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及原因分析

094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及原因分析
094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及原因分析

发布日期20060414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及原因分析

作者张震陈海峰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四部审评八室张震陈海峰

关键词:渗透压,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

摘要:本文就静脉输液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进行了说明,并

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是人体血浆和各种液体制剂的特性。静脉输液和滴眼液的渗透压

必须与人体血浆渗透压保持基本一致,制剂渗透压过高和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损害。

在该类制剂的处方工艺研究中,必须考虑其渗透压。

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两类: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钾等)和有机小分子(如:葡萄糖、尿素等)产生,占总渗透压的99%以上,是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胶体渗透压又称膨胀压,由血浆蛋白等高分子

物质产生,仅占总渗透压的不到1%。

液体制剂由于一般皆为小分子药物的溶液,因而这类药物仅能产生晶体渗透压,制

剂研究中所测定的渗透压一般测定的也是晶体渗透压。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如右旋糖苷、羟乙基淀粉、明胶衍生物等)的溶液也能产生一定的胶体渗透压,但由于胶体渗

透压往往很小,常可忽略不计,因而高分子药物在制成大输液时一般需要加入小分子

物质来调节渗透压,使制剂的总渗透压与人体渗透压基本一致。如右旋糖苷常制成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0.9%的氯化钠注射液,羟乙基淀粉一般制成0.9%的氯化钠注射液。

在审评中我们发现,某些静脉输液中高分子物质的存在对溶液渗透压摩尔浓度的测

定有干扰。如某明胶代血浆产品,处方由水解明胶和一定量的钠、钾、钙等离子组成。研究表明该产品的毫渗透压摩尔浓度很低,一般只有230~260mOsmol/kg,甚至只有200mOsmol/kg左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中未对渗透压摩尔浓度进行控制。但是,当

仔细分析该产品的处方并经计算,却发现:本品处方中的钠、钾、钙离子所产生的晶

体渗透压已经能够达到280mOsmol/kg以上,已基本可以达到与血浆的等渗;而处方

中的水解明胶也能产生一定量的胶体渗透压,应该可以使渗透压有一定提高,但实测

的结果反而使样品的渗透压降低了。同时有关研究表明,产品的毫渗透压摩尔浓度与

产品的浓度没有相关性,即样品浓度的提高不能相应地提高样品的渗透压摩尔浓度,

与理论存在相悖之处。多家申报单位的测定值皆比理论值偏小很多,提示测定可能存

在系统误差。

经进一步分析认为,测定的方法的不当可能是该类产品渗透压偏低的主要原因。从测定方法来看,渗透压的测定可采用渗透膜法来直接测定,其单位可用mmHg或Kpa 来表示;也可以用测定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来间接反映溶液的渗透压,其单位用mOsmol/kg或mOsmol/L表示。由于渗透膜法直接测定较为繁琐,而渗透压摩尔浓度可采用仪器方便地测定,因而现多采用渗透压摩尔浓度来表示输液制剂的渗透压。

中国药典中液体制剂渗透压的测定即采用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查阅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IX G“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该方法对渗透压的测定主要依据稀溶液的依数性这一稀溶液的特性,采用冰点下降法测定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该方法的原理为: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会使溶液的冰点(凝固点)下降,根据冰点下降的数值大小可以推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该方法在测定小分子物质溶液的渗透压(如小分子药物、氯化钠、葡萄糖、甘露醇等)时较为准确,但在测定水解明胶等高分子胶体类产品时却会产生系统误差,原因可能是:水解明胶在溶液的温度降到冰点附近时产生胶凝现象,因而溶液在冰点附近成为胶冻状,溶液的表观冰点升高,从而导致仪器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值偏小。因而中国药典中的方法不适用于该类制剂渗透压摩尔浓度的测定。该类制剂的渗透压测定可采用渗透膜法来直接测定。同样,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可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可能无法用中国药典中的方法进行测定。因此,在进行含有胶体类化合物的渗透压测定时,需注意中国药典中的渗透压测定法方法的适用性,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备注

渗透压与张力

在液体治疗中,液体的渗透压与张力是很重要的概念,是我们了解、认识液体特点的基础 一.定义 1.液体渗透压(Fluid osmolality):当两种不同浓度溶液用一种理想的半透膜隔开时,则溶剂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中渗透,这种溶剂渗透的力,通常称为渗透压,可简单理解为溶质分子对溶剂分子产生的吸引力,反映的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液体渗透压的计算 摩尔浓度(mmol/L)=1000×ρ×A%÷摩尔质量×1000 备注: ρ为溶剂密度(水密度为1); A%为质量百分比浓度; 上式计算结果数值与渗透压(单位mOsm/L)的数值相等 2. 液体张力(Fluid tonicity):指溶液进入到体内后能够维持渗透压的能力,是指溶液中电解质产生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的比值,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数值 液体张力计算:电解质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说明:葡萄糖进入体内后很快被代谢,只剩自由水,渗透液压就消失了。因此说葡萄糖溶液是无张力的 3. 等渗液(iso-osmotic solution): 渗透压与血浆相等或相似的溶液 是一个物理化学观念 4. 等张液(isotonic solution) 与红细胞张力相等或相似的溶液 是一个生物学概念

在等张液中红细胞既不肿胀也不皱缩,维持原有形态 等张溶液是由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的溶质形成的等渗溶液 二.一些治疗液体的渗透压与张力 液体渗透压(mOsm/L)张力 0.45%氯化钠154 1/2 5%葡萄糖252 0 0.9%氯化钠308 1 复方氯化钠305 1 乳酸钠林格273 1 5%葡萄糖0.9%氯化钠560 1 2.5%葡萄糖0.45%氯化钠280 1/2 2.5%葡萄糖1/2张林格278.5 1/2 2.5%葡萄糖1/2张乳酸林格262.5 1/2 10%葡萄糖504 0 3%氯化钠1026 3.4 5%碳酸氢钠1190 4 说明:5%葡萄糖液中的葡萄糖是水合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H2O ;分子量为198)。如是无水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分子量为180),渗透压是278(mOsm/L) 三.根据渗透压与张力将液体分类 1. 根据渗透压 低渗液:0.45%氯化钠,5%葡萄糖 等渗液:0.9%氯化钠,复方氯化钠,乳酸林格液 高渗液:10-50%葡萄糖,3-7%氯化钠,5%葡萄糖0.9%氯化钠,5%碳酸氢钠

