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糖、脂肪和蛋白质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2.1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检测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2.1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检测
双缩脲试剂是先加入A液1ml,摇匀,再加入B液4 滴,摇匀.颜色变化:无色 浅蓝色 紫色
你能举例说出哪些植物 器官的细胞中富含糖类,脂质 和蛋白质吗?如何从这些植物 器官中提取呢?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目的要求
三、实验材料用具
四、实验方法步骤 五、注意事项
一、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
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如: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Ⅲ→橘黄色 或 + 苏丹Ⅳ→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
淀粉 + 碘→蓝色
二、目的要求: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三、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苹果汁、花生种子、花生汁、马铃薯 片、豆浆、鲜肝液
2.仪器: 3.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碘液、双缩脲
四、方法步骤:
1.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的选择
2.设计记录表格,记录预测结果 ★
3.检测的方法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2.设计记录表格,记录预测结果
成分 待测样品
还原糖
*
#
脂肪
Hale Waihona Puke 蛋白质淀粉*处填写预测结果 #处填写实测结果
五、注意事项
(1)、检测还原糖时应水浴50~60度加热 (2)、检测脂肪时,切片要薄,用苏丹Ⅲ 染色时间不宜过长,用显微镜观察。
(3)
斐林试剂是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即 现配现用。颜色变化:浅兰色 棕色 砖 红色沉淀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1 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1 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课件
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 和蛋白质
一、该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 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 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 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 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为 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 一定的基础。
④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 低倍镜下寻找到已着色的圆形小颗粒, 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结论: 圆形小颗粒呈橘黄色,说明有脂肪存在。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选材 选择鸡蛋清溶液。(避免材料自身的颜
色对实验变化颜色的掩盖)
制备组织样液 蛋清稀释液
呈色反应 组织
样液
双缩脲试 剂A液1mL
双缩脲试 剂B液4滴
四、实验用具
1.实验材料:梨、马铃薯、花生种子、鸡蛋清 2.用具:刀片、试管、试管架、量筒、滴管、
酒精灯、火柴、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显微镜 3.试剂:0.1g/mlNaOH溶液、 0.05g/mlCuSO4溶液、苏丹Ⅲ染液、 0蒸.0馏1g水/mlCuSO4溶液、50%的酒精、碘液、
五.实验过程: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七、实验拓展
1.可以将斐林试剂中用到的氢氧化钠换成碳 酸氢钠或碳酸钠
2.如果有剩余时间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个命 题:如果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 紫色的深浅可以代表蛋白质含量的高低。 现在给你几样不同的蛋白质溶液,请设计 实验,检测哪一种溶液蛋白含量最高?
谢谢大家!
摇匀后变 成紫色
结论:说明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
蛋 白 质 的 检 测 结 果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中⽣物知识点:实验:检测⽣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质 ⽣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质的检测⽅法: 1、检测原理: ⽣物组织中某些有机化合物能与某些化学试剂产⽣特定的颜⾊反应。

(1)糖类 (2)脂肪 (3)蛋⽩质 2、检测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与观察: (2)脂肪的检测: (3)蛋⽩质的检测: (4)淀粉的检测与观察: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较: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 鉴定成分还原糖蛋⽩质 鉴定原理还原糖中的醛基(-CHO)在加热条件下能将Cu(OH)2中的Cu2+还原成Cu+,从⽽⽣成砖红⾊的Cu.0沉淀双缩脲(H2NOC-NH-CONH2)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z+结合⽣成紫⾊络合物,蛋⽩质分⼦中含有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 试剂浓度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使⽤⽅法甲液、⼄液混合均匀后,再加⼊样液先加A液造成碱性环境,再滴加B液 使⽤条件加热不加热 实验现象浅蓝⾊⼀棕⾊—砖红⾊紫⾊ 知识点拨: (1)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还原糖量较⾼的⽣物组织(或器官),⽽且组织颜⾊较浅,或近于⽩⾊的苹果、梨等材料。

另外,由于⽢蔗、甜菜中含有的蔗糖是⾮还原糖,不宜选⽤。

(2)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

(3)在蛋⽩质的鉴定实验中,最好选⽤富含蛋⽩质的⽣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的是⼤⾖,动物材料常⽤的是稀释的鸡蛋清。

注意事项: 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②甲⼄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样液中,现配现⽤; ③必须⽤⽔浴加热 脂肪的鉴定: ①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清晰,有的地⽅模糊。

