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显微鉴定课件
2024版(PPT幻灯片版)中药鉴定培训课件

矿物类中药的鉴定
• 矿物种类识别:准确识别矿物的种类是鉴定的关键步骤之一。 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晶体形态、颜色光泽以及硬度比重等物理 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同时结合化学性质如溶解性等进行综合分 析确定矿物种类。对于难以识别的矿物可以借助X射线衍射分 析(XRD)、红外光谱(IR)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辅助鉴定。
利用免疫学技术研究中药 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药效学鉴定法
通过观察中药对生物体的 药理效应来判断其真伪和 优劣。
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 药进行基因水平上的鉴定 和研究。
2024/1/27
11
2024/1/27
03
常见中药的鉴定
12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
形状
观察根或根茎的形状、大小、粗 细等特征。
中的稳定性。
24
鉴定过程中的误差控制
01
02
03
仪器校准
定期对鉴定所使用的仪器 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 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2024/1/27
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鉴定操作规程,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数据处理
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鉴 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减小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的影响。
25
观察断面颜色、质地、纹理等。
2024/1/27
14
皮类中药的鉴定
形状
观察皮的形状、大小、厚薄等。
表面特征
注意颜色、皱纹、皮孔等。 2024/1/27
内表面特征
观察颜色、纹理等。
质地
检查质地坚韧或松软,纤维性或 粉性等。
15
叶类中药的鉴定
形状
表面特征
质地
气味
观察叶的形状、大小、 长宽比等。
中药显微鉴定ppt

能够在显微镜下鉴别出黄连的﹡石细胞、鳞叶表皮细胞、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等;三种黄连﹡的横切面区别;横切面的特点
会用显微化学方法鉴别黄连﹡小檗碱
会对黄连﹡、黄芪﹡和牛膝﹡进行显微描述、显微绘图
教学目标
实训四 黄连、黄芪粉末鉴定
幻灯机、视频数字显微镜和普通光学显微镜 黄连﹡、黄芪﹡粉末幻灯片 黄连﹡黄芪﹡粉末;三种黄连及牛膝﹡横切面 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95%的乙醇、30%的硝酸试液 载玻片、盖波片、大针、火柴、酒精灯、吸水纸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取黄连粉末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1~2滴及30%的硝酸试液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有黄色针状或簇状结晶析出(硝酸小檗碱);加热则变红色,针晶消失。
显微化学鉴别:
雅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有石细胞。质次之。
三种黄连横切面区别:
味连:皮层、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髓部无石细胞。质优,使用最多。
天麻块茎横切面
天麻粉末图
天麻粉末图
实训报告 绘出白术、天麻、半夏的粉末图
达标测评 天麻粉末中不含( A.厚壁细胞 B.草酸钙针晶 C.导管 D.淀粉粒 E.含粘液质的薄壁细胞
会用水合氯醛试液对粉末进行透化、再用稀甘油封片。
2能够在显微镜下分辨出大黄﹡和草酸钙簇晶晶的主要不同。
党参根横切面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党参粉末图
党参粉末图
党参粉末图
大黄与人参草酸钙结晶如何区别?
