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中药前处理三效回收乙醇岗位操作规程
乙醇回收操作规程

乙醇回收本岗位将反应岗位生产的“酯化水”用蒸馏塔分别分离出苯、乙醇予以回收,排出废水。
1、工艺原理酯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酯化水是乙醇、苯、水的三元溶液。
当加热蒸馏时,开始蒸出的是三元恒沸物,在冷凝器中全凝后呈现二相,含少量水分的“油相”和含少量苯的“水相”,二相混合在一起呈现乳白色,全部回收在苯计量槽中,静置分层,放去下层水,上层即为苯。
当酯化水中的苯被全部蒸馏出后,蒸馏塔内上升的气体是乙醇与水的混合蒸汽,与自上淋下的回流液体发生物质传递作用,气体中的高沸点组分水,部分转移到液体中,液体中的低沸点组分乙醇,部分转移到气体中,由于这种物质传递作用,在蒸馏塔内,气体中低沸点组分含量,塔顶高于塔底;液体中高沸点组分含量,塔底高于塔顶,就这样,塔顶蒸出乙醇含量较高的乙醇、水混合蒸汽,冷凝后即为回收乙醇,从其中引出一部分,返流入塔内,称“回流液”。
塔顶蒸出乙醇含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回流量的大小,回流量越大,塔顶乙醇含量越高;反之,乙醇含量越低,但是回流量越大作为产品回收乙醇的那部分数量就越少,完成蒸馏相同数量的酯化水的时间就越长,因而控制回流比(回流量与产品量之比)是操作的关键,前期用全回使塔顶乙醇含量合格,再适当降低回流比。
中后期再逐渐提高回流比,尽量多蒸出些乙醇,降低废水中乙醇含量。
蒸馏时间长短(在设备、酯化水数量、冷却水量相同条件下)主要取决于蒸汽压力的大小及回流比的大小,蒸汽压力太小,酯化水蒸发量小,大大低于蒸馏塔,冷凝器的处理能力,蒸馏时间将大大延长。
蒸馏压力太大,超过了蒸馏塔的能力,将使用回收乙醇含量大大降低;超过了冷凝器的冷凝能力,将造成喷料损失,在蒸馏各段时间控制适当的蒸汽压力,将即使回收乙醇含量合格,又可较快完成蒸馏。
当塔釜温度>99℃,塔顶温度>95~98℃时乙醇含量已极小,结束蒸馏。
二、工艺控制指标(1)每次投酯化水1500—2000kg(2)塔顶温度 <80℃(78℃)(3)塔底温度 95~98℃残液温度 >99℃结束蒸馏三、质量指标回收乙醇含量≥90%苯、乙醇回收重量>35%*投入酯化水重量。
酒精回收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乙醇回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乙醇回收SOP。
2、范围:适用于乙醇回收。
3、职责:岗位操作工。
4、操作程序:
4.1开真空开启酒沉罐锥体上部酒沉上清液出口阀门,将上清液抽入乙醇回收器的蒸发罐,加至下视镜1/2处为止,关好阀门。
4.2开启蒸汽阀,真空系统,及冷却水系统阀门,控制温度60-80℃,如温度过高,可调节蒸汽阀门。
需补充药液时,先关蒸汽阀,从酒沉罐中抽入上清液,继续回收乙醇,回收的酒精用防爆泵泵入稀乙醇储罐。
4.3浓缩结束时,取样检查相对密度合格后,关蒸汽阀、真空、冷却水阀,开启出料阀,用80目铜筛过滤,以洁净桶盛装,贴好标签。
4.4设备清洗,开真空,抽入饮用水至下视镜1/2处,开启蒸汽,清洗20分钟后,关蒸汽阀、真空,将洗涤液排干。
更换品种时,需用2%NaOH溶液按上法洗30分钟后,用饮用水清洗2-3次,检查洗出液6-7洗出液无色,排出洗涤液。
常规中药前处理醇沉岗位操作规程

