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首先,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合。

古人常常认为,自然是最美的,因此古典园林以模拟自然景观为主要手法,让人们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

同时,古典园林也注重人文因素的渗透和凸显,通过建筑、雕刻、文物等手段,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具有严谨的布局和精细的设计。

古典园林通常被分为前、中、后三部分,整体呈现出前小后大、高低错落的空间结构。

园林内部的建筑、树木、花草、水池等元素都被精心安排和布置,力求达到景色如画、层次分明的效果。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情境营造和意境表达。

古典园林主要通过几何形状、圆形、曲线、对称式等手法来呈现出美的情境,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宁静、雅致的氛围。

此外,古典园林也通过水、石、树等元素的组合表达出一种意境,如流水潺潺、花香袭人、山水相连等,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

第四,中国古典园林注重空间的变化和虚实的对比。

古典园林通过建筑、围墙、树林等手法,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层次和动态变化,给人一种丰富多样的感觉。

同时,园林内部的虚实对比也是园林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通过设立假山、水池等元素,来强调空间的变化,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和惊艳。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还注重季节变化的体现和游览的愉悦。

古典园林根据四季变化的特点,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和花草,展现出不同的景色和氛围。

人们在园林中游览,可以欣赏到春花秋月、夏日荷香、冬日雪景等不同季节的美景,增加了游览的乐趣和体验。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合为特点,注重布局和设计的严谨性,力求营造出情境和意境的美感,通过空间变化和虚实对比的手法,展现出多样化的美景和氛围,同时也注重季节变化的体现和游览的愉悦,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

这些特点使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世界上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宜人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营造一个宜人自然的环境。

园内常常有假山、水池、花木等人工景观,通过人为的方式模拟自然景观,创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园内的植被丰富多样,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卉、树木和草坪,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和舒适的感觉。

同时,园内常常有水面,或者是人工的小溪、水池等,让人们在漫步园中时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这种声音给人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二、潜心雅致:中国古典园林以潜心雅致为设计理念,注重装饰细节和美学品味。

园内常常有精雕细刻的石雕、花卉瓷器等装饰品,使整个园区更加生动和精致。

同时,古典园林的建筑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如亭、阁、楼、轩等建筑物的形状、纹饰和材质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时代风格和文化氛围。

古典园林的建筑采用了复杂而精美的工艺,常用的材料有石头、木材、瓷砖等,给人一种古典、庄重的感觉。

三、寓意深远:四、空间布局有序: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一般采用有序的方式,注重对称和整齐。

园内的景观、建筑、植物等都被布置在一个有序的空间中,以体现整体的美感和平衡感。

园林中的亭院、走廊、庭院等建筑物常常排列得很整齐、有序,给人以安静、和谐的感觉。

同时,园内的路径和步行区也经过精心设计,让游客可以按照一定的路线游览,以体验全新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五、突出变化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场景的变化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视觉和感受。

园内的景区常常设置有明暗、高低、圆直、曲直等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来制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给人们带来一种丰富多样的体验。

同时,古典园林还注重景观的欣赏性,通过布局和设计让游客可以在园内找到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欣赏景色,体验不同的美景。

总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凭借其宜人自然、雅致潜心、寓意深远、空间布局有序以及变化欣赏等特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是什么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是什么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是什么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是什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

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

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一、藏:中国古典园林强调隐蔽和掩饰,通过布局设计以及植物的运用,创造出一种隐藏和遮掩的氛围。

园林的每个景点都有特定的布局,不会一览无余地暴露在视线中,而是需要游客探索才能发现。

园林中常采用曲径通幽的手法,将景点设置在不同的位置,通过遮蔽和折射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

另外,园林中的建筑也经常采用层层叠障的手法,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层层深入的感觉,进一步增加了隐蔽的效果。

二、通: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景点之间的连通,每个景点都能够与其他景点相互呼应和交融。

园林中的路径通常是弯曲自然的,游人可以顺着路径欣赏景色,同时路径又能够将各个景点有机地连接起来。

园林中的小桥流水、湖泊、假山等景观元素也是用来串联各个景点的重要设施。

这种景点之间的通连,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自然流动和和谐统一的效果。

三、尺:中国古典园林重视空间的尺度和比例的安排,通过不同尺度的设置来营造景观的层次感和透视感。

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湖泊、植物等都经过精心的布局和安排,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大小相间的主次关系。

园林的局部也体现了尺度的变化,从大至小、从高至矮的递变关系形成了景观的层次感。

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也注重利用空间的限制和限定,通过狭小空间和过道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体验。

