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合集下载

艺术史:印象派画家的艺术风格分析

艺术史:印象派画家的艺术风格分析

艺术史:印象派画家的艺术风格分析1. 引言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重要艺术流派,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风格而闻名。

本文将对印象派画家的艺术风格进行深入分析。

2. 印象派的背景和特点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巴黎,其诞生与当时社会、技术和艺术发展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印象派艺术家试图通过重新审视光线、色彩和形式,捕捉并描绘瞬间感觉,从而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

3. 印象派画家及其代表作品3.1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莫奈是印象派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以自然景色为创作对象,尤其善于捕捉光线和色彩变化。

《睡莲》、《日出·卢浮宫》等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3.2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德加在印象派中独树一帜,他以人物和肖像画闻名于世。

通过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瞬间瞥见,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观点。

《舞蹈课》、《浴场》等作品展示了他对光影效果的精准运用。

3.3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雷诺阿是印象派成员之一,也是最具亲和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善于描绘人物和风景,在作品中重视光线、色彩和氛围的表达。

《午餐会》、《舞台上的杨柳》等作品展示了他对人物表情和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

4. 印象派画家的共同创作技巧4.1 素描与速写印象派画家通常会在户外进行素描或速写,通过快速捕捉瞬间感觉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4.2 颜色与光线印象派画家非常注重色彩和光线的表达,他们运用明亮而不拘泥于传统准确色彩的调色板,透过光影和颜色变化去描绘自然景物或人物。

4.3 筆触與构图印象派画家的笔触通常较粗糙,强调表面质感与观察角度。

对于构图上,则注重捕捉瞬间、画面整体感和平衡。

5. 印象派对艺术史的影响印象派的出现重新定义了艺术界对于真实性和形式规范的看法。

印象派画家们通过新颖的创作方式挑战了当时流行的学院美术规则,并成为现代绘画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对后来各个艺术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的评价:后印象派画家被视为现代艺术 的先驱,他们的作品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表达, 为后来的现代艺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06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现代意义
对当代艺术的启示与影响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对色彩运用的创新,启发了当代艺术对色彩表达的探索。
后印象派强调个性表达和主观感受,对当代艺术中个体意识的表达有重要影响。
后印象派的艺术风格与影响
简介:后印象派是印象派之后的一个重 要艺术流派,其艺术家们在绘画技法、 色彩运用和构图设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艺术风格:后印象派的艺术家们强调个 人主观感受和情感的表达,注重对物象 的变形和夸张,以及对色彩的运用。
代表人物:梵高、高更、塞尚等。
影响:后印象派对后来的现代艺术流派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和表现手法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基石之一。
后印象派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拓展了绘画语言:后印象派强调色彩和笔触的表现力,为现代艺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重视个体感受:后印象派画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对现代艺术中个体意识的崛起 有重要影响。 推动抽象艺术发展:后印象派对形状、色彩的独特运用,为抽象艺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启发现代艺术思潮:后印象派对形式和内容的探索,对后来的现代艺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添加标题
印象派的作品多以自然风景和日常生活为主题,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而后 印象派的作品则更注重表现内心世界和情感,主题较为深沉和抽象。
创作理念与追求的比较
印象派追求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印象派注重自然和客观的再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后印象派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表 达
后印象派注重表现内在精神和个 性
05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比较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风格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风格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风格印象派是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绘画流派,它主张用短促、散漫、抹捻的画风来表现景物的印象,使画作更具表现力和感性。

印象派作品的艺术风格,既是抽象的,又富于生动的感性描绘,是一种快乐、理性的艺术形式。

一、构图和笔触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主要体现在构图和笔触上。

不同于传统的绘画方法,印象派强调主观印象和感觉的表达,要将感受的瞬间,以迅疾的笔触捕捉下来,呈现出生动的色彩与形状。

因此,印象派的画家不再重视传统的绘画元素,如色彩、光线和区域感,而更加强调构图和笔触的独特性。

印象派风格的画作,通常不分正反面,能呈现出立体感,通过使用灰色阴影和有节奏的笔触,更加追求感觉上的舒适和和谐。

同时,他们在画面构图的时候,往往把被描绘的对象放在画布的一侧,表现出画家自己博爱性格和主观感受的风韵。

二、色彩用色和色彩渲染印象派强调色彩的光感变化和自然科学方法,更倾向于自由表达个人感受,通过将颜料混合成各种色彩,配合自然光线和空气的色彩变化,呈现出更多的色彩变幻和光影效果,让画面更具生动感和节渐感。

