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这个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它包括DNA和RNA两种主要类型,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一、核酸的结构核酸是由磷酸、核糖和四种不同的碱基组成。
这四种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
它们通过特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DNA或RNA。
DNA,也被称为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它是由两条相互旋转的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其中碱基通过氢键以特定的配对方式连接,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
这种配对方式保证了DNA 的稳定性和遗传信息的正确复制。
RNA,也被称为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息传递者和调节者。
它通常是由单链结构组成,也可以是双链结构。
与DNA不同,RNA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对简单,通常是A与U配对,G与C配对。
二、核酸的功能1、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负责储存和传递生物的遗传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DNA的复制传递给下一代,并指导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2、基因表达的调控:RNA在基因表达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它可以通过碱基配对原则识别并携带DNA中的遗传信息,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蛋白质合成的地方。
同时,一些RNA还可以作为调节分子,影响基因的表达。
3、蛋白质合成:RNA不仅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还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RNA将DNA中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
4、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某些RNA分子可以作为分子开关,调控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
这些RNA可以结合并调控蛋白质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5、免疫反应的调节:某些RNA分子还可以作为免疫反应的调节剂。
它们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影响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总结起来,核酸是生物体中至关重要的分子,其结构和功能共同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从DNA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RNA的信息载体作用,再到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的调控,核酸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是生命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它们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重要的医学应用价值。
因此,本文将从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一、核酸的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构成的,其中核苷酸是由糖、碱基和磷酸组成的。
糖和碱基是核苷酸的主要结构单元,而磷酸则是连接各个核苷酸单元的桥梁。
糖的选择在DNA和RNA中有所不同,DNA中的糖是脱氧核糖,而RNA中的糖是核糖。
这种区别使得DNA和RNA结构上存在一些差别,比如在酸碱度条件下,DNA更容易形成稳定的结构,背景下我们来详细讨论DNA和RNA的结构特点。
1. DNA的结构DNA是双链结构,由两个聚合物互相结合而成,这些聚合物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
DNA的结构是基于鲍尔理论建立的,它是由两个不合位置条,其中的一条旋转了一定的角度,使得这两个链在三维空间中形成一个双螺旋结构。
这种双螺旋结构基本上是由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对构成,互补的碱基间相互配对,即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间存在两个氢键,而鸟嘌呤和胞嘧啶之间则存在三个氢键。
这种氢键结构赋予了DNA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保证了基因信息的稳定性和传递性。
2. RNA的结构RNA是单链结构,由一个核苷酸链构成,在链上存在一系列氨基酸残基、一个五碳糖和一个碱基,其中的碱基和DNA是相同的。
在RNA中,碱基的选择和排列方式是独立于它的糖和磷酸残基的。
这种构造决定了RNA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很大的多样性,比如,一些RNA可以形成自身结构,同时也能与其他分子发生特异性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RNA-RNA、RNA-蛋白质和RNA-糖等复合物。
