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控制方案
测量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测量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目标:测量质量控制旨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以下是我们的实施方案。
1.制定测量程序和工艺流程:我们将根据产品特性和测量要求,制定详细的测量程序和工艺流程。
该流程将涵盖从测量设备的选择和校准,到测量操作和结果记录的整个过程。
2.培训和资质认证:我们将对所有负责测量的员工进行培训,
确保他们具备正确使用测量设备和执行测量程序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们将确保所有测量设备和工具都通过合适的资质认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设立质量控制检查点:我们将在测量过程中设立多个质量控
制检查点,以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这包括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校验和校准,对测量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行重复检查等。
4.建立数据跟踪和分析机制:我们将建立一个数据跟踪和分析
系统,以监控测量结果的变化和稳定性。
任何异常变化都将被及时分析和解决,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持续改进和学习:我们将持续改进测量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根据经验和反馈,不断优化测量程序和工艺流程。
同时,我们将积极学习行业最佳实践和先进技术,以提升我们的测量质量控制水平。
实施方案的监督和评估:我们将指定专人负责监督和评估测量
质量控制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
定期进行内部评估,并接受独立第三方的审核,以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我们将能够确保测量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并提供符合要求的测量结果,以支持产品的质量保证工作。
控制点测量方案范文

控制点测量方案范文1.确定测量区域:首先需要确定要测量的区域范围,这个范围可能是一个城市、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自然地理景观。
根据需要,可以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子区域,以便分段进行测量。
2.布置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需要选择并布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通常是一些固定的或者稳定的地物,比如基准点、地标、建筑物角点或者测量桩等。
它们的位置应该能够代表测量区域的位置和特征。
3.确定控制点的坐标系统:测量前需要确定一个坐标系统,以便对控制点进行准确的位置测量和定位。
常用的坐标系统包括地理坐标系(经纬度)和投影坐标系(UTM)。
根据具体要求,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坐标系统。
4.测量控制点:使用测量设备(如GNSS接收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对控制点进行测量和观测。
测量数据应该包括每个控制点的坐标、高程、特征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坐标变换、误差补偿、数据平差等。
根据需求,还可以进行可视化展示、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
6.质量控制和验证: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确保其符合预定的精度和精确度要求。
可以使用无关点检核、闭合差检核、外业验证等方法,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7.更新和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区域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控制点的测量数据。
更新的频率和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总结起来,控制点测量方案包括确定测量区域、布置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数据处理和分析、质量控制和验证、更新和维护等步骤。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这些步骤,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为各种应用需求提供支持。
控制测量方案

控制测量方案1. 引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性,控制测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控制测量方案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和监控,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
本文将介绍控制测量方案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2. 控制测量方案的概念和重要性控制测量方案是通过对产品和生产过程关键参数的测量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及生产过程稳定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了测量目标的确定、测量指标的选择、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的选用、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步骤。
控制测量方案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对产品关键参数的测量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 提高生产效率:准确的测量数据可以帮助生产管理人员了解生产过程的状况,从而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 确保安全性:在一些特殊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化工、石油等,控制测量方案的实施可以提供实时的监测和预警,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 降低成本:通过控制测量方案的实施,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减少废品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
3. 常用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在控制测量方案中,选择合适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技术和方法:3.1 传感器测量技术传感器是控制测量方案中最常用的测量设备之一。
它可以将各种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电路进行放大和处理,最终转换成可供读取和分析的数字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3.2 硬件测量方法硬件测量方法是指通过对生产设备进行改装或增加传感器等硬件装置,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测量和监控。
例如,在流水线上加装称重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产品重量的实时测量,从而控制产品质量。
3.3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生产过程的统计参数和规律,以及对未来的预测。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流程能力指数(Cp/Cpk)、测量系统分析(MSA)等。
测量控制方案

