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连续梁支架预压成果报告
连续梁支架预压沉降观测总结报告(75墩0号块)

青荣城际铁路工程V标谭家泊特大桥(DK215+078.2~DK211+215.9)40+56+40m挂篮悬浇连续梁75#墩0号块支架预压沉降观测总结报告中交三航局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指挥部一项目部2012年11月目录1、工程概况 (1)2、支架预压过程中的详细施工方法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1)2.1支架预压荷载 (1)2.2加载方式 (1)2.3预压观测 (2)2.4预拱度设置 (4)3、预压成果分析 (4)3.1理论计算各项变形值 (4)3.2预压结果与理论计算各项变形值比较 (5)4、支架预压沉降观测总结报告 (5)1、工程概况由于0号块现浇梁结构施工时存在一个支架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以及地基沉降,因而对青荣城际铁路谭家泊特大桥DK215+119.05处挂篮悬浇连续梁75墩0号块支架进行预压,在预压过程中对支架与地基及时观测,以明确该支架系统的弹性变形量及塑性变形量,为支立模板设置施工预留拱度提供依据,确保连续梁成桥后线型满足规范要求。
中交三航局v标一项目部于2012年11月9日至2012年11月13日,对青荣城际铁路谭家泊特大桥DK215+119.05处挂篮悬浇连续梁75墩0号块支架进行预压2、支架预压过程中的详细施工方法及采取的技术措施2.1支架预压荷载根据75墩0号块墩顶以外长度和梁高及截面形势对荷载进行计算得知该联梁共重232吨(墩顶以外部分),预压荷载按梁重232吨的1.2倍278吨进行预压。
由于梁体腹板存在变截面,预压应按照每米所需的预压重量进行预压。
2.2加载方式预压采用预制混凝土块,用吊车吊装逐级加载。
预压重量按计算荷载的60%→100%→120%分三次逐级加载。
压载按照3层布设,先铺设第一层,然后到第二层,最后第三层。
2.3预压观测1)预压观测预压时设4个断面,底模每个断面上设置3个观测点,对应的基础设2个观测点,如下图所示。
从预压开始前对观测点进行跟踪观测,观测的方法:使用DSZ2光学水准仪测量,测加载前标高为△1,加载后标高为△2,卸载后标高为△3,加载完成后观测120h,累计下沉量均≤15mm,连续三天下沉量<2mm后,不再观测开始卸载。
连续梁预压报告

连续梁预压报告————————————————————————————————作者: ————————————————————————————————日期:ﻩ93#~94#墩简支梁支架预压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15标位于灵昆特大桥范围,SG15标起讫里程为:DK44+598.27~DK46+288.27,80号墩(不含)~127号墩(含),全长1690m。
灵昆大桥高架区间主要设计形式为:桩基础、承台、矩形实体墩、圆端形实体墩;上部结构30m、35m简支箱梁;连续梁、刚构及刚构连续梁。
本标段为温州S1、S2线并行段,共有4条线路,从左至右分别为S1左线、S1右线、S2左线、S2右线。
本标段对双线连续箱梁现浇支架预压一跨,45m一跨连续箱梁现浇支架采用单层贝雷梁的方法,单层贝雷梁结构形式为梁底向下分别为:竹胶板+方木+贝雷梁+56b横向分配梁+活络头+钢管立柱+基础,每孔连续梁设置20根φ609×16mm个钢管立柱作支撑立柱。
二、主要技术参数现浇梁模架预压主要参数如下:2.1预压监测及预压材料预压监测:支架预压时主要进行竖向外移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基础沉降变形;2)支架竖向位移。
2.2预压材料利用沙袋和混凝土块进行预压,沙袋每袋重1.04吨,预压块为3×1×0.7m素混凝土预压块,每块混凝土重5.05t,采用110块混凝土预压块,其余用沙袋预压。
三、预压方案1、预压的目的为验证现浇箱梁支架方案的安全可靠性、消除各级非弹性变形,同时也为了便于对梁体进行线性控制,施工时能够准确的设置梁体预拱度,需对箱梁现浇支架体系进行预压。
预压的目的主要为:⑴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通过预压来检验现浇支架刚度、强度及稳定性。
