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曲班在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的应用

合集下载

阿加曲班治疗直接PCI术后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一例-好医生

阿加曲班治疗直接PCI术后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一例-好医生

阿加曲班治疗直接PCI术后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一例-好医生阿加曲班治疗直接PCI术后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一例2010年04月21日11:30 来源:好医生网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作者:程姝娟患者男性,64岁,主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入院后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于次全闭塞并有大量血栓的LAD近段及80%狭窄的LAD远段各置入1个支架,贴壁良好,TIMI血流3级。

LCX近段75%狭窄未干预。

术中应用普通肝素10000u,术后IABP支持1天,静点替罗非班共计15h(300ug/h,体重75 kg),皮下注射依诺肝素7天(0.6mg,q12h)。

入院后第8天拟处理LCX病变而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LAD支架完全闭塞,可见大量血栓。

行PTCA 及PCI术过程中反复血栓形成,经多次球囊扩张,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500ug后,血栓消失。

术后加强抗血小板治疗,口服氯吡格雷150mg QD,阿司匹林300mg QD,西洛他唑50mg Bid,持续静点替罗非班300ug/h,皮下注射依诺肝素0.3mg q12h。

次日常规血细胞计数显示血小板3.0G/L(入院时150G/L)。

RBC和WBC正常,无便血,尿血,无恶心、呕吐和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双下肢散在皮下出血点。

讨论血小板减少指血小板绝对值<15G/L或<10G/L或较基线值下降>50%,与住院期间的出血风险及死亡率密切相关。

以血小板计数<15G/L为诊断标准,在当前进行标准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达13%。

PCI围手术期多种原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首先应排除假性血小板减少。

全血细胞分析常用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诱导血小板聚集、堆积,导致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能正确识别血小板造成计数偏低。

应用其他抗凝剂如枸橼酸钠或手工计数可确诊。

临床上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即原有分型的HIT II型。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01
CRRT患者给予1~2μg/(kg·min)持续滤器前输注;
02
血液净化治疗结束前20~30分钟停止追加。
03
依据患者血浆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的监测来调整剂量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04
阿加曲班(asgatroban):
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或促纤溶治疗,预防血栓形成。HIT治疗时间难以确定,抗凝治疗至少持续2~3月。
积极寻找血小板减少的原因,除外非药物诱发的血小板减少(脾亢、病毒感染、缺铁、叶酸缺乏等);
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
使用肝素5~14d出现新发血栓事件(动、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肝素注射部位出现皮肤损害或坏死等;
01
血透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静脉留置血透导管等部位血栓栓塞,应注意HIT的可能
01
可表现为深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肢体动脉栓塞。 有条件时,怀疑HIT者检测抗肝素-PF4抗体;
临床类型:针对血清H-PF4抗体阳性的患者,根据抗体的产生、血小板减少或血栓形成情况,HIT可分为三个类型: 隐性HIT:患者产生H-PF4抗体,无血小板减少症; HIT:患者产生H-PF4抗体,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症; HITT:患者产生H-PF4抗体,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栓塞症;
HIT
2分
1分
0分
血栓形成或其他后遗症 Thrombosis or other sequelae
明确的新血栓形成、皮肤坏死,或静脉注射负荷剂量普通肝素后出现急性全身反应
血栓形成进展或再发,皮肤红斑,或可疑的血栓形成

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Other cause for thrombocytopenia
预防血栓形成: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治疗——具体用法
• 阿加曲班:
– 0.5-2 ug/Kg/min持续泵入 – 每4小时监测APTT,使APTT保持在正常值/患者基础值的1.5-2倍
• 重组水蛭素:
– 首剂:0.2 mg/Kg,根据肌酐清除率,继以0.005-0.1 mg/Kg/hr的速度 泵入
直到血小板上升至至少150×109/L;且推荐华法林从小剂量开始(<5 mg) – 对于已明确HIT的患者,推荐VKA与非肝素类抗凝剂重叠至少5 d,直 到INR达标
治疗
• 改用非肝素类抗凝剂
– 对于急性HIT(血小板减少+HIT抗体阳性)或者亚急性HIT(血小板恢复正 常、HIT抗体仍阳性)的患者,如果需要紧急心脏手术,推荐使用比伐卢定
• 速发型HIT(rapid-onset HIT):应用肝素后24小 时内发生的HIT
– 多见于过去30天内,或100天内曾有肝素暴露史,血中 存在HIT抗体的患者
• 迟发性HIT(delayed-onset HIT):停用肝素后3 周内发生的HIT
诊断——临床可能性评估(4Ts)
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脓毒血症、严重的细菌/真菌感染、 血液病、20天内化疗/放疗史、呼吸机相关破坏
同位素 – C14血清素(5-HT)释放试验——金标准
诊疗流程
疑诊HIT(4Ts)
中/高度可能
低度可能
停肝素,应用非肝素抗凝 免疫学检查
阳性 功能学检查
阴性; 临床高度可能
阴性; 临床中度可能
阳性 HIT
阴性 拟诊HIT
不考虑HIT: 继续应用肝素/考虑其他诊断
早期诊断——监测血小板
• 对于存在HIT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应用肝素后的4-14 天或停用肝素前,每2-3天监测血小板计数