四、谐:中国古典园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布局和景观的选择,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平和、和谐的氛围。

园林中常用的元素包括水、山、石、树等,这些元素都是大自然中具有生命力和平和能量的象征。

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湖泊等景观元素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相互携手的感觉。

此外,园林中的景点和花草树木的选择也注重充满生机和好感的特点,使得整个园林给人一种和谐平衡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自然式的园林风格。

2、园林建筑为主体。

3、富于诗情画意。

4、注意意境的创造。

国外传统园林:1、日本园林“缩景园”。

日本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日本石灯笼注重植物修剪整形,日本的“枯山水”以石代山,以砂代水。

日本园林常用材料有:石、砂、水、植物。

山上的植物用青苔小草代替。

2、意大利“台地园”,规则式风格。

水景有水池、喷泉、壁泉、跌水、雕塑(多是人物雕塑)方形圆形圆锥圆柱动物。

两条轴线交叉处往往会设景(水池花坛雕塑等)。

3、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园林(精致而开朗的规则式园林)4、英国风景园(自然风景园)在大草地中种植孤植树或树丛、树群成为一景。

道路、湖岸、林缘线均采用自然圆滑曲线,小路多不铺装,对人工痕迹和园林景墙均以自然景区作隐蔽处理,从建筑到自然风景采用过渡手段,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种类多以花卉为主题,园中自然水池。

5、西亚园林古埃及,巴比伦空中花园。

6、西方近现代园林纽约中央公园欧姆。

斯特德近代园林之父美国建立第一个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美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中国王晓俊景观设计步移景异私家园林:外观上讲究线条的曲折,流畅,轻盈,外取山姿山容、气势风韵,进行艺术的概括提炼。

园中植物以单体欣赏为主。

楹联碑刻起润饰景色,提示意境的作用,黄石阳刚之美湖石阴柔之美明朝的拙政园扇面亭美人靠梧竹幽居留园网师园狮子林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基础和开发方式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按园林布置形式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

按园林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按地域分为江南园林(苏州)、北方园林(北京)、岭南园林(深圳)、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

按使用性质分为宫廷园林,、府园(宅园)、陵墓园、公共园林。

青芝岫又名败家石(米万钟的勺园)拙政园的小飞虹商的万里长城汉武帝上林苑“一池三山”池指大海,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1、生成期(商-汉)建筑宫苑。

2、转折期(南北朝)自然山水园。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
一、追求自然:
二、注重空间变化:
古典园林建筑强调空间的变化和布局的合理性。

通常以山水为基础,
通过布局的安排和景色的变化展示不同的空间感受。

有的园林布局如迷宫,让人们在其中迷失自己;有的园林设计将湖水、树木、山岳、建筑等有机
结合,营造出层次分明的空间。

三、注重意境和艺术:
古典园林建筑注重表现意境和艺术。

通过对建筑物、花木、水景等进
行精心布置和组合,使之达到一种特定的美感和氛围。

园林中常常配以诗词、曲调等艺术形式来增强意境效果。

园林中的每一个建筑、每一处景点
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四、注重动静结合:
五、展示人文精神:
古典园林建筑在设计中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人文精神,并且经常以特定
的文化内涵来诠释园林的意义。

园林中常常有建筑物或景点,以纪念历史
人物,表达文化价值观念,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风韵。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追求自然,注重空间变化,注重意境和艺术,注重动静结合,展示人
文精神,这些特点使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形式。

这种建筑风格与西方的对称和几何形状有所不同,体现了中国人对自
然、人文和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一部分,对后世的园林建筑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有以下特点:
1. 造型别致丰富:中国古代园林注重园林的造型,园林中常以假山、亭台、廊、桥为主要景观,打造了优美别致的景观形象。

2. 园林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古代园林常常利用自然山水、植被等自然资源,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园林既有人工的设计,也有自然的风光。

3. 园林有主题和意境:中国古代园林注重意境的创造,在园林中可以感受到人文精神、哲学思想等,园林中有一定的主题,例如文人雅集、赏花品茗等。

4. 园林有意象的创造:中国古代园林善于用意象来表达主题和意境,例如以石头堆叠成的假山表现山川意象,以花木搭配出的花木意象等。

5. 园林有艺术性: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艺术性的体现,园林中建筑、园艺品位均需要体现优美和娴雅的文化气息。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征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征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征1.自然融合: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自然景观的再现,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园林的布局和构造都十分注重自然元素的融合。

园林中常有人工湖泊、山水石、假山等自然景观元素,使整个园林景观承担起平衡和谐的作用。

2.四季呈现:中国古代园林注重四季景观的变化,力求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呈现。