⑵通过模拟施工中加载过程,观测现浇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为简支箱梁施工时标高的设置提供依据,确保箱梁外观线性符合设计要求。
支架预压报告

郑卢高速公路洛宁至卢氏段TJ-12标DK0+匝道桥第一跨支架预压试验总结报告郑卢高速公路洛宁至卢氏段TJ-12标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二年五月十二日DK0+匝道桥支架预压试验总结报告一、预压概况官道口互通式立交DK0+匝道桥位于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北侧,跨域河流并且在C匝道桥第一联结束处于C匝道桥顺接。
全桥共一联,上部结构为(7*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全长,桥宽,采用单箱单室截面,梁高140cm。
地基处理:根据支架范围用机械或人工清除地表所有虚土、腐殖土和淤泥,晾晒后采用22T压路机进行碾压,经试验室轻型触探检测地基满足承载力不小于150kpa后方可采用山皮石炮渣换填铺垫。
采用2*30cm山皮石炮渣填筑,压实度按照沉降量3mm控制。
我部选用第一跨作为代表性区域进行预压。
于2012年5月2日至5月9日对DK0+匝道桥第一跨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进行预压。
二、预压方法预压采用袋装山皮石炮渣压重的方法,人工配合挖掘机装填,汽车运输至现场,吊车吊运至底模进行预压方式。
根据每袋山皮石炮渣的重量算出每阶段压载的袋数及整个底板区域沙袋布置的数量及重量,从跨中向两边依次在底模上进行预压。
设专人称量、专人记录;加载时,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压载并分析原因进行补救。
加载分级进行,0%-60%-90%-120%,荷载分布与箱梁施工荷载分布相同,并及时进行测量、观测,加载的顺序尽量接近于浇筑砼的顺序,不可随意堆放。
支架预压一次性卸载,预压荷载应对称、均衡、同步卸载。
三、预压荷载DK0+匝道桥第一跨采用分段预压,分段如下图(图中以米为单位):图中分段以外部分为端、中横梁,无需预压,本次翼缘板不参加预压,故预压分四段,采用袋装山皮石炮渣预压。
采用充填重量为2T的吨袋,实际装。
普通钢筋混凝土砼重力密度取26kN/m3m3),故本次总预压总量为:W=(*+*6)**120%=第1段:预压重量=(*3+*1)**120%=,沙袋数量:=52(袋)第2段:预压重量=***120%=,沙袋数量:=41(袋)第3段:预压重量=***120%=,沙袋数量:=41(袋)第4段:预压重量=(*3+*1)**120%=,沙袋数量:=52(袋)实际预压为279t,分级预压,0%-60%-90%-120%每级测量其标高,计算其沉降量,具体数据见附表。
48m连续梁预压成果

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齐济特大桥237-240#32+48+32m连续梁专项施工方案支架法制梁静载垂直预压报告一、支架法制梁静载预压简述支架法制梁静载预压选择我分部48m连续梁第③跨以及第⑦跨作为预压对象。
梁支架采用20排单层不加强型贝雷片,支架立柱支撑在明挖基础小承台上,采用Φ630mm-8mm螺旋钢管共14排,每排6根(不计简支梁侧钢管柱)。
贝雷架上放置定型钢托架,侧模采用厂家定制钢模板,内模与底模均采用木模。
为了验证支架法支架和模板的强度及刚度,同时也为了准确掌握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支架模板各工况下的实际挠度、刚度和稳定性,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支架模架使用前需要在现场做静载垂直预压试验,以确保支架在投入使用后能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并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为正确设置预拱度提供依据。
根据梁段自重及图纸要求,选取该两段梁体自重120%的荷载来进行预压。