测量控制方案1. 引言测量控制是实现精确测量的关键环节,通过控制测量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测量控制方案,以满足对测量的高要求。
2. 测量控制策略2.1 确定测量目标在制定测量控制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和目标。
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测量范围、测量精度等指标。
2.2 测量设备选择选择适合的测量设备是实施测量控制方案的首要步骤。
在选择测量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测量范围、测量精度、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直接测量、传感器测量或图像处理测量等。
2.3 测量环境控制测量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需要对测量环境进行控制和调节。
常见的测量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
可以通过控制室温、使用恒温恒湿设备、隔离干扰源等方式进行环境控制。
2.4 校准和验证为了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
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参考值比对,对测量设备进行调整和校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验证是指通过与已有数据或标准进行比对,验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测量控制实施3.1 测量前准备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对测量环境进行调节,保持恒定的温度、湿度和气压。
最后,确保测量样品或对象的符合要求,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实施测量在进行实际测量时,需要按照事先设定的测量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
对于复杂的测量任务,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测量系统,以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误操作和干扰,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3 测量结果分析完成测量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首先,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偏差等统计指标。
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比对和验证,与已有数据或标准进行对比,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由谁制定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由谁制定一、前言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
因此,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规范进行,确保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和要求。
本文将就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由谁来进行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1. 什么是工程测量控制方案?工程测量控制方案是在工程施工前,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制定的确保施工过程中测量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细则。
该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测量控制的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分工、测量控制方法、工作程序、质量控制要求、工作安排等内容,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工程测量控制工作的正常运行。
2.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主体根据我国工程测量控制方案制定的相关规定,主要由以下主体进行制定:(1)工程管理单位工程管理单位是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主体之一,其负责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要求,提出测量控制方案制定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同时会对制定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2)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是实施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主要责任单位,负责根据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要求和规定,组织测量控制人员完成测量控制工作,并确保工程测量控制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3)测量控制人员测量控制人员是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的重要实施人员,他们需要根据工程测量控制方案中的要求和要求,进行实际的工程测量控制工作,确保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的一致。
3.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程序(1)编制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初步设想由工程管理单位提出测量控制方案制定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对工程测量控制的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分工、测量控制方法、工作程序、质量控制要求、工作安排等内容进行初步设想。
(2)施工单位参与讨论方案设想施工单位参与初步设想方案的讨论,完善具体实施细则,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3)制定工程测量控制方案按照综合考虑和协商,形成最终的工程测量控制方案,并由工程管理单位颁布实施。
测量控制方案

一、校核起始依据,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2)二、主轴线的测设 (2)三、士米以下及基础施工测量 (3)四、士米以上施工测量 (4)五、装修施工测量 (4)六、放线质量检查工作 (6)七、精度要求 (6)八、仪器选用 (6)九、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6)测量控制方案一、校核起始依据,建立建筑物控制网1.校核起始依据定位测量前,应由甲方提供三个衣刷相互关联的坐标控制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作为场区控制依据点。
以坐标控制点为起始点。
作二级导线测量,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以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作等外附合水准测量,将高程引测至场区内。
平面控制网导线精度不低于1/10000,高程控制测量闭合差不大于士30V L mm(L 为附合路线长度以km计)。
在测设建筑物控制网时,首先要对起始依据进行校核。
根据红线桩及图纸上的建筑物角点坐标,反算出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测。
校测允许误差:角度为士12 〃;距离相对精度不低于为1/15000.对起始高程点应用附合水准测量进行校核,高程校测闭合差不大于士10m V n(n为测站数)。
2.建立建筑物控制网以导线点为依据,测设出距建筑物外边设置控制坐标点,(见附图)。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点必须妥善保护。
二、主轴线的测设1.主轴线的选择该工程的结构按伸缩缝分段,分为法院楼、检察院楼、审判楼三部分,法院楼为9层,检察院楼为9层,审判楼为6层,定控制主轴线时,按流水段的划分将该工程分为三部分进行主轴线的控制。
(具体轴线控制位置详后附图)2.主轴线的测设根据原勘测院提供的控制点0581号点上架设全站仪,后视0582号点后,再分别测出法院楼、检察院楼、审判楼的控制点,作为长期使用。
3.高程控制利用0581号点高程点进行附合测法在场区内布设不少于八个点的水准路线A\B\C\D\E\F,这些水准点作为结构施工高程传递的依据。
三、士米以下及基础施工测量该工程的基础标高为米。
标高传递采用钢尺配合水准仪进行,并控制挖土深度。
工程测量控制测量的方案

工程测量控制测量的方案一、引言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量控制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指的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控制测量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都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测量控制测量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测量控制测量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测量控制测量的意义和目的测量控制测量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的意义和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对于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数据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2、节约资源和减少浪费:通过测量控制测量,可以避免重复测量和测量误差的发生,从而节约资源和减少浪费,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3、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测量控制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测量数据的问题,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因测量数据错误而导致的施工延误和问题。
4、为工程验收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测量控制测量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验收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
三、测量控制测量的内容和方法测量控制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测量数据的检查、测量数据的控制和测量数据的审核。
测量控制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检查、数据对比、质量控制和审核等方法。
1、测量数据的检查测量数据的检查是测量控制测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现场检查和数据对比两个方面。
现场检查主要是对测量过程中的现场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检查测量工具的使用情况、测量操作的符合情况等。
数据对比主要是将测量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并处理测量数据中存在的问题。
2、测量数据的控制测量数据的控制是测量控制测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两个方面。
测量控制施工方案

