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园林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作为人造景观艺术的典范,中国古典园林具有独特的美学韵味,融合了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和艺术精华。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一、周密而有序的布局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极其精致,主要体现在空间组织和景观分布上。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分为前、中、后三段,四面环山或高墙,内设井、池、石、花、树等景观,所谓“山水有间,鱼龙有序”,在有限的空间内布局合理,空虚有度,纵深有序,前后相承,整体感极强,视觉和情感上给人以一种周密、有序而有序的美感。

二、小巧玲珑的景观构成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构成小巧玲珑,注重细节处理,极富变化。

在亭、台、楼、阁、桥、塔等园林建筑中,垂花门、双槛门、断虹桥等建筑手法被灵活运用。

通过异趣的形体安排、奇妙的布局、庭内水系、山石与树木的安置,造成了“虚实结合,动静相生”的空间美感。

三、园林艺术的深刻内涵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注重造景的艺术性,也注重现代审美意识和哲学内涵。

园林中的山水、雕塑、花木以及人工构造的空间形式,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如以周代的諸侯封地为蓝本建造的古代宅苑园林体现了中国封建的宗法和礼制思想、历代皇宫御苑的园林则反映了皇权的威严和统治力量;园林周围的建筑巧妙地被布局进园林画面中,表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展现了古代社会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为人们展现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园林中的形体美和空间美,以及那种蕴含了深刻内涵的文化气息,都让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具有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向人们传递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特色,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毕业论文目录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 (1)1.1 中国古典园林 (1)1.1.1 商周时期 (1)1.1.2 秦汉时期 (1)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1)1.1.4 隋朝时期 (1)1.1.5 宋朝元朝时期 (2)1.1.6 明清时期 (2)2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3)2.1 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 (3)2.1.1 人工山水园 (3)2.1.2 天然山水园 (3)2.2 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 (3)2.2.1 皇家园林 (3)2.2.2 私家园林 (3)2.2.3 寺观园林 (3)2.3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4)2.3.1 北方类型 (4)2.3.2 江南类型 (4)2.3.3 岭南类型 (4)3 中国造园的构成要素 (4)3.1 筑山 (4)3.2 理池 (5)3.3 植物 (5)3.4 建筑 (5)3.5 书画 (6)4 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6)4.1 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6)4.2 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7)4.3 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7)4.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7)4.5 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7)4.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7)5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 (7)5.1 厅 (7)5.2 堂 (8)5.3 楼 (8)5.4 阁 (8)5.5 榭 (8)5.6 舫 (8)5.7 廊 (8)5.8 亭 (8)5.9 塔 (9)5.10 桥 (9)5.11 墙 (9)6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9)6.1 抑景 (9)6.2 添景 (9)6.3 夹景 (9)6.4 对景 (10)6.5 框景 (10)6.6 漏景 (10)6.7 借景 (10)7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10)7.1 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10)7.2 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10)7.3 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11)7.4 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11)总结 (11)参考资料 (11)致谢 (12)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1.1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园林,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有哪些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有哪些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有哪些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力求神似、诗情画意、建筑美与自然美结合的特色。

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分享一下关于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欢迎阅读!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中国古典园林,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

在中国古代各建筑类型中它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她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典园林怎样在继承、发扬中国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当代的设计要求,还值得现代人去探讨。

一、中国古典园林简述:要探询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首先我认为要从对中国古典园林有个初步的了解着手。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

历来主要是受到统治阶级的思想以及政治宗教,绘画、诗、词等艺术的影响。

历史上出现过的一批有地位的人物,或物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都曾促进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逐渐建立起了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造园艺术,崇尚自然总体布局、规划、组合都要合乎自然,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尽力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

善于处理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

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

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

园林美学中的造园原理、规划布局、建筑艺术、植物景观以及水景设计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气质。

古典园林的美学追求以自然为基调,以清雅、谦逊的姿态展示出东方文化的精髓。

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布局方式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启示作用,引发人们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古典园林美学的永恒魅力体现在其深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美学韵味、文化传承、地位与价值、造园原理、规划布局、建筑艺术、植物景观、水景设计、永恒魅力、现代园林设计、文化价值。

1. 引言1.1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文明。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

古代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不仅是皇帝们休憩游玩的场所,更是展示皇家气派和文化品位的象征。

而私家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等,则更多地表现了文人雅士对自然的独特诠释和审美追求。

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不仅体现在其建筑风格和景观布局中,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园林中的假山、亭台、池塘等元素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符号和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追求。

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后人能够深刻领略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和精髓所在。

1.2 古典园林的地位与价值古典园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古典园林不仅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和体现。

