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以武义熟溪滨水景观步道系统为例
滨水景观毕业论文

滨水景观毕业论文滨水景观毕业论文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不仅是城市与水体相互交融的象征,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本篇论文将从滨水景观的定义、设计原则和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滨水景观是指城市与水体相接触的区域,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
它不仅是城市的自然资源,也是城市的文化遗产。
滨水景观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水体的特点和城市的需求,既要保护水体的生态环境,又要满足人们的休闲和娱乐需求。
因此,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友好和人文关怀。
其次,滨水景观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
在城市规划中,滨水景观应该与城市的其他功能区域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滨水景观的设计应该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既要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又要保护和提升滨水景观的价值。
例如,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可以设计一些公共广场和步行街,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水体的美景和享受休闲娱乐活动。
此外,滨水景观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参与。
滨水景观不仅是城市的一个空间,更是居民的一个公共场所。
因此,在设计滨水景观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参与。
例如,可以设置一些休闲设施和娱乐设施,如游泳池、儿童游乐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和社区活动,增加居民对滨水景观的参与和归属感。
最后,通过一些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和实践方法。
例如,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典型的滨水景观项目,它通过设计创新和生态保护,将城市与水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滨海湾花园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海景、参观世界级的建筑和艺术品,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各种休闲和娱乐设施。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和实践方法,为其他城市的滨水景观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综上所述,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滨水景观的设计理念

滨水景观的设计理念滨水景观设计是一种沿着河流、湖泊或海岸等水体边缘的开放空间设计。
其设计理念是为了创造一个宜人、舒适和可用的空间,与水体相融合,同时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以下是滨水景观设计的几个主要理念。
第一,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滨水区域通常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
滨水景观设计应致力于保护和恢复这些生态系统,通过植被修复、湿地恢复等手段,增加景观的可持续性,减少环境影响,并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第二,增强公共空间的可访问性。
滨水区域通常是城市重要的休闲和娱乐空间,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应提供便利的交通连接和丰富的社区设施,以增强公众对滨水区域的访问能力。
这包括设计步道、自行车道和游乐设施等,以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
第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滨水景观设计应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这可以包括户外运动场、游泳区、钓鱼区、船坞等,以及供人们放松、社交和欣赏美景的区域。
这种多样性的活动空间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到滨水区域,增加社交交流和城市活力。
第四,改善景观的可持续性。
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使用可持续的材料和技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这包括使用环保材料、节水灌溉系统、能源有效的照明设施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确保水体的可持续性利用。
第五,创造与环境相和谐的设计。
滨水景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其在自然和建筑环境中融入,并共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这涉及到景观元素的选择、色彩和材料的搭配等,以营造出一个美观、宜人的滨水空间。
综上所述,滨水景观设计的理念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增强公共空间的可访问性、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改善景观的可持续性以及创造与环境相和谐的设计。
这些理念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与自然互动、体验丰富和美观的滨水空间。
