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合集下载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范文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范文

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下面给大家分享铁人纪念馆,一起来看看吧!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1北方有座小城叫大庆,大庆有种精神,叫铁人精神。

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来到了大庆市铁人纪念馆参观学习,这里传承的不仅仅是铁人精神,更是每一位劳动者的灵魂。

身穿皮袄,手握刹把,目光刚毅,巍然挺立。

一走进纪念馆广场,这幅王进喜的铁汉写真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拾阶而上47个台阶,代表着穿越了铁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

一瞬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一句句铿锵的誓言,跨过时空,在我的耳畔回响。

我迫不及待的走进纪念馆,迎面是一组国内最大的铸铜雕像《石油魂》,它气势磅礴,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脚步,走向新生活!进入展厅内,通过解说员姐姐的讲解,和文史资料、图片视频记录、场景再现等丰富的感官体验,我感受铁人爷爷当年工作的情景,感受到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受到他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祖国的发展强大无私奉献的英雄气概。

铁人爷爷火热的激情和蓬勃的干劲儿一点点在我胸臆中蔓延开来;一个个复原场景,一句句传世名言,爷爷无私的奉献和忘我的拼搏洗涤着我的心灵。

此刻才真正的感悟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什么才是难……走过一个个展馆,也穿越了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和后备力量,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建设、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2大庆这个地方,开采石油是一大风景。

在早年开发打井时杰出的王进喜,更是引人注目,于是我们去参观了铁人纪念馆。

一进馆门,一幅大型石雕像映入眼帘,这是一支以王进喜为首的打井队伍,在两旁的墙上,写着醒目的大字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接着,我们进入到馆内,讲解员为我们介绍王进喜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小时侯生活十分艰苦,连草鞋都是破烂不堪,被选中做国家的第一批石油工人以后,他带领这支队伍在北大荒地区打井,分别打出了松潘一井、松潘二井、松潘三井。

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大家有没有去参观过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有没有写过关于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观后感。

以下是我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能够可以提供分享给大家进行借鉴和参考。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范文(一)大庆人十分珍惜铁人给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珍惜当年石油会战老一代工人为他们今日的生活打下的基础。

铁人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榜样。

铁人的精神不是生编硬造出来的,他所代表的石油工人的精神创造了这个城市,也创造了共和国现代的石油工业。

清晨,我们从大庆石化公司的卧里屯宾馆开车去往铁人纪念馆。

一路饱览路旁景色,欣赏这座从荒原上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城市,走走停停,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笔题写馆名的铁人纪念馆。

纪念馆于2006年正式开馆。

其主体建筑鸟瞰呈“工”字,侧看为“人”字,证明了其工人纪念馆的身份。

参观票是免费的,游客凭身份证就能够领到。

走进庄严的中国石油工人的精神殿堂,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石油工人群组雕像,气势恢弘。

铁人王进喜头戴前进帽,身穿羊皮袄,手握刹把,英气逼人的大型花岗岩雕像给人以无比的震撼力。

纪念馆的展览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以王进喜的生平业绩为主线,以大庆油田发展史为副线。

展览共分“不屈的童年”、“赤诚报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悔奉献”、“鞠躬尽瘁”、“精神永存”等部分,集中展现了铁人王进喜的生平业绩以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这些话,不是一个有普通精神境界的人能说出来的。

组织人员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

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

这些事,也不是一个有普通精神境界的人能做出来的。

铁人的生命之火,精神之光,璀璨悲壮,让人心潮翻涌,已成为大庆独有的文化。

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还算不错的日子里,我走进了铁人纪念馆。

说实话,去之前,我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期待,想着不过就是看看展览,听听故事呗。

可当我真正踏入那扇门,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一进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把我给镇住了。

但我很快调整了心态,告诉自己,放轻松,好好感受。

展览从王进喜的出生开始讲起。

我站在那些老照片和旧物件前,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他小时候生活的艰苦环境。

你能想象吗?那是一个贫穷到让人揪心的地方,吃了上顿没下顿,冬天冷得能把人骨头冻裂。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王进喜长大了,长成了一个有骨气、有决心的汉子。

我看到了他当石油工人时用过的那些工具,破破烂烂的,却被他视若珍宝。

讲解员说,那时候条件艰苦啊,没有先进的设备,全靠人力。

王进喜带着工友们,就那么用双手,用肩膀,一点点地挖,一点点地扛。

我看着那些工具,心里头一阵发酸。

这得付出多少汗水和力气,才能挖出石油啊!有一个场景的展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在一个狂风呼啸的夜晚,井架上的零件出了问题。