②酒精的作⽤是:洗去浮⾊ ③需使⽤显微镜观察 ④使⽤不同的染⾊剂染⾊时间不同 蛋⽩质的鉴定: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

高中生物实验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

高中生物实验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
4.在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在对盛有组织样液与斐林试剂混合物的试管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易破,因为试管受热不均匀,若要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5.双缩脲试剂并不是双缩脲分子。所谓双缩脲是由两分子尿素经脱氨缩合而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也能起双缩脲反应。特别要提醒学生的是实验桌上两瓶不同浓度的CuS04溶液,避免拿错。
过滤:将玻璃漏斗插入试管中,漏斗上垫一层纱布
注入组织样液2ml
加斐林试剂:2ml(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分别加入)
水浴加热:煮沸2min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结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生成砖红色沉淀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③还可设计一只加底物的试管,不加双缩脲试剂,进行空白对照,说明颜色反应的引起是蛋白质的存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而不是空气的氧化引起。
七.疑难精析
1.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如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蔗糖不具有还原性,斐林试剂只能检验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或不溶性糖。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一)、还原糖的鉴定
1、还原糖的鉴定步骤:
制备生物组织样液 取样 注入试剂 加热和观察
选材: 苹果:洗净、去皮、切块,取5g放如研钵中

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一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说课稿

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一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说课稿

《探究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说课稿恩平市第一中学岑东照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地位、作用及意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是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的内容。

按教材的编排本节是在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后进行的验证性检测实验。

但是为了贯彻新课标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为学生以后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我把该实验改为简单的探究实验。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尝试利用相应的试剂探究出细胞中有机物的种类;(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和探究后的小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初步探究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培养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同世界的物质性。

②通过探究实验,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逐步使学生能够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STS 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各种试剂探究检测出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二、说教法(一)教学对象高一的学生很活跃,好奇心也很强,对实验的观察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没认真学过生物学,他们的基础不一,大多数没接触过生物探究实验。

因此,缺乏相应的研究精神和态度。

(二)教学方法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和我们学校的条件,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分组探究实验法:即通过将学生分小组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实验,采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的观察和对比—结论的表达、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

2.对比教学法:对比是人们认识新事物的常用方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对比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对比来了解世界的一切。

”在本实验通过实验中各样品颜色的变化和对照组对比,从而探究出它们中有机物的种类。

3.直观教学法:从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老师的演示过程和实验仪器,直观、形象、生动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操作,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1 分子与细胞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1 分子与细胞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自主梳理检测原理是利用某些化学试剂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2.淀粉遇碘变蓝。

3.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4.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要点归纳1.实验原理及目的要求根据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实验流程归纳(1)选材→制备组织样液→显色反应。

(2)脂肪的检测还可利用显微镜观察法,实验流程为:取材→切片→制片→观察。

3.实验材料的选择(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还原糖含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可选用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2)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富含脂肪的生物组织,若利用显微镜观察,则最好选择花生种子。

如果是新鲜花生种子,可不必浸泡,浸泡后效果反而不好;如果是干种子,需浸泡3~4h最适宜切片(浸泡时间短,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

植物材料常用大豆,且浸泡1~2d,适于研磨,动物材料常用鸡卵清蛋白。

4.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放入盛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斐林试剂不稳定易变性,应现用现配。

(2)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在加相应试剂鉴定之前,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作对比,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3)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如果用蛋清稀释液作为实验材料,一定要稀释到一定程度,否则,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在试管的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试管也不易洗刷干净。

感悟拓展(1)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浓度为0.05g/mL,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浓度为0.01g/mL。

高中生物必修一重要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一重要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一重要实验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如:加热葡萄糖+ Cu ( OH ) 2 葡萄糖酸 +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 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材料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

(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

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五、方法步骤:(一)可溶性糖的鉴定操作方法注意问题解释1. 制备组织样液。

(去皮、切块、研磨、过滤)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

因苹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组织液很易被氧化成褐色,将产生的颜色掩盖。

2. 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

3. 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

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doc

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doc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P18 实验原理:
还原糖 ________________砖红色
脂肪________________红色
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紫色
1、还原糖的检测
什么是还原性糖:
还原性糖: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

非还原性糖:淀粉、纤维素、蔗糖、糖元。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

2.分类
(1)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二糖: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常见种类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3)多糖: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水解成单糖后才可被吸收。