通过古典园林的建筑、景观和设计,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浅议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

浅议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

浅议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追求自然之美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景致为基础,追求自然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中常见的山水、水池、湖泊等都是仿制自然景观,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建构展示山川河流的美丽形态。

古人对自然景观有着极高的敬畏之情,他们认为山是仙山,水是玉液,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添置配套的建筑物和植被,使人能够在园林中尽情领略到自然之美。

二、假山和太湖石的运用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要数假山了。

假山是人为创造的山形景观,以天然的山石和人工构筑的石块为主要材料,通过巧妙的布局和雕饰,使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假山的雕饰上,常常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图案,如龙、凤、麒麟等,以及花鸟虫鱼等自然元素,充分表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祥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同时,太湖石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其形态奇特,纹理精美,常常被用来装点园林的水池、湖泊、林荫等场所。

三、注重空间布局和景观转换中国古典园林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景观转换的巧妙性。

空间布局主要包括传统的四合院式或三进院式的庭院结构,以及以山水为主题的各个区域。

整个园林通过错落有致的建筑和景观布局,形成多个空间单元,每个单元间通过门洞或廊桥相连,使得整个园林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流动感。

景观转换则通过设置错落有致的中心轴线,使人在园林中游览时时常能够有新的景观突现,产生一种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转换和流动感,增加游览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四、讲究情景营造和意境塑造中国古典园林强调情景营造和意境塑造,力求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心灵的愉悦。

情景营造主要包括通过合适的建筑和园林构筑物的安排和装饰,营造特定的情境和氛围;意境塑造则通过布局和装饰运用,追求园林的整体和谐与美感。

比如通过设置湖畔、山岗或者小桥流水等景观元素,给人以宁静悠远、隐逸闲适的感受。

同时,还通过运用园林中的植被、鱼池、鸟鸣等来传达出富有诗意的意境,引发人们对诗词艺术的联想和赏析。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1. 引言1.1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

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的宫苑和贵族府邸的园林,如洛阳周王府的园林和楚汉时代的陵园。

古代园林在汉代达到了鼎盛,如洛阳东汉时期的乐游园和长沙西汉时期的湘园都是当时的典范。

隋唐时期园林建筑在技术和规模上更加成熟,如唐代的颐和园和扬州瘦西湖。

宋代园林更加注重意境和内涵,如苏州的园林和杭州的西湖。

明清时期的园林更是达到了巅峰,如北京的颐和园和扬州的瘦西湖,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和独特魅力。

1.2 美学韵味的内涵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源远流长,其内涵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美学韵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体现在对自然的尊重和追求上。

园林设计师在营造园林空间时,通常以模拟自然景观为主要手法,力求将自然的美好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种尊重自然的态度不仅体现在园林的布局和植物选择上,还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再造上。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还体现在对艺术的追求和表现上。

园林中的建筑、雕塑、园林景观等元素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展现出一种高雅、精致的艺术风格。

园林中的每一处景致都融入了设计师的艺术情怀和审美理念,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还体现在对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上。

园林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情感愿景的追求。

园林中的建筑、雕塑、水景等元素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慰藉。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内涵丰富、多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追求,是中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深入探索和体味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不仅可以让人们领略到历史悠久的园林艺术之美,还能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向往。

2. 正文2.1 园林的构造与布局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与布局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理念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和风水观念。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

运用區额、诗文等形式, 来点景立意,表现园林的 艺术境界,之所以有如此 大的魅力,其主要因为有 种“韵”在里面,“韵” 是一种无声的看不见的 “神”,这种东西无法直 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一定 的特有的文化载体传达, 这种“韵”的形成不是简 中的拼凑,文化的叠加,而 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不 断积累形成的。
中国造园所造之景是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人与 景物之间是统一的、融合的、密切在一起的,而且园 林中任何景境的创造,都包含着生活在园林中人的活 动和感情,人在园中一切娱乐观赏活动本身,就是构成 “景”的主要内容。对中国人来说,人与景“相得益 彰”才能产生审美感受,有了审美观照和感受,才能产 生审美意境,即“情”与“景”的契合,也就是情景交 融。一句话,中国园林所造之景,是“情中景”和“景 中情”,也就是“人中景”,“景中人”。
苏州园林面积一般都不是很大, 要想在存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 的景观层次,“入门奥如”就成 了苏州园林建设的-种常用方法, “奥”就是使空间收缩变窄,隐 蔽起来。入门奥如,就是站在园 林的入口处不让你一眼看穿园 林的原貌,二采用遮掩的方式 挡住你的视线,由明到暗,用 敞到窄等对比,曲折幽静,变 化多段。利用入门蔽曲,廊屋相 接,亭台搭桥等手法,创建空间
“意境”“文化”中国古典 园林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体 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结晶, “象”“境”“意”便是中 华古典园林的灵魂
谢谢观赏
பைடு நூலகம்
利用昆曲、雨境、月境等 来营造意境园林意境的获 取,不仅仅只通过视觉来感 受,还可以通过听觉、嗅觉 等感知系统来体验,比如,园 林意境中就有丹桂飘香(嗅 觉感知),雨打芭蕉(听觉感 知) 等以味入景,以声入景而引 发的意境遐思。在留园西 部有一处建筑叫闻木樨香 轩,取因桂香而悟禅道的禅 宗公案故事,建筑周围植满 桂树,山石掩映,中秋时节,圆 月高挂,花色橙红的丹桂,香 气淡雅怜人。此时站在屋 中,对着月亮,丹桂散发的香 气,此情此景,此生追求。留 园体现了中国园林自足和 内向的文化性格。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诗画之园”,它具有独特的
美学韵味。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在园林中注
重营造自然的景观,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环境,使人们在钦赏自然美丽的同时,也得
到了内心上的愉悦与升华。