STY-2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测仪操作规程

STY-2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测仪操作规程 1. 仪器准备:接通仪器电源;打开仪器后部电源开关,仪器显示开机界面,仪器启动进行预冷,彩屏显示自检界面,约两分钟后停止,仪器预冷完毕,彩屏显示屏进入主界面。 2. 测试: 按键盘数字键1后,仪器显示页面,“按下手柄,开始测试”,测试操作(或者直接按下手柄)。 ●用取样器取出供试品60-80ul,注入测试管中(确保其中无可见气泡)。 ●将测试管推入支撑座至停止位置,使测温探头完全侵入测试管内供试品样中。 按下已放置好的样品的手柄,仪器自动显示当前温度,(注意:务必上推冰针观察窗,用注射器或者镊子松动使保持冰针松动状态,否者会出现冰针无法下探,数据出现超出范围值。)温度降到零下6.5度时(或仪器内部程序达到温度范围时)探针自动插入离心管,同时显示测量数据后显示:冰点值和摩尔浓度值。按打印键打印当前测试单次报告,按存储存储当前数据;按返回返回主界面。 注:①仪器显示温度时未见探针下探,显示自然结晶,需要按返回键返回主测试页面重新测试 ②若测试过程中,中断抬起移动手柄后,仪器自动返回主界面,需再次重新测试 ③若测试过程中,仪器未出现探针刺入供试样品,仪器显示自然结晶,需抬起手柄, 重新测试 ④每次应使用新的测试管,更换移液器枪头 3. 校准: 按数字键3仪器进入校准界面 (校准时必须预先选择纯水0摩尔浓度校准;后选择测试点校准液校准) 按动上下键选择校准点(31个校准点供选择),选择好校准点后,按校准键,仪器进入测试界面,取已知浓度的和已选择校准点匹配的标准液,将选出的标准液充分摇匀,取 50-70ul注入测试管(注意其中无可见气泡),并将测试管推入支撑座值停止位置,使测温探头完全侵入测试管内标准液中,后进行测试样品方式测试样品方式测试校准,仪器自动默认校准液的信号值并自动测算和显示校正后摩尔浓度值。(如后发现选择校准点值和标准品值未匹配但已校准,只需要返回校准页面重新选择校准点按校准键后和匹配的标准液再次测试方法校准即可)每次校准均应使用新的测试管和移液器以及校准用的标准溶液。 4. 参数设置 按数字键4仪器进入预先测试前名称和批号设置 名称设置:查看说明书序列表对照编号数字,按编号数字键后仪器显示已选择的药品名称批号设置:按数字键设置数字批号,最高10位数字批号 如发现药品名称和批号错误设置,按左键取消已设置数据,按数字键重新设置,按下键切换,最后按确认键确认设置,按返回键返回主界面。 仪器测试使用前需预先设置好药品名称和批号,如不预先设置仪器默认上次的打印设置。 5. 测试结束后处理 ●将移动手柄上移,取下测试管。 ●测试结束在关闭仪器前,应使用纯水进行两次以上测试操作,以便对测温探头和探 针进行清洗(如检测粘稠度大的检品,应使用清洗瓶对探针及探针进行清洗),再 使用滤纸将测温探头檫试清理干净,以免污染。 ●在不使用仪器时,应给测温探头套上干净的空的测试管,以保护测温探头。

药典三部(版)-通则-0632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复习过程

0632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 生物膜,例如人体的细胞膜或毛细血管壁,一般具有半透膜的性质,溶剂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阻止渗透所需要施加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在涉及溶质的扩散或通过生物膜的液体转运各种生物过程中,渗透压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备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等药物制剂时,必须关注其渗透压。处方中添加了渗透压调节剂的制剂,均应控制其渗透压摩尔浓度。 静脉输液、营养液、电解质或渗透利尿药(如甘露醇注射液)等制剂,应在药品说明书上标明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以便临床医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所用制剂进行适当的处置(如稀释)。正常人体血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范围为285~310mOsmol/kg,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与人体血液相当。溶液的渗透压,依赖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数量,是溶液的依数性之一,通常以渗透压摩尔浓度(Osmolality)来表示,它反映的是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溶液渗透压贡献的总合。 渗透压摩尔浓度的单位,通常以每千克溶剂中溶质的毫渗透压摩尔来表示,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毫渗透压摩尔浓度(mOsmol/kg): 毫渗透压摩尔浓度(mOsmol/kg) =×n×1000 式中,n为一个溶质分子溶解或解离时形成的粒子数。在理想溶液中,例如葡萄糖n=1,氯化钠或硫酸镁n=2,氯化钙n=3,枸橼酸