常见的种类有淀粉、纤维素、糖原。

3.生理功能
(1)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如葡萄糖是“生命的燃料”。

(2)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如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成分。

(3)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如淀粉是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

注意:①单糖、二糖、多糖的划分根据是能否水解及水解后产生单糖的多少。

②尽管淀粉无甜味,但可以在口腔里经唾液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而产生甜味。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③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指的是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不能做能源物质。

植物的种子形成及种子萌发时的糖类变化。

种子形成时:单糖→二糖→多糖(淀粉)。

种子萌发时:多糖(淀粉)→二糖→单糖。

⑤葡萄糖、果糖及二糖中的麦芽糖是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多糖不具有还原性。

⑥多糖中的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是由肽聚糖构成的。

因此能否被纤维素酶除去细胞壁,是区分植物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依据之一。

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
单糖五碳糖
核糖C5H10O5





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

C5H10O4






C6H12O6光合作用产物,细胞的
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
细胞
水解成果糖和葡萄糖而
供能物质
麦芽糖
水解成两分子葡萄糖而
供能
动物
细胞
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
而供能
乳糖

糖淀粉(C6H10O5)n 植物
细胞
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
成分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
物质
纤维素
动物 细胞
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
物质
糖原
主要作用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脂质 1.元素组成
(1)主要是C 、H 、O ,有的还含有P 和N 。

(2)与糖类相比,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低,而氢的含量高。

2.化学性质:脂质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通常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3.分类及功能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

(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①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②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③维生素D 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注意:
(1)合成场所为内质网,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2)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与体外燃烧时放出的能量相同,而蛋白质则不一样,蛋白质在体外放出的能量多。

原因是蛋白质虽然像糖类和脂肪一样,体内彻底氧化的产物也有二氧化碳和水,但同时产生了含有能量的尿素。

(3)脂肪和糖类一样,只含C 、H 、O 三种元素,但因C 、H 比例高,O 的比例低,故相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氧化分解放能多。

因此,播种含脂肪较多的油料作物的种子时应比播种含淀粉多的谷类作物的种子时要浅一些。

三、核酸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1.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1)分布⎩⎪⎨⎪

①DNA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 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 分布
②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检测⎩⎨⎧
①甲基绿使DNA 呈绿色
②吡罗红使RNA 呈红色
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
①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②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将核酸分为DNA 和RNA 两种。

③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DNA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而RNA则含有核糖和尿嘧啶。

(2)功能: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注意:①核酸(DNA、RNA)具有物种特异性,核苷酸没有物种特异性。

②同种生物的不同体细胞中,核DNA都相同(不考虑基因突变),而mRNA和蛋白质则不同,这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3、DNA
和RNA的比较
比较项目核酸
DNA RNA
基本单位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分布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主要)
空间结构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呈规则双
螺旋结构
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长链构成

学成分碱基
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
T(胸腺嘧啶) U(尿嘧啶)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磷酸磷酸
4、实验探究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注意:
1、选材:口腔上皮细胞、无色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防止颜色的干扰。

由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含叶绿体。

2、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①0.9%NaCl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②实验中加入8%的盐酸的重要作用: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二是使染色体中的DNA 和蛋白质分开,有利于染色。

③蒸馏水:a.配制染色剂;b.冲洗载玻片。

3、DNA 和RNA 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分布,只是量的多少不同。

故结论中强调“主要”而不能说“只”存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4、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 和RNA 的亲和力不同,在配制时首先将吡罗红甲基绿混合粉剂溶解,最后得到的染色剂中既有甲基绿,又有吡罗红。

使用时现用现配
5、酒精灯烘干临时装片的目的是迅速杀死并固定细胞,否则口腔上皮细胞在死亡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会破坏细胞内的结构,包括DNA 、RNA 等。

6、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

四、蛋白质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20.8.148.14.202016:1316:13:44Aug-2016:13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四日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16:138.14.202016:138.14.202016:1316:13:448.14.202016:138.14.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8.14.20208.14.202016:1316:1316:13:4416:13:44
5、三军可夺帅也。

Friday, August 14, 2020August 20Friday, August 14, 20208/14/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4时13分4时13分14-Aug-208.14.2020
7、人生就是学校。

20.8.1420.8.1420.8.14。

2020
年8月14日星期五二〇二〇年八月十四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

16:1316:13:448.14.2020Friday, August 14, 2020
亲爱的用户: 烟雨江南,画屏如展。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
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