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预习学案
地理-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沭阳银河学校高一地理学案:1.1.2《地球的宇宙环境(二)-太阳》

班级:姓名:评价:第一单元第一节【教学目标】地球的宇宙环境(二)-------太阳1、认识太阳系的成员,知道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指出地球、小行星带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2、了解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各层太阳活动形式,知道黑子、耀斑的活动周期。
3、归纳总结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重点】1、太阳系示意图; 2、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难点】1、太阳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自主学习】1、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
距离地球最近的,日地距离千米。
2、太阳概况: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向外分为、、。
人们肉眼能看到的太阳的光亮表面为太阳大气的层。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表提供,维持,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如:、、等。
4、太阳活动:(1)活动形式:光球层的;色球层的;日冕层的。
(2)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电离层,影响;②影响地球磁场,产生;③带电粒子进入两极高空,产生;④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6第一段内容,并分析图1-1-11 太阳系示意图:指出太阳、地球和小行星带的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分别找出与地球和小行星带相邻的两颗行星;说出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
【随堂检测】1.假如地球上没有大气,我们将看不到 ( )A.太阳黑子B.恒星的光芒C.流星现象 D.彗星的长尾北京时间2001年8月18日、26日、9月24日,先后3次出现特大耀斑活动,据此回答2~3小题。
2、耀斑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内部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大气辐射能B、太阳辐射能C、地面辐射能D、重力能4.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_______(名称),相邻外侧的行星是________(名称)。
(2)图中C表示的是____________,E表示的是_______。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松鼠、太阳思维导图

第16课《松鼠》---思维导图第15课《太阳》---思维导图第16课《松鼠》---学案教学目标1.会认“驯、矫、歇”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玲、珑”等11个字,正确读写“松鼠、乖巧、清秀、玲珑”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松鼠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松鼠的哪些习性。
3.了解本文运用的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语言,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方法。
4.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种动物的活动过程。
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松鼠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松鼠的哪些习性。
2.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种动物的活动过程。
难点1.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种动物的活动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养成热爱观察的好习惯。
1.字词教学。
本课有8个会认字和11个会写字,重点指导会写字。
会认字中的“驯、矫、杈、藓”容易读错,重点强调和巩固。
11个会写字中,有的容易读错,如“拾、狭”;有的笔画比较多,字比较难写,如“鼠、滑”。
教师要指导读法、写法、用法。
最好是把字放到词语里、放到句子里去学习和理解。
本课要求掌握的13个词语,可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理解其意思。
2.阅读理解。
学习本课,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疑促读,读中感悟。
第一步:提取中心句,找出松鼠的特点,分段概括每一段的意思,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会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第二步: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语言,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方法。
第三步:尝试着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学习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第四步: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种小动物的活动过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表达运用。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语言,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方法。
能模仿课文的写法,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1.预习提纲(1)读题目,查找与松鼠有关的资料,知道松鼠的习性。
地理: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一、课标解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二、课前预习(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反应。
2.对地球的主要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维持着温度,是促进、和的主要动力。
(3)被古代生物固定后积累形成了。
(4)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所用的主要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外到里分为、和。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类型黑子耀斑位置层层周期大约年大约年3.太阳活动地球的影响:(1)引起电磁层扰动,使受到影响。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现象。
(3)产生美丽的。
(4)地球上许多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三、当堂检测1.太阳能量来源于()A.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B.强劲的太阳风C.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子活动多的年份降水量也一定多B.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所以会产生磁暴现象C.太阳活动会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D.在北京的夜空能清晰地看到太阳活动剧烈时所产生的极光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层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
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
据此并结合右图回答3题。
3.据“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4.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A.日冕、色球、光球 B.色球、光球、日冕C.日冕、光球、色球 D.光球、色球、日冕5.近两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一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D.新加坡的小朋友在晚上做作业时看到了美丽的极光现象我国古书曾记载有: “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6-8题.6.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指A.耀斑B.X射线C.紫外线D. 黑子7.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 光球层B.色球层C. 日冕层D. 内部8.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黑色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B.黑色区域温度比周围高C.黑色区域释放出大量偏黑色的气体D. 黑色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9.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_______层上,其之所以黑,是因为它的_______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
16《太阳》第一课时(学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6《太阳》第一课时(学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概述本课时讲述了太阳作为地球的主要能源来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太阳。
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是地球上主要的能源来源,掌握太阳的作用和特点。
2.了解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如何保护太阳。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太阳的作用和特点。
2.了解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知道如何保护太阳。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教师宣读本节课的标题“太阳”,告诉学生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关于太阳的。
2.引导学生思考一下自己平日里最喜欢做什么活动,然后由学生讲一讲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是如何依靠阳光的。
3.教师向学生介绍太阳的特点,如体积大、温度高、半径大等特点。
正文(30分钟)1.教师让学生翻开课本,并提示学生先看一遍课文。
2.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太阳的作用和特点等问题。
此环节可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如养育万物、使人们度过愉快的假期、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摄入等。
4.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探究,学会如何保护太阳,如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等。
5.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课文,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刻画和理解。
练习(10分钟)1.学生完成课本上的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题目。
作业(5分钟)1.齐诵课文,熟读熟记。
2.背诵太阳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太阳。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让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和特点,以及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使学生对环境保护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交际能力。
五年级上册部编版15太阳优秀教学导学案-五年级语文学案