钠n=4。 在生理范围及很稀的溶液中,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与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值偏差较小;随着溶液浓度增加,与计算值比较,实际渗透压摩尔浓度下降。例如0.9%氯化钠注射液,按上式计算,毫渗透压摩尔浓度是2×1000×9/58.4=308 mOsmol/kg,而实际上在此浓度时氯化钠溶液的n稍小于2,其实际测得值是286 mOsmol/kg;这是由于在此浓度条件下,一个氯化钠分子解离所形成的两个离子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缔合,使有效离子数减少的缘故。复杂混合物(如水解蛋白注射液)的理论渗透压摩尔浓度不容易计算,因此通常采用实际测定值表示。 1、渗透压摩尔浓度的测定 通常采用测量溶液的冰点下降来间接测定其渗透压摩尔浓度。在理想的稀释溶液中,冰点下降符合△T f=K f·m的关系,式中,△T f为冰点下降,K f.为冰点下降常数(当水为溶剂时为1.86),m为重量摩尔浓度。而渗透压符合P0=K0·m的关系,式中,P0为渗透压,K0为渗透压常数,m为溶液的重量摩尔浓度。由于两式中的浓度等同,故可以用冰点下降法测定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 仪器采用冰点下降的原理设计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通常 由制冷系统、用来测定电流或电位差的热敏探头和振荡器(或金属探针)组成。测定时将探头浸入供试溶液中心,并降至仪器的冷却槽中。启动制冷系统,当供试溶液的温度降至凝固点以下时,仪器采用振荡器(或金属探针)诱导溶液结冰,自动记录冰点下降的温度。仪器显示的测定值可以是冰点下降的温度,也可以是渗透压摩尔浓度。

血浆渗透压计算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血浆渗透压计算(mmol/L) -+20)×=mmol/L ①(Cl-+HCO 3 正常值280~310mmol/L(平均300)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 ②(Na++K+)×2+BS+BUN=mmol/L (正常人:BS为3.9~6.1mmol/L BUN为1.78~7.14mmol/L) 正常值280~310mmol/L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 ③MCV(平均红细胞体积μm3)=红细胞比积×1000除以红细胞数(N/L)正常值82~96μm3,>96μm3为低渗,<82μm3为高渗 ④血清钠正常130~150mmol/L(平均140) <130mmol/L为低渗,>150mmol/L为高渗 ⑤(Na++10)×2,正常280~310mmol/L(平均300)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 -=120-140mmol/L ⑥Cl-+HCO 3 <120mmol/L为低渗,>140mmol/L为高渗 ⑦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

血浆总蛋白g/L×2.41×2=289.2~385.6mmol/L <289.2mmol/L为低渗,>385.6mmol/L为高渗 1.74×Ag/L+1.205×Gg/L=85~131.85mmol/L 例如白蛋白50g/L,则1.74×50+220=307mmol/L 3.5×(A+G/L)除以7.5=18.99kPa <18.99kPa为低渗 补充血浆ml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kg) 按8ml/kg输入,可提高血浆蛋白10g/L。一般10~25g/d,可连续补给 COP(血浆胶体渗透 压)=3A+0.2A2+0.01A3+2G+0.2G2+0.01G3 A:白蛋白;G 球蛋白 正常值:25+-2mmHg,以<20mmHg为低渗透压 低蛋白造成的低胶体渗透压情况下,总渗透压的正常维持常需伴有钠离子浓度升高,而高钠会引起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引起血糖升高,损害肝脏糖原异生功能以及减少乳酸的清除。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SMC 30C型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操作规程

1.目的:制定SMC 30C型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SMC 30C型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的操作。 3.责任:技术质量部QC负责本规程实施。 4.内容: 仪器组成及装置: 4.1.1组成:触摸显示屏、测试管支撑座、测温探头、测试管、冷却池、探针及护罩、移动手柄等。 4.1.2装置:按仪器说明书进行安装与使用。 操作方法: 4.2.1准备: 4.2.1.1按要求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后面电源开关,仪器显示开机界面,仪器启动进行预冷,触摸显示屏显示自检界面,约二分钟后停止,仪器预冷完毕触摸显示屏进入主界面。 4.2.1.2 首次使用仪器要按动电机后面的启动电机键,使探针回到正确位置。 4.2.2校准: 4.2.2.1使用纯水进行零点校准(新制备的水溶剂) a 使用取样器将60μL纯水注入干净、干燥的测试管内,确保其中无可见气泡。 b将测试推入支撑座直至停止位置,使测定探头完全浸入测试管内纯水中。

c 4.2.2.2校准界面 确认界面。 4.2.2.3零点校准界面 操作移动手柄轻缓下移,测温探头(测试管)稳稳插入冷却池。纯水。纯水的温度被实时地触摸显示屏上以摄氏温度显示出来。 4.2.2.4测试界面被测纯水冷却完成之后,不锈钢探针带冰晶自动插入,纯水开始结晶,仪器测出纯水的冰点,并将其记为“0”值,显示读数为“0”。将移动手柄上移,取下测试管。尔后需要用用纯水进行一次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 0±2mOmol/kg H 2 O的标准,负责重新进行零校准。 4.2.2.5使用标准液进行分段量程两端点的校准 该仪器对分段量程的设计:在0~3000测量范围内,每100为一个校准量程(循环)。 校准前,应根据供试品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值选择与量程相符的标准液,并按 使触摸显示屏显示的数据与预选的标准数值相符,否则会产生校准错误。按动确认按钮。将选出的标准液充分摇匀,取60μL注入测试管(注意其中无可见其中无可见气泡),并将测试管内标准液中。确认触摸显示屏显示的数值与选择的标准液数值相符合。 操作移动手柄轻缓下移,使测温探头(测试管)稳稳插入冷却池,溶液开始结晶,仪器测出冰点值,触摸显示屏自动显示测试过程结果。 将移动手柄上移,取下测试管。尔后需用标准液进行一次测试,结果应符合 ≤400mOmol/kg H 2O时±2mOmol/kg H 2 O、﹥400mOmol/kg H 2 O时±%的标准,否则 重新进行标准液校准。每次校准均应使用新的测试管及校准用的标准溶液。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

