太平河北的“农业观展园”。
在历史文化展示中提到保留城市老房子、老胡同等,这都好,应该搞好。
但我建议的在省会辟建田园文化园区似乎比这些更专业。
我计想的是“在省会开辟一块地域,像植物园、动物园、水上公园等一样,供人们游玩、观景、健身、娱乐、长知识、受教育等。
不过,这个园区是专门通过展示、体现、实践田园文化、民俗生活、民俗风韵等来达到这些目的的。
在这个区域里,明、清、民国以及单干时期的田园情景全部展现出来:农民在耕作,有的在耕地,有的在耙地,有的在播种,有的在锄草……干着各种农活;田园内一口大井上,老牛拉着笨水车不停地发出“呱嗒呱嗒”的声音,另一处,垂柳、水井和辘轳,井台一块牌子上写着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两位农民汗流夹背地用花杆辘轳浇水,涓涓细水缓缓流入洼子里。
在这个区域各种各样的民居里,各种民间艺人展示着自已的高超技艺:纺棉花、织布、做豆腐、磨面、做粉条、揑泥人、糖人、磨铜镜、锔条帚、撑蚂蚁锣……。
民俗博物馆内有许多展室:有的展室里展示着各种各样的中小型农机具,有的展室展示着各种生活用具、餐具等,有的展室陈列着各种大车小辆:土车、扬州车、手扶拖机、大拖机、大货车等从古到今的运输工具。
有的展室……。
这样,让崛起的新石家庄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内有一块一定历史时期的田园文化园地,让古代、近代、现代居民的生产、生活文化并存于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之内。
如果这样做了,省会石家庄不仅会有现代化的气派,还有跨越几个世纪的民俗风韵。
那岂不是更好。
”人们在这块旅游区,不仅是游览、参观,更重的是还可以实践,亲自操作,领略、体验历史的真情实感!北京的中国农业博物馆没有条件了,因为它没有土地,山西的常家庄园和榆次老城,田园的民俗器具保存、陈列的很多很好,这是我们河北和石家庄应该效仿和学习的。
但也不能操作,因为也没有地。
如果我们石家庄市在规划中纳入这个方案,并力争实现,应该是华北地区首创的,在全国也会有很大影响。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前途且可能成为热门的旅游景区。
从规划图中我看到,石家庄西北航校周围的小安舍村、大安舍村及其周边的太平河、民心河区域即是田园文化园区的好选址。
以上文字再次进言省领导、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建设局、园林局等有关部门。
切盼有个回复!石家庄市民李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