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中的声调

合集下载

如何正确运用普通话中的声调规则

如何正确运用普通话中的声调规则

如何正确运用普通话中的声调规则声调是普通话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正确表达和理解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掌握普通话中的声调规则,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还能增强沟通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运用普通话中的声调规则。

一、声调的概念声调是语言中声音的音高、音调等特点的总称。

在普通话中,声调分为四个等级:平声、仄声、上声和去声。

每个字有且只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声调的正确运用将有助于准确理解和表达意思。

二、四声的特点1. 平声:发音时声调平坦、音高不变。

平声一般出现在单韵母或者韵母前的声母上。

例如:爸(bā), 妈(mā)2. 仄声:发音时声调先高后低。

仄声一般出现在以声母和韵母结尾的字上。

例如:头(tóu), 非(fēi)3. 上声:发音时声调先低后高。

上声一般出现在以单韵母结尾的字上。

例如:西(xī), 姊(zǐ)4. 去声:发音时声调一直保持低音。

去声一般出现在以声母和韵母结尾的字上。

例如:伯(bó), 服(fú)三、正确运用声调规则1. 词语的声调在普通话中,一个词语的声调是固定的,不会根据上下文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学习者需要注意确保将词语的声调正确地表达出来,以减少歧义的产生。

2. 语句的声调在一句话中,普通话的声调会根据词语的连读或者重读而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重读的词语声调会被突出,而连读的词语声调会被平滑连贯的表达出来。

3. 语气助词的运用普通话中的语气助词如“呀”、“啦”等,也具有一定的声调规则。

在使用语气助词时,需要根据语境和意义来选择正确的声调。

比如,在表示惊讶的语境下,声调可能会较高;而在表示肯定的语境下,声调可能会较低。

四、声调练习为了正确运用普通话中的声调规则,以下是一些练习方法:1. 写音调符号在学习普通话时,可以使用音调符号(如阴平“ˉ"、阳平“ˊ"、阳上“ˇ"、阴去“ˋ"等)来标记每个字的声调,加强对声调规则的记忆和理解。

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

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

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1.阴平。

高而平,叫高平调。

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

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

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

由3度到5度,简称35。

例字:麻、毒、荚、贤、铜。

3.平声。

由半低音降至低音再升至半高音,叫降调值。

由2度降至1度,再升至4度,缩写。

例字:马、赌、甲、显出、桶。

4.去声。

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

由5度到1度,简称51。

例字:骂、度、价、县、痛。

普通话声调的调类和音值可以综合为下面的表中:调类调值调型调号例字阳平 55 低平 - 基准:咪mī,身shēn阳平 35 中升 / 例:迷mí,神shén上声再降升√ 基准:米mǐ,检shěn去声 51 全降例:密mì,慎shèn(二) 韵母我们平常说话,总是一个一个音节连在一起发音的。

音节和音节相连时,有的音节的调值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变调是汉语许多方言都有的现象,最常见的变调是后面音节的调值影响前面音节的调值。

下面我们介绍普通话里两种重要的变调。

1.平声的韵母。

两个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就是上声时,这个上声受它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出现韵母。

规律就是: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变为35。

例如:买米、好酒、土改、检举、冷水。

上声和非上声相连时,前一个平声的音值由变成21(半上)。

⑴上声加阴平,例如:买姜、好书、写诗、语音。

⑵平声提阳平,比如:买油、不好房、两条、语言。

⑶上声加去声,例如:买菜、好戏、写信、美味。

2.“一”和“不”的韵母。

“一”的.本调是阴平,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

例如:一、第一。

在阴平、阳平、上声的前边读时发生变调,改读为51去声。

⑴“一”提阴平,比如:一斤、一天、一杯。

⑵“一”加阳平,例如:一元、一年、一条。

⑶“一”加之声,比如:一两、一晚、一本。

“一”在去声的前边改读为35阳平。

例如:一寸、一夜、一个。

“不”的本调就是回去声,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阳入。

普通话的声调

普通话的声调
普通话的声调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 也叫字调。声调同声母、韵母一样, 也叫字调。声调同声母、韵母一样,具 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声调主要决定于音 高,同一个人的不同的音高变化是由控 制声带的松紧决定的。声带越紧, 制声带的松紧决定的。声带越紧,声调 越高;声带越松,声凋越低。 越高;声带越松,声凋越低。 ® 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 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 ® 提示:声母、韵母都相同, 提示:声母、韵母都相同,但声调不 词的含义就不一样。 同,词的含义就不一样。
破例 示 建