附录Ⅸ G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 生物膜,例如人体的细胞膜或毛细血管壁,一般具有半透膜的性质,溶剂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阻止渗透所需施加的压力,即为渗透压。在涉及溶质的扩散或通过生物膜的液体转运各种生物过程中,渗透压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备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等药物制剂时,必须关注其渗透压。处方中添加了渗透压调节剂的制剂,均应控制其渗透压摩尔浓度。 静脉输液、营养液、电解质或渗透利尿药(如甘露醇注射液)等制剂,应在药品说明书上标明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以便临床医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所用制剂进行适当的处置(如稀释)。正常人体血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范围为285~310mOsmol/kg ,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与人体血液相当。 溶液的渗透压,依赖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数量,是溶液的依数性之一,通常以渗透压摩尔浓度(Osmolality )来表示,它反映的是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溶液渗透压贡献的总和。 渗透压摩尔浓度的单位,通常以每千克溶剂中溶质的毫渗透压摩尔来表示,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毫渗透压摩尔浓度(mOsmol/kg ): 1000mOsmol/kg ??=n 分子量的克数每千克溶剂中溶解溶质 )毫渗透压摩尔浓度( 式中,n 为一个溶质分子溶解或解离时形成的粒子数。在理想溶液中,例如葡萄糖n=1,氯化钠或硫酸镁n=2,氯化钙n=3,枸橼酸钠n=4。 在生理范围及稀溶液中,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与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值偏差较小;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与计算值比较,实际渗透压摩尔浓度下降。例如0.9%氯化钠注射液,按上式计算,毫渗透压摩尔浓度是2×1000×9/58.4=308 mOsmol/kg ,而实际上在此浓度时氯化钠溶液的n 稍小于2,其实际测得值是286 mOsmol/kg ;复杂混合物,如水解蛋白注射液的理论渗透压摩尔浓度不容易计算,因此通常采用实际测定值表示。 1.渗透压摩尔浓度的测定 通常采用测量溶液的冰点下降来间接测定其渗透压摩尔浓度。在理想的稀溶液中,冰点下降符合ΔT f =K f 〃m 的关系,式中,ΔT f 为冰点下降,K f 为冰点下降常数(当水为溶剂时为1.86),m 为重量摩尔浓度。而渗透压符合P o =K o 〃m 的关系,式中,P o 为渗透压,K o 为渗透压常数,m 为溶液的重量摩尔浓度。由于两式中的浓度等同,故可以用冰点下降法测定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 仪器 采用冰点下降的原理设计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通常由制冷系统、用来测定电流或电位差的热敏探头和振荡器(或金属探针)组成。测定时将测定探头浸入供试溶液的中心,并降至仪器的冷却槽中。启动制冷系统,当供试溶液的温度降至凝固点以下时,仪器采用振荡器(或金属探针)诱导溶液结冰,自动记录冰点下降的温度。仪器显示的测定值可以是冰点下降的温度,也可以是渗透压摩尔浓度。 标准溶液的制备 取基准氯化钠试剂,于500~650℃干燥40~50分钟,置干燥器(硅胶)中放冷至室温。根据需要,按表中所列数据精密称取适量,溶于1kg 水中,摇匀,即得。

溶液渗透压

溶液渗透压: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血浆渗透压大约为300mmol/L. 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 1,晶体渗透压是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组成部分,占80%。主要来自钠和氯离子。 2,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中的蛋白质组成,由于血浆中的蛋白质较少,所以形成渗透压小。其中白蛋白占胶体渗透压的75%-80% 血液渗透压对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护正常的血浆容量起重要的作用。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 血浆晶体渗透压(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主要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 血浆胶体渗透压(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主要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 在医疗工作中,不仅大量补液时要注意溶液的渗透压,就是小剂量注射时,也要考虑注射液的渗透压。但临床上也有用高渗溶液的,如渗透压比血浆高10倍的2.78mol·L-1葡萄糖溶液。因对急需增加血液中葡萄糖的患者,如用等渗溶液,注射液体积太大,所需注射时间太长,反而不易收效。需要注意,用高渗溶液作静脉注射时,用量不能太大,注射速度不可太快,否则易造成局部高渗引起红细胞皱缩。当高渗溶液缓缓注入体内时,可被大量体液稀释成等渗溶液。对于剂量较小浓度较稀的溶液,大多是将剂量较小的药物溶于水中,并添加氯化钠、葡萄糖等调制成等溶液,亦可直接将药物溶于生理盐水或0.278mol·L-1葡萄糖溶液中使用,以免引起红细胞破裂。 渗透压是调节细胞内外体液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高低变化可以直接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 若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值,有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血浆渗透压偏低可能是营养不良所造成的,所以平时饮食应注意多摄取营养,不可偏食厌食。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中的电解质 血浆渗透压(1)概念: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2)渗透压的作用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磺基水扬酸合铁的组成及稳定

光度法对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实验研究四: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 定磺基水扬酸合铁的组成及稳定 fggdj分光光度计来源:东海仪表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是配制一系列溶液,保持溶液中度、离子强度、温度和金属离子与配体的总物质的量不 变改变金属离子cM和配体的摩尔分数使之连续化,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 度A配体的摩尔分数xR作图(图4),根据两边线性部分的延线相交之点所对应的配体摩尔分数值,即可求出 配合的组成比 可以认为相交之点Amax为配合物以n完全配位而不离解的吸光度,而实验测得值为A,两者之差就是由配合物离解所造成的.由此可求K稳,相应计算同摩尔比法.按表2配制溶液,用1cm比色皿,以1号试剂作参比液在500nm处测各溶液的吸光度,以A对xR作图,确定n.并求K稳.实验数值表明,摩尔比法和等摩尔连续变化法两种测定方法的配位数相同,最大吸光度偏差为0.002,实验测量值偏差为0.003,解离度偏差为0.028,平衡常数数值相对偏差为2.5%.考虑误差来源,认为两种分析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一、 实验原理 1、 等物质的量系列法求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 对于配合物体系而言,如果组成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和配体的吸收光谱与配合物不重合。就可以选择对配合物有较大吸收的波长,测得平衡体系吸光度与相应的配合物浓度[MLn]间应符合:,得知了吸光度A 就可以求出的浓度。 本实验选用磺基水杨酸(简写为H 3R )与Fe 3+形成的配位平衡体系, H 3R 和Fe 3+等试剂与配合物的吸收光谱不重合,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但由于配位反应: 所以配合物的组成受溶液的pH 影响,在pH=2~3时, 4~9时,9~11时,二者可形成三 种颜色不同、组成不同的配离子。 本实验是测定pH=2~3时形成的红褐色磺基水杨酸铁配离子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实验中是通过加入一定量的HClO 4来控制溶液的pH 值。 由于配合物系统的复杂性,因此建立了不同的平衡系统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本实验选用等物质的量连续变化法(浓比递变法)。 所谓等物质的量变化法就是保持金属离子和配体二者的总物质的量(摩尔数)不变,将金属离子和配体按不同物质的量(摩尔)比混合,配制系列等体积溶液(即配置一系列保持金属离子浓度C 和配体浓度之和不变的溶液) ,分别测其吸光度。虽然这一系列溶液中总