预压模拟箱梁的浇注顺序,且横断面上模拟箱梁的实际荷载分布。
静载试验选用的材料要求具备计量准确、比重大、质地均匀、方便快捷等特点。
综合以上考虑,实际试压时选用定型预压块作为模拟荷载主要材料,每个预压块重量经电子磅称量,按6t/个计算。
试压程序和步骤流程:试验准备(技术交底、人员、机械、材料等)→支架按设计安装就位→侧模架全面检查、调整→观测点的布设标记→按照梁体现浇顺序分级加载→观测测量、记录→终值静置→观测、全面检查→卸载→观测读数记录全面检查→稳定观测读数记录全面检查→观测数据整理、分析→试验结果报告→整修调整模架待使用。
测点布设:1、贝雷架上每跨的两段及跨中设置一排观测点,每排三个观测点,同时在受压承载的两派钢管柱基础上布测基础沉降观测点。
如下图所示:2、贝雷梁上共布设测点18个(每跨9个),观测时有同一仪器测量、同一测量人读数。
每次观测都要对上述测点的相对标高进行测量记录,保存好原始数据,以备复核。
测量精度和读数误差为±1mm。
二、支架试压过程与挠度变形观测1、加载方式和加载过程依据混凝土浇注顺序,采用分级加载方式:0 30% 65% 100% 120% ,分级加载时严格按照预压方案程序进行。
支架预压成果书

跨津山铁路特大桥跨黄海路(48+80+48)m连续梁141#墩0#块支架预压说明本连续梁141#墩0#块共计砼方量216.8m3,为563.68t,除墩身范围外重量为330t。
预压采用自重的1.2倍加载,则预压加载为396t,选取最不利位置即顺桥向桥墩外侧每侧各4.55米底板范围进行预压,因墩顶0#块底板宽度小于墩顶宽度不需预压,本次只预压顺桥向为墩外侧各4.55米底板范围。
预压时注意以下几点:(1)上、卸荷载时由箱梁中心位置处向两边推进加载。
力求做到上、卸载两边同步均匀。
(2)上、卸荷载时专人对支架进行观测,密切注意支架的变形情况,并及时上报。
(3)预压材料主要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每块重约4.8t ,共需约83块。
1、加载及测量①、支架架设完毕,进行预压,以验证支架整体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并测出力与位移的关系,作为施工时立模和调整标高的依据。
②、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实际情况,加载主要检验支架整体,采用重力法加载,加载重量采用1.2倍的0#段箱梁除墩身范围外砼重量。
加载到80%(264t)后静载2h,并进行沉降观测,然后继续加载到100%(330t),进行观测,最后后继续加载到120%(396t)并记录好数据,计算出变形。
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作为荷载进行预压,按荷载分布情况堆放,堆码混凝土预制块时要注意堆放均匀。
不得出现严重的偏心现象影响预压结果甚至给预压带来危险。
④预压前需布置沉降观测点,点位点选取应保证整个预压过程中观测不受预压的影响,并且保证可以真实有效的反应出相关的变形。
观测点的布置见下图。
2、安全技术措施①、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②、严禁施工无关人员进入试压区。
③、现场试压人员及机具由负责人统一指挥。
④、加载时逐步对称加载,禁止加载物直接冲击承重平台。
⑤、加载过程中发现支架有异常声音、变形、应立即停止作业;经检查分析处理后方可进行。
⑥、压重时监理、施工单位同时监测。
预压总结报告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成果报告邵三高速公路PA4合同段余爱华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南平抢险项目部,福建,厦门,361021为了保证支架结构的可靠性、消除非弹性变形、量测弹性变形量、确保空心板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在B匝桥现浇空心板梁施工前对支架进行了100%等载预压,现将预压成果报告如下:1.前言本桥采用落地式立柱支架,各跨设置3横排立柱做支墩,分别设于墩旁和跨中,每横排立柱又由6~7根立柱组成。
支墩基座采用现浇砼条形基础,基座直接坐落在砂砾层上。