阿加曲班在血液净化及体外生命支持中使用的指南推荐(2024)

阿加曲班在血液净化及体外生命支持中使用的指南推荐(2024)

阿加曲班在血液净化及体外生命支持中使用的指南推荐(2024)当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抗凝剂为肝素类制剂,不仅便宜而且用法简单,但其缺点是不能使结合凝血酶失活,个体差异较大,容易产生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症等副作用。

与肝素类产品相比,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具有以下特征:@直接与凝血酶相结合,不依赖AT,在低水平或者AT活性不稳定的患者中更加可靠。

@不结合其他血浆蛋白或者细胞,其结果不会因为每日血浆成分或者细胞计数而发生变化。

因此,与肝素相比具有更稳定的剂量与抗凝效应关系,这样能够保证持续的抗凝效应又使出血最少。

@同时抑制血栓的结合和循环中的凝血酶,提高其工作效能。

@不引起免疫调节血小板减少,例如,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阿加曲班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以与凝血酶活性位点直接相结合,其半衰期仅为39-51分钟,属千短效抗凝剂。

与肝素相比可以更好的预测其药代动力学,更多的减少凝血酶的形成。

监测指标常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活化凝血时间(ACT),其相关性良好,便于实施。

阿加曲班目前广泛应用于血栓相关由宎病的治疗,在血液净化及体外生命支持治疗中亦有大量的使用场景,本文对近年来发布的相关指南性文件进行梳理。

一、血液净化治疗领域血液净化技术是指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血液中溶质的交换,包括清除血液中内涌性或外涌性有害物质,如机体代谢产物、毒物、自身抗体等,以及补充机体所需的电解质和碱基,维持正常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1854年,现代透析之父Thomas Graham提出"透析”概念之后,新兴的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出现,其治疗适应证也不断扩大,受益人群不断增加。

在现今的医疗工作中,血液净化不仅是肾脏病领域中的常用诊疗技术,在急诊危重症以及其他领域也已广泛开展。

常见血液净化技术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高通量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人工肝等。

1、《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对千临床上存在明确的活动性出血由宎病或明显的出血倾向,或APT T、PT明显延长和INR显著增加的患者,推荐选择阿加曲班、袧禄酸钠作为抗凝药物,或采用无抗凝剂的方式实施血液净化治疗。

阿加曲班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_杨旭

阿加曲班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_杨旭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无肝素组相比,阿加曲班组的治疗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8. 0 ± 3. 5 ) h vs ( 3. 6 ± 1. 7) h,P < 0. 05],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 5% vs 0,P > 0. 05) ,凝血发生率明显下降( 10% vs 50% , P < 0. 05)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及血清肌酐水平及各项凝血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 0. 05) 。与无肝素组相比,阿加曲班组治疗后血清肌酐明显下降[( 312. 9 ± 171. 8) μmol / L vs( 455. 1 ± 289. 3) μmol / L,P < 0. 05],PT、APTT 及 TT 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 Fib) 水平下降,其中 APTT 和 TT 延长差异有统
[关键词] 阿加曲班; 血液净化;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
Application of argatroban in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YANG Xu,TIAN Mi,LI De-tian*
( Nephrology Department,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ticoagulati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rgatroban in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
·684·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 年第 17 卷第 6 期 Practical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2014,Vol. 17,No. 6

阿加曲班注射液使用说明

阿加曲班注射液使用说明

阿加曲班注射液使用说明一、药物基本信息阿加曲班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就是阿加曲班。