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测仪

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测仪渗透压摩尔浓度测试仪 型号:H110511 冰点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测仪是用于测定溶液和各种体液渗透压或渗摩尔浓度(Osmolality)的仪器,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是国家药典2010版中新增的检测方法, 在药品质控中具有重要意义,欢迎药物研究单位、药检机构和制药厂选用。本仪器 完全满足2010版《中国药典》、《美国药典》检测标准的规定。 主要特点: ◆采用LED彩色大屏幕液晶显示屏;具有测试数据自动处理、打印。本仪器可以存储两万次历史使用数据;随时可调用和打印功能; ◆采用冰点下降原理及高精度传感器,测量精度高,重现性好。 ◆采用半导体双制冷系统,预冷时间短,检测速度快,便于连续检测。 ◆振荡原理,检测样品量少,范围宽,可满足不同领域需求。 ◆可同时显示检品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值,冰点值。 ◆本仪器具有有31个校正点,可进行两点及多点的线性校正,保证仪器精准度。 ◆冷却系统采用无热传导液设计,免除频繁的维护。 ◆内置《中国药典》数百种注射剂药品名称,方便预设检品资料。 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0~3000 mOsmol / kg H2O 2.样品量:50-100μl(根据离心管大小适量) 3.测试时间:<2min30sec 4.预冷时间:≤3min 5.重复性:RSDs≤1% (300mOsmol/kg H2O) 6.准确度:±1% (300mOsmol/kg H2O) 7. 分辨率:1mOsmol/kg 8. 线性:<1%的直线 9. 环境温度:-10~25℃ 10. 环境湿度:5~60% 11. 电源:AC220V 1.5A 12. 外形尺寸:230*210*360mm

pH值测定法(通则0631)及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通则0632)培训试题及答案

依据:1、《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2、《中国药典分析检测技术指南》(2017年7月第一版) pH值测定法(通则0631)及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通则0632)培训试题及答案2018.6 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我公司在测量pH值时选用的电极为:。(根据实际情况填写)(A) A、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B、玻璃电极-银-氯化银电极 C、氢电极 D、醌-氢醌电极 2、pH值测定法是测定水溶液中活度的一种方法。(B) A、氢氧根离子 B、氢离子 C、金属离子 D、水溶液中可溶性盐的阳离子 3、下列电极中为复合电极的是:。(C) A、氢电极 B、醌-氢醌电极 C、玻璃电极-银-氯化银电极 D、甘汞电极 4、《中国药典》 2015年版规定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采用:。(A) A、冰点下降法 B、露点测定法 C、含水量测定法 D、冷点测定法 5、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规定采用校正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B) A、一点法 B、两点法

C 、三点法 D 、四点法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采用冰点下降法的原理设计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通常由: 组成。(ABC ) A 、制冷系统 B 、用于测定电流或电位差的热敏感探头 C 、振荡器(或金属探针) D 、微量进样器 2(ABC ) A 、饱和甘汞电极 B 、1mol/L 甘汞电极 C 、0.1mol/L 甘汞电极 D 、5mol/L 甘汞电极 3、理想的稀溶液具有的依数性质包括: 。 (ABCD ) A 、渗透压 B 、沸点上升 C 、冰点下降 D 、蒸气压下降 4、不为pH 值测试的理想温度的是: 。 (ABD ) A 、20℃ B 、23℃ C 、25℃ D 、27℃ (ABCD ) A 、大容量注射剂 B 、小容量注射剂

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一种测定摩尔气体常数的方法。 2.熟悉分压定律与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3.练习分析天平的使用与测量气体体积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气体状态方程式的表达式为:pV = nRT = r M m RT (1) 式中: p ——气体的压力或分压(Pa ) V ——气体体积(L) n ——气体的物质的量(mol ) m ——气体的质量(g ) M r ——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 -1) T ——气体的温度(K ); R ——摩尔气体常数(文献值:8.31Pa·m 3·K -1·mol -1或J·K -1·mol -1) 可以看出,只要测定一定温度下给定气体的体积V 、压力p 与气体的物质的量n 或质量m ,即可求得R 的数值。 本实验利用金属(如Mg 、A1或Zn)与稀酸置换出氢气的反应,求取R 值。例如: Mg(s)* + 2H +(aq)* = Mg 2+(aq) + H 2(g)* (2) Δr H m 298=-466.85(kJ· mol -1) [说明] * s :表示固态(分子); aq :表示水合的离子(或分子); g :表示气态(分子) 将已精确称量的一定量镁与过量稀酸反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氢气的物质的量可根据式(2)由金属镁的质量求得:M g M g H H H 2 22M m M m n = = 由量气管可测出在实验温度与大气压力下,反应所产生的氢气体积。 由于量气管内所收集的氢气是被水蒸气所饱和的,根据分压定律,氢气的分压2H p ,应是混合气体的总压p (以100Kpa 计)与水蒸气分压O H 2p 之差: O H H 22p p p -= (3) 将所测得的各项数据代入式(1)可得: T n V p p T n V p R ??-= ??=2222H O H H H )( 三、实验用品 仪器:分析天平,称量纸(蜡光纸或硫酸纸),量筒(10mL),漏斗,温度计(公用),砂纸,测定摩尔气体常数的装置(量气管1,水准瓶2,试管,滴定管 夹,铁架,铁夹,铁夹座,铁圈,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导气管),气压计(公用),烧杯(100mL 、400mL ) 1 量气管的容量不应小于50mL ,读数可估计到0.01mL 或0.02mL 。可用碱式滴定管代替。 2 本实验中用短颈(或者长颈)漏斗代替水准瓶。 图1 摩尔气体常数测定装置

