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优质课课件《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获奖PPT

合集下载

中国青铜器精讲ppt课件

中国青铜器精讲ppt课件

• ①列国器物大量出现。
• 西周的有铭青铜器属周王室和王臣制作的占大多数,诸侯国的为数甚少。到了春秋时期,王室、王臣 的礼器几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这和当时王室衰微而 诸侯、大夫及家臣势力不断壮大的形势相吻合。
• ②地域风格的形成。
• 大体上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此外 ,北方、西南方、东南方等几处少数民族区域也各有其独特风格。
饰除了延续春秋中晚 期的纹样外,还出现 了农桑、弋射、宴饮、 攻城等内容装饰。
完整版ppt课件
几何纹: 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 饰纹样主要以几何纹 样为主,蟠虺纹、蟠 蛎纹进一步简化,几 何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装饰手法: 以镶嵌、鎏金、针刻 为主。
19
完整版ppt课件
20
4.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的造型变化
完整版ppt课件
17
2.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制作方法
铸模法
依旧沿用商周 时期的。
分铸法 技术达到顶峰。
失蜡法
是铸造精美青 铜器的主要方 法。
完整版ppt课件
18
3.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
动物纹: 一改商周时期以兽
面等传统动物题材, 新的装饰题材围绕龙 或龙的变体,即蟠螭、 蟠虺。
人纹: 战国时期青铜器装
矛、斧、刀、矢、镞
完整版ppt课件
8
完整版ppt课件
9
4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样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纹样继承了原始社会时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某些特征。
1.动物纹样
2.几何纹样
完整版ppt课件
10
1.动物纹样
1.饕餮纹: 龙角纹 、曲折角形、长颈鹿角形、虎头形

七年级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优秀课件

七年级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优秀课件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 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假借
: 象形 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水日
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
示新的意义。
从林 休
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
成新字。



假借:是指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所
想表达的字或意。
如借“汤〞为“荡〞——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金文〔 铭文、 钟鼎文〕
利簋〔guǐ〕及铭文
毛公鼎及铭文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或铭文。
课堂达标
1.《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
A 这反映了我国的铜器早在什么时期就已出现〔 〕
空隙中
• 冷却后弄碎内外的模范,一件青铜器就完成了
4、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时 间〕商朝后期商王用 来祭祀母亲“戊〞的 器具,高米,重千克 ,工艺非常复杂,需 要二三百名工匠合作 完成,〔地位〕是迄 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 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
三星堆青铜面具
பைடு நூலகம்

簋〔guǐ〕
列鼎列簋制度 礼器:身份地位和国家权力的象征
你知道吗?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 鼎立、鼎鼎大名,这些成语都 与鼎有关,那么你知道鼎是什 么东西吗?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器——由铜、锡、铅的合金铸造的器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优质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优质教学课件

栏目索引
拓展一 青铜器的铸造 史料展示 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 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周礼·考工记》 史料解读 史料中的“金”是指青铜或纯铜,青铜器有六种调配铜锡比 例的配方:锡占六分之一,是铸造钟鼎的比例;锡占五分之一,是造斧头的 比例;锡占四分之一,是造戈戟的比例…… 知识链接 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 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 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4.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1)象形: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 来。 (2)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3)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4)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 形声字。 拓展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 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一。今天的汉字起源于 (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答案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 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故选A。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6.(2019山西临汾蒲县鸿桥中学月考) 如图甲骨文“人”字是采用了哪 种造字方法 ( ) A.假借 B.形声 C.会意 D.象形
栏目索引
例4 (2019云南保山腾冲民族中学月考)欣赏如图几个甲骨文,说说应 用了哪种造字方法 (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解析 据所学可知,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 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 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是象形字。图中甲骨文应用了象形造字法, 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 A 轻巧记忆 原始后期有青铜,商周礼器它铸成。司母戊鼎是最重,四羊 方尊奇造型。文字可考始于商,甲骨清朝现安阳。象指会形造字法,一 脉相传人人夸。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共37张PPT)



讲授新课
猜一猜,以下甲骨 文字是什么意思?
会 意 字



会意字
指事字


形声字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
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 (40%) 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形声字
2、意义: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 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 要阶段。
二、甲骨文记事
①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从商朝开始 ②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 造字方法。
1、写出你印象最深的商 周时代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利簋 毛公鼎
甲骨文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的含义——商朝时期刻在龟骨 和兽 骨上的文字。 2、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 清 1899 3.甲骨文的发现地点——安阳殷墟、陕西、山 东等 4.记载内容:涉及祭祀等 5、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 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 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从商朝开始
____________ 司母戊鼎。 ___________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释文译文大意是: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 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 ,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 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 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 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 祖檀公。
1、发展过程
出现;原始社会后期 商朝: 种类增多 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级界限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 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 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兵器
食器 农具
酒 器
特点:种类丰富 数量众多
盥(guàn)水器
乐 器 铜 镜
(5)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6)青铜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12(1)甲骨文。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2)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 (3)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商朝的历史;有助于了解和研究汉字
的演变。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 朝开始。
P16练习册
11(1)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祭祀。“泥范铸造法”。 (2)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3)1899年,王懿荣。商周 (4)祭祀、战争、农业、狩猎、畜牧业等。甲骨文是中国
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 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1.1米
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gān guō用来熔化金属 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 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铸造的时 候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
这说明了什么?
1.33米
司母戊鼎
特点:生产规模大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发现情况: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 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 刑法、医药、 天文历法等
4.发现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 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代青铜器ppt课件

