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之我见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之我见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古典园林的典型园林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样,也是我国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对世界园林影响深远,也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深深影响着中国园林的发展。
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不管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的园林都离不开建筑、山石、水体、地形、小品、植物等都是园林建筑的重要元素,古典与现代只是空间维度上的不同而已。
不能单靠天马行空的意境幻想进行创作。
园林植物的意境创作首先应该具备广博的系统知识,对世界各大园林体系、文化内涵、思想价值观念的取向、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系统知识结构网络进行全面了解,以及必要的调查,才能进行初步的了解,景观设计师不是全才,但必须对各色事物有着全面了解,这样,才能利用园林植物创作出真正有内涵有意境的作品。
其次,了解世界植物的多样性,才能扩展自己的意境创作的视野,,才能得到意境升华的空间。
与此同时,进行世界文化大融合,在融合中寻找意境创作的灵感,才能出乎其外入乎其内,了解其本质,跳出中国古典园林的局域性,让其真正走向以给新的境界高度,走向公共空间,在历史高速发展中不被淘汰,让其精髓渊源流长,不断推陈出新,而不是停留在私家小花园的局限中,这不是一个好的出路。
要想园林植物的意境创作有真正的意境,必须从历史着手,只有了解了她的过去,才有可能了解她的未来。
就中国书法而言,只有了解其“来龙”,才有可能了解其“去脉”,只有对古代优秀书法作品融会贯通,才能推陈出新,自成一家,如不然,则只有像无根的浮萍,没有着落,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终究摆脱不了成为一堆废纸的宿命。
一切创作都有其思想渊源,在已有思想和成果上进行创造和革新,随着历史的发展,加以改造创新制作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意境创意。
在世博考察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园林植物对意境创作的妙用与创新,各个国家馆都在本国原有的园林植物文化的影响下,制作出具有本国特色的景观建筑、小品等相关的内容,每个馆都凝聚设计师的思想精髓和本国文化的沉淀和创新。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摘要:中国园林古典造园手法源远流长,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传承和记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和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使其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并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生活和生存条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园林作为一种创造人类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为现在大都市的人们提供亲临自然之境、享受自然之趣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作用现代景观设计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园林传承发展中国古典园林从苑囿发展成现代风景山水园林,历经3 000余年的历史演进才日臻完善,凝聚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艺术、政治思想和自然观念发展的全部精华。
中国古典园林以追求自然精神和人的高贵品质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1、古典园林的历史沿袭历史是一条永恒的,滚滚不尽的长河。
任何一种传统的文化,都在它的胸怀里萌生,发展。
古典园林的过去,同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息息相关,它也是由源头的涓涓细流,一点点的生长着,拓展者,有的缓慢,有时飞逝。
“园林”一词,最早起源于殷商的”囿”,囿就以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狩猎和娱乐[1]。
在春秋战国、秦汉及魏晋南北朝得到了前期的发展,同时产生出影响苑囿向着风景园林式方向发展的三个重要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2]隋唐时期由于国力的昌盛,也是园林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期,也出现了诗人、文人参与造园,其中王维的辋川别业和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就是其中的代表。
旧的园林形势终将随着新时代的出现而逐渐走向衰落,新的园林形势也必定在旧形式的废墟里成长起来,这是我们新一代园林设计师们共同努力的目标[3]。
现代园林同过去传统园林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的深刻研究,来人是当今社会本土和历史传承的景观资源,摒弃旧传统的局限和束缚,正确掌握传统造园手法和理念的现实意思,营造满足现代人们居住、观赏、休闲和娱乐要求的现代园林,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和审美趣味的佳作,给古典园林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中国园林真正走向发展和成熟。
试论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启示

试论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启示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其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生态设计,成为了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灵感源泉。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美学、哲学、宗教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古典园林最具特色的是其生态设计,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人与自然的共存,而这一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
首先,古典园林采用了众多的生态要素使得其环境十分和谐。
古典园林常常包括池塘、溪流、山水、植被等生态要素,而这些要素不但可以增加人们的愉悦感,也能使得人们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从而得到身心的放松。
借鉴这一生态要素的理念,现代景观设计也采用了大量的自然元素,例如花园、公园、人行道和道路两侧的花草树木。
这些自然元素不仅能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可以保护城市环境,并减少污染。
其次,古典园林中的景点也往往注重自然的环境和生态的保护。
古典园林往往会在景点保护范围内设置各种保护措施,例如防止人类破坏、防护树木等等,同时也注重建筑物的自然耐用性。
此外,古典园林还会有较多的自然树木和草地,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开花结果。
这些景观吸引着游客们前来,同时也保持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这一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
现代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景观时会加入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理念,同时也注重建筑物的自然耐用性,这样才能良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人们注重突出各种元素的自然特点。
例如造山的高低形态能够使得山体的形态更接近自然,把挂果枝、盆栽的花卉错落有致地摆置在园中,更容易让人赏心悦目。
同时,古典园林中的室内建筑,例如亭、台、楼等等,也往往会采用自然的材料,例如竹子、芦苇、木材等,更能体现出古典园林的生态理念。
现代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也逐渐注重强调自然材料的运用和保护节约环保的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手法有自己独特的的特点,本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变化趋势、整体风格、构图要素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及总结。