王进喜二话不说,甩掉棉袄,跳进泥浆池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搅拌泥浆。

我的天呐,那泥浆多冷啊,多脏啊,可他就那么跳进去了,眼睛都不眨一下。

我当时就在想,这得是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啊!换做是我,估计早就吓得腿软了。

还有一张照片,是王进喜和工友们一起吃饭的场景。

他们端着大碗,蹲在地上,脸上满是油污和汗水,可眼睛里却透着光。

那光,是对未来的希望,是对石油事业的坚定信念。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好久,心里头五味杂陈。

他们吃的那么差,干的却是最累最苦的活儿,可他们却笑得那么开心,那么满足。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钻井平台前。

那上面的机器轰鸣着,仿佛把我带到了当年的油田现场。

我能感觉到那股热气,那股冲劲儿,就好像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就在我身边,正喊着号子,拼命干活儿。

参观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脚步越来越沉重。

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心里头装的东西太多了。

王进喜的事迹,一桩桩,一件件,都像重锤一样砸在我的心上。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作文_作文500字_观后感_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作文_作文500字_观后感_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作文通过参观学习铁人纪念馆,我们要向铁人学习。

学习他顽强不屈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他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铁人纪念馆,供你参考!铁人纪念馆观后感篇1当我们到达铁人纪念馆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八个镏金大字。

抬眼望去,铁人纪念馆沐浴着朝阳的霞光,巍然屹立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之上,门前是高高四十七级台阶,它代表着铁人四十七年艰辛的人生历程;整个纪念馆雄伟壮观,气势逼人,犹如一座巨大的丰碑在向人们昭示着无私无畏的铁人精神。

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我们踏着铁人的足迹开始了意义深刻的参观。

进入纪念馆的正门,铁人队伍向我们迎面走来,这是一组铁人带领的石油工人队伍所组成的雕塑,他们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组成了技压群雄的铁人队伍,他们是祖国石油战线上的一堵铜墙铁壁,是一面面不倒的红旗!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

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如此的艰辛,让王进喜同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壮丽人生,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英雄形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

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更加熠熠生辉。

参观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铁人那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

因为小的时候家里穷,没有过上学念书的经历,他就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学习认字,他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步一步地提高。

他在日记本中这样写道:“我学会一个字,就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多么朴实的语言,表达出自己一生的追求!正是这种执著的追求,才能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才能有“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勇气。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篇2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正中间是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草地和前头一面一个的雕像,铁人纪念馆旁边各有二座雕像。

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汇总5篇

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汇总5篇

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汇总5篇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汇总5篇自古英雄多孤单,命运难济随人好,花照开,人不见。

自古英雄出吾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黄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参观铁人纪念馆心得篇13月20日下午我们红岗总园领导带领职工参观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后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灵魂的震撼。

整个参观过程大家都被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爱国、无畏的精神、英雄的事迹所感动。

我们无不由衷地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铁人为榜样,勤奋、刻苦、敬业、创新、求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是的,铁人精神曾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

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处于一个与铁人生前完全不一样的时代环境,产生于特殊年代的铁人精神到底离我们这一代有多远?对于我们8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它又蕴育着怎样的内涵?大庆在创业之初曾提出,人就是要有一股气,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对一个群众来讲,就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就要有志气。

细细品位这段话的含义,对我触动很大。

是呀,人总得有一种精神,为什么说一些人死了可他们还活着,而另一些人虽然活着可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死了,这其中的原委就是有的人有一种精神,他虽死犹生,而有的人确如同行尸走肉,虽生犹死。

能够说,铁人精神就是这种令人虽死犹生的精神,它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群众实现自己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势不可挡的意志。

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一种奋发进取的力量:有了它就会前进;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就应在以下几方面多下功夫、多动脑筋:一是要加强学习,要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刻和机遇去和书本学,和老职工学,和实践学。

当然学习是件苦差事,这对于从小一步一步走过独木桥的我们来说,是太有体会了,用往事不堪回首来形容我觉得并不是言过其辞,但是为什么我们最后能以胜利者的身份从那个艰难时期走过来呢?一句话,就是有一种压力在敦促我们,它犹如悬在梁上的绳索,刺在身上的尖刀。

