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
生脉散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糖尿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器官 和系统产生广泛的影响,导致 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
病变等。
当前常用的降糖药物并不能完 全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寻找新 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具有重要意
义。
生脉散的组成与作用
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中 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 功效。
人参能够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 ;麦冬能够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五味子 能够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抗氧化应激
生脉散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能够减轻糖尿病患 者的氧化应激反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生脉散治疗糖尿病的未来发展前景
深入研究作用机制
进一步深入研究生脉散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拓展适用范围
根据临床实践经验,逐步拓展生脉散的适用范 围,将其应用于更多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改善神经功能
生脉散能够促进神经再生,改善神 经功能,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
03
生脉散治疗糖尿病的临床 应用
生脉散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
单独应用
生脉散可以单独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通过调节患者的 免疫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控制血糖水平。
01
联合用药
生脉散可以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以增强降糖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 。
患者了解并接受这种治疗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生脉散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生脉散能够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
调节脂肪代谢
生脉散可以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生脉散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生脉散

生脉散组成: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
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苦,脉虚数。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本方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
生脉散经剂型改革后制成的生脉注射液,经药理研究证实,具有毒性小、安全度大的特点,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内分泌失调等病属气阴两虚者。
)用法:长流水煎,不拘时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
久咳肺虚。
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时,方可使用。
方解:本方所治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
温暑之邪袭人,热蒸汗泄,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之证。
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渴。
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
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
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
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
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
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
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
《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
”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可平。
自制:自制生脉散并不难:人参、五味子、麦冬各15-20克,冷水浸泡半小时后,放入水中煎煮,水沸后10-15分钟即可饮用,但症状缓解后最好停服,可间断性的使用。
由于人参有闭邪的作用,所以有痰湿、咳嗽、感冒的人不宜服用。
浅谈生脉散的研究进展

浅谈生脉散的研究进展摘要∶生脉散一方首见于金代之《医学启源》,由张元素所撰写,全方气阴同治,补敛合法,为益气生脉之代表方剂,为经典名方之一。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脉散有改养神经系统功能,保护胃肠道、肝脏、心脏,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造血功能及抗休克等作用。
该方经剂型改革后可制成口服液、注射液等现代新剂型,不仅副作用明显减小.而且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也大幅度提高。
临床常用于治疗肺气肿、支气管哮喘、便秘、心肌病、抑郁症、内分泌失调及休克等疾病。
据众多文献记载,该方对临床各科疾病皆有较确切的疗效。
生脉散是中医学家张元素所创,药物组成主要为人参、麦冬、五味子。
此方最早出现于《医学启源》,此书为张元素代表作品之一。
后经历代医家证实,生脉散乃是由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中的复脉汤(即炙甘草汤)加减化裁而来。
复脉与生脉含义相同,都可以用于治疗“脉气欲绝”之证,所以临床多用于治疗情况危急的休克。
