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

实验一: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 高锰酸钾固体不见了, 水中,你发现 。
得到深紫色的液体
实验二:将固体的碘加入酒精中,你 发现 碘消失,得到暗黄的液体 。 小结:通过实验可以知道 高锰酸钾 能 碘 溶解在 水 里, 能溶解 在 酒精 里。
下一页
高锰酸钾: 少量高锰酸钾溶 于水后,常作消毒防腐剂,可以 用于冲洗伤口,或用于饮食用品 和器皿的消毒。
水不能溶解的污渍 思考:如何将衣服上沾有的油污洗去?
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纯牛奶 B白醋 C粒粒橙 D冰水 )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
)
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 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只要条件不变,糖水中的糖不会分离出来
返回
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溶液
1、溶解后所得的物质叫溶液。
2、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3、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
4、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5、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 水溶液。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固 体、气体,溶剂是液体。
(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 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 论水的多少,水是溶剂。
振荡
静置
溶解
不分层
不溶解 不溶解 溶解
分层 悬浊液 分层 乳浊液 不分层 溶液
溶液、悬浊液、 溶液 乳浊液
二、悬浊液、乳浊液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 而形成的物质。
2、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 而形成的物质。
3、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区别 名称 特征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2_1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知识网络】【知识掌握】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比较:4、常用的溶剂: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例题精析】例1.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悬浊液的是()A.肥皂水B.矿泉水C.牛奶D.泥浆水【解答】解:A、肥皂水是不溶性液态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属于乳浊液,故A错误;B、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误;C、牛奶是不溶性液态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属于乳浊液,故C错误;D、泥浆水是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属于悬浊液,故D正确。
故选:D。
例2.以下关于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放置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D.溶液中各部分的液体密度都相同【解答】解:A、溶液具有稳定性,放置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故A说法正确;B、溶液中含有溶质和溶剂,最少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C、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C说法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各部分的液体密度都相同,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例3.下列是生活中出现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盐水B.牛奶C.肥皂水D.泥水【解答】解:A、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B错;C、肥皂水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C错;D、泥水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D错。
故选:A。
例4.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④泥浆水是乳浊液,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D.②③④【解答】解: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该说法不正确;②溶液、浊液(包括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混合物,该说法不正确;③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该说法正确;④泥浆水是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是悬浊液,该说法不正确。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都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注:有m液=m质+m剂;但V液≠V质+V剂(分子之间有间隙)。
2、溶液的特点:均一性和稳定性。
“稳定”是相对的,指在外界条件(如温度)不变时,溶液中各种物质久置不分层;“均一”是指同一杯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都一样(如浓度、密度都一样)。
3、水是最常见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其他常见的溶剂还有:汽油、丙酮、酒精、香蕉水等,这些是有机溶剂,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有机物通常易溶于有机溶剂中。
4、溶质与溶剂的判断:①两种液体互溶,量多者为溶剂;②其他液体与水互溶,水一定为溶剂;③固体与气体溶于液体中时固体与气体是溶质,液体为溶剂;④同一溶剂中,可同时溶解多种溶质。
5、溶液名称的规定:A的B溶液指A溶解在B中,A是溶质,B是溶剂。
若名称中没有指明溶剂种类则为水。
如碘的酒精溶液(碘酒)指碘溶解在酒精中。
而硫酸铜溶液指硫酸铜溶解在水中。
6、混合物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海水、空气、合金、溶液、浊液等),纯净物是只有一种物质的物质(如铁水、冰水混合物、液氧等)。
7、由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又叫悬浮液。
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又叫乳状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合称为浊液,它们不均一、不稳定,久置会分层。
8、常见的悬浊液有:泥水、钡餐(硫酸钡)、血液(红细胞直径较大)、豆浆、面粉或胡椒粉与水的混合物。
常见的乳浊液有:牛奶、肥皂水、油水混合物。
常见的溶液有:泉水(溶解了氧气、矿物质、二氧化碳等)、空气、食盐溶液、氨水(溶质为氨气,溶剂为水)等。
9、溶液的几个注意点:①溶液一定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例:硫酸铜溶液;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指被溶解了的那部分的质量,如果没有溶解或从溶液中析出的,则不是溶质;③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
第一章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小结:
1、溶液: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所得到的 物质(均一、稳定)。 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 成的物质。 3、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不相溶的) 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4、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1、同步练习 2、预习第7节
3
色拉油和水 不溶解 分层 乳浊液
4
色拉油和汽油 溶解 不分层 溶液
静置
溶液、悬浊 液、乳浊液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区别
特征 形成过程 稳定性 长期放置
溶 液 固、液、气体溶解在 液体中 稳定 均一、稳定的
悬浊液 固体颗粒分散 在液体中 不稳定 下沉(分层)
乳浊液
小液滴颗粒分 散在液体中
不稳定 上浮(分层)
喝 前 摇 一 摇 肥皂水
。 里, 。 不能溶解在 里。
钡餐 牛奶
泥水
血液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 体里而形成的物质。
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在液 体里而形成的物质。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比较……
实验……
编号
实验内容 振荡
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形成.ram 1
食盐和水 溶解 不分层 溶液
2
粉笔灰和水 不溶解 分层 悬浊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液——讨论……
1.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 它是溶质吗?