人参含有哪种草酸钙结晶( ) A方晶 B.针晶 C.簇晶 D.柱晶 E.砂晶
达标测评
五、实训报告 绘出大黄﹡、人参﹡、党参﹡粉末图
会用水合氯醛试液对粉末进行透化、再用稀甘油封片。能够在显微镜下分辨出黄连﹡和黄芪﹡纤维束的主要不同。
中药显微鉴别ppt课件

36
草酸钙结晶的类型
① 簇晶:由许多八面体、三棱形单晶体聚集而成, 如:大黄、人参、白芍等。
② 单晶 通常呈正方形、长方形、斜方形等,包括方 晶、砂晶、棱晶等。例如:葛根、甘草等。
菊糖能溶于水,在细胞中呈溶解状态存在,不溶 于乙醇,乙醇处理后,可成球形、半球形或扇状 结晶析出,久置不溶化。
水合氯醛装片(不加热),可见呈扇形或不规则 的菊糖团块,表面现放射状线纹,久置渐溶化。
45
菊糖
桔梗
--木香
46
菊糖—茅苍术
47
5)黏液
黏液为杂多糖,是植物正常的生理产物, 多存在于种子、果实、根及根茎等的黏液 细胞中(如白及、山药)。
使用高倍物镜时,只能用细螺旋调节焦距,禁止 用粗螺旋调节;也不得装卸载玻片。
使用完毕,应将最小物镜与通光孔相对,关闭光 源,罩好,收置起来。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只能用特殊的擦镜头纸擦拭
55
偏光的应用
显微鉴别中,常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双折射性的特点, 采用偏光检测。
淀粉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黑十字现象;草酸钙结 晶类型多样,在偏光显微镜下呈不同的多彩颜色; 矿物类多具有偏光特性。其他如石细胞、纤维、 导管等也呈现出不同的偏光特性。可作为药材鉴 别的补充。
③ 针晶 晶体呈两端尖锐的针状,在细胞中多成束存 在,称针晶束,一般存在于单子叶植物的粘 液细胞中,在双子叶植物中较少见。 如:半夏、山药、巴戟天、茜草等。
37
簇晶
大黄簇晶 38
SUCCESS
中药鉴定方法显微鉴定、理化鉴定.pptx

(二)透化片的制作 适用于观察细胞形状和组织构造及细胞中内含的
各种结晶体。 操作方法: 1.取一干净的载玻片和盖玻片,置于实验台上; 2.用镊子或解剖针取少量药材粉末置于载玻片中央; 3.滴加水合氯醛液3-4滴,用解剖针搅拌均匀,置于 酒精灯上小火微微加热(透化),用解剖针搅拌均 匀,待液体浓稠时,再滴加水合氯醛液加热透化, 重复2-3次,透化至透亮为度。 4.待载玻片冷却后,滴加稀甘油1-2滴(防止析出水 合氯醛结晶),搅拌均匀,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 吸取多余液体。
中药鉴定方法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主讲:侯玉姣ຫໍສະໝຸດ 知识目标1.巩固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 2.掌握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技术 相关知识
思考
什么是中药显微鉴定? 什么是中药理化鉴定?
显微鉴定
定义:是指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 析,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式。
组织鉴定:通过鉴定药材的组织切片来观察药材的 组织特征。主要适合于完整的药材,或粉末特征极其 相似的同属药材的鉴定。
操作方法:薄层板的制备——点样——展开——检测。
Page 12
何首乌横切面
1.木栓层; 2.簇晶; 3.异形维管束; 4.形成层; 5.韧皮部; 6.木质部
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在韧皮部外侧组织中有异 型维管束4-11个;根的中央形成层呈环状
Page 13
黄
何首乌粉末
棕
色
粉
末
草酸钙簇晶较多;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淀 粉粒单粒类圆形,复粒2-9分粒组成;棕色细胞 及棕色块
由于大黄以细粉入药,可选用显微鉴定法。即取 本品5片,除去包衣,研细,制成水装片,置于显 微镜下观察:大型草酸钙簇晶较多,还可看到多 角形或球形的淀粉粒及网纹导管。
2024版中药显微鉴定1

中药显微鉴定1•绪论•中药显微鉴定的基本原理•中药显微鉴定的常用方法•中药显微鉴定的实践应用•中药显微鉴定的注意事项与误区•中药显微鉴定的未来发展与展望绪论01中药显微鉴定定义:利用显微镜对中药进行微观形态、组织构造、细胞内含物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以达到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目的。