《太阳》导学案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寸草不生、传说、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世界”等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最后一段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5、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知识链接:太阳英文名称:sun定义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直径为1 392 000千米的发光球体,是距地球最近、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一颗恒星。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系质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阳。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公转)。
直径1,392,000公里(地球直径的109倍)表面面积 6.09 × 10^12 千米2体积:1.412 ×10^18立方千米(地球的130万倍)质量:1.989×10^30 千克(地球的333 400倍)【学案自学】一、看拼音写字dǐ()得上fán()zhí()shū()菜杀jūn()二、朗读课文1、标序号。
2、解释词语。
寸草不生:估计:密切: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传说()估计()密切()繁殖()预防()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光明()温暖()吸收()【小组合作】探究点一:课文(1---3)从、、三方面介绍太阳的知识。
(4----8)说明太阳同人类关系密切。
分别从离不开太阳;、、、离不开太阳;离不开太阳;离不开太阳。
知识学习: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精品学案】《太阳》导学案

④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比喻要介绍的事物,让介绍更形象。
2.引导学生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引导学生默读第4~~8自然段,思考:哪句话最能体现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引导学生根据找出的语句进行深入读文,深入理解太阳与人类的关系。①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理清句子间的关系,体会说明性文章表达的特点。
2.在写完生字后教师要注意评价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评价书写优缺点,积累写字经验。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练读课文。
2.介绍本文是一篇科普短文,简介说明文的一些知识。
3.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层次。
(1)引导学生按自然段默读,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根据每个自然段内容的关联密切程度来划分文章层次。
2.引导学生质疑:你想知道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3.引导学生梳理问题。
1.猜谜语。(谜底:太阳。)
2.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梳理问题。
(1)太阳有哪些特点?
(2)太阳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可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或查找的资料直接解决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22分钟)
②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适时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1.了解太阳的特点。(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2)小组内交流: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太阳“远”“大”“热”三个特点的?
(3)深入学习,了解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①列数字:通过“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等句子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②作比较:通过“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小学语文5年级上册第16课《太阳》教案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介绍某一事物”为主题,编排了《太阳》《松鼠》两篇课文,专项进行说明文读写训练。
《太阳》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太阳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以及与地球关系密切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语言平实,通俗易懂。
《松鼠》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与科普性说明文不同,它以叙事和抒情的笔调介绍松鼠可爱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语言活泼,描述生动。
两篇课文语言风格迥异,但说明方法多样,描述时用词都十分准确,具有一定的条理性,是培养学生阅读不同语言风格说明文能力的好材料。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12个生字,会写20个字,会写22个词语。
阅读理解◎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分条记录获取的信息。
◎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基本的说明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能初步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书面表达◎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试着将散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
◎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16 太阳【教学目标】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2.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教案设计

教案名称:《太阳》一、教学目标1. 能听懂、认读课文的生字;2. 能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 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到太阳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能理解课文内容;2. 难点: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到太阳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太阳》的教材;2. PPT或者图片资料,用于辅助教学;3. 课堂道具:太阳模型、太阳眼镜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太阳升起的视瓶,让学生观看太阳升起的画面,并引导学生讨论太阳对人类和万物的重要性。
2. 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语的意思;(2)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太阳的强大光芒和温暖;(3)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听录音,朗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并纠正发音错误。
4. 感悟太阳的重要性(15分钟):(1)教师与学生讨论太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2)通过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太阳对人类、动植物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展示成果(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太阳的重要性,并制作小展板进行展示。
6. 复习课文,谈谈自己的想法(5分钟):让学生围绕太阳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五、板书设计1. 主题:太阳的重要性2. 生字、词语的意思3. 太阳对于人类和万物的重要性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2. 用一句话描述太阳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 下一节课需要更多的互动,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太阳的重要性。
这节课主要围绕太阳的重要性展开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太阳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太阳的重要性的认识。
接下来的课堂教学需要更多的互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来更深刻地理解太阳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预习学案
《太阳》预习学案1:
一、熟读课文5遍,给二类字注音;画出自然段;总结课文并谈感受。
二、给下列词注音。
摄氏度姓氏野兽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治疗疗效抵达
庄稼麻烦杀害预言预习估计凝成杀菌凝结干涸
三、组词。
差( ) 庄( ) 兽( ) 繁( )蔬( )较( )预( )抹( )
着( ) 压( ) 鲁( ) 敏( )疏( )咬( )舒( ) 沫( )
底( )稼( ) 存( ) 值( )麻( )杀( ) 唾( ) 涌( )
抵( )嫁( ) 荐( ) 殖( )嘛( )刹( ) 垂( ) 勇( )
四、我会填。
( )渴( )死、( )( )不生、( )地叫起来
( )的世界、( )的水流、( )地放着、
AABC式:
ABCC式:
AABB式:
五、造句。
匆匆忙忙:.
一瞬间:.
清澈:.
六、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颤( ) 咽( )倒( ) 藏( ) 钻( )
颤( )咽( ) 倒( ) 藏( ) 钻( )
悄( ) 传( ) 载( )为( ) 挨( )
悄( ) 传( ) 载( ) 为( ) 挨( )
《太阳》预习学案2: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举例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和兴趣。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一)学习生字、会组词。
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熟读课文,标画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列数字的作用。
三、测试
一、拼一拼,写一写。
chà shìzhuāng jia cún
( )不多摄( )度( ) 生( )
fán zhíshū jiào yù
( ) ( )菜比( ) ( )防
二、想一想,填一填
氐--(亻)---(低) 家---( )---( )
直---( )---( ) 交---( )---( )
三、想一想,连一连。
美丽的关系治疗探索
温暖的地球吸收疾病
密切的世界凝成热量
神秘的阳光继续水滴
三、填关联词语。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不但……而且……
1、(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
五、课文再现。
太阳离我们有( )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 )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 )年。
地球上的( )和( ),都是( )送来的。
如果没有( ),地球
上将到处是( ),到处是( ),没有( ),没有( ),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