二是意境丰富的诗意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它融合了
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一种丰富的诗意情趣。

在园林的设计和
布局中,注重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使人们在园林中能够感受到一种清雅的文化情趣。

三是造型美感的协调构成。

中国古典园林在营造美感方面讲究协调,建筑、山水、植
物等元素在园林中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美感。

在园林设计中注重整体感和空间层次感的构造,通过对景致、对比、隐逸等手法,营造出一种高度协调的美感构成。

四是传统文化符号的优雅表现。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园林中的
建筑、陈设、书法等元素,都被视为表达传统文化符号的载体。

在园林中,以浓郁的道德、文化和艺术氛围,反映出时代和地域的特色。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它是中华
文化宝库里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传统之一。

园林设计的美学取向不仅仅是文化的表达,更是
人文本质的追求与体现,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植物分析摘要:中国古代园林是以建筑为基础,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这种在自然审美的畅神意识之外注入的"诗情画意"和"环境美"的内涵。

把植物和山水得以精致的搭配,形成优雅的环境,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创造美的意境。

关键词:中国古典苏州园林、园林意境、植物O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Plant AnalysisAbstract:Ancient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e is based on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landscapes and flowers and trees,the natural and human unity, with modal aesthetic poetry topainting, creating a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the realm, known as the "solidification of the poem,three-dimensional painting "The smooth natural aestheticsense of God outside the injection of" poetic "and" beauty"connotations. To the plants and landscapes with exquisiteform and elegant environment, to achieve the highest realmof aesthetics to create a beautiful mood.Key words:Chinese classical Suzhou garden、Artistic Landscape、Plant目录一、意境之说二、园林构造的意境美1、苏州园林构造美2、植物配置学说三、人们对苏州古典园林的意境的感受1、故代人们眼中的苏州园林2、现代人们眼中的苏州园林四、以古看今五、结束语正 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涵。

中国的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古典园林,在词典上的定义是流传下来的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在一定的时期内被认为是正宗或典范的。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皇家园林气势宏伟,山水萦回,花木繁茂,建筑华丽厚重,多为帝王皇室的行宫、游宫和寝宫。

私家园林多为写意小景,小巧玲珑,幽静隐逸,是旧时人们可居、可憩、可游的去处。

多达一百五十余座的苏州园林是典型的私家园林。

一、意境之说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可以说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贯穿了中国整个艺术的发展,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概念,成为中国美学中最具有名族的艺术理论概念。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美学。

所谓意境,即“寄情寓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

古人云:“情与景遇,则情愈深,景与情会,则景常新。

”“意境”同样也是古典园林精髓。

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

”是说凭人的智慧,可以悟出佛家的最高境界。

园林中的意境正是从这个禅宗思想中演化而来。

园林中的山水植物,各种建筑和由此所组成的的空间,不仅是一种物质环境,而且还应该是一种精神环境,一种能给人以思想感悟的的环境。

中国传统的意境创造讲究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①和“天人合一”②的意境,这也是传统园林意境的最高境界。

因此古典园林的现存形态凝结着造园创造性的情致、想象、意趣、哲理等主观因素。

而只有主观的人,才能感受到园林景观这个客体带给人们对物质形态感性的认识和体会。

苏州园林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它始于我国汉代时期。

私家园林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也是文人们的居所之地,他们隐退后,为自己造的修养和满足自己的“雅”性的之地。