络合物组成和不稳定常数的测定--等摩尔系列法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化学专业物化实验课实验报告 班级20011312 学号23 姓名高旺珠同组陈红乳、吴和生评分 实验日期: 2004年3月10日室温21.7℃气压101.22*103Pa 教师 实验题目:络合物组成和不稳定常数的测定-----等摩尔系列法 实验目的: 1.学会用等摩尔系列法测定络合物组成、不稳定常数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计算络合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 3.熟练掌握测定溶液pH值和光密度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络合物MA n在水溶液中的络合与解离反应式为: M+nA MA n 达到平衡时,K不稳=[M][A]n [MA n] 式中,K不稳为络合物不稳定常数,[M]、[A]和[MAn]分别为络合平衡时 金属离子、配位体和络合物的浓度、n为络合物的配位数。 在络合反应中,常伴有颜色的明显变化,因此研究这些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可以测定它们的组成和不稳定常数。测定方法较多,本实验采用应用最广的等摩尔 系列法测定Cu(Ⅱ)-磺基水杨酸络合物的组成和不稳定常数。 1、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在维持金属离子M和配位体A总浓度不变的条件下,取相同浓度的M溶液和 A溶液配成一系列CM/(CM+CA)不同的溶液,这一系列溶液称为等摩尔 系列溶液,当所生成的络合物MAn的浓度最大时,络合物的配位数n可按下 述简单关系直接由溶液的组成求得 n=C A/CM 显然,通过测定某一随络合物含发生相应变化的物理量,例如光密度D的变 化,作出组成-性质图,从曲线的极大点便可直接得到络合物的组成。 络合物的浓度和光密度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D=lgI0/I=acl 利用分光光度计或光谱仪测定溶液光密度D与浓度c的关系,即可求得络合 物的组成,不同络合物的组成-光密度图具有不同的形式。 2、不稳定常数的测定 在络合物明显解离的情形下,用等摩尔系列法得到的曲线,并作切线交于N 点。设在N点的光密度为D0,曲线2的极大的光密度为D,则络合物的解离 度为: α=解离部分/总浓度 =(总浓度-络合物浓度)/总浓度 =(D0-D)/D0 对于MA型络合物的K不稳=cα2/(1-α),故将该络合物浓度c及上面求 出的α代入此式即可算出不稳定常数。 当络合物解离度很小时,此法不易得到准备结果,此时,可在 ΔD-CM/(CM+CM)曲线上找出光密度相等的两点,在对应两点的溶液

094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及原因分析

发布日期20060414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及原因分析 作者张震陈海峰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四部审评八室张震陈海峰 关键词:渗透压,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 摘要:本文就静脉输液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进行了说明,并 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是人体血浆和各种液体制剂的特性。静脉输液和滴眼液的渗透压 必须与人体血浆渗透压保持基本一致,制剂渗透压过高和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损害。 在该类制剂的处方工艺研究中,必须考虑其渗透压。 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两类: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钾等)和有机小分子(如:葡萄糖、尿素等)产生,占总渗透压的99%以上,是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胶体渗透压又称膨胀压,由血浆蛋白等高分子 物质产生,仅占总渗透压的不到1%。 液体制剂由于一般皆为小分子药物的溶液,因而这类药物仅能产生晶体渗透压,制 剂研究中所测定的渗透压一般测定的也是晶体渗透压。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如右旋糖苷、羟乙基淀粉、明胶衍生物等)的溶液也能产生一定的胶体渗透压,但由于胶体渗 透压往往很小,常可忽略不计,因而高分子药物在制成大输液时一般需要加入小分子 物质来调节渗透压,使制剂的总渗透压与人体渗透压基本一致。如右旋糖苷常制成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0.9%的氯化钠注射液,羟乙基淀粉一般制成0.9%的氯化钠注射液。 在审评中我们发现,某些静脉输液中高分子物质的存在对溶液渗透压摩尔浓度的测 定有干扰。如某明胶代血浆产品,处方由水解明胶和一定量的钠、钾、钙等离子组成。研究表明该产品的毫渗透压摩尔浓度很低,一般只有230~260mOsmol/kg,甚至只有200mOsmol/kg左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中未对渗透压摩尔浓度进行控制。但是,当 仔细分析该产品的处方并经计算,却发现:本品处方中的钠、钾、钙离子所产生的晶 体渗透压已经能够达到280mOsmol/kg以上,已基本可以达到与血浆的等渗;而处方 中的水解明胶也能产生一定量的胶体渗透压,应该可以使渗透压有一定提高,但实测 的结果反而使样品的渗透压降低了。同时有关研究表明,产品的毫渗透压摩尔浓度与 产品的浓度没有相关性,即样品浓度的提高不能相应地提高样品的渗透压摩尔浓度, 与理论存在相悖之处。多家申报单位的测定值皆比理论值偏小很多,提示测定可能存 在系统误差。

