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发展概述
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解读

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解读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新能源行业正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本文将对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解读相关政策。
1. 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是指能够替代传统石化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清洁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趋势:1.1 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行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累计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了约820GW,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了40%。
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规模快速扩大,已成为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领域。
1.2 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突破。
例如,我国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的技术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和生产国。
此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1.3 渐进性的市场开放中国政府逐步放开新能源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能源项目。
此举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增长。
同时,通过与国际机构的合作,中国新能源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也逐渐获得认可。
2. 政策解读为了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2.1 国家补贴政策中国政府通过给予新能源企业补贴来鼓励投资者购买新能源产品。
这些补贴主要包括发电补贴和购车补贴。
通过补贴政策,中国政府成功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
2.2 发展规划与目标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了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例如,中国“十三五”能源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15%以上,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等。
2.3 环境保护与碳达峰行动中国政府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碳减排工作,在新能源行业中也提出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
简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简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补贴和免征购置税等。
政策支持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改进。
电池技术、充电技术和电动驱动系统等关键技术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得到了显著改善。
3. 市场需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人们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担忧,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同时,城市拥堵和交通限制政策也增加了对环保型车辆的需求。
4. 产业链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渐完善,包括电池、充电桩、电机、电控系统等配套设施的开发和生产能力提升。
同时,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5. 国际合作: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包括技术交流、市场开拓和研发合作等。
国际合作促进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也扩大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
综上所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是一个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完善相互促进的过程。
随着各方面支持和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中国新能源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之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未来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值得关注。
一、政策支持是关键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多项政策措施如补贴、优惠税收、配额制度等,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远景规划中规划了更多投资于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这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成长。
二、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风电、太阳能、生物能源、储能等领域,中国企业不断推出创新技术和产品,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产能。
技术创新将是中国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三、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需求量巨大。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深入,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新能源产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中国新能源企业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企业将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新能源企业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五、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在充分发挥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中国新能源产业有望实现更快的增长和更大的规模,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力量。
总的来说,中国新能源产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将呈现出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
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环境保护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新能源领域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新能源领域政策发展历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之一,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以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重大挑战。
以下是中国新能源领域政策发展的历程:1.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出台。
该法明确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支持措施,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为新能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02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和要求,鼓励投资者和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
3.2024年:中国政府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50万辆以上的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免征购置税、免费领取号牌等。
4.202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到2024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9千万千瓦的目标,并提出了风电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确定风电上网电价、建设风电基地等。
5.202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太阳能发电建设规划(2024-2024年)》,明确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支持措施,包括建设光伏发电示范区和光伏扶贫工程等。
6.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提出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了煤炭消费总量的限制和区域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
7.202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发电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及后续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加强火电厂和钢铁企业等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8.202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目标和政策支持措施,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9.202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并网运行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风电和光伏发电并网运行的目标和政策支持措施,加强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10.202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以后风电、光伏发电上网电价降低的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降低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推动新能源的市场化发展。
2024年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分析

《2024年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分析》1.总体发展态势良好,装机规模增长迅速: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迅猛,截至2023 年9 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同比增长20%,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9.6%,已经超过火电装机。
