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碰撞报警系统的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防碰撞发展现状

防碰撞发展现状

防碰撞发展现状防碰撞技术是汽车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旨在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减少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提高驾驶员和乘车人员的安全性。

目前,防碰撞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发,取得了很多成果。

以下是防碰撞技术的一些现状:1. 车载传感器技术:车载传感器技术是防碰撞技术的关键,它能够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和其他车辆的状态,通过传感器搜集的数据提供给驾驶员或车辆系统进行处理和决策。

目前较为常见的车载传感器技术包括雷达、摄像头、超声波和激光雷达等。

2.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AEB是一种利用传感器监测前方车辆和行人等障碍物的距离和速度,并在不需要驾驶员干预的情况下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并提高行车安全性。

3.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将传感器、计算机和控制系统相结合,使车辆能够自主地进行加速、制动和转向等动作。

自动驾驶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行车安全性,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浪费。

4. 车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将车辆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可以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速度和状态等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和提供行车路线建议等方式,帮助驾驶员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5. 全景监控系统:全景监控系统通过多个摄像头对车辆周围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可以实时显示车辆周围的情况,并提供驾驶员所需的各种信息。

这种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全面地了解周围道路情况,提高行车安全性。

尽管防碰撞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有待提高,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还需要时间,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总的来说,防碰撞技术的发展现状是积极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防碰撞技术有望在未来减少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提高行车安全性。

汽车防撞报警系统文献综述

汽车防撞报警系统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毕业设计题目:汽车防撞报警系统超声波测距的研究汽车防撞报警系统的设计陈吉鸣(电子信息工程2班 Xb11610204)1 前言自从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发明了人类第一辆汽车,至今世界汽车工业经过了近126年的发展,当代汽车已经非常成熟和普遍了。

汽车已经渗透于国防建设、国民经济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成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每年的车祸中有120多万人死亡,1200多万人伤残,全球50%的交通事故受害者年龄在15-24岁,每年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180亿美元,相当于每年发生两次日本广岛核爆炸[1~2]。

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每年因倒车事故导致的平均死亡人数达292人[3]。

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诚实布局的日益密集化,汽车活动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汽车倒车时司机由于视野不能很好的达到后面加上车后盲区,使得倒车事故逐年上升。

对于公路交通事故的分析表明,超过65%的交通事故属于追尾相撞,8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驾驶员由于反应不及时引起的[4]。

尽管每辆车都有后视镜,但不可避免地都存在一个后视盲区,汽车防撞报警系统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驾驶员扫除视角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减少剐蹭事件。

因此,本次课题我们采用了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技术来设计汽车防撞报警系统。

2 汽车防撞报警系统的现状汽车防撞系统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经过几年的时间,随着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汽车防撞系统在几年的时间里大致经过了六代的演变[5]。

第一代:倒车时通过喇叭提醒。

“倒车请注意”!想必不少人还记得这种声音,这就是倒车雷达的第一代产品,只要司机挂上倒档,它就会响起,提醒周围的人注意,不能算真正的倒车雷达,基本属于淘汰产品。

第二代:采用蜂鸣器不同声音提示驾驶员。

这是倒车雷达系统的真正开始。

汽车智能防撞系统的文献综述

汽车智能防撞系统的文献综述

汽车智能防撞系统的研究摘要:本文综述世界智能车辆技术在自动防撞方面的应用现状,结合我国高速公路、驾驶习惯及现有传感器的技术状况,分析探究适合中国高速公路及现实国情的汽车智能防撞装置。

根据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对比当前采用的四种常用测距方法,最终选用红外激光测距原理,建立了系统方案。

汽车红外激光智能防撞装置是一种主动式防撞系统,它能使反应时间、距离、速度三个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优化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汽车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该系统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与其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是相当可观的。

关键词:智能防撞激光测距雷达测距单片机语音报警1 前言1.1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汽车己经进入千家万户,公路交通呈现出行驶高速化、车流密集化和驾驶员非职业化的趋势;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交通事故逐年上升。