中支墩立柱为700×8mm 钢管,立柱顶架设2工40a工字钢做横梁;两端支墩采用600×5mm钢管做立柱,立柱顶架设2工32a 工字钢做横梁。
横梁上再架单层贝雷片做纵梁,纵梁排数由控制挠度计算而得,各排纵梁间每节贝雷片用支撑架加固,纵梁上用10×10cm方木做钢木结合层,钢木结合层上设置楔木,楔木上设11×16cm方木做分配梁,间距40cm。
支架设计图详见《邵武互通B匝桥现浇空心板梁支架示意图》(附后)。
2.预压目的2.1验证支架结构的可靠性,确保空心板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2.2量测支架结构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量;2.3根据预压试验取得的数据,合理设置支架的挠度,确保桥梁线型美观。
3.预压方法综合地基情况及支架类型等因素,该现浇段只进行一次预压,即以9#-10#墩为预压跨进行预压(注:编号为变更后新编号)。
按照图纸要求,进行100%等载预压,一次预压至设计重量。
预压荷载经计算确定为1100吨,用钢筋和编制袋装砂预压,每袋砂重50kg,每平方米范围内堆40袋砂。
4.测点布设底模铺设后竹胶板铺设前设置预压观测点,其中:4.1沉降观测点设于立柱正上方的底模上,每排支架各设4点,共12个沉降观测点;4.2在贝雷梁跨中位置底模上设置挠度观测点,每简支跨设4个点,共8个挠度观测点;4.3为观测基础的下沉量和变形,在砼基础顶面立柱旁另设18个沉陷观测点;4.4加载前在墩柱旁的横梁上焊接好短钢筋条,并在墩柱上相应位置做好标记,记录好其与钢筋条间的纵横向距离,预压期间观测两者间的距离变化值,即可得知支架纵横向位移值。
预压报告(第一孔终板)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成果报告迎宾大道与滨河东路立交桥项目工程迎宾大道立交桥第一联第一跨为了保证支架结构的可靠性、消除非弹性变形、量测弹性变形量、确保现浇箱梁的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在现浇箱梁施工前对支架进行了110%等载预压,现将预压成果报告如下:一、工程概况及支架方案迎宾大道立交桥第一联第一跨现浇箱梁全部采用碗口式满堂支架施工。
1#台~2#墩支架高度约1.5~3.0m,长度32m。
支架地基处理范围为现浇段平面轮廓外加1米工作面。
地基处理深度在桥位处0.9m;桥面下中央分隔带2.2m。
先将中央分隔带种植土挖出换填140cm厚素土;再铺设60cm厚三七灰土,分两层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6%;灰土上浇筑20cm厚C20普通砼。
支架采用碗扣式钢管支架,腹板下立杆间距为60×60cm(横向×纵向),横杆步距为60cm;芯模下立杆间距为90×60cm(横向×纵向),横杆步距为60cm;翼板下立杆间距为90×60cm(横向×纵向),横杆步距为60cm。
顶托上面纵向分布主龙骨160*88*6普通工字钢,间距60cm,横向分布次龙骨8.5×8.5cm方木,在腹板、中隔板及横隔梁处按间距23cm布置,在芯模范围内按28cm布置。
水平杆、剪刀撑均按照《公路桥涵施工规范》及《建筑工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布置。
二、预压方法综合地基情况及支架类型等因素,该现浇段1#-2#墩分三级预压,按照图纸要求,进行110%等载预压。
预压荷载经计算确定为1067吨,用钢筋和编制袋装砂预压(其中袋装砂967t,钢筋100t),每袋砂重平均约1.3t,经过计算在腹板及中隔板处荷载集度为3.6t/平米,芯模板荷载集度为1.5t/平米,横隔梁处为5.5t/平米。
三、测点布设底模铺设后竹胶板铺设前设置预压观测点,其中:沉降观测点在每四分之一跨底模上各设5点,共25个沉降观测点;为观测基础的下沉量和变形,在每四分之一处基础立杆处设5个点,共25个观测点;四、观测观测仪器:沉降观测点、挠度观测点及沉陷观测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及配套标尺测定,纵向及横向位移采用尺量的方法。
120m连续梁预压报告

连续梁挂篮预压报告为确保120m连续梁现浇施工安全,须对挂篮进行预压试验以检验挂篮的承载力和挠度值。
通过模拟挂篮在箱梁施工时的加载过程来分析、验证挂篮的弹性变形,消除其非弹性变形。