无论春花秋月,还是冬雪夏荷,中国古代园林都能营造出独特的气氛,让人们在园林中享受不同季节的美景。

3.精巧构造:中国古代园林在布局和细节上都注重精巧的构造。

园林中常有曲径通幽、亭台楼阁、桥梁池塘等元素,这些构造物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既起到实用的作用,又增添了园林的艺术魅力。

4.寓意深厚:中国古代园林常常含有一定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园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深刻的意义,比如假山代表山水之神,葱翠的植物象征长寿等。

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和呈现,园林传达出丰富的寓意和哲学思想。

5.微缩世界:中国古代园林通常被视为是一个微缩世界,呈现出广大的天地和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园林中有水有陆,有人有景,仿佛一个小型的自然环境。

这样的布局不仅方便游赏,还能够体验到自然的美妙。

6.手工艺品:中国古代园林的建造和维护都依靠人工劳动,凝结了数百年来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

园林中的建筑、雕塑、绘画等都是手工艺品,凝聚了大量的劳动和艺术成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7.感官体验:中国古代园林不仅注重视觉景观的呈现,还关注其他感官的体验。

园林中有香味花草、有涌泉声、有溪流声音等,让人在园林中不仅能够欣赏美景,还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声音、味道和触感。

总之,中国古代园林通过自然融合、四季呈现、精巧构造和寓意深厚,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

中国古典园林是五千年的历史的沉淀。

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

一.中国园林的发展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

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

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

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

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汉起称苑。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这个时期涌现的名园有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

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园林都是当时的佳作
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

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

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

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二古典园林的特点
1 自然山水i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

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

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融糅到一起。

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明、清时期正是因为园林有这一特点和创造手法的丰富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时期。

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

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园林艺术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2建筑风格
从园林的建筑风格看,古典园林有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两大系统,规整园林和风景园林两种基本形式。

古今中外,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使建筑具有自然风趣的环境艺术,它们是自然的艺术再现。

我国古典园林因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一般分为三大类型:北方型,以北京为主,多为皇家园林。

其规模宏大,建筑体态端庄,色彩华丽,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着重体现帝王威风与富贵的特色,如: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其中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江南型,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人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精取胜。

其风格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富有;江南水乡;特点,且讲究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

他善于把握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地园林景色,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的民族风格,并广泛吸取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如:拙政园、网师园等。

岭南型,以广东园林为代表,既有北方园林的稳重、堂皇和逸丽,也融会了江南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造园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如:广州越秀公园;杭州西湖等。

3 艺术风格
中外园林在艺术风格上存在基本差异,那就是中国古代园林重在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园林则重在表现人为的力量。

;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

它一般呈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笔直的林阴路、整齐的水池、华丽的喷泉和雕像、排成行的树木(或修剪成一定造型的绿篱)、壮丽的建筑物等,通过这些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意识,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

其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

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4文化特色
1审美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由曲折之水、错落之山、迂回之径、参差之石、幽奇之洞所构成的建筑环境把自然界的景物荟萃一处,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

2民族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还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统统表现了出来,如端庄、含蓄、幽静、雅致等。

它使人足不出户而能领略多种风情,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艺术的熏染。

中国园林讲究“三境”
即生境、画境和意境。

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缩小。

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

3艺术文化
我国自唐宋以来,诗情画意就是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明清时代尤甚。

园林将封闭和空间相结合,使山、池、房屋、假山的设置排布,有开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区的联系和风景的层次,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印象。

意境即理想美它是指园林主人通过园林所表达出的某种意思或理想。

这种意境往往以构景、命名、楹联、题额和花木等来表达。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园林工作者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

当今最值得借鉴和继承的造园思想
第一,“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灵魂。

其主要观点是追求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
造自然,创造出宜人的和谐的园林生态。

在工业文明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当今世界.这种思想理念的本身就蕴含着某种解决的途径和哲学道理,很值得后人的学习与借鉴,特别在现代园林的规蜘和设计中,将会进一步继承这一伟大的思想。

第二,集诗字画与文学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和追求“诗情画意”的造园手法是中国古
典园林艺术中最独特的艺术风格之一,在现代造园领域中应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应用。

第三,追求“立意,塑造“神似”,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缺乏“立意”的园林
将无生命力,失去“神似”的园林更无艺术感染力可言。

笔者相信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将更追求造园的
“立意”和“神似 a因为我们珍惜中国古典园林中这一“抽象”和“印象”理论的应用要比西方的“抽象派”和“印象派”理论更源远流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