而且其颜色也较为亮丽,既绚丽又和谐,让人感受到它所表达的激情与自由。

三、反映现实生活印象派的神髓在于它所表现的自然景色,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其画家以自己视野和感性为转移的灵感,通过选取各种简单、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和风景,创造了画面的动感和和谐,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色彩、形态和神韵。

而且画家往往在画作中反映出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包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对人性、自然与意识的思索。

这样让画面的主题,更加深入,感染力强烈。

四、自由的表现手法印象派绘画的一大突破,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自由的表现手法,通过极为巧妙的色彩、构图和笔触,创造出生动、富于感性表达的画风,将视觉传达到极致。

在表现手法方面,印象派的画家有着非同寻常的突破,他们放弃了传统的模仿,通过自然色彩和短促笔触,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作品风格,透过绘画,深入了解自己的感受。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旅程,始终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思想的演变。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绘画艺术经历了重要的变革,其中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

印象派以其大胆的创新和对自然光影的独特表现技法,挑战了传统绘画的规范。

而后印象派则在印象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色彩、形状和个人情感,形成了不同于印象派的独特风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发展历程、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特色,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印象派的起源与发展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它是一种旨在捕捉瞬间光影效果和色彩变化的绘画风格。

传统的绘画方法强调细节与线条的精确表现,而印象派则更关注对光影的变化、商街生活、自然风景等现实生活场景进行即时描绘。

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发生着重大变化。

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许多艺术家面临传统艺术体制的挑战。

此时,巴黎成为文化与艺术的中心。

众多艺术家聚集于此,他们希望在自由、多样化的创作环境中寻找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印象派应运而生。

主要艺术家克劳德·莫奈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他于1872年创作的《日出·印象》被认为是这一流派名称的来源。

这幅画描绘了黎明时分港口景色,运用了浓烈而富有表现力的色彩,高度概括了光影变化的特质。

此外,毕沙罗、雷诺阿、德加、塞尚等也是重要的印象派画家。

他们各自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美。

例如,雷诺阿以其典雅而生动的人物肖像著称,而德加则专注于舞蹈表演和女性形态,通过不同于常规透视法则描绘空间。

艺术特点光线与色彩:印象派艺术家使用短促快速的笔触来捕捉光线照射下物体表面的瞬时效果。

他们常常选择户外作画,以便直接观察光线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自然题材:许多印象派作品展现了日常生活场景,如公园散步的人、繁忙的咖啡馆,或宁静的大自然景观。

这些题材出现在当时众多市民的新兴生活中,并赋予了作品一种亲切感。

了解印象派绘画风格与技法

了解印象派绘画风格与技法
浪漫主义画派强调情感的自由表达和个性的张扬,追求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 印象派则更注重对自然和瞬间印象的客观表现,情感表达相对内敛。
绘画技巧
浪漫主义画派善于运用夸张、象征等手法,追求画面的诗意和神秘感;印象派 则更注重光色原理和笔触的运用,追求画面的生动和真实感。
与现代主义画派比较
艺术观念
现代主义画派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创新性,追求艺术的纯粹 性和精神性;印象派则更注重对自然和瞬间印象的捕捉和表 现,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印象派画家常常采用独特的视角 和构图方式,将观众带入一个全 新的视觉世界,给人留下深刻的
印象。
03
印象派绘画技法
快速捕捉瞬间印象
瞬间性
印象派画家强调捕捉瞬间视觉印象,表现光线在 物体上产生的瞬间效果。
室外写生
他们倡导在户外进行写生,直接描绘自然光线下 的景物,以迅速记录瞬间的视觉感受。
快速笔触
画家运用快速、短促的笔触表现物体的形态和光 影效果,使画面充满动感和生命力。
追求真实自然
印象派画家注重表现自然光线下的真实场景,这 种追求真实自然的表现手法对后来的画家产生了 深远影响。
强调个性表达
印象派画家在创作中注重个性表达,追求独特的 艺术风格,这种思想对后来的现代艺术流派产生 了重要影响。
在艺术史中地位和价值意义
推动绘画艺术发展
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出现,标志着绘画艺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推 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色彩冷暖对比
通过冷暖色彩的对比运用,表现画 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营造出丰富 的视觉效果。
笔触与肌理表现
笔触自由奔放
印象派画家在绘画过程中 ,笔触自由奔放,不拘泥 于细节的描绘,注重整体 效果的呈现。