二、核酸的功能核酸具有多种复杂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其中一些主要功能如下:1. 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DNA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通过氢键和反选配的规则对碱基进行配对来存储和传递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由于这种针对性的选择性,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典型的尺度互补,这种互补性导致了新链的合成,比如,DNA复制过程中就是通过这种互补性黏连在新的链上的。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物大分子之一,其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核酸主要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它们在细胞中扮演着信息传递、遗传、调控等方面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一、核酸的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单元组成的长链分子。
核苷酸由一个含氮碱基、糖分子和磷酸组成。
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链状结构,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被称为链的磷酸骨架。
在DNA中,糖分子是脱氧核糖(deoxyribose),而在RNA中则是核糖(ribose)。
碱基分为嘌呤(鸟嘌呤和胸腺嘧啶)和嘧啶(腺嘌呤、鸟嘌呤和尿嘧啶)两类。
在DNA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以氢键的方式通过碱基配对相互结合,形成双螺旋结构。
而在RNA中,核糖和碱基之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二、核酸的功能1.存储遗传信息: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主要分子。
通过DNA的序列编码了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合成信息。
每一个DNA分子都包含了生物体所有的遗传信息,它能够准确地复制自身,并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实现后代群体的生存和繁殖。
2.转录和翻译:DNA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作用被转录成一种中间产物RNA,即RNA的合成过程。
在细胞质中,RNA通过读取DNA上的密码信息并翻译成蛋白质序列,从而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这个过程被称为翻译。
3.转运和储存能量:核酸还能承担转运和储存能量的功能。
例如,三磷酸腺苷(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能量转移分子,在胞吞、细胞呼吸等细胞代谢过程中转运和释放能量。
4. 催化作用:部分RNA分子具有催化作用,被称为酶RNA (ribozyme)。
酶RNA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例如:RNA酶能够剪切RNA链,还能参与核酸的合成和修复等生物化学过程。
5.调控基因表达:除了DNA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外,核酸还能调控基因表达过程。
RNA在细胞内扮演着信使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等不同角色,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例如:转录因子通过与一些基因的调控区域结合,将DNA转录为RNA,进而调控该基因的表达。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缠绕1.75圈 约140~160bp
60bp
核心颗粒 2 (H2A·H2B ·H3 ·H4 )
染色质纤维
人类46条染色体的DNA总长可达 1.7m,经过螺旋化压缩,实际总 长只有200nm。
中心法则 (Central Dogma)
Replication
Reverse transcription
OH
HN
HCH3
H
H
ON
H
胸腺嘧啶 thymine
(T)
DNA
胸腺嘧啶 (T)
腺嘌呤 (A)
鸟嘌呤 (G)
胞嘧啶 (C)
RNA
尿嘧啶 (U)
(二)戊糖
HOH2C5’ O OH
4’
1’
3’ 2’
OH OH
β-D-2-核糖
核糖 (Ribose) 构成 RNA
HOH2C5’ O OH
4’
1’
3’ 2’
(2)碱基互补配对:AT配对(两个氢键), GC配对(三个氢键);碱基对平面垂直纵轴 (3)右手双螺旋:螺距为3.4 nm,直径为2.0 nm,10.5 bp/圈
(4)表面功能区:小沟较浅;大沟较深,是蛋 白质识别DNA碱基序列的基础 (5)维持结构稳定的力量:氢键维持双链横向 稳定,碱基堆积力维持螺旋纵向稳定
脱氧 d
碱基 A G T C U
磷酸基数目 M D T
磷酸 P
• DNA、RNA组成异同
DNA与RNA在组成成份上略有不同:
DNA
RNA
磷酸 碱基
戊糖
磷酸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D-2脱氧核糖(dR)
磷酸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尿嘧啶(U)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解析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解析核酸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之一,它们在细胞中承担着传递和存储遗传信息的重要作用。
同时,核酸还可参与许多生物反应过程,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核酸的基本结构核酸由核苷酸(Nucleotide)单元连接而成。
每个核苷酸单元由一个脱氧核糖糖分子、一个核苷酸碱基和一个磷酸残基组成。
脱氧核糖糖分子与磷酸残基的连接形成了核苷酸的“排串”结构,而核苷酸碱基则连结在排列在一起的核苷酸单元上。
总体而言,核酸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DNA(脱氧核酸)和RNA(核糖核酸)。
其差异在于链中的脱氧核糖糖分子的羟基骨架上的一个氧原子。
在DNA中,此氧原子被去除,从而形成较稳定的两条链结构;而在RNA中,氧原子的存在可导致链中形成的折叠的单链结构。
