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第七章 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即使是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条 件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差异?材料的内部结构不同。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凡原子或分子按一定规律周期性排列的物质,称为“晶 体”。 它具有各向异性,有固定熔点。 如:固体金属 1、晶 格: 抽象、用于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形式的几何空间格架。 2、晶 胞: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 3、晶格常数:晶胞的棱边长度。 ( 1Å =10-8cm) 4、晶 面: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 晶 向:晶体中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中心的直线,表示空间排 列的一定方向。 同一晶格中不同晶面、晶向上原子排列的疏密程度不同→原子间结 合力不同→∴晶体是有“各向异性”原因。
4、失效:当零件使用时出现了无法正常工作,失去原有的预定 工作效能,如:过量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磨损、断裂等均 称为~ 。 5、内力:金属受载荷作用时,为保持其不变形,在材料的内 部作用着与外力相对抗的力。 6、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拉伸、压缩载荷下,横截面积上的应力计算: б = F / S (单位 Pa或 MPa N / m2或N/m m2)
注: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材料→国标规定用:规定残余伸长 应力б0.2表示. бs 或 б0.2都是衡量材料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数值↑,工 件允许工作应力↑,工作时工作应力不允许超过屈服点,否则 会出现塑性变形。它们是评定金属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机械零 件设计主要依据. 2)、抗拉强度:бb材料在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бb = Fb / So 注:零件在工作中所受的应力,不允许超过бb,否则会断裂. ∴它也是零件设计\选材的重要依据.
5、金属的晶格类型: 1)、体心立方晶格: 其晶胞为一立方体,a=b=c; 原子位于8个顶角和立方体中心。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册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册答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册答案绪论填空题1成分组织热处理性能2.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合金3.成分热处理性能性能思考题答:机械工人所使用的工具、刀、夹、量具以及加工的零件大都是金属材料,所以了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相关知识。
对我们工作中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根据材料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和刃磨刀具几何参数;选择适当的切削用量;正确选择改善零件工艺性能的方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填空题1.非晶体晶体晶体2.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3.晶体缺陷间隙空位置代刃位错晶界亚晶界4.无序液态有序固态5.过冷度6.冷却速度冷却速度低7.形核长大8.强度硬度塑性9.固一种晶格另一种晶格10.静冲击交变11.弹性塑性塑性12.材料内部与外力相对抗13.内力不同14.外部形状内部的结构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选择题1.A 2.C B A 3.B名词解释1.答:晶格是假想的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晶胞是能够完整地反映晶体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2.答:只由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单晶体;由很多的小晶体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