一、工程概况洞庭湖特大桥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由君山区向东南方向跨越洞庭湖与长江相连接的出口处,距上游洞庭湖公路桥约4.2km。
引桥(75+3×120+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梁位于R=1600m圆曲线即l=170m缓和曲线上,主梁采用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单箱单室直腹板箱梁,梁高采用1.8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中支点梁高12m,端支点及跨中梁高7.0m;顶板宽度为12.3m,厚0.4m;底板宽度为6.6m,底板厚0.52~1.2m,腹板厚0.6~1.0m,翼缘板厚为0.30~0.70m。
箱梁在支点处设横隔墙,端隔墙厚度为2.0m,中隔墙厚度为3.0m。
120m连续梁采用挂篮悬浇施工。
按照《1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方案》的要求,需对挂篮进行预压,预压材料采用钢绞线、钢筋堆载。
预压加载开始时间为2016年5月4日至5月6日预压并卸载完毕,持荷3天。
二、主要技术参数120m连续梁挂篮预压按前吊带设计拉力的1.2倍,分60%→100%→120%等级进行钢绞线、钢筋加载。
三、预压方案3.1预压目的(1)检验挂篮的强度和稳定性;(2)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形变;预压是为了检验挂篮的安全性和实际变形量,通过预压消除结构非弹性变形,同时取得挂篮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并检验设计计算结果,调整1#块线性。
提前发现挂篮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前调整整改,防患于未然。
3.2总体施工方案挂篮分三级进行预压:60%→100%→120%。
预压荷载采用整捆钢绞线和9m成捆钢筋预压,按照分层、分级的原则进行加载,吊装时专人指挥。
表3-1 加载重量表加载等级加载钢绞线重量(t)加载钢筋重量(t)60% 69 12100% 111 25120% 135 36图3-1 荷载分布图(单位:mm)3.3沉降观测3.3.1沉降观测点设置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在每个测点设置测量反光标,用于测量观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项目标
跨XXX(32+48+32)m连续梁
预压成果报告
编制:
复核:
中铁X局济青高铁项目部三分部
二零一六年七月
跨XXX连续梁0#、1#块预压成果报告为了保证支架结构的可靠性、消除非弹性变形量及测量弹性变形量、确保0#、1#块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在跨XXX连续梁1054#、1055#墩0#、1#块施工前对支架最大施工荷载进行了110%加载预压,现将预压成果报告如下:
1、工程概况
本连续梁1053#、1056#边墩基础采用8-φ1.0m钻孔灌注桩,桩长分别为33.0m、32.5m,1054#、1055#主墩基础采用10-φ1.25m钻孔灌注桩,桩长分别为34.0m、33.5m;1053#、1056#边墩承台尺寸:5.0×10.4×2.0m,加台尺寸:3.6×7.4×0.5m,1054#、1055#主墩承台尺寸:8.1×12.5×2.5m;1053#、1056#边墩高7.5m、7.0 m,1054#、1055#主墩高8.0m、10.0m。
箱梁为单箱单室、等高度、变截面结构,截面中心线处梁高 3.305m,梁底下缘按直线变化。
边支点中心线至梁端0.75m,梁缝分界线至梁端0.1m,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离4.5m,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离4.5m。
桥面防护墙内侧净宽9.0m,桥梁宽12.6m,桥梁建筑总宽12.9m,底板宽5.5m。
