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最新2018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5.19下初中语文)

2018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5.19下)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赏水水有意。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觅得了一处这样的清幽之境,让我们随他一起走进《小石潭记》。
(二)词句点拨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疏通文意,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学生提出字词理解上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1)“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斗”和“蛇”本身是名词,作状语了,分别解释为“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一样”。
(2)“犬牙差互”“犬牙”解释为“像狗的牙”。
(3)“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不可知其源”“不可久居”“明灭可见”中的“可”是“能”的意思。
(三)赏景探情1.赏景(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找出文中的语言,然后用一个词概括。
水清:“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尤”是“特别”的意思。
石奇:“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形态各异。
树美:“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鱼灵:鱼在水中如同在空中游动,没有依傍,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像是和游者相互玩乐。
强调鱼的动态和静态描写,突出小石潭水清。
(2)探求小石潭的源头,结合文中句子回答。
明确:溪岸“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3)再次朗读课文,想象小石潭的美景。
(4)探究文章的写作顺序。
“伐竹取道”发现小石潭,然后将远镜头逐渐地拉近到潭底,看到了潭底的全石,近岸旁如坻、如屿、如嵁、如岩的卷石,又欣赏了覆盖、缠绕、摇动、连接,随风飘荡的青树翠蔓,走近到潭中,对潭中的鱼儿进行了特写,然后又从潭水的西南方向去探寻源头。
“移步换景”,按游览顺序来写景。
2.探情(1)思考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
“乐”,可从“心乐之”和“似与游者相乐”看出。
(2)结合课文和柳宗元的生平经历,思考心情由乐转凄的原因。
2018上半年教资中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含科一科二两科共2套PDF无水印版)

目录真题试卷2018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综合素质》(中学) (1)2018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9)参考答案及解析2018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综合素质》(中学) (14)2018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18)2018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综合素质》(中学)(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题号题分得分一58二42三50总分150核分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
该校长的认识()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就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
”周老师的说法()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收获,并及时加以点评。
张老师的做法()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同学不能参选。
理由是:“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
这种做法()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
2018年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问题详解及解析汇报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初中语文一、单项选择题1、……讲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引导学生体会“折柳”蕴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并举例进一步说明,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挑选一篇文章,与《秋天的怀念》《回忆我的母亲》组合完成散文周刊中“歌颂母亲”主题的组稿任务,下列适合的是(3分) 正确答案:B沈从文《湘行散记》3、……名著导读...推荐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C老舍《济南的冬天》4、……学完《威尼斯商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吝啬鬼”专题研究,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5、……《马说》......要求学生举出一个与“其真不知马邪”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A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宗璞(《紫藤萝瀑布》)6、……许多经典名句都是在学习前人佳句的基础上创新而成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下列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7、……《藤野先生》......一学生认为“反语”都包含激愤之情,另一学生举例提出异议,下列例子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8、……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围绕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内容展开研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A阅读书报是提升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9、……自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阅读教学和评价建议”的相关内容发表一些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3分) 正确答案:B写作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困难适时提供指导10、……《荷叶母亲》选文旁边有一句批注:”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这段文字属于语文教材的哪一个系统(3分)正确答案:A强调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11、...整体形象来理解的...教学思路中可以看到,我是联系整体来看细节......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而不是冷漠地作纯技术分析,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方法12、……阅读某教师和《孤独之族》备课笔记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真题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学习古诗词中“月亮”意象,教师请学生举出古人借月亮抒发对亲人思念之情的例子,下列适合的是()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B.从今若许闲乖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学习了阅读散文集的基本方法,教师准备再向学生推荐一部自主阅读的散文集,下列适台的是()A.孙犁《白洋淀纪事》B.沈从文《湘行散记》C.斯诺《红星照耀中国》D.法布尔《昆虫记》3.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主题活动,让小组提交阅读交流的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A.鲁迅《社戏》B.刘成章《安塞腰鼓》C.老舍《济南的冬天》D.汪曾祺《昆明的雨》4.教师讲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指出两句的意思是交错互补的,请学生再找出一个例子加以体会,下列适合的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C.