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

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

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艺术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绘画流派,以其独特的绘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以捕捉瞬间、在瞬间中感受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为特点,推翻了传统的绘画规则,为后世的艺术家带来了无限的启示。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带您一同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艺术世界。

一、印象派的起源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当时传统绘画以精确的线条和细致的细节著称,而印象派画家们却希望能够表达出更真实的感受和情感。

于是他们开始尝试捕捉瞬间的光影变化,将瞬间感受到的印象快速、自由地记录在画布上。

这种表现方式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给人以新鲜感和突破感。

二、画家们的探索与实践在印象派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些杰出的画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克洛德·莫奈是印象派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印象·日出》被认为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之作。

莫奈通过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直接的笔触,将光线和色彩的变化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他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还包括卢梭、德加、雷诺阿等。

他们不断尝试新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使得印象派艺术日益丰富多样。

例如,卢梭善于运用点、线、面的组合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德加则以独特的构图和透视手法展现人物在光线照射下的形态变化。

三、印象派的影响与发展印象派的出现对后世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绘画的局限性,追求绘画语言的自由和个性化。

印象派画家们开启了一扇窗口,让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世界,去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

印象派的影响在20世纪持续延续,推动了一系列艺术形式和风格的诞生与发展。

尤其是现代绘画、写实主义、立体派等艺术潮流,都源自于印象派的创新和打破传统的精神。

可以说,印象派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基石之一,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启迪。

总结:艺术印象派绘风格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艺术现象。

它通过对瞬间的感受和对光影变化的捕捉,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艺术印象派家的创作风格

艺术印象派家的创作风格

艺术印象派家的创作风格我是一名热爱艺术的作者,对印象派家的创作风格情有独钟。

印象派家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丰富的色彩表达,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深入剖析印象派家的创作风格,让您对他们的艺术印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一、直接观察,呈现感受印象派家的创作风格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直观感受。

他们不再追求完整的形态和细节,而是通过对光线、颜色和氛围的直接观察,将感受表达在纸上或画布上。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生活的真实和情感的迸发,给人一种亲切而深入的感受。

二、色彩效果的追求色彩是印象派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注重捕捉光线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色彩的运用和组合。

通过运用明亮的色彩和更加鲜明的对比,他们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生动而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

这种色彩的运用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观者仿佛能够亲临现场,感受到创作者当时的情绪和感受。

三、自然主义的审美追求印象派家的创作风格中,自然主义的审美追求也是一大特点。

他们热衷于描绘自然风景、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和场景,通过绘画来再现他们眼中的世界。

这种追求真实的态度使他们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同时也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以及人类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笔触的流动与变化在印象派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于色彩和笔触的流动而呈现出的动态美感。

他们舍弃了传统绘画中的严谨和规矩,通过自由且宽松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种自由的笔触不仅带给作品一种流动感,也表达了创作者对自由和生命的追求。

五、观念的开创和突破印象派家的创作风格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观念和形式的突破。

他们不再受束缚于传统的创作规则和约束,以个人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观念的开创不仅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也使印象派成为了艺术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印象派家的创作风格以其独特性和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深受观众喜爱。

他们通过对感受的直接呈现、色彩的丰富运用、自然主义的审美追求以及自由流动的笔触等,创作出优美而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人文艺术: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与代表作品