最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园林能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规律中得到那些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变化;风格;构图要素;启示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以人工造园摹拟自然山水的阶段在文明社会初期,人们把自然环境只看作是畋猎、渔樵、游娱等物质生活享受的场所,由于处于农耕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高大山岳的原始崇拜,统治者遂修高台摹拟圣山,并在台上建房屋谓之“榭”,进而演化成以台为中心,用周围的绿化种植围合成的空间,谓之“苑台”。
园,最初是种植树木的场地,随着经济发展,又有了观赏的目的性。
商、周时出现“贵族园林”,是皇家园林的前身,如殷纣王修的“沙丘苑台”,是囿和台围合的空间。
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修建宫苑的高潮,如楚国的章华台、吴国的姑苏台。
姑苏台建于姑苏山上,是一座山地园林,因山成台,联台成宫,并开凿山间水池,整体布局因山就势,曲折高下。
章华台位于古云梦泽内,在园内人工开凿水体,满足交通及供水,又提供水上游玩,因水成景。
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央集权的确立,园林也发展起来,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正才形成。
此时,宫苑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利用地形的塑造空间,一种人工的山水模式“一池三山”开始盛行起来。
汉武帝在秦上林苑上扩建,上林苑外围是终南山北坡,关中八水贯穿苑内。
建章宫是上林苑的十二宫之一,在园内西北部开凿大池,为“太液池”,在池中堆山叠石,象征海上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并利用挖池土方在太液池西北面筑台。
建章宫以一池三山为构图中心,是第一个完整具有三仙山模式的皇家园林,“一池三山”也成为后世皇家园林的主要营造方式。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的变化1、理景的普及化即由都城向地方城市扩散;由社会上层少数帝,王、.,贵戚。
中国古典园林理论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论与现代意义学号:15095670 姓名:程丽班级:景观设计09—4 指导老师:赵警卫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精髓,即营造意境、因地制宜、借景手法、小中见大、天人合一、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等对现代园林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园林在发生革命性创新的同时,应保持了对古典园林明显的继承性。
关键字:古典园林造园理论现代意义继承发展园林是人化的环境,是人与自然亲近的一个空间境域。
从造园技法所遵循的美学原则来分析,中国园林艺术创造的渊源是中国人内心深处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原初观念和宇宙意识。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自然与人是不可分割的,这种思想反映在园林中则是以崇尚自然、因借自然为造园的主旨和目标。
造园时讲因借天时地利,游园时重顺应人性人情,强调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是中国园林文化意蕴的集中体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模仿和再现自然山水也是中国园林形式的重要思想来源。
园林不仅是人们生活居住的现实空间,也是人们陶冶情操、安顿精神的理想乐园。
现代生活中,人们更需要这种理想乐园的存在,所以借鉴中国古典园林发展亲近自然、顺应人性人情的现代景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的责任。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对现代景观的影响一、营造意境。
传统园林通过多种手法来营造意境,始终追随在精神层面上打动人心。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我国古典园林留给我们思考的,不仅是园林空间的设计和形态上的表现,更是伴随园林的意境所包含的造园者的文化层次,思想情感及园林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它赋予园林艺术以灵魂,情由景生,境由心造,情景交融。
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而它追求的是表现形外之意,象外之象,也就是所谓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设计的一些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设计的一些启示◎孙文静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摘要: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整体风格的阐述,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要素及其对现代园林的启发。
由此说明,现代园林应当学习借鉴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融合现代创新科技,不断创造出符合当代气息的园林佳作。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园林;设计要素;借鉴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独特的民族风味 和高度的艺术风格使其享有盛名,但中国现代园林的影响力却不如 欧美发达国家的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理想的栖居环境,其设计精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就是将自然界的山石、水体、植物等景物,通过取景器 的设计,利用路径的联结创造舒适健康、清新宜人的园林空间,从而 达到认识自然、感受自然的目的,这对现代园林的营造具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只有深入研究古典园林,传承古典园林,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 法应用到现代园林营造中,中国园林才能在世界园林领域占有一席 之地。
一、 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风格中国古典园林是山水风景式园林的典型代表,在其发展过程中, 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的影响,古典园林形成了自身 的风格特点。
(一)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是写意的自然山水型园林,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 范本,将自然界的山水景观缩摹在园林这一小方天地里。
园林中的池 水、假山、通幽的曲径,观景景观双重作用的建筑,以及精心配置的植 物,构成一个精炼化的自然,园林的营造者寓情于景,园林中的景色 也展现着园主人的情怀。
(二) 建筑美与自然美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美和自然美的巧妙融合,在整体上达到人 工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境界。
这种将人自然化 和将自然人化的造园艺术就是师法自然的完美诠释。
(三) 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从整体到局部都蕴含着浓厚的艺术情趣,园林的 营造者由画家或者诗人直接担当,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征体现在 园林的空间布局、山石堆叠、植物配置等方方面面。
古典园林的现代启示

警示作用 独到之处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1.长期封闭的条件下形成的,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 差深远。 2.北方的水资源缺乏,不合适建造大型的山水园, 3 .交通条件的改善,真山真水的气势是假山假水的无 法比拟的,导致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4.表现自然的写意手法和传统建筑的体量与形式十分 融洽,与现代的高楼林立格格不入。 5 .造园材料难寻,维修成本高,技艺失传,导致仿古 作品地下,精工习作荡然无存。 6.营造在一个封闭的小环境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 不能突破私家园林的局限性,在全盘西化,急功近利 的现代社会中,难免遭到摈弃。
独到之处
