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一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内容变动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
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
二、编排特点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
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并且每册第一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1—5增加了).·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新课标与教材解读一、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
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究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编写,主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下面从三个方面做介绍:一、教材的编排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几大板块。
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
“汉语拼音”13课,为便于巩固,将13课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
“识字”全册共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4课,独立成一组。
“课文”全册共20课,5课为一组,编成四组。
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后有练习题。
每组“识字”或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
每个园地后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
书后有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教材中还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图画。
图画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书写即抄写)。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学习说普通话。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写其中100个。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
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内容与提示关于汉语拼音这册教材一开始,仍然安排学习汉语拼音。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数学游戏【教材解读】本单元是新教科书的起始单元,也是儿童进入小学后学习的第一个单元。
教科书一开始就设计了数学活动,意图先让学生在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后再进入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幼小衔接,平稳过渡,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教科书在本单元安排了“在校园里找一找”“在操场上玩一玩”“在教室里认一认”和“在教室里玩一玩”四个游戏活动,以及“学习准备”,每个游戏活动都通过对话的形式提出了一定的数学知识目标。
如“在校园里找一找”要引导学生数校园内物体的数量,用基数和序数表达,一方面让学生熟悉自己的校园,为后面的校园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为即将到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熟悉的游戏活动中有序观察、游戏运动,唤醒幼儿园的已学知识,初步感悟和体验数量及多少,学习前、后、左、右,巩固数数的方法,学会比高矮和比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一一对应思想、分类思想等,让学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幼儿园和实际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数数,会数简单的物体个数,会比较数量较少的物体的多少,会比较具体物体的高矮、大小,也知道简单的方位,如前、后、左、右,所以本单元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都是回顾学生在幼儿园中就已经感悟过的内容。
但是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要求和学习方式有很大区别,幼儿园以学生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为主,学生参与活动比较“自由”,学生的发展不一,而小学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在时间还是活动规范方面都比幼儿园要严格一些。
所以教学的难点是如何组织学生按照要求有序开展活动,并引导学生清晰地运用数量及其他简单的数学知识来表达。
【教学策略】1.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自我意识较强,活动组织较难,进行教室外的游戏活动时可以请其他老师协作。
2.活动时,进度放慢一点,提要求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懂,一个教学环节到位后再进行下一个环节。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分析(2023最新修订)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分析(2023最新修订)1. 简介本文档对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材进行了分析,该教材是在2023年进行了最新修订的。
以下是对教材的一些要点和特色的介绍。
2. 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 包括线条、颜色、形状等基本美术元素的研究。
- 介绍了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想象和情感。
- 涵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基本知识。
3.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4. 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 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 观摩研究:通过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教材特色- 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 突出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 整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元素,增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
- 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
6. 教材评价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材是根据最新修订的课程要求精心设计而成的,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这套教材的特色在于突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以及对学生自由表达的鼓励。
它将为一年级学生的美术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启蒙。
同时,教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对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分析(2023最新修订)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分析(2023最新修订)1. 引言本文旨在对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进行分析。
本版本为2023年最新修订版。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将对教材的特点、内容和目标进行简要概述。
2. 教材特点- 知识点系统化:新版音乐教材在组织结构上更加系统化,将音乐知识点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和编排,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相关内容。
- 多元文化融合: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融入了多元文化元素,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对各种音乐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 综合能力培养:强调音乐教育的综合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表演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教材内容本教材共分为X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
以下是对每个单元的简要描述:- 单元一: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演奏乐器的种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 单元二:研究基本的节奏和音高,进行简单的齐唱训练。
- 单元三:了解不同音乐类型,研究简单乐曲的演奏和表演。
- 单元四:研究简单的节奏,通过打击乐器进行合奏练。
- 单元五: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研究简单乐曲的演奏和创作。
- 单元六:研究乐谱的基本知识和乐器的演奏技巧,进行音乐表演。
- ...4. 教材目标通过研究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包括音乐概念、乐器种类和音乐风格等。
-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学会鉴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
- 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学会唱歌、演奏乐器和进行基本音乐创作。
-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奏和合唱等集体活动提升协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绪表达能力。
5. 结论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通过系统化的知识点、多元文化融合和综合能力培养等特点,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教材内容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表达和合作能力。
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将在音乐领域获得全面的发展。
初中英语人教版第一册教材分析 PPT课件 人教版

•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Peter at 8547298.
Grammar:
主格 形容词性 物主代词
1.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I my
2.指示代词
you your
(this/that) (these/those)
he
his
she
her
it
its
见教材P96
we
our
you your
they their
1. Mr Lee sees three green 2. bees on the tree. 3.2. Bill is picking a big pig 4. from a big ship. 5.3. Peter and his bees sleep 6. in a big jeep.
Hello, Ms. Chen. How are you? I’m Ok, thank you. (3) Hi, Alex. How are you? Great. How’s everything with you? (4) Hi,long time no see, how are you doing? (5) How is it going? (6) What’s up buddy?