2004年,全国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51.8万起,造成107077人死亡,比2003年增加2705人,上升2.6%;直接财产损失23.9亿元。

在各类事故形态中,机动车碰撞事故占绝大多数。

2004年,全国共发生机动车碰撞事故400389起,造成77081人死亡、375620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77.3%、72%和78.1%。

其中,正面相撞事故123577起,造成31715人死亡、128447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23.9%、29.6%和26.7%;侧面相撞事故196798起,造成29900人死亡、186683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38%、27.9%和38.8%;追尾相撞事故80014起,造成15466人死亡、60490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15.5%、14.4%和12.6%。

从以上数据,足以说明公路交通安全已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我国的高速公路起步随晚,但发展较快。

据统计,高速公路每百公里事故率为普通公路的4倍多。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安全技术是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生命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几十年来,各种安全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高汽车的安全水平。

本文将探讨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车身结构安全技术车身结构安全技术是汽车安全技术的基础,主要包括车架、车身防撞梁、安全气囊等构件,以及车身防撞测试等相关技术。

目前,汽车的车身结构普遍采用高强度钢材、铝合金等材料,大幅度提高了车身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2. 主动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感应器、控制器和电子操作系统,实现对车辆行驶时各种状况的判断和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主动安全技术主要包括:ABS 制动系统、ESP电子稳定程序、TCS牵引力控制、ACC自适应巡航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等。

防碰撞安全技术是通过感应器、计算机和控制器等技术手段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种状况进行判断和处理,进而实现对车辆运动的控制,从而降低碰撞事故的风险。

常见的防碰撞安全技术包括:前、后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自动停车、自动泊车等。

1. 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化技术将会在未来成为汽车安全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预计未来的汽车安全系统将更加高科技化,采用更多的传感器、计算机技术和自主控制技术,实现智能驾驶,进一步提升汽车的安全性。

2. 自主驾驶技术逐步完善自主驾驶技术是指无需驾驶员驾驶的汽车技术,它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驾驶,实现自主导航、避障、自主驾驶等功能。

目前,自主驾驶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中,各大车企和科技公司也正在积极投入相关研发。

3. 感知和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随着计算机和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感知和控制技术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未来汽车的感知能力将更加强大,实时侦测路况、障碍物等,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车辆周边环境,进一步提升了汽车运行的安全性。

4. 车载网络技术的普及车载网络技术的普及将会对汽车安全带来极大的改变。

车载网络技术使得汽车关于自身安全的信息能够及时发送到相关监管部门和其他车辆,进一步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汽车安全问题。

汽车安全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创新和研究,汽车安全技术获取了长足的进步和良好的发展。

目前,汽车安全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被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主要是指防碰撞技术,包括车身防撞结构、安全气囊、安全带、定位座椅等。

这些技术虽然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但它们能在发生事故后,通过缓解人体损伤和减少车辆损失等方面,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

主动安全技术是指能够主动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技术。

例如,ABS防抱死制动、电子稳定控制、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等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通过监测车辆状态、驾驶员信息等,及时采取主动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

3.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指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路面、车辆、驾驶员三者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交通的安全性、效率和便捷性。

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了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车辆通信系统、车辆导航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等一系列技术。

未来,随着汽车科技的迅速发展,汽车安全技术也将会得到持续的提升和发展。

以下是未来汽车安全技术的几个发展趋势:1.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升未来汽车安全技术将会进一步智能化,例如,智能驾驶技术的出现,将会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和人为错误,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

2.多元化安全技术将会成为重点未来汽车安全技术将更加多元化,例如,在主动安全技术方面,将会涌现出更多针对不同类型事故的技术,例如,侧碰撞、侧翻等。

3.协同性将成为发展趋势未来汽车安全技术不仅要着眼于车辆本身,还应将智能交通系统整合进来,用于预测、监测交通状况,从而提高汽车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浅谈汽车自动防撞系统发展

浅谈汽车自动防撞系统发展

浅谈汽车自动防撞系统发展摘要:汽车自动防撞系统主要分信号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执行机构三部分。