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 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巧于因借的视域扩展 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 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1. 将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方向,园林要融入整 个大地环境中。 2.园林的历史责任,园林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3.把古典园林的一些特点融入到现代的设计中。 4.抛弃古典园林的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启示意 义,融入到现代生活的环境要求,才是中国现代 风景园林的真正发展方向。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优秀的部分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一批勇于创新、融贯中西、博采众长的园林设计师来引导。
园林行业的健康发展,既要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特征。
关键词:风景园林;中国园林;综述;现代意义;历史研究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of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modern garden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ar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heritage of the world, and the excellent part is still of guidance significance for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sign level of Chinese modern gardens demands the guidance of a group of innovative, well-versed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learning, and ready-to-learn landscape architects.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landscape industry lies in accept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western modern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deep studying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culture and nativ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aracters.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inese Tradision Gardens; Summary; Modern Sense; Historical Study引言: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有其独特的思想和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优秀的部分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一批勇于创新、融贯中西、博采众长的园林设计师来引导。
园林行业的健康发展,既要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特征。
关键词:风景园林;中国园林;综述;现代意义;历史研究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of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modern garden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ar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heritage of the world, and the excellent part is still of guidance significance for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sign level of Chinese modern gardens demands the guidance of a group of innovative, well-versed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learning, and ready-to-learn landscape architects.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landscape industry lies in accept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western modern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deep studying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culture and nativ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aracters.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inese Tradision Gardens; Summary; Modern Sense; Historical Study引言: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有其独特的思想和文化。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和中国皇家园林、寺庙园林共同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融建筑艺术、叠山理水、植物和文学艺术于一体。
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完美的融入了自然美、人工美、静观美和动观美。
中国古典园林是生态艺术的典范,其“天人合一”思想、“风水说”、季象生成、意境创造等体现了中华先人的生态智慧,是当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范式和精神资源。
然而,目前风景园林界对待中国古典园林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一是古典园林休矣论;其二是古典园林复兴论。
前者将古典园林看作是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死物,否认发扬传统的积极意义;后者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出发,强调继承古典园林,却往往追随其表现形式。
笔者认为,无论东方或西方的、传统或现代的园林形式,采取全盘否定或照搬形式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无助于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健康发展。
1.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地位1.1 发展历程世界园林史表明,各种园林形式不可避免地遵循着发展—成熟—衰落的轨迹,园林风格与样式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并成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中国古典园林从苑囿发展成人工山水园林类型,历经3 000余年的历史演进才日臻完善,其中凝聚了中华民族政治思想、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自然观念发展的全部精华。
尽管古典园林有着种种局限性,如果因此而将它简单的全盘否定显然是不可取的。
1.2 历史功绩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如果说17世纪在欧洲掀起的中国热不过是受喜爱异国情调的洛可可风格影响的话,那么中国园林对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出现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
中国人崇尚的“师法自然”的园林理念和“诗情画意”的园林理法,在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中得到完整的体现,而英国风景园作为西方近代园林的开端,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后,中国园林一些惯用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语言,如散点布局、环形游线、动态景观、巧于因借等,均已完全融入西方现代园林设计手法之中。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中的影片式散步道处理手法就是典型的案例。