3.答:弹性变形是指外力消除后,能够恢复的变形;塑性变形是指外力消除后,无法恢复的永久性的变形。
4.答:材料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为保持其不变形,在材料内部产生的一种与外力相对抗的力,称为内力;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内力就称为应力思考与练习1.冷却曲线上有一段水平线,是说明在这一时间段中温度是恒定的。
结晶实际上是原子由一个高能量级向一个较低的能量级转化的过程,所以在结晶时会放出一定的结晶潜热,结晶潜热使正在结晶的金属处于一种动态的热平衡,所以纯金属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2.生产中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增加过冷度、采用变质处理和采用变质处理等。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共57页文档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有色金属及其合 金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章至第七章

第六章 铸铁(P108)
第一节 铸铁的组织与分类
三、铸铁的分类: 铸铁的分类: 2、按石墨形态不同分: 、按石墨形态不同分: (1)普通灰铸铁:石墨呈曲片状 )普通灰铸铁: (2)可锻铸铁:石墨呈团絮状 )可锻铸铁: (3)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 )球墨铸铁: (4)蠕墨铸铁:石墨呈蠕虫状 )蠕墨铸铁:
<0.1%
2、性能:强度和塑性超过灰铸铁和可锻铸铁,接近铸钢,而 、性能:强度和塑性超过灰铸铁和可锻铸铁,接近铸钢, 铸造性能和切削性能比铸钢要好。 铸造性能和切削性能比铸钢要好。 3、牌号及用途: 、牌号及用途: 球铁”二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字头“ 由“球铁”二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字头“QT”,后面的一组表 , 示最小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数值的数字组成。 示最小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数值的数字组成。 用途见P114 表6-3 用途见
第六章 铸铁(P108)
第二节 常用铸铁简介
一、灰铸铁: 灰铸铁: 1、成分与组织:2.77-3.6%C、1.0-2.2%Si、S<0.15%、P<0.3% 、成分与组织: 、 、 < 、 < 2、性能和孕育处理(变质处理):就是在浇注前往铁水中投 ):就是在浇注前往铁水中投 、性能和孕育处理(变质处理): 入少量硅铁、硅钙合金等作为孕育剂, 入少量硅铁、硅钙合金等作为孕育剂,使 铁水内产生大量 均匀分布的晶核,使石墨片及基体组织得到细化。 均匀分布的晶核,使石墨片及基体组织得到细化。 3、牌号及用途: 、牌号及用途: 灰铁”二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字头“ 由“灰铁”二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字头“HT”及后面的一组表 及后面的一组表 示最小抗拉强度数值的数字组成。 示最小抗拉强度数值的数字组成。 用途见P111 表6-1 用途见
第六章 铸铁(P108)
第二节 常用铸铁简介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1、 说明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牌号等。
2、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3) 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4) 了解热处理的一般原理及其工艺。
(5) 了解热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 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 在组织教学时,应根据所学工种,结合实际生产,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有“*”的为选学内容。
(3) 加强实验和参观,增强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4) 有条件的可辅以电化教学,是教学直观而生动。
2、 教学要求、内容、建议及学时分配。
(总学时80课时,开课时间为:高一上期)绪论 总学时 1教学要求1、 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 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1、 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目的。