商代青铜器ppt课件
13
所谓“四点式配列”,就是指圆鼎的一足在一耳 的垂直线下,其余两足分别列于另一鼎耳两旁,呈 “四点式配列”。这种配列方式,在视觉上并不对称, 会造成某种不稳错觉。这种配置方式,后期改变为 “五点式配列”,以增强鼎类礼器的稳定和庄重的视 觉效果。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中,因铸造技术的原因,还产 生了特有的一个造型特征,即在鼎、斝等柱状足的器 型中,它们的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 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这种造型特征是在 鉴定商代早期青铜器中必须掌握的。
一种贪食的怪兽。形似饕餮头部形象的装饰
纹样称饕餮纹。云雷纹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
条构成的几何图形。龙纹因其纹样似传说中
龙的形象为名。有的表现屈曲的形态,有的
则是几条龙互相盘绕。夔是传说中的一种近
似龙的动物,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
上蜷。鳞纹形似鱼鳞,常上下几层重叠出现,
此外,有的青铜器饰有鸟纹图案。这些纹饰
12
下面分别叙述商代各个时期青铜器的造型 特征。 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 食器都有三足。而且其中必有一足与一耳成 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不少人还把 这种不平衡感作为仿品对待。 右图为商代早期的青铜鼎,为河南郑州市博 物馆的馆藏品,其一足在一耳的垂直线下, 呈“四点式配列”看上去不稳定。这恰恰是 商代早期鼎的明显特征。
商代晚期青铜羊首勺
商代晚期青铜饕餮垂叶纹贯耳壶
商代中期青铜饕餮纹斝 44
商代晚期青铜四羊首甗 商代晚期青铜师达方45彝
商代晚期青铜龙纹扁足鼎
商代中期青铜兽面纹46 壶
商代晚期青铜共父乙觥
商代中期青铜兽面纹斝
47
商代晚期青铜兽面纹罍
48
商代晚期青铜兽面纹盉
商代,也显示了奴隶主阶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PPT课件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PPT课件
商王与地方势力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
政治上,诸侯、方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 经济上,诸侯、方伯要向商王贡纳各种方物, 包括粮食、土特产品。 军事上,诸侯、方伯有义务为商王戍边,参与 商王对外战争。
从成汤灭夏到盘庚迁殷以前称为商朝的前期, 约二百余年。盘庚迁殷后,商朝各方面获得 大发展,武丁在位的五十多年,是商朝最强 盛的时期。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殷 墟 武 官 村 大 墓
殷墟出土陶排水管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文化
仰韶文化的后期,即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以后的一个时 期,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了铜,并且已会制造简单的小 件铜器。现已知道的最早的青铜器物,是1975年在甘肃 东乡县林家的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址中出土的一 件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铜刀。 到了商代,青铜器冶铸工艺高度发展,商代晚期即殷墟 时期,已经出现特别巨大或精细的器物,技术水平和艺 术水平都很高。西周晚期,事实上是青铜器走向衰落的 时期。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文化
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共传十七世、三十王,历时六百年左右。在 商朝,早期华夏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巅峰,其主要代表是青铜 文化和甲骨文。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文化
《诗经 ·商颂 ·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尚书序》:“自契至成汤八迁。” 张衡《西京赋》:“殷人屡迁,前八后五。” 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 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内服
“外服” 是商朝国家的外围地区,即“四土”,属 于各类地方势力管辖。
从考古学对商文化分布的研究看,商朝国家控制的整 个地区十分广阔,可能东至大海,西至陕西西部,南 跨长江湖南和江西,北抵山西中部,东北到辽宁,西 南至四川。各地方势力与中央之关系因时因地千差万 别。