分别起到数据检测、数据处理和方案执行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大学和汽车生产商就开始积极研究汽车防撞系统。

加上全球日益高发的交通事故率,让这一研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汽车;自动防撞系统;发展汽车自动防撞系统是智能轿车的一部分,是防止汽车发生碰撞的一种智能装置。

它能够自动发现可能与汽车发生碰撞的车辆、行人或其他障碍物体,发出警报或同时采取制动或规避等措施,以避免碰撞的发生。

汽车自动防撞系统主要分信号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执行机构三部分,分别起到数据检测、数据处理和方案执行的作用。

伴随着声波、激光、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汽车防撞系统的研究方向也在不断的变化。

可以说,汽车防撞系统已经不仅仅是一门专项的汽车技术,各门类技术的交叉使用成为这一系统的突出特点。

1最简易的系统——超声波超声波系统工作时,发射器发出脉冲并给测量逻辑电路提供一个短脉冲,再由信号处理装置对信号进行处理,测算出车距。

尽管超声波系统原理简单、成本低、制作比较方便,但在汽车高速行驶的状态下,超声波受到天气的影响比较大,不同天气下的声波传播速度不同,对远距离障碍物测算时灵敏度会有所下降,因此超声波的最佳测距为4~5 m。

目前,不少汽车的倒车防撞系统都采用超声波防撞预警系统。

2最“专一”的系统——雷达雷达汽车防撞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发射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时反射,不断检测计算障碍物的速度和距离,通过分析对目标进行不同危险程度的报警。

雷达探测性能比较稳定,而且不会受到障碍物形状和颜色的影响,对环境的适应性能比较好,测量时间和测量距离都很有优势。

不过,过于灵敏的嗅觉让它很多时候会出现误判,高速公路两旁的金属防撞设施和隔离带都会影响它正常工作,甚至车载雷达彼此间也会有干扰,加上系统本身的造价昂贵,在实际应用中很少会有发展。

汽车防碰撞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汽车防碰撞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汽车防碰撞系统研究文献综述1.引言汽车碰撞有汽车碰撞到固定的物体或与行驶中的汽车相撞两种类型。

为了防止汽车在行驶中,特别在高速行驶时发生碰撞,一些现代汽车已装备了自动控制防碰撞系统,这是一种主动安全系统。

汽车行驶时,防碰撞系统处于监测状态,当汽车接近前车车尾或超越前车时,该系统将发出警告信号。

在发出警告后,如果驾驶员没有采取减速制动措施,该系统便启动紧急制动装置,以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2.概述防碰撞控制系统装有测距传感器,它们利用激光、超声波或红外线,测得汽车与障碍物间的距离,这个距离信号,加上车速传感器和车轮转角传感器的信号送入电子控制器,通过计算求出行驶汽车与前方物体的实际距离以及相互接近的相对速度,并向驾驶员发出预告信号或显示前方物体的距离。

当将要碰撞时,控制器向制动装置和节气门控制电路发出控制指令,使汽车发动机降速并及时制动,从而有效地避免碰撞。

3.测距传感器(1)防碰撞传感器① CCD照相机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元件可以读取受光元件接收的光通量放出的电流值,并作为图像信号输出。

在夜间,由于照相机处于低照度的环境,只有在汽车前、后照灯打开时才能确认障碍物。

汽车装设的CCD照相机如上图所示,当点火开关接通时,变速器换档杆换到前进档或倒档,多功能显示板上就能显示出车辆前方或后方的图像。

②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从激光发送至被测物体,然后反射回来被接收,其间的时间差即用来计算至障碍物的距离。