2、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内容。
3、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史。
4、 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1、 结合实际生产授课,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2、 展望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前景。
第1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总学时2教学要求1、 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
2、 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 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内容§1-1 金属的晶体结构1、 晶体与非晶体2、 晶体结构的概念3、 金属晶格的类型§1-2 纯金属的结晶1、 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及过冷度2、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3、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4、 金属晶体缺陷§1-3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教学建议1、 晶体结构较抽象,可使用模型配合讲课。
硬质合金

1 硬质合金的概念硬质合金是以高硬度、耐高温、耐磨的难熔金属碳化物(WC、TiC、CrZC3等)为主要成分,用抗机械冲击和热冲击好的铁族金属(Co、Mo、Ni等)作粘结剂,经粉末冶金方法烧结而成的一种多相复合材料[1]。
硬质合金也是由难熔金属硬质化合物(硬质相)和粘结金属经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的高硬度材料[2]。
难熔金属硬质化合物通常指元素周期表第IV、V、VI族中过渡元素的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硅化物。
硬质合金中广泛使用的是碳化物,主要是碳化钨和碳化钽。
这些碳化物的共同特点是: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常温下与粘结金属的相互溶解作用很小等。
粘结金属应当符合下列要求:硬质合金的工作温度(1000℃)下不会出现液相;能较好的润湿碳化物表面;在烧结温度下不与碳化物发生化学反应;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能较好等。
铁族金属及其合金能不同程度地满足上述要求。
其中最好的是钴,其次是镍,铁很少单独使用。
钨钴类硬质合金它由WC和Co组成,代号为YG,相当于ISO的K类。
我国常用的牌号有YG3,YG3X,YG6,YG6X,YG8等。
代号后面的数字为该牌号合金含钴量的百分数,X为细晶粒组织,无X为中晶粒组织。
随含钴量增加,材料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增加,但硬度,耐热,耐磨性逐渐下降。
YG类硬质合金主要用于加工硬,脆的铸铁,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一般不宜于加工钢料,因为切钢时切削温度比较高,容易产生粘结与扩散磨损而使刀具迅速钝化。
但细晶粒组织的这类合金可用于加工一些特殊硬铸铁,不锈钢,耐热合金,钛合金等材料,因这时切削力大并集中于切削刃附近易崩刃,而YG合金的强度,韧性较好,导热性也不错,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YG类合金中添加少量的TaC(NbC)时,可明显提高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而不降低韧性,如YG6A,YG8A,(YG813)等牌号[3]。
至今硬质合金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从普通合金到亚微米级(0.5~1μm)晶粒合金,再到超细级(0.1~0.5μm),以及至今的纳米级(≤0.1um)硬质合金。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习题答案:第七章 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习题答案第七章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1.纯铜的性能有何特点?纯铜的牌号如何表示?答:铜的密度为8.96 ×103 kg/m3,熔点为1083℃,其导电性和导热性仅次于金和银,是最常用的导电、导热材料。
它的塑性非常好,易于冷、热压力加工,在大气及淡水中有良好的抗蚀性能,但纯铜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中表面会产生绿色铜膜,称为铜绿。