中药显微鉴定的意义鉴别中药真伪,保障用药安全;评估中药质量,指导合理用药;发掘中药资源,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中药显微鉴定的定义和意义古代中药显微鉴定的萌芽01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尝试通过观察中药的微观特征来鉴别其真伪。
《本草纲目》等古代医籍中就有一些关于中药微观特征的描述。
近代中药显微鉴定的形成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微镜逐渐应用于中药鉴定领域。
20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系统地研究中药的微观特征,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药显微鉴定方法。
现代中药显微鉴定的发展03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显微鉴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新的显微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不断应用于中药显微鉴定领域,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中药显微鉴定方法的研究目前,中药显微鉴定方法主要包括组织切片法、粉末制片法、表面制片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中药鉴定。
中药显微鉴定标准的研究为了规范中药显微鉴定工作,保障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和完善中药显微鉴定的标准和规范。
中药显微鉴定技术的应用目前,中药显微鉴定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各类中药产品的鉴别和质量评估中。
同时,该技术也在中药资源调查、新药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药显微鉴定的基本原理02显微镜的种类和原理光学显微镜利用可见光和光学透镜成像,分辨率可达微米级别,适用于一般中药显微观察。
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成像,分辨率更高,可达纳米级别,适用于更细微的中药结构观察。
通过观察中药表面的微观特征,如细胞形状、纹理等,判断其真伪和品质。
中药性状鉴定观察中药的切片或粉末,了解其组织结构特征,如细胞排列、细胞内含物等,辅助鉴别不同中药。
《中药的显微鉴别》课件

显微鉴别具有无损、快速、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中药材的鉴别。
与理化鉴别相比
显微鉴别更加准确和客观,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可以弥补性状鉴别的不足。
与性状鉴别相比
显微鉴别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势,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结合DNA鉴别。
与DNA鉴别相比
02
CHAPTER
中药显微鉴别的基本方法
实例2:鹿茸的显微鉴别
鹿茸表面及切片的显微特征
鹿茸表面呈红棕色或深棕色,具纵棱纹及圆形突起。切片呈淡棕色或白色,组织结构致密,由不规则形状的透明软骨组织和致密的骨质组织构成。粉末呈淡棕色或白色,显微观察可见骨碎片、骨陷窝、骨细胞、软骨组织及不规则形状的透明物。
实例1:石膏的显微鉴别
石膏的物理性质及显微特征
缺点
03
CHAPTER
中药显微鉴别实例
实例1:黄连的显微鉴别
黄连根茎横切面显微特征
黄连根茎横切面呈黄色或黄棕色,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较窄,中柱鞘纤维束呈环状排列,木质部导管稀少。粉末呈黄色或黄棕色,显微观察可见纤维、导管、木栓细胞、石细胞及不规则分枝状结晶。
实例2:人参的显微鉴别
人参根茎横切面显微特征
04
CHAPTER
中药显微鉴别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显微镜下的中药组织进行图像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鉴别准确性和效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显微镜下的中药组织进行自动识别、分类和鉴别,减少人为误差和主观性。