主要涉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造血系统。
本文对生脉散的方解、药理研究及临床研究进展三方面的综述如下。
1方解方用人参为君药,大补元气,并能止渴生津;臣以麦冬甘寒养阴,清热生津且润肺止咳。
人参、麦冬相伍,其益气养阴之功益著。
佐药为五味子,性酸收敛,配人参则补固正气,配麦冬则收敛阴津。
药量原方剂量为人参五分,麦冬五分,五味子五粒,换算为现代计量即为人参9 g,麦冬9g,五味子6g。
本方主要适宜的证型为气阴两虚证。
本证为感受暑热之邪,或温病后期,伤气耗津所致。
暑邪为外感六淫邪气之一,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散”指暑邪侵入人体,多直侵气分,可导致腠理开泄而致多汗,汗出过多则伤津耗气,最终导致气阴两伤之证。
肺居高位,当邪气侵袭人体时,肺卫首当其冲。
故暑易伤肺、导致盗汗、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则津不上承,进而出现体倦、咽干、口渴等阴津耗损的临床表现。
舌脉多表现为舌红,主要以舌尖部最为明显,津液耗伤严重的患者可伴有裂纹,气虚则脉亦虚,伤阴则多有虚热,故脉来虚而兼数。
生脉散五苓散的功能主治

生脉散五苓散的功能主治生脉散的功能主治•生脉散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剂,起到了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主治作用。
•生脉散主要由五味草、麻黄、桂枝、甘草等草药组成,具有补气活血、调和脉络、舒通经络的作用。
•这种方剂适用于治疗气血虚弱、脉络堵塞、气血运行不畅等症状。
生脉散的功能主治如下:1.活血化瘀:生脉散中的五味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和瘀滞。
它对于经络阻塞、气血淤滞引起的疼痛症状非常有效。
2.补益气血:五苓散中的麻黄、甘草等草药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
麻黄具有温通的性质,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加体内气血的供应。
甘草则可以滋养脏腑,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
3.舒经活络:麻黄、桂枝等草药具有舒经活络的作用,可以消除经络阻塞、疏通经络,使气血流通畅通。
它们对于经脉痛症、手脚冰凉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4.调和脾胃:五苓散中的薏苡仁、茯苓等草药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
它们可以平衡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脾胃虚弱所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5.抗炎镇痛:五苓散中的五味草、桂枝等草药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它们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感,特别适用于关节炎、痛经等疼痛性疾病的治疗。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五苓散是中国传统药方中的一种,它由茯苓、白术、猪苓、泽泻和姜汁组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非常多样,它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对于调节体内湿气、利尿、消肿等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如下:1.利水渗湿:五苓散中的泽泻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多余的湿气排出,减轻浮肿和水肿的症状。
它对于尿路感染、水肿等湿气积聚引起的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利尿通淋:五苓散中的茯苓和猪苓等草药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增加尿量,促进尿液的排出,从而减轻体内的湿气负担。
它对于尿频、尿急、尿液量少等尿路问题有显著疗效。
3.消肿化瘀:五苓散中的白术具有消肿化瘀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感。
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心绞痛。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绞痛。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控制症状、减轻疼痛是十分重要的。
而生脉散汤剂和阿托伐他汀则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物。
那么,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如何呢?本文将从临床实践出发,探讨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生脉散汤剂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人参、黄芪、石决明、茯苓、当归等中药组成,其主要功效为益气健脾、活血通络。
生脉散汤剂可促进心脏肌肉收缩、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血管内脂质沉积,减少斑块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从而缓解冠心病症状。
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将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进行观察,其治疗效果显著。
在研究中,选取了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个组接受了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疗,另一个组接受了单纯的阿托伐他汀治疗。
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6.4%,而单纯阿托伐他汀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72.5%。
而且在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组中,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都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可能与其双重机制有关。
生脉散汤剂的益气活血、通达心脉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脏血液循环,增加冠状动脉流量,从而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