纯铜强度低,虽然冷加工变形可提高其强度,但塑性显著降低,不能制作受力的结构件。
按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工业纯铜和无氧铜两类,我国工业纯铜有三个牌号:即一号铜(99.95%Cu)、二号铜(99.90%Cu),三号铜(99.7%Cu),其代号分另为T1、T2、T3;无氧铜,其含氧量极低,不大于0.003%,其代号有TU1、TU2,“U”是“无”字汉语拼音字首。
2.铜合金有哪几类?它们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答:常用的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白铜三大类。
黄铜是以锌为主加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白铜是以镍为主加合金元素的铜合金,除了黄铜和白铜外,所有的铜基合金都称为青铜。
按主加元素种类的不同,青铜又可分为锡青铜、铝青铜、硅青铜和铍青铜等。
3.锌的含量对黄铜的性能有何影响?答:锌含量在32%以下时,随锌含量的增加,黄铜的强度和塑性不断提高,当锌含量达到30%一32%时,黄铜的塑性最好。
当锌含量超过39%以后,强度继续升高,但塑性迅速下降。
当锌含量大于45%以后,强度也开始急剧下降,所以工业上所用的黄铜Zn含量一般不超过47%。
4.青铜按生产方式分为哪两类?它们的牌号如何表示?答:按生产方式也可分为压力加工青铜和铸造青铜两类。
压力加工青铜的代号由“Q”+主加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含量+其他加人元素的含量组成,如QSn4一3。
铸造青铜的牌号表示方法由“ZCu”+主加元素符号+主加元素含量+其他加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含量组成。
如ZCuSn5Pb5Zn5等。
5.含锡量对锡青铜的性能有何影响?答:锡含量较小时,随着锡含量的增加,青铜的强度和塑性增加,当锡含量超过5%~6%时,其塑性急剧下降,强度仍然高。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模块九 课题一铜及铜合金

加入Zn
加入Ni
加入Sn、 Al、Si、 Be、Ti等
黄铜 白铜
青铜
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
一、
纯铜呈紫红色,故又称为紫铜,如图9-3所示。纯铜的密度为8 968×10 3 kg/m 3,熔 点为1083 ℃,其导电性和导热性仅次于金和银,是最常用的导电、导热材料。它的塑性 非常好,易于冷、热压力加工,在大气及淡水中有良好的耐蚀性能,但纯铜在含有二氧化 碳的潮湿空气中表面会产生绿色铜膜称为铜绿。
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
2 白铜是指以Cu-Ni为基的合金。Ni和Cu在固态下能完全互溶,所以各类铜镍合金均为单
相α固溶体,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只能用固溶强化和加工硬 化来提高其强度。
白铜具有较高的耐蚀性和优良的冷热加工成形性,是精密仪器仪表、化工机械、医疗器 械及工艺品制造中的重要材料,如图9-6所示。 白铜的牌号用“B”加镍含量表示,三元以上的白铜用“B”加第二个主添加元素符号及 除基元素铜外的成分数字组表示。如B30表示含Ni量为30%的白铜;BMn3-12表示含锰量为 3%、含镍量为12%的锰白铜。
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
3 除了黄铜和白铜外,所有的铜基合金都称为青铜。按主加元素种类的不同,青铜可分为 锡青铜、铝青铜、铍青铜和硅青铜等;按生产方式也可分为压力加工青铜和铸造青铜两类。 图9-7所示为古代青铜件。
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
压力加工青铜的代号由“Q” +主加元素符号及含量+其他加入元素的含量组成。例如, QSn4-3表示含锡量为4%、含锌量为3%、其余为铜的锡青铜;QAl7表示含铝量为7%、其余为 铜的铝青铜。 铸造青铜的牌号表示方法与铸造黄铜的牌号表示方法相同,均由“ZCu” +主加元素符号 +主加元素含量+其他加入元素符号及含量组成,如ZCuSn5Pb5Zn5、ZCuAl9Mn2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Al7表示含铝量为7%,其余为铜的铝青铜。
铸造青铜的牌号和铸造黄铜的牌号:ZCu+主加元素符 号+主加元素含量+其他加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含量组成。 例如: ZCuSn5Pb5Zn5、ZCuAl9Mn2。
(1)锡青铜
锡青铜是以锡为主要合金 元素的铜合金,是人类历史上 应用最早的金属。
(GB/T16474一1996)规定:
我国变形铝及铝合金采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 牌号和四位字符体系牌号两种命名方法。