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铣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学习朱自清的《春》,教师讲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的修辞手法,补充该修辞手法的例句,下列适合的是()A.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宗璞《紫藤萝瀑布》)B.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莫泊桑《我的叔权于勒》)C.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D.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6.学习戏剧单元,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在台词中融入唱词、民谣,快板等元素”的艺术效果,举出具有这种特征的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A.孙鸿《枣儿》B.老舍《龙须沟》C.魏明伦《变脸》D.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7.古诗中某些句子因为蕴含哲理而被后人反复引用,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某教师安排学生汇编这类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8.某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写出读后感,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阅读书报杂志是提升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B.阅读书报杂志对精神世界的影响更为强烈C.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积累多样的写作素材D.鉴赏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同样的个性化体验9.教研室研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年版),教师们围绕“写作教学和评价”各抒己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不同学段的写作教学应当按照统一标准进行B.写作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困难适时提供指导C.写作评价结果必须采用书面方式分等级呈现D.写作评价过程应该以教师的全面批改为中心10.教科书中《卖油翁》设置了一道练习题:“有人可能会问,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壶里罐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己吗?再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真题

生: 一面跟着他们跑 的 跑 有意思 五个男孩顽皮果断 是 飞跑 而
我 先有所犹豫 后来被大家激将 才 跟着他们跑 更多的是随从 是好
奇。
生: 蹲在石架上 心惊肉跳 尽量往里靠
蹲 和 靠 字用得很好 写
出了 我 处境的危险 内心的恐惧 我们害怕的时候经常就是 蹲 着 靠
着的。
生: 接着 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 这个 攀 字写出了那些孩子动作的老
5
晰 堪称典范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组课外材料 其中包含相互关联的句子 但句 子之间的语意联系不紧密 重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层次组织这些材料 重新调整 语序,写成一段层次清晰的文字。 对上述教学论文片段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学生习作中的问题是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B.学生改进习作的层次问题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 C.教科书选文均可作为训练习作层次的典型材料 D.课外材料在习作层次训练方面与课内形成互补 15.阅读某教师设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匾额文化 活动方案,按要求答题。 活动一:了解匾额里的 错别字 猜猜匾额中 错别字 的寓意 让学生了解 有些匾额里的字看似有误,实际有独特的寓意。 活动二:理解匾额的独特寓意 归纳匾额的不同类型 比较不同类型匾额的功能 和悬挂的场合,理解其中的寓意。 活动三:探究匾额的文化内涵 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全聚德 同仁堂 等知 名匾额的文化内涵;然后再说说自己看到的匾额 继续在小组内谈谈这些匾额的 文化内涵。 活动四: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匾额,配上文化内涵说明,送给最好的朋友。 对上述活动方案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活动一意在引导学生完成识字写字任务 B.活动二侧重训练学生逆向发散思维能力 C.活动三能够体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理念 D.活动四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阅读某教师《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实录片段,完成第 16 题 师:课文中用了多个不同的动词表达 走 找一找 (学生找出相关动词: 爬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初级中学)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解析:A项诗句出自李白《月下独酌》,诗歌主要描写了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独斟独酌时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B项诗句出自陆游《游山西村》,诗中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C项诗句出自李煜《相见欢》,作者借“月”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
D项诗句出自苏轼《水调歌头》,该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怀念弟弟子由时所写,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2.【答案】B。
解析:A项,《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小说作品,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群象。
B项,《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先生创作的散文集,该散文集中主要记录了作者返乡途中所遇之人与所见之事。
C项,《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斯诺先生所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品重点描述了毛泽东和陕北红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D项,《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
3.【答案】C。
解析:A项,鲁迅的《社戏》用抒情的笔语描写了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致和淳厚的民风,赞美了农民子女的优秀品质。
文中演社戏、看社戏的习俗风情散发出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体现了江浙地区社戏的民俗文化。
B项,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展现了黄土高原上的民俗文化。
C项,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是作者对济南冬天天气状况以及自然风光的描述,没有涉及民俗文化。
D项,汪曾棋的《昆明的雨》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事物,穿插了对昆明风土人情的描写,体现了西南地区的民俗文化。
4.【答案】D。
解析:题干诗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全句可译为“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我的头发,贴我的花黄”。
2018年上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教师面试真题汇编含参考答案(精编版)