它通常以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形式存在,装在安瓿瓶中。

二、适应症1、用于发病 48 小时内的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病人的抗凝治疗。

2、用于预防和治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栓形成。

三、用法用量1、治疗缺血性脑梗死通常情况下,开始的 2 天每天 60mg,以适当量的输液稀释,持续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为 2-3 小时。

从第 3 天起,每天的剂量减为 20mg,以适当量的输液稀释,每天2 次,每次滴注时间为 3 小时。

2、预防和治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栓形成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进行调整,一般通过持续静脉滴注给药。

四、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检查药液是否澄清、有无异物,安瓿瓶是否有破损。

准备好输液所需的器具,如输液器、注射器等,并确保其清洁、无菌。

2、配置药液按照医生的处方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用适当的输液(如生理盐水或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药液。

稀释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药液。

3、静脉滴注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通常选择上肢的静脉。

调整输液速度,严格按照医嘱控制滴注速度。

五、注意事项1、出血风险阿加曲班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症状,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黑便、血尿等。

如果出现出血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2、监测凝血功能在使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期间,应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指标,以便及时调整剂量。

3、药物相互作用阿加曲班与其他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溶栓药物等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应谨慎联合使用,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

与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影响阿加曲班的药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4、特殊人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阿加曲班注射液。

如果必须使用,应权衡利弊,并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进行。

阿加曲班抗凝方案

阿加曲班抗凝方案

阿加曲班抗凝方案
阿加曲班的应用范围:
1、明确的活动性出血性疾病及明显的出血倾向的患者。

2、APTT、PT、INR值明显延长的患者。

3、合并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

4、先天性、后天性抗凝血酶Ⅲ活性在50%以下的患者。

阿加曲班的应用方法:
SOP规定: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或CRRT患者,一般首剂量250ug/kg,追加剂量2ug/(kg·min),或2ug/(kg·min)持续滤器前输注;CRRT患者给予1-2ug/(kg·min)持续滤器前输注;血液净化治疗结束前20-30分钟停止追加。

应根据患者血浆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的监测来调整剂量。

经验用法:
普通患者血液透析(4小时):首剂量5~8mg,维持量1~2μg/(kg·min)。

高出血风险患者透析:首剂量3~6mg,10mg维持。

CRRT经验用法:普通患者CRRT(8小时):首剂量6~10mg,维持量3~4mg/h。

出血风险患者CRRT(8小时):首剂量3~ 6mg,维持量1~ 3mg/h。

阿加曲班-在治疗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综述)概要

阿加曲班-在治疗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综述)概要

阿加曲班-在治疗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综述)摘要:阿加曲班是一种低分子的直接抑制凝血酶的制剂,由左旋精氨酸衍生而来,具有快速起效、抗凝效果显著的特点。

它对依附血凝块的凝血酶也有强大抑制作用,其抑制反应快速可逆,且不产生相关抗体。

阿加曲班主要由肝脏代谢,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用药。

阿加曲班目前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并为周围血管介入治疗、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等提供抗凝处理。

在日本与韩国,阿加曲班已被用于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以及心肌梗死溶栓的辅助治疗。

该药具有安全性好、副作用小、患者易于耐受等特点,在治疗血栓性疾病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阿加曲班;凝血酶抑制剂;血栓性疾病阿加曲班(argatroban)是由左旋精氨酸衍生而来的一种低分子的凝血酶抑制剂。

于1970年由日本三菱(Mitsubishi)化学研究所冈本(Okamoto)等人研究发现[1]。

日本首先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而后用于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1986年日本开始将阿加曲班用于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并作为抗凝剂用于在抗凝血酶(AT)缺乏患者进行血透时的抗凝处理。

在韩国阿加曲班被用于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及急性脑血栓形成。

美国在2000年批准阿加曲班用于治疗HIT病人。

2002年美国FDA批准阿加曲班用于对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的HIT病人进行抗凝处理。

目前北美正在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用于验证阿加曲班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