浅谈城市公园中溪流景观的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中溪流景观的设计【摘要】溪流是从山谷中流出来的小股水流,它本身就具备着清澈透明、生动活泼、蜿蜒深幽的特点以及我国古代文人诠释的文化内涵,加之人类亲水性的本能回归,因此在园林景观中,溪流的景观设计数不胜数。
本文以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溪流景观设计为例,主要从溪流水体设计、驳岸设计与植物设计三个方面对溪流景观设计内容进行分析的探讨,为溪流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关键词】溪流;园林景观;生态;设计Discussion o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stream in the City ParkA case study in the Eco-Park of Long Bridge stream of Hangzhou【Abstract】The stream is a flowing water which from vally.The characters of the stream contains clear,vivid, deep, tortuou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expain by Chinese ancient poet.Besides the instincts of human's desire to water ,So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stream is without mumber in the landscape.This text takes the design of the stream landscpe of Hangzhou Eco-Park of Long Bridge stream for example..Analysis and dicuss the desin of stream landscape mainly in three ways:the stream water design,the waterfront constrection design and the plants design.Provide inspiration and ideas for the stream landscape design.【Key words】Stream;Landscape;Ecology;Design水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要素。
溪景观设计理念

溪景观设计理念
溪景观设计理念
溪景观设计是一种以溪流为主题的景观设计理念,通过对溪水、石头、植物等元素的巧妙组合,营造出宁静、舒适、自然的景观环境。
溪景观设计理念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给人带来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首先,在溪景观设计中,水是核心元素之一。
溪水的流动造成了独特的音乐,可以令人心情舒畅。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需要将水的流动融入设计中,如通过设置人工溪流或水池等形式,使水流进入景观区域,为整个环境增添静谧与生动。
其次,溪景观设计注重对石头的利用。
石头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原始材料,具有与溪水相互映衬的美感。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不同形状、不同纹理的石头进行铺设,创造出独特的溪岸景观,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植物也是溪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通过植物的布置和选择,可以打造出具有不同风格和主题的景观环境。
例如,选择一些具有触感和芬芳的植物,增加人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也可增加空气的质量和气味。
此外,溪景观设计也需要注重人文元素的加入。
通过设置步道、亭子、休憩区等设施和空间,为人们提供休息、活动和交流的场所,使景观变得更加亲切和有趣。
在设计中,可以融入一些文化元素,如人文历史、传统习俗等,丰富景观内涵,传递地
域文化。
总的来说,溪景观设计理念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通过水、石、植物等元素的有机融合,创造出宁静、舒适、自然的景观环境。
溪景观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通过溪景观设计,人们可以找到心灵的净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永恒。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和要点分析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和要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者的重视和研究。
滨水景观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有限的资源,其以水为主体,因此在对其规划时要注意合理选择设计理念,并在设计时注意分析要点,以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
关键字:滨水景观;设计理念;要点分析;现代城市近几年来,我国城市景观开发越来越多,其中在滨水区域进行开发就是建设的一个热点。
随着城市经济的基础逐渐雄厚,政府已经有能力,并且有财力将滨水区域的景观开发提到议事日程。
这不仅是由于滨水地带作为城市的黄金地带,能够提供各种功能性、建设性的成效,而且是由于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源的丰富,对其精神生活的提高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渴望。
城市滨水景观具有繁华且富含有现代信息特征,它体现了现代高科技、高品质的滨水景观精神,其的出现将会带动经济、景观和时代前进的步伐[1],为人们展现一个现代化的滨水形象。
一、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理念1、整体优化滨水景观是由一系列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其是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又是城市实际规划的进一步深化。