而阿托伐他汀则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减少斑块形成,改善冠状动脉供血。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相辅相成,发挥双重治疗作用,有效控制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
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也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来确定。
生脉散

不仅可以改善微循环障碍,还可以阻止血管内弥 散性血管凝血产生。
8
7.强心机理
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功能
作用途径: u 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 u 改善心衰心肌的能量代谢。 u 改善心衰心肌蛋白的代谢。 u 兴奋垂体-肾上腺功能
9
8 抗休克作用:
作用可能是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冠状动脉循环。
11
谢谢!
中药药理学
生脉散
金元·张元素《医学启源》
生脉散简介 方剂别名: 生脉汤、参麦散、生脉饮、人参生脉散、定肺汤、 参麦五味饮 药物组成:麦冬、人参、五味子。
2
功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
气பைடு நூலகம்两伤证
3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
神疲气短懒言 体倦乏力
汗多 咽干口渴 舌干红少苔
脉虚数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6
4.抑制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苷酶活性:
生脉散可抑制豚鼠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 抑制强度与剂量成正比。其中人参、五味子单味药 亦有抑制作用.而麦冬则无抑制作用,认为生脉散由 于抑制心肌细胞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是改善心脏 生理功能的途径之一。
7
5.对2.3-二磷酸甘油酸的双向调节作用:
观察静脉注射生脉散前及24h后正常人及冠状患者 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本方对此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还 表明本方还可以提高缺氧动物的P02、S02,设想可 能是生脉散使缺氧机体的摄氧、带氧能力提高,并 将此看成是生脉散益气作用机理之一。
u 生脉散注射液可使在体兔心收缩力加强 u 狗急性失血性休克具有升压作用,并使休克动
物趋于平静 u 中毒性休克:生脉散能延长家兔阻断肠系膜上
卢尚岭先生用生脉散的经验

学习卢尚岭教授经验
——生脉散治疗老年杂症举隅
丁元庆
卢尚岭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麗東書院
卢尚岭教授从医五十年学术研讨会
卢尚岭教授用麦冬的经验
丁元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主要内容
卢尚岭教授善用生脉散
老年生理
正气虚衰是老年发病基础
老年杂症治则治法 临证举隅
肿瘤、虚劳、眩晕、中风、健忘、痴呆……
一体多病,多脏损害,互为影响,难以处理
三、正气虚衰是老年发病基础
6. 形体衰弱,动作迟缓、无力、艰难
形坏是其临床特征——肌极(肉极)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肌极,令人羸瘦
无润泽,饮食不生肌肤。
《圣济总录·肉极》:然肉有虚极,有实极,有
极实热,有极虚寒。
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
四、老年杂症治则治法
1. 治则
肺脾为后天之本
天地精气之生化,脏腑浊气之排泄,由乎肺脾
肾为先天之本,又为胃关
开窍于二阴,主司二便
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类也
四、老年杂症治则治法
2. 治法
以扶助元气为着眼点
从调理脾肺着手
肺——呼吸 脾——水谷
五、临证举隅
例1 呼吸系统感染
辨证:气阴虚损渐复,痰热有渐化之机 处方: 红力参10g 百合30g 山茱萸24g 麦冬45g 全瓜蒌18g 冬瓜子30g 五味子12g 全当归20g 川贝6g 炙甘草12g 沙参20g 人工牛黄粉2g
7剂。水煎,分2次鼻饲
五、临证举隅
例1 呼吸系统感染
四逆汤合生脉散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四逆汤合生脉散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四逆汤和生脉散是中医常用的两种药物,它们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它们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以及临床应用。
一、四逆汤的作用功效四逆汤是一种温阳祛寒的经典方剂,由生姜、大枣、人参和甘草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温阳散寒,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代谢功能。
首先,四逆汤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
它能够活血化瘀、激活经络,促进气血的畅通。
在临床上,四逆汤常用于治疗寒湿凝滞、寒痹痛以及血管痉挛引起的症状。
例如,对于寒湿性关节痛患者来说,四逆汤可以缓解疼痛、消肿止痛。
其次,四逆汤还具有温肾助阳的作用。
肾阳虚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病证,常表现为手脚冰凉、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四逆汤中的人参具有补益肾阳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症状,提升人体的机能。
最后,四逆汤还有驱寒散邪的作用。
在寒冷的季节,很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疾病。
四逆汤中的生姜、大枣能够温中散寒,使体内的寒邪得以驱散,提高人体对外界寒冷环境的抵抗力。
二、生脉散的作用功效生脉散是一种温通经络的药物,由人参、桂枝、白芍等药物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温通经络,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效果。
首先,生脉散可以舒缓痛经。
在中医理论中,痛经是由于寒邪、气滞、血瘀等原因导致的。
生脉散中的桂枝、白芍等药物可以温经活血、舒缓子宫肌肉,从而缓解痛经症状。
其次,生脉散还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由于长期坐姿不动、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微循环不畅,出现天然气、乳房胀痛等症状。
生脉散中的人参具有温补气血、促进微循环的作用,能够改善这些症状,增加体内的血液流动。
最后,生脉散还可以治疗疤痕性疼痛。
在手术后或外伤后,伤口愈合形成瘢痕组织,常会伴随疼痛。