一、作用机理阿加曲班是一种合成的低分子左旋精氨酸衍生物,其作用机制为通过与凝血酶催化位点可逆性结合,达到直接抑制凝血酶的作用[2]。

它是一种选择性凝血酶抑制剂,在直接作用于凝血酶的同时并不抑制其它丝氨酸蛋白酶如胰蛋白酶、Xa因子、血纤维蛋白溶解酶和激肽释放酶等[3]。

同肝素不同,阿加曲班直接作用于凝血酶,不需要A T作为辅助因子来达到抗凝血酶的目的[4]。

它的分子量为527Da,不但能同血循环中溶解状态下的凝血酶相结合,而且可穿过纤维蛋白栅栏有效作用于与血凝块相结合的凝血酶,发挥抗凝作用[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会社( HU Hui-she) 1 ,王崇宝( WANG Chong-bao) 2 ,马庆久( MA Qing-jiu) 1 ( 1. 西安高新医院普外科,西安,710075; 2. 陕西省中医医院血管病介入科,西安;
1. General Surgery,Hospital of Xi'an High-tech,Xi'an 710075,China; 2. Shaanxi Provinc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Xi'an)
目前关于介入治疗中肝素引起的 HIT 国内外报
道较少。在以肝素进行抗凝治疗的过程中,应常规监 测血小板数目的变化,一旦发现血小板数目下降 50% 以上或呈进 行 性 下 降 趋 势,无 论 是 否 伴 有 血 栓 形 成, 都 应 该 考 虑 停 用 肝 素,以 免 出 现 更 严 重 的 血 栓 并 发 症[6]。如需继续抗凝治疗,阿加曲班为一种安全有效 的药物。
·224·
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2011 Vol 17 No 5
·专题研究·
阿加曲班在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的应用
Applicationg of Argatroban in Heparin-Induced Thrombecytopenia
阿加曲班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单价小分子直接凝 血酶抑制剂,它可以可逆性地与凝血酶的催化活性部 位 结 合 直 接 灭 活 凝 血 酶,不 依 赖 于 体 内 抗 凝 血 酶 水 平,使纤维蛋白原不能与凝血酶结合而直接抑制凝血 过程[4]。其特点是抗凝作用强,不需抗凝血酶和其他 辅助因子的 协 助,对 其 他 凝 血 因 子 无 抑 制 作 用,用 药 安全,无需频繁监测,不引起 HIT,并是一种重要的抗 血小板药物[5]。
序号
疾病名称
入院时 BPC ( × 109 / L)
1
DVT
122
2
DVT
156
3
动脉支架
220
4
TIPSS
78
5
TIPSS
98
注: #应用肝素后; * 停用肝素后换用阿加曲班
表 1 5 例 HIT 患者的 BPC 变化情况
HIT 发生时间#
HIT 发生时 BPC ( × 109 / L)
第7 天
51
摘 要: 目的 探讨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伴血栓形成( HIT) 及其治疗。方法 对我院 2008 年 6 月至 2011 年 7 月 175 例行介入治疗后接受肝素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定期监测其血常规。结果 其中有 5 例患者发生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在应用肝素第 3 ~ 11 d 出现血小板数下降,发生率为 2. 86% ,其下降率为 58. 4% ~ 80. 2% 。 对 5 例患者停用肝素后改为阿加曲班继续治疗,第 2 ~ 5 d 血小板数回升至抗凝治疗前时水平。结论 在使用肝素进行 抗凝治疗期间,应常规监测血小板数变化,如发现血小板数进行性下降 > 50% ,应及时停用肝素,需继续抗凝的患者可 改用阿加曲班治疗。
第6 天
42
第 11 天
28
血小板回升时间﹡
第3 天 第2 天 第3 天 第4 天 第5 天
出院时 BPC ( × 109 / L)
118 130 185 70 90
3讨 论
肝素作为一种常用抗凝剂已广泛应用于血管病 及介入治疗性疾病中,但少数患者接受肝素治疗后会 发生血小板减少症。。HITTS 是肝素治疗过程中出现 的严重的、致命的并发症。其机理为肝素与血小板第 Ⅳ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机体产生针对此复合物的抗 体,即 HIT 抗体,抗体可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释放高 致凝颗粒而引起 血 栓 形 成 或 者 无 症 状 的 血 小 板 减 少[3]。
2. 3 阿加曲班治疗后 BPC 变化情况 阿加曲班用药 前后 BPC 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与入院 时 BPC 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1 例在 改用阿加曲班后第 2 天出现血小板数目的回升,2 例 在第 3 天出现,1 例在第 4 天出现,1 例在第 5 天出现。 见表 1。
2结 果