2.分别指出下列各种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 A.碘酒 B.糖水 C.酒精的水溶液 D.氢氧化纳溶液
怎样判断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1、固体(气体)+ 液体: 2、液体 + 液体: 3、只要有水: 固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量少为溶质,量多的为溶剂 不管量多量少,水为溶剂
溶液……
实验… 高锰酸钾的扩散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PPT课件

合作探究
你知道哪些悬浊液?
①血液 血液分层,上层是血 清,下层是红细胞。
② 硫酸钡(俗称钡餐) 钡餐是悬浊液
合作探究
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① 肥皂水
② 牛奶
牛奶放置的时间长一些,上层就会出现一层白色的油脂。这些油脂形成很 小的液滴悬浮在水里。
“一横二放三慢滑”
合作探究
活动:液体药品的取用 倾倒液体:
倒放可以防止药 液污染、腐蚀桌 面和避免试剂受
到污染
① 瓶塞倒放在桌上;
② 试剂瓶标签向手心;
③ 试管略倾斜,瓶口紧挨试管口。
④ 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 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注意瓶上的标签应 向着手心,以免倒 完药品后,残留在 瓶口的药液流下来 ,腐蚀标签。
3.乳浊液:
牛奶、肥皂水、农药等。
合作探究
思考:如何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固体、气体,溶剂是液体。 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但有 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是溶剂。 3、在溶液中,不注明溶剂时,一般溶剂指水。
课堂பைடு நூலகம்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新知导入
砂糖消失
沙子沉在水底 如果将砂糖放入水中,将会怎样?若把沙放在水里,搅拌后又会如何?
合作探究
一、溶液
加入水中的砂糖消失后,水会变成甜甜的糖水。原来,固体的砂糖被水溶解了。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PPT课件(初中科学)24张)

D. 碘酒
4. 两种能溶于水且能起反应的块状固体A、B,两者
混合后反应最快的情况是( C )
A. 两种块状固体接触
B. 将两种固体研细并混合
C. 将两种固体溶于水并搅拌
D. 一种块状固体与另一种粉末
干洗时,通常使用一些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把 油性污渍洗掉。由于干洗溶剂都是一些致癌物质 或具有中度毒性,对人体有害。所以,拿去干洗 的衣物要相隔数天才可领回。
【练一练】
1. 厨房常用的调味料有:植物油、味精、辣椒粉,将 它们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的是 味精 , 形成悬浊液的是 辣椒粉,形成乳浊液的是 植物油 。
某温度下,将40克食盐放到100克水中,充分 搅拌后溶解掉36克食盐。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水中溶质是 食盐 ,溶剂是 水 。 (2)得到溶液质量为 136 克,溶质质量为 36 克, 溶剂质量为 100 克。
(3)将上述溶液等分为四份,则每一份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为 9 克,溶剂的质量为 25 克。
衣服上沾上了油渍怎么办?
粉笔灰
植物油
浊
液
特点:浑浊、久置会分层
粉笔灰
分散
水
固体小颗粒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 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分散
植物油
水
液体小液滴
小液滴分散到另一不相溶的液体里 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比较 共同点
溶液
悬浊液
都是混和物
乳浊液
形成 过程
不 同 稳定 点性
固、液、气 溶解在液体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实验】
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入水中, 会发现: 高锰酸钾固体不见了, 得到紫红色的液体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导学案《物质在水中的分离状况》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掌握物质在水中的分离状况,了解溶解、悬浮、沉淀等观点,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导入引言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中的物质是如何存在的?有哪些不同的分离状况?我们如何能够区分它们呢?二、观点诠释1. 溶解:指溶质分子散布在溶剂分子之间,形成均匀通明的溶液。
常见的溶解现象有糖溶解在水中、盐溶解在水中等。
2. 悬浮:指固体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不均匀的混合物。
常见的悬浮现象有沙子悬浮在水中、泥浆悬浮在水中等。
3. 沉淀:指在溶液中形成固体颗粒沉积的现象。
常见的沉淀现象有盐类沉淀、金属氧化物沉淀等。
三、实验探究1. 实验一:制备食盐水溶液材料:食盐、水、容器、勺子步骤:将适量的食盐加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至食盐完全溶解。
观察:观察食盐是否完全溶解在水中,形成通明的溶液。
2. 实验二:观察沙子在水中的悬浮现象材料:沙子、水、容器步骤:将适量的沙子加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观察:观察沙子是否悬浮在水中,形成不均匀的混合物。
3. 实验三:观察沉淀现象材料:铁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步骤:将铁盐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缓缓混合。
观察:观察是否在混合液中形成沉淀,沉淀颜色及形状是什么。