最新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 -----------2017 1 简述 生物膜,例如人体的细胞膜或毛细血管壁,一般具有半透膜的性质,溶剂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阻止渗透所需施加的压力,即为渗透压。在涉及溶质的扩散或通过生物膜的液体转运各种生物过程中,渗透压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备注射剂、液体型眼用制剂等药物制剂时,必须关注其渗透压。凡处方中添加了渗透压调节剂的制剂,均应控制其渗透压摩尔浓度。 静脉输液、营养液、电解质或渗透利尿药(如甘露醇注射液)等制剂,应在药品说明书上标明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以便临床医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所用制剂进行适当的处置。正常人体血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范围为285~310mOsmol/kg,0.9%氯化钠溶液或5%葡糖糖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与人体血液相当口虽然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渗透压调节能力,但静脉输液、眼用溶液应尽可能与血液等渗。 除另有规定外,等渗的范围一般为260~320mOsmol/kg;冰点下降0.48~0.59℃或渗透压比0.9~1.1。甘露醇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等高渗注射剂及注射用无菌粉末渗透压摩尔浓度的限值,可根据生产工艺及临床使用情况做出相应的规定。 2 渗透压与渗透压摩尔浓度 溶液的渗透压,依赖于溶液中粒子的数量,是溶液的依数性之一,通常以渗透压摩尔浓度(Osmolality)来表示,它反映的是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溶液渗透压贡献的总和。渗透压摩尔浓度的单位,通常以每千克溶剂中溶质的毫渗透压摩尔来表示,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毫渗透压摩尔浓度(mQsmol/kg): 毫渗透压摩尔浓度(mOsmol/kg) = (每千克溶剂中溶解的溶质克数/分子量)×π×1000 式中,n为一个溶质分子溶解并解离时形成的粒子数。在理想溶液中,例如葡萄糖n=1,氯化钠或硫酸镁n=2,氯化钙n=3,枸橼酸钠n=4。 在生理范围及稀溶液中,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与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值偏差较小;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与计算值比较,实际渗透压摩尔浓度下降。例如0.9%氯化钠注射液,按上式计算,毫渗透压摩尔浓度是2×1000×9/58.4=308 mQsmol/kg,而实际上在此浓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方法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为检验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确保规范操作以及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需进行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的供试品。 三、责任者:化验室负责人及QC检验员。 四、分发部门:质量部,化验室 五、正文: 1、依据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三部通则0632 2、原理: 2.1、渗透压简介 生物膜,例如人体的细胞膜或毛细血管壁,一般具有半透膜的性质,溶剂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阻止渗透所需要施加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在涉及溶质的扩散或通过生物膜的液体转运各种生物过程中,渗透压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备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等药物制剂时,必须关注其渗透压。处方中添加了渗透压调节剂的制剂,均应控制其渗透压摩尔浓度。 静脉输液、营养液、电解质或渗透利尿药(如甘露醇注射液)等制剂,应在药品说明书上标明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以便临床医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所用制剂进行适当的处置(如稀释)。正常人体血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范围为285?310mOsmol/kg,0. 9 % 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与人体血液相当。 2.2、渗透压摩尔浓度 溶液的渗透压,依赖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数量,是溶液的依数性之一,通常以渗透压摩尔浓度(Osmolality)来表示,它反映的是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溶液渗透压贡献的总和。 2.3、渗透压摩尔浓度的单位 渗透压摩尔浓度的单位,通常以每千克溶剂中溶质的毫渗透压摩尔来表示,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毫渗透压摩尔浓度(mOsmol/kg): 毫渗透压摩尔浓度(mOsmol/kg)=每千克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克数 分子量 ×n×1000 式中,n为一个溶质分子溶解或解离时形成的粒子数。 在理想溶液中,例如葡萄糖n=1,氯化钠或硫酸镁n=2,氯化钙n=3,枸橡酸钠n= 4。 在生理范围及很稀的溶液中,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与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值偏差

渗透压

2.4.4 溶液的渗透压与反渗透技术 1.溶液的渗透现象 当我们用一种仅让溶剂分子通过而不让溶质分子通过的半透膜把一种溶液和它的纯溶剂分隔开时,纯溶剂将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溶液中从而使其稀释,这种现象称渗透。实际上,溶剂是同时沿着两个方向通过半透膜。由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比溶液的蒸气压大,所以纯溶剂向溶液的渗透速率要比向相反方向的渗透速率大。 若将一半透膜紧扎在漏斗的口上,将漏斗内充人浓糖水并倒置在一杯水中。由于渗透作用,水将扩散进入糖水溶液,因而溶液体积渐渐增大,垂直的管子中液面上升。随着液柱的升高,压力增大,从而使漏斗中糖水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度增大。当压力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液柱不再升高,体系达到平衡。如图2-2。若在管口上方加一外压,使得糖水的液面保持不变。所外加的阻止液面上升的最小压力叫作该糖水的渗透压。与拉乌尔发现溶液蒸气压与纯溶液蒸气压之间关系的同一年,Van't Hoff发现了稀溶液的渗透压(π)服从如下方程: 式中π——渗透压,kPa; R——气体常数(R=8.314 kPa·L·mol-1·K-1); c——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浓度,mol·L-1; T——绝对温度,K。 值得注意的是,从形式上看,溶液的渗透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十分相似,但两种压力(π和p)产生的原因和测定方法完全不同。渗透压(π)只有在半透膜两侧分别存在溶液和溶剂(或两边浓度不同的溶液)时才能表现出来。