1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语文教师面试真题汇编2018上半年山西省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2-9 2018上半年安徽省芜湖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10-17 2018上半年浙江省桐乡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18-24 2018上半年辽宁省锦州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25-28 2018上半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29-33 2018上半年湖北省武汉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34-40 2018上半年湖北武汉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二………41-462018上半年湖北武汉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三………47-52 2018上半年吉林省白山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53-60 2018上半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61-64 2018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65-70 2018上半年河北石家庄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71-76 2018上半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77-81 2018上半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82-86 2018年最新教师资格证面试程序及面试考试大纲………87-95含有面试考试程序最新面试考试大纲目录初中语文《蜡烛》一、考题回顾2345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由“蜡烛”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
(读完指导学生诵读)2.介绍作者西蒙诺夫。
3.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6 明确: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语文面试真题和解析

1.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黄河颂》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回顾:1、题目:《黄河颂》2、内容: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3、基本要求:(1)十分钟内完成试讲(2)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代领学生更好的理解黄河的气魄(3)带领学生分析主题思想(4)配合适当的板书答辩题目:1、这篇课文想表达什么情感?2、在教学中,你选择的是直接分析课文內容及其情感,如果在分析课文前增加一个了解黄河的环节,你该如何设置?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静静地观看一段视频,聆听一段音乐,请你边看边听边发挥想象,然后说说你看和听后的感受。
(播放视频,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
)2.大家谈谈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3.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
那么有谁知道这段音乐是在什么背景下,由谁创作产生的?(二)新课教学诵读课文,读出情感1.学习这首诗歌,首先要学会朗读,学会像诗人一样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母亲--黄河热情地歌颂!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
明确:①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②时代背景的把握,对诗词语言的品味,调节自己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初中语文一、单项选择题1、……讲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引导学生体会“折柳”蕴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并举例进一步说明,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挑选一篇文章,与《秋天的怀念》《回忆我的母亲》组合完成散文周刊中“歌颂母亲”主题的组稿任务,下列适合的是(3分) 正确答案:B沈从文《湘行散记》3、……名著导读...推荐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C老舍《济南的冬天》4、……学完《威尼斯商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吝啬鬼”专题研究,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5、……《马说》......要求学生举出一个与“其真不知马邪”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A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宗璞(《紫藤萝瀑布》)6、……许多经典名句都是在学习前人佳句的基础上创新而成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下列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7、……《藤野先生》......一学生认为“反语”都包含激愤之情,另一学生举例提出异议,下列例子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8、……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围绕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内容展开研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A阅读书报是提升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9、……自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阅读教学和评价建议”的相关内容发表一些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3分) 正确答案:B写作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困难适时提供指导10、……《荷叶母亲》选文旁边有一句批注:”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这段文字属于语文教材的哪一个系统(3分)正确答案:A强调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11、...整体形象来理解的...教学思路中可以看到,我是联系整体来看细节......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而不是冷漠地作纯技术分析,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方法12、……阅读某教师和《孤独之族》备课笔记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8月7日...8月8日...8月9日...8月10日...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C名著阅读导读作业可以既有限制性,又有选择性13、……《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我来讲讲分析说明文的方法,大家看大屏幕......这几句话采用了作比较的方法,鲜动生明地说明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A教师甲的总结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准确说明14、……阅读某教师关于写作教学的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有些学生的习作,整体的段落安排比较清楚,但各段的层次却不清晰。
......对上述教学论文片断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C教科书选文均可作为训练习作层次的典型材料15、……阅读某教师设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匾额文化”活动方案,按要求答题......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活动四:......对上述活动方案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C活动三能够体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二、案例分析题16、……阅读某教师《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实录片段,完成第16题......师:课文中用了......师: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么多与“走”相关的动词?生:......(1)评析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目的。
(10分)(2)评析该教师课堂反馈的方法和效果。
(10分)正确答案:(1)答题要点①课堂提问主要目的是发挥教师在学习中的引导、点拨作用。