四、讨论与总结1. 请同砚们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溶解、悬浮、沉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总结物质在水中的分离状况,提出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五、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他物质在水中的分离状况。
2. 请同砚们在平时生活中观察并记录物质在水中的分离状况,撰写实验报告并分享给同砚们。
六、作业安置1. 完成教室讨论的总结性报告。
2. 设计一个关于物质在水中的分离状况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七、反馈评判请同砚们对本节课的进修进行反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课件(共16张PPT)

①碘酒 ②糖水 ③70%的酒精 ④稀硫酸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小杰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让他挂青霉素盐水。小杰观察了一下,发现
青霉素是一种粉末状的固态物质,护士给他注射时,先用少量的0.9%的生理盐
水(食盐溶液)和青霉素粉末混合成一种浑浊混合物后,再用注射器注入大瓶的
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中。请问小杰注射的青霉素属于( B )
活动二:
(少量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常作消毒 防腐剂,可以用于冲洗伤口,或用于 饮食用品和器皿的消毒。)
1.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你发现 ___K_M__n_O__4溶__解__在__水_ 。中
2. 将固体的碘加入酒精中,你发现__碘__溶__解__在__酒__精__中。
通过实验可以知道_高__锰__酸__钾__能溶解在_水____里, _碘_____能溶解在酒_精____里。
2. 如何将衣服上或手上沾有的油污洗去? 不能溶于水的油污,可以用汽油、丙酮等有机溶剂去除。
3.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不是,可以是有颜色的。
小知识:
1. 你是如何判断一种溶液中,哪个是溶质,哪个是溶剂的?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论 水的多少,水是溶剂。水是较好的溶剂。
指出生加理盐入水的粉溶质末和溶状剂药。 品的初始阶段应是( C )
1.将 3滴酒精滴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牛奶放置的时间长一些,上层就会出现一层白色的油脂。
将它们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在摇动瓶子时,瓶内的液体会变得浑浊而不透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酒
将溶质和溶剂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溶液 葡萄糖 水溶液 葡萄糖 水 硫酸铜 溶液 硫酸铜 碘酒 碘
溶质
溶剂
水
酒精
注: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牛奶
冰红茶
果蔬汁
果粒梨
矿泉水
雪碧
溶液的特点:
(1)均一:一杯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
和性质都相同(如:溶液各处颜色、密 度、浓度都一样) (2)稳定:外界条件(温度不改变, 溶剂不蒸发)不变,溶液中各种物质长 期不会分离。
1.6物质在水中的
分散状况
观察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 高锰酸钾晶体溶解在水里, 我们发现__________
液体都变成紫红色 ______ _。
像蔗糖溶解于水后所得的物质叫溶液
蔗糖 高锰酸钾 的 的 水 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溶液 溶液
溶质:能被溶解 的物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 物质的物质。
用于消化道检查的钡餐是药用硫酸钡,
因为这种固体不溶于水和脂质,所以不 会被胃肠道黏膜吸收,因此对人基本无 毒性。喝钡餐药浆,可以人为地提高显 示对比度,在X线照射下显示消化道有 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
钡餐药浆属于哪种混合物?为什么?
肥 皂 水
如何将衣服上沾有的 油漆洗去?你能解释原因 吗?
服装干洗的原理是什 么?为什么干洗的衣物不 能即日领回?
观察各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请同学们2人一组来完成任务单上的实验: 提示:先在试管中加入半药匙的食盐,再倒入4毫升左 右的水,(粉笔灰半药匙;色拉油5滴;汽油4毫升左 右)振荡试管,将现象记录在任务单表格中;然后再将 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将现象记录在任务单表格中。 编号 1 食盐+水 2 粉笔灰+水 3 色拉油+水 4 色拉油+汽油
分类 粒子大小
溶液
浊液
浊液
溶液
直径> 直径>1 直径>1 直径>1纳 1纳米 微米 微米 米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 形成的混合物。
乳浊液:一种液体小液滴分散在另 一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牛奶
冰红茶
果蔬汁
果粒梨
矿泉水
雪碧
使用前先摇匀
黄河水
三角洲的形成
血液
科普链接:X线造影检查
课后拓展:
现在干洗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已经发展到第五代干洗技术,请查阅 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写一篇有关干洗 的小论文。
实验内容 振荡 (是否浑浊) 静置 (是否分层)
编号
实验内容 振荡 (是否浑浊) 静置 (是否分层)
混合物1
食盐+水
混合物2
粉笔灰+水
混合物3
色拉油+水
混合物4
色拉油+汽油
不浑浊 不分层
浑浊 分层
浑浊 分层
不浑浊 不分层
属于溶液的有 混合物1和混合物4。
混合物
1
2
3
4
实验内容
食盐+水 粉笔灰+水 色拉油+水 色拉油+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