二、DNA的结构DNA是由两条相互补充的聚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这两条链是由碱基之间的氢键连接而成的。
其中,A(腺嘌呤)可与T (胸腺嘧啶)形成两条氢键连接,而G(鸟嘌呤)与C(胞嘧啶)可形成三条氢键连接。
这种“互补配对”结构对于DNA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DNA双螺旋结构还涉及的其他因素,包括:- 核苷酸磷酸骨架:由相互连接的磷酸残基形成,这些磷酸残基在堆积成长链时负电荷的作用,引发了DNA与核苷酸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 堆积相互作用:以及各个碱基之间的排斥效应所产生的弱相互作用。
- DNA的“超结构”:由于双螺旋结构的不规则性,导致DNA链上的碱基呈现出交错性的排列结构,形成DNA“超结构”。
三、RNA的结构与DNA不同,RNA结构通常都是单链的,而且可发生许多类型的拓扑学形态。
RNA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涉及其折叠和杂交匹配的方式。
RNA的折叠通常涉及许多结构域,并且通常与其他蛋白质配对形成RNA蛋白复合体,以及与其他RNA单链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
杂交型RNA亦常见,其由两个或多个RNA单链形成,这些通过碱基的互补结构连接而成的单链之间相互穿插,形成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叉状结构”(folds)。
核酸结构与功能解析

核酸结构与功能解析核酸是构成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主要分子之一,其中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这两种核酸都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对于生物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解析。
一、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与功能DNA是一种由核苷酸单元组成的长链分子,每个核苷酸单元由磷酸、脱氧核糖和一种碱基组成。
DNA分子通常以双螺旋结构存在,其中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配对,形成阅读方向相反的互补链。
DNA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可以确保每个新细胞都获得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
此外,DNA还通过转录的过程将遗传信息转化为RNA,进一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二、核糖核酸(RNA)的结构与功能RNA同样由核苷酸单元组成,但与DNA不同的是,RNA中的脱氧核糖被核糖代替,而胸腺嘧啶(T)碱基则被尿嘧啶(U)取代。
RNA分子通常以单链或者部分螺旋结构存在。
RNA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参与蛋白质合成。
在转录过程中,RNA通过与DNA互补配对的方式,将DNA中的遗传信息转录成RNA信使分子(mRNA)。
随后,mRNA将被转运到核糖体,通过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转化为特定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合成蛋白质。
除了参与蛋白质合成外,RNA还有多种其他功能。
例如,转运RNA(tRNA)能将氨基酸输送到核糖体,核糖体RNA(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担任结构和催化剂的角色,小核仁RNA(snoRNA)参与修饰rRNA等。
三、核酸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DNA和RNA在结构上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DNA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适合长期存储遗传信息。
同时,DNA的双螺旋结构也使得它在复制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比之下,RNA的结构相对不稳定,但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
这使得RNA能够更加灵活地参与蛋白质合成和其他生物过程。
此外,由于RNA中的碱基尿嘧啶(U)的存在,RNA相较于DNA更容易发生突变。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共68张PPT)

二、DNA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
一个脱氧核苷酸3的羟基与另一个核苷酸5的 α-磷酸基团缩合形成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
多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构成了具有方 向性的线性分子,称为多聚脱氧核苷酸
(polydeoxynucleotide),即DNA链。
5.5 nm
11 nm
核小体核心颗粒
主要内容:
•核酸的化学组成
DNA
•核酸的分子结构
RNA
•核酸的理化性质
RNA的结构功能
• RNA与蛋白质共同负责基因的表达和表达过程的
调控。
• RNA通常以单链的形式存在,但有复杂的局部 二级结构或三级结构。
• RNA比DNA小的多。 • RNA的种类、大小和结构远比DNA表现出多样
核仁
核糖体组成成分 蛋白质合成模板 转运氨基酸 翻译调控
信号肽识别体的组成成分
成熟mRNA的前体 参与hnRNA的剪接、转运 rRNA的加工和修饰
线粒体核糖体RNA mt rRNA 线粒体
核糖体组成成分
线粒体信使RNA 线粒体转运RNA
mt mRNA mt tRNA
线粒体 线粒体
蛋白质合成模板 转运氨基酸
mRNA成熟过程
内含子
(intron)
外显子(exΒιβλιοθήκη n)hnRNAmRNA
成熟的真核生物mRNA
5' m 7Gppp
AUG
编 码 区
3' UAA AAA… … An
5'非 翻 译 区
3'非 翻 译 区