1.3 衰落的根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衰落,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
重要原因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导致国家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国力的日益衰败,使西方人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评论从褒扬转为批评。
可见综合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艺术国际地位的重要准则之一。
此后的100多年来,中国古典园林始终未有适宜的发展环境。
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片面追求全盘西化,使中国本土园林生长的土壤日渐贫瘠。
国人既对外来文化缺少深刻的理解,又对本土文化和景观资源缺乏认识,造成目前中国一方面园林建设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园林理论与实践水平均十分低下的尴尬局面。
1.4 中国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旧的园林形式终将随着新时代的出现而逐渐走向衰落,新型园林也必定是在旧形式的废墟里成长起来的。
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园林形式衰落、乃至消亡的根本原因,而急功近利、盲目抄袭只能导致各种园林思潮的加速消亡。
因此,继承与创新是园林艺术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而它又建立在对古今中外园林艺术的全面了解,尤其是对本土文化和景观资源的深刻理解之上的。
惟有继承传统中优秀的部分、勇于创新、融贯中西、博采众长,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真正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2.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关于古典园林的研究对现代人而言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古典园林的理念与理法对现代人的启示;二是古典园林中的不足与糟粕给现代人以警示。
就中国古典园林的警示作用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中国古典园林是在长期封闭的社会状况下,主要在私家领域里沿着山水格局一脉相承、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的,而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距甚远。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使人们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之一;(2)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景观资源发生了巨大变化,北方城市水资源十分贫乏。
因此,山水式园林更适合江南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宜建造大规模的山水园林。
像颐和园、圆明园这些大型山水园林都是在原有水面或沼泽地的基础上加以疏浚而成的。
然而现在对一些新建水面的维持消耗了大量珍贵的水资源,正在建造中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不惜在平地上挖湖堆山,其实是劳民伤财的反生态设计理念;(3)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现代人融入真山真水之中已十分便利,无须再在城市之中尽享山林之乐。
而真山真水的气势及其丰富的景观环境却是假山假水难以比拟的,导致以人工山水为主的古典园林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紧紧抱着古典园林形式不放不利于中国园林的发展;(4)中国古典园林表现自然的写意手法与传统建筑的体量与形式十分融洽,但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中则显得格格不入。
随着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全盘西化,现代人也趋向于西方园林形式;(5)中国古典园林中惯用的山石、小品和木结构建筑等造园元素,或因材料难觅,或因功能丧失,或因维护成本较高而更换材料;且精湛的技艺大多失传,导致现代仿古园林作品设计制作水平低下,精工细作荡然无存;(6)中国古典园林大多营造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对周围大环境的影响甚少,未能突破私家园林的局限性。
在追求急功近利、希望全盘照搬的现代社会中,也难免遭到摈弃;虽然古典园林在现代社会的生存面临上述种种不利条件,但它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对地域性景观的认识,有助于现代人对本土景观资源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
惟有营造出既符合本土地域景观特征,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园林作品,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真正走向发展与成熟。
笔者试图运用抽象概括的分析方法,从空间和元素的特点出发,运用现代园林的设计语汇,对中国古典园林加以剖析,力求揭示其本质特征并彰显其现代意义。
虽然这种研究方法难免管中窥豹、有失偏颇,但较于常见的文学化描述方法,无疑更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特征,并对现代园林设计更有借鉴意义。
概括起来,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另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融合了自己的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2.1 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自然始终是园林创作的素材,西方传统的规则式园林认为自然是不完美的,必须经过加工才能达到完美的高度,因而强调在园林中人工痕迹的表现。
而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西方规则式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在本质上都是以自然作为园林创作的对象和素材,前者力求对自然不完美的地方进行修饰加工,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
英国自然风景园和法国英中式园林在借鉴中国造园理念时过分凸显了一方面的特征,因此有些变味。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因过份雷同于乡野景观,而法国的英中式园林又过于人工做作,反而适得其反。
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的高度是难以逾越的,应师法自然、顺应自然。
2.2 范山模水的景观类型东西方园林共有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资源条件,再现本土的自然景观类型。
因此,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状况、农业生产模式和乡土植被类型等等构成的自然资源状况和区域景观类型,既是园林设计的首要条件,也是园林空间布局和构成要素的主体。
中国古典园林也是再现本土自然景观典型特征的范例。
中国的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2/3。
在传统文化和道教思想的影响之下,国人始终认为无山无水则不成园。
而西方人更为关注的是惯常的景观类型,着重表现的是田园风光。
这是造成中西方园林形式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以说,对国土景观类型以及景观元素敏感性的差异,加上生活情趣上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园林在形式上的巨大反差。
因此,对地域性景观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营造适宜的景观类型,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前提条件,也是体现园林特色的主要方面。
2.3 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受中国山水诗画的影响,古典园林着重表现的是自然中的山水格局。
在狭小的空间中表现恢宏的自然山水之势。
山石、林泉等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素材,入画是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
相反,西方的规则式园林最初都是由建筑师设计的,习惯于用建筑的眼光来观察自然,用建筑设计的手法营造均衡稳定的空间格局,台地、植坛成为园林中的基本元素。
受中国园林的影响,18世纪的英国人开始用诗人的心理、画家的眼光来观察自然,导致了风景式园林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