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药进行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鉴别,为中药的分子鉴别提供新思路。
03
02
01
1
2
3
中药鉴定培训课件

黄(蒲黄) 黑 ( 熟 地 )
红(西红花)
16
黄3.色泽
绿 色 ( 荆 芥 穗 )
第三章 中药的鉴定 17
黄白色(川贝母) 红棕色(何首乌)
4.表面
第三章 中药的鉴定
环纹(防风)
纵皱纹 桔梗
光滑 相思子
1 8
4.表面
毛茸 辛夷
第三章 中药的鉴定
钩刺 苍耳子
莪术
1 9
5.质地
第三章 中药的鉴定
56
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
川贝母 【来源】 川贝母为百合科川贝 母 、暗紫贝母 、甘
肃 贝母 、梭砂贝母的鳞茎。前三者按性状的不同 分别 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浙贝母
【来源】浙贝母为百合科浙贝母的鳞茎。 【采收】初夏植株枯萎后采挖.按大小分“大贝”,和 “珠贝”。
5 7
原植物 商品 外形
外表 顶部 基部
川贝母
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
川贝母
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
梭砂贝母
松贝
青贝
炉贝
圆锥形 扁球 形
怀中抱月 无
闭
开
平
歪
长圆锥形
无 开 歪
5 8
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
炉贝表面黄白色,稍粗糙,有黄棕色斑块
,习称“虎皮斑”。
青贝外层2鳞叶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
端开口。
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
❖ 草乌 -- 北乌头
3 1
白芍
1. 圆柱形2. 可见横向突 起皮孔 3. 质坚实 4. 角 质样, 木部有放射状纹 理 5.气微,味微苦而酸
第四 章 各药鉴别特征介绍
大黄的显微鉴定.pptx

微量升华
五、真伪鉴别
土大黄(山大黄):含有土大黄苷
藏边大黄:新鲜断面在紫外光下有亮蓝色荧光
思考题
区别大黄及其常见伪品。 总结蓼科根及根茎类中药异同点。
中药鉴定技术
大黄的显微鉴定
Rhei Radix et Rhizoma
三、显微鉴定
大 黄 根 茎 横 切 面 简 图
木栓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髓部 异常维管束
三、显微鉴定
大黄粉末特征图
1.草酸钙簇晶 2.导管 3.淀粉粒
四、成分及理化鉴别
主要成分 游离蒽醌衍生物 结合性蒽醌衍生物 鞣质 不含土大黄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时,应注意掌握操作方法。装片后用手 执其一端,保持水平置小火焰上约1~2cm处加热,并缓缓左右 移动使之微沸,见气泡免同时离开火焰,待气泡停止逸出再放 在小火上,并随时补充蒸发的试液,如此反复操作,直至粉末 呈透明装为止,放凉后滴加甘油镜检
SUCCESS
THANK YOU
2019/9/9
3 粉末特殊处理制片方法
含多量淀粉的药材粉末 大量淀粉粒的存在会 影响观察、描绘及摄影等效果。取一部分粉末于 试管中加水煮沸,使淀粉粒糊化而溶解,放置或 用离心机使所需细胞、组织下沉管底,用长吸管 将沉淀物吸出供制片观察。
含多量油类的药材粉末 进行脱脂以除去大部 分油脂,取少许粉末于小烧杯中,加氯仿少许搅 拌浸渍,过滤,在滤纸上再加少许氯仿洗涤粉末 即可。也可直接将粉末置载玻片进行。
6 目镜测微尺
观察细胞和后含物时,常需要测量其直径、长短(以µm 计), 作为鉴定依据之一,测量可用目镜测微尺进行。
先将目镜测微尺用载台测微尺标化,计算出每一小格的µm 数,应用时将测得物的小格数,乘以每一小格的µm数,即得 所欲测定物的大小。
目镜测微尺每1小格的长度为30×10um÷77=3.8μm
粉末制片
1 药材粉碎
选取完整的药材或待鉴定部位,粉碎,过《中国药典》4 号筛备用。
2 粉末特殊处理制片方法
斯氏液装片 斯氏液由醋酸∶甘油∶水(1∶1∶1)组成,主要用于观 察淀粉粒及一些遇水合氯醛试液易溶解的成分。如多糖类 成分、树脂类成分等。
水合氯醛液装片 水合氯醛试液能渗透组织,使皱缩的细胞膨胀;并能溶解 淀粉粒、蛋白质、树脂、挥发油和叶绿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使细胞组织 变得透明而清晰。