常规中药前处理醇沉岗位操作规程目的:建立醇沉操作的工作程序,保质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而保留有效成分。
范围:浸膏的醇沉操作。
职责:车间主任、管理人员、操作工、QA检查员。
程序:1.操作前准备1.1 检查生产操作现场应清洁,无物料残留。
1.2 检查设备的完好状况和管道、阀门是否完好,无泄漏。
检查各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
1.3 根据双效浓缩器选择醇沉罐号,应有“已清洁”合格状态标记。
1.4 搅拌桨都应正常。
1.5 用来放浸膏的管道应清洁。
1.6 做好生产现场的设备状态标记等。
2.生产操作2.1 检查核对需放入醇沉罐的浸膏的批号。
2.2 将检测达到要求后的浸膏放入指定醇沉罐。
2.3 当醇沉罐装入浸膏以后,打开冷却水冷却。
2.4 放入醇沉罐的浸膏达到规定体积后,启动搅拌桨,使浸膏冷却至40℃以下。
2.5 加乙醇至规定含量。
2.7 乙醇加完后,继续搅拌30min。
2.8 上述工作完成后,关闭搅拌电机,用校正好的酒精计检测醇沉液中的乙醇含量,达到要求后,盖好罐盖。
静置规定时间。
3.生产结束后清场3.1 关好冷却水3.2 清洁醇沉罐,清理现场。
3.3 清洁浸膏管道及放料软管。
3.4 检查清场情况,合格后挂好“已清洁”清洁状态标记。
3.5 做好批生产记录。
4.注意事项4.1 在搅拌状态下,缓缓加入乙醇,防止一次乙醇量加入太多。
4.2 放入乙醇罐浸膏的密度和药液中的乙醇含量,一定要达到规定要求。
4.3 生产现场应严禁明火或带有火源。
5.异常情况处理5.1 启动电机搅拌,发现有异常,如不能运转或运转时发现严重噪音,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
5.2 电磁阀流量计系统若有异常,如电磁阀某个按钮按下后没有反应,电磁阀打不开或打开后关闭又关闭不严,显示屏不能显示或有浸膏流下却又无显示等现象应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
——————————————。
乙醇回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02

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印楝素生产管理文件SOP
乙醇回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1,检查设备供电、冷却水系统,真空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2,确认蒸汽主压力不低于0.2Mp,蒸汽压力表和安全阀无异常。
二,加料。
1,为避免印楝素因长时间加热而分解,本岗位采用间歇式操作。
2,打开真空泵阀门,将系统真空抽至-0.6Mp。
3,打开进料阀门,从提取液储罐中抽取液体,当料液进至蒸发室第二个视镜中部,停止进料。
三,乙醇回收。
1,打开冷却水阀门,启动冷却水系统。
2,开启蒸汽阀门,调节好蒸汽流量。
3,注意观察蒸发室压力和温度,维持系统真空基本恒定。
4,注意观察冷却水出水温度,当出水温度高于35°c时,将蒸汽调节阀门关小。
5,当蒸发室温度达到40°c(真空-0.6Mp),乙醇回收结束,停止加热。
6,保持冷却水开启,缓慢打开排空阀,是系统常压。
四,出料。
1,将受液罐回收的乙醇泵入回收乙醇储罐中。
2,将蒸发室中的浓缩液打入萃取罐。
3,如果当天不再使用,需清洗设备内部。
常规中药前处理醇沉液乙醇回收岗位操作规程

常规中药前处理醇沉液乙醇回收岗位操作规程目的:建立醇沉液乙醇回收岗位标准操作程序,保证乙醇回收操作规范有序,确保药品质量。
范围:醇沉液乙醇回收岗位。
职责:车间主任、工序负责人、操作人员、QA检查员内容:1.生产前的准备工作1.1检查生产操作现场应清洁,无上次物料残留。
1.2检查真空浓缩罐应清洁,无上批物料残留。
1.3检查压力表、安全阀应有校验合格标志,并在校验合格期内,应完好。
2.生产操作2.1关闭排空阀和出料口阀门,开启真空阀,将待回收的醇沉液吸入真空浓缩罐。
2.2打开冷却水进出水阀门。
2.3真空浓缩罐挂设备运行状态标志,注明产品名称、批号、数量、日期、操作人等。
2.4打开蒸汽阀门和疏水管阀门,控制蒸汽压力在0.2Mpa 以内,加热至沸腾,即乙醇回收开始,记录回收时间。
2.5 回收结束,关闭蒸汽阀门,浸膏放入转移桶内,挂“待验”状态标志,进入中间暂存,检验合格后挂“合格” 状态标志,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日期、操作人等。
2.6 回收的乙醇放入回收乙醇贮罐。
27 取下设备运行状态标志,挂好红色待清洁标志。
3.清场3.1 换批清场3.1.1用饮用水冲洗真空浓缩罐及管道至出水澄清,无物料残留。
3.1.2用饮用水冲洗醇沉液贮罐,至出水澄清,无物料残留。
3.1.4取下设备上待清洁牌,换挂上已清洁牌。
3.2 换品种清场3.2.1 用饮用水冲洗真空浓缩罐及管道至出水澄清,无物料残留。
32.2用饮用水冲洗醇沉液贮罐,至出水澄清,无物料残留。
3.2.3 取下设备上待清洁牌,换挂上已清洁牌。
3.2.4门窗、地面、设备外壁应清扫、清洁干净。
3.2.5检查合格后,挂上已清洁状态标志。
3.3 及时填写生产记录和清场记录。
4 注意事项操作人离开工作岗位时应关闭蒸汽阀,待压力表指示0 时方可离开。
5 异常情况及其处理5.1 如遇设备密闭不来时,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关好各路阀门,向管理人员报告。
5.2如遇到停电、停水、停汽,应停止设备运行,关好各路阀门。
药厂乙醇回收标准操作规程