关于渗透现象的原因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但生命的存在与渗透平衡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渗透现象很早就引起生物学家的注意。动植物由无数细胞所组成的,细胞膜均具有奥妙的半透膜功能。细胞膜是一种很容易透水而几乎不能透过溶解于细胞液中的物质的薄膜。例如,若将红血球放进纯水,在显微镜下将会看到水穿过细胞壁而使细胞慢慢肿胀,直至最后胀裂;若将细胞放入浓糖水溶液时,水就向相反方向运动,细胞因此渐渐的萎缩、干瘪。又如,人们在游泳池或河水中游泳时,睁开眼睛,很快就会感到疼痛,这是因为眼睛组织的细胞由于渗透而扩张所引起的;而在海水中游泳,却没有不适之感,这是因为海水的浓度很接近眼睛组织的细胞液浓度。正是因为海水和淡水的渗透压不同,海水鱼和淡水鱼才不能交换生活环境,否则,将会引起鱼体细胞的肿胀或萎缩而使其难以生存。 除细胞膜外,人体组织内许多膜,如红血球的膜、毛细管壁等也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因而人体的体液如血液、细胞液和组织液等也具有一定的渗透压。因此对人体静脉输液或注射时,必须使用与人体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等渗溶液,如临床常用的是0.9%生理食盐水及5%葡萄糖溶液。否则由于渗透将会引起红血球肿胀或萎缩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由于同样的道理,渗透压与植物也是休戚相关的。浸入糖溶液或盐溶液的花卉,将因渗透压的作用而脱水枯萎,若再将它插入纯水,花卉将因水重返细胞又会像原有那样的鲜艳美丽。 值得注意的是,稀溶液的渗透压是相当大的。例如25℃时,0.1mol·L-1溶液的渗透压为: π=cRT=0.1×8.314×298=248(kPa) 这相当于约25米高水柱的压力,可见渗透压是十分可观的。一般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大约可达 2000 kPa。正因为有如此巨大的推动力,自然界才有高达几十米甚至百余米的参天大树。 实际工作中常用渗透压法和沸点升高法及凝固点下降法来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由于直接测定渗透压相当困难,因此对一般不挥发的非电解质的测定,常用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法。但对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因为其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所以配成溶液的浓度很小,这时用渗透压法有其独特的优点。 例2-3 将血红素1.00 g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00 cm3溶液,此溶液的渗透压为0.366 kPa(20℃时)。求:(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3)此溶液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值。 解:(1)由(2-7)式 (2)设血红素的摩尔质量为M,则 M=6.7×104(g·mol-1)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版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

文件内容: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 2、引用标准 (2) 3、简介 (2) 4、渗透压与渗透压摩尔浓度 (2) 5、仪器 (3) 6、操作程序 (3) 7、注意事项 (5) 8、更改信息 (5) 颁发部门: 分发清单: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渗透压摩尔浓度的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并描述了更改信息。 本程序适用于渗透压摩尔浓度的测定法的操作。 2 引用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G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 操作规范2010年版P 262 3 简介 生物膜,例如人体的细胞膜或毛细管壁,一般具有半透膜的性质,溶剂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阻止渗透所需施加的压力,即为渗透压。在涉及溶质的扩散或通过生物膜的液体转运各种生物过程中,渗透压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备注射剂、液体型滴眼液等药物制剂时,必须关注其渗透压。凡处方中添加了渗透压调节剂的制剂,均应控制其渗透压摩尔浓度。 静脉输液、营养液、电解质或渗透利尿药(如甘露醇注射液)等制剂,应在药品说明书上表明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以便临床医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所用制剂进行适当的处置。正常人体血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范围为285~310mOsom/kg,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与人体血液相当。虽然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渗透压调节能力,但静脉输液、眼用溶液应尽可能与血液等渗。 除另有规定外,等渗的范围一般为260~320mOsmol/kg;冰点下降0.48~0.59℃或渗透压比0.9~1.1.甘露醇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等高渗注射剂及注射用无菌粉末渗透压摩尔浓度的限值,可根据生产工艺及临床使用情况做出相应的规定。 4 渗透压与渗透压摩尔浓度 溶液的渗透压,依赖于溶液中粒子的数量,是溶液的依数性之一,通常以渗透压摩尔浓度(Osmolality)来表示,它反映的是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溶液渗透压贡献的总和。渗透压摩尔浓度的单位,通常以每千克溶剂中溶质的毫渗透压摩尔来表示,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毫渗透压摩尔浓度(mOsmol/kg): 毫渗透压摩尔浓度(mOsmol/kg)=(每千克溶剂中溶解的溶质克数/分子量)×n×1000 式中,n为一个溶质分子溶解并解离时形成的粒子数。在理想溶液中,例如葡萄糖n=1,氯化钠或硫酸镁n=2,氯化钙n=3,枸橼酸钠n=4。 在生理范围及稀溶液中,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与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值偏差较小;随着

血浆渗透压的调节机制

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渗透压分晶体与胶体两种,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构成,血浆蛋白减少是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原因。血浆晶体渗透压,百分之90~95由钠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构成,百分之5~10由葡萄糖,氨基酸,尿素等构成。 晶体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可以自由通过有孔的毛细血管,因此,晶体渗透压仅决定细胞膜两侧水份的转移;蛋白质等大分子胶体物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决定血管内外两侧水的平衡。 血浆渗透压调节机制与影响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内分泌,肾脏,几部分有机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协调,这是维持体液渗透压的主要途径。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视上核及其周围区。它对血浆渗透压改变(只要改变1%~2%)特别敏感。血浆渗透压升高(如大量出汗或腹泻),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增强,引起神经垂体ADH的释放增加,从而增强了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排尿量减少,保留了水分,恢复体液的渗透压;相反,当体液渗透压降低时,减少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ADH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排尿量增多,从而排出多余的水分。 中暑,渗透性利尿,呕吐,腹泻,发热等可以通过呼吸和皮肤水分丢失过多,导致高渗血症,由脑细胞脱水引起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神经系

统受损临床表现,不适当大量补充低钠液体,也可以造成水中毒,由脑细胞水肿导致脑功能障碍。 机体脱水的途径不同,钠水丢失的比例不同,血钠浓度变化多样,可以正常,升高,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