宴会 画像 范 大会 快报 致意
3、四字词声调练习
®通过这个练习,可以锻炼灵活 通过这个练习,
运用四声正音的技巧。 运用四声正音的技巧。读的时 气息要控制好, 候,气息要控制好,放开声一 口气很通畅地发出来。 口气很通畅地发出来。
(1)按四声顺序排列 中国伟大 山河美丽 天然 宝藏 资源满地 阶级友爱 中流 砥柱 工农子弟 千锤百炼 身强 体健 精神百倍 心明眼亮 光明磊 落 山明水秀 花红柳绿 开渠引 灌
(2)阳平及阳平调练习
® 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 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
直到最紧, 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 高。 ® 人、民、银、行、连、 ® 年、和、平、农、民、 ® 犁、田、圆、形、循、
(3)上声及上声调练习
® 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 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
松弛下来,稍稍延长, 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 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 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 ® 彼、此、理、解、享、 ® 想、美、满、永、远、 ® 友、好、管、理、很、
丰收 香蕉 班车 单一

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

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

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一、概述汉语方言是指汉族人所使用的不同地区口音和语言的总称,根据声调的不同,可以将汉语方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声调是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能够改变词的意义。

不同的方言区域有着不同的声调系统,下面是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

二、普通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去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入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三、粤语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高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高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低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低去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四、四川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阴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阳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去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五、湖南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阴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阳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阴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阳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六、福建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阴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阳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阴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阳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七、总结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方言之间的声调差异。

普通话中的声调

普通话中的声调

普通话中的声调
普通话中的声调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一) 声调及作用
1. 声调:主要指某些语言中每一个音节所固有的能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又叫字调
2. 声调的变化是语言富有音乐性,各种声调的有规律的安排可以构成诗歌的节奏
3. 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二) 调值和调类
1. 调值:声调的实质,指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形式。

普通话里有高平调(55)、高开调(35)、降开调(214)、全降调(51)
2. 调类:声调的种类。

普通话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升、去声
(三) 声调的标记法:五度标记法
四声发音口诀
(四) 声调练习
1. 应该在气息、声调、功名有一定控制的情况下进行,若控制不好,容易在上升、去声上出毛病
2. 声调是否追却是语音是否表追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声调不准,而感觉到口音不准的情况很多
3. 练习时可采用单音节联系以及各种组合方式的多音节练习
(五) 声调练习注意事项
1. 阴平往往发的不够高、易下滑,把55变成53
2. 阴平为窄元音时发音容易挤
3. 阳平发音容易拐弯,将35读成335
4. 上声音下行下不去,上行发不到家
5. 取胜字发音容易劈、破,尤其是去声音节作重音时
6. 发欺生不要挤,不用拙力,始终有气息支撑的感觉下载全文。

普通话声调变化规律讲解

普通话声调变化规律讲解

声调变化的音强特征
声调的音强变化 是普通话声调变 化的重要特征之
一。
添加标题
在普通话中,声 调的音强变化与 音高变化密切相 关,不同声调的
音强不同。
添加标题
在普通话中,上 声的音强最弱, 其次是阳平,最 强的声调是去声。
普通话声调的音 强变化规律可以 帮助人们更好地 掌握普通话的语 音特点,提高语 音的准确性和自
“八”的变调规 则:在阴平、阳 平、上声前不变 调,在去声前变 阳平。
上声的变调规则
上声+非上声(非上 声指阴平、阳平、去 声和轻声)→35调

两个上声相连,前一 个上声变阳平
上声+上声→21调值
三个上声相连,前两 个上声变阳平
普通话声调变化的语音特征
第三章
声调变化的音高特征
声调变化与音高变化密切相关题
声调变化的音色特征
音高变化:普通话声调的高低变 化是音色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音长变化:普通话声调的长短变 化也是其音色变化的特征之一, 不同声调的音长也不同。
音强变化:声调的强弱变化也是 音色变化的表现之一,不同声调 的音强不同。
音质变化:普通话声调的音质变 化也是其音色变化的特征之一, 不同声调的音质也有所不同。
普通话声调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声调的定义
声调是汉语音节中不可缺少的 部分,用来表示音节的高低、 升降和变化。
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声调的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意 义和情感,是汉语语音的重要 特征之一。
掌握声调的变化规律对于提高 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具 有重要意义。
普通话声调的种类和作用
普通话声调变化规 律
X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普通话考试的声调练习方法

普通话考试的声调练习方法

普通话考试的声调练习方法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其声调的准确掌握对于清晰、准确的表达至关重要。

在普通话考试中,声调的正确运用是一个重要的考核点。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普通话考试的声调练习方法。