参观铁人纪念馆个人观后感

参观铁人纪念馆个人观后感

参观铁人纪念馆个人观后感一般人提到铁人纪念馆,会说这是个美丽的地方,但具体铁人纪念馆怎么样,很多人答不出。

以下是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参观铁人纪念馆个人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铁人纪念馆观后感1“十一”长假,母亲带我去参观铁人纪念馆。

一进展厅,光线立刻变暗,突然让人感到心情有些沉重。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气势磅礴的刻着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英雄群体《石油魂》的巨大铸铜雕像,这些雕像带给我无比的震憾与感动。

《不屈的童年》共有四个泥雕。

分别介绍了六岁时王进喜用一根棍子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十岁时王进喜和几个穷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没、气候变化无常的妖魔山给地主放牛;十五岁时去当油矿童工,年龄虽小,却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还有听师傅讲骆驼“攒劲”的故事,师傅告诉他讲究斗争方法,培养耐力。

王进喜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母亲告诉我,正是这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炼就了王进喜刚毅坚韧、顽强不屈的性格。

王进喜当时工作的艰苦环境,在纪念馆中时时展现。

茅草屋、干打垒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雪,屋檐下还挂着一串串晶莹透亮的冰柱,让我顿时感到一丝丝寒意,不禁打了个冷战。

当年使用的工具、衣物、狗皮帽、鞋还有高科技制造的水杯、水壶等物品都陈列在馆内。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些穿过的工作服硬挺挺的挂在那里像是用木板做的,用锤头砸可能都砸不动,因为那些衣物补了一层又一层,一层汗水一层霜,一层泥浆一层冰,都是老一辈石油人艰难困苦的见证。

看着这一切,我不禁回想起我的幸福童年。

从小在父母的照顾下自由玩耍,六岁时上动画城般的幼儿园,八岁进入宽敞明亮的教室,接受义务教育。

每天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这一切都是先辈们默默给予我们的啊!最后我们买了一束花来到铁人雕像前,我默默地深深鞠了三个躬。

感谢铁人爷爷艰苦创业,忘我拼搏,拿下大庆油田,才让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2一直以来都想找机会去参观铁人纪念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完成这个心愿,就在这时候我的公司步长药业给了我这次机会,公司举行集体参观活动,这天下午我们来到了我盼望以久的王进喜铁人纪念馆!我们进入馆内以后映入眼帘的是王进喜同志和其他同志大步向前迈进的雕像,两侧一边写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另一面写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进入展区有讲解员带领我们为我们详细的讲解王进喜的铁人事迹!在讲解员认真深情的讲述时大家也仿佛都沉入了哪个时代之中,看着那一幅幅生动的相片和宝贵的影响资料深刻的感受到了当时艰苦工作环境,但是不管怎么样的环境下铁人都没有退缩而是坚毅的监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看见相片上他们打出第一眼油井那脸上流露灿烂的笑容那开心的样子时我的嘴角也流露出一丝笑意,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但是仿佛我就在他们身边,随着讲解员来到了铁人生活和居住的房间,看见那简陋和窘迫的样子,心理感觉有些酸楚!随后又来到了一个珍贵的影响资料面前就是有名的铁人跳进冰冷的泥浆池中用身体来搅拌在铁人的带领下大家纷纷跳进了池中,看到这里心理不有自主的出现一种激动的心情,为了国家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故自身安慰不求一丝回报的人能够这样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精神远远的超越了我们这几代人,真是值得反思,浏览这些事迹感觉时间总是过的好快,这时已经来到了王进喜生病的展区,看着他那张相片已经是满脸的病态非常憔悴的样子还依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监守职责,一直到自己不能在站立起来,还念念不忘时时牵挂着油田的开发与进展,听到讲解员说道他去世的年纪还不到50岁,心中为他惋惜之时又一次产生酸楚与敬仰! 之后又看到了全国宣扬铁人精神,也看到了大庆油田也不断的发展壮大!,希望看到今天的大庆他在天上也会笑的。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心得体会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心得体会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心得体会大庆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他就是被誉为“铁人”的王进喜爷爷。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铁人纪念馆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铁人纪念馆观后感1紧张的石油检验培训终于迎来难得的休息日,更让人兴奋的是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大庆参观铁人纪念馆,早就听说:在大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

铁人不就是大庆工人的凯模吗?一种崇拜感由然而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坐着飞快的客车抵达目的地。