按化学成分已在国际牌号注册组织注册命名 的铝及铝合金,直接采用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国 际牌号注册组织未命名的,则按四位字符体系牌 号命名。两种牌号命名方法的区别仅在第二位, 字符体系牌号第二位为英文大写字母。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的成分、牌号
和应用。 2.增强学生对常用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的感性
认识。 3.加深学生对常用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的性能
的了解。
二、实验器材
1.洛氏硬度计、台虎钳、砂轮机、锉刀、手锤、 錾子等。
2.铜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硬质合金试样
(也可用旧件代替)。
三、实验步骤
以碳化钽或碳化铌取代YT类硬质合金中的一部分碳 化钛制成。
由于加入碳化钽(碳化铌),显著提高了合金的热硬 性,常用来加工不锈钢、耐热钢、高锰钢等难加工的材料。
牌号用YW+顺序号表示。如YW1、YW2等。
硬质合金刀片及刀具
§7-5比较常用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的性能
一、实验目的 二、实训器材 三、实验步 四、注意事项在室温下进行的时效称为自然时效。
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时效称为人工时效。
含铜4%的铝合金的自然时效曲线
*§7-3 钛及钛合金
一、纯钛(Ti) 二、钛合金
一、纯钛(Ti)
纯钛是一种银白色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现象的 金属;在882℃以下为密排六方晶格,称为α—钛 (α—Ti),在882℃以上为体心立方晶格,称为 β—钛(β—Ti)。
(1)普通黄铜
普通黄铜是Cu—Zn的二元合金。普通黄铜又分为单 相黄铜和双相黄铜:
单相黄铜——当锌含量小于39%时,锌全部溶于铜中 形成α固溶体。
双相黄铜——当锌含量大于等于39%时,除了有α固 溶体外,组织中还出现了以化合物CuZn为基体的β固溶体。
锌含量对黄铜力学性能的影响
(2)特殊黄铜
在普通黄铜的基础上加入Sn、Si、Mn、Pb、Al等元素, 形成的铜合金。
§7-1 铜及铜合金
铜及铜合金的分类
一、纯铜(Cu) 二、铜合金
一、纯铜(Cu)
呈紫红色,故又称为紫铜 ; 密度:8.96 ×103 kg/m3; 熔点:1083℃; 导电性和导热性仅次于金和 银。
铜丝
按化学成分不同:工业纯铜和无氧铜。 我国工业纯铜有三个牌号: 一号铜(99.95%Cu),代号T1 二号铜(99.90%Cu),代号T2 三号铜(99.70%Cu),代号T3。 无氧铜含氧量极低,不大于0.003%,其代号有 TU1、TU2,“U”是“无”字汉语拼音字首。
二、常用的硬质合金
1.钨钴类硬质合金(K类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为碳化钨及钴。其牌号用YG+数字表示, 数字表示含钴量的百分数。例如YG8表示钨钴类硬质合 金,含钴量为8%。
2.钨钴钛类硬质合金(P类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为碳化钨、碳化钛及钴。其牌号用YT+数 字表示,数字表示碳化钛的百分数。例如YT5表示钨钴钛 类硬质合金,含碳化钛5%。
工业高纯铝:99.85%~99.9%,用于作铝合金的原料、 特殊化学器械等,代号L00、L0。
工业纯铝:98.0%~99.0%, 用作管、线、板材和棒材, 代号L1~L6。
高纯铝后的编号数字越大,纯度越高;工业纯铝代号 后的编号数字越大,纯度越低。
2.铝合金
根据成分特点和生产方式不同分:变形铝合金和铸造 铝合金。
一、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
二、常用的硬质合金
一、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
1.硬度高、红硬性高、耐磨性好的硬质合金,在 室温下的硬度可达86~93 HRA,在900~1000℃温度下仍 然有较高的硬度,故硬质合金刀具在使用时,其切削速 度、耐磨性及寿命均比高速钢显著提高。
2.抗压强度比高速钢高,但抗弯强度只有高速钢的 1/3~1/2,韧性差,约为淬火钢的30%~50%。
纯铜的牌号、化学成分和用途
二、铜合金
为了满足制作结构件的要求,工业上广泛采 用在铜中加入合金元素而制成性能得到强化的铜 合金,常用的铜合金可分为:
1.黄铜 2.白铜 3.青铜
1.黄铜
黄铜是以锌为主加合金元素的铜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 性能,易加工成形,对大气、海水有相当好的抗蚀能力。
按所含合金元素的种类可分为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 按生产方式可分为压力加工黄铜和铸造黄铜。
目前,我国的铝合金生产厂家和企业已普遍 采用此标准。
3.铝合金的强化
在铝合金的相图中,将B溶质含量在D~F之间的变形 铝合金加热到α相区,经保温后迅速水冷(这种淬火称固溶 处理),在室温下得到过饱和的α固溶体。这种组织是不稳 定的,在室温下放置或低温加热时,有分解出强化相过渡 到稳定状态的倾向,而使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这种现象 称为时效。