• 成熟的mRNA由氨基酸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构成。 • 5-末端的帽子(cap)结构和3-末端的多聚A尾(poly-A
核酸结构与功能

核酸结构与功能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它们以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生物分子。
一、核酸的结构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类型,它们的结构有所不同。
DNA分子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碱基可以分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四种,其中A与T之间有双氢键连接,G与C之间有三氢键连接。
这种配对方式使得DNA具有双链结构,形成了一个螺旋状的双螺旋结构,我们通常所说的DNA结构。
RNA分子由磷酸、核糖和碱基组成。
与DNA不同的是,RNA中的胞嘧啶(C)被尿嘧啶(U)取代,U与A之间同样有双氢键连接。
由于RNA只有单链结构,因此它的形状是比较灵活的。
在细胞中,RNA能够根据需要折叠成不同的结构,以实现其特定的功能。
二、DNA的功能DNA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细胞遗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1.遗传信息存储: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编码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包括个体的性状、生理功能和行为特征等。
这些信息通过DNA的复制和传递进行遗传。
2.蛋白质合成的模板:DNA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作用转写成RNA,然后再通过翻译作用转化成蛋白质。
DNA是这一过程的模板。
3.基因调控:DNA还通过染色质的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染色体。
在细胞活动中,染色体的结构变化与基因的活化和关闭有关,从而影响细胞内生物过程的进行。
三、RNA的功能RNA的功能比较多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信息传递:mRNA(信使RNA)负责将DNA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细胞质中,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
tRNA(转运RNA)在蛋白质合成时将氨基酸转运到相应的位置,起到“适配子”的作用。
2.催化作用:rRNA(核糖体RNA)是构成细胞核糖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催化蛋白质合成的反应。
此外,一些特殊的RNA分子也具有催化某些生化反应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大纲要求】一、掌握1.核酸的化学组成和一级结构;2. DNA的双螺旋结构特点;3.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核蛋白体RNA的结构与功能;4.核酸的紫外吸收、变性和复性及其应用。
二、熟悉1.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2.DNA的变性、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三、了解1.核酸酶;2.其他小分子RNA及RNA组学。
【重点及难点提要】一、重点难点1.重点:核酸的化学组成和一级结构、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核蛋白体RNA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DNA的变性、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2.难点: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和分子杂交。
二、教学内容概要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线性多聚生物信息分子。
分为DNA和RNA两大类。
其化学组成见下表:DNA RNA碱基①嘌呤碱 A、G A、G②嘧啶碱 C、T C、U戊糖β-D-2 脱氧核糖β-D-核糖磷酸磷酸磷酸碱基与戊糖通过糖苷键相连,形成核苷。
核苷的磷酸酯为核苷酸。
根据核苷酸分子的戊糖种类不同,核苷酸分为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苷酸,前者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后者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多聚核苷酸链,是核酸的基本结构。
多聚核苷酸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为核酸的一级结构。
多聚核苷酸链的两端分别称为3′末端与5′末端。
DNA的二级结构即双螺旋结构的特点:⑴两条链走向相反,反向平行,为右手螺旋结构;⑵脱氧核糖和磷酸在双螺旋外侧,碱基在内侧;⑶两链通过氢键相连,必须A与T、G与C配对形成氢键,称为碱基互补。
⑷大(深)沟,小(浅)沟。
⑸螺旋一周包含10个bp,碱基平面间的距离为0.34nm,螺旋为3.4nm,螺旋直径2nm;⑹氢键及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其稳定性。
DNA的基本功能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并作为基因复制和转录的模板。
mRNA分子中有密码子,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真核生物的mRNA 一级结构特点:5′末端“帽”,3′末端“尾”。
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作为转运氨基酸的载体,其一级结构特点: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3′-CCA-OH,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结构。
rRNA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装配机”。