夏商周的青铜器PPT课件

夏商周的青铜器PPT课件
19
兽面纹家族的凝视
20
pán huī wén
龙 纹
21
鸟纹 关键词:尖钩嘴、羽毛尾 鸟纹在商、西周青铜器中 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纹饰。 虽然传说“天命玄鸟,降 而生商”,玄鸟是商族重 要的图腾,但是直到商代 晚期,鸟纹也多数是作为 辅助纹饰存在的。 22
其他纹饰
23
一条大河~波浪宽
24
25
2
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
(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有特殊重要 性和历史意义,与纯铜(紫铜)相比,青铜 强度高且熔点低。青铜铸造性好,耐磨且化 学性质稳定。 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 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铜+锡+铅→青铜
3
常见的青铜器造型及名字
4
请大家欣赏并用简单的语言 说明一下各朝代的青铜器风格的不同。
——" 以形写神" 9
青铜器中的那些鸟儿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中,以动物为造型者在数量上不算 很多,却是精品迭出。尤其是鸟型器皿,可称得上精 粹中的精粹。殷商时期最常见的是鸮鸟形象;到了两 周,鹤和凤更为常见;秦、汉文化则常见雁形象。
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每一件鸟兽尊都是不可多得的艺 术精品。鸟形器一般开口于鸟兽的背或头,盖上盖子 后,整器浑然一体。这些器物的设计者和制作者们, 能够捕捉到鸟最灵动的瞬间,将之凝固于永恒。看完 以下器物,你一定会惊叹于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魅力。
青铜器的制作方法: 合范法、失蜡法、拼接法
26
了解了这么多。。。
27
謝謝觀賞
28
2019/10/31
2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殷商 粗犷简约
春秋 优雅灵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鸮尊
现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
通高46.3厘米、重16千克,小耳高冠,圆 眼宽喙,双翅并拢,昂首挺胸,粗壮的两 足与下垂的宽尾构成三个支点,稳稳地蹲 坐着……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的妇好鸮尊,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妇好鸮尊共有两件,形制、纹饰、铭文基 本相近,为一对。另一件藏于中国国家博 物馆,通高45.9厘米、重16.7千克。
后母戊 鼎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 的青铜器,重达八百多千克。
有哪些成语与“鼎”有关?
一言九鼎 问鼎中原……
后母戊鼎
采用“泥范铸造法”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
无论是技术还是组织管理,都代表着青铜时代人类文明的高 度,勇于创新、精益求精、默默奉献的工匠精神,是推动人类文 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厚重河南、老家河南——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后母戊鼎
云纹铜禁
莲鹤方壶
鸮尊
Hale Waihona Puke 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郑州的好资源, 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等, 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为我们今后 的工作学习做好准备。
典型代表——青铜绝唱、时代精神、意气风发
莲鹤方壶是一件巨大的盛 酒器,底座是两只侧首吐 舌的怪兽。壶体四面还各 有一只神兽。壶颈两侧装 饰有龙形双耳。它已经数 千年不曾盛酒,但依然盛 满时光之酒的狂野,迷醉 了此刻。被誉为河南省博 物院“镇馆之宝”。
莲鹤方壶 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典型代表——超“萌”战神
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最生动、也最重要的途径,因为文物是 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其承载的丰富历史信息、厚重的 文化内涵以及深刻的民族精神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 滋养。
青铜时代
史学上把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 的时期称为“青铜时代”。在我国历史上主要 涉及夏商周三代,时间跨度为一千六百年。而 青铜时代最突出的代表成就就是青铜器,以其 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揭示了 夏商周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 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例如:1995年,为庆贺联 合国五十华诞,中国政府铸赠 世纪宝鼎——寓意鼎志昌盛。
世纪宝鼎
典型代表——中国智慧
云 纹 铜 禁 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这件文物有何作用呢?
云纹铜禁中“禁”字 有禁戒饮酒之意。警示人 们“美酒虽好,切勿贪 杯!”,戒奢侈,突出彰 显了中国凡事有度的理性 智慧。
云纹铜禁
这件文物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
冠上的明珠”的涡轮叶片。
现代的3D打印技术无法打印涡 轮叶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强度和 精度。一个涡轮叶片工作时产生的 功率相当于一辆坦克发动机的功率, 一个飞机叶片工作时的拉力也相当 于一辆重型卡车(60–100吨)的拉 力。这种力度,3D打印根本完成不 了,而失蜡法却可以很有效地完成。
无论是后母戊鼎,还是云纹 铜禁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 慧与创新,而创新则是中华 文明的核心力量,奠定了中 华文明深厚的根基,同样是 我们今天民族复兴崛起时代 的核心竞争力!
云纹铜禁采用失蜡法铸造 而成,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 失蜡法铸件。
失蜡法
航空发动机当中的核心零
部件涡轮叶片,以及发动
失 机的机匣等部件的制作工
蜡 法
艺是一样的,用的都是我
的 们老祖宗发明的失蜡法。
现 失蜡法在几千年前可以制
代 传
作出精美的云纹铜禁,几
奇 千年后我们借用这种工艺
制造出了被誉为“工业皇
后母戊鼎
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 墟,吴培文等乡亲为保护国 宝,在吴家大院三次转移埋 藏地,最终将其埋藏在吴家 大院东屋,免遭日寇掠夺。 直至抗战胜利,后母戊鼎才 重见天日。
爱国情怀
鼎文化
“鼎”作为 中华民族独有 的重要礼器,象征着团结、统 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 昌盛的吉祥物,被视为中华文 明的象征。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青铜器的功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 使用,表明使用者身份、等级与权力。
青铜钺( yuè )商 戈( gē ) 战国
青铜器的特点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在青铜时代,能够见证着这一时期文明成就高度的就是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文物。
典型代表——国之重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