早期的车用激光雷达都是发送多股激光光束,并依靠前车反射镜的反射时间来测定距离。

现代汽车除了测定前方车的距离外还要对前方多辆车的位置进行辨识,因而开始采用扫描式激光雷达。

根据物体的反射特性,激光的反射光亮变化很大,因此可能检测出的距离也是变化的。

由于车辆后部的反射镜等容易反射,故可以检测出稳定的较长距离。

有少许凹凸的铁板等因不能得到充足的反射光量,故测出的距离较短。

另外,在检测侧面方向及后方的障碍物时,与检测前方障碍物的情况不同,如果障碍物上没有反射镜,那么由于各种障碍物的反射特性变化很大,故可能稳定测出的距离 变短。

汽车防撞技术综述毕业论文

汽车防撞技术综述毕业论文

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汽车追尾在交通事故中占到30%-40%,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研究和推广汽车防撞系统日益显得重要和迫切。

自动发现可能与汽车发生碰撞的车辆、行人、或其他障碍物体,发出警报或同时采取制动或规避等措施。

人们主要把精力集中于汽车被动安全性方面,例如,在汽车的前部或后部安装保险杠、在汽车外壳四周安装弹性材料、在车内安装安全带及安全气囊等等,以减轻汽车碰撞带来的危害。

而发展汽车防撞技术,对提高汽车智能化水平有重要意义。

防撞装置是借助于遥测技术监视汽车前方的车辆、障碍物。

理论上,汽车防撞装置可在任何天气、任何车速状态下探测出将要发生的危险情况并及时提醒司机及早采取措施或自动紧急制动,避免严重事故发生,这里应该指出,汽车安全如今越来越成为一个必须综合考量的问题,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安全系统,都有互相结合的趋势。

专家们提醒,除了汽车本身以外,如果没有良好的驾驶习惯,乘员也是不安全的,甚至反而会使安全配备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

如驾乘不系安全带,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等,如果发生险情与车辆的安全性是没有关系的。

所以安全意识才是汽车行驶安全的关键!关键词:汽车追尾防撞装置安全气囊安全性AbstractAutomobile rear end up 30%-40%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in order to reduce traffic accidents and casualties,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automobile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urgent. Automatic discovery of possible objects and collision of vehicles, pedestrians, vehicles or other obstacles, alarm or at the same time take braking or circumvention measures. People mainly focus on automobile passive safety, for example, in the front of the car mounted on the rear bumper, or in the car shell installed around the elastic material, installation of seat belts and airbags in cars and so on, in order to reduce automobile collisions bring harm.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anti-collision technology,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lligent vehicle. Anti-collision device is the vehicle, obstacle by telemetry monitoring the front of the automobile. In theory, automobile anti-collision device can be in any weather, at any speed test measure will happen in a dangerous situation and timely to remind the driver to take measures or automatic emergency brake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void serious accidents, it should be noted, automobile safety now has become a must consider the question, whether active or passive safety system, have the combination of trend. Experts reminded, in addition to the car itself, if there is no good driving habits, the crew is not secure, even it will make the safety equipment can not play its due role. Such as driving without a seat belt, drunk driving, speeding, if the safety accident occurs and the vehicle is it doesn't matter. So the safety awareness is the key to vehicle safety!Keywords: rear-end collision anticollision device air bag safet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绪论 (V)第1章构成原理作用 (6)1.1 构成 (6)1.1.1 信号采集系统 (6)1.1.2 数据处理系统 (6)1.1.3 执行机构 (6)1.2 工作原理 (7)1.2.1 跟踪识别 (7)1.2.2 智能处理 (7)1.2.3 报警提醒 (8)1.2.4减速刹车 (8)1.3 作用 (8)1.4 模式 (8)第2章国外研发 (10)2.1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研发情况 (10)2.2 沃尔沃公司研发情况 (10)第3章国内研发 (11)3.1 泰远汽车自动防撞器技术介绍 (11)3.2 研发历程 (12)第4章汽车自动防撞器的安装 (14)第5章汽车防撞系统的现状及前景 (15)5.1 发展现状 (15)5.2 发展前景 (15)第6章汽车防撞系统的性能 (17)6.1 探测距离 (17)6.2 制动性能 (17)6.3 自动防撞前方障碍物的性能 (17)6.6 开启和关闭性能 (17)第7章防碰撞预警 (18)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绪论汽车自动防撞系统(automatic bump-shielded system of the automobile),是智能轿车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5期!总第163期QICHE Y UNY ONG
汽车在给人们带来现代文明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触目惊心的巨大损失。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汽车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恶性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车辆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杀手"。