因此在滨水景观设计时,一定要在了解城市的总体规划上打好坚实基础,弄清所要设计的滨水区的定位,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进行思考和管理。
除了滨水区功能分区之外,还应该注重乔木、灌木、花草的合理配置,尤其要注意那些生态驳岸植物的配置,以达到整体生态平衡状态的目的,实现合理优化利用。
比如[2]福州的三桥至三县洲大桥之间的滨江景观带,它是“金外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这次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采用“金外滩”的总体规划,在总体的规划的基础上,必须考虑沿江不同地段的环境特征以及不同用地功能的要求,最终敲定了“滨江景观带”和周边滨江地区的具体分区。
在确定了功能分区之后就能进一步规划其周边建筑群、绿化带、生态群、交通体系等,接下来再进一步确定绿地、硬质地、建筑这三者之间的边缘线以及其它们得基本要求,为今后的单位设计提供合理依据。
园林景观设计——谈谈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谈谈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摘要:水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美好的水环境体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存。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滨水的自然美,营造优雅的滨水空间。
关键词:城市滨水;滨水整治;景观设计水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美好的水环境体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存。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滨水的自然美,营造优雅的滨水空间。
水对人类有着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利用优雅的滨水空间,引人驻足欣赏,供人沿河漫步、垂钓河畔,使人在波光林影中洗去尘嚣,还都市人一份清静自然的心境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目标。
一城市滨水景观整治在确保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对河涌堤岸整治采取生态型的工程和生物措施,实现河涌的综合功能,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形成自然生态景观型城市滨水。
1实施河涌截污实施河涌截污,防止污水进入河涌,同时补充生态景观用水,是河涌水环境改善的首要条件。
2保持生物多样性河道整治打破原有河道生态系统,因此整治过程中要注意尽快恢复生态统一,保证水生和岸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存空间,迁移通道等。
打破传统河道整治中水面与绿化相互分开的模式,将“水”和“绿”有机联系起来,并将河涌绿地与周边绿地相融合,形成完整的“水绿生态系统”。
3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在河涌截污后,为防止河道的污染,采取有效措施,如运用水生植物、浮床植物等生物疗法,提高河道自净能力。
4可持续发展性应优先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在设计中注重“创造性保护”和“生态恢复”。
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可持续性景观设计理念,把景观设计作为一个持续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为以后的景观补充性设计留有再创造的余地。
二城市滨水景观构成一个优秀的景观环境为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而一个优秀的滨水景观设计,要在基于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滨水的多种功能性。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一般由三方面景观构成:1城市滨水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就是滨水原有的基础景观。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滨水景观设计是指在河流、湖泊、海岸等水域周边地区进行景观规划和设计的活动。
滨水景观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升水域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创造出宜人的居住和游憩环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成功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探讨其设计理念和实际效果。
案例名称,某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该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以“生态优先、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保护水域生态,同时注重提升公园的人文氛围和文化内涵。
设计师通过对场地的充分调研和分析,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特色,打造了一个融合自然与人文的滨水公园。
设计内容,公园内设置了多个生态湿地,保护并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增加了植被种植面积,提升了植被覆盖率。
同时,设计师在公园内设置了多个景观节点,如观景平台、休闲草坪、儿童游乐区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空间。
公园内的景观设计充分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如设置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雕塑、文化墙等,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实际效果,经过景观设计的实施,该滨水公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水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吸引了大量水鸟栖息繁衍。