药厂乙醇回收标准操作规程药厂乙醇回收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药厂乙醇回收操作的安全和高效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药厂乙醇回收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三、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乙醇回收流程,并具有相关操作证书。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防化服、防护眼镜、耐酸碱手套等。
3.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过安全教育培训,并具备应急处理事故的能力。
四、设备与工具1. 乙醇回收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2. 使用工具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包括电钻、扳手、气动工具等。
五、操作程序1. 确认设备正常工作状态后,将乙醇输送管道与工艺设备连接,并确保连接紧密可靠。
2. 打开乙醇回收设备的进料阀门,将乙醇导入回收设备。
3. 开始回收过程后,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回收效率和安全性。
4. 回收完成后,关闭进料阀门,停止乙醇输送。
5. 清理乙醇回收设备,并做好设备维护工作。
六、安全措施1.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品,并保持操作区域整洁。
2.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饮食等行为,以防止发生火灾和污染。
3. 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或有危险发生的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机械设备和输送管道的良好状况,如发现漏气、泄漏、松动等情况,应及时修复或通知维修人员。
5. 在操作过程中,重要参数如温度、压力等应随时监控,并及时调整。
七、事故处理1. 发生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 若发生泄漏事故,应立即关闭进料阀门,并使用相应方法进行处理。
3. 如有必要,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并在事故处理后及时向上级汇报。
八、操作记录与检查1. 操作人员应记录乙醇回收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操作情况,包括进料量、回收效率等,并保存相关文件。
2. 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记录巡检情况。
中药前提取操作程序及岗位操作法

中药岗位操作法及提取岗位职责一、中药前处理岗位职责1、在车间主任及生产部经理领导下负责本岗位的加工、炮制工作;2、严格按照岗位操作法、不同药材的炮制要求对药材进行洗、切、烘干等加工炮制;3、负责在生产结束后对本工序工作区域进行清场,做好清场记录;4、遵守岗位制度和劳动纪律,做好本岗位工作;2、熟悉中药炮制加工方法、工艺流程,了解中药饮片产品质量标准;3、具有同岗位实际操作经验,了解中药材品种分类、性状特征与理化鉴别。
招聘人数:2名5、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
二、提取提取系指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原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从药材组织中迁移出来,并制成相应的提取物(浸膏或干膏粉等),供进一步制成某一剂型中成药。
因此,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生产中最常使用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法,包括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等。
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提取挥发油。
目前较为先进的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亦开始用于中药提取。
本模块主要介绍各种溶剂提取法。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中药材提取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
实训目标1.掌握敞口倾斜式夹层锅、多功能提取罐的标准操作规程2.掌握提取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3.掌握倾斜式夹层锅、多功能提取罐的清洁及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4.掌握提取质量控制要点和生产管理要点。
实训设备倾斜式夹层锅、多功能提取罐实训内容一、质量控制要点(一)煎煮1.生产过程溶剂浓度、加入量,煎煮温度、时间、次数2.中间产品药液数量与性状3.频次每批(二)渗漉1.生产过程溶剂浓度、加入量,浸润时间,渗漉时间、温度、速度2.中间产品渗漉液数量、性状、澄清度3.频次每批(三)浸渍1.生产过程:溶剂浓度、加入量,浸渍时间、温度、次数2.中间产品浸渍液数量、性状3.频次每批(四)回流1.生产过程溶剂浓度、加入量,回流温度、时间、速度2.中间产品回流液数量、性状,芳香油数量、性状3.频次每批三、生产管理要点1.煎煮应控制好煎煮的温度、压力、时间、加水量及次数,煎煮液过滤后合并入贮罐。
药液回收乙醇操作方法