生脉散中的桃仁、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疤痕组织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
三、四逆汤合生脉散的临床应用四逆汤和生脉散在临床上常常被联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它们具有互补作用,可以共同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加快疾病的康复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方名生脉散2异名生脉汤(《丹溪心法》卷一);参麦散(《遵生八笺》卷四;生脉饮(《兰台轨范》引《医录》);人参生脉散(《症因脉治》卷二);定肺汤(《医林绳墨大全》卷二);参麦五味饮(《胎产心法》卷下)。
《医学启源》4分类补益剂-补气5组成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6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7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
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苦,脉虚数。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本方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
生脉散经剂型改革后制成的生脉注射液,经药理研究证实,具有毒性小、安全度大的特点,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内分泌失调等病属气阴两虚者。
)8用法长流水煎,不拘时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9禁忌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
久咳肺虚。
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时,方可使用。
10方解本方所治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
温暑之邪袭人,热蒸汗泄,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之证。
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渴。
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
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
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
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
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
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
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
《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
”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可平。
方中人参性味甘温,若属阴虚有热者,可用西洋参代替;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
12方论方中人参补肺气,生津液,为君;麦门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为臣;北五味子敛肺止渴、止汗,为佐。
三药合用,共成补肺益气,养阴生津之功。
13附注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虚为辨证要点。
14故事很多皇帝都服用人参,乾隆也不例外,有时几乎是每天都服,不过,他服用人参是有讲究的,不仅仅单吃人参。
由于乾隆皇帝很忙,每天起得早,要处理很多事,所以除了人参,御医们还给他配了麦冬和五味子两味药,这就是现在生脉散的配伍组成。
其中麦冬是寒凉的,制约了人参的热,五味子可以收敛心气,同时补肺和大肠。
乾隆服用这个方子后效果很好,常年服用。
但这个方子并非用来治病,而是保健,乾隆到老年的时候,更是每天服用,成为了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生脉散以前常用于夏季,天气太热、流汗过多,使人气阴两虚,出现心烦、四肢无力等症状时,用这个方子就能补气养阴,缓解症状,让身体恢复。
“不过,现在除了夏天,在任何时候,如果压力大、劳累过度,觉得神疲乏力、注意力难集中、提不起精神时,也可以服用生脉散。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洪蕾教授说,这些症状大多是心的气阴耗伤过大造成的,用生脉散可以提神、收敛心气,由于其中的五味子有兴奋的作用,因此白天服用还能振奋精神,是不错的保健方。
15自制自制生脉散并不难:人参、五味子、麦冬各15-20克,冷水浸泡半小时后,放入水中煎煮,水沸后10-15分钟即可饮用,但症状缓解后最好停服,可间断性的使用。
由于人参有闭邪的作用,所以有痰湿、咳嗽、感冒的人不宜服用。
16文献方论吴仪洛《成方切用》卷7:“肺主气,肺气旺则四肢皆旺;虚,故脉绝气短也。
人参甘温,大补肺气而泻热,为君;麦冬甘寒,补水源而清燥金,为臣;五味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为佐。
盖心主脉,而百脉皆朝于肺,补肺清心,则气充而脉复,故日生脉。
夏月火旺克金,当以保肺为主,清晨服此,能益气而御暑也。
”《医学启源》卷下:“补肺中元气不足。
”17实验研究1.微量元素的测定《中成药研究》1986(8):17,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生脉散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三味药含铁量最高;尤其是五味子;其次是锰含量,亦以五味子最高,镍在麦冬中含量较丰富,铜、铬也以五味子含量较高。
2.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中华医学杂志》1974(4):246,心电图与组织化学法的实验结果,显示生脉散可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使缺血的心肌以最经济的方式作功,延长心肌的存活时间,这可能与改善缺血心肌的合成代谢和离子传递系统,减少心肌对氧和能量的消耗有关,因而本方对心脏复苏具有特殊的强心效应。
3。
改善微循环《辽宁中医杂志》1984(12):36,生脉散注射液可改善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的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并能阻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从而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症提供了实验药理学依据。
18各家论述①《内外伤辨》: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真元气,非补热火也,夏食寒者是也。