测量控制施工方案
1.立项:
(1)立项目的:明确建筑工程测量控制的目的和任务,确定施工要求及有关标准,明确测量控制的组织机构、责任人员和其他人员,建立完善的测量控制组织体系。
(2)编制测量控制方案:建立有效的测量控制方案,研究解决测量控制中的具体问题,分层分类编制施工细则,确定测量控制的各项措施,特别是定义测量控制责任分工及范围,把握施工中的安全、质量、进度要求,把握测量控制的各项施工要求。
2.测量控制:
(1)建立基准网络: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制定基准网络的控制点位置,经过测量精度验收,确定基准网络控制点的坐标及相对关系,形成以控制点为基础的基准控制网络,实现施工中的空间测量控制。
(2)设计控制点连线:根据施工实际,设计控制点连线,以实现施工中的平面测量控制,并检验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3)检验测量:根据施工要求,定期检验建筑测量控制情况,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3.施工管理:
(1)质量管理:按照施工细则编制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实施质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控制方案
国道321线球溪至隆昌段(资中至内江)改建公路工程项目F标段
施工测量控制方案
编制:
复核:
批准:
中铁七局武汉公司国道321线F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0一0年一月二十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国道321线球溪至隆昌段改建工程(资中至内江段),路线起于资中县球溪镇经资中、市中区、东兴区,止于东兴区台子上。
路线全长68.82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63.791公里,一级公路5.44公里,本标段段为二级公路与一级公路的衔接段,其中二级公路长291.46m,采用设计速度40km/h的二级公路技术标准。
路基宽度为8.5m,行车道宽度为2×3.75m;一级公路长964.54m,采用设计速度60km/h的一级公路技术标准。
路基宽度为22.5m,行车道宽度为6×3.5m
本标段为第F标段,起讫里程为K59+262~K60+500,线路长1.238公里。
主要工程量四美大桥1座,长394.65米;中桥2座,分别长34m、29.78m,圆管涵1座。
二、测量及控制依据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三、测量控制任务
按照测量规范复测设计单位所交导线点及水准点,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导线点水准点加密,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控制。
四、测量所用仪器及人员
测量仪器为日本托普康GPT-3102N全站仪、科力达DSC432水准仪。
全站仪测角精度2”, 1月检较合格,有效期至 1月。
水准仪每公里中误差为1mm,1月检较合格,有效期至1月。
测量人员:
五、施工测量与施工监测
(一)施工测量方案
为了保证本工程施工时的平面位置、高程的准确及断面尺寸、线型等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本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我们将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精确的测量控制。
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派遣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确保高精度地完成本工程的测量工作,测量中各项精度及技术要求须按有关规定执行。
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采用设计指定的测量体系,并根据设计图纸的道路设计中心线和桥梁设计中心线进行控制。
1、控制测量和辅助准备工作
⑴我们将派施工和测量技术人员实地接桩。
接桩时,对照资料弄清每个控制点的桩号、位置及其三维坐标,并检查各控制桩的稳定性、标注的清晰度,如有问题及时与业主联系,采取措施。
对已移交的桩位,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
被移动或破坏。
⑵施工人员进场后,首先组织进行控制网的复测工作。
复测分两部分进行,即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和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⑶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根据业主所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及国家有关测量规范和有关的设计施工要求进行,以测量控制网作为该工程的平面、高程控制和施工测量放样的首级控制及依据。
为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要对原控制网点采用插点法进行加密,即布设次级的施工控制网。
加密点可在施工现场附近选取较为稳固,并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埋设,且满足通视条件。
加密网中各三角形的内角应在30°~120°之间,困难地区也不应小于25°。
对于布设的加密控制网,经内业平差,从而确定各点坐标,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审核后备用。
⑷各种测量仪器、工具均按有关的质量管理规定,定期送有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取得有关质检部门的合格证书后才能使用。
使用过程中有关人员应经常对所用的仪器、工具进行自检、自校,使之保持在良好状态中。
⑸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好各种有关的测量点,并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测量网点及其它测量点有变动或下沉,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检测。
施工放样要做到放样与复核分离,而且要有放必复,以防止人为因素出现测量偏差。
⑹测量是工程开展的先导,且贯穿整个工程的施工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