所以在苏州园林这个群体里面,每个园林有这自己的个性和意境。

二、园林构造的意境美园林的关键在于造景,情因景生,景为情造。

运用藤木、乔灌木、花卉及草皮和地被植物等材料,通过设计、选材、配置,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景观,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表现手法。

、1、苏州园林构造美苏州古典园林应用中国独特的造园手法,在城市住宅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沧浪亭,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2、植物配置学说古典园林种植花木,常置于人们视线集中的地方,以创造多种环境气氛。

而植物的运用能起到渲染环境的氛围,丰富意境空间和烘托主题的作用给人以美得享受,加上植物的多样性和它四季的变更,产生不同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植特别注重两点。

一是植物的物质特性;二是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的文化意蕴。

植物的物质特性包括其色、香、形,以及自然声息和光线作用于花草树木而产生的艺术效果。

花草树木有斑斓之色彩,馨香之气 息,多姿之形态,风拂树叶雨打芭蕉之声,阳光月光下的树木婆娑之影。

这一切诉诸感官,给人予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之美。

而在造园林之时也注重植物的动静学说,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中通常动景与静景相衬托,往往在落霞孤鹜齐飞的动景中有勾勒出一副宁静致远的画面。

同样秋水长天一色的淡然中却又是充满天地间生机的涌动。

苏州园林总给人以静默的感觉,本来静默就是一种特殊的永恒。

加上植物的搭配,四季的变更,如拙政园,春天的“桃花沜”;夏天的“远香堂”;秋天的“待霜亭”;冬天的“听松风处”等。

拙政园内远香堂的南面有小池和假山,还有一片竹林。

堂的北面是宽阔的平台,平台连接着荷花池。

每逢夏天来临的时候,池塘里荷花盛开,当微风吹拂,就有阵阵清香飘来有几处以荷花命名的景点,荷花含有多重吉祥的寓意,且出淤泥而不染,借荷花品格凸显园主的人品。

到秋天的到来之时,待霜亭的桔都开始成熟,给人们有种硕果累累的的感觉,在秋高气爽的的季节给于人们的慰藉。

因此当时苏东坡的一首有关拙政园秋天的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在借助植物搭配的形式美的同时,升华到了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三、人们对苏州古典园林的意境的感受园林的植物的不同搭配,产生不同的景观,加上周边的环境,植物的四季的变更,产生不同的景观现象。

在不同的时代,形成不同的意境。

不同的人在不同时代对此环境有不同意境的的感受。

1、故代人们眼中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植物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其文化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植物被认作高尚品质和高洁情操的象征。

因此有许多文人雅士在庭院中吟诗作对,所以出现了许多的诗句。

如:编篱种菊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象征着简朴淡泊的生活之道。

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比喻不趋炎附势的高洁之士。

清雅淡逸的兰花具有君子风范,尤为文人韵士所吟诵。

拟人化了的花草树木皆有情,其文化意蕴深化了植物美。

这是中国园林植物的独特之处。

因此,苏州园林的植物配植在古人眼里兼顾了植物的神形之美,是植物自然美和象征寓意美的艺术组合。

2、现代人们眼中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静静的园林总是透露出它的优雅,其实苏州园林中,每个园林的占地面积并不宽广,但是园林却精雅、雅致、典雅等,无不透露出“园不在大而在精”。

运用借景的设计形式,给我们在不同的角度看有着不同的景色,加上植物四季的变更,每个小景在不同时期给与人们不同的感受。

所以我们常说:“时不同,景也异。

”它的奇花异木构成了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诗情画意,使人们留连忘返,或发思古之幽情,或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③的归隐之心。

四、以古看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在人们对建设园林和广场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植物给我们带来的意境。

我们要根据中国的古典园林来更好的建设现代社会上的景观布置。

我们应该要有几个方面的变化:首先,发掘更多更加美好的意境,能在古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的时代,许多的美好的意境会产生和升华,一个好的设计师应当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再次,在传统的山水园的基础上加上现代人的需要和喜爱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同时又不会影响造景等问题;把中国古典园林加以消化吸收,如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在保持风格的基础上改头换面,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五、结束语中国园林离不开植物给它带来的景观和文化底蕴。

我认为研究中国园林,首先就要了解园林当中的植物搭配和植物的四季变更,再次了解其中的文化底蕴。

则必求其本,先究其源,然后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园论园,则所解不深。

注释:①引自明朝计成所著的《园冶》②引自哲学家张载的话语③引自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参考文献:⑴作者:魏嘉瓒书名:《苏州古典园林史》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⑵作者:唐学山李雄曹礼昆书名:《园林设计》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⑶作者:彭一刚书名:《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⑷作者:夏昭炎书名:《意境概说》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