α+β—钛合金的强度、耐热性和塑性都比较 好,并可以热处理强化,应用范围较广。
§7-4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是指将一种或多种难熔金属硬碳化物和黏 结剂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生产的一类合金材料。即 将高硬度、难熔的碳化钨(WC)、碳化钛(TiC)、碳 化钽(TaC)等和钴(Co)、镍(Ni)等黏结剂金属,经 制粉、配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压制成形,再通过高 温烧结制成。
B30表示含Ni量为30%的白铜。 BMn3-12表示含Mn为3%,含Ni为12%的锰白铜。
3.青铜
除了黄铜和白铜外,所有的铜基合金都称为 青铜。按主加元素种类的不同,青铜可分为锡青 铜、铝青铜、硅青铜和铍青铜等。按生产方式也 可分为压力加工青铜和铸造青铜两类。
古 代 青 铜 文 化
压力加工青铜牌号:Q+主加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含量+ 其他加入元素的含量。例如:
硬质合金中,碳化物含量越多,钴含量越少,则合金 的硬度、热硬性及耐磨性越高,合金的强度和韧性越低。 含钴量相同时,YT类硬质合金由于碳化钛的加入,合金 具有较高的硬度及耐磨性,同时,合金的表面会形成一层 氧化薄膜,切削不易粘刀,具有较高的热硬性;但其强度 和韧性比YG类硬质合金低。
3.钨钛钽(铌)类硬质合金(M类硬质合金)
2.β-钛合金
β-钛合金中主要加入铜、铬、铝、钒和铁等 促使β相稳定的元素,它们在正火或淬火时容易将 高温β相保留到室温组织,得到较稳定的β相组织。
具有良好的塑性,在540℃以下具有较高的强 度,但其生产工艺复杂,合金密度大,故在生产 中用途不广。
3.α+β—钛合金
除含有铬、钥、钒等β相稳定元素外,还含有 锡、铝等α相稳定元素。在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发 生β→α相转变,室温下为α+β两相组织。
铸造黄铜(包括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牌号:ZCu+主 加元素符号+主加元素含量+其他加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含 量组成。例如:ZcuZn38,ZCuZn40Mn2等。
2.白铜
白铜是以镍为主加合金元素的铜合金。具有很好的冷 热加工性能,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只能用固溶强化和加 工硬化来提高强度。
牌号:B+镍含量。 三元以上的白铜牌号:B+第二个主添加元素符号及 除基元素铜外的成份数字组表示。例如:
铝及铝合金的应用
一、铝及铝合金的性能特点
1.密度小,熔点低,导电性、导热性好, 磁化率低
2.抗大气腐蚀性能好 3.加工性能好
二、铝及铝合金的分类、代号、牌号和用途
铝及铝合金的分类
1.纯铝(Al)
按纯度分为高纯铝、工业高纯铝、工业纯铝。
高纯铝:99.93%~99.996%,用于科研, 代号L01~ L04。
密度小(4.58g/cm3) ,熔点高(1677℃), 热膨胀系数小,塑性好,容易加工成形;在550℃ 以下有很好的耐蚀性,不易氧化,在海水和蒸汽 中的抗蚀能力比铝合金、不锈钢和镍合金好。
二、钛合金(α型、α+β型、β型)
1.α-钛合金
主要合金化元素有Al和Sn。在室温或较高温度 时均为单相α固溶体组织,不能热处理强化。常温 下,它的硬度低于其他钛合金,但高温(500~600 ℃)条件下其强度最高,α-钛合金组织稳定,焊 接性良好。
(2)铝青铜
含铝量为5%~12%。
(3)铍青铜
含铍量为1.7%~2.5%。
(4)硅青铜
铸态锡青铜的力学性 能与含锡量的关系
§7-2 铝及铝合金
铝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导电传热性及延展性的 轻金属。
铝中加入少量的铜、镁、锰等,形成坚硬的 铝合金。
一、铝及铝合金的性能特点
二、铝及铝合金的分类、代号、牌号和用途
根据加入元素不同,分别称为锡黄铜、硅黄铜、锰黄 铜、铅黄铜和铝黄铜等。
普通压力加工黄铜牌号:H+ 平均含铜量。例如:H62 表示含铜62%,其余为Zn的普通黄铜。
特殊压力加工黄铜牌号:H + 主加元素符号(除锌外) + 平均含铜量 + 主加元素平均含量。例如:HMn58-2,表 示含铜量为58%、含锰量为2%的特殊黄铜。
变形铝合金根据性能不同分:防锈铝、硬铝、超硬铝 和锻铝。
按国家标准(GB3190-1982)规定:
防锈铝、硬铝、超硬铝和锻铝代号分别用LF、LY、LC、 LD等字母及一组顺序号表示,如LF5、LY1、LC4、LD5。
铸造铝合金按加入的主要合金元素的不同,又分为Al -Si系、Al-Cu系、Al-Mg系和Al-Zn系合金,其代号用 ZL+3个数字表示,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合金的类别(1为 Al-Si系,2为Al-Cu系,3为Al-Mg系,4为Al-Zn系), 后两位为合金的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