一下客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雕像,那正是投身工作废寝忘食、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铁人王进喜。

他的后面是那象征着王进喜47岁的47个台阶,我走过去,一步、两步、三步……我终于寻找到了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沿着四十七级台阶,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了纪念馆。

到了馆内,犹如走进了一座神圣的殿堂,首先是一个硕大的屏风,上面刻的是王进喜带领工人们奋斗的场面,对面是王进喜和其他同志大步向前迈进的雕像。

进入展区,讲解员详细动情地讲述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时代之中,看着那一幅幅生动的相片和宝贵的影像资料,我深刻的感受着当时艰苦工作环境。

“盆端桶提”保开钻的复原场景前,我被工人们在冰天雪地中,战天斗地,不畏严寒、不畏困难,保证开钻的场景所深深吸引。

会战之初,广大妇女同志也参加到了战斗中来,那种势气无不让在场的人动容,面对国家的需要,铁人发出了铿锵誓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面对种种困难,铁人王进喜立场坚定:“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种精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力量,推动了会战的进程,推动了大庆的发展,当我看见相片上他们打出第一眼油井,脸上流露灿烂的笑容那开心的样子时,我的嘴角也流露出一丝笑意,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但是仿佛我就在他们身边。

随着讲解员来到了铁人生活和居住的房间,看见那简陋的陈设,心理感觉有些酸楚!在随后看到的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纪实短片时,在场的人都被铁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了,大家神情凝重,纷纷感慨道:“铁人一生心里只装着祖国的石油事业,唯独没有他自己,真是了不起!要是所有人都能向铁人一样,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祖国会更加强大!”在铁人的手记前,看着铁人工整的字迹,让我想到在那种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铁人还能时刻不忘记学习,这种精神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再向里走,我看到了一辆摩托车,那是王进喜生前一直陪伴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摩托车,据讲解员说:那时王进喜的住处离工作的地方很远,每天都要走二十多里路就是靠这辆摩托车在工地奔波,每天起的早,睡的很晚,永不知疲倦。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铁人纪念馆观后感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铁人纪念馆参观。

我非常小就明白大庆有个铁人,但那时不太明白,是一个铁做的人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铁人是谁,如何回事了。

今天,我要好好去看看铁人的那个时代。

铁人纪念馆的门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铁人王进喜。

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了铁人。

1959年,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

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希望。

这只除却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几乎一无所有的队伍在队长王进喜的带领下,苦干5天5夜,大庆第一口油井终于开钻。

在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

为了制服井喷,王进喜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躯体搅拌泥浆。

井喷制服了,可他的伤腿已血肉模糊,泥浆把他的手足烧起了大泡。

王进喜和1205队工人们的英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附近的乡亲们。

房东赵大娘看到王队长累不垮、压不倒,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就对住在他家的工人讲:大娘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舍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

在纪念馆我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很多照片和实物,当年的困难环境: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烟稀少;干打垒的房子,房子中的生活用品及其简陋;带大竖道的棉袄;狗皮帽子;沾满泥浆的衣服和裤子;那个时代铁人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老式的摩托车。

照片中有人拉肩扛的工作场景,真是震撼啊,那么大、那么重的钻井工具难道是使用人力装上去的。

天寒地冻的情况下王进喜和工人在暴风雪中辛勤工作的场景;王进喜和工人们在施工现场研究咨询题的场景;开生产会议的场景;国家领导人接见铁人王进喜的场景。

导游还讲,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铁人精神一直是鼓舞石油职工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的传家宝。

爱国创业我最认真,求实奉献我最全然!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要紧包括: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舍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上的困难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领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酬劳,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大家都去过铁人纪念馆吧。

没错,那里面记录着王进
喜从小到大一直死后的故事。

铁人纪念馆在昆仑大街和铁人大街的交汇处。

铁人纪
念馆共有四个展厅。

第一个展厅向我们介绍了大庆精神和铁
人精神。

所谓的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主
要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概括地说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而所谓的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
浓缩,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经得起子孙万代检验的认真负责精神;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二个展厅向我们介绍了王进喜不屈的童年。

王进喜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

6岁拉着父亲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进油矿当童工。

第三个展厅向我们介绍了王进喜艰苦创业。

10世纪60年代第一春,在外受经济封锁.内遇自然灾害的严峻形势下,松辽大地上展开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夺油大
战中,铁人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知难而进,“创造条件上”,以震撼民魂的英雄壮举,带动大会战迅猛发展,实现了高速
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甩掉“贫油落后”的帽子的奋斗目
标,成为英雄的铁人。