药液回收乙醇操作方法
药液回收乙醇的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玻璃容器、漏斗、过滤纸、碘酸钠、水、乙醇等。
2. 药液分离:将含有乙醇的药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或杂质。
3. 醇液提取:将过滤后的药液倒入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钠,搅拌均匀。
碘酸钠的作用是催化乙醇与水反应生成碘乙烷,并将水分离出来。
4. 分离乙醇:待醇液中的水分离出来后,可通过倒置漏斗的方法将乙醇分离出来。
为了保证分离效果,可进行多次倒置操作。
5. 乙醇回收:将分离出的乙醇收集至另一个玻璃容器中。
6. 乙醇净化:将回收的乙醇进行净化处理,可以通过蒸馏、过滤等方法去除其中的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中药前处理三效回收乙醇岗位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提取车间三效回收乙醇工作程序,保证三效回收乙醇操作规范有序,确保药品质量。
范围:提取车间的二效浓缩罐的生产操作。
职责:工序负责人、车间主任、操作人员、QA检查员。
内容:
1.生产操作前的准备
1.1 检查生产操作现场应清洁,无物料残留。
1.2 三效浓缩罐有“已清洁”状态标志。
1.3 检查设备上各仪表应有校验合格状态村志,并在校验合格期内应完好。
1.4 打开真空泵冷凝水,再试开动真空泵,运行应正常。
1.5 检查二效浓缩罐各进出料阀门应完好。
1.6 做好生产现场状态标志。
2.生产操作
2.1 仔细核对浓缩药液的名称、批号、数量、储存罐号。
2.2 打开循环冷却水的阀门。
2.3 关闭三效浓缩罐各进出料阀门,开启真空泵,打开
一效、二效、三效真空抽气阀,将真空度上升至-0.04Mpa 以上。
2.4 打开一效进料阀门,待进料到第一视镜与第二视镜之间时,关闭进料阀。
2.5 打开蒸汽阀门,开蒸汽加热,控制蒸汽≤0.25Mpa。
2.6 打开二效、三效进料阀门,进料液至第一视镜与第二视镜之间时,停止进料。
2.7 当料液受蒸发而下降后,应及时补进,可采取间歇进料方式(保持料液至第二视镜之间),也可采取连续进料,根据每效的蒸发速度控制每效的进料速度。
2.8 控制一效、二效、三效的真空度,一效-0.02Mpa,温度80℃左右,二效-0.05Mpa,温度70℃左右;三效-0.08Mpa,温度60℃左右。
2.9 冷凝水贮缸中的乙醇已高于玻璃视镜的1/2时,关闭冷凝水贮缸抽气阀和排水阀,将冷凝水储缸放空,将乙醇放入回收罐中。
2.10 排完冷凝水贮缸中的冷凝水,关闭排水阀、冷凝水泵、排气阀,打开抽气阀。
2.11 收膏,将二、三效的浓缩液抽入到一效中,继续浓缩至规定要求后,关闭进料总阀和真空抽气阀,将一效、二效、三效放空,将已浓缩的浸膏放入醇沉罐或混料罐中。
3.清场
3.1 换批清场
3.1.1 将三效蒸发器中浓缩的浸膏全部放入醇沉罐或混料罐中。
3.1.2 用饮用水加热、清洗、浓缩器至出水澄清。
3.1.3 去除生产现场的状态标志,换上“待清洁”状态村志。
3.2 换品种清场
3.2.1 将三效蒸发器中浓缩的浸膏全部放入醇沉罐或混料罐中。
3.2.2 用热水清洗一效、二效、三效蒸发室,必要时用10NaOH水溶液开蒸汽清洗一、二效蒸发室,再用饮用水清洗使PH值至5-7。
3.2.3 根据清洁、清场要求,擦洗设备外壁门窗,冲洗地面。
3.2.4 检查合格,挂上清洁合格“已清洁”标志。
3.2.5 填写批生产记录。
4.注意事项:
4.1 生产操作人员应时刻注意压力表,工作压力严禁超过设备压力运行,离开岗位时应关闭蒸汽阀,待压力表指示0时才可离开。
4.2 适当控制进料速度,以防蒸发室中药液过多以致损坏真空泵设备,或蒸发室中药液过少而使浸膏固化、烧焦或
粘连成块。
4.3 旁通阀只限于在开始、结束供汽时打开排放冷凝水,在正常加热时应关闭。
5.异常情况及其处理
5.1 操作人员如发现加热的蒸汽压力升高,安全阀不通,甚至蒸汽开到数小时压力仍然较高时,应关闭蒸汽阀,开通旁通阀,报告机修人员检查,水阀安全阀和蒸汽阀门等。
5.2 如有停水、停电、停汽,应立即关闭蒸汽阀,停止设备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