一、了解普通话的声调特点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阴平(一声):声调高而平,发音时声音高且平稳,调值为 55。

阳平(二声):声调由中升到高,发音时声音从 3 度升到 5 度,调值为 35。

上声(三声):声调先降后升,发音时声音先从 2 度降到 1 度,然后再升到 4 度,调值为 214。

去声(四声):声调从高降到低,发音时声音从 5 度降到 1 度,调值为 51。

要准确发出每个声调,首先需要清晰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调值。

二、多听标准的普通话多听标准的普通话音频,如新闻联播、普通话教学录音等。

通过倾听,让耳朵熟悉正确的声调发音,培养语感。

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刻意去注意每个字的声调,感受声调的变化和节奏。

三、进行声调的单独练习1、阴平练习可以选择一些阴平字,如“妈、飞、歌”等,反复练习发音,保持声调的高平稳定。

2、阳平练习例如“麻、房、河”等阳平字,注意声调从中间升到高,发音要流畅。

3、上声练习“马、好、我”等上声字的练习要注意先降后升的声调变化,降和升的过渡要自然。

4、去声练习“骂、放、课”等去声字,发音时要干脆利落地从高降到低。

四、结合词语和句子练习单独练习声调后,要结合词语和句子进行综合练习。

这样可以更好地感受声调在实际语言中的运用。

比如:“阴平+阳平”的词语“飞机”“阳光”;“阳平+上声”的词语“阳台”“水手”;“上声+去声”的词语“理想”“主要”;“去声+阴平”的词语“大家”“放心”等。

句子练习如:“今天阳光明媚,是个出游的好天气。

”“我喜欢唱歌跳舞。

”五、模仿朗读选择一些优秀的普通话朗读作品,进行模仿朗读。

在模仿的过程中,注意模仿原声的声调、语气和节奏。

通过模仿,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声调在语流中的变化和运用。

普通话声调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普通话声调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普通话声调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也叫字调。

声调同声母、韵母一样,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声调主要决定于音高,同一个人的不同的音高变化是由控制声带的松紧决定的。

声带越紧,声调越高;声带越松,声调越低。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普通话声调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欢迎借鉴参考。

(1)阴平:阴平调值是55,发音时声带始终是拉紧,声音又高又平,阴平有为其它三个声调定高低的作用,如果阴平调值掌握不好,会影响其他声调的发音。

有些人阴平读得过低或过高,造成去声降不下来,阳平高不上去的毛病。

练习阴平,可先用单韵母读出高、中、低三种不同的平调,体会发高音时声带拉紧,发低音时声带放松的不同感觉。

这种练习不但可以比较出阴平的高平调值,而且可以训练控制声带松紧的技能,为掌握好复杂的升、降、曲三种声调打下基础。

(2)阳平:阳平调值是35,发音时声带由不松不紧,逐渐拉紧,声音由不高不低升到最高。

多数人读不好这个调值是高音升不上去,主要原因是起点太高,声带已相当紧了,无法再紧,音高也就不能再升。

纠正的方法是设法把声带放松,然后再拉紧。

可以先读一个去声,把声带放松,紧接着读一个升调,这样可以读出接近阳平的调值。

多读去声和阳平相连的词语,有助于练好阳平。

(3)上声:上声调值是214,发音时声带由较送慢慢到最松,再很快地拉紧。

声音由较低慢慢到最低,再快速升高。

在朗读和谈话中,上声的基本调值出现的机会很少,经常出现的是变化之后的调值。

但是基本调值是变化的基础,掌握了基本调值才能掌握它的变化,所以首先应读准上声的本调。

读上声时主要的问题是起点高,降不下来,给人的感觉是拐弯不够大,也有的人虽有拐弯,但前面下降的部分太短,后面上升的部分太长。

练习上声时,首先应设法把声带放松,使声调的起点降低,并尽量把低音部分拖长。

可以先读一个去声,以帮助放松声带和增加前半段的长度,气流不中断,紧接着念个短促的升调,就能读出较正确的上声了。

(4)去声:去声调值是51,发音时声带先拉紧,后放松,声音从最高降到最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首先阐述了声调的定义,即音节发音时音高的高低升降变化形式,并指出声调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感染力。接着介绍了调值与调类的概念,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调类则是根据调值归纳出来的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种类。文档详细描述了普通话的四种基本调值: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并提供了相应的调值表示和例字。此外,还强调了准确掌握普通话调值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念准普通话调值的建议。最后,文档总结了普通话四声的特点,并指出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存在差异,但未提供具体的对照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