细胞的不同部位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种类小分子RNA,统称为非mRNA小RNA(snmRNAs),对细胞中snmRNA 种类、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称为RNA组学。
具有催化作用的某些小RNA称为核酶。
碱基、核苷、核苷酸及核酸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加热可使DNA双链间氢键断裂,变为单链称为DNA变性。
DNA变性时,OD260增高。
OD260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相应温度为DNA解链温度(Tm)。
DNA的Tm 与其G和C含量所占比例相关。
变性DNA在一定条件下,两链间重新形成氢键而复性。
不同来源单链核酸分子之间碱基互补形成双链称为分子杂交,形成的双链为杂化双链。
能降解核酸的酶称核酸酶。
根据其底物不同分为DNA酶和RNA酶;依据切割部位不同分为核酸内切酶与核酸外切酶;具有序列特异性的核酸酶称限制性内切酶。
【自测题】一、选择题【A型题】1.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A.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C.碱基不同,核糖相同D.部分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mRNA而不存在于DNA中A.腺嘌呤 B.胞嘧啶 C.尿嘧啶 D.鸟嘌呤 E.胸腺嘧啶3.通常不存在RNA中,也不存在DNA中的碱基是A.腺嘌呤 B.黄嘌呤 C.鸟嘌呤D.胸腺嘧啶E.尿嘧啶4.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3′,5′-磷酸二酯键 B.糖苷键 C.2′,3′-磷酸二酯键D.肽键 E.2′,5′-磷酸二酯键5.DNA超螺旋结构中描述正确的是A.核小体由DNA和非组蛋白共同构成 B.核小体由RNA和H1,H2,H3,H4各两分子构成C.核心颗粒组蛋白的成分是H2A,H2B,H3,H4各两分子 D.核小体由DNA和H1,H2,H3,H4各两分子构成E.组蛋白是由组氨酸构成的6.Watson-Crick的DNA结构模型是指A.三叶草结构 B.核小体结构 C.α-螺旋结构 D.左手双螺旋结构 E.右手双螺旋结构7.Watson-Crick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不包括A.右手双螺旋 B.反向平行 C.碱基在外 D.氢键维系 E.碱基配对8.DNA双螺旋每旋转一周,沿轴上升高度是A.5.4nm B.3.4nm C.6.8nm D.0.34nm E.0.15nm9.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双链的稳定依靠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B.螺旋的直径为2nmC.戊糖和磷酸在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 D.为右手螺旋,每个螺旋为10个碱基对E.从总能量意义上来讲,氢键对双螺旋的稳定更为重要10.下列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链是右手螺旋 B.双螺旋结构的稳定纵向靠氢键维系C.A+T与G+C的比值为1 D.两条链的碱基间以共价键相连E.磷酸、脱氧核糖构成螺旋的骨架11.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A.DNA的Tm值 B.序列的重复程度 C.核酸链的长短D.碱基序列的互补 E.T的含量12.DNA的三级结构是指A.双螺旋结构 B.α-螺旋 C.超螺旋 D.无规卷曲 E.开环型结构13.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A.组蛋白 B.核心颗粒 C.核小体 D.超螺旋 E.α-螺旋14.T(胸腺嘧啶)和U(尿嘧啶)在结构上的差别是A.T的C-2上有氨基,U的C-2上有O B.T的C-5上有甲基,U的C-5上无甲基C.T的C-4上有氨基,U的C-4上有O D.T的C-1上有羟基,U的C-1上无羟基E.T的C-5上有羟甲基,U的C-5上无羟甲基15.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的磷酸最常位于A.戊糖的C-2′上 B.戊糖的C-3′上 C.戊糖的C-5′上D.戊糖的C-2′及C-3′上 E.戊糖的C-2′及C-5′上16.假尿苷中糖苷键的连接方式是A.C-C键 B.C-N键 C.N-N键 D.C-H键 E.N-H键17.核苷酸中碱基(N),戊糖(R)和磷酸(P)之间的连接关系是A.N-R-P B.N-P-R C.R-N-P D.P-N-R E.R-P-P-N18.单链DNA:5′-pCpGpGpTpA-3′,能与下列哪一种RNA杂交A.5′-pUpApCpCpG-3′ B.5′-pGpCpCpApU-3′ C.5′-pGpCpCpTpA-3′D.5′-pApApGpGpC-3′ E.5′-pApUpCpCpG-3′19.真核细胞mRNA上的起始密码是A.UGA B.GUA C.AUG D.UAA E.UAG20.与mRNA中的ACG密码相对应的tRNA反密码子是A.UGC B.TGC C.GCA D.CGU E.TGC21.mRNA的前体物质是A.hnRNA B.snRNA C.snoRNA D.scRNA E.7SLRNA22.真核mRNA的特点不包括A.有5′-m7GpppN帽 B.有3′-polyA尾 C.含量多更新慢D.包含有遗传密码 E.不含或极少含稀有碱基23.稀有碱基常出现于A.tRNA B.rRNA C.DNA D.hnRNA E.mRNA24.tRNA三叶草结构中的3′-CCA末端位于A.DHU环 B.氨基酸接纳茎(氨基酸臂) C.反密码环 D.T C环 E.CCA臂25.关于t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上的核苷酸序列全部是三联体密码 B.是核糖体组成的一部分C.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结构 D.由稀有碱基构成发夹结构E.可储存遗传信息26.tRNA的特点不包括A.分子小 B.含稀有碱基多 C.有反密码子D.三级结构呈三叶草状 E.是活化与转运氨基酸的工具27.各种tRNA的3′末端均有的结构是A.GGA-OH B.CCA-OH C.AAA-OH D.UUA-OH E.TTA-OH28.下列关于r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中有四种rRNA,即23S,16S,5S,5.8SB.