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的快乐》主题班会课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合集下载

赞扬他人快乐你我(教案)

赞扬他人快乐你我(教案)

赞扬他人快乐你我(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掌握赞扬他人的技巧。

2. 培养学生学习表扬优秀行为和品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快乐心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表扬和赞扬的图片和视频,并向学生展示,引发学生思考和表达。

2. 准备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故事、生活片段或事件等材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在这些情境中如何赞扬他人并获得快乐。

【教学过程】1. 情境呈现教师播放一些片段和图片,例如:提到警察叔叔、慈善大使等,鼓励学生谈到他们在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从而引导学生懂得表扬和感恩他人。

2. 讲解赞扬和表扬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子向学生讲解表扬和赞扬的概念,并强调这是一种尊重和关心的表现。

同时,鼓励学生发现身边存在的值得表扬和赞扬的事情和人。

3. 用亲身经历激发学生发言教师分享自己表扬他人的经历,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并从中找到带来快乐的感受。

4. 阅读赞扬他人快乐你我教师向学生分发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掌握赞扬他人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具体而切实、真挚而实在、善意而甜蜜等。

并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点评。

5. 情境分析教师成组分配学生,根据学生们看到的情境作写作或者口语表达,鼓励学生谈到在那个特殊的情境里自己如何表扬别人,并谈谈这种表扬所带来的快乐和益处。

6. 合作演练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演习,展示他们表扬他人的技巧和方法,并教师从之前谈论过的技巧和方法中为学生提供反馈。

【教学总结】经过本课的教学与学习,学生能明晰赞扬他人的概念,通过阅读和情境分析学会了如何表扬和赞扬他人,体验到表扬和赞扬他人所带来的快乐。

这是一种感恩和关心他人、赞扬优秀和支持他人的积极情感,同时也是一种培养自己快乐心态和积极情感的方法。

教师要反复强调、重复实践,培养学生学习赞扬和表扬的习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单纯的赞扬,我们也需要及时的纠正一些行为,让大家在谈论他人优点的同时注意到自身存在的短板及优化之处。

《赞美的快乐》主题班会课教案: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

《赞美的快乐》主题班会课教案: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

《赞美的快乐》主题班会课教案: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主题班会课教案:赞美的快乐】一、教学目标:1.了解赞美的重要性2.明确赞美带来的快乐感受3.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二、教学重点:1.赞美的含义及其影响2.如何在面对困难时获取快乐三、教学内容:1.赞美的含义及其影响通过视频及图片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场合下的赞美,如家庭、学校、工作等,了解到赞美的含义。

同时阐述赞美的作用,它能够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带来自信心的提升,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

2.如何在面对困难时获取快乐(1)正视挫折和困难,勇敢地面对。

(2)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展现出自信心。

(3)对自己进行赞美,让自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向他人赞美,让自己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5)通过成功的经验来获得愉悦的感受。

四、教学方法:1.投影演示2.小组讨论3.案例分析4.游戏互动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几个生动的例子,向学生介绍赞美的含义和作用。

比如家长对孩子的夸奖,老师对学生的表扬,领导对员工的赞赏等等。

2.分享:与同学分享有关赞美的故事或经历,并分享自己对于赞美的看法、认识。

3.概念解释: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场合下的赞美,帮助学生明确赞美的含义及作用。

4.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如何在幸福与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并给出建议。

5.案例分析: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领略到赞美的魅力,感受到赞美对于自我提升的作用。

6.游戏互动:进行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游戏来感受自己赞美他人和被赞美的快乐感受。

7.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到赞美的重要性和快乐感受,并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六、板书设计:赞美的快乐1.赞美的含义2.赞美的作用3.如何在面对困难时获取快乐七、课后作业:1.半小时内记录下自己三条成功经验2.在家庭、学校等生活中,多向身边的人赞美一下,记录下赞美的过程和反应。

《赞美的快乐》主题班会

《赞美的快乐》主题班会

《赞美的快乐》主题班会11 合同主体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 合同标的本合同旨在共同策划和举办一场以《赞美的快乐》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通过此次班会,促进参与者之间的积极互动,提升彼此的认同感和团队凝聚力。

112 班会活动的具体内容1121 开场致辞,介绍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1122 组织一系列互动游戏,如“赞美接力”等,让参与者有机会赞美他人。

1123 分享环节,鼓励参与者讲述自己被赞美或赞美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1124 总结活动,强调赞美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

12 权利义务12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211 权利有权对班会活动的策划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指导。

有权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1212 义务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包括场地、设备等。

积极参与班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与乙方保持密切沟通。

12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1221 权利有权根据班会的主题和目的自主设计活动流程和环节。

有权要求甲方按时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1222 义务负责班会活动的详细策划和组织实施,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的道具、资料等。

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馈,为后续类似活动提供经验参考。

13 违约责任131 若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资源和支持,导致班会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赔偿乙方因此造成的损失,或者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活动能够继续进行。

132 若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策划和组织班会活动,或者活动质量未达到预期效果,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如重新策划和组织活动,或者退还部分费用。