故以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苦寒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名曰生脉散。
孙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亦此意也。
②《医方考》:肺主气,正气少故少言,邪气多故多喘。
此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象。
人参补肺气,麦冬清肺气,五味子敛肺气,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道毕矣。
名曰生脉者,以脉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故名之。
东垣云:夏月服生脉散,加黄耆、甘草,令人气力涌出。
若东垣者,可以医气极矣。
③《古今名医方论》引柯韵伯:麦冬甘寒,清权衡治节之司;人参甘温,补后天营卫之本;五味酸温,收先天天癸之原。
三气通而三才立,水升火降,而合既济之理矣。
④《医方集解》:人参甘温,大补肺气为君;麦冬止汗,润肺滋水,清心泻热为臣,五味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为佐。
盖心主脉,肺朝百脉,补肺清心,则元气充而脉复,故曰生脉也。
夏月炎暑,火旺克金,当以保肺为主,清晨服此,能益气而祛暑也。
⑤《成方便读》:方中但以人参保肺气,麦冬保肺阴,五味以敛其耗散。
不治暑而单治其正,以暑为无形之邪,若暑中无湿,则不致留恋之患,毕竟又无大热,则清之亦无可清,故保肺一法,即所以祛暑耳。
此又治邪少虚多,热伤元气之一法也。
在夏月肺虚者,可服之。
⑥《温病条辨》:汗多而脉散大,其为阳气发泄太甚,内虚不可留恋可知。
生脉散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也。
以人参为君,所以补肺中元气也。
⑦《血证论》:人参生肺津,麦冬清肺火,五味敛肺气,合之甘酸化阴,以清润肺金,是清燥救肺汤之先声。
19药理作用1.镇静作用:生脉散有镇静作用,能延长小白鼠或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给药组平均睡眠时间136.6±21.6分钟,对照组平均睡眠时间为100.3±35.2分钟(P0.01)。
2.提高耐缺氧能力:生脉散可增加小白鼠对低压缺氧的耐受能力,给药组存活率为63.3%,对照组存活率为37.7%,两组差别显著(P0.05)。
说明本方能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节约心肌对氧的消耗。
3.抗冠心病作用:家兔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实验性心源性休克,生脉散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升压作用缓慢,给药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明显差异,《中医杂志》(1981;6:24):观察54例有心气虚表现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时相(STT)及心尖搏动图,表明该病心气虚的实质与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有关。
应用生脉散注射液后,可以改善左心室功能,其正性肌力作用与西地兰对心脏作用相类似。
4.抑制豚鼠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新医药学杂志》(1973;10:27):生脉散可抑制豚鼠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抑制强度与剂量成正比。
其中人参、五味子单味药亦有抑制作用,而麦冬则无抑制作用,认为生脉散由于抑制心肌细胞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是改善心脏生理功能的途径之一。
5.对2.3-二磷酸甘油酸的双向调节作用:《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研究与防治老年病会议资料选编》(1982年):观察静脉注射生脉散前及24小时后正常人及冠状患者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本方对此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动物实验结果还表明本方还可以提高缺氧动物的PO2、SO2,设想可能是生脉散使缺氧机体的摄氧,带氧能力提高,并将此看成是生脉散益气作用机理之一。
6.抗微循环障碍作用《辽宁中医杂志》(1984;12:36):生脉散注射液对大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微循环障碍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对抗和保护作用。
不仅可以改善微循环障碍,还可以阻止血管内DIC产生。
7.强心机理《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3;3:56):生脉散是通过多种途径作用而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功能的,其作用途径至少有四个方面:1.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
2.改善心衰心肌的能量代谢。
3.改善心衰心肌蛋白的代谢。
4.兴奋垂体-肾上腺功能。
8.抗休克作用《天津医药通讯》(1972;11:44):生脉注射液可使在体兔心收缩力加强,对狗急性失血性休克具有升压作用,并使休克动物趋于安静。
《新医药学杂志》(1974;3 :21):心源性休克:用耳缘静脉注射橄榄油的方法,造成家兔心源性休克,对照组存活率为12.5%,预防给生脉散组存活率为75%,两组差别显著(P0.05)。
本方主要作用可能是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冠状动脉循环。
中毒性休克:生脉散能延长家兔阻断肠系膜上动脉后所致休克的存活时间,给药组平均存活时间为488.8分,对照组为344.4分,两组比较,差别非常显著(P0.01)。
9.毒性研究《中成药研究》(1980;2:41):生脉散注射液给狗静滴17-20ml/kg,滴速60滴/分,心电图及血压无明显变化,快速注入(180滴/分),心电图出现ST段下降;静脉注射未有溶血现象;小鼠尾静脉给药,LD50 34.94±3. 51g/kg。
临床每次静滴400ml,未发现任何副作用,仅偶有静脉炎发生。
20临床应用①中暑《续名医类案》:陆祖愚治陈元甫,七月间因构讼事,忍饥,食冷粥数碗,少顷即吐出。
自此茶饮皆吐,头痛身热,咽喉不利,昏冒,口中常流痰液。
医知为中暑,用冷香薷饮投之,随吐;又以井水调益元散投之,亦吐,昏沉益甚。
脉之,阳部洪数无伦,阴部沉微无力。
此邪在上焦,在上者因而越之,此宜涌吐者也。
盖饥饿之时,胃中空虚,暑热之气,乘虚而入于胃,胃热极而以寒冷之水饮投之,冷热相反,所以水入即吐;即口中流涎,亦胃热上溢之故也。
因用沸汤入盐少许,齑汁数匙,乘热灌之,至二三碗不吐,至一时许方大吐,水饮与痰涎同出,约盆许。
即以生脉散投之,人事清爽,诸症顿减。
②脱症《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9;1:48):周某,女,75岁。
患高血压及慢性支气管炎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