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它融合了自然山水和人工建筑,以及文人审美情趣,形成了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不仅在古代受到了重视,而且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强调“山水共构”、“因势造形”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是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它以自然山水为脉络,营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物融为一体的效果。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也受到这种“山水共构”的影响,设计师们善于将自然山水和人工建筑相融合,创造出更加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注重“虚实结合”、“远近呼应”的设计手法,这种手法也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设计师们善于利用虚影、水镜等手法营造出虚幻的景观效果,同时通过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合理的植被搭配等手法实现远近呼应的效果。

这种手法也被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所继承和发扬,他们善于利用虚实结合、远近呼应的手法打造出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层次感的园林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融合了中国文人审美情趣,强调意境和情趣的表达,这种情趣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为载体,通过巧妙的布局、灵活的手法,表达出文人的境界和情趣,给人以愉悦于心灵的感受。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也常常表现出对意境和情趣的追求,他们善于运用植物的形态、颜色、材质等特点,以及建筑的风格、结构、纹饰等元素,打造出充满情趣和意境的园林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园林空间的设计上更加注重宜人宜宅的理念,这一理念也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室内外空间的交融和串联,强调园林空间要宜人宜宅,给人以闲适舒适的居住享受。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也会注重室内外空间的串联和交融,追求在园林空间中创造出它人宜宅的居住享受。

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人注重园林造景,将自然景观与建筑风格完美融合,创造出众多令人赞叹的园林,其中最著名的有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扬州瘦西湖等。

而这些园林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美景,更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宁静和和谐,这种精神追求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体现在“自然”之美的呈现及其对人们心理情绪的调节上。

传统的园林规划立足于环境气氛的营造,通过营造壮美的自然景色来烘托出自然之美。

在这些园林中,自然风光所呈现出来的美景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和谐氛围,达到了“和合共生”的境界。

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既能认识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神韵,也能感悟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境界。

这种和谐境界,与现代人追求自然、追求健康、追求文化精神内涵的趋势相吻合,因而造成了一种现代文化精神的回归。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体现在园林的设计创新上。

中国古典园林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造园手法、营造理念、景观设施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设计出更加具有独特气质和魅力的园林。

例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园林设计,汲取了中国传统园艺精华,结合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园林景观。

这种创新型的园林设计不仅丰富了园林资料库,同时在文化与经济领域中也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这些成功的创新,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并激发了大众对中国园林文化认识的热情。

最后,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体现在其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

作为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而这些园林又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使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作为现代人,应该意识到其保护价值和历史意义,积极参与到传承保护的行动中去。

目前,我国已经将许多中国古典园林列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表明了政府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

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目前风景园林界对待中国古典园林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一是古典园林休矣论;其二是古典园林复兴论"。

前者将古典园林看作是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死物,否认发扬传统的积极意义;后者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出发,强调继承古典园林,却往往追随其表现形式。

无论东方或西方、传统或现代的园林形式,采取全盘否定或照搬形式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无助于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古典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如果说17 世纪在欧洲掀起的“中国热”不过是受喜爱异国情调的洛可可风格影响的话,那么中国园林对18 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出现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

中国人崇尚的“师法自然”的园林理念和“诗情画意”的园林理法,在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中得到完整的体现,而英国风景园作为西方近代园林的开端,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后,中国园林一些惯用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语言,如散点布局、环形游线、动态景观、巧于因借等,均已完全融入西方现代园林设计手法之中。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中的影片式散步道处理手法就是典型的案例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1、中国古典园林的警示作用(1)中国古典园林长期封闭的社会状况,主要在私家领域里沿着山水格局一脉相承、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的,而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距甚远。

(2)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自然环境和景观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北方城市水资源十分贫乏。

因此,山水园林更适合江南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而北方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建造大型的山水园林。

颐和园、圆明园等大型景观园林,都是从原来的水面或沼泽中疏浚出来的。

然而,现在一些新建水面的维护消耗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

比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不惜在平地上挖湖造山,这是反生态的设计理念。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园林文化的国家,人们的园林造景确立了一种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可以称之为中国古典园林。