公园内的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同时,公园内的文化雕塑和文化墙成为了市民拍照留念的热门景点,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魅力。
公园的游客量明显增加,成为了当地的旅游热点。
总结,这个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成功地提升了水域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创造出了宜人的居住和游憩环境。
这个案例为其他地区的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
崇阳玉带,山水画廊——武夷山市崇阳溪滨水地段概念性规划

崇阳玉带,山水画廊——武夷山市崇阳溪滨水地段概念性规划Conceptual planning for waterfront of chongyang ,Wuyishan武夷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碧水丹山”之誉,更是中国第4处、世界第23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
武夷山市一直坚持“旅游兴市”的战略,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为目标,实施“南扩西进”,加快中心市区与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旅游经济开发区之间一体化进程。
崇阳溪是武夷山市区的主要水体,也是市区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
武夷山市政府希望以崇阳溪为发展走廊,通过对崇阳溪滨水地段的规划整合与建设开发,挖掘旅游资源,加强中心市区与旅游度假区之间的一体化联系,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结构。
(航测照片)一、设计需求分析本次概念规划的研究范围北起北门花桥,南至公馆大桥,包括崇阳溪沿溪两侧相关用地,长约18km,总用地面积19.54km2。
通过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沿革及崇阳溪滨水地段发展的SWOT分析,此次概念性规划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设计需求:1.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目前崇阳溪滨水地段缺乏一个指导其开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度,使得滨水地段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潜在的土地资源得不到整体利用。
此次概念规划创造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契机,通过良好的策划与整体规划,对滨水地段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包装与宣传,针对重点区域进行项目策划(表3-1),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规划确定崇阳溪滨水地段的城市功能定位为武夷山市城市发展的“经济加速器”。
依托武夷山市良好的自然空间环境、独特的闽北人文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通过生态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结合,壮大旅游产业,拓展中心市区发展空间。
表3-1 可能的产业开发活动2.整合城市空间结构武夷山城区以武夷大桥为界可分为南北两段。
南段主要为旅游度假区,北段为中心城区。
伴随着旅游度假区经济飞速发展的是市中心城区经济增长的乏力和城市面貌的乏善可陈(城市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以武义熟溪滨水
景观步道系统为例
摘要:本文主要以武义熟溪滨水景观步道系统为例,对滨水景观设计工程的概况、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案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滨水景观现代城市设计理念步道系统
一、引言
很多城市邻近水域,与水域紧紧联系在一起,水域孕育了这些城市及它们的
文化,比如某些城市与一条有名的河共同发展和兴衰。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公共
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对于城市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展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质量、环境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具有水域环境的城市,营造良好的滨水城市景观,在保证满足防洪防涝、各
项水利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
与自然生态环境紧紧融合在一起,就能建设成为一个科学、美丽、健康、可持续
的城市格局。
二、项目概况
熟溪,是贯穿武义城区的母亲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滨水景观步道
系统的基地位于栖霞桥至温泉桥之间,紧邻居住、教育、商业、公园等用地,是
与市民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场地。
基地内拥有丰富的山水、人文景观资源,滨水游
览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为了更好将武义熟溪景观步道系统设计建设成为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对武义
和熟溪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发现,基地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用地布局狭长,两岸绿地资源紧缺;
(2).熟溪两岸公园体系需逐步完善;
(3)防洪堤落差大,河岸的亲水、生态和景观性不足;
(4)道路系统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5)地方特色缺失,景观特色缺位。