人文艺术: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与代表作品

人文艺术: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与代表作品引言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股重要的艺术运动,它在绘画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

印象派着重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瞬间感觉和光线变化,展示主观印象而非客观真实。

本文将介绍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以及一些代表性作品, 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艺术时期。

1. 风格特点•轻快自由的笔触:印象派注重捕捉瞬间,强调速写式的表现形式。

画家运用宽松、自由而轻快的笔触来描绘日常生活中瞬息万变的景物和情感,使画面更加富有活力。

•光线和色彩:印象派对光线和色彩非常敏感,并尝试以色彩明暗变化来再现不同光线条件下物体的想法。

他们运用明亮而纯净的颜料,在画布上直接涂抹出明亮的色块,以强调光线和氛围的变化。

•剪辑式构图:印象派画家通常将画面分割成不同大小的区块或碎片,并在画布上随意摆放,形成剪辑式的构图。

这种构图形式凸显了绘画表面上对被描绘对象的快速直接观察。

2. 代表作品2.1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印日出》:这是印象派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莫奈通过丰富多彩的笔触描绘了沙滩、海浪和太阳,捕捉到了晨曦初现时刻瞬间变化的光线和色彩。

•《睡莲》系列:莫奈为了捕捉水面上睡莲花朵在不同光线下的效果而成立了一个庭院,并将其用作主题长达20多年,他通过多次创作呈现出了睡莲在不同时间和季节下绽放美丽的景象。

2.2 奧古斯特·雷诺阿(Auguste Renoir)•《舞会之后》:这幅画作展现了一场舞会结束后的场景,画面中充满了欢乐、活力和动感。

雷诺阿通过对人物面部轮廓和身体细节的模糊处理,以及鲜明的色彩呈现出了他对此时此刻的印象。

2.3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排球比赛》:这是德加绘画生涯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他通过捕捉女子排球比赛中选手们运动姿势的瞬间,展现了运动员们身体力量和速度所带来的美感。

结论印象派绘画以其轻快自由的笔触、光线和色彩的特点以及剪辑式构图等突出特点而在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要派别最早的发端,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在西方现代派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它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极力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2]。

起源与发展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

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

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不约而同的来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巴比松村,有的甚至长期定居于此,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巴比松”派诞生了。

“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这些画家当中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

1873年,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塞尚和西斯莱等人的作品遭到沙龙展览评审团的拒绝,这种不公平待遇是促使他们以不寻常途径,组织与“沙龙展”相对的独立展览以便展出自己作品的直接动因。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于1874年4月在摄影师纳达尔(Nadir)的工作室举行的第一次画展。

他们以自称“无名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协会”作为此次展览的组织者,而与沙龙文化圈对立。

展览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ImpresSion--Soleil Levant)的名称被《锡罐乐》杂志记者李洛伊(Leroy)不怀好意地引用以称呼此团体为“印象派”,认为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

而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名称却被莫奈、雷诺阿等人接受,“印象派”这个名词也就成了标示他们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目标的代称[3]。

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之后,至1886年这群画家先后共举办了7次画展[4],“印象派”随之诞生,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名声响誉全世界,“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代表人物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卡米耶·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保罗·塞尚等。

他们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Realism)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

风格特点
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

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做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

印象主义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外表草率的画法。

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气氛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印象主义的作品选择的题材面比较广泛,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画家都试图捕捉到瞬息多变的大自然。

1.印象派的构图
印象派画家强调那种偶然一瞥,力求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对象,例如从晚会包厢里俯视舞台,从某一个角落侧视大厅,从头顶上仰视一群舞女,都是以前古典绘画里没有的。

古典艺术主要关注神话、战争和历史题材,讲究构图的舞台戏剧化效果,场面宏大富有文学性。

而印象派的构图突破旧的固有模式,多作架上小品,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要求对画面构图进行随意剪裁。

这种似乎漫不经心的构图与传统的舞台样式的构图相比,更自然生动[4]。

2.印象派的造型
由于印象派画家重写生,重实践,他们大多在户外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笔触奔放而果断。

