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长篇历史小说及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作。
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得寓言故事与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想象丰富,清新活泼、《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得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得先河、《史记》就是古代散文史上得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得启示与深远得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再加上《论语》、《孝经》为“七经"。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得形式就是在楚国民歌得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得风土物产与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
《楚辞》主要就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就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辑录而成。
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
《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得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就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得源头。
《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社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国语》就是我国最早得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
《国语》与《左传》明显得区别就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得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布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二十六卷。
此书就是一部理论散文最早得总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奉它为“经”,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就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得源头,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就是诗歌得发展有着深广得影响。
最早书籍

最早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最早水文地理著作《水经注》最早文学理论和批评著作《文心雕龙》最早神话地理志《山海经》最早科普著作《梦溪笔谈》最早字典《说文解字》最早古代制度史《通典》最早工农业生产技术著作《天工开物》最早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最早药典著作《新修本草》最早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太素》最早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最早植物学著作《全芳备祖》最早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最早茶叶著作《茶经》最早地理学著作《禹贡》最早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最早汇编古代文化典籍《永乐大典》最早图书分类总目录《七略》最早诗歌总集《诗经》最早诗歌理论和品评著作《诗品》最早方言字典《方言》最早文选《昭明文选》最早历史评论著作《史通》最早哲理散文总集《吕氏春秋》最早政论文总集《新书》最早小说总集《太平广记》最早笔记体小说总集《世说新语》最早编年体史书《春秋》最早国别体史书《国语》最早纪传体通史《史记》最早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最早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最早语录《论语》最早个人言行历史散文《晏子春秋》最早日记体游记《徐霞客游记》最早词典《尔雅》最早韵文著作《切韵》最早字书《字通》最早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最早个人独著文言文小说集《聊斋志异》最早杂文集《坟》最早白话文短篇小说集《呐喊》最早白话文散文诗集《野草》最早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最早诗歌《弹歌》最早个人诗歌编著《楚辞》最早历史小说《穆天子传》最早志怪小说《搜神记》最早浪漫主义神话长篇小说《西游记》最早讽刺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最早谴责体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最早中篇小说《阿Q正传》最早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最早农民和侠客题材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家庭题材长篇小说《金瓶梅》最早长篇抒情诗《离骚》最早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最早完整七言诗《燕歌行》最早民主思想政论文《原君》最早民歌体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最早白话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最早报告文学《包身工》现存最早剧本《张协状元》最早典籍外文译本《道德经》(中译外)《大乘起信论》(外译中)最早剧目《东海黄公》最早法医书籍《洗冤集录》。
中国必读古典名著

中国必读古典名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词、赋、曲、民间神话传奇故事等多种表现形式,那么古典名著有哪些?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必读古典名著推举,以供大家参考!中国必读古典名著1、曹雪芹《红楼梦》《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仆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2、中国名著经典《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3、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明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三国演义》作品写的是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三个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简单斗争。
《三国演义》标志着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
在传播政治、军事斗争阅历方面起着不行估量的作用。
4、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进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填空名词解释

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一章《三国志演义》一、填空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志演义》)。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三绝”之称。
《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七分事实,三分天下)。
《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3、目前所见最早的列国故事通俗小说是余邵鱼编写的___《列国志传》______。
乾隆年间蔡元放将其删改润色,更名为____《东周列国志》___________,成为最通行的本子。
清代褚人获编缀的____《隋唐演义》___一书是隋唐系统小说中最流行的历史演义。
第二章《水浒传》一、填空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大宋宣和遗事》),展示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
2、宋元之际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
3、《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71)回、(100)回、(120 )回三种。
(明末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4、繁本系统中今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百回本是汪道昆所序的(《忠义水浒传》)。
5、在《水浒传》的影响下,___《杨家府演义》_____描述了杨业一门的报国精神,塑造了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性英雄群像。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二、填空1、“吴中四杰”是指(高启)、(杨基)、(张羽)和(徐贲(ben))四位诗人,他们在明初诗坛上颇具代表性。
明初诗坛成就最高的诗人是(高启),最能体现其诗风的代表作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2、被正史推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文学家是宋濂。
3.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而最出色的是寓言散文。
第四章明代中期诗文二、填空1、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
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
三国演义简介及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简介及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发愤著书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
明人王圻在《稗史汇编》中,称他是一位“有志图王者,乃遇真主”,也就是看到天下将不免落到朱元璋手里,才不得已淡出江湖。
不久,罗贯中远走江南,流寓于江、浙一带,以小说抒写其“图王”霸业之胸襟。
图王未果,发愤著书。
不过,这也可能只是一个传说。
因为清顾苓《塔影园集》卷四《跋水浒图》记载“罗贯中客霸府张士诚”,这与“有志图王者”的形象不符合。
这两则记载虽有矛盾的地方,但足以表明罗贯中在元末曾经想有所作为,“传神稗史”,只是在现实中失败后无奈的选择。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曾令各行省连试三年。
由于曾与朱元璋为敌,罗贯中不得不放弃了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
明洪武14年,罗贯中写出了《三遂平妖传》(20回本),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
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史及其代表作