在这些事故中,恶性特大型事故不断增多,且以高速公路汽车追尾事故为最,少则几辆汽车,多则几十辆汽车,甚至多达百辆以上汽车相撞,造成了巨大损失。

统计资料表明,在这些事故中,人为因素占70%以上。

欧盟委员会2001年发布的白皮书数据表明,欧盟范围内每年有
4.1万人死于交通事故,170万人受
伤,损失超过1600亿欧元。

其中,
95%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与人有关,76%的事故的责任在于驾驶
员。

这些人为的原因包括:驾驶员酒后驾驶、边驾驶边打电话、驾驶中与他人交谈、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车过于疲劳困乏等,使得对外界发生的异常事件反应能力降低,从而引发交通事故;雾天由于驾驶员视距的减小而造成追尾事故;在高速行驶中,由于人的反应能力极限而导致交通事故等。

这些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无法通过规范驾驶员行为加以有效克服。

因此,开发研究能实时获取道路或车辆信息,及时提醒驾驶员或自动采取措施以避免出现危险情况的汽车防碰撞报警系统,就成了解决高
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

目前世界上采用的防碰撞报警系统主要有雷达和机器视觉两种方式。

机器视觉方式是通过车载摄像机采集车辆行驶时的外部道路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对前方发生的危险情况进行报警。

这种方法具有检测信息量大、能够遥测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路径的识别与跟踪。

但该方法的缺点是数据处理量大,很难解决实时性问题,特别是车辆在高速运动状态时,要保持数据处理与车辆高速行驶同步,这对硬件会有很高的要求。

另外,使用机器视觉系统时还必须很好地解决识别环境对识别效果的影响,要求系统对道路环境、路面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光线条件等都必须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雷达技术可以轻松解决视觉技术在深度信息方面的难题。

利用雷达技术可以得到车辆周围的深度信息,从而可以准确地发现车辆周围所存在的障碍及前方车辆与行人。

它不受天气、阳光等的影响,可靠地为车辆提供环境深度信息。

另外,在准确提供远距离的车辆及障碍信息上,雷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雷达车辆防碰撞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雷达系统一般与视觉系统共同应用到智能车辆上,通过两种传感器的融合,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路面信息。

单纯地从避撞研究来看,采用雷达技术更为实用。

但从
研究能自动驾驶的智能车辆目标来看,如果能将雷达技术与视觉技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会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

目前防碰撞系统已经应用到了某些汽车上。

日本的Smartway 智能公路计划提出,要在车辆上采用诸如车道保持、十字路口防撞、行人避让和车距保持等车辆主动安全技术。

2003年,日本实施了一个示范计划,到2015年将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实施Smartway 计划。

欧洲代理基金也支持纵向和侧向防碰撞技术研究。

美国的IVI 计划与通用公司合作,发展自动碰撞预警/防止系统并开发相关的试验测试系统。

重型汽车上的防碰撞报警系统在美国2000年使用量已超过5万套。

这些防碰撞报警大都基于雷达的预警。

现在美国每年能够销售
1000套以上的防碰撞报警系统。

防碰撞报警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数据表明,通常一个小事故会造成2000美元的损失,大事故则要造成10万美元以上的损失。

而装有防碰撞报警系统的汽车,由于事故的减少,可以很快收回2000美元一套的投资。

21世纪的汽车概念将发生根
本的变化。

现在的"汽车"是带有一些电子控制的机械装置,将来的"汽车"将转变为带有一些辅助机械的机电一体化装置,汽车的主要部分不再仅仅是个机械装置,它正向消费类电子产品转移,而最新的电控技术设备就包括了汽车防碰撞报警系统。

随着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汽车工业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使我国进行汽车防碰撞报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显得尤为必要。

!
栏目编辑:汪永河
"
田颖
常明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