三、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
针对上述问题,工程提出了四大解决措施,分别是:(1)山水城绿交融,强化生态景观;(2)完善服务系统,打造活力纽带;(3)连接文化廊道,展现武
义风情;(4)巧用声光夜景,建设低碳景观。
这些解决措施紧紧围绕着现代城
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实施,在工程的各个环节中体现设计理念。
1.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理念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工程设计的
目的不是为了完全地改造自然,让生态自然全方面地适应建设,而是要以生态环
境为基础,将山水与城市紧紧融合成为一体,扩大生态空间,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
在总体布局上,武义熟溪滨水景观步道系统以熟溪为中心形成生态文化轴,
以武义得天独厚的山水与廊桥文化景观为脉,在熟溪两岸建设不同主题、不同功
能的滨水景观游憩带,一期工程中主要有运动健身带、生活休闲带、艺术体验带、文化展示带这四个地带。
在景观设计方面,既有古城码头又有廊桥夜话;既有霞
光漫步又有群艺舞台;既有溪畔记忆又有逸林浪漫;既有江山公园又有体育公园。
形成了“一轴、两脉、四带、八景”的景观结构。
滨水景观步道系统主要是围绕着山水和武义熟溪廊桥景观进行设计的,最后
形成山水绿脉和廊桥文脉两个区块,其中山水绿脉区块是生态为基础、环境优先
理念的重要体现。
山水绿脉区块位于劳动桥两侧,是自北向南串联壶山、古城、
熟溪、江山、梅郎山的自然生态绿廊。
设计以“艺术山水”为主题,体现武义“山水城绿”的交融共生。
在该区块中,有城码头、山水园以及家驹藏书阁等景点。
城码头的设计追溯小南门码头的文化遗迹,拓宽滨水步道,布置双层亲水平台,点缀
古城文化元素,展示武义文化内涵;山水园通过建设江山阁成为水岸地标,形成
特色城市天际线,并引壶山入景,构筑与古城的视线通廊,同时对于江山顶部的
县气象局建筑,可以考虑在未来改造为科普教育基地;本次工程项目还拆除了江
山脚下临街建筑,保留并修缮千家驹藏书阁、一心亭等文化建筑,并与山体相结
合进行亮化、彩化处理,为市民打造一处绿色休憩和文化交流空间。
2.休闲为网的理念
休闲地带是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的必备条件。
现代城市中,人们在工作上学之余,需要在休闲场所进行活动和放松。
基地设计建设了运动健身带和生活休闲带。
其中,运动健身带位于熟水公园
东侧,栖霞桥与劳动桥北岸。
设计以“活力水岸”为主题,沿岸构筑不同尺度、不
同功能的健身场所,满足儿童、青少年、情侣、家庭、老人等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
比如,康园地围绕中心体育场设计疏林草地,为运动人群提供绿色有氧支持,形态各异的交流空间穿插其中,亦可提供棋牌对弈,器材健身等日常休闲功能。
生活休闲带位于栖霞公园东侧,栖霞桥与劳动桥南岸,周边多为居住用地。
设计
以“霞光漫步”为亮点。
下层利用此处的堰坝,布置亲水埠头。
上层沿原有堤岸外
挑3米宽的滨水步道,局部加宽为观景平台,并设置景观亭、坐椅等休息设施。
人们在晚饭后可以边散步边欣赏晚霞中熟溪的景色。
3.文化为亮点的理念
如果说山水绿脉区块深刻地体现了熟溪滨水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那么廊桥
文脉区块则紧紧地贴合了“文化为亮点”的理念。
廊桥文脉区块位于廊桥两侧,是
连接两岸绿地的休闲文化走廊。
将文化要素巧妙地融入场地设计,注重人的使用
性和参与性。
武义熟溪廊桥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至今已经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风
风雨雨,是武义熟溪重要的文化景点,沉淀着武义熟溪这些年来的发展。
在本次
工程项目设计中,以“廊桥夜游,流光灯影”为主题,通过滨水岸线灯影、人影与
桥影的交融,打造武义最具人气的夜间游赏场所。
同时,工程还结合原有码头设
置音乐喷泉、骑行绿道、浮雕景墙等景观元素,打造动静皆宜、尺度宜人的亲水
场所,满足市民赏景休憩、聚会交流的多元活动需求。
除了改善廊桥景观,本次工程项目还设置了文化展示带,文化展示带位于栖
霞桥与温泉桥南岸。
其中湖畔公园段现状较好,本次设计重点打造“溪畔记忆”和“逸林浪漫”两个节点。
4.生活为目标的理念
武义熟溪景观步道系统将生态环境与人们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改善生态
环境和景观布局的同时,还积极增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作为
工程设计的重要目标。
一方面,为了达到游览安全和便捷、尽量减小建设对自然
环境破坏的效果,工程优化了两岸交通网络。
主要的设计内容有:(1)通过拓
宽劳动桥北侧桥面,并在栖霞桥头两端增设上桥匝道,完善与两岸道路的上下桥
关系;(2)弱化滨水道路的车行功能,设置2米非机动车道,保障人行安全;(3)取消临江一侧停车位,打开游人观景视线;(4)拆除两个美食城建筑,设
置集中停车场。
、
另一方面,工程项目以人行为中心,分类型完善滨水慢行系统,使步道景观趣味化、休闲化。
主要的措施有:(1)沿原有堤岸外挑2.5米的木平台,形成3.5米宽的滨水绿道,并在溪滩上设下层木栈道,满足人们多样的滨水休闲活动需求;(2)根据功能和景观需求,适量设计休憩、观景平台;(4)着重完善基地内五座桥的桥下交通连接和灰色空间的处理,适当增加武义文化元素。
此外,为了延长景观使用时间,创造不同于白天的景观效果,为当地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夜间休憩、娱乐空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次工程设计遵循生态性、安全性、艺术性与节能环保的原则,融入高科技声光技术,构建缤纷绚烂的多彩水岸。
四、结束语
本案以“生态为底、休闲为网、文化为亮点、生活为目标”为设计理念。
通过滨水步道贯穿熟溪两岸系列主题公园,构建城区文化公园体系。
设计尊重市民及其生活,留存活态生活记忆。
让人们在学习中娱乐,在健身中获取知识,在体验中享受生活,引领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五、参考文献
[1].陈方.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以天津海河沿线景观设计为例.大众文艺.[J].2010.
[2].覃莉娟.浅析城市滨水景观规划中的新理念——以惠阳淡水河景观规划为
例.[J].2013.
[3].张雁翔.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七点原则.房地产导刊:中.[J].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