第四展厅向我们介绍了王进喜死了之后,他的精神却
与我们同在。

铁人王进喜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业绩不朽.精神永存。

他用终身实践所创造的铁人精神,犹如基因和血脉一样
在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中不断传承,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发
扬光大,内化为人文品质,铸造成精神动力,成为推动企业
发展,鼓舞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这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下去。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清明节前夕,学校为了纪念铁人王进喜,组织我们参
观了铁人纪念馆。

一进铁人纪念馆馆门,一幅大型石雕映入眼帘,这是
一支以铁人王进喜为首的打井队伍。

在两旁的墙上,写着醒
目的大字: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小学生作文--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小学生作文--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

接着,我们进到馆内,讲解员为我们介绍铁人王进喜
的生平事迹。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馆内王进喜的房子,那房子十分
简陋,可见当时的条件是多么的艰苦,他的被子已经缝了好
几次了。

那时的冬天很冷,每天穿着厚棉衣,戴着厚棉帽。

铁人在打松基三井时,突然发生井喷,铁人果断地向
井里倒水泥,可水泥一倒里就沉了底,无法压住井喷,就在
这千钧一发之际,铁人纵身跳入坑里,用身体搅拌泥浆,在
铁人的带动下,许多工友也都跳入水泥坑里,终于压住了井
喷。

他们就是靠着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才换来了今天的石油
工业。

有一次,铁人到北京开会,突然胃疼难忍,周总理把
他送到解放军301 医院,结果诊断为肝癌晚期。

铁人坚强地说:“你们大胆治,治好了,我回去再干20 年,治不好,也总结点经验。

小学生作文--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

”医院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1970 年10 月15 日,铁人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名字、他的精神,将世代永存,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妈妈带我参观了铁人纪念馆。

一下车,我就看见有许多参观的游客在排长队,他们
都是利用“十一”长假来参观铁人纪念馆新馆的落成。

纪念
馆被装点得格外美丽。

大门两侧飘着八个红色超大气球,在
通向铁人纪念馆的大道两旁有八组红黄相间的拱形花墙,每
组花墙中间穿插着八个彩色灯柱。

纪念馆正门前方的大花坛
里,有花草组成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开馆典礼”的字样,
有许多游客在它前面拍照留影。

在展厅台阶两侧花坛里,五
颜六色的鲜花竞相开放,好像微笑着欢迎大家的到来。

我一走进一号展厅就被许多展品吸引住了。

在一楼的
展厅里有铁人爷爷生前穿过的衣服、戴过的帽子、用过的饭
盒等,还有老一辈石油工人们打井用的工具钳子、绳子、卡
尺等。

最吸引我的是许多铁人爷爷生前工作的照片和说过的
话语,这些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旁。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
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

”……前辈们在艰苦的60年代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把祖国贫油的落后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了。

我被他们这种“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深深感动。

在二号展厅里,在众多的展品中,我惊喜地发现了我
姥爷60年代会战时颁发过的“国家一级五好红旗手”的奖状,听讲解员说这个展品被定为国家三级保护文物。

在旁边
的一个展柜里排列着四个“五好红旗手”奖章,其中就有我
姥爷的那一枚。

我既为姥爷骄傲,又十分激动,心里暗下决
心要向姥爷学习,将来也要成为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

进入二楼展厅,映入我眼帘的是许多大型雕塑、蜡像、景观复原、动态模型等先进的展览。

妈妈还惊讶地发现并指
给我看,那是一张在管理局举办的“铁人队伍永向前”主题
歌曲演唱会上荣获一等奖的合唱巨幅照片。

我很快地在照片
上找到了妈妈,并为妈妈高兴。

在这个展区里,我不仅看见
了许多集大庆地区、石油石化企业形象与实力的展示,还学
到了很多石油科普知识。

为了表达我对铁人爷爷的敬佩之情,我在展厅过道的
电脑上模拟地献了一束菊花,之后我又种了一棵雪松。

我还
买了铁人纪念邮封,想永远保留下这份记忆作纪念。

伴着闭馆的铃声,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纪念馆。

坐在
车上望着渐渐远去变得模糊的纪念馆,铁人爷爷的高大形象,
在我脑海里却越来越清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