而在现代园林设计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园林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中国古代历经几千年的园林艺术,它不仅仅是对自然山水的利用,而且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山水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如下:1. 绿色生态环境: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和生机盎然的绿色环境,园林里面种满了各种植物,山水环绕四周,更具艺术魅力。

2. 文化性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包括了文化、哲学、艺术等多种形式的表达,从琴棋书画到文学、诗词歌赋等多元元素的交织,丰富了园林的内涵。

3. 工艺美术的表现: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这主要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工艺品、雕刻、拱门、廊亭的制作上,更加增加了园林艺术的观赏性。

二、现代园林的特点现代园林是根据当代人们生活方式、审美欣赏、生态环保、经济技术要求等要素而设计的园林。

现代园林的主要特点如下:1. 实用性的考虑:现代园林注重的是园林的实用性和人文特色的融合,其建筑、花卉、水池、雕塑等都是为了更加人性化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2. 简洁大方的风格:现代园林的园林风格主张以环保、简约为主,加上实用性的考虑,园林的外在形式更加简单大方,简单而不失美感。

3. 养眼的景物:现代园林强调的是养眼的景物和室外生活方式的提供。

使得人们在园林里可以舒适地休息、散步,给予更加完善和舒适的户外体验。

三、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历史渊源和风格上都有显著区别。

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比较如下:1.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建设过程中,一个是传承经典,一个是创新发展。

分析中国古代园林的现代意义

分析中国古代园林的现代意义

分析中国古代园林的现代意义1. 引言1.1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包括多样性、精致性和意境性。

中国古代园林以其多样性而著称,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园林风格各具特色,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古代园林注重精致性,无论是园林布局还是建筑景观的设计,都体现出一种精湛的工艺和审美追求。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还在于其强调意境性,园林不仅是景观的展示场所,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精神的寄托。

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精心的构思,古代园林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让人在其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古代园林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的载体,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1.2 现代社会对园林的重视现代社会对园林的重视越来越高,园林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不仅可以提供身心放松的环境,还可以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

园林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促进人们与自然的联系,缓解城市的压力。

现代社会对园林的重视还体现在园林的设计上。

人们越来越注重园林的生态性和文化性,希望园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绿色空间,更是一个有故事、有文化内涵的场所。

园林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创新,将传统的园林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打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园林作品。

另外,园林还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功能,比如提供社交场所、举办文化活动、展示艺术品等,使园林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园林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植物园,更是一个融合了自然、文化和社会功能的综合场所。

2. 正文2.1 探讨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智慧中国古代园林设计凝聚了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其设计理念和技艺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古代园林设计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山水人和”的境界。

通过虚实结合、错落有致的布局,古代园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让人们在其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分析中国古代园林的现代意义

分析中国古代园林的现代意义

分析中国古代园林的现代意义中国古代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在艺术上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义与现代价值。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园林现代意义的分析。

中国古代园林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以水、石、树木等自然物质打造出一幅自然景观。

园林的设计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珍视。

中国古代园林是中国人文思想的具体表现。

园林设计中融入了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使园林成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场所。

园林的布局和景观的选择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内涵,并通过园林景观传达出人们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如以林泉、亭台楼阁等景观象征人们对遥远理想乡村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古代园林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小而精致的审美观。

古代园林以小而美为设计理念,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合理的比例使得园林显得更加宜人、和谐。

这种追求小而精致的审美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现代城市建设中,往往追求繁华和浩大的规模,而中国古代园林所体现的小而精致的审美观念可以给人们带来舒适和美好的生活环境。

第四,中国古代园林作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园林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增加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园林不仅仅是美的艺术品,更是富有现代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瑰宝。

其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内涵、中国人追求小而精致的审美观以及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

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承中国古代园林文化,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和启发,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

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在于,它可以通过园林的设计和布局,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同时也可以传达人们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尊重和关注。

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和价值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可以成为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绿色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