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史及其代表作小说的起源在古代中国,“小说”的概念相当含混。
尽管《庄子·外物》中已出现“小说”字眼,但并不是在文类意义上使用的。
班固《汉书·艺文志》收录“小说”15家,并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此说影响甚大,可仍是界说不清。
后人虽借助“虚—实”这一理论尺度,力图把小说与史书区分开来(如明人胡应麟、清人纪昀等),然中国“小说”概念之含混这一先天性特点,仍无法根本改变。
一方面是不同时代“小说”的概念有所演变;一方面是同一时代接受不同文学传统的作家批评家心目中的“小说”大不一样。
大致而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概念大大超过现代文类学意义上的小说(在现代人看来,许多文言小说不是小说),而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概念则可能小于现代文类学意义上的小说(宋代说话四家,小说只居其一)。
小说的发展历程一、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小说,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
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二、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型。
中国历史之最

中国历史之最1.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云南元谋人(170多万年前)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公元前21世纪)3. 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开始——甲骨文(公元前14世纪、殷墟)4. 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841年5.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6.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妇女风鸟图》战国7.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公元前221年)8.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9. 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太阳历(西汉)10.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编著)11.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西汉)12.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东汉13.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14. 欧洲派到中国的第一位使者——安敦(166年)15. 最早提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刘徽(三国)16. 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西晋王叔和)17.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18. 北方少数民族里第一个创造文字——突厥文(隋)19.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史通》(唐刘知己)20. 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印刷佛经——《大藏经》(北宋)21. 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专史——《通典》(唐杜佑)22. 我国古代保存至今最长的桥——安平桥(南宋泉州)23. 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陆游(南宋)24. 我国第一部研究农学的著作——《农书》(元朝王祯)25. 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26.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27. 我国近代史上最早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的书——《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28. 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清朝纪昀主编)29. 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艺术性结合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红楼梦》(清朝曹雪芹)30. 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1689年)31. 近代中国争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3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33. 中国驻上海第一位领事——巴富尔34. 外国在中国攫取的第一块租界——上海洋汀浜以北李家庄以南35. 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的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柏贵任广东巡抚——占领委员会36. 中国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37. 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军械所(1861年曾国藩)38. 清政府设备最全的造船厂——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宗棠)39. 中国最早最大的民族机器工业——发昌机器厂(1869年上海方举赞)40. 中国资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41. 中国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人——陆皓东(1895年)42. 中国第一个维新立宪派组织——强学会(1895年)44.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最早的报纸——《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5年)45. 十九世纪末这个近代最大的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46. 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徐寿、华衡芳47. 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1905年詹天佑)48. 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话剧团——春柳社(二十世纪末日本)49. 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1905年)50.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1905年)51.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05年)。
文史常识精选30题

文史常识精讲30题主讲教师:***授课时间:2017.04.12文史常识精讲30题目(讲义)一、百家争鸣1、(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亚圣”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出自《论语》的名言C.韩非子主张“尚贤”“兼爱”和“非攻”D.“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老子《道德经》2、(单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这一名言出自()之口。
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3、(单选)“性恶论”最早是由( ) 出的。
A.孟子B.孔子C.董仲舒D.荀子【考点总结】二、书法4、(单选)下列有关书法艺术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B.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一C.唐代草书的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D.“颜筋柳骨”中的“柳”指的是宋代书法大家柳公权【考点总结】1.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2.楷书四大家分别指的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3.唐代草书的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4.“颜筋柳骨”。
“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
“颜筋柳骨”是说他们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而又有所差异。
三、绘画5、(单选)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A.展子虔B.阎立本C.吴道子D.顾恺之6、(单选)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A.顾恺之——《洛神赋图》B.阎立本——《女史箴图》C.吴道子——《送子天王图》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考点总结】四、四大发明7、(单选)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的科学成就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华佗制成麻沸散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8、(单选)某同学参加电视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目,他很难确定其中哪个表述是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该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术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考点总结】五、灿烂的文学9、(单选)下面的作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四位,其中属于唐朝的一位是()A.韩愈B.欧阳修C.苏洵D.王安石10、(单选)下列文学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早长篇历史小说及内容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早长篇历史小说及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最早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表现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二.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题材来源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
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
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
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晚唐李商隐的《骄儿涛》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
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
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
《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和《赤壁鏖兵》等。
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一说建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
该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
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
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
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成书过程
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
已知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继嘉靖本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辞。
改换诗文等,内容没有大的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