②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运用这么多与‘走’相关的动词”引导学生得出孩子们爬山时不同的状态和心情;第二个问题“‘踏’字可以看出父亲的什么”引导学生读出父亲的智慧;第三个问题“在父亲的帮助下,儿子有变化吗”引导学生借“探”“踩”读出了“我”在父亲帮助下重拾信心、走向成功的形象;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升华。
(2)答题要点①该教师实现课堂反馈的方法主要是提问引导、举例示范,效果甚佳。
②该教师通过三个问题的引导,带领着学生一步步读出父亲的智慧和“我”在其中赢得的宝贵人生经验;并且在学生研读与“走”相关动词运用内涵出现困难时给学生用“飞跑”进行举例示范,学生在此之下很好地研读出“蹲”“攀”等动词的丰富内涵。
17、……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17-18题。
......读书·实践·收获①我曾为一段曼妙的钢琴曲所触动......②抱着这样的烦恼......③我才恍然大悟......请从第②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
(8分)正确答案:错别字:“曲服”的“曲”改为“屈”,“振撼”的“振”改为“震”。
病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便是我所要实现的能打动人心的旋律。
应改为: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便是我所要演奏的能打动人心的旋律。
18、……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缺点,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12分) 正确答案:缺点:标题与内容契合度不高。
改进建议:该文标题为“读书?实践?收获”,而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贝多芬传》给“我”带来了收获,并没有强调与“实践”的关系,因此,可以在文中加入自己在阅读《贝多芬》后努力付诸实践的内容。
三、教学设计题19、……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第19-21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的角度,写出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
(20分)正确答案:语文课程是最富有人文内涵的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学其中蕴含的情感之前,需要学生对文言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本课有很好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选用好的导入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运用范读、自读等多种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感受读书的乐趣,领悟文言文的美;最后再对课文进行深度挖掘,有条理的引导学生发掘文章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备课,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0、……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20分)正确答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懂得人处于困境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走向灭亡的道理。
【确立依据】①依据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较为浅显,说理性强,学生在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文章的说理方法,即论证的方法以及排比、比喻等修辞的运用。
②单元介绍对教学作出了一定的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课程,要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③本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要有所成就就会有所磨炼,逆境中更应具备勇气和力量。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语感以及文言常用语法的积累,但学生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文中所要表达的的道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也不能够在情感上完全树立此意识,因此会作为讲解的重点。
21、……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25分)正确答案:【选择的教学目标】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呢?这是谁的名言呢?看来大家都有所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走进他的思想主张。
(二)初读感知1.文章简介、作者简介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自由朗读课文,解决文言字词。
(3)再次朗读,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3.翻译全文。
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翻译全文。
(三)深入研读 1.文章开头部分主要叙述了什么呢? 2.这六位古代贤能的人有何异同呢? (时代不同,经历相似) 3.孟子运用他们的事例想要说明什么道理呢?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1)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炼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2)在生活上经受磨炼的句子: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在行动上受磨炼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3)受磨炼的益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除了这些事例之外,孟子还做了怎样的论述?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5.文章的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点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 6.经过刚刚对课文的分析,文章是怎样论证的?运用了哪些手法? 文章开头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摆事实) 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紧接着就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
(讲道理) 第二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
(正反面) 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正面论述生于忧患,反面论述死于安乐。
(四)巩固提高学过今天的课文你有何启示?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指导作用呢?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注意引导) (五)小结作业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道理,诵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感悟,题目自拟。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高中语文一、单项选择题1、……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
下列含“云”意象的诗句,意图表现人生哲理的是(3分)正确答案: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2、……引入其他相关小说名作,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妙处,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A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3、……开展散文专题教学,围绕“乡土情怀”选择阅读篇目,下列作品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B贾平凹《秦腔》4、……欧洲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创作原则,下列遵循这一原则的代表作是(3分)正确答案:A关汉卿《窦娥冤》5、……梳理文中重要字词,下列字词释义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A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效,仿效)(《庄子逍遥游》)6、……文言文......下列语句中的“则”表示承接关系的是(3分)正确答案: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