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中有三种rRNA,即23S,18S,5SC.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中有三种rRNA,即28S,18S,5SD.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中有四种rRNA,即28S,18S,5S,5.8SE.真核与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具有完全相同的rRNA29.关于r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存在于胞浆中 B.含量多,占总RNA的80% C.与多种蛋白组成核糖体D.已知核酶多属于rRNA E.rRNA是多肽链合成的装配机30.有关RNA的描写哪项是错误的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 B.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C.胞浆中只有mRNA D.RNA可分为mRNA、tRNA、rRNAE.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31.分子量最小的RNA是A.tRNA B.mRNA C.hnRNA D.snRNA E.rRNA32.只作为其它分子的前身,本身无直接功能A.tRNA B.mRNA C.hnRNA D.snRNA E.rRNA33.细胞内含量最多A.tRNA B.mRNA C.hnRNA D.snRNA E.rRNA34.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在哪一波长附近A.320nm B.260nm C.280nm D.190nm E.220nm35.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是由哪一结构所产生的A.磷酸二酯键 B.糖苷键 C.核糖戊环 D.嘌呤、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E.磷酸上的P=O双键36.DNA变性的原因是A.磷酸二酯键断裂 B.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C.温度升高是唯一的原因D.碱基的甲基化修饰 E.多聚核苷酸链解聚37.DNA在其Tm的温度环境下A.活性丧失50% B.50%DNA降解 C.A260降低50%D.DNA分子解链50% E.50%DNA沉淀38.双链DNA的解链温度的增加,提示其中含量高的是A.A和G B.C和T C.A和T D.C和G E.A和C39.下列是几种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哪一种DNA的Tm值最高A.G+C=35% B.G+C=25% C.G+C=40% D.A+T=80% E.A+T=15%40.RNA主要存在于A.细胞质 B.细胞核 C.核仁 D.溶酶体 E.线粒体41.DNA存在于A.细胞质 B.细胞核 C.叶绿体 D.溶酶体 E.线粒体42.是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携带者A.DNA B.RNA C.蛋白质 D.戊糖 E.磷酸43.DNA变性后的改变是A.产生增色效应 B.减色效应 C.粘度增加D.大量沉淀 E.对紫外光最大吸收波长改变44.下列哪种情况下,互补的两条DNA单链将会结合成双链A.变性 B.退火 C.加连接酶 D.加聚合酶 E.以上都不是45.DNA的变性因素不包括A.NaOH B.离子强度 C.紫外线照射 D.GSH E.高温46.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A.骤然冷却 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 E.加酸47.根据DNA的双螺旋结构,科学家很快就预测到DNAA.作为遗传密码 B.有酶的作用 C.可进行限制和修饰D.半保留复制 E.左手双螺旋48.将试验中提取出的双链DNA溶于1ml三蒸水中,其OD260=0.450,OD280=0.250那么该1ml溶液中含有双链DNAA.18 ug B.22.5 ug C.12.5 ug D.10 ug E.9 ug【X型题】1.除下列哪些元素外可用于生物样品中核酸含量的测定A.碳 B.氢 C.氧 D.磷 E.氮2.DNA水解后可得到下列哪些最终产物A.磷酸 B.核糖 C.腺嘌呤,鸟嘌呤 D.胞嘧啶,尿嘧啶 E.脱氧核糖3.关于DNA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加热及冷冻是使DNA变性的常用方法 B.DNA变性后产生增色效应C.DNA变性是不可逆的过程 D.在Tm时,DNA分子有一半被解链E.变性后OD260减小4.关于DNA的碱基组成,正确的说法是A.腺嘌呤与鸟嘌呤分子数相等,胞嘧啶与胸腺嘧啶分子数相等 B.不同种属DNA碱基组成比例不同C.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DNA碱基组成不同 D.年龄增长但DNA碱基组成不变E.DNA中含有尿嘧啶5.真核mRNA分子中,无义密码子(终止密码)包括A.AUG B.UAA C.UAG D.UGA E.GUA6.测得某DNA分子中含A 18%,其它碱基的含量应是A.G=18% B.G+C=82% C.G+C=64% D.A+G=50% E.T=18%7.与DNA对比,RNA的特点包括A.分子较小,仅含几十-几千碱基 B.是含局部双链结构的单链分子C.种类、大小及分子结构多样化 D.功能多样性,主要是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E.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8.影响Tm值的因素有A.一定条件下核酸分子越长,Tm值越大 B.DNA中G,C含量高,则Tm值高C.DNA中G,T含量高,则Tm值高 D.DNA中A,T含量高,则Tm值高E.DNA中A,G含量高,则Tm值高9.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不具有A.多聚A B.多聚U C.多聚T D.多聚C E.多聚G10.下列关于tRNA三叶草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5′端第一个环是DHU环 B.有一个密码子环 C.有一个Tψ环D.3′端具有相同的CCA—OH结构 E.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二.填空题1.核酸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