133 若双方在活动过程中违反保密义务,泄露与班会活动相关的信息,应承担因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14 争议解决方式141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友好协商解决。

142 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学会赞美,收获快乐

学会赞美,收获快乐

“学会赞美,收获快乐”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认识赞美重要性,并初步了解赞美的方法的多样性。

2、让学生参与真诚赞美的活动,并收获赞美的快乐。

3、让学生懂得亲人、同学之间相互赞美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进彼此的了解、增加感情,树立自信,使自己不断地进步!二、教法:注重情境创设,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诗朗诵、演小品等,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自然衔接,环环紧扣,让主题班会开的紧凑、实用、高效,并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欲望,是学生带着疑问和悬念进入活动,并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学法: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心灵的熏陶,自然而然的将欣赏和赞美灌输到自己的每一个言行中。

四、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好课件。

2、学生排演故事、配乐诗朗诵和小品等节目。

3、邀请家长写“赞美卡”。

五、活动流程(一)对比引入1、小品《受伤的总是我》(大概内容:一位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收到了来自老师、同学和家长的批评、嘲笑和责骂,最终以这位同学流出了委屈的泪水结束。

)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同学们观看这个小品之后,会流露出各种感情,有的会为这位同学流出委屈的泪水,有的会为他流露出愤怒的目光,也有的会为他流露出同情的心境。

总之,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们体验消极、贬损的语言对他人的伤害,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2、配乐诗朗诵《一位残疾人与超级运动员》(大概内容:一位刚出生的儿童,在被医生确诊为天生小儿麻痹症后,他的母亲不离不弃,不但没有用异样的目光和行动来对待他,还多次鼓励他参加校运动会,最终成为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与之前小品的鲜明对比,让学生明白、指责、批评与积极向上的鼓励性语言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二)忆经历,谈感受1、四人一组,说说自己曾经被表扬或批评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2、在各组选出一名同学陈述。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初步感受到被批评和被赞美的不同,理解适当的赞美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

赞美的魅力(教案 )- 2023-2024学年四年级心理健康-通用版

赞美的魅力(教案 )- 2023-2024学年四年级心理健康-通用版

教案:赞美的魅力2023-2024学年四年级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赞美的含义和重要性,认识到赞美对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2. 培养学生主动发现他人优点、真诚赞美他人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赞美的含义与重要性2. 赞美的技巧与方式3. 赞美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赞美他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真诚地赞美他人,避免赞美过于夸张或虚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2. 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赞美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赞美主题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赞美的含义、重要性以及赞美的技巧与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赞美他人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赞美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发现他人的优点并进行赞美。

5.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赞美实践,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赞美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赞美他人。

六、板书设计1. 赞美的魅力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见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或朋友赞美他们的一个优点,并记录下赞美的过程和对方的反应。

2. 写一篇关于赞美的小作文,分享自己赞美他人的经历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他们在赞美实践中的困难,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赞美的魅力,学会赞美他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赞美的快乐》主题班会课教案: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

《赞美的快乐》主题班会课教案: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

《赞美的快乐》主题班会课教案: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唤醒感恩之心导入: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主题班会课——《赞美的快乐》。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赞美的意义,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唤醒我们的感恩之心。

赞美是一种强大的情感,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让我们拥有更加健康的心态。

同时,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德,它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让我们一起享受赞美的快乐,唤醒我们的感恩之心。

活动一:“感恩明信片”请大家拿出纸和笔,在纸上写下一封自己的感恩明信片。

这封明信片可以是对自己、对亲人、对老师、对同学或对身边的其他人或事物的感恩之心的表达。

写完后,我们可以交换明信片,并阅读对方的感恩明信片。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感受,并体会到大家的感恩之情。

活动二:“感恩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建立一个“感恩墙”。

请大家从自己的宝库中选择一件自己感恩的事情,并在墙上贴上心形便签纸,分享我们的感恩之心。

无论是一只小小的蝴蝶,还是一句来自朋友的话语,都可以成为我们感恩之心的体现。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收集丰富的感恩故事、心情和感受,体会到彼此内心世界的分享和互助。

活动三:“赞美卡片”让我们一起制作“赞美卡片”。

请大家用现成的卡片纸或自己制作的卡片纸,在上面写下一些赞美的话语,比如“你真棒!”,“你很聪明!”,“你是我的好朋友!”等等。

将卡片发给身边的人,让他们收到你的赞美。

通过赞美的盛宴,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赞美的意义和快乐,同时也让彼此更加接近和了解。

结语: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赞美的快乐和感恩之心的意义。

让我们赞美身边的人和事物,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享受感恩的快乐和美好生活。

谢谢大家!。

学会赞美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赞美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赞美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赞美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到赞美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勇于表达赞美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赞美的定义与作用2. 赞美的技巧与方法3. 赞美他人的实践操作4. 培养学生赞美他人的意识5. 总结与反馈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赞美故事,引发学生对赞美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赞美的定义与作用,让学生明白赞美他人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讲解赞美的技巧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赞美他人。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互相赞美,体验赞美的快乐。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养成赞美他人的习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赞美定义与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赞美技巧与方法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赞美能力。