到2023 年底,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装机达到8.7 亿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37.7%,同比提高 6.1 个百分点。
这显示出新能源在我国电力能源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多种新能源共同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均取得显著进展。
光伏方面,2022 年新增装机容量高达87.41GW,累计容量达392.6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皆居全球第一;风电方面,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在全球范围内也占据重要地位,2022 年海上风电的新增装机量也在不断提升。
2.新能源发电量持续增加,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发电量增长显著:2023 年全年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发电量 1.2 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9%,同比提高 2.0 个百分点。
2024 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6875 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0.7%,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达425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新能源发电量的不断增加,有效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能源消费结构改善:过去几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逐渐缩减,而新能源及水电等占比持续上升。
从2018 年到2022 年,石化能源(煤炭+ 石油)占比从59%+18.9% 缩减至56.2%+17.9%,其他能源(新能源+ 水电)占比则从14.5% 增长至17.5%。
3.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光伏领域:中国的光伏产业在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不仅在光伏组件的生产产量上占据优势,2022 年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约70%,而且在电池转换效率等核心技术指标上也不断取得突破,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使得光伏能源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新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传统能源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能源发展现状1.1 风能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我国风能产业发展迅速,装机容量逐年攀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5亿千瓦,占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风电产业链不断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1.2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广泛分布、取之不尽的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迅速,光伏发电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亿千瓦,占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一半左右。
我国光伏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已经成为全球光伏发电领域的领军企业。
1.3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利用植物、动物等生物体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能源的一种新型能源。
近年来,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迅速,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料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占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的近四分之一。
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已经成为全球生物质能领域的重要力量。
二、新能源发展前景2.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技术将不断创新,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例如,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将朝着大型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朝着高效率、低成本、柔性化方向发展;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将朝着多元化、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这些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分析

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分析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本文将从发展趋势和政策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展望中国新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
1. 发展趋势1.1. 多元化能源供应中国新能源行业正朝着更加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方向发展。
除了传统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潮汐能等新能源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模式,既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能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1.2.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中国新能源行业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新能源设备的监测、运维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新能源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运营也成为行业的重要趋势。
1.3. 储能技术的突破储能技术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目前,中国在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和储氢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这些突破使得新能源的储能能力大幅提升,为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全天候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政策分析2.1. 国家政策扶持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例如,国家能源局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了新能源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推进清洁能源地方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清洁能源的应用模式等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新能源行业提供了政策环境和经济支持。
2.2. 技术研发支持中国政府通过资金支持和技术研发项目等方式,加大了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
各类科研项目的立项和资金投入,为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2.3. 消费市场的开拓中国政府鼓励新能源行业积极开拓消费市场,推动新能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
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了“十三五”能源消费革命的目标,鼓励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新能源家电等产品。
3. 未来展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中国新能源行业面临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中国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增加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中国新能源行业正蓬勃发展。
新能源行业是指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能源转换而成的新兴能源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
这些能源的利用具有环保、可持续性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
二、政策环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层面倡导和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国家能源局制定的《中国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加大对新能源行业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
这些政策为新能源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三、市场规模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并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了约1000万千瓦,其中太阳能和风能是最主要的新能源来源。
太阳能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不断增加。
而风能也是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风力资源丰富,风电装机容量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水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新能源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四、产业结构中国新能源行业的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在太阳能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拥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
风能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水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新能源领域也有许多领先的企业和研发机构。
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五、挑战与机遇中国新能源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新能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需要加大研发投入。
其次,新能源行业产业链存在欠缺完整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
此外,新能源行业发展还需要解决相关的环境、政策、市场等问题。