《中国药典》附录Ⅱ 显微鉴别法
显微鉴别法系指用显微镜对药材(饮片) 切片、粉末、解离组织或表面制片及含药材 粉末的制剂中药材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 特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鉴别时选择具有 代表性的供试品,根据各种鉴别项的规定制 片。制剂根据不同剂型适当处理后制片。
显微鉴别方法分类
1 根据不同剂型适当处理后制片,分为:
2 仪器与材料
2.1 仪器 生物光学显微镜(应配有目镜测微尺和载物
台测微尺)、滑走切片机或徒手圆筒生物切 片器、小型粉碎机、镜台测微尺、离心机、 医用超声仪。
2.2 用具
放大镜、刀片、解剖刀、镊子(包括粗镊及眼科弯镊 与直镊)、剪(眼科剪与手术剪)、解剖针。载玻片 、盖玻片、吸湿器(即玻璃干燥器改装蒸馏水加微量 苯酚,潮气润湿药材样品用)、培养皿或小烧杯(放 切片用,切片后的处理均可在其中进行)、酒精灯、 铁三角架、石棉网、滴瓶、试管、试管架、滴管、玻 璃棒(粗与细)、乳钵、量筒、毛笔(从刀上刷取切 片用)、铅笔(HB、4H、6H绘图用)、带盖搪瓷盘( 装切片标本用)、纱布、吸水纸(滤纸)、火柴等。
4 中成药粉末制片
水泛丸:全球面取样,将丸药从中心剖开,从1/2球 面上刮取。 大蜜丸:将丸药从中心剖开,从1/2或1/4球面上刮 取;也可从内部挑取适量粉末。
散剂、颗粒剂、胶囊:挑取部分粉末; 包衣丸、片:剥除糖衣或包衣,取适量丸或片心磨碎 后,取粉末装片。
5 粉末制片注意事项
粉末加液体搅拌及加盖玻片时容易产生气泡。如用水或甘油装 片时,可先加少量乙醇使其润湿,可避免或减少气泡的形成, 或反复将盖玻片沿一侧轻抬,亦可使多数气泡逸出。搅拌时产 生的气泡可随时用针将其移出。
6.1 目镜测微尺注意事项
测量通常是在高倍镜下进行,因目镜量尺的每一小格的长度
值较小,结果较为准确。每次测量记下数据,并分析数据最
小量值、最大量值和多见值(μm)。
测量时,如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允许有少量略高于或低于规 定的数值。每次测量记下数据,并分析数据最小量值、最大量 值和多见值(μm)。 目镜测微尺所代表的长度值随不同目镜与物镜配合而异因此在 实验前,应将专用的目镜测微尺,在所用显微镜不同倍数的目 镜与物镜组合后,进行测量其长度值,全部测定后记载于实验 记录本或将数值表贴在显微镜子座上,备用。
粉末药材制片时,每片取用量宜少不宜多,为使观察全面可多 做些制片。如取量多,显微特征单一轮廓不清,反而费用时, 不易得出准确强论。中成药制剂的粉末检查,因在多味药材粉 末中寻找某一味药的某一显微特征,有时较难查见,可以取粉 末量多些,置试管或小烧杯中,加入水合氯醛试液,加热透化。 透化好后再用吸管吸出,滴在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即可观察。
药材(饮片)显微制片:横切片或纵切片制片、粉 末制片、表面制片、解离组织制片、花粉粒与孢子 制片、磨片制片。
含饮片粉末的制剂显微制片:按粉末制片法制片
细胞壁性质鉴别:木质化细胞壁、木栓化或角质化 细胞壁、纤维素细胞壁。
细胞内含物性质鉴别:淀粉粒、菊糖、草酸钙结晶 2 根据切片方法,分为:徒手切片、冷冻切片、半薄 切片(0.5-2.0微米)、超薄切片( 50-70nm)。
7 显微鉴别法注意事项
粉碎用具用完后必须处理干净,干燥后才能使用于另一种药 材。 所用盖玻片和载玻片应绝对干净。新片要用洗液浸泡或用肥皂 水煮半小时取出,先用流水冲洗后,再用蒸馏水冲洗1~2次后, 置于70%~90%乙醇中,备用。
含纤维较多的粉末 细胞彼此不分离,则可以用5% 氢氧化钾溶液浸渍若干小时或在水浴上加热浸渍, 使组织分解后再行制片观察。
颜色很深的药材粉末 进行脱色处理,取粉末少许 置小烧杯中或载玻片上,加少许3%的过氧化氢溶液 (双氧水)浸渍数分钟,待粉末颜色变浅时,除去 多余液体,加新煮沸的冷蒸馏水,以除去粉末中的 大量气泡即可,然后再行制片观察。
显微鉴别 方法
内容提要
显微鉴定的简介 显微制片方法的分类 显微制片方法
植物显微鉴定的简介(Mi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
植物显微鉴定是植物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它 通过植物组织、细胞、细胞后含物等特征进行 微观分析,达到鉴别真、伪、优、劣的目的。
植物显微鉴别不但适用于中药材(饮片),也 适用于中成药制品。这一检测方法先后被《中 国药典》、《香港中药材标准》、《日本药局 方》、《印度草药典》、《美国药典》等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