顶板厚度38.5cm,腹板厚度48cm~90cm,底板厚度40cm~60cm,腹、底板厚度均按折线变化。
在梁体边支点、中支点共设4个横隔板,隔板中部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在0#段中跨梁侧底板处设φ1.0m进人洞,作为梁部桥墩检查通道。
梁体分1054#、1055#墩2个对称T构,单个T构分5个悬臂浇筑段,1(1’)#节段长度3.5m,2(2’)#节段长度3.5m,3(3’)#~ 5(5’)#节段长4.0m,6#边跨合龙段、6’#中跨合龙段节段长度均为2.0m;0#段节段长度8.0m,重量258.488t,7#边跨现浇段节段长7.75m,重量226.38t。
连续梁悬臂节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0#段、7#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
2、预压方案
⑴预压目的: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调整施工预留拱度。
⑵预压材料:0#块、1#段预压材料使用砂袋。
预压荷载为作用于钢管支架范围内最大施工荷载的1.1倍。
0#块预压荷载为:(12.26m2×2.75m)×2600Kg/m ³+28.8=116.459t,故预压荷载为:116.459t×1.1=128.1t,1#段预压荷载为(105.176t+28.8t)×1.1=147.374t。
⑶预压范围:1054#、1055#墩顶0#块、1#段钢管桩支架。
⑷加载方法
预压加载采取分级加载,加载分级为:0%→60%→80%→100%→110%,卸载时分级卸载至0%。
⑸观测方法
支架搭设和底模铺设平整后,在底模面沿线路方向距墩中心里程2.0m、3.5m 各设一排测点,每排于桥轴线及桥轴线两侧2.85m处各设1个测点。
另于每榀支架前端及根部各设一个测点。
采用水准仪在墩顶进行观测,记录相对高程变化值。
在首次加载前先观测一次,作为起始观测值,以后每加载一级完毕观测一次,全部加载完毕后观测一次,之后每间隔6小时后观测一次,卸载后再观测一次。
若每次观测每点下沉量均不超过1mm,即认为支架已经稳定。
根据所测量资料计算出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值。
根据在梁段荷载作用下钢管桩及组合支撑结构产生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值,与其它因素需要设置的预拱度迭加,算出施工时应当采用的预拱度。
3、加载预压
2016年6月28日,1054#墩用两辆25t吊车开始施加荷载,加载从支架四周逐渐增加,以保证荷载尽量分布均匀,2016年6月29日加载完毕,并及时观测了沉降点标高,共施加530吨砂袋至荷载重量。
2016年7月1日开始卸载,共等载预压48小时。
2016年7月1日,1055#墩用两辆25t吊车开始施加荷载,加载从支架四周逐渐增加,以保证荷载尽量分布均匀,2016年7月3日加载完毕,并及时观测了沉降点标高,共施加530吨砂袋至荷载重量。
2016年7月7日开始卸载,共等载预压72小时。
加载前认真检查支架各节点是否连接牢固可靠,并确保立柱的垂直偏差需小于柱高1/500;加载过程中派专人观察支架的变形,并观测基础顶面标高,未出现反常情况。
4、数据整理
⑴1054#墩预压沉降表如下图:
⑵1054#墩预压卸载回弹量如下图:
⑶1055#墩预压沉降表如下图:
⑷1055#墩预压卸载回弹量如下图:
5、数据分析
从以上统计表中可看出:
①1054#墩等载预压48小时平均沉降值为0.63mm,小于2mm,表明沉降稳定;1055#墩等载预压48小时平均沉降值为0.96mm,小于2mm,表明沉降稳定。
②支架弹性变形量由表中可以得出,1054#墩平均回弹量2.2mm、1055#墩平均回弹量3.7mm,表明支架弹性变形符合规范要求。
③从1054#墩、1055#墩等载预压所观测数据可看出,支架沉降最大值2.1cm,平均非弹性变形值为1.8cm,弹性变形平均值为0.22cm、0.37cm。
6、结论
本次预压试验达到了预压目的,验证了该支架结构的设计满足安全和质量要求,支架及地基处理是可靠的,可运用该支架进行跨XXX连续梁0#、1#块的现浇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