同时,园林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生态平衡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林艺术及其文化价值,不仅可以在国内传承发扬,也可以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最后,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和价值还可以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园林不仅是一种文化载体,更是一种生态系统,通过园林的建设和管理,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和价值,通过传承和发扬古代园林艺术,推动园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1 -。

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中国古典园林历经数百年历史,在欣赏、观赏、研究古典园林的过程中,人们将从中找到许多代代相传的智慧,同时也将认识到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

现代意义的中国古典园林,既是一座博物馆,也是一座文化之城,更兼备着促进文化交流、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作用。

古典园林是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儒家思想、朴素哲学的表现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深的底蕴和历史价值。

“开门见山”的园林,纵观历史,人们善于把山水和花草组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

古典园林的根基在于自然,设计不以人为中心,更注重表现出自然景观的魅力,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并透过各种手法来达到审美和文化教育的目的。

现代意义的古典园林,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也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景观功能。

古典园林拥有天然绿色生态资源,配合现代建筑技术,可以创建既具有美丽景观,又有实用功能的生态环境,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城市提升文化品位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古典园林还是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可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如苏州园林和颐和园等,正是古典园林走向国际舞台、进行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典型代表。

在中国古典园林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弘扬其文化内涵,不断进行重新设计和维护,让传统文化得以重现和传承;同时也要改进其商业化经营模式,重视投入,保护园林环境,保障游客权益,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开展文化交流和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发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古典园林,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应该重视对其保护和管理,让古典园林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及其现代意义摘要:中国的造园艺术源远流长。

以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的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独创性。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认为在进行现代园林设计的时候,应该以古典园林的建筑特色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今的时代特点,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关键词:文化内涵;古典园林;艺术特色;现代园林园林建筑的出现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和文化艺术水平之上,最初为帝王诸侯享乐而修建的。

它是随着时代、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美学思想等变化而演变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典园林,又称中国古代园林或中国传统园林,则是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而有所创新和丰富而形成的。

[1]作为我国各阶段生产力的一个代表,它的存在不仅有着极强的美学研究价值,同样,也拥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一、园林“园林”这个词,最早见于北魏(386—534)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司农张伦等五宅……唯伦最为豪侈,……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1]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美英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Garden。

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园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文化的大背景下,由思想而指引人的活动,进而产生空间构造。

[2] 古典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的荟萃,是一种传统的积淀,人喜爱自然与需要精神调剂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一花一木总关情,是创作者感情的抒发,更寓寄着浓厚的民族情感。

1儒家的影响儒家以积极的人世态度,关心社会及个人道德修养,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等级秩序。

刘庭风教授则认为在中国园林中的儒家思想主要表现为:君臣民的礼制观与皇家园林中心和轴线思想的一致,以及私家园林中诗情画意的表达。

中国人自古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加之儒家的“仁爱”等观念,使人们对自然情有独钟,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花木呵护与培育,有所谓“园,所以种树木也”之说。

2道教的影响老庄思想主张无为,应顺从自然,追求万物和谐。

在私家园林及道观园林的建造中,表现为崇尚自然、沉醉于自然山水之中。

所谓:袖里乾坤,壶中日月。

凿池堆山,移花植草均因地制宜,得景随形。

3佛教的影响佛教则劝人向善也就是人与宇宙合一的精神,寺观园林则是通过宗教建筑、仪式和部分的园景来表达宗教园林意义的。

禅宗以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对一些花木,有出于宗教意义的偏爱,如菩提树、莲花等。

4风水说的影响风水说源于易学的阴阳学说,其核心就是强调整体环境模式,认为建筑周围山上林木茂盛为吉,并种“风水林”以聚气。

古人对庭园等的周边环境的重视远重于建筑物本身,风水说的总原则是为了舒适,借以保证建筑环境的清洁和宁静[8]。

还有许多规定,如大门前不种大树(阻挡阳光,出入不便,且易招雷击等)。

“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柰杏”等,看似无稽之谈,实则多为植物生长特性总结。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