4. 学生对赞美他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

五、教学资源:1. 赞美故事素材。

2. 赞美技巧与方法的相关资料。

3. 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或工具。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赞美词汇接龙游戏目的: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赞美词汇。

方法: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说出一个赞美词汇,下一个学生需接上一个词汇,继续赞美。

步骤:1. 分组并介绍游戏规则。

2. 开始游戏,每组轮流进行。

3. 计时,看哪个小组能在规定时间内说出最多的赞美词汇。

4. 点评并奖励获胜小组。

2. 活动二:赞美海报制作目的:培养学生通过视觉艺术表达赞美的能力。

方法: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张赞美海报,展示他们对班级同学的赞美。

步骤:1. 分组并介绍海报制作要求。

2. 学生搜集赞美语句和图片素材。

3. 学生设计并制作赞美海报。

4. 展示并分享各组的赞美海报。

5. 点评并奖励最具创意和感染力的海报。

七、教学挑战与策略:1. 挑战:学生可能不习惯赞美他人,感到尴尬或不好意思。

《学会赞美》主题班会课教学设计

《学会赞美》主题班会课教学设计

学会赞美悦人悦己一、活动背景:善言暖于布帛,恶言深于矛戟。

一个善于赞扬的人,会给人带去更多温情,收获更多好感,得到更多人的喜爱,恶言则相反。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喜欢得到赞美,但却善于赞扬他人。

所以,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并给予真诚的赞美,也是必备的人际交往的本领。

因此,学会真诚地赞美是培养学生正确友好地与他人的能力而言十分必要。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往往会看不到他人的优点,或对他人的优点不屑一顾。

表现为喜欢听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接受不了批评,甚至在老师夸奖其他同学时心生不满。

特别是当前学生物质条件比较富足的情况下,家长对孩子比较宠溺,而学生从小便接受了过多的单向式赞美、迁就与关心,更缺乏“换位思考、迁就他人、赞美他人、发现他人优点”的锻炼。

因此,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赞美,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或进步,学会欣赏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感受到赞美同学也是一种快乐。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制作课件,收集相关资料,准备“夸夸卡”以及“集赞箱”等。

2.学生准备:课前进行简单的情景剧排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到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了解赞美是一件悦人悦己的事。

2.情感目标:体验赞美别人带来的愉悦,收到嘲笑后的沮丧和悲伤,懂得以赞美来鼓舞、激发同学进步。

3.能力目标:学会真诚赞美他人的方法,并以真诚、积极的态度赞美他人,让彼此双方收获感受快乐,收获友情。

四、教学过程:导入:赞美初体验(一)赞美引入,拉近距离1.赞美学生,愉悦入课很有礼貌:老师一喊上课,学生就整齐响亮地向老师问好,还90度鞠躬呢!坐姿端正:从上课到现在,一个个腰杆都挺得直直的,真是做到了坐如钟;非常专注:学生一直用亮亮的眼睛向老师发射友好的信号,让老师心里有一种被信赖的暖意。

2.学生回夸,引出主题:赞美。

(板书:赞美)(二)赞美同学,初步体验1.联系生活,分享体验。

分享自己曾经被赞美的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赞美的快乐》主题班会课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赞美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背景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艺术传统和美学文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变得尤为重要。

赞美的快乐,是我们今天班会课主题的核心。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审美情趣,为什么要培养它。

2.通过赞美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欣赏美的事物。

3.通过“模仿”和“创造”,使学生在感受艺术的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审美情趣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听过哪些音乐,看过哪些画,看过哪些电影等等,然后提问:当你在欣赏这些事物的时候,怎样感受到它们的美的呢?学生们会发现,美的感受是一种心灵的体验。

2.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培养审美情趣
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结果,我们知道,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具有非常复杂的神经心理科学特征。

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拥有良好的审美情趣,能够使人在情感上更加丰富、更具人性化。

更有研究表明,艺术欣赏能够使人的智力得到提高,思维方式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通过赞美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赞美是提升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的一种语言方式。

在我们看到美好事物的时候,应该发自内心地赞美。

例如,一个美丽的风景,一个漂亮的小动物,一段优美的音乐,一幅精美的画等等,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值得我们去赞美。

通过赞美,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更好地理解美的内涵。

(2)通过“模仿”和“创造”,使学生在感受艺术的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在学习和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模仿和创造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可以通过模仿艺术品的形式、色彩、线条等因素,来感受艺术的内涵与精髓。

同时,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品来体验艺术的创新和探究。

4. 集体创作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艺术的特点和精髓,班里的学生们分组创作,设计自己的艺术作品(可以是画、音乐、手工等),并在班会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享受与成果。

四、教学评估与总结
1.针对学生们的疑问和困惑,进行评估和解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艺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们的作品可以进行评选,评选出优秀以及体现艺术价值的作品以及有创造性的作品。

3.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课的学习和感悟,学生们不但掌握了艺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而且也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大家也都感受到了艺术的快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世界上的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