他们的画,不论是即兴写生还是记忆创作,都有一种一气呵成、随意的特点,有一种未完成的完整性。

为此,在造型特征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1)古典绘画强调造型的厚重、圆浑,而印象派注重平面化的造型。

这一点在马奈的作品里是非常突出的,他精简了黑与白之间的过渡层次,在每一个形体内部,又简化了光影,与古典绘画中朦胧的多层次光影效果不同。

(2)古典绘画强调轮廓线分明,印象派在处理边线轮廓时非常含蓄,甚至形体与形体之间浑然相连。

这在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的大量作品中就能够明显地看到,特别像德加的舞女和洗澡的裸女更是如此。

(3)古典绘画里素描造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印象派更看重色彩,强调发挥色彩独立的表现功能。

用色彩造型,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共同特点。

3、印象派的色彩
纵观世界美术史,在印象派绘画这个部分,尤其色彩鲜艳和斑斓,而之前的绘画几乎是清一色的棕色调子,尽管有些许跳动的色彩,但都没有印象派绘画那么强烈。

印象派画家们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

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

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

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5]。

新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l9世纪80年代中期,印象派逐渐解体,出现了“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是3O年代从日本引进的译法。

属于后印象派的画家,曾经受到印象派的影响,但他们的艺术主张,却逐渐与之脱离并背道而驰。

这些画家没有作为团体的共性,应该认为它构成印象派以后的一个阶段。

印象派偏重于表达外在的美和客观世界,而后印象派则注重表现主观的世界,根据画家的主观感受,选取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东西,省略繁琐的枝节现象,使画面更生动有力,含蓄而意味深长[6]。

后期印象派则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2]。

他们反对过分片面地追求客观描写,而主张在艺术作品中渗透画家本人的主观想象和幻想,强调个人风格,彰显个性[7]。

19世纪80年代后年期,一群受到印象主义强烈影响的画家掀起了一场技法革新。

他们不用轮廓线条划分形象,而用点状的小笔触,通过合乎科学的光色规律的并置,
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组成的形象[8]。

新印象派在近代美术史上,只是试验性的存在了一个短时期,在十九世纪末期它兴起的当时,并没有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它对现代绘画却带来了不少影响。

例如,“欧普美术”(OP Art)在色彩的表现上就是受新印象派的启示[9]。

印象派绘画丰富、发展了西方绘画的写实技巧,这是欧洲绘画艺术在色彩运用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

印象派在绘画中敢于突破传统油画技法的束缚,努力在绘画的艺术形式方面,特别是在色彩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是第一次以探索艺术表现形式为主的画派,这是和过去所有画派的最大区别,因此在美术史上被认为是现代画派的开端[6]。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绘画发展同时革新了艺术色彩的理念——由对自然物像的具象表达过渡到对色彩光影的情感渲染,通过对色彩的精神性化使色彩形成了超越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感受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光影的极致表达、激荡的色彩情感,无不对20世纪的现代美术: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热抽象、冷抽象和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色彩运用技巧和色彩的情感表达上的渗透,一直到现今,仍然启发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10]。

参考文献
[1] 郝灵生. 浅析印象派艺术形成与特征[J].文海艺苑, 2010,(16):28.
[2] 杨勇. 简析印象画派的艺术特征及影响[J]. 国际美苑, 2010,(9):62,63.
[3] 周双,张雷. 印象派漫谈[J]. 美术大观, 62,63
[4] 许敏. 印象派艺术在欧洲艺术史上的过渡性[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4):109,110.
[5] 石洁.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J]. 大舞台, 2010,(7):67.
[6] 李春. 论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之父”塞尚[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22(2):209-211.
[7] 田盛子. 艺术作品更应是内心的独白——比较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大师的绘画心理[J]. 开封大学学报,
2009, 23(2):82-84.
[8] 张竞成. 新印象派色彩分割法的解构与重构[J]. 视觉·经验, 2011,(8):155,156.
[9] 佚名,新印象派[EB], /view/688566.htm
[10] 卜燕梅. 艺术的色彩——法国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和新印象主义绘画的比较[J]. 美术界, 2010,(8):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