281-9176. My/His/Her phone number is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分析.txt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简介
本文档对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进行分析,旨在帮助
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并有助于教学和研究的开展。
教材结构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包含了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
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讲述。
教材内容涵盖了汉字、识字、识别字音、阅读短文、听读故事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研究兴趣,
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主要内容
- 拼音研究:教材通过拼音的研究,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发音
和拼写,为后续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 识字研究:教材呈现了大量的常用字,通过课文和练,帮助
学生记忆字形、识别字义。
- 阅读训练:教材中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包括短文、故事等,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听力训练:教材中有听读故事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如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方式理解故事情节,或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观点等。
-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完成相关练,将课堂研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语文研究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通过对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内容和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指导。
希望本文档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90个字 31个字
32个字 147个字
文化内涵丰富 识字方式多样 重视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
!
! !
!
!
! !
!
写字教学安排有序且得到落实
自然,四季
想象 儿童生活 观察
! !
朗读要求具体化
! !
朗读: 读准字音。
朗读: 读好句子之间的停顿。
认识常用标点: 逗号和句号。
“天然的敬业”精神
“听”“说”
“说”
“听”
“语” “文”
“读”“写”
“读”“写”
语文学习
学生的认知与实践过程
享受“我们的课堂” 应该是从“教课文”到“教语文”,
教师的课堂教学将从教材的奴役中解放出 来。
语文教师将从教材中跳出来,并反过来
驾驭教材。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将能够真正地服 务于学生的成长。
语文教师应当努力使学生养成发现语言 现象、概括语言规律的兴趣和习惯;
•创设语言情境 •开展多向互动 •关注交际过程 •提高语言表达
新增“和大人一起读”
新增“和大人一起读”
?
明确: 教材变换引领着新的教学理念。
1.拼音的地位与作用。 2.强化阅读的作用。 3.注重语言实践。 4.注重语文素养。
课堂上上下下是当然的“主宰”
执着地实施自己的教学活动
注意听别人说话 让别人听得见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 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我们做朋友
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
的眼睛
方,有礼貌
用多大的声音 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
时候要小声说话
方,有礼貌
小兔运南瓜 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
自己的意见
识写分流,多识少写
第一册识字量由400减少到300个。 认300字,写100字。
放缓坡度,减轻负担。 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验阅读的乐趣。
合理安排识字写字序列
科学选择字种: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的字 优先。
合理安排字序:写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 到合体。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集中识字: 识字一、二, 识字加油站,
——教“语文”
教材内容
学生生活
教材内容
学生生活
? ? ?
! !
! !
新教材的变化 ——更关注儿童的需求。 ——把阅读提升到一个非常重
要的地位。
关注孩子们的需求与认知
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再开始学拼音。
? !
?
!
!
! !
!
! !
明确目标 方式多元 精选话题
指向交际
内容
交际目标
学段目标
我说你做
解读新版“语文” 学会“教语文”
语 口头为“语”
我们
文 书面为“文”
我
老
师
课标性质(前言)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 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 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 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 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 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课标性质(前言)
1.激发 培育——感情 2.引导——积累 3.培养——语感 4.发展——思维 5.掌握——方法 6.养成——习惯 7.具有——能力 8.……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 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 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课标性质(前言)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老师
课本(教材)
教学参考书 (教案集、教材解析)
教师要做到:心中装着《课标》,眼 前看着学生,引领学生走进教材,然后又 牵着学生走出教材,走向自己的生活。
课标的要求
课本(教材)
语文老师 教“语文” 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认知
教“语文”
将教材内容“转化”,让语文知识点及方法条理化、系统化,努力提高语
言积累、提供语言实践的材料与方法。
——教“语文”
把教学重点难点“易化”。把学习方Leabharlann “转 化”。——教“语文”
将教材内容“转化”,让语文知识点及方法 条理化、系统化,努力提高语言积累、提供语 言实践的材料与方法。
——教“语文”
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深加工”, 发挥各种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发展。“用教材 教”要求精心组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快乐读书吧
教材目录 我上学了 识字一 汉语拼音 课文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课标的目标和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 (三)写话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
! ! !
!
! !
!
!
! !
! !
! !
! 图画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第一册识字量由400减少到300个。 识字分配合理,分散难点。 识字,写字分开。
认识自然段。
阅读理解: 读懂课文, 找出课文 中明显的 信息。
巩固积累时识 字
不认识的字鼓励学生猜读,特别是借助图画猜读。
“猜”字
突出“识字教学”为重
强调“语言实 践”
学说“短语”
背诵
仿照说“段”
倡导阅读 突出“语用” 引导积累
词 字
词组
学科特点明显,安排有序
学科特点明显,安排有序
句子
自然段
语文老师 看穿教材 看清学生 注重语言实践
例:《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尖尖的(嘴巴) 红红的(眼睛) 甜甜地(笑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漂亮极啦!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 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选择理由: 1. 有语言特点的,提供语言积累的,能够在习作中运用的词句。 2.能够系统性,结构化的知识。 3.能指导学生细致表达的知识、方法。
教给他们贮存语言材料的正确、有效 方法, 促使他们通过自学的积累,逐渐丰
富自己的语言; 让他们在获得新知识的实践过程中,
训练他们把已加工成熟的思想用最得体、 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以语言为桥梁,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 意识、创造思维意识和文化修养意识。
我们都在“路上”…… 让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