然而,中国新能源行业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增加,中国新能源企业可以抓住这一机遇扩大市场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资源与环境 1 我国能源现状我国能源资源有限,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10.7%,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2000年我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4.7 t,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 262 m3,人均煤炭可采储量140.0 t,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20.1%、5.1%、86.2%。
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
2004年,中国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2大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2大能源消费国。
目前,我国使用的能源以煤炭为主。
2005年,我国1次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占68.7%,石油占21.2%,天然气占2.8%,水电占6.3%,核电占1.0%。
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2005年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6.9%。
不仅如此,2001年以来,中国石油消费高速增长。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07年我国共进口原油1.63亿t,同比前年增长12.4%;进口成品油3 380万t,同比前年下跌7.1%。
以此数据计算,我国石油依存度已近50.0%。
在电力消费方面,我国电力需求以每年超过10.0%的速率增长。
2002年出现过大范围缺电,2004年缺电的省份达24个,夏季高峰时段全国估计缺电近31GW,2005年有所缓解,但全国夏季高峰时段仍缺电25GW,2006年夏季缺电减少到12GW。
能源是我国环境问题的核心,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
随着资源有限性和环境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可以创造产值、带动就业,为其他产业提供替代性能源、弥补可能出现的能源供应缺口,同时新能源的应用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整体技术创新,增进社会福利。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发展起步较晚,积极借鉴国际新能源发展经验,对保证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新能源的产业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从起步阶段步入大规模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建立初步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壮大和升级,促进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争取在2015年将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2.0%左右。
我国10 MW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已进入最后安装阶段,它的建成开辟了中国和平利用核能、发展先进核反应堆技术的新领域,标志着中国在高温气冷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沼气技术研究水平较高,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风能开发,我国小型风力发电机发电开发应用发展比较快。
小型风电技术已商品化,风力发电已初步形成产业。
地热能开发,地热能开发包括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
海洋能开发,我国潮汐能发电技术已取得一定成就,相继建成一批中小潮汐电站。
燃料电池开发,燃料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上开发利用。
2.1 加大水电开发力度我国水能资源得天独厚,居世界第一,理论蕴藏总量达67 605亿KW。
可装机容量37 853万KW,年发电量19 200万KWh。
加快我国水电建设的步伐,不仅可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状况,缓解化石能源的枯竭,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加快西部经济发展步伐,促进西电东送。
2.2 强化风能的开发利用风电在技术、成本、市场发展上有着较为明确的预期。
按照我国当前风能产业良好的发展形势判断,在2020年甚至2015年之前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产业体系是有可能的,风电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此外,风电的生产过程不会占据和消耗其他自然资源(如土地、水)或对环境等产生大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应该是一种被优先考虑发展的能源。
2.3 合理利用生物质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所产生生物质总量巨大,据有关人员估算,我国农村每年有各类秸秆中国新能源发展概述苏佳凯(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0)摘 要能源是我国环境问题的核心,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
随着资源有限性和环境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化石资源为主,其中中国等少数国家是以煤炭为主,其他国家大部分则是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
按目前的消耗量,专家预测石油、天然气最多只能维持不到半个世纪,煤炭也只能维持一二百年。
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常规能源结构,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都日趋严重。
关键词新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开发中图分类号 F 426.2 文献标志码 BChina New Energy Development OverviewSu JiakaiAbstract The sources of energy is our country environment the core of the problem, our countr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the sources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With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s increased,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new energy and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world energy consumption of fossil resources, including China and a few other countries dominated by coal, other countries most is with oil and natural ga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onsumption, experts predict that oil, natural gas can only be maintained less than half a century, the coal also can only be maintained for one hundred or two hundred years. So no matter what kind of conventional energy structure, human face energy crisi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Keywords New energy;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w energy development作者简介:苏佳凯(1987-),从事应用环境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1-11-24北京农业 2011 年 12 月下旬刊农业气象云南省属山地气候,是亚洲两大季风系统的交汇处,既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又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季风区内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活动频繁,局部地区的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经常发生,是全国雷暴和雷灾高发区。
玉溪市红塔区是雷电灾害高发区之一,平均年雷暴日达54 d,最多年达68 d,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1]。
由于雷暴频繁发生,近年来均有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和大量设备损坏的事故发生。
学校、医院作为人口密集场所,由于人员防雷意识不强,属于防雷弱势群体,雷击事故的发生,造成教学设备、医疗设备的损坏,给学校、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学生、病人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
1 雷击事故情况与分析例一:2009年3月31日17:37,红塔区李棋镇山头小学遭受雷击,雷击造成教学楼前旗杆基座损坏,办公楼内1台电脑、2台电视、1部电话损坏。
山头小学(E102.57633°N24.39261°)位于山头村委会旁,四周较开阔。
经现场勘测,山头小学内办公楼、教学楼均未采取防直击雷措施,电源系统没有安装电源避雷器。
据防雷装置检测报告,教学楼、旗杆均无安全接地。
据玉溪市雷电中心闪电定位监测资料,2009年3月31日17:37,山头小学附近发生多次雷击,离小学最近的一次是17:37:28发生的-33.1 KA雷击,陡度-7.4 KA/μs。
雷击事故分析:1)直击雷击中旗杆,雷电流不能泄放,造成基座损坏;2)雷电波沿通讯线路侵入造成电脑、电视和电话等设备损坏。
建议:1)将外露信号线改为室内布置或采取屏蔽措施;2)做好教学楼和旗杆的安全接地并等电位连接;3)安装电源线路避雷器。
例二:2009年3月31日17:30,大营街中心卫生院遭受雷击,雷击造成办公楼内5台网络交换机、6台电脑、2台电视、1台DVD、2部电话机等设备损坏。
大营街中心卫生院(E 102.49236°N 24.34089°)位于大营街镇,四周较开阔。
据防雷装置检测报告,中心卫生院内办公楼、住院大楼均已采取防直击雷措施,电源系统安装了防雷电波电源避雷器。
经现场勘测,接闪器无接闪痕迹,电源避雷器工作正常。
因办公楼建设较早,网络中心机房无安全设备接地,院内网络信号线穿PVC 管外露布置。
据玉溪市雷电中心闪电定位监测资料,2009年3月31日17:人员密集场所雷灾原因分析及对策姜 莹(云南省玉溪市气象局,云南玉溪 653100)摘 要主要通过对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某学校和医院这两个人员密集特殊场所的雷击事例,对雷灾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人员密集场所加强防雷安全工作对策。
关键词密集;雷灾;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 P 429 文献标志码 BCrowded laces Leizai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Jiang YingAbstract This paper Yuxi City, Yunnan Hongta by a school and hospital personnel intensive two examples of special places struck by lightning,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Leizai, crowded places and made to promote mine safety measures.Keywords density; thunder disasters; analysis; measures作者简介:姜莹(1983-),助理工程师,从事雷电工作研究。
收稿日期:2011-12-226.2亿t,利用60.0%可产沼气744亿m3;每年各种牲畜粪便34.30亿t,可产沼气1 536亿m3;人粪尿1.70亿t,可产沼气88亿m3,三项总计年产气2 368亿m3,户均拥有沼气资源1 184 m3,完全可以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另外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发生量以年均9.0%的增长率逐年增加,目前达到1.46亿t,其中近40.0%的生物质可用于沼气化、发电等。