园林效法自然。

凿池开山,栽种花木,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风景,常以假山、漏窗为屏障分割视线.有移步换景之妙。

成为“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式山水风光。

[7]1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法。

所选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

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癣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

明人计成在《阋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阔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 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

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颦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

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

叠山倒垂的钟乳石。

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

现存的苏州拙政疆、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阳林造山的佳作。

2理池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足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足自然式的瀑布。

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

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正凶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1)掩。

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

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2)隔。

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爆,断处通桥”.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3)破。

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3植物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

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荚,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

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照、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荚: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

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4建筑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

古典建筑斗拱梭柱,飞檐起翘,具有庄严雄伟,舒展人方的特色。

它不只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为了使园林成为可望、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造各种相应的建筑.如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

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且应该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的有机融合。

在使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间协调融合时,应顺其自然、追求人趣,使人与自然十分和谐地溶入建筑环境之中,让人们虽然身处有限的人造环境中。

却能够感受到一种天然环境的无限情趣。

5书画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是在幽静典雅当中显出物华文茂。

无文景不意,有景景不情”。

书画墨迹在造园中有润饰景色.揭示意境的作用。

园中必须有书画墨迹并对书画墨迹作出恰到好处的运用,才能“寸山多致,片石生情”,从而把以山水,建筑、树木花草构成的景物形象.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墨迹在园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

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牌,槛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

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

如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引自苏东坡诗中的“三峰已过天浮翠”.还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另外还有一些园景题名出自名家之手。

不论匾额楹联还是刻石,不仅能够陶冶情操。

抒发胸臆,也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为园中增加诗意,拓宽意境。

四、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结合的意义现代园林,作为古典园林的现代传承,如何更好的在古典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上,融合入现代建设的因子,是现在的我们需要探讨的。

1现代园林的包容性现代园林设计是物质日益丰富、观念日趋开放的现代社会的产物,风格的多元化和边缘化已成为其区别于以往某一时期的传统园林的重要标志。

但是,若深入剖析这些极具个性的现代景观设计作品,最终可以发现,其中存在某些内在的相似和共通之处,即人性化设计和对生态的关注已日趋成为现代景观设计创作的基本原则,它以设计出满足人们活动、欣赏需求和展现自身个性的场所,同时兼具保护环境的功能为己任;与古典园林单一的内容与形式相比较,现代园林在满足传统艺术审美情趣的前提下,还要肩负对社会需求的功能性满足和对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的责任,现代园林设计已摆脱了传统园林的束缚,正由单一的形式模仿走向个性的创新,而创新的必然结果是审美情趣和组景方式的多元化。

2古典园林的指导性[5]在西方造园理论冲击下,在许多设计者的平面图上,往往看到的是美丽的曲线,几何关系明确的直线构图,平面上看来,视觉冲击力“极强”,但却忽视了竖向设计和人心理尺度感受。

因此,创造出的景观平淡无奇,空间关系混乱,只能成为画框里的一副构成作品而已。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取经。

古典园林中的许多设计手法和意境表达方式,都值得汲取和借鉴。

中国古人造时注重对场地的考量,而古人往往是把园子造成之后才画一张图,指出各中景点,引导人们游览。

因此,若从先有图纸再有现场的角度看,现代景观设计中基于平面图纸的景观设计活动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活动”而已。

因此,虽然在功能使用上,古典园林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精粹的设计手法和表现方式仍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可以引导设计者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由设计者向游览者进行转变和换位思考,从而设计出不仅平面构图优美,同时空间更加合理的优秀园林作品。

3古典与现代园林结合的必要性在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大地遍布各种欧美、东南亚等风格的景观作品。

文化深厚而富有历史意义的古典园林早已被人们丢弃在历史的车轮之下。

更为可惜的是那些经典的造园手法,很少有人能够系统、娴熟地掌握和应用。

而经过实践和岁月的历练证明,诸如“相地合宜”的造园手法和“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是最趋近客观真理,并且能够解决当代关注的人性和生态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