5 例患者在使用 LMWH 期间出现 BPC 明显减 少。其中男 2 例,女 3 例,年龄 22 ~ 76 岁,平均 51. 2 岁。合并支架血栓形成 1 例。5 例均需要继续抗凝, 故在停用 LMWH 后改为阿加曲班治疗( 三菱制药) 。 出血风险高者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目的在于降 低血栓形成风险,未输血小板。 2. 1 LMWH 的使用及血小板变化 均为介入术后 1 h 皮下注射 LMWH 4 100 u,每 12 h 一次。LMWH 使 用期间血小板变化见表 1。其中 1 例在 LMWH 使用 第 3 天出现血小板数目明显下降,2 例在第 6 天出现, 1 例在第 7 天出现,l 例在第 11 天出现。其中降幅最 大的为 86. 4% ,BPC 由入院时的 220 × 109 / L 降至 30 × 109 / L。LMWH 用药前后 BPC 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 0. 01)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008 年 6 月至 2011 年 7 月 175 例行介入治疗后接受肝素抗凝治疗的患者,男 72 例,女 103 例,年龄,15 ~ 90 岁,平均 55. 6 岁。其中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66 例,动脉支架 56 例,经颈 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 TIPSS) 53 例。 1. 2 方法 对于 DVT、动脉支架、TIPSS 患者均需行 抗凝治疗。一旦确诊为以上疾病者,在没有抗凝禁忌 的情况下,所 有 患 者 均 以 一 进 行 LMWH 抗 凝 治 疗: LMWH - Ca + + 4 100 u 皮下注射,2 次 / d,所有患者均
[5] 黄振华. 直接凝血酶抑制药阿加曲班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 用[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28( 2) : 89-92.
[6] 田红燕,孟燕,张军波等.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J].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 20) : 1045-1047. ( 收稿日期: 2011-08-04)
参考文献
[1] 陈利 明. 肝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J]. 国外医 学: 内 科 分 册, 2000,9: 374-377.
[2] 王嘉桔,赵文光,王丽霞. 诺保思泰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J]. 血栓与止血学,2007,13( 4) : 183-184.
[3] 王运红,欧阳晨曦,周玫,等. 阿加曲班的临床应用及临床监测方 法[J / CD].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2010,4( 4) : 467-470.
血栓与止血学 2011 年第 17 卷第 5 期
·225·
2. 2 阿加曲班的使用 5 例 HIT 发 生 后 停 用 LMWH,换 用 阿 加 曲 班 继 续 抗 凝 治 疗,剂 量 20 mg / d, ( 2 ~ 2. 5 μg / kg·min - 1 ) 速度静脉滴注,患者均根据 实际情况同时口服华法林,使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达到 2. 0 ~ 3 之间,在此期间监测凝血指标,以凝血酶 原时间( PT) 控制在基础值的 1. 5 ~ 2. 0 倍左右为宜并 常规监测 BPC、肝功能的变化。
[4] ELKELBOOM JW,FRENCH J.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what is the clinical role of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s[J]. Drugs,2002,62( 3) : 1839-1852.
关键词: 阿加曲班; 血小板减少症伴血栓形成; 肝素
[中图分类号]R 558 + . 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編号]1009-6213( 2011) 05-224-02
肝 素 引 起 的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 heparin- induced thrombecytopenia,HIT) 伴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0 ~ 30% 不等,极少量的肝素也可发生[1]。随着相对低分子质 量肝素( LMWH) 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其诱导的 HIT 亦 有较多发现。阿加曲班( argatroban) 是一种直接凝血 酶抑制剂,可 以 抑 制 血 小 板 聚 集,并 对 血 小 板 生 成 没 有影响。其不会象肝素那样诱发血小板减少和血栓, 且美国 PDA 已批准将阿加曲班用来预防和治疗 HIT 和肝 素 引 起 的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性 血 栓 综 合 征 ( HITTS) [2]。现就我院 2008 年 6 月至 2011 年 7 月 175 例行介入治疗并以肝素抗凝治疗的患者发生血小 板减少症应用阿加曲班的治疗报告于下。
根据情况同时口服华法林,待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达到 2. 0 ~ 3. 0 之间后,华法林与 LMWH 再重叠使用 2 d,停用 LMWH。应用 LMWH 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 和凝血四项。 1.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3. 0 软 件 分 析 发 生 HIT 患者肝素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 